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统编版高一(上)期末语文练习卷 (15)(含答案)_第1页
人教统编版高一(上)期末语文练习卷 (15)(含答案)_第2页
人教统编版高一(上)期末语文练习卷 (15)(含答案)_第3页
人教统编版高一(上)期末语文练习卷 (15)(含答案)_第4页
人教统编版高一(上)期末语文练习卷 (15)(含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人教统编版高一(上)期末语文练习卷(15)(含答案)2023-2024学年人教部编版高一(上)期末语文练习卷

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1小题,17分)

1.(17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前段时间,一些地方“合村并居"的新闻不断吸引着人们的眼球。合村并居主要是将一些人口偏少、位置偏远的小村子甚至“空心村”进行整合,将这些村落的人们迁往大村子或城镇并居,从而整合资源,节约土地,提升人居环境和公共服务水平。

作为乡村振兴的重要举措,合村并居无疑是一件好事。可合村并居后,对一些群众而言,“人住进了城镇的楼房,心却在牵挂老家的祠堂"。这说明,合村并居不是简单的“拆旧房、建新居”的物理迁移,它还应包含“人心搬迁"“文脉传承”等软性内容。

费孝通先生在《乡土中国》中指出,乡土性是中国传统社会的本质特色。中国人素来就有安土重迁、聚村而居、终老是乡的习惯传统。乡村是承载中国文化与精神的基石,是乡土文脉赓续的重要空间。

不管是被动的合村并居,还是自然的城市化进程,大量村庄已经消失或正在消失,这是客观现实。相关统计数据显示,2000年中国大约拥有360万座自然村,而到了2010年该数字已下降到270万。长期关注传统村落保护的学者冯骥才评估,中国每天大约有80到100个村庄消失。

一旦村庄消失,中国传统的乡土精神和历史记忆也将失去依托。比如,遍布乡村的祠堂是乡村中重要的传统文化建筑,蕴含着丰富的历史人文信息,其主要功能是祭祖敬祖、宗亲联谊、家风传承。合村并居过程中,如果村子里的祠堂被简单拆掉,那真的可能会祭拜祖宗都找不到地方,孝亲敬祖的传统可能因此就断裂了。

面临同样命运的,还有那些农村的老房子。不少村子尤其古村落都有极具历史价值的古建筑或古民居,但有些村落规模较小,离城镇较远,人口也流失严重,如果按照一些地方合村并居的标准,可能会一并了之、一拆了之。当那些老房子、古建筑,在推土机的轰鸣中应声倒下时,我们丢掉的不是几片残砖断瓦或几根石柱木梁,而是老房子承载的历史文化价值,是通过老房子与历史进行对话的机会。

不幸的是,合村并居过程中,不少地方将经济价值和商业考量置于首要地位,更多关注合村并居中“钱值"(经济价值)和“颜值”(景观价值)的开发,而忽略了“文值"(文化价值)的保育。有的地方按照城市商业住宅的统一标准,给村民设计房子,楼越盖越高,可原来各具特色的村落格局全都消失了。还有一些,生硬照搬外国风格改造农村的院子,结果使得乡村建筑中出现“欧洲补丁”“美国碎片"等不伦不类、不中不西、不土不洋的奇葩景观。乡村景观城市化与建筑西洋化,不仅割裂了乡土原生文化传承,也污染了乡土文化精神。丢弃乡土文化特色,一味地进行克隆复制,很难将新社区建成让群众拥有独特记忆的精神家园,也很难让搬入其中的村民拥有踏实的幸福感。

追求更好的物质生活条件是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农民要住更新的房子,村庄要修更宽的马路,于是土窑洞被水泥瓷砖取代,青石板路上覆盖了厚厚的水泥,合村并居也成了一种现实选择。只不过,环境变了,生活变了,基于生活之上的习俗、文化、历史等也都会随之改变。因此,合村并居与保护乡土文脉之间存在天然的矛盾,这其实也是现代社会发展中广泛存在的一个文化悖论。

(摘编自《合村并居,别丢了乡土文脉》)

材料二:

乡下最小的社区可以只有一户人家。夫妇和孩子聚居于一处有着两性和抚育上的需要。无论在什么性质的社会里,除了军队、学校这些特殊的团体外,家庭总是最基本的抚育社群。在中国乡下这种只有一户人家的小社区是不常见的。在四川的山区种梯田的地方,可能有这类情形,大多的农民是聚村而居。这一点对于我们乡土社会的性质很有影响。美国的乡下大多是一户人家自成一个单位,很少屋檐相接的邻舍。这是他们早年拓殖时代,人少地多的结果,同时也保持了他们个别负责、独来独往的精神。我们中国很少类似的情形。

中国农民聚村而居的原因大致说来有下列几点:一、每家所耕的面积小,所谓小农经营,所以聚在一起住,住宅和农场不会距离得过分远。二、需要水利的地方,他们有合作的需要,在一起住,合作起来比较方便。三、为了安全,人多了容易保卫。四、土地平等继承的原则下,兄弟分别继承祖上的遗业,使人口在一个地方一代一代的积起来,成为相当大的村落。

无论出于什么原因,中国乡土社区的单位是村落,从三家村起可以到几千户的大村。我在上文所说的孤立、隔膜是以村和村之间的关系而说的。孤立和隔膜并不是绝对的,但是人口的流动率小,社区间的往来也必然疏远。我想我们很可以说,乡土社会的生活是富于地方性的。地方性是指他们活动范围有地域上的限制,在区域间接触少,生活隔离,各自保持着孤立的社会圈子。

乡土社会在地方性的限制下成了生于斯、死于斯的社会。常态的生活是终老是乡。假如在一个村子里的人都是这样的话,在人和人的关系上也就发生了一种特色,每个孩子都是在人家眼中看着长大的,在孩子眼里周围的人也是从小就看惯的。这是一个“熟悉”的社会,没有陌生人的社会。

(摘编自费孝通《乡土中国》)

(1)下列对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___________

A.将一些人口偏少、位置偏远的小村子甚至“空心村"进行整合是乡村振兴的重要举措。

B.将经济价值和商业考量置于首要地位,过分关注合村并居中的经济价值以及景观价值是得不偿失的。

C.农民要住更新的房子,村庄要修更宽的马路,追求更好的物质生活条件是社会发展带来的必然结果。

D.只有在中国社会,除了军队、学校这些特殊的团体外,家庭总是最基本的抚育社群。

(2)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___________

A.冯骥才评估中国每天大约有80到100个村庄消失,这是被动的合村并居和自然的城市化进程的结果。

B.有些村落规模较小,也没有具有历史价值的古建筑或古民居,可以将这些村落的人们迁往大村子或城镇并居。

C.中国大多的农民是聚村而居,但在四川的山区种梯田的地方,可以看到只有一户人家的小社区。

D.中国乡村里,每个孩子都是在人家眼中看着长大的,这是一个熟悉的没有陌生人的社会。

(3)下列不可以视为“合村并居”积极有效举措的一项是___________

A.陕西安康谭坝借助发展民宿的契机,对村子里的老房子进行保护性的改造。

B.对于那些因合并而消失的村子,可以帮其编写村史村志,有条件的可以建村史馆。

C.对于农村现存的无人居住的老旧危房,为了消除安全隐患,避免其倒塌给周围村民带来危险,可以一律拆除。

D.云南山歌作为民间艺术的一个分支,传承于古时最底层老百姓的生活,不够高雅,可以取缔。

(4)请简要分析材料二的论证思路。

(5)近日,青岛市就合村并居如何开展面向社会征集意见,请结合材料给出几条合理的建议。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1小题,18分)

2.(18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文本一:

南京

朱自清

南京是值得留连的地方,虽然我只是来来去去,而且又都在夏天。也想夸说夸说,可惜知道的太少;现在所写的,只是一个旅行人的印象罢了。

逛南京像逛古董铺子,到处都有些时代侵蚀的遗痕。你可以摩掌,可以凭吊,可以悠然遐想;想到六朝的兴废,王谢的风流,秦淮的艳迹。这些也许只是老调子,不过经过自家一番体贴,便不同了。所以我劝你上鸡鸣寺去,最好选一个微雨天或月夜。在朦胧里,才酝酿出那一缕幽幽的古味。你坐在一排明窗的豁蒙楼上,吃一碗茶,看面前苍然蜿蜒着的台城。台城外明净荒寒的玄武湖就像大涤子(注:画家石涛)的画。豁蒙楼一排窗子安排得最有心思,让你看的一点不多,一点不少。寺后有一口灌园的井,可不是那陈后主和张丽华躲在一堆儿的“胭脂井"。那口胭脂井不在路边,得破费点工夫寻觅。井栏也不在井上;要看,得老远地上明故宫遗址的古物保存所去。

从寺后的园地,拣着路上台城;没有垛子,真像平台一样。踏在茸茸的草上,说不出的静。夏天白昼有成群的黑蝴蝶,在微风里飞;这些黑蝴蝶上下旋转地飞,远看像一根粗的圆柱子。城上可以望南京的每一角。这时候若有个熟悉历代形势的人,给你指点,隋兵是从这角进来的,湘军是从那角进来的,你可以想象异样装束的队伍,打着异样的旗帜,拿着异样的武器,汹汹涌涌地进来,远远仿佛还有哭喊之声。假如你记得一些金陵怀古的译词,趁这时候暗诵几回,也可印证印证,许更能领略作者当日的情思。

从前可以从台城爬出去,到玄武湖边;若是月夜,两三个人,两三个零落的影子,歪歪斜斜地挪移下去,够多好。现在可不成了,得出寺,下山,绕着大弯儿出城。七八年前,湖里几乎长满了苇子,一味地荒寒,虽有好月光,也不大能照到水上;船又窄,又小,又漏,教人逛着愁着。这几年大不同了,一出城,看见湖,就有烟水苍茫之意;船也大多了,有藤椅子可以躺着。水中岸上都光光的;亏得湖里有五个洲子点缀着,不然便一览无余了。这里的水是白的,又有波澜,俨然长江大河的气势,与西湖的静绿不同。最宜于看月,一片空蒙,无边无界。若在微醺之后,迎着小风,似睡非睡地躺在藤椅上,听着船底汩汩的波响与不知何方来的箫声,真会教你忘却身在哪里。

莫愁湖在华严庵里。湖不大,又不能泛舟,夏天却有荷花荷叶。临湖一带屋子,凭栏眺望,也颇有远情。莫愁小像,在胜棋楼下,不知谁画的,大约不很古吧;但脸子画得秀逸之至,衣褶也柔活之至,大有“挥袖凌虚翔”的意思;若让我题,我将毫不踌躇地写上“仙乎仙乎"四字。另有石刻的画像,也在这里,想来许是那一幅画所从出;但生气反而差得多。这里虽也临湖,因为屋子深,显得阴暗些;可是古色古香,阴暗得好。诗文联语当然多,只记得王湘绮的半联云:“莫轻他北地胭脂,看艇子初来,江南儿女无颜色。”气概很不错。所谓胜棋楼,相传是明太祖与徐达下棋,徐达胜了,太祖便赐给他这一所屋子。太祖那样人,居然也会做出这种雅事来了。

明故宫只是一片瓦砾场,在斜阳里看,只感到李太白《忆秦娥》的“西风残照,汉家陵阙"二语的妙。午门还残存着,遥遥直对洪武门的城楼,有万千气象。古物保存所便在这里,可惜规模太小,陈列得也无甚次序。明孝陵道上的石人石马,虽然残缺零乱,还可见泱泱大风;享殿并不巍峨,只陵下的隧道,阴森袭人,夏天在里面待着,凉风沁人肌骨。这陵大概是开国时草创的规模,所以简朴得很;比起长陵,差得真太远了。然而简朴得好。

雨花台的石子,人人皆知;但现在怕也捡不着什么了。那地方毫无可看。记得刘后村的诗云:“昔日讲师何处在,高台犹以‘雨花’名。有时宝向泥寻得,一片山无草敢生。”我所感的至多也只如此。还有,前些年南京枪决囚人都在雨花台下,所以洋车夫遇见别的车夫和他争先时,常说:“忙什么!赶雨花台去!"这和从前北京车夫说“赶菜市口儿”一样。现在时移势异,这种话渐渐听不见了。

文本二:

现在谈朱自清的散文,一般人多是以他前期的作品为主体的。这原因很简单:“散文"本身就是情致的艺术,重个性,讲真情,追求一种高品位的“笔情墨趣”。朱自清总说他写的东西多是“无愁之愁",是廉价的、新瓶里装旧酒的“感伤”。我以为这是“知己"之论。仔细琢磨他的作品,的确能感到潜流在文字底蕴中的那股淡淡的哀愁。《匆匆》中有“时不我待”的感怀,《背影》中有国哀家破的喟叹,《荷塘月色》中有伤时念旧的不安情绪,《南京》有“沧桑"之叹,《择偶记》有“命运”之感……他的这种感伤、哀愁,既来自家境,更来自时代。

(节选自刘锡庆《略说朱自清和他的散文》)

(1)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___________

A.作者认为逛南京像逛古董铺子,到处都有些时代侵蚀的遗痕,观赏的时候要注意去想象遗痕当时的情形。

B.按照作者逛南京的经验,逛鸡鸣寺需要在摩挲中品味其幽古之味,而逛台城则需要进行悠然遐想,感受台城历史的风雨烟云。

C.“忙什么!赶雨花台去"一句是指赶着去雨花台吃枪了,作者对这种富有地域特色的即将消失的方言甚是怀念。

D.刘锡庆认为散文要注重“笔情墨趣”,《南京》就有所表现,镌刻在胜棋楼下的朱自清给莫愁小像题的“仙乎仙乎"看似通俗,实则有艺术趣味。

(2)下列对文本一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___________

A.第二段用第二人称口吻来写逛南京的方式以及鸡鸣寺,既拉近了与读者的关系,又表明第一段所说实为自谦,反映出作者对南京的了如指掌。

B.第四段两次运用衬托的艺术手法写玄武湖,包括以多年前的玄武湖衬托现在的玄武湖,用西湖衬托玄武湖,都突出了玄武湖的壮阔与空灵感。

C.最后一段引用诗句写雨花台,表明雨花台具有浓厚的文化底蕴,引用车夫的行话则使文章对南京的刻画注入了浓郁的生活、地域气息。

D.文章语言朴实,灵活,作者表面说自己写的是旅行人的印象,实则善于抓住南京富有代表性的自然和人文景致,用细致的笔法呈现它们的独特历史文化意蕴。

(3)朱自清的写景散文注重在语言上下功夫,请以第二段为例,从用词,修辞,句式三方面分析文章的语言特色。

(4)文本二说“《南京》有‘沧桑’之叹”,请结合文本一的内容,从建筑遗痕、历代形胜、自然景观、生活方式等方面,任选三点谈谈你的体会。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1小题,20分)

3.(20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纵囚论①

欧阳修

信义行于君子,而刑戮施于小人。刑入于死者,乃罪大恶极,此又小人之尤甚者也。宁以义死,不苟幸生,而视死如归,此又君子之尤难者也。

方唐太宗之六年,录大辟囚三百余人,纵使还家,约其自归以就死。是以君子之难能,期小人之尤者以必能也。其囚及期,而卒自归无后者,是君子之所难,而小人之所易也。此岂近于人情哉?

或曰:罪大恶极,诚小人矣;及施恩德以临之,可使变而为君子。盖恩德入人之深,而移人之速,有如是者矣。曰:太宗之为此,所以求此名也。然安知夫纵之去也,不意其必来以冀免,所以纵之乎?又安知夫被纵而去也,不意其自归而必获免,所以复来乎?夫意其必来而纵之,是上贼②下之情也;意其必免而复来,是下贼上之心也。吾见上下交相贼以成此名也,乌有所谓施恩德与夫知信义者哉!不然,太宗施德于天下,于兹六年矣,不能使小人不为极恶大罪,而一日之恩,能使视死如归而存信义。此又不通之论也!

然则何为而可曰纵而来归杀之无赦而又纵之而又来则可知为恩德之致尔然此必无之事也若夫纵而来归而赦之,可偶一为之尔。若屡为之,则杀人者皆不死。是可为天下之常法乎?不可为常法乎?不可为常者。其圣人之法乎?是以尧、舜、三王之治,必本于人情,不立异以为高,不逆情以干誉。

【注]①公元633年末,唐太宗放三百余名死刑犯回家,约定第二年秋天回到狱中受刑。所有囚犯都按时返回,唐太宗最终赦免了他们。欧阳修对此提出质疑,作此论。②贼:窥测,揣测。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___________

A.然则何为/而可曰/纵而来归/杀之无赦/而又纵之/而又来/则可知为恩德之致尔/然此必无之事也/

B.然则何为而可/曰/纵而来归/杀之无赦/而又纵之/而又来/则可知为恩德之致/尔然此必无之事也/

C.然则何为而可/曰/纵而来归/杀之无赦/而又纵之/而又来/则可知为恩德之致尔/然此必无之事也/

D.然则何为/而可曰/纵而来归/杀之无赦/而又纵之/而又来/则可知为恩德之致/尔然此必无之事也/

(2)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___________

A.君子,古代对统治者和贵族男子的统称,也泛指有学问、有修养的人,常与“小人"或“野人”对举。

B.“约其自归以就死"与“金就砺则利”(《劝学》)两句中的“就"字含义不同。

C.“而卒自归无后者”与“而卒莫消长也"(《赤壁赋》)两句中的“卒”字含义不同。

D.“不然,太宗施德于天下"与“而半山居雾若带然”(《登泰山记》)两句中的“然"字含义不同。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___________

A.死刑犯是小人之中操行最为恶劣的,指望他们能够做到连君子都很难做到的守信赴死是不合人情的。

B.小人的确是罪大恶极,但只要君王充分施以恩德,小人也能慢慢变为君子,这是欧阳修所不认同的。

C.太宗登基六年来并没能消弭小人犯下恶罪的现象,这一事实证明仅靠君王施恩并不能取得治国实效。

D.欧阳修认为,君王要想真正地实施圣王之治,就不能偶尔纵囚而赦之,而应该顺乎民情,常赦天下。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太宗之为此,所以求此名也。

②是以尧、舜、三王之治,必本于人情,不立异以为高,不逆情以干誉。

(5)文章第三段采用了驳论的手法,请简述其论证思路。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1小题,9分)

4.(9分)阅读下面这首清词,完成下列各题。

念奴娇周瑜宅

郑燮

周郎年少,正雄姿历落,江东人杰。八十万军飞一炬,风卷滩前黄叶。楼舻云崩,旌旗电扫,熛①射江流血。咸阳三月,火光无此横绝。

想他豪竹哀丝,回头顾曲,虎帐谈兵歇。公瑾伯符天挺秀,中道君臣惜别。吴蜀交疏,炎刘②鼎沸,老魅③成奸黠。至今遗恨,秦淮夜夜幽咽。

注释:①熛(biāo):迸飞的火焰。②炎刘:汉朝。③老魅:指曹操。

(1)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___________

A.本词与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一样,开篇先宕开一笔,由“古迹”引出“古人",塑造了青春年少、雄姿英发的周瑜形象。

B.在对赤壁之战的描写上,词人不仅运用了夸张、比喻、对比等手法,还精选了“卷”“崩"等富有表现力的动词,场面悲壮惨烈,如在眼前。

C.词人借用“曲有误,周郎顾”的典故,假想周瑜是在军帐中听着音乐指挥了这场战争,更加显示了他胸有成竹、指挥若定的军事才能。

D.“公瑾伯符天挺秀,中道君臣惜别",是说周瑜、孙策都是天资卓越的人才,因君臣二人皆英年早逝,导致大业未成。

(2)本词与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对周瑜的态度有何不同?

(三)名篇名句默写(6分)

5.(6分)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自古以来,诗词与音乐都是相辅相成的,古诗词中提到乐器的诗句数不胜数,如本学期所学的:,。

(2)荀子在《劝学》中通过分析见者远,闻者彰,致千里,绝江河的原因而得出的结论是:,。

(3)苏轼在《赤壁赋》中用“,_____________”两句感慨人生短暂,羡慕自然永恒。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一)语言文字运用I(本题共1小题,12分)

6.(12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为庆祝建党百年,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推出大型融媒体特别节目《追寻——红色家书背后的故事》。节目将不同时代共产党员的红色家书为切入点,将这些可以堪称绝妙的文章通过文情并茂的演绎奉献给观众,极大地满足了受众的欣赏。当今时代,互联网发展迅速,音频已成为走在移动互联网发展前沿的媒体。声音凭借着单纯的信息维度,流水般汹涌地涌入听者的身体,更能直击人心,情感放大是中国特色节目中不可或缺的元素,《追寻》将百封家书用震撼人心的讲述和①的吟诵传递出人间至美之情。一封封浸染着父母之思、夫妻之爱、兄弟之情的家书,透过声音,连着时空,栩栩如生。《追寻》以一种②的方式对经典人物、故事进行了生动演绎,更多革命烈士将被我们了解、认知、传诵。通过《追寻》,我们认识了裘古怀,“同志们,壮大我们的革命武装力量争取胜利吧!"他的临终遗言③,令人动容。《追寻》展现了信仰的力量、人性的光辉,将红色文化以受众喜闻乐见的方式传播了出去。

(1)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

(2)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请将它修改正确。

(3)文中画横线的句子使用了通感的修辞手法,请简要分析其构成和表达效果。

(二)语言文字运用Ⅱ(本题共1小题,8分)

7.(8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①_________________。这里所说的“共享”,是指不同的人,不同的社群、族群,能够同时持有、共同享用、一起传承同一非物质文化遗产。这种共享性不受时空限制。比如,茶、丝绸在很早以前就从我国传到欧洲,野生茶树的驯化、茶叶制作方法、茶水泡制过程,蚕的饲养、蚕丝的提取和刺绣等,②_____________,也是人类文化进步的象征。

“非遗进课堂"“非遗进校园”等新手段新方式不断涌现,非遗的多样性和创造性在年轻一代身上得到更好体现。非遗传播的渠道和方式也不断拓展,广泛动员起社会力量,提升了整个社会对非遗保护的关注、热爱和参与,同时激发了非遗传承人的自豪感、自信心和创造力。

如今,③_________________。实现高质量发展、推进乡村振兴、丰富人民精神文化生活、提升人民群众幸福感……在各个领域、各个方面,非遗正在并将继续给我们的生活带来宝贵的滋养。面向未来,我们要珍惜非遗保护的时代机遇,把老祖宗的技艺和智慧保护好、传承好、发展好,让中华文化同世界各国人民创造的丰富多彩的文化一道,为人类文明发展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

(1)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

(2)根据上面文段内容,拟写一则新闻标题,不超过15个字。

四、写作(60分)

8.(60分)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小满是二十四节气之一。《月令七十二候集解》有言:“小满者,物至于此小得盈满。"意思是将满未满,还有向上的空间,也不至于盈满而亏。

其实,万事万物莫不如此。

以上论述对我们具有启示意义。请结合材料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感悟与思考。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要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2023-2024学年人教部编版高一(上)期末语文练习卷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1小题,17分)

1.(17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前段时间,一些地方“合村并居”的新闻不断吸引着人们的眼球。合村并居主要是将一些人口偏少、位置偏远的小村子甚至“空心村"进行整合,将这些村落的人们迁往大村子或城镇并居,从而整合资源,节约土地,提升人居环境和公共服务水平。

作为乡村振兴的重要举措,合村并居无疑是一件好事。可合村并居后,对一些群众而言,“人住进了城镇的楼房,心却在牵挂老家的祠堂”。这说明,合村并居不是简单的“拆旧房、建新居"的物理迁移,它还应包含“人心搬迁”“文脉传承"等软性内容。

费孝通先生在《乡土中国》中指出,乡土性是中国传统社会的本质特色。中国人素来就有安土重迁、聚村而居、终老是乡的习惯传统。乡村是承载中国文化与精神的基石,是乡土文脉赓续的重要空间。

不管是被动的合村并居,还是自然的城市化进程,大量村庄已经消失或正在消失,这是客观现实。相关统计数据显示,2000年中国大约拥有360万座自然村,而到了2010年该数字已下降到270万。长期关注传统村落保护的学者冯骥才评估,中国每天大约有80到100个村庄消失。

一旦村庄消失,中国传统的乡土精神和历史记忆也将失去依托。比如,遍布乡村的祠堂是乡村中重要的传统文化建筑,蕴含着丰富的历史人文信息,其主要功能是祭祖敬祖、宗亲联谊、家风传承。合村并居过程中,如果村子里的祠堂被简单拆掉,那真的可能会祭拜祖宗都找不到地方,孝亲敬祖的传统可能因此就断裂了。

面临同样命运的,还有那些农村的老房子。不少村子尤其古村落都有极具历史价值的古建筑或古民居,但有些村落规模较小,离城镇较远,人口也流失严重,如果按照一些地方合村并居的标准,可能会一并了之、一拆了之。当那些老房子、古建筑,在推土机的轰鸣中应声倒下时,我们丢掉的不是几片残砖断瓦或几根石柱木梁,而是老房子承载的历史文化价值,是通过老房子与历史进行对话的机会。

不幸的是,合村并居过程中,不少地方将经济价值和商业考量置于首要地位,更多关注合村并居中“钱值”(经济价值)和“颜值"(景观价值)的开发,而忽略了“文值”(文化价值)的保育。有的地方按照城市商业住宅的统一标准,给村民设计房子,楼越盖越高,可原来各具特色的村落格局全都消失了。还有一些,生硬照搬外国风格改造农村的院子,结果使得乡村建筑中出现“欧洲补丁"“美国碎片”等不伦不类、不中不西、不土不洋的奇葩景观。乡村景观城市化与建筑西洋化,不仅割裂了乡土原生文化传承,也污染了乡土文化精神。丢弃乡土文化特色,一味地进行克隆复制,很难将新社区建成让群众拥有独特记忆的精神家园,也很难让搬入其中的村民拥有踏实的幸福感。

追求更好的物质生活条件是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农民要住更新的房子,村庄要修更宽的马路,于是土窑洞被水泥瓷砖取代,青石板路上覆盖了厚厚的水泥,合村并居也成了一种现实选择。只不过,环境变了,生活变了,基于生活之上的习俗、文化、历史等也都会随之改变。因此,合村并居与保护乡土文脉之间存在天然的矛盾,这其实也是现代社会发展中广泛存在的一个文化悖论。

(摘编自《合村并居,别丢了乡土文脉》)

材料二:

乡下最小的社区可以只有一户人家。夫妇和孩子聚居于一处有着两性和抚育上的需要。无论在什么性质的社会里,除了军队、学校这些特殊的团体外,家庭总是最基本的抚育社群。在中国乡下这种只有一户人家的小社区是不常见的。在四川的山区种梯田的地方,可能有这类情形,大多的农民是聚村而居。这一点对于我们乡土社会的性质很有影响。美国的乡下大多是一户人家自成一个单位,很少屋檐相接的邻舍。这是他们早年拓殖时代,人少地多的结果,同时也保持了他们个别负责、独来独往的精神。我们中国很少类似的情形。

中国农民聚村而居的原因大致说来有下列几点:一、每家所耕的面积小,所谓小农经营,所以聚在一起住,住宅和农场不会距离得过分远。二、需要水利的地方,他们有合作的需要,在一起住,合作起来比较方便。三、为了安全,人多了容易保卫。四、土地平等继承的原则下,兄弟分别继承祖上的遗业,使人口在一个地方一代一代的积起来,成为相当大的村落。

无论出于什么原因,中国乡土社区的单位是村落,从三家村起可以到几千户的大村。我在上文所说的孤立、隔膜是以村和村之间的关系而说的。孤立和隔膜并不是绝对的,但是人口的流动率小,社区间的往来也必然疏远。我想我们很可以说,乡土社会的生活是富于地方性的。地方性是指他们活动范围有地域上的限制,在区域间接触少,生活隔离,各自保持着孤立的社会圈子。

乡土社会在地方性的限制下成了生于斯、死于斯的社会。常态的生活是终老是乡。假如在一个村子里的人都是这样的话,在人和人的关系上也就发生了一种特色,每个孩子都是在人家眼中看着长大的,在孩子眼里周围的人也是从小就看惯的。这是一个“熟悉"的社会,没有陌生人的社会。

(摘编自费孝通《乡土中国》)

(1)下列对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D

A.将一些人口偏少、位置偏远的小村子甚至“空心村”进行整合是乡村振兴的重要举措。

B.将经济价值和商业考量置于首要地位,过分关注合村并居中的经济价值以及景观价值是得不偿失的。

C.农民要住更新的房子,村庄要修更宽的马路,追求更好的物质生活条件是社会发展带来的必然结果。

D.只有在中国社会,除了军队、学校这些特殊的团体外,家庭总是最基本的抚育社群。

(2)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A

A.冯骥才评估中国每天大约有80到100个村庄消失,这是被动的合村并居和自然的城市化进程的结果。

B.有些村落规模较小,也没有具有历史价值的古建筑或古民居,可以将这些村落的人们迁往大村子或城镇并居。

C.中国大多的农民是聚村而居,但在四川的山区种梯田的地方,可以看到只有一户人家的小社区。

D.中国乡村里,每个孩子都是在人家眼中看着长大的,这是一个熟悉的没有陌生人的社会。

(3)下列不可以视为“合村并居"积极有效举措的一项是D

A.陕西安康谭坝借助发展民宿的契机,对村子里的老房子进行保护性的改造。

B.对于那些因合并而消失的村子,可以帮其编写村史村志,有条件的可以建村史馆。

C.对于农村现存的无人居住的老旧危房,为了消除安全隐患,避免其倒塌给周围村民带来危险,可以一律拆除。

D.云南山歌作为民间艺术的一个分支,传承于古时最底层老百姓的生活,不够高雅,可以取缔。

(4)请简要分析材料二的论证思路。

(5)近日,青岛市就合村并居如何开展面向社会征集意见,请结合材料给出几条合理的建议。

【答案】(1)D

(2)A

(3)D

(4)先介绍中国乡下“聚村而居”的居住特点,再介绍中国农民聚村而居的原因,然后阐释乡土社会的生活是富于地方性的,最后指出乡土社会是生于斯、死于斯的社会。

(5)①合村并居不能是简单的物理迁移,还应包含“人心搬迁"“文脉传承”等软性内容。

②尊重中国人安土重迁、聚村而居、终老是乡的习惯传统。

③尽力保留乡村中的重要的传统文化建筑、具历史价值的古建筑或古民居,传承中国传统的乡土精神和历史记忆。

④要多关注“文值"(文化价值)的保育。要让新社区成为群众拥有独特记忆的精神家园,让搬入其中的村民拥有踏实的幸福感。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1小题,18分)

2.(18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文本一:

南京

朱自清

南京是值得留连的地方,虽然我只是来来去去,而且又都在夏天。也想夸说夸说,可惜知道的太少;现在所写的,只是一个旅行人的印象罢了。

逛南京像逛古董铺子,到处都有些时代侵蚀的遗痕。你可以摩掌,可以凭吊,可以悠然遐想;想到六朝的兴废,王谢的风流,秦淮的艳迹。这些也许只是老调子,不过经过自家一番体贴,便不同了。所以我劝你上鸡鸣寺去,最好选一个微雨天或月夜。在朦胧里,才酝酿出那一缕幽幽的古味。你坐在一排明窗的豁蒙楼上,吃一碗茶,看面前苍然蜿蜒着的台城。台城外明净荒寒的玄武湖就像大涤子(注:画家石涛)的画。豁蒙楼一排窗子安排得最有心思,让你看的一点不多,一点不少。寺后有一口灌园的井,可不是那陈后主和张丽华躲在一堆儿的“胭脂井”。那口胭脂井不在路边,得破费点工夫寻觅。井栏也不在井上;要看,得老远地上明故宫遗址的古物保存所去。

从寺后的园地,拣着路上台城;没有垛子,真像平台一样。踏在茸茸的草上,说不出的静。夏天白昼有成群的黑蝴蝶,在微风里飞;这些黑蝴蝶上下旋转地飞,远看像一根粗的圆柱子。城上可以望南京的每一角。这时候若有个熟悉历代形势的人,给你指点,隋兵是从这角进来的,湘军是从那角进来的,你可以想象异样装束的队伍,打着异样的旗帜,拿着异样的武器,汹汹涌涌地进来,远远仿佛还有哭喊之声。假如你记得一些金陵怀古的译词,趁这时候暗诵几回,也可印证印证,许更能领略作者当日的情思。

从前可以从台城爬出去,到玄武湖边;若是月夜,两三个人,两三个零落的影子,歪歪斜斜地挪移下去,够多好。现在可不成了,得出寺,下山,绕着大弯儿出城。七八年前,湖里几乎长满了苇子,一味地荒寒,虽有好月光,也不大能照到水上;船又窄,又小,又漏,教人逛着愁着。这几年大不同了,一出城,看见湖,就有烟水苍茫之意;船也大多了,有藤椅子可以躺着。水中岸上都光光的;亏得湖里有五个洲子点缀着,不然便一览无余了。这里的水是白的,又有波澜,俨然长江大河的气势,与西湖的静绿不同。最宜于看月,一片空蒙,无边无界。若在微醺之后,迎着小风,似睡非睡地躺在藤椅上,听着船底汩汩的波响与不知何方来的箫声,真会教你忘却身在哪里。

莫愁湖在华严庵里。湖不大,又不能泛舟,夏天却有荷花荷叶。临湖一带屋子,凭栏眺望,也颇有远情。莫愁小像,在胜棋楼下,不知谁画的,大约不很古吧;但脸子画得秀逸之至,衣褶也柔活之至,大有“挥袖凌虚翔"的意思;若让我题,我将毫不踌躇地写上“仙乎仙乎”四字。另有石刻的画像,也在这里,想来许是那一幅画所从出;但生气反而差得多。这里虽也临湖,因为屋子深,显得阴暗些;可是古色古香,阴暗得好。诗文联语当然多,只记得王湘绮的半联云:“莫轻他北地胭脂,看艇子初来,江南儿女无颜色。"气概很不错。所谓胜棋楼,相传是明太祖与徐达下棋,徐达胜了,太祖便赐给他这一所屋子。太祖那样人,居然也会做出这种雅事来了。

明故宫只是一片瓦砾场,在斜阳里看,只感到李太白《忆秦娥》的“西风残照,汉家陵阙”二语的妙。午门还残存着,遥遥直对洪武门的城楼,有万千气象。古物保存所便在这里,可惜规模太小,陈列得也无甚次序。明孝陵道上的石人石马,虽然残缺零乱,还可见泱泱大风;享殿并不巍峨,只陵下的隧道,阴森袭人,夏天在里面待着,凉风沁人肌骨。这陵大概是开国时草创的规模,所以简朴得很;比起长陵,差得真太远了。然而简朴得好。

雨花台的石子,人人皆知;但现在怕也捡不着什么了。那地方毫无可看。记得刘后村的诗云:“昔日讲师何处在,高台犹以‘雨花’名。有时宝向泥寻得,一片山无草敢生。"我所感的至多也只如此。还有,前些年南京枪决囚人都在雨花台下,所以洋车夫遇见别的车夫和他争先时,常说:“忙什么!赶雨花台去!”这和从前北京车夫说“赶菜市口儿"一样。现在时移势异,这种话渐渐听不见了。

文本二:

现在谈朱自清的散文,一般人多是以他前期的作品为主体的。这原因很简单:“散文”本身就是情致的艺术,重个性,讲真情,追求一种高品位的“笔情墨趣"。朱自清总说他写的东西多是“无愁之愁”,是廉价的、新瓶里装旧酒的“感伤"。我以为这是“知己”之论。仔细琢磨他的作品,的确能感到潜流在文字底蕴中的那股淡淡的哀愁。《匆匆》中有“时不我待"的感怀,《背影》中有国哀家破的喟叹,《荷塘月色》中有伤时念旧的不安情绪,《南京》有“沧桑”之叹,《择偶记》有“命运"之感……他的这种感伤、哀愁,既来自家境,更来自时代。

(节选自刘锡庆《略说朱自清和他的散文》)

(1)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D

A.作者认为逛南京像逛古董铺子,到处都有些时代侵蚀的遗痕,观赏的时候要注意去想象遗痕当时的情形。

B.按照作者逛南京的经验,逛鸡鸣寺需要在摩挲中品味其幽古之味,而逛台城则需要进行悠然遐想,感受台城历史的风雨烟云。

C.“忙什么!赶雨花台去”一句是指赶着去雨花台吃枪了,作者对这种富有地域特色的即将消失的方言甚是怀念。

D.刘锡庆认为散文要注重“笔情墨趣",《南京》就有所表现,镌刻在胜棋楼下的朱自清给莫愁小像题的“仙乎仙乎”看似通俗,实则有艺术趣味。

(2)下列对文本一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B

A.第二段用第二人称口吻来写逛南京的方式以及鸡鸣寺,既拉近了与读者的关系,又表明第一段所说实为自谦,反映出作者对南京的了如指掌。

B.第四段两次运用衬托的艺术手法写玄武湖,包括以多年前的玄武湖衬托现在的玄武湖,用西湖衬托玄武湖,都突出了玄武湖的壮阔与空灵感。

C.最后一段引用诗句写雨花台,表明雨花台具有浓厚的文化底蕴,引用车夫的行话则使文章对南京的刻画注入了浓郁的生活、地域气息。

D.文章语言朴实,灵活,作者表面说自己写的是旅行人的印象,实则善于抓住南京富有代表性的自然和人文景致,用细致的笔法呈现它们的独特历史文化意蕴。

(3)朱自清的写景散文注重在语言上下功夫,请以第二段为例,从用词,修辞,句式三方面分析文章的语言特色。

(4)文本二说“《南京》有‘沧桑’之叹",请结合文本一的内容,从建筑遗痕、历代形胜、自然景观、生活方式等方面,任选三点谈谈你的体会。

【答案】(1)D

(2)B

(3)①用词精准,善于选取富有表现力的动词、形容词,叠词写景。比如“酝酿”“一缕"“幽幽”“苍然"等,表现了鸡鸣寺的幽古韵味。②巧用比喻修辞。作者俯瞰玄武湖,将湖比作石涛(大涤子)的画作,写出了玄武湖明净荒寒的韵味。③句式灵活多变,长句短句交替运用。比如写豁蒙楼用短句,写灌园的井则用长句,读起来富有亲切感和场景感。

(4)①从建筑遗痕方面看,南京遗留下来的辉煌历史建筑被不断侵蚀,或残缺破败,或消亡殆尽。比如明故宫的残迹,雨花台的石子,令作者感伤。②从历代形胜方面看,南京曾经的形胜场景已经是了无踪迹,无迹可寻。比如台城下古代士兵进城的场景,引起了作者“物是人非”的感伤。③从自然景观方面看,自然景致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比如现在的玄武湖苍茫,表现了作者对荒寒空荡之景的感伤。④从生活方式方面看,时移势异,生活味渐渐发生变化。比如与雨花台有关的生活俗语消亡,引起了作者对生活无常的感伤。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1小题,20分)

3.(20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纵囚论①

欧阳修

信义行于君子,而刑戮施于小人。刑入于死者,乃罪大恶极,此又小人之尤甚者也。宁以义死,不苟幸生,而视死如归,此又君子之尤难者也。

方唐太宗之六年,录大辟囚三百余人,纵使还家,约其自归以就死。是以君子之难能,期小人之尤者以必能也。其囚及期,而卒自归无后者,是君子之所难,而小人之所易也。此岂近于人情哉?

或曰:罪大恶极,诚小人矣;及施恩德以临之,可使变而为君子。盖恩德入人之深,而移人之速,有如是者矣。曰:太宗之为此,所以求此名也。然安知夫纵之去也,不意其必来以冀免,所以纵之乎?又安知夫被纵而去也,不意其自归而必获免,所以复来乎?夫意其必来而纵之,是上贼②下之情也;意其必免而复来,是下贼上之心也。吾见上下交相贼以成此名也,乌有所谓施恩德与夫知信义者哉!不然,太宗施德于天下,于兹六年矣,不能使小人不为极恶大罪,而一日之恩,能使视死如归而存信义。此又不通之论也!

然则何为而可曰纵而来归杀之无赦而又纵之而又来则可知为恩德之致尔然此必无之事也若夫纵而来归而赦之,可偶一为之尔。若屡为之,则杀人者皆不死。是可为天下之常法乎?不可为常法乎?不可为常者。其圣人之法乎?是以尧、舜、三王之治,必本于人情,不立异以为高,不逆情以干誉。

【注]①公元633年末,唐太宗放三百余名死刑犯回家,约定第二年秋天回到狱中受刑。所有囚犯都按时返回,唐太宗最终赦免了他们。欧阳修对此提出质疑,作此论。②贼:窥测,揣测。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C

A.然则何为/而可曰/纵而来归/杀之无赦/而又纵之/而又来/则可知为恩德之致尔/然此必无之事也/

B.然则何为而可/曰/纵而来归/杀之无赦/而又纵之/而又来/则可知为恩德之致/尔然此必无之事也/

C.然则何为而可/曰/纵而来归/杀之无赦/而又纵之/而又来/则可知为恩德之致尔/然此必无之事也/

D.然则何为/而可曰/纵而来归/杀之无赦/而又纵之/而又来/则可知为恩德之致/尔然此必无之事也/

(2)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C

A.君子,古代对统治者和贵族男子的统称,也泛指有学问、有修养的人,常与“小人"或“野人”对举。

B.“约其自归以就死"与“金就砺则利”(《劝学》)两句中的“就"字含义不同。

C.“而卒自归无后者”与“而卒莫消长也"(《赤壁赋》)两句中的“卒”字含义不同。

D.“不然,太宗施德于天下"与“而半山居雾若带然”(《登泰山记》)两句中的“然"字含义不同。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D

A.死刑犯是小人之中操行最为恶劣的,指望他们能够做到连君子都很难做到的守信赴死是不合人情的。

B.小人的确是罪大恶极,但只要君王充分施以恩德,小人也能慢慢变为君子,这是欧阳修所不认同的。

C.太宗登基六年来并没能消弭小人犯下恶罪的现象,这一事实证明仅靠君王施恩并不能取得治国实效。

D.欧阳修认为,君王要想真正地实施圣王之治,就不能偶尔纵囚而赦之,而应该顺乎民情,常赦天下。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太宗之为此,所以求此名也。

②是以尧、舜、三王之治,必本于人情,不立异以为高,不逆情以干誉。

(5)文章第三段采用了驳论的手法,请简述其论证思路。

【答案】(1)C

(2)C

(3)D

(4)①太宗做这样的事情,是用这样的方式来求取名声。

②因此尧、舜、三王治理国家,必定以合乎人情为标准,不以标新立异为高明,不违背情理来追求名誉。

(5)①首先点明要批驳的观点“罪大恶极,诚小人矣;及施恩德以临之,可使变而为君子”。②接着指出太宗纵囚与囚犯自归皆有动机,与恩德和信义都没有关系。③最后用“太宗施德于天下"六年不能使小人不犯罪,来反衬“一日之恩,能使视死如归而存信义”的不合理,表明“此又不通之论也",再次有力批驳观点。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1小题,9分)

4.(9分)阅读下面这首清词,完成下列各题。

念奴娇周瑜宅

郑燮

周郎年少,正雄姿历落,江东人杰。八十万军飞一炬,风卷滩前黄叶。楼舻云崩,旌旗电扫,熛①射江流血。咸阳三月,火光无此横绝。

想他豪竹哀丝,回头顾曲,虎帐谈兵歇。公瑾伯符天挺秀,中道君臣惜别。吴蜀交疏,炎刘②鼎沸,老魅③成奸黠。至今遗恨,秦淮夜夜幽咽。

注释:①熛(biāo):迸飞的火焰。②炎刘:汉朝。③老魅:指曹操。

(1)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

A.本词与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一样,开篇先宕开一笔,由“古迹”引出“古人",塑造了青春年少、雄姿英发的周瑜形象。

B.在对赤壁之战的描写上,词人不仅运用了夸张、比喻、对比等手法,还精选了“卷”“崩"等富有表现力的动词,场面悲壮惨烈,如在眼前。

C.词人借用“曲有误,周郎顾”的典故,假想周瑜是在军帐中听着音乐指挥了这场战争,更加显示了他胸有成竹、指挥若定的军事才能。

D.“公瑾伯符天挺秀,中道君臣惜别",是说周瑜、孙策都是天资卓越的人才,因君臣二人皆英年早逝,导致大业未成。

(2)本词与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对周瑜的态度有何不同?

【答案】(1)A

(2)郑词表达了作者对周瑜英年早逝、功业未成的惋惜,苏词表达了对周瑜年少有为的赞叹和羡慕。

(三)名篇名句默写(6分)

5.(6分)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自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