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泰州市姜堰区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学情调查语文试题_第1页
江苏省泰州市姜堰区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学情调查语文试题_第2页
江苏省泰州市姜堰区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学情调查语文试题_第3页
江苏省泰州市姜堰区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学情调查语文试题_第4页
江苏省泰州市姜堰区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学情调查语文试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2020年春学期七年级期末学情调查七年级语文试题(考试时间:150分钟满分:150分)请注意:所有试题的答案均填写在答题卡上,答案写在试卷上无效。一、积累运用(共30分)1.根据拼音在田字格内写出相应的汉字。(4分)“同心qū疫鬼,众志筑长城”。疫情爆发以来,无数逆行者冲向抗疫第一线,用一颗颗chìrè的心为守护我们的生命筑起了一道钢铁长城。亲爱的同学,生命如此美好与不易,吾辈切莫gū负!

2.下列标点符号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她还在哼着德彪西的月光,那轻柔的旋律一直在我的梦中飘荡着。B.6月23日,随着总指挥“点火!”一声令下,北斗三号最后一颗全球组网卫星发射升空。C.《假如生活欺骗了你》作者是俄国诗人普希金,代表诗作有《自由颂》《致大海》等。D.一个关键的操作——抛伞,即将开始。3.下列各项表述有错误的一项是(▲)(2分)A.“在成长道路上,阳光时时洒满你的心田,但风雨也可能不期而至”,这句中的画线成语使用正确。B.“虽然斯科特一行牺牲了,但他们所做的探险在一切时代都是最伟大的悲剧”,这句中画线的词语依次是连词、介词、副词C.“风餐露宿”“心有灵犀”“喷出火焰”依次是并列短语、主谓短语、动宾短语。D.“阴阳割昏晓”一句中的“阴”指山南水北,“阳”指山北水南。4.填写课文原句或根据提示补写名句。(8分,每空一分)(1)念天地之悠悠,▲。 (2)▲,化作春泥更护花。(3)不畏浮云遮望眼,▲。 (4)▲,一览众山小。(5)无丝竹之乱耳,▲。(6)然则天下之事,▲,不知其二者多矣。(7)当遭遇困境时,不必害怕,陆游《游山西村》中的“▲,▲”告诉我们凡事总有云开雾散的时候。5.名著阅读。(6分)(1)《海底两万里》作者是法国作家▲(填人名)。小说情节惊险曲折,比如,尼摩船长带大家观看一颗大如椰子的珍珠,一个采珠人正辛苦地采珠,突然▲向他发起进攻,船长舍身相救,与之展开殊死搏斗。正当船长危在旦夕时,▲挺身而出解救了他。(3分)(2)下列关于文学名著内容及常识的表述,有错误的两项是(▲)(▲)(3分,答对一题得1分,答对两题得3分)A.《海底两万里》中,尼摩船长的潜水艇从太平洋出发,途经澳大利亚珊瑚海,在游历了印度洋、红海、地中海、大西洋等海域后,到达南极。B.《海底两万里》中尼摩船长身上体现了作者对科学、社会正义和人类平等的不懈追求。C.《海底两万里》中的“我”指阿龙纳斯,是一位医生。D.“祥子恰好来到了这个小绿洲;在沙漠中走了这么多日子,他以为这是个奇迹”,这句话中所说的“绿洲”是指祥子遇到了虎妞。E.《骆驼祥子》以祥子的奋斗和毁灭为线索,揭露了半封建半殖民地的中国社会下层人民的悲苦命运。6.综合性学习。(8分)人间烟火气,最抚凡人心。今年6月份以来国家提倡各地区有序开放地摊经济。你所在的班级开展了“走近地摊经济”的语文学习活动。请你参与。【正眼看招牌】右图是你在街头发现的一张有错字的地摊招牌。请你向摊主王阿姨说明招牌上的错误。(3分)▲▲【我写广告词】张大伯经营龙虾和溱湖簖蟹,想给他的摊位拟一则对联作为广告宣传。他想好了上联,请你帮他对出下联。(2分)上联:姜堰龙虾游四方下联:【我谈“地摊热”】下面的材料节选自评论《地摊经济,升温不能“发烧”》,读后完成问题。(3分)落一子而全局活。地摊经济一升温,不少地方出现了“千树万树梨花开”的景象。但是,面对遍布大街小巷的地摊,也有人担心:会不会阻碍交通?商品质量如何得到保证?食品和环境卫生问题如何解决?这些担心绝非多余。放开地摊经济,必然会给城市管理带来一些挑战。之前,各地之所以封杀地摊经济的原因,是因为小商小贩的随意占道行为会影响周边环境和道路出行。所以,为地摊经济松绑的同时,也需要在城市管理的“放”与“管”中找到平衡点,既不能一禁了之,让低收入人群没有收入来源,也不能放任自流,让流动摊贩“野蛮生长”。(1)划线句子用语重复,应删去▲。(1分)(2)用一句话概括这段文字的主要观点。(2分)▲二、阅读理解(共60分)(一)阅读李商隐《贾生》一诗,完成第7题。(5分)宣室求贤访逐臣,贾生才调更无伦。可怜夜半虚前席,不问苍生问鬼神。7.(1)“宣室求贤访逐臣”一句中“逐臣”的意思是▲,在诗中是指▲(填人物)。(2分)(2)这首诗运用了先扬后抑的表现手法,结合本诗内容谈谈你对这一手法的理解(3分)▲▲(二)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8—11题。(15分)吾昔少年时,所居书室前,有竹柏杂花,丛生满庭,众鸟巢其上。武阳君①恶杀生,儿童婢仆,皆不得捕取鸟雀。数年间,皆巢于底枝,其鷇②可俯而窥也。又有桐花凤四五百,翔集其间。此鸟羽毛,至为珍异难见,而能驯扰,殊不畏人,闾里间③见之,以为异事。此无他,不忮之诚④,信于异类也。有野老言:鸟雀去人大远,则其子有蛇鼠之扰。人既不杀,则近人者,欲免此患也。由是观之,异时鸟雀不敢近人者,以人甚于蛇、鼠之类也。(节选自苏轼《东坡杂记》)【注】①武阳君:苏轼母亲程氏,死后封为武阳君。②鷇(kòu):雏鸟。③闾(lǘ)里间:乡里人。④不忮(zhì)之诚:以不嫉妒不憎恶的诚心(对待这些鸟雀)8.根据要求,完成下列两小题。(6分)(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4分)①众鸟巢其上(▲)②数年间(▲)③鸟去人大远(▲)④由是观之(▲)(2)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用法相同的一项是()(2分)A.皆巢于底枝于我如浮云(《<论语>十二章》)B.翔集其间其一犬坐于前(《狼》)C.而能驯扰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爱莲说》)D.闾里间见之何陋之有(《陋室铭》)9.用“/”划分下面句子的朗读停顿(划两处)。(2分)则其子有蛇鼠之扰10.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4分)(1)异时鸟雀不敢近人者,以人甚于蛇、鼠之类也。▲(2)是非木杮,岂能为暴涨携之去?▲11.选文最后一句话给你怎样的启示?(3分)▲▲(三)阅读《我的一棵小桃树》(节选),回答12~14题。(9分)①早晨起来,雨下得大了,一直下了一整天。我临窗坐下,看我的小桃树在风雨里哆嗦。纤纤的生灵儿,枝条已经慌乱,桃花一片一片地落了,大半陷在泥里,在黄水里打着旋儿。哦,我可怜的小桃树儿!②好多年前的秋天,我们还是孩子。奶奶从集市回来,带给我们一人一颗桃子,她说:“都吃下去吧,这是一颗‘仙桃’,含着桃核儿做一个梦,谁梦见桃花开了,就会幸福一生呢。”我们全都含了桃核爬上床去。我却无论如何不能安睡,就爬起来,将桃核儿埋在院子角落的土里,想让它在那里蓄着我的梦。③第二年春天的一个早晨,奶奶打扫院子,突然发现角落里拱出一个嫩绿儿,便叫道:“这是什么呀?”我才恍然记起了是它:它竟从土里长出来了!它长得很委屈,是弯了头,紧抱了身子的。第二天才舒开身来,瘦瘦儿的,黄黄儿的,似乎一碰,便立即会断了去。它长得很慢,一个春天,才长上二尺来高,样子也极猥琐。但我却十分地高兴:它是我的,它是我的梦种儿长的。④也就在这年里,我到城里上学去了。学习呀,奋斗呀,一毕业就走上社会,要轰轰烈烈地干一番我的事业了。但是,我慢慢发现我的幼稚,我的天真了,人世原来有人世的大书,我却连第一行文字还读不懂呢。我渐渐地大了,脾性儿也一天一天地坏了,常常一个人坐着发呆,心境似乎是垂垂暮老了。这时候,真是祸不单行,奶奶也去世了。我连夜从城里回到老家去,看着满屋的混乱,想着奶奶往日的容颜,不觉眼泪流了下来,对着灵堂哭了一场。天黑的时候,在窗下坐着,一抬头,却看见我的小桃树了:它竟然还在长着,弯弯的身子,努力撑着的枝条,已经有院墙高了。弟弟说:那桃树被猪拱折过一次,要不早就开花了。大家曾嫌它长得不是地方,又不好看,想砍掉它,奶奶却不同意,常常护着给它浇水。看着桃树,想起没能再见一面的奶奶,我深深懊丧对不起我的奶奶,对不起我的小桃树了。⑤如今,它虽然长得弱小,骨朵儿也不见繁,但一夜之间,花竟全开了呢。可开得太白了、太淡了,那瓣片儿单薄得似纸做的,没有肉的感觉,没有粉的感觉,像是患了重病的少女,苍白白的脸儿,又偏苦涩涩地笑着。我每每看着它,却发现从未有一只蜜蜂去恋过它,一只蝴蝶去飞过它。可怜的小桃树!⑥雨还在下着,花瓣儿纷纷零落去,片片付给风了,雨了!我心里喊着奶奶。我的小桃树千百次地俯下身去,又千百次地挣扎起来,一树的桃花,一片,一片,湿得深重,像一只天鹅,变得赤裸裸的了,黑枯的了。然而,就在那俯地的刹那,我突然看见那树的顶端,高高的一枝儿上,竟然还保留着一个欲绽的花苞,嫩黄的,嫩红的,在风中摇着,抖着满身的雨水,几次要掉下来了,但它却没有掉下去,像风浪里航道上的指示灯,闪着时隐时现的嫩黄的光,嫩红的光。12.选文从哪几个方面表现出了小桃树的“可怜”?请结合选文简要概括。(3分)▲▲13.从修辞的角度品析第⑥节画线的句子。(3分)▲▲14.本文标题是“一棵小桃树”,但选文中却多次提到奶奶,作者这样写是否偏题?为什么?(3分)▲▲(四)阅读《给孩子们种下爱读书的“种子”》,回答15~17题。(10分)①孔子曾说:“少成若天性,习惯如自然。”也就是说,从小培养人的良好行为习惯十分重要,只要从小养成了良好的行为习惯,就能造福一生。从这个方面讲,读书应当从娃娃抓起。②在古代,人们十分重视读书从娃娃抓起。由于古代科学技术不发达,古人重文轻理,更注重孩子从小读书。比如,在宋朝,公办小学要求8岁的学生能够“诵一大经”,10岁能“诵两大经”,12岁能“诵三大经”。难怪大诗人杨万里说:“舟中一日诵一首,诵得遍时应得归。”为了从小多读书,古代还出现了匡衡“凿壁偷光”读书、车胤“囊萤夜读”等许多爱读书的小事故。不仅如此,古人也注重亲子阅读。这从流传至今的《井梧吟》这首诗的来源就可以看出。唐朝薛郧把女儿薛涛视为掌上明珠,从小教她读书、写诗,才有父亲的上两句“庭除一古桐,耸干入云中”和女儿当场应答的下两句“枝迎南北鸟,也送往来风。”薛涛后来成为唐朝“四大女诗人”之一。③再说,外国早就重视读书从娃娃抓起。比如,在德、美、英、法等发达国家,政府都有相应渠道直接推动儿童阅读。无论是美国的《阅读卓越法》,还是韩国的《读书文化振兴法》等,都是以法律的形式规范和引导儿童阅读。还有芬兰的家庭从孩子出生起,父亲就在家读故事、念报、讲童话给孩子听,让孩子在家庭教育里种下爱读书的种子。④可见,读书应当从娃娃抓起。那么,如何从娃娃抓起呢?⑤除了国家立法推进以外,一方面,应当打造阅读环境,推进幼儿早期阅读。另一方面,弘扬亲子阅读文化。既不要父母一律学习“孟母三迁”,也不要父母一律当“唐僧式”妈妈,可以身体力行地在家陪读,也可以和孩子一起到公共图书馆共读等等,从而掀起亲子阅读高潮。15.本文的主要观点是什么?(2分)▲16.根据文章内容,回答问题。(5分)(1)文章开头引用孔子的话有什么作用?(3分)▲▲(2)说说第⑤段中加点词语“唐僧式”有何表达效果。(2分)▲▲17.文章第④段有什么作用?(3分)▲▲(五)阅读《又见藤萝开》,回答18~21题。(21分)①那日回家路上,透过车窗看到一工厂的墙边一大片紫藤萝花开得正旺,与孩子相约第二天一起去赏花。②说实话从来没见过如此繁茂如此辉煌的紫藤萝,只是在宗璞和季羡林两位大师的笔下欣赏过藤萝花的壮观。宗璞的那句“花和人都会有各种各样的不幸,但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催人奋进,季老笔下的藤萝如泣血的冤魂,那样子令人郁闷。但此处墙边花的壮观却令见到的人不由不感叹。③记得在刚毕业时呆的那所小学校里也有一株藤萝,虽然不大,但也曾细细地端详过花穗外面包着得如小船般的萼片。那时樱花飘落如雨,满地都是粉色的花瓣。树上的花瓣一动也会哗哗而落,草丛里,土地上,都是暮春的影子。这带给人些许伤感与落寞。④可等你来到那堵紫色的墙边,你立时会感到一种震撼,是什么力量可让那紫色直冲蓝天?看似柔弱的触须弯弯折折,在空中探寻,在移动,如一只只手,想要抓住它能抓住的一切东西,似要把那紫色的瀑布挂上云天。顶上看不见枝叶,只是那紫色的花穗串串相连。上面的花在阳光下泛着耀眼的白光,下面的是深深的紫。开的半开的各个不同,带给人新的希望。有的花枝在空中缠在一起,形成一道紫色的花墙,透过缝隙能看到蓝蓝的天,白白的云。⑤孩子在前面一边喊一边指挥我拍,一会儿说这串好,一会儿说那片更壮观。一会儿又摘了一串叼在嘴里好似长了紫色的胡须,令人莞尔一笑。成片的瀑布形成一道道拱形的花门,你也看不出到底是哪棵树上的花串,只是隐约能看得出一道蓝色的栅栏掩映在绿叶间。⑥这道紫藤萝大约二三十米长,但不知何故,地上也有很多散乱的花枝,紫色花串恹恹着,显得楚楚可怜。一穗穗的花被砍断虬枝就那样渐归于尘土。而树上的却是那样灿烂夺目,形成一条条紫色的大瀑布。彼此在空中舞着荡着,似乎只有这样才能显现出他们生命的活跃。⑦那些虬枝看起来并不茁壮,纤细的枝条随地势攀缘,栅栏上,电线杆上,甚至它旁边的雪松上,它兄弟姐妹的身上,只要可以攀爬的地方,它都愿意去尝试着开辟。那些散乱在地上的也许就因为攀爬错了地方被谁逮个正着,最后惨遭杀戮的吧。你有时几乎不知道那些大瀑布般的花穗是从哪儿伸出来的?因为那些枝干看起来那么柔弱,它何以有那么巨大的能量?那也许就是生命力的神奇与魅力吧。⑧我们边走边看边拍,总感觉在这紫藤花架的长廊下眼里只有花的可爱与美丽,其他暂时都不复存在。似乎一串比一串漂亮,一朵比一朵喜人,你恨不得把所有的花儿全部摄于你的镜头里,收入你的眼睛里,藏在你的心怀里。那份美让你觉得生真是一种壮观的绚丽!你怎能不热烈地欢呼,不热情地赞颂,不高傲地歌唱?⑨你仔细看每一朵花,如蝶儿翩翩起舞,在绿叶的掩映下摇曳,似跟谁闪着媚眼,只要你喜欢,一定会读它千遍也不厌倦的。你满心欢喜着调整好镜头,把那份光与影摄成自己心仪的图片,那种快乐是无以名状的。⑩又见藤萝开,幸福属于灿烂的鲜花,也属于爱花爱生命的每一个人。即使天阴晴不定,你也不会被阴霾所覆盖!18.根据所给示例,梳理文章内容。(6分)见花→(▲)→(▲)→(▲)19.根据文章内容,回答下面问题。(5分)(1)第④节加点词“一切”“只是”有什么表达效果?(2分)▲▲(2)第⑧节划线句子改为“你一定会热烈地欢呼,热情地赞颂,高傲地歌唱”好不好?为什么?(3分)▲▲20.第②节为什么要提及宗璞、季羡林两位大师笔下的藤萝花?(4分)▲▲21.第③节与链接材料在叙述手法上有什么相同点?表达作用上有什么不同点?(6分)【链接材料】忽然记起十多年前家门外也曾有过一大株紫藤萝,它依傍一株枯槐爬得很高,但花朵从来都稀落,东一穗西一串伶仃地挂在树梢,好像在试探什么。后来索性连那稀零的花串也没有了。园中别的紫藤花架也都拆掉,改种了果树。那时的说法是,花和生活腐化有什么必然关系。(宗璞《紫藤萝瀑布》)相同点:▲▲不同点:(本文)▲▲(链接)▲▲三、作文(60分)请以《慢慢地读你》为题,写一篇作文。要求:①文体自选(诗歌除外)。②不少于600字,文中不出现真实校名、人名。③书写工整规范。

2020年春学期七年级期末学情调查七年级语文参考答案1.(4分)驱炽热辜2.(2分)A(A项“月光”应加书名号)3.(2分)D(D项山北水南为阴,山南水北为阳)4.(8分)(1)独怆然而涕下(2)落红不是无情物(3)自缘身在最高层(4)会当凌绝顶(5)无案牍之劳形(6)但知其一(7)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5.(1)(3分)凡尔纳一头大鲨鱼尼德·兰(2)(3分)C、D(C项应为生物学家,D项应该是指祥子遇到了雇主曹先生)6.【正眼看招牌】答案示例:王阿姨你好!(1分)您招牌上的“罐”字写错了。这个字的偏旁应该是三点水,(1分)请把它改过来好吗?(1分)【我写广告词】(2分)答案示例:溱湖簖蟹行(闯)天下【我谈地摊热】(1)“之所以……因为”或“的原因”1分)(2)地摊经济在放开的同时要妥善管理或地摊经济要在城市管理的“放”与“管”中找到平衡点(2分)7.(1)(2分)被放逐之臣贾生或贾谊(2)(3分)这首诗前三句写汉文帝求贤态度虚心诚恳,是扬;(1分)最后一句讽刺他询问的不是关系天下苍生的国事而是鬼神之事,是抑;(1分)诗人借汉文帝垂问贾谊鬼神之事,揭示晚唐皇帝求仙访道、不顾国计民生的社会现实,寄寓诗人怀才不遇的感慨,是抑。(1分)8.(1)(4分)①筑巢②几③很,非常④这,此(2)(2分)C(C项中两个“而”都是转折连词;A项中的“于”分别为“在”和“对于”;B项中第一个“其”作代词指树木,第二个“其”意为“其中”;D项中的“之”前者为代词,后者为助词,表宾语前置)9.(2分)则/其子/有蛇鼠之扰10.(4分)(1)那时鸟雀不敢靠近人,是因为人比蛇鼠之类更厉害。(2)这不是木片,怎么能被暴涨的水带走呢?11.人类不能以恶毒的方式或态度来伤害其它动物,要善待动物,与自然和谐共处;人与人之间要友善相处,互相信任;统治者要善待百姓,施行仁政。(3分,答对一点得1分,答对两点得3分)【译文】我从前在少年的时候,所居住的书房前,种有翠竹松柏以及一些花草,郁郁葱葱地长满在庭院里,许多鸟在上面筑巢。武阳君对杀生的行为很痛恨,嘱咐家里的小孩、奴婢及仆人,都不能捕捉鸟雀。几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