北京市通州区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解析版)_第1页
北京市通州区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解析版)_第2页
北京市通州区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解析版)_第3页
北京市通州区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解析版)_第4页
北京市通州区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解析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PAGE1北京市通州区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2023年1月考生须知1.本试卷分为两部分,共10页。总分为100分,考试时间为90分钟。2.试题答案一律填涂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3.在答题卡上,选择题用2B铅笔作答,其他试题用黑色字迹签字笔作答。4.考试结束后,请将答题卡交回。第一部分(选择题共60分)本部分共40小题,每小题1.5分,共6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选出最符合题目要求的一项。1.陶寺遗址占地超过300万平方米。考古学家在城址中发现了约5万平方米的高规格宫殿建筑、与之相匹配的王墓、世界最早的观象台、以及由部落显贵所独占的仓储建筑。据这些考古发现可以推断当时陶寺社会()A.开始进入新石器时代 B.具备国家初始形态C.奴隶制经济走向繁荣 D.发展程度领先于世界【答案】B【解析】据材料“考古学家在城址中发现了约5万平方米的高规格宫殿建筑、与之相匹配的王墓、世界最早的观象台、以及由部落显贵所独占的仓储建筑”可知陶寺遗址中出现了宫殿和等级分明的王墓与仓储建筑,说明已经具备了国家的初始形态,B项正确;陶寺遗址距今4500至3900年,中国新石器文化至少要在距今10000年前,排除A项;陶寺遗址时期还未进入奴隶制社会,排除C项;材料没有对比其他地区文明,无法得出领先世界,排除D项。故选B项。2.下图是中国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存分布图,观察此图,你能获得的历史信息是()①部落联盟战争频繁②文化遗存分布广泛③遗存分布受地理环境的影响④早期文明呈现明显的差异性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答案】B【解析】依据图示信息可知,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存在南北方均有分布,而且主要分布在黄河流域、长江流域和辽河流域等地区,这说明文化遗存分布广泛,而且受地理环境的影响,②③正确,B项正确;图示只反映了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存的分布,无法说明部落联盟战争频繁,也不能体现早期文明呈现明显的差异性,①④错误,排除ACD三项。故选B项。3.出土于1963年的何尊青铜器,其铭文记载了周成文继承周武王遗志营建东都洛邑(今河南洛阳)一事,以及周成王对贵族何的勉励及告诫。铭文中的“宅兹中国”是关于“中国”一词的最早记载。其中“中国”一词的含义最有可能是()A.“中国”最早的地理位置可能在洛阳一带 B.中华文明的发源地是在黄河流域下游地区C.“中国”是一个不断发展演变的民族概念 D.青铜器何尊铭文是完全可信的第一手史料【答案】A【解析】根据材料信息“其铭文记载了周成文继承周武王遗志营建东都洛邑(今河南洛阳)一事,以及周成王对贵族何的勉励及告诫。铭文中的‘宅兹中国’是关于‘中国’一词的最早记载。”可直接得出“中国”最早的地理位置可能在洛阳一带,A项正确;仅从材料中何尊的铭文记载无法推断出中华文明的发源地,排除B项;“中国”是一个不断发展演变的概念,但不仅仅是民族概念,排除C项;“完全可信”说法过于绝对,排除D项。故选A项。4.春秋战国时期被称之为社会大变革时期,推动社会转型的决定性因素是()A.铁犁牛耕的使用 B.百家争鸣的出现 C.分封制的瓦解 D.各国变法图强【答案】A【解析】结合所学可知,随着铁犁、牛耕的推广和使用,土地的利用率和农作物产量提高,生产力获得发展,引发了春秋战国时期社会的巨大变革,A项正确;“百家争鸣的出现”有助于推动社会转型,但并非社会转型的决定性因素,排除B项;“分封制的瓦解”有助于推动社会转型,但并非社会转型的决定性因素,排除C项;“各国变法图强”有助于推动社会转型,但并非社会转型的决定性因素,排除D项。故选A项。5.战国时期的"士"几乎与出身无关,可能来自贵族,也可能出身微贱,但他们都必须具有一定的知识、智慧或才能。出现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社会发展的需要 B.个人发展的需要 C.人才流动的需要 D.百家争鸣的需要【答案】A【解析】根据材料可知,战国时期的“士”都具有一定的知识、智慧或才能;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春秋战国时期处于社会大变革时期,“士”人游学各国,思想活跃,具备一定才能才会被各国国君赏识,A项正确;“士”具有一定的知识、智慧或才能,与个人发展、人才流动无关,排除BC项;“士”阶层的崛起为百家争鸣提供条件,排除D项。故选A项。【点睛】6.归纳历史发展的阶段特征是学习历史的重要方法之一。下列对秦汉时期阶段特征的归纳,正确的是A.国家的产生和社会变革 B.大一统国家的建立与巩固C.政权的更迭与民族交融 D.经济的繁荣与开放的社会【答案】B【解析】秦朝结束了几百年的国家分裂和战乱时期,完成了国家的大一统,建立起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汉代对于这一制度进一步巩固,因此秦汉时期是大一统国家的建立与巩固时期,B正确;国家的产生和社会变革是夏商周时期,A错误;政权的更迭与民族交融是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C错误;经济的繁荣与开放的社会是隋唐时期,D错误。7.中国古代皇帝死后,朝廷根据其生平事迹和地位,为他选择某个评价性的字词作为谥号。下面以谥号形式呈现的皇帝是()A.汉光武帝 B.唐高祖 C.宋神宗 D.康熙帝【答案】A【解析】据题意可知,谥号是对皇帝的评价,所以汉光武帝称号中的“光武”是对刘秀的评价,属于皇帝谥号,A项正确;唐高祖和宋神宗都属于庙号,排除BC项;康熙帝属于年号,排除D项。故选A项。8.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一些史书记载,鲜卑族自称是黄帝后裔、匈奴自认为是夏朝后裔,这种现象说明()A.少数民族对于中原文化的认可 B.少数民族失去民族特性C.北方少数民族交融进程的完成 D.少数民族全面彻底汉化【答案】A【解析】根据材料“鲜卑族自称是黄帝后裔、匈奴自认为是夏朝后裔”可知,一些内迁的少数民族主动认同自己与中原汉族同族同宗,反映了少数民族对于中原文化的认可,A项正确;材料反映了少数民族对于中原文化的认可,未体现少数民族失去民族特性,排除B项;仅凭材料内容不能说明北方少数民族交融进程的完成,排除C项;“全面彻底汉化”说法绝对,材料未体现,排除D项。故选A项。9.西安大雁塔位于陕西西安的慈恩寺中,为唐玄奘主持所建,“雁塔题名”成为进士及第的代称,以下制度和此相关的是()A.三省六部制 B.察举制 C.科举制 D.九品中正制【答案】C【解析】依据题干“进士及第”可知与之相关的制度是科举制,隋朝时期创立科举制度,以考试成绩作为选官的主要依据,唐朝进一步发展科举制度,“明经科”、“进士科”成为科举考试的重要科目,当时有“三十老明经,五十少进士”的说法,C项正确;三省六部制是隋唐时期的中央官制,排除A项;察举制是西汉汉武帝时期确立的自下而上的选官制度,排除B项;九品中正制是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主要选官制度,以门第高低作为选官的主要依据,排除D项。故选C项。10.下图是某一朝代设置中央机构示意图。该朝代是()A.秦朝 B.唐朝 C.宋朝 D.明朝【答案】C【解析】依据图示可以看出将相权一分为三,分割宰相的行政、军权和财权,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是宋朝,C项正确;秦朝的中央官制是三公九卿制,排除A项;唐朝的中央官制是三省六部制,排除B项;明朝时期应是废除宰相制度,六部直属皇帝,排除D项。故选C项。11.唐朝前期,世人嫁娶注重门第,一些大士族之间出现了“恃其族望,耻与他姓为婚”的现象。宋朝时,世人“取士不问家世,婚姻不问阀阅”。对此变化合理的解释是()A.封建等级观念淡出了社会生活 B.民族融合改变了世人的婚姻观C.科举制发展影响社会生活习俗 D.世家大族的社会地位开始上升【答案】C【解析】根据材料可知,唐朝世家大族推崇重门第的婚姻观念,而宋朝选官不问门第,婚姻也不强调门当户对。结合所学可知,宋朝科举制的发展完善,推动社会更加开放,促进社会阶层流动加强,因此出现材料中的现象。因此材料说明科举制发展影响社会生活习俗,C项正确;封建等级观念当时仍然存在,并没有淡出社会生活,排除A项;材料现象与民族融合无关,排除B项;唐宋时期世家大族的社会地位逐渐下降,而非开始上升,排除D项。故选C项。12.北宋中期发生了一场称作儒学复兴的思想运动,影响至为深远,这场儒学复兴运动的历史背景不包括()A.传统儒学价值观受到破坏 B.北宋经济的繁荣发展所致C.佛教和道教挑战儒学地位 D.程朱理学受到了官方尊崇【答案】D【解析】结合所学可知,北宋中期发生的儒学复兴的思想运动的背景有传统儒学价值观受到破坏、佛教和道教挑战儒学地位以及商品经济的发展,程朱理学在南宋时期才受到了官方尊崇,D项表述错误,D项符合题意,选择D项;A项属于北宋中期儒学复兴的思想运动的背景之一,A项不符合题意,排除A项;B项属于北宋中期儒学复兴的思想运动的背景之一,B项不符合题意,排除B项;C项属于北宋中期儒学复兴的思想运动的背景之一,C项不符合题意,排除C项。故选D项。13.下表为某同学记录的历史笔记。笔记反映的历史时期是()1.建立者为党项族首领元昊,1038年称帝,定都兴庆府。2.先后与宋等成三国鼎立之势,被称为“三分天下居其一,雄踞西北两百年”。3.崇尚儒学,尊崇佛教,其制度基本模仿北宋,期间维持了较长时间的社会稳定。A.辽朝 B.金朝 C.西夏 D.元朝【答案】C【解析】结合所学可知,党项族首领元昊,1038年称帝,建立西夏,定都兴庆府,且先后与宋等成三国鼎立之势,被称为“三分天下居其一,雄踞西北两百年”,C项正确;907年,辽太祖耶律阿保机成为契丹可汗,916年始建年号,建国号“契丹”,定都上京临潢府,947年,辽太宗耶律德光率军南下中原,攻占汴京,于汴京登基称帝,改国号“大辽”,与材料不符,排除A项;金朝是中国历史上由女真族建立的统治中国北方和东北地区的封建王朝,完颜阿骨打(完颜旻)所建,西与西夏、蒙古等接壤,南与南宋对峙。共传十帝,享国119年,与材料不符,排除B项;元朝是中国历史上首次由少数民族建立的大一统王朝,统治者为蒙古孛儿只斤氏,传五世十一帝,从1206年成吉思汗建立蒙古政权始为162年,从忽必烈定国号元开始历时98年,与材料不符,排除D项。故选C项。14.中国古代的某个朝代,不仅版图辽阔,而且对边疆地区实施了长时间和比较稳定的统治,是前代大一统王朝没有做到的。这里“某个朝代”是指()A.秦 B.汉 C.宋 D.元【答案】D【解析】结合所学可知,元朝疆域辽阔,实行行省制加强对地方的管理,为加强对西域的有效管辖,设立了北庭元府加强对西域地区的控制,设立宣慰司管辖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D项正确;秦朝时期并未对边疆地区实施了长时间和比较稳定的统治,排除A项;汉朝有匈奴问题,与材料不符,排除B项;宋朝时期,与多个少数民族政权并立,与材料不符,排除C项。故选D项。15.明初沿元之制,尊奉程朱理学,一时间“家孔孟而户程朱”,理学在知识界完全占据了统治地位。但当时理学家的思想创新很少,一部分士大夫鉴于其弊,转而“别立宗旨”,“笃信程朱,不迁异说者,无复几人”。促成这一风气转变的关键人物是()A.陆九渊 B.王阳明 C.王夫之 D.顾炎武【答案】B【解析】根据材料“明初沿元之制,尊奉程朱理学但当时理学家的思想创新很少,一部分士大夫鉴于其弊,转而‘别立宗旨’,‘笃信程朱,不迁异说者,无复几人’。”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明初沿袭元朝之制,继续尊奉程朱理学,但是长期以来,程朱理学创新很少,严重禁锢人们思想,一部分士大夫在程朱理学的基础上转而创立新的思想宗旨,这其中关键人物就是王阳明,以及其创立的心学,B项正确;陆九渊是南宋时期,心学的开创者之一,排除A项;王夫之和顾炎武是明末清初思想家,排除C项和D项。故选B项。16.1712年,康熙帝规定以前一年丁银作为定额,不再增加,称“滋生人丁,永不加赋”。雍正帝即位后,将这笔丁银分摊到田赋中,称“摊丁入亩”。这反映了清朝A.赋役现定渐趋繁杂 B.对百姓的人身束缚日益减弱C.资源危机日益显露 D.赋役征发以人头和土地为主【答案】B【解析】从康熙时期“滋生人丁,永不加赋”到雍正时期“摊丁入亩”,体现了清政府取消丁银的趋势,意味着政府对百姓的控制日益减弱,B项正确;摊丁入亩体现了赋役渐趋简化,排除A项;摊丁入亩和资源无关,排除C项;摊丁入亩意味着取消了人头税,排除D项。故选B项。17.明清时期,为加强中央集权,在西南地区大规模逐步取消世袭制度,认命有任期、可调动的流官,随之进行清查户口、丈量土地、核实赋税等工作。这一措施是()A.平定三藩 B.开通茶马古道 C.设澎湖巡检司 D.改土归流【答案】D【解析】根据材料“明清时期,在西南地区大规模逐步取消世袭制度,认命有任期、可调动的流官”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一措施是改土归流,D项正确;平定三藩发生于康熙帝时期,与题干明清时期不符,排除A项;开通茶马古道推动西南地区经济文化交流,但与题干信息无关,排除B项;设置澎湖巡检司是为了加强对台湾地区的管辖,排除C项。故选D项。18.广州十三行博物馆坐落于300年前的广州十三行遗址上。十三行曾是清政府唯一的对欧美的通商特区,十三行是一个地名,也是一种贸易体制。作为贸易体制,它解体于()A.中英《南京条约》 B.中法《黄埔条约》 C.中英《北京条约》 D.中法《天津条约》【答案】A【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中英《南京条约》的签订,规定五口通商,打破了中国闭关锁国的局面,A项正确;《黄埔条约》、《北京条约》和《天津条约》均与材料信息不符,排除BCD项。故选A项。19.有学者认为:“鸦片战争的军事失败还不是民族致命伤,失败后还不明了失败的理由,那才是民族的致命伤。倘使同治、光绪年间的改革移到道光、咸丰年间,我们的近代化就要比日本早20年。”这次发生在同治、光绪年间的改革()A.实现了中国政治制度的根本性变革 B.标志着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起步C.废除了千年仕宦之道的科举制度 D.促使西方民主自由思想的传播【答案】B【解析】根据材料及所学知识可知,发生在“同治光绪年间的改革”指的是洋务运动,洋务运动在客观上促进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标志着中国近代工业化的起步,B项正确;洋务运动没有带来中国政治制度的根本变革,排除A项;1905年,光绪帝决定自1906年起,所有乡会试一律停止,并令学务大臣迅速颁发各种教科书,抓紧于城乡各处遍设学堂,将育人、取才合于学校一途。至此,在中国历史上延续了1000多年的科举制度最终被废除。与材料不符,排除C项;洋务运动主张中体西用,所以促进西方民主自由思想传播与洋务运动不符,排除D项。故选B项。20.孙中山在《三民主义与中国前途》一文中强调革命任务有三,即民族革命、政治革命、社会革命。它们分别对应三民主义中的A.民享、民治、民有 B.民生、民族、民权C.民有、民治、民享 D.民族、民权、民生【答案】D【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孙中山的三民主义中的民族主义对应的是民族革命,民权主义对应的是政治革命,民生主义对应的是社会革命,因此D正确,ABC排除。故选D。21.有学者指出,“革命派缔造了民国的基石,袁世凯得到了民国的名器,这是当时中国社会选择的结果。但前者并不甘心于这一种结果,后者并不满足于这种结果,于是,开始于清末的民主和专制之争,注定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展开新的肉搏。”体现“新的肉搏”的是A.辛亥革命 B.护国运动 C.府院之争 D.新文化运动【答案】B【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护国运动是辛亥革命后发动的反对袁世凯复辟帝制的运动,是革命派和袁世凯之间的斗争,符合题意,B项正确;辛亥革命与题干中“袁世凯得到了民国”不符,排除A项;“府院之争“的“府”即总统府,“院”指国务院,“府院之争”即是总统和总理之争。北洋时期的府院之争有两次,一次是黎元洪总统和段祺瑞总理之争,另一次是冯国璋总统与段祺瑞总理之争,与袁世凯无关,排除C项;新文化运动属于思想解放运动,与材料中的“革命派”无关,排除D项。故选B项。22.红船精神是红色革命精神之一,指的是开天辟地、敢为人先的首创精神,坚定理想、百折不挠的奋斗精神,立党为公、忠诚为民的奉献精神。“红船精神”源于A.中共一大 B.八七会议 C.遵义会议 D.中共七大【答案】A【解析】依据材料“红船精神……开天辟地、敢为人先的首创精神”,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中国一大的召开,共产党的成立,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从此中国革命的面貌就焕然一新了,A项正确;八七会议是清算陈独秀右倾错误,确立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总方针,准备发动秋收起义的一次会议,与“首创精神”不符,排除B项;遵义会议是中共运用马列主义的基本原理,独立自主解决中国革命问题的一次会议,是中共由幼稚走向成熟的标志,排除C项;中共七大确立毛泽东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实现了全党空前的团结和统一、为抗日战争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做了重要准备,排除D项。故选A项。23.下图是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一次进军路线图,与之相对应的主题是()A.“打倒列强除军阀,努力国民革命” B.“驱除鞑虏,恢复中华”C.“停止内战,北上抗日” D.“打倒蒋介石,解放全中国”【答案】A【解析】根据材料攻打对象是吴佩孚、孙传芳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此次战争是北伐战争,发生于国民革命时期,这一时期的口号是“打倒列强,除军阀”,A项正确;“驱除鞑虏,恢复中华”是孙中山的三民主义里边的“民族”,与题干不符,排除B项;“停止内战,北上抗日”与材料信息不符,排除C项;“打倒蒋介石,解放全中国”是解放战争时期,排除D项。故选A项。24.1927年,国民革命失败后,中国共产党开辟了中国革命新道路。对新道路描述准确的是A.发动城市暴动,建立工农政权 B.服从共产国际,开展工人运动C.放手发动群众,建立联合政府 D.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答案】D【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27年国民大革命失败后,中国共产党高瞻远瞩,开辟了“工农武装割据”道路,因此D正确,ABC排除。故选D。25.中国共产党在某次会议上重申了中国共产党对红军实行绝对领导的原则,确立了“思想建党,政治建军”建党建军原则。这“某次会议”是指()A.古田会议 B.洛川会议 C.中共七大 D.中共七届二中全会【答案】A【解析】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可知,1929年12月,红军第四军党的第九次代表大会在福建上杭县古田村召开,即“古田会议”。会议重申了中国共产党对红军实行绝对领导的原则,确立了“思想建党,政治建军”建党建军原则,A项正确;洛川会议召开于1937年8月,制定了动员全民族一切力量争取抗战胜利的全面抗战路线,排除B项;1945年春,中共七大在延安召开,大会确立毛泽东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排除C项;1949年3月,中共七届二中全会在西柏坡召开,会议提出将党的工作重心由农村转移到城市等决定,排除D项。故选A项。26.1935年10月,陈云在向共产国际的报告中写道:此次会议“撤换了‘靠铅笔指挥的战略家’,推选毛泽东同志担任领导”。这一会议()A.确立了毛泽东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 B.标志着红军胜利完成了战略转移任务C.纠正了陈独秀右倾机会主义的错误 D.在极其危急的情况下挽救了中国共产党【答案】D【解析】根据材料中的“撤换了‘靠铅笔指挥的战略家’,推选毛泽东同志担任领导”信息可知,此次会议所指的是遵义会议,在这次会议上改组了中央领导机构,选举毛泽东为政治局常委,取消博古、李德的军事指挥权,事实上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成为党的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在极其危急的情况下挽救了中国共产党,D项正确;1945年4至6月,在中共七大上,刘少奇作《关于修改党章的报告》,确立了毛泽东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排除A项;1936年10月红军三大主力在甘肃会宁地区会师,红军长征胜利结束,标志着红军胜利完成了战略转移任务,排除B项;遵义会议结束了“左”倾错误在中央的统治,排除C项。故选D项。27.下图是反映人类历史时期自然和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状况及其变化的地图。据此图判断,与其相对应的历史时期是()A.北伐战争时期 B.国共十年对峙时期 C.抗日战争时期 D.解放战争时期【答案】B【解析】根据材料“1929--1932年农村革命根据地分布示意图”,结合所学可知,1927年在四一二政变和七一五政变发生之后,国共第一次合作破裂,进入十年对峙时期,1927年秋收起义之后,中共逐步建立了农村革命根据地,B项正确;北伐战争时期的时间是1926年到1928年,与题干时间不符,排除A项;抗日战争时期的时间是1931年到1945年,与题干时间不符,排除C项;解放战争时期的时间是1945年到1949年与题干时间不符,排除D项。故选B项。28.20世纪30年代,在某一事变的第二天,中国共产党通电全国:“只有实行全民族抗战,才是我们的出路。”这“某一事变”是指()A.九一八事变 B.西安事变 C.卢沟桥事变 D.华北事变【答案】C【解析】根据所学七七事变第二天中国共产党通电全国“只有实行全民族抗战,才是我们的出路”,C项正确;九一八事变是局部侵华是开始,与材料无关,排除A项;西安事变之后标志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与材料无关,排除B项;华北事变之后中日民族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与材料无关,排除D项。故选C项。29.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后,八路军在华北地区发动的一次规模最大、持续时间最长的战役。这一战役是()A.平型关大捷 B.淞沪会战 C.台儿庄战役 D.百团大战【答案】D【解析】根据材料“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后,八路军在华北地区发动的一次规模最大、持续时间最长的战役。”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38年10月,武汉会战结束,抗日战争进入战略相持阶段,1940年8月,八路军在华北地区发动了百团大战,是一次规模最大、持续时间最长的战役,D项正确;平型关大捷是在1937年,排除A项;淞沪会战是1937年,排除B项;台儿庄战役的参战军队是国民党军队,非八路军,排除C项。故选D项。30.中国战场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主要基于以下史实()①中国抗日战争开始时间最早,持续时间最长②中国战场长期牵制和抗击日本的主要兵力③敌后战场始终是抗战的主战场④中国军队协助和配合盟军作战,积极倡导建立世界反法西斯同盟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答案】C【解析】根据材料中的“主要基于”信息可知,此题考查的是执果索因,结合所学知识可知,①②④的表述是正确的,C项正确;③的表述“敌后战场始终是抗战的主战场”不符合史实,真实情况是,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后敌后战场逐渐成为全国抗战的主战场,①②③组合中不全对,排除A项;①③④组合中不全对,排除B项;②③④组合中不全对,排除D项。故选C项。31.1949年4月21日毛泽东、朱德发出进军的命令,人民解放军百万雄师分三路突破长江防线。23日,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蒋介石集团在大陆的统治覆灭。以上描述的是()A.辽沈战役 B.淮海战役 C.平津战役 D.渡江战役【答案】D【解析】根据材料时间以及“占领南京”等信息可知,这是渡江战役,D正确;A、B、C与题干时间和空间信息不符,排除。32.1952年底土地改革在全国大陆基本完成,约三亿农民共获得约七亿亩土地。毛泽东说土地改革“是中国人民民主革命继军事斗争以后的第二场决战”。对此理解正确的是①土地改革推翻了三座大山②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由此建立③土地改革巩固了人民政权④农村生产力得到大解放A.①② B.②③④ C.①③ D.③④【答案】D【解析】结合所学内容可知,推翻了三座大山的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①不符合题意;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是在三大改造完成后,②不符合题意;新中国成立后的土地改革巩固了人民政权,极大地解放了农村生产力,③④符合题意,故选D,排除ABC。33.史料实证是历史学科核心素养之一,必须重视史料的搜集和解读,与以下图片史料所反映历史事件关联度最紧密的文献是()A.《论持久战》 B.《星星之火,可以燎原》C.《中国土地法大纲》 D.《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答案】C【解析】1947年,中共在解放区颁布《中国土地法大纲》,没收地主土地,废除封建剥削的土地制度,按照农村人口平分土地。材料中的报纸刊有东北土地改革的信息,图片二中“耕者有其田”正是土地改革的宣传语,图片三反映土地改革的历史场景,可见,三幅图片均与土地改革相关,C项正确;《论持久战》发表于1938年,是关于中国抗日战争方针的军事政治著作,排除A项;《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发表于1930年,是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探寻中国革命道路的重要著作,排除B项;《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颁布于1950年,主要内容是: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借以解放农村生产力,发展农业生产,为新中国的工业化开辟道路,排除D项。故选C项。34.新中国成立后,为巩固人民政权,采取的重大决策彭德怀认为:“(它的胜利)雄辩地证明了:西方侵略者几百年来只要在东方一个海岸上架起几尊大炮就可霸占一个国家的时代是一去不复返了”,这一重大决策是()A.土地改革 B.“银元之战”和“米棉之战” C.剿匪镇反 D.抗美援朝【答案】D【解析】根据材料“(它的胜利)雄辩地证明了:西方侵略者几百年来只要在东方一个海岸上架起几尊大炮就可霸占一个国家的时代是一去不复返了”,并结合所学可知,与彭德怀所述有关的重大决策是抗美援朝。1950-1953年的抗美援朝战争,打出了国威和军威,提高了新中国的国际地位,D项正确;土地改革使农民从封建土地制度的束缚中解放出来,这与题意不符,排除A项;“银元之战”和“米棉之战”是新中国恢复经济、稳定物价的措施,排除B项;剿匪镇反针对的是国内的残余土匪和反革命武装,排除C项。故选D项。35.“从解除殖民主义痛苦和灾难中找共同基础,我们就很容易互相了解和尊重、互相同情和支持,而不是互相疑虑和恐惧、互相排斥和对立。”周恩来讲这段话是在()A.会见印度代表团时 B.与缅甸总理会面时C.出席万隆会议时 D.出席日内瓦会议时【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1955年4月,29个亚非国家政府首脑在印度尼西亚的万隆举行会议。在万隆会议上,与会国之间因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不同而产生矛盾和分歧,在这种情况下,周恩来明确提出了“求同存异”的方针。题干材料体现了这一方针中的“求同”。36.下图为1960年与1962年国家支付工资的职工人数与全国城镇人口变化示意图,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的掀起B.“一五”计划的完成C.“调整、巩固、充实、提高”国民经济八字方针的实行D.“文化大革命”开展【答案】C【解析】根据材料中的表格信息,可见与1960年相比,1962年国家支付工资的职工人数在减少,全国城镇人口数量在减少,结合所学可知,当时为了克服经济困难,国家调整经济政策,1960年提出“调整、充实、巩固、提高”的八字方针,压缩工业建设投资规模,精简下放干部和职工,材料所述变法正是贯彻执行八字方针的结果,C项正确;材料体现的是对“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反思,排除A项;1953至1957年开展了一五计划,材料所述与一五计划的开展无关,排除B项;文革时间是1966年至1976年,材料所述与文革无关,排除D项。故选C项。37.20世纪60年代前期,党中央,毛泽东做出重大战略决策,将全国划分为一、二、三线,建设三线的重点放在西北、西南地区,“备战、备荒、为人民”成为这一时期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这一战略旨在()A.改善我国的工业布局 B.增强我国的国防能力C.推进落后地区的发展 D.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答案】B【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20世纪60年代前期,在西方国家敌对、中苏关系恶化的背景下,重点发展西北、西南地区,强调“备战”等,说明三线建设旨在增强我国的国防能力,B项正确;改善我国的工业布局与国家经济建设的首要目标为“备战”不符,排除A项;推进落后地区的发展并非20世纪60年代前期国家发展战略的核心目标,排除C项;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并非三线建设的战略意图,排除D项。故选B项。38.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以来召开了许多重要会议,其中开启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的会议是()A.八七会议 B.中共八大 C.七届二中全会 D.十一届三中全会【答案】D【解析】根据所学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D项正确;八七会议时新中国还没有成立,还没有社会主义,排除A项;中共八大是正确分析了国内的主要矛盾变化,与材料无关,排除B项;七届二中全会是新中国的筹备会,与材料无关,排除C项。故选D项。39.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农村经历了从“干部敲破钟,社员不出工”到“不用敲钟,农民赛着往前冲”的巨大变化。发生这一变化主要是因为()A.农村合作社有利于农民发家致富 B.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C.人民公社体制适应了生产力发展 D.“大跃进”运动激发了农民建设社会主义热情【答案】B【解析】根据材料可知,“干部敲破钟,社员不出工”体现的是人民公社体制不利于人民劳动积极性的提高,而“不用敲钟,农民赛着往前冲”则体现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B项正确;材料强调的是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积极意义,A项不符合材料,排除A项;人民公社体制不利于生产力发展,排除C项;材料强调的是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积极意义,未体现“大跃进”运动的影响,排除D项。故选B项。40.中国改革开放四十多年来取得了巨大成就,下列成就属于这一时期的是①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开始确立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形成和发展③建立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④中国经济总量跃升至世界的第二位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答案】D【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改革开放新时期指的是1978年至今,其中1956年三大改造完成标志着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①错误,ABC排除;②③④均属于改革开放新时期的成就,D正确。故选D。第二部分(非选择题共40分)本部分共2小题,共40分。41.秦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对后世影响深远。材料一丞相绾等言:“…请立诸子,唯上幸许。”始皇下其议于群臣,群臣皆以为便。廷尉李斯议曰:“周文武所封子弟同姓甚众,然后属疏远,相攻击如仇雠(仇敌),诸侯更相诛伐,周天子弗能禁止。今海内赖陛下神灵一统,皆为郡县,诸子功臣以公(国家)赋税重赏赐之,甚足、易制(控制)。天下无异意,则安宁之术也。置诸侯不便。”始皇曰:“天下共苦战斗不休,以有侯王。赖宗庙,天下初定,又复立国,是树兵也,而求其宁息,岂不难哉!廷尉议是。”——《史记·秦始皇本纪》材料二明法度,定律令,皆以始皇起。——出自《史记·李斯列传》材料三秦之所以革之者,其为制,公之大者也;其情,私也,私其一己之威也,私其尽臣畜于我也。然而公天下之端自秦始。——柳宗元《封建论》(1)从材料一中可以提炼出什么历史信息?结合材料二、三及所学,评价秦王朝推行的这一制度。材料四出处内容①西汉司马迁所著《史记·陈涉世家》秦二世时“(陈胜等前往渔阳戍守途中)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失期,法皆斩。”②1975年出土的云梦秦简中的《徭律》秦始皇时“失期三日到五日,谇(斥责);六日到匀,赀(罚款)一盾;过旬,赀一甲。”注:湖北云梦睡虎地秦简出土于湖北省云梦县睡虎地的一座墓葬中,墓主人是一名叫喜的基层官员,以墨书秦隶写成,共有1000多枚,主体以秦律为主,还包含《编年纪》、《语书》、《为吏之道》、《日书》等内容。(2)基于上表信息,某研究者得出“司马迁的记载有违历史事实”的结论。你是否认同这一观点?为什么?(3)材料二中的①、②两则材料分别属于什么史料?其史料价值如何?(4)唐朝柳宗元在《封建论》中说,“周之失,失之在制,秦之失,失之在政”,结合所学,谈谈你对“秦之失,失之在政”的认识。【答案】(1)在地方,秦统一后,秦始皇认同廷尉李斯的建议,决定废除分封制,在全国范围内推行郡县制。秦朝在商鞅变法的基础上,设立郡县两级行政机构,其主要官员由中央任免和考核,吏治清明;秦制的创立为秦的大一统创造了良好的基础;秦朝在全国范围内建立中央集权制,为以后历代王朝所沿用,成为秦以后两千年社会政治体制的基本模式。(2)不认同。应坚守“孤证不立、阙闻则疑”的精神,运用“二重证据法”进行多元互证,才能最终认定历史真实。原因:其一,两则史料的时代不一致。《史记·陈涉世家》记叙的是秦二世时期,而《徭律》是秦始皇时期。其二,“戍边渔阳”当遵循《戍律》,秦二世时《戍律》是否等同于徭律,尚需考证。或认同。《史记》文献史料价值历来被公认。或相关合理表述,也可以酌情给分。(3)①《史记》属于传世文献史料。文献史料是史料中最重要的部分。长期以来《史记》是研究秦代历史的权威之作。②睡虎地秦简属于实物史料或出土文献;出土文献是历史文献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可以印证、纠正或补充传世文献;今年出土的秦律大大补充了传世文献的不足,带给我们关于秦律、秦朝法治方面许多细节信息,有较高的史料价值;可以通过引入一段相冲突的史料,引发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并构建史学研究的科学态度;同时可以通过出土文献感知到的一段更有温度的历史。(4)秦没有根据对统治形势的变化对统治政策进行及时调整;秦朝统一全国后,秦不顾民意,推行残暴的统治,如沉重的赋税、繁重的兵役和徭役,严酷的法律等。从而激化了阶级矛盾,农民纷纷起义,最终推翻了秦朝的统治;在秦朝灭亡的过程中,各郡县并未起兵反秦,因而秦朝的灭亡和秦朝的政治制度-郡县制没有必然联系。所说“秦之失,失之于政,不在于制”。【解析】(1)第一问依据材料一中“(丞相绾等言)…请立诸子,唯上幸许”、“(廷尉李斯议曰)周文武所封子弟同姓甚众,然后属疏远,相攻击如仇雠(仇敌),诸侯更相诛伐,周天子弗能禁止。今海内赖陛下神灵一统,皆为郡县……”、“(始皇曰)……廷尉议是。”,可知秦统一中国后,在地方治理的问题上,丞相等人认为应该恢复分封制,而廷尉李斯认为当年西周实行分封制结果导致诸侯割据混战的局面,反对实行分封制,主张实行郡县制,最终秦始皇认同李斯的建议,决定在全国范围内推行郡县制,废除分封制。第二问依据材料二“明法度,定律令,皆以始皇起”、材料三“然而公天下之端自秦始”和所学知识可知,秦朝在商鞅变法的基础上,设立郡县两级行政机构,其主要官员由中央任免和考核,吏治清明;秦制的创立为秦的大一统创造了良好的基础;秦朝在全国范围内建立中央集权制,为以后历代王朝所沿用,成为秦以后两千年社会政治体制的基本模式。(2)分析材料四中两段史料,西汉司马迁所著《史记·陈涉世家》提出秦二世时期陈胜等人被征发前往渔阳戍守,但是在途中遇到大雨,不能按期到达,按照秦律,误期当斩,而1975年出土的云梦秦简中的《徭律》则表明秦朝征发徭役时,当事人是可以选择不去的,只需要缴纳二甲(当时的货币单位)的罚款,如果迟到了3~5天,只会受到官方的训斥,而没有其他处罚,如果迟到了六天到十天,需要缴纳一盾的罚款,超过十天罚一甲。显然两段史料的说法有较大的出入,因此对于“司马迁的记载有违历史事实”的结论,如果不认同,可提出应坚守“孤证不立、阙闻则疑”的精神,运用“二重证据法”进行多元互证,才能最终认定历史真实,也可以就两则史料的时代不一致等方面提出尚需考证。如果认同,可提出《史记》文献史料价值历来被公认。或相关合理表述,也可以酌情给分。(3)依据所学知识,《史记》属于文献史料,文献史料是史料中最重要的部分,长期以来《史记》是研究秦代历史的权威之作。而睡虎地秦简属于实物史料或出土文献,出土文献是历史文献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可以印证、纠正或补充传世文献;今年出土的秦律大大补充了传世文献的不足,带给我们关于秦律、秦朝法治方面许多细节信息,有较高的史料价值等。(4)结合秦朝灭亡原因的所学知识,谈谈对“秦之失,失之在政”的认识。如秦没有根据对统治形势的变化对统治政策进行及时调整;秦朝统一全国后,本应休养生息,恢复发展生产,但是统治者推行暴政,如沉重的赋税、繁重的兵役和徭役,严酷的法律等,从而激化了阶级矛盾,导致农民起义,最终推翻了秦朝的统治;在秦朝灭亡的过程中,各郡县并未起兵反秦,说明郡县制度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和巩固国家统一。因而秦朝的灭亡和秦朝的政治制度-郡县制没有必然联系。所说“秦之失,失之于政,不在于制”。42.人类历史上的经济往来自古有之,文明因交流互鉴而更具生命力。材料一:早在远古时期,中国便有南稻北粟的农业种植格局。中国五大粮食作物中的小麦、玉米、马铃薯、甘薯四种来自国外,五大油料作物中的花生、芝麻、向日葵三种来自国外,古代中国最重要的纺织原料棉花也来自国外。(1)阅读材料一,概括古代中国农业起源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