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教材2024版高中语文第一单元2.1立在地球边上放号课件部编版必修上册_第1页
新教材2024版高中语文第一单元2.1立在地球边上放号课件部编版必修上册_第2页
新教材2024版高中语文第一单元2.1立在地球边上放号课件部编版必修上册_第3页
新教材2024版高中语文第一单元2.1立在地球边上放号课件部编版必修上册_第4页
新教材2024版高中语文第一单元2.1立在地球边上放号课件部编版必修上册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一单元学习任务群:文学阅读与写作2立在地球边上放号学习目标学法指导1.感受《立在地球边上放号》中诗人对“力”的赞美,体会诗歌的浪漫主义风格。2.把握《红烛》的抒情脉络和抒情方式,理解“红烛”的象征意义。3.了解朦胧诗的相关知识,体味《峨日朵雪峰之侧》的意境,体会象征手法的运用。4.把握“云雀”的象征意义,体会浪漫主义手法的运用。1.查阅资料,了解诗人写作这首诗时的处境,通过知人论世,理解诗歌。2.了解诗歌常见意象的含意和表达效果。3.结合诗句内容,从物象与情感的关系入手,分析诗歌的结构。

课前自主学习[资料助读]作者简介郭沫若(1892—1978),原名郭开贞,笔名郭鼎堂等,号尚武,四川乐山人。中国作家、诗人、历史学家、考古学家、书法家、社会活动家,新诗奠基人之一。早年曾在日本九州帝国大学学医,五四运动爆发后,投身新文化运动。1921年,与成仿吾、郁达夫等创立创造社。1926年,投笔从戎,参加北伐战争。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历任中央人民政府委员、政务院副总理、中国科学院院长等职。主要文学作品有:新诗《凤凰涅槃》

《地球,我的母亲》

《炉中煤》,新诗集《女神》,历史剧本《屈原》

《虎符》

《王昭君》

《蔡文姬》等。写作背景《立在地球边上放号》写于1919年秋,当时郭沫若受五四运动和十月革命的影响,毅然决然地从日本渡海回国。当他置身于日本横滨的海岸,面对浩渺无边的大海,那惊天的激浪和着时代的洪流一起撞击着他的胸怀时,他心中出现了一幅雄奇壮伟、流动奔突的画面,于是写下了这首颂扬“力”的诗篇。知识链接新诗与自由诗“新诗”又称“现代诗”,与旧体诗相对,一般是指“五四”以后产生的新体诗歌,包括现代格律诗、自由诗、散文诗等。它的特点是冲破了旧体诗格律的限制,采用与口语相接近的白话和现代音韵,结构较整齐,押韵自由,生动活泼,便于表现复杂的现代生活和思想感情,易为群众所接受。“自由诗”是一种在节数、行数、字数、音韵等方面都较为自由的诗体,它不受格律的约束,可以根据内容的需要在形式上自由变化,可押韵,也可不押韵,但要有节奏。美国诗人惠特曼的《草叶集》是其中的代表。我国自五四运动以来,不少新诗创作都受到自由诗体的影响。[基础梳理]字音识记(1)怒涌(

) (2)哟(

)(3)律吕(

)yǒnɡ

词语辨析(1)70年的艰苦奋斗,铸造成新时代一座座__________的楼宇;70年的峥嵘岁月,谱写成新时代一首首________的诗篇。(壮丽富丽)【答案】(1)富丽壮丽【解析】“壮丽”着重指宏壮宏伟,色彩庄重,常形容城市或山河的景象;也形容诗文画面和歌曲的气势。“富丽”着重指建筑物宏伟美丽,常形容陈设;也形容光彩夺目,气势盛大。(2)__________通信设施,是要追究法律责任的;__________他人名誉,是不道德的。所以,我们平时务必谨言慎行。(毁坏破坏)【答案】(2)毁坏破坏【解析】“毁坏”和“破坏”都有“事物因受某种因素的影响改变了正常的状态”的意思。“毁坏”指较严重的损坏,使失去效果,对象多是工具、物品、组织等。“破坏”多是有意的,如破坏规矩。“破坏”更多强调主观因素,如“破坏建筑设施”。课堂思考探究[整体感知]结构图解立在地球边上放号主旨探微《立在地球边上放号》一方面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真实反映,展示了大自然雄伟壮丽的景色;另一方面,这些自然形象成为社会现实和时代精神的鲜明反映,是“五四”时期狂飙突进的时代精神的象征,是向旧世界、旧文化、旧传统猛烈冲击的时代精神的象征。作者想通过这首诗告诉人们:科学的文明,人民的觉醒,终将彻底推翻旧世界,创造一个新世界。文本特色1.直抒胸臆,激情澎湃《立在地球边上放号》堪称郭沫若早期诗歌的代表作之一,从诗歌中就能感受到“五四”时期狂飙突进的时代精神。读这样的诗,我们仿佛感受到诗人就站在面前,他的火热赤诚的心、澎湃激扬的热情,一下子就把我们感染了。2.意象丰富,气势雄浑《立在地球边上放号》包含白云、北冰洋、洪涛等意象,诗中的自然形象具有异乎寻常的规模、面积、体积、威力,具有宏大、阔远、雄奇、气势磅礴的特点。这首诗是作者在感情激荡时一气呵成的,似火山爆发喷涌而出的岩浆,气势汹涌,引起读者的惊异、赞叹。[任务探究]任务一内容理解1.这首诗前三行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答案】诗的前三行描绘了一幅海涛汹涌、海天之上白云怒涌的宏伟而壮丽的画面。2.这首诗的抒情主人公是一个怎样的形象?请简要分析。【答案】①诗人把自己想象为一个立在地球边上,目光遍及广阔天地,并发出了激情呼唤的巨人。②通过对宏伟、壮观的自然景象的抒写,可以看出抒情主人公的高大形象,窥视他充实的内心,感受到他如沸的激情。③而抒情形象所显示的这种感情、心理,正是被“五四”时期怒潮唤醒的革命知识青年的共同特征。任务二艺术赏析3.诗的第四行“我眼前来了的滚滚的洪涛哟”有什么作用?【答案】①第四行“我眼前来了的滚滚的洪涛哟”是由景入情的过渡。②这句诗进一步突出了海涛汹涌的壮丽景象,又引出了最后三行诗中诗人面对壮丽景象的主观感受。③这主观感受正是这首诗思想意义之所在,具有丰富的内涵。4.这首诗在写作上有哪些突出的特点?请简要分析。【答案】①想象奇特。诗人把自己想象成站立在地球边上的一个巨人,北冰洋、太平洋的景色也就尽收眼底了,由此诗人才可以自由地调用这些宏大的意象。②强烈的抒情色彩。全诗直抒胸臆,运用了4组“啊啊”和6个“哟”宣泄诗人热烈奔放、雄壮豪迈的情感。③语言形象生动。诗人将描写对象人格化,写白云在“怒涌”,“太平洋提起他全身的力量来要把地球推倒”,滚滚的洪涛在“毁坏”“创造”“努力”,使作品更加生动形象。任务三主题探究5.本诗通过“太平洋”“洪流”等意象,表现了怎样的主题?【答案】①诗歌通过“太平洋”“洪流”等意象,暗示了新兴生产力必将战胜落后的生产力,中国这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