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性实验培训_第1页
人性实验培训_第2页
人性实验培训_第3页
人性实验培训_第4页
人性实验培训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8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人性实验改变社会心理学的28项研究名词解释被试:参与实验接受测量的人。自变量:实验人员操纵的变量。除了自变量,被试所接受的条件都是相同的。因变量:主要是被试的思想和行为。用来评估自变量产生的效果。元分析(Meta-analyses):对某一特定假设的众多研究结果进行定量总结。目录迎合:服从群体规范认知冲突:行为如何改变态度火的洗礼:困苦成就喜好服从命令:令人震惊的服从权威实验“谁,我?”:紧急情况下,旁观者为何仅“旁观”蟑螂与人:表现的社会提升与抑制我们和他们:基于细小社会类化的歧视仁慈的撒玛利亚人:当情境因素战胜个人特质移除记号笔的魔力:奖励的隐性成本窃贼情景:行为中的行动者——观察者偏差我们是第一!沐浴在他人的荣誉中蒙面的暴徒:去个体化在反社会行为中的作用熟悉导致喜欢:曝光对喜欢的影响内省鲜为人知的缺点0102030405060708091011121314目录你曾经期望什么:外貌刻板印象的行为确证加尔文主义的难题:无意识地制造好兆头所见皆所信:拥护者对媒体偏见的看法爱你的邻居还是爱你自己?移情是利他主义的一个源泉合二为一:宽展自己,容纳他人眼睛快于思维:相信先于质疑虚构的记忆:现在重构过去目的陷阱:情绪控制中的反讽加工数字诊断:挖掘无意识的技术工具思维的框架:选择冒险还是谨慎行事被排斥的愤怒:排斥使人大发雷霆亲社会流言:分享坏的能促进好的爱的关注:克服存在恐惧的良方惩罚罪犯:自由意志的动机性信念1516171819202122232425262728规范(norms)在群体中形成,无形中规定了什么样的事应该做,什么样的事不应该做。饮食习惯、日常社会行为等都受到规范的影响,规范也因为文化等的不同而存在着差异。关于从众性,即人们多大程度上会遵从群体规范,一直有着各种实验和讨论。本章中的实验意在解决“即使在明显知道错误的情况下,个体是否还是会继续听从多数人的选择?影响从众的因素有哪些?”等问题。1.迎合:服从群体规范阿希从众实验①1.阿希从众实验所罗门·阿希(SolomonAsch)1955实验目的:从众性的表现程度及影响因素实验内容:被试一组为7人,围坐在一张桌子旁。实验人会展示两张白色卡片,其中一张卡片上画了一条标准线,另一张卡片上画着三条比较线,比较线长短各不相同,只有一条和标准线长度相同。被试需要回答出比较线中和标准线长度相同的是哪一条。每一组重复18轮以上的试验,每次卡片上线的长度都不同。长度的差异非常明显,被试很容易就能判断出正确答案。每个小组中,只有一人是真的被试,其他人都是假的。假被试会根据实验前商量的情况给出答案,但真被试并不知情。一开始的2轮假被试也会给出正确答案,但从第三轮开始,假被试会斩钉截铁给出错误答案,来试验真被试是否会跟随其他人的选择,在明知答案错误的情况下,仍选择错误答案。后面15次有10次会给出错误答案。自变量:1.小组成员的数量:群体数量对从众的影响。2.安排一名群体意见的反对者:反对者对群体的影响。1.阿希从众实验实验结果:1.虽然正确答案很明显,很多时候被试还是会选择和大多数人意见一样,大约37%。2.被试个体在从众程度上存在差异,有的人不怎么受影响,有的人几乎完全跟随大多数的答案。3.群体数量是重要影响因素。群体规模达到3、4名时,影响力就已经达到顶峰,后续人数再增加,影响力也不会再增加。4.群体中的反对者,对于真被试来说是“同伴”,也是影响因素。“同伴”的存在会削弱其他人对被试的影响。“同伴”如果加入大多数,被试独立性也会消失;“同伴”如果是离开,对被试的影响还存在,被试还是会保留一定的独立性。其他研究和思考:米尔格拉姆、比克曼和伯科威茨②实验发现5个人左右的小群体向上望,就能吸引多达80%左右的在场的其他人同样向上望。群体的规模进一步扩大,从众者没有明显增加。这和阿希从众实验中得到的结论类似。尼梅斯和奇利斯③通过幻灯片实验观察到只要有反对者出现,即使回答的答案是错误的,也能增强被试的独立性。多伊奇和杰拉德④将从众行为分成信息影响(InformationInfluence):相信其他人的判断,觉得其他人更具有权威性。规范影响(NormativeInfluence):不想要与众不同。如阿希从众实验中,被试明知道多数人的答案是错误的,但为了合群,还是会选择错误的答案。1.阿希从众实验其他研究和思考:一个群体的凝聚力越强,越需要个体的服从性。克拉奇菲尔德⑤开发了一种不需要假被试参与,直接用机器做出有多位参加者的假象,节省了人力成本。但这个实验并未重现阿希从众实验中的从众现象。有时少数群体会在社会发展中产生巨大推动力,如阿希从众实验中的“反对者”。1.阿希从众实验①Asch,S.E.(1955).Opinionsandsocialpressure.ScientificAmerican,19,31–35.②Milgram,S.,Bickman,L.,&Berkowitz,L.(1969).Noteonthedrawingpowerofcrowdsofdifferentsize.JournalofPersonalityandSocialPsychology,13,79–82.③Nemeth,C.,&Chiles,C.(1988).Modellingcourage:Theroleofdissentinfosteringindependence.EuropeanJournalofSocialPsychology,18,275–280.④Deutsch,M.,&Gerard,H.B.(1955).Astudyofnormativeandinformationalsocialinfluencesuponindividualjudgment.JournalofAbnormalandSocialPsychology,51,629–636.⑤Crutchfield,R.A.(1955).Conformityandcharacter.AmericanPsychologist,10,191–198.1.阿希从众实验伊索寓言里《狐狸和葡萄》的故事告诉我们,当事情因为我们的行为变得糟糕时,我们一般会给自己找个借口,让自己不会太难受。在日常生活中,也有很多因为行为导致的结果很糟糕而将结果进行合理化解释的情况。费斯汀格认为合理化是为了消除认知失调(CognitiveDissonance)的一种行为②。当个体的认知行为和前期认知发生冲突,例如书中举出的“我不会帮助老奶奶过马路”,但“我是一个乐于助人的人”,就会产生认知失调③。而认知失调会导致紧张和不愉快,消除这种感觉的其中一种方式,就是转变自己的态度已达到和行为一致。本章的实验也是对认知失调及合理化的验证。2.认知冲突:行为如何改变态度认知失调实验①2.认知失调实验利昂·费斯汀格(LeonFestinger),卡尔·史密斯(CarlSmith)1959实验目的:通过诱发被试进行和自己态度相悖的行为,即反态度行为(Counter-attitudinal)行为,来观察诱发反态度行为的诱因大小和被试态度转变之间的关系。实验内容:被试为71名斯坦福大学心理学专业的男性大学生(有效数据为60名)。交给被试两项枯燥的任务,让被试对研究产生负面情绪。实验者告知虚假的研究内容,并邀请被试作为实验者参与实验。被试需告诉一名谎称还未参加实验的女性假被试这项研究是有趣的。获得被试对此次实验的最终态度。2.认知失调实验实验内容:一开始以做“绩效评估”研究为由,交给他们两项枯燥的任务,只为了让被试对研究产生负面情绪:1.前半小时往托盘中装线轴,装满后再清空,再重新装满。2.后半小时,顺指针依次转动木板上的48个方钉,每个转动四分之一圈。任务结束后,会有实验者找被试谈话,被试会被告知虚假的研究内容。接着实验者会以有实验助手临时缺席为借口,邀请被试作为实验者参与实验,在实验者的劝说下,被试一般都会答应。被试需要告诉另一名还未参加实验的女性被试(实际是假被试),这项研究是有趣并且令人愉悦的(反态度行为)。最终让没有参与之前实验的实验者假扮成学生和被试交谈,并且劝诱他们参加面向所有学生的针对心理学实验的问卷(实际只面向此次实验的被试),获得他们对此次研究的最终态度。自变量:一组被试每人20美元被试费(作为反态度行为的较大诱因);一组被试每人1美元被试费(作为反态度行为的较小诱因);另外一组只需做完枯燥的任务,不需要欺骗其他女性(作为控制组)。2.认知失调实验实验结果:获得1美元的被试最后对实验的态度明显比其他两组要积极;而获得20美元的被试,并没有表现出明显的态度转变。这个结果验证了费斯汀格的预测,即由较小诱因诱发的反态度行为造成的态度改变会比诱因较大时要多;诱因很强烈时,也有可能不会产生认知失调。其他研究和思考:保持认知协调对于态度和行为的改变有很大影响,这种影响是通过主观动机,而不是客观事实。因此比起试图通过说服改变别人,通过诱导或不易察觉的方式,可能效果更好。关于态度改变的动机,费斯汀格认为是为了消除由认知失调产生的紧张感。但贝姆③认为是因为反态度行为触发了自我知觉,导致态度发生了改变。例如对某种没吃过的食物很反感,尝试了一次后,发现其实并没有那么讨厌。这两种情况都是存在的,只不过适用于不同情况④。有研究者⑤认为这是在能够自由行动情况下,预见到会产生负面结果时引发的现象;也有研究者⑥提出在自身价值或形象因为行为受到威胁时,人们会采取措施进行修复。2.认知失调实验①Festinger,L.,&Carlsmith,J.(1959).Cognitiveconsequencesofforcedcompliance.JournalofAbnormalandSocialPsychology,58,203–10.②Festinger,L.(1957).Atheoryofcognitivedissonance.Stanford,CA:StanfordUniversityPress.③Bem,D.J.(1967).Self-perception:Analternativeinterpretationofcognitivedissonancephenomena.PsychologicalReview,74,183–200.④Fazio,R.H.,Zanna,M.P.,&Cooper,J.(1977).Dissonanceandself-perception:Anintegrativeviewofeachtheory’sproperdomainofapplication.JournalofExperimentalSocialPsychology,13,464–479.⑤Scher,S.J.,&Cooper,J.(1989).Motivationbasisofdissonance:Thesingularroleofbehavioralconsequences.JournalofPersonalityandSocialPsychology,56,899–906.⑥Sedikides,C.,&Gregg,A.P.(2008).Self-enhancement:Foodforthought.PerspectivesonPsychologicalScience,3,102–116.2.认知失调实验“自己摘的苹果,就是好吃”。心血辩护效应(Effort-justificationeffect)是一种认知失调(CognitiveDissonance)的表现;在一件事或一个东西上投入的成本越高,对其结果的评价就会越高。本章的实验是对心血辩护效应的验证。3.火的洗礼:困苦成就喜好心血辩护效应实验①3.心血辩护效应实验艾略特·阿伦森(ElliotAronson),贾德森•米尔斯(JudsonMills)1959实验目的:验证心血辩护效应,即初期投入成本会影响对结果的评价,成本越高,评价越高。实验内容:

通过公开招募,有63名女大学生自愿报名参加。创建一个虚拟的小组,对外公开招募成员。进行入会测试。测试难度需要可人为控制。让被试旁听一场虚拟的无聊的讨论会。通过问卷得到被试对于此次讨论和其他小组成员的评价。实验内容:创建一个足够吸引人的兴趣小组,使被试自愿参加入会程序。在此次实验中,创建了一个宣称每周都会讨论“性”的小组。入会程序包括一个令人尴尬的测试,且尴尬程度可以被实验者操纵。被试可以选择拒绝参加测试,该被试的实验数据作废。入会测试后,会让被试参与现有的讨论小组进行旁听。实验者会声称为了避免面对面讨论的尴尬,所有小组成员将被安排在不同房间,他们可以通过麦克风和耳机进行交流。实际上所有被试从耳机中听到的,都是同一段虚构的讨论录音,并且这段录音非常无聊。因为录音是假的,实验者会想办法不让被试参与进讨论中。讨论结束后,被试会被要求填写一份关于他们对讨论和其他小组成员的看法的问卷。3.心血辩护效应实验自变量:入会难度。入会测试难度较严苛的组,必须在男性实验者面前说出12个非常淫秽的单词,并大声朗读两段描述大尺度性行为的散文,男性实验者会关注她们是否有犹豫或脸红的迹象;入会测试难度较温和的组,需大声朗读五个温和的与性有关的单词;控制组无入会测试。3.心血辩护效应实验实验结果:参与严苛入会测试的被试对讨论和其他小组成员的评价比温和条件和没有入会条件的被试高。温和入会条件和没有入会条件下,被试对于讨论和其他小组成员的评价没什么差异。在成为团队成员的过程中,难度越大,会让成员更加珍惜和重视自己作为团队成员身份。其他研究和思考:心血辩护效应应用在很多生活场景中。例如作为团队的领导,可以通过提高加入团队的前提,提高团队成员对于团队的积极性及忠诚度,增强团队凝聚力。但前提是团队能够给出足够吸引人的条件等,使人们即使需要克服严苛的条件也想加入。这也会形成一个自我强化的过程②,经过了严苛条件,积极性提高了,出现再严苛一点的任务,可能也会接受,完成之后,积极性就更加提高,又被安排更加严苛的任务,也可能会认为是合理的而接受。有的销售人员也会通过给客户增加阻碍来增加销售额;要求成员做出重大牺牲的邪教组织往往拥有更忠诚的成员。沉没成本错误(SunkCostError)指个体倾向于不理性地认可不可挽回的损失,导致目前和未来遭受更多损害③。例如之前已经投了钱或其他成本,但发现之前的选择是错误的,因为不能接受这样的结果,进入了自我辩护的过程,说服自己继续投入,最后导致损失不断扩大。应该要及时止损。3.心血辩护效应实验①Aronson,E.,&Mills,J.(1959).Theeffectofseverityofinitiationonlikingforagroup.JournalofAbnormalandSocialPsychology,59,177–181.②Abelson,R.P.(1995).Attitudeextremity.InR.E.Petty&J.A.Krosnick(Eds.),Attitudestrength:Antecedentsandconsequences(pp.25–41).Hillsdale,NJ:LawrenceErlbaumAssociates.③Arkes,H.,&Blumer,C.(1985).Thepsychologyofsunkcost.OrganizationBehaviorandHumanDecisionProcesses,35,124–140.3.心血辩护效应实验人类历史上发生的很多惨案都是以服从的名义犯下的。服从指的是无视自己的意愿,完全按照别人的指示行事。斯坦利·米尔格拉姆在研究犹太人大屠杀事件中的主要负责人阿道夫·艾希曼时,对“服从”提出了疑问,为什么会服从?影响因素有哪些?米尔格拉姆认为这是文化差异,即“德国”性格,导致的盲目服从的惨剧。但接下来米尔格拉姆进行的多次关于服从的实验否定了他的假设。进行的实验也就是“臭名昭彰”的电击实验,前后共1000多名被试参加。下面描述的,是他的第一场实验的内容。4.服从命令:令人震惊的服从权威实验米尔格拉姆的电击实验①4.米尔格拉姆的电击实验斯坦利·米尔格拉姆(StanleyMilgram)1963实验目的:观察被试对实验中的权威人物的服从程度。实验中主要测试被试在拒绝继续实验之前所实施的最大电击。被试:在耶鲁大学附近社区招募了来自各行各业,年龄在20~50岁之间的40名男性被试。实验结束后每人可获得4美元报酬。实验成员:真被试1名。(“教师”)假被试1名:声称是一名47岁的会计。(“学生”)主试1名(并不是米尔格拉姆本人):声称是一位31岁的高中生物教师,负责下达指令。(“权威人士”)实验任务:

“主试”谎称此次实验是为了验证惩罚与学习之间的关系,并要求两位被试一个扮演“教师”,一位扮演“学生”。真被试一定会抽到“教师”的角色。“教师”和“主试”在一个房间,“学生”在隔壁房间中被要求坐在椅子上,并在手腕上绑上了电极。“教师”需要通过麦克风读成对的单词给“学生”听,之后“教师”会读出一个单词,并给出四个选项,“学生”需要通过按键选出配对的选项,“教师”会看到“学生”的选择。“主试”要求“教师”对错误回答实施电击惩罚,从最低档开始,每错一次增加一档,直到“学生”可以正确回答所有题目。4.米尔格拉姆的电击实验给“学生”绑上电极实验中其它设置:为了让被试相信“学生”真的有受到电击(实际上没有),而且认识到电击的危险“学生”在被绑上电极时,会有一段和“主试”设计好的对话,例如“学生”有心脏的毛病等,让真被试意识到电击是有危险的。“主试”会给真被试绑上电极,演示整个电击的过程。演示时会使用真正的45V电击,让他们相信电击的真实性。真被试被电击时的反应通常都很强烈。假被试,即“学生”,会故意只回答对四分之一的问题。在接受300V电击后,会锤墙表示已经难以承受了,但“主试”回不给予任何回应,并要求“教师”继续按照错误答案处理,继续增加电击到315V。接受315V电击后,“学生”会再一次锤墙示意。再之后,会像死了一般不再有任何动静。4.米尔格拉姆的电击实验实验中其它设置:电击装置:共30个电击开关,每个开关都清楚地标志着伏特值。从左边开始15V、30V、45V依次递增,直到最右边450V。前3个开关标有“轻度点击”标签,以此类推,每三个开关为一类,分别是“中度电击”、“强烈电击”“非常强烈电击”、“极度强烈电击”、“危险电击(严重休克)”。最后两个开关被标为不详的“XXX”,按下开关后仪表盘上的指示灯会亮起,并伴随电流声。电压表上的蓝色指示灯也会闪烁,刻度盘指针向右摆动。暗示了电流很强。4.米尔格拉姆的电击实验电击装置实验中其它设置:当真被试询问“主试”是否能停止实验,“主试”会用礼貌但逐渐沉重的语气让真被试继续实验;如果真被试开始关心“学生”的身体状况,“主试”会用自信且轻蔑的语气劝他们继续;如果真被试提出想退出实验,“主试”会拒绝;如果被问到谁会承担责任,“主试”会明确“主试”本人会负责。实验结束后,被试需要回答一些关于他们扮演教师的感受的开放性问题,并参与墨迹测验(人格投射测验的一种,通过被试对墨迹图的描述来分析被试的人格特征)和态度量表(测量个体的观点和好恶)。4.米尔格拉姆的电击实验被试询问“主试”实验结果:65%的被试(40人中的26人)会服从于“主试”的指令,用最极端和最致命的电击惩罚了未能回答出正确选项的学生。大多数被试表现出了不适、恐惧、不情愿和愤慨,但仍有少部分人从始至终表现得很平静。4.米尔格拉姆的电击实验其他研究和思考:为了研究服从的影响因素,米尔格拉姆还陆续做了其他实验②研究机构的声望:前面的电击实验是以耶鲁大学的名义招募的被试,因为推测可能是学校的声望导致服从人数多,米尔格拉姆将实验搬到了康涅狄格州布里奇波特市中心的一栋破旧的商业大楼里。结果虽比之前少,但仍有半数以上服从命令到最后。“主试”、“教师”、“学生”在物理或心理上的距离:当主试通过电话或录音机下达指令:只有16%的被试继续实施电击,还有的被试偷偷降低了电击程度。当“学生”被安排在同一间房间,且和被试只有1.5英尺(约45cm):40%被试继续进行了实验。“主试”命令被试将不情愿的“学生”的手放到电极板上:30%的服从率。4.米尔格拉姆的电击实验其他研究和思考:团体压力:3名“教师”(其中2名是假被试)一起实施电击,并让真被试负责按按钮:当两名假被试都顺从“主试”,72%的真被试服从地实施了电击;当两名假被试表现出不服从“主试”,分别在电击强度在150V和210V时退出,服从的真被试仅有10%。允许被试主动选择回答错误时的点击强度:服从率仅有2.5%。当“学生”是被试的朋友或亲戚:服从率15%。米尔格拉姆也发现服从程度虽也受到人格特征的影响,但影响程度较小。4.米尔格拉姆的电击实验其他研究和思考:米尔格拉姆的电击实验揭示了情境对个体行为的影响,对于为什么被试明明对执行电击感到痛苦,却还是服从指令的行为,有各种讨论。有的研究者认为是受到规范(norm)的影响,如果不服从,可能会受到负面的反馈,而实验中的环境及“主试”的话让被试无法拒绝③。类似的场景可能发生在销售中,被优惠吸引而来的顾客,在后来被告知需要增加额外的花费,可能也不会拒绝;有的研究者认为因为每次电击档次只上调15V,被试在没有意识到的情况下,就已经发展成严重的情况④;米尔格拉姆在后来表示⑤,被试可能是进入了“代理状态(AgenticState)”,也就是把自己当作“主试”或只是个执行人。因为“主试”已经明确被试不需要负责任,被试也就对自己的行为也就没有过多的解读。4.米尔格拉姆的电击实验其他研究和思考:电击实验最多被讨论的还是伦理问题。因为被试需要承担极大的心理压力,有的还经历了极端的胁迫,他们被引导得完全相信自己伤害了人。这些讨论促进了其他实验者在实验设计中对人类被试的保护。一直以来有很多实验者在遵循道德原则的基础上,设计出了其他实验方案,也得到了和米尔格拉姆类似的实验结果。4.米尔格拉姆的电击实验①Milgram,S.(1963).Thebehavioralstudyofobedience.JournalofAbnormalandSocialPsychology,67,371–378.②Milgram,S.(1965).Someconditionsofobedienceanddisobediencetoauthority.HumanRelations,18,57–76.③Haslam,N.,Loughnan,S.,&Perry,G.(2014).Meta-Milgram:Anempiricalsynthesisoftheobedienceexperiments.PLoSOne,9(4),93927④Gilbert,S.J.(1981).AnotherlookattheMilgramobediencestudies:Theroleofagraduatedseriesofshocks.PersonalityandSocialPsychologyBulletin,7,690–695.⑤Milgram,S.(1974).Obediencetoauthority:Anexperimentalreview.NewYork:Harper&Row.⑥本节图片来源于Milgram,S.(Director).(1962).Obedience[Documentary].UnitedStates.4.米尔格拉姆的电击实验1964年3月27日的《纽约时报》上刊登了基蒂·吉诺维斯(KittyGenovese)的悲剧。她被一名歹徒用刀刺杀。在她被攻击时,有38名目击者经过,歹徒也因为目击者的说话声和周围建筑突然亮起的灯打断了两次,并且吓跑了,但过后又回来继续用刀捅她。基蒂也曾呼喊求救,但只有她已经死亡后,才有一位目击者报了警。这样的案件并非个案,为什么旁观者会如此冷漠?达利和拉塔内推测当有其他同样目击到紧急情况的人在场,且无法和其他目击者进行交流的情况下,会阻碍人们提供帮助,原因有三:一是在判断情况为紧急情况时,会参考别人的行为,当别人都没有行动,可能会定义为非紧急情况而不必提供帮助;其次,因为多元无知(PluralisticIgnorance)②,个体认为其他人可能正在提供帮助,那自己就不必参与;还有责任扩散(diffusionofresponsibility)的作用,责任扩散到了所有目击者中,单独个体接受到的责任感就降低了,可能不会提供帮助。5.“谁,我?”:紧急情况下,旁观者为何仅“旁观”旁观者效应实验①约翰·达利(JohnDarley),毕博·拉塔内(BibbLatané)1968实验目的:验证假设在和他人无法交流的情况下,“发生紧急情况时的旁观者越多,任何一个旁观者介入的可能性就越小,或者速度就越慢”是否成立。被试:72名纽约大学的学生(男女生都有)邀请被试参与非面对面讨论会。一名假被试假装突发疾病。观察被试的反应及反应速度。通过一系列问卷了解被试的人格特征。5.旁观者效应实验实验内容:被试会被带到一条长长的走廊的其中一个房间里,走廊上有另一个小房间的门是打开着的,但除了被试被带进的房间,其他房间不能让被试看到。房间里有一张桌椅,一个麦克风和一副耳机。实验者会通过耳机来传达研究内容。被试会被告知这是一项关于大学生在高压城市中所面临的个人问题的研究。参加者都是匿名的,分别在不同房间中通过耳机和麦克风交流。实验者不会加入到讨论中,会在事后通过问卷来了解情况。整个过程先进行一轮依次发言,再进行一轮依次评论,最后进行公开讨论。每人限时发言2分钟,一个人发言时,其他人的麦克风都会关闭。实际上被试从耳机中听到的,是事先录制的录音,真的被试只有1个人。在录音中,会有一名男性假被试一开始说自己有时有癫痫发作的问题,当又轮到他发言时,他会开始明显大声和语文伦次,断断续续进行求救。5.旁观者效应实验实验内容:实验者会记录被试的反应和通知大厅尽头实验者有紧急情况发生的时间,报告后实验结束;如果6分钟之内没有报告,实验也停止。实验者会告诉被试实验的真实目的。接着被试需要完成一系列关于人格特征的调查问卷,测试人格因素和情境因素的影响,如马基雅维利主义(Machiavellianism,评估冷酷无情的程度)失范(Anomie,评估缺乏个人价值观的程度)权威主义(Authoritarianism,评估对权威的尊重和对被压迫者的蔑视程度)社会期望(SocialDesirability,评估寻求赞许的倾向)社会责任(SocialResponsibility,评估社会同情和帮助的倾向)。5.旁观者效应实验自变量:群体规模:通过改变实验前助手的指导语和第一轮小组发言中的发言人数量,让被试认为讨论群体有2人(真被试及求救者)、3人或6人。群体构成:在3人小组中,除真被试和求救者外的另一名被试分为男性和女性,其中男性被试有的还会声称自己是一名医学预科生,有接受过癫痫发作的训练。5.旁观者效应实验实验结果:在场人数的数量对个体决定是否提供帮助及反应速度有着很大影响。2人小组中的被试比3人小组的报告比例高,3人小组也比6人小组中的被试报告比例高。人数越少,报告速度也越快。3人小组中无论男性还是女性,无论是否有医治能力,对被试是否提供帮助和反应速度没有影响。男性和女性被试也没有明显差异。无论参与哪个小组的被试,在事件发生时的想法没有显著差异,也没有发现任何人格测量结果体现出的影响和差异。也就是不是因为冷漠,所以不帮助。5.旁观者效应实验其他研究和思考:达利和拉塔内认为旁观者们经历了双避冲突(AvoidanceConflict),在知道有其他目击者,却又无法和他们交流时,旁观者知道自己应该提供帮助,但又担心别人已经提供帮助了,根本不需要自己,自己的行为显得很蠢,在这样的挣扎中,时间可能就过了。在有紧急情况发生时,还是应该克服自己这样的矛盾心理,主动提供帮助。在后来很多更进一步的研究,也证明了群体规模和提供帮助可能性之间的负相关关系。但也有研究证明,在更加紧急的情况下,旁观者并不会那么冷漠,这可能是因为紧急情况比较确定②。还有研究发现旁观者越多时,个体越倾向于帮助朋友或熟识的人③。旁观者做出的决定因情境不同而不同,受到诸多各种各样的因素影响,研究者们也在持续提出新的问题和假设,持续进行着验证。5.旁观者效应实验①Darley,J.M.,&Latané,B.(1968).Bystanderinterventioninemergencies:Diffusionofresponsibility.JournalofPersonalityandSocialPsychology,8,377–383.②Fischer,P.,Krueger,J.,Greitemeyer,T.,Kastenmüller,A.,Vogrincic,C.,Frey,D.,Heene,M.,Wicher,M.,&Kainbacher,M.(2011).Thebystander-effect:Ameta-analyticreviewonbystanderinterventionindangerousandnon-dangerousemergencies.PsychologicalBulletin,137,517–537.③Levine,M.,&Crowther,S.(2008).Theresponsivebystander:Howsocialgroupmembershipandgroupsizecanencourageaswellasinhibitbystanderintervention.JournalofPersonalityandSocialPsychology,96,1429–1439.5.旁观者效应实验研究者长时间研究有其他人在场对个体的任务执行的表现是否有影响,其他人包括共同执行相同任务的人、同时执行不同任务的人或观众。但得出的结论是有时候快,有时候慢②,这让很多研究者不得其解。根据扎伊翁茨的实验③和其他实验证明了仅仅是他人在场就会促进优势行为,也会抑制非优势行为,也就是“单纯存在效应(MerePresenceEffect)”。但人是复杂的生物,要怎么判断实验的结果是否受到了更加复杂认知加工的影响?通过其它物种的表现是否能够证明单纯存在效应的作用?比如说蟑螂。6.蟑螂与人:表现的社会提升与抑制单纯存在效应实验①罗伯特·扎伊翁茨(RobertZajonc),亚历山大·海因加纳(AlexanderHeingartner),爱德华·郝尔曼(EdwardHerman)1969实验目的:验证在蟑螂身上,是否会出现单纯存在反应(MerePresenceEffect),表现为其它蟑螂的存在会促进简单任务的完成,抑制复杂任务的完成。被试:72只成年母蟑螂(东方蟑螂)实验内容:通过一个设置为迷宫或笔直跑道的装置,在不同条件下,测试蟑螂从出发到抵达终点所花时间。自变量:简单实验VS复杂实验:简单实验为笔直跑道,复杂实验为迷宫。单独VS与另一只蟑螂一起VS有观众6.单纯存在效应实验实验装置:一个干净的树脂立方体,每条边大约有20英寸(约10厘米),里面有一个迷宫或一条笔直的跑道。蟑螂需要从启动箱出发,最终抵达目标箱。启动箱有一盏150瓦的照明灯照射,蟑螂因为厌光,打开照明灯,蟑螂就会动起来;目标箱是一个黑暗的箱子,可以吸引蟑螂,在蟑螂抵达目标箱后,闸门会直接关上。在有观众的情况下,沿跑道或迷宫的大部分墙壁边设置了透明的观众箱,箱子上的小孔会传递气味表明附近有蟑螂。6.单纯存在效应实验两只蟑螂一起时和有观众时的设置实验结果:共同行动和蟑螂观众对任务的表现有相似的影响,也就验证了单纯存在效应:两只蟑螂一起穿越迷宫比单独穿越时间多,而单独穿越直线跑道比两只蟑螂一起穿过跑道时间更多。蟑螂观众存在的情况下,蟑螂通过迷宫时间比没有观众更长,而通过直线跑道的时间更短。6.单纯存在效应实验实验中蟑螂在单独、有同伴、有观众的情况下的完成时间(秒)其他研究和思考:在实验中扎伊翁茨还在跑道和迷宫两侧安上镜子,给蟑螂有伙伴的错觉;同时,使用放了几天蟑螂的盒子和新的盒子作为嗅觉线索,表示其他蟑螂是否存在。实验结果和之前无异。单纯存在效应也在人,以及其他动物例如狗、鸟、老鼠、蚂蚁等得到验证。但这不代表单纯存在效应可以直接通用在人的日常生活中,因为实验过程会削弱环境,分离出特定的变量进行测试,而人的社会促进和抑制可能还受到其它因素影响,例如外部干扰④和对周围评价的关心⑤。一般来说,任务执行有个逐渐熟悉的过程,那么任务的复杂性也会逐渐下降,而受到的刺激也是一个连续的过程,会逐渐升高,使得任务执行的效率会逐渐提高。但是过强的刺激水平可能会导致最简单的任务也无法完成。6.单纯存在效应实验①Zajonc,R.B.,Heingartner,A.,&Herman,E.M.(1969).Socialenhancementandimpairmentofperformanceinthecockroach.JournalofPersonalityandSocialPsychology,13,83–92.②Bond,C.F.,Jr.,&Titus,L.T.(1983).Socialfacilitation:Ameta-analysisof241studies.PsychologicalBulletin,94,265–292.③Zajonc,R.B.,&Sales,S.M.(1966).Socialfacilitationofdominantandsubordinateresponses.JournalofExperimentalSocialPsychology,2,160–168.④Sanders,G.S.,&Baron,R.S.(1975).Themotivatingeffectsofdistractionontaskperformance.JournalofPersonalityandSocialPsychology,32,956–963.⑤Aiello,J.R.,&Svec,C.M.(1993).Computermonitoringofworkperformance:Extendingthesocialfacilitationframeworktoelectronicpresence.JournalofAppliedSocialPsychology,23,537–548.6.单纯存在效应实验不同实验表明了不同群体在被划分之后可能会发生偏见、歧视、矛盾,甚至是暴力冲突。那么能引发群体之间歧视的最小差异是什么?是人格特征?是社会驱动?是为了争夺有限的资源?还是仅仅因为小的差异导致的社会类化(SocialCategorization),区分出的“我们”和“他们”?7.我们和他们:基于细小社会类化的歧视最简群体范式(MinimalGroupParadigm,MGP)实验①②亨利·塔吉菲尔(HenriTajfel),米歇尔·比林(MichaelBilling),R.P.邦迪(R.P.Bundy),克劳德·弗拉门特(ClaudeFlament)1970,1971实验目的:验证在没有个人利益影响,也没有预先偏见矛盾的情况下,仅仅是社会类化就会产生对其他群组的歧视。实验群组条件:群组成员之前都是匿名且不互相交流的,成员不知道其他组里有谁,也不知道自己所在的群组有谁,只知道自己属于哪个群组。无论是直接还是间接,群体成员的行为不会个他自身带来好处。共进行了2个实验,实验2是根据实验1的结果设计的。7.最简群体范式实验实验1:被试:来自英国布里斯托尔郊外的64名14到15岁的男孩,均来自同一所学校,彼此之间很熟悉。实验内容:投影屏幕上闪烁40个不同数量的点形成的簇状集合,每次会快速闪过一个集合,让人无法数清有多少个点。被试需要猜测点的数量,填写到答题纸上。之后会有实验员给答案纸打分,将被试分为两组,一组被告知他们高估了点的数量,一组被告知他们低估了。实际上两组被试为随机分配,和他们给的答案没有关系。接着每位被试需要单独填写一个小册子,小册子中每页有一个矩阵,一个矩阵中有14组数字,每组数字分为上下两个数字,每个数字代表着分配给一个人的奖惩金额(1代表0.1便士)。7.最简群体范式实验矩阵:正数代表奖励,负数代表惩罚。每个矩阵中,上下两排的是分别表示对两个人的奖惩。每个矩阵在册子中会出现三次,分别标注了两名同一群体内的成员;两名外部群体的成员;一名群体内成员和一名群体外成员(成员用编号表示)。被试需要从每个矩阵中选出一组数字,表示分配给他们的金额。被试不知道金额会分配给谁,只知道是属于群体内还是群体外。另外被试无法奖惩自己。矩阵示例实验结果:绝大多数被试给同一群体内成员分配的钱比给群体外部成员的多。7.最简群体范式实验实验2:被试:实验1中的其中48名男学生。实验内容:给被试展示12张彩色幻灯片,其中6张是保罗·克莱(PaulKlee)的画作,6张是瓦西里·康定斯基(WassilyKandinsky)的画作。画作上没有标注是哪位画家的作品。实验者要求被试选出比较喜欢的那幅。实验者根据被试的选择将被试分配到“喜欢克莱组”或“喜欢康定斯基组”。实际上是随机分配的,和被试的选择没有关系。和实验1一样单独让被试填写册子中的矩阵。在实验2中实验者更关心被试在矩阵中选择的倾向:所有成员都获得最高奖励(“最大化共同利益”);群体内部成员获得最高奖励,群体外部成员无所谓(“最大内群体利益”);还是群体间奖励差额最大,偏好内群体(“最大差额”)。7.最简群体范式实验实验结果:72.3%被试采取了“最大差额”策略,即使内部成员没有获得最高金额,也要让金额和外部差距最大;19.2%采用“最大内群体利益”;8.5%会平均分配,达到内外群体利益最大化。实验2和实验1的结论类似,在和自身利益无关的情况下,微小的社会类化也能够产生群体间的歧视。小册子页面示例7.最简群体范式实验其他研究和思考:塔吉菲尔发明了最简群体范式以来,已经形成了一套规范,促进了其他研究的进行。通过最简群体范式,很多研究者能够重复验证个体是对所属群体有偏爱,也可以发现其他效应,例如外群体同质性效应(OutgroupHomogeneityEffect)③。这个效应说明了人们倾向于认为群体外部的人都是一样的,而群体内部的成员各有各的不同。塔吉菲尔后来还提出了社会认同理论(SocialIdentityTheory,SIT)④。个体群体化的过程包含社会类化、社会认同和社会比较三个过程。其中微小的差异就能形成社会类化,经过顺从群体规范、参与群体活动等,产生社会认同感,也就形成了对内外群体成员的比较。社会认同有利于促进个体自尊增加,个体也就偏向于对所在群体产生积极印象。解决偏见歧视的一个方法,是能够意识到所有个体都是属于人类这个大的群体⑤。7.最简群体范式实验①Tajfel,H.,Billig,M.G.,Bundy,R.P.&Flament,C.(1971).Socialcategorizationandintergroupbehavior.EuropeanJournalofSocialPsychology,1,149–178②Tajfel,H.(1970).Experimentsinintergroupdiscrimination.ScientificAmerican,223,96–102.③Brown,R.(2001).Groupprocesses:Dynamicswithinandbetweengroups(2nded.).Cambridge,MA:Wiley-Blackwell.④Tajfel,H.,&Turner,J.C.(1979).Anintegrativetheoryofintergroupconflict.InW.G.Austin&S.Worchel(Eds.),Thesocialpsychologyofintergrouprelations(pp.33–47).Monterey,CA:Brooks/Cole.⑤McFarland,S.,Webb,M.,&Brown,D.(2012).Allhumanityismyingroup:Ameasureandstudiesofidentificationwithallhumanity.JournalofPersonalityandSocialPsychology,103,830–853.7.最简群体范式实验在《圣经》中有这样一个故事,一名来自耶利哥的男子落到了强盗手中,被打了个半死,一名牧师和一名利未人分别路过都没有理会他,当一名撒玛利亚人路过时,对这位可怜人伸出了援手。这就是关于仁慈的撒玛利亚人的故事。社会心理学家约翰·达利和丹尼尔·巴特森对这则故事进行了思考,他们认为影响人们行为的变量,除了自身人格特质,例如本人是否善良,还受到情境因素的影响,例如目击者人数的个体行为的影响(见第5章)。为了探究影响人们助人行为的因素,他们进行了下面的实验。8.仁慈的撒玛利亚人:当情境因素战胜个人特质仁慈的撒玛利亚人实验①约翰·达利(JohnDarley),丹尼尔·巴特森(DanielBatson)1973实验目的:探究影响助人行为的因素被试:67名普林斯顿神学院的学生实验内容:第一部分:被试需要完成一些关于宗教事件和宗教动机的问卷调查,实验者会对他们的回答进行统计分析。统计结果主要为了表明被试的宗教倾向,主要分为“把宗教当作手段(religionasameans)”、“把宗教当作目的(religionasanend)”以及“把宗教当作追求(religionasaquest)”。这三种又可以大致分为内在原因和外在原因。达利和巴特森猜测因为内在原因会比外在原因跟倾向于对他人提供帮助。8.仁慈的撒玛利亚人实验实验内容:第二部分:首先实验者会和被试一对一进行一段简短的谈话,谈话内容是关于毕业后的就职或关于仁慈的撒玛利亚人的故事(事先提供了文本让被试熟悉故事)。实验者会借口这个房间太拥挤,让被试到另一栋楼的一间空间办公室去记录谈话。在被试前往另一栋楼的路上,会碰到一位研究助理表现得很需要帮助,“倒在楼门口的地上,耷拉着头,闭着眼,一动不动,同时不断地咳嗽和呻吟”。实验主要观察被试是否会提供帮助,如何提供帮助。被试到达另一栋楼后会遇到一名实验助手“装模作样”地记录谈话。接着被试会被要求完成一份有关个人和社会伦理的问卷,问题包括“你上次看到有人需要帮助是在什么时候?你上次停下来帮助有需要的人是什么时候”。为了验证被试是否有发现来的路上发生的事情。8.仁慈的撒玛利亚人实验自变量:谈话的主题:在第二部分中,一开始实验者和被试谈论的话题分为两种:关于工作关于仁慈的撒玛利亚人的故事被试的匆忙程度:在第二部分中,当被试被告知要到另一栋楼去时,研究助手会告知他们三种情况中的一种,为了操纵被试的匆忙程度。高:“你迟到了,他们已经等了你一会儿了,得赶快走,那儿的助手在等着你,所以请你尽快到达,最好一分钟内赶到”;中:“助手已经贮备好了,请你直接过去”;低:“他们还得准备一会儿,你也可以现在过去,应该不用等太久”因变量:被试前往第二栋楼的路上遇到的需要帮助的研究者会在不知道被试其他信息,包括第一部分测试结果、谈话主题、匆忙程度,的情况下,在实验结束后为被试的行为打分,如下表。8.仁慈的撒玛利亚人实验0分1分2分3分4分5分没有注意需要到需要帮助的人注意到但没有提供帮助没有停下脚步但提供了间接帮助停下来询问是否需要帮助停下并将需要帮助的人扶进房间再离开将需要帮助的人带进房间并留下来照顾实验结果:匆忙程度对被试的行为有较大影响。按照匆忙程度由高到低,提供帮助的比率分别是10%,45%和63%。谈论的主题,即是否强调社会责任感,对被试是否提供帮助有一定的影响。个体的宗教倾向性对实验结果影响不大。8.仁慈的撒玛利亚人实验?其他研究和思考:巴特森后来又进行了实验②,得出结论除了匆忙程度,被试还受到对试验的重视程度的影响,如果实验者告诉他们参不参与实验都没关系,那么无论匆忙程度为何,提供帮助的比率是差不多的。人们的行为除了个人性格因素外,其实很大程度上受到了所处情境的影响,但我们很容易归因为是性格原因。勒温公式【B=f(P,E),其中B指行为,f指函数,P指人,E指环境】指出人的行为是由个体和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社会心理学家研究的是在P相对不变的情况下,E引起的B的变化;而人格心理学家研究的是当E不变时,P的不同对B的影响。很多研究者可能既是社会心理学家,也是人格心理学家,最终目的都是研究人们行为中的规律。8.仁慈的撒玛利亚人实验①Darley,J.M.,&Batson,C.D.(1973).“FromJerusalemtoJericho”:Astudyofsituationalanddispositionalvariablesinhelpingbehavior.JournalofPersonalityandSocialPsychology,27,100–108.②Batson,C.D.,Cochran,P.J.,Biederman,M.F.,Blosser,J.L.,Ryan,M.J.,&Vogt,B.(1978).Failuretohelpwheninahurry:Callousnessorconflict?PersonalityandSocialPsychologyBulletin,4,97–101.8.仁慈的撒玛利亚人实验大众心理学家认为人们只要具备足够的动机,什么事都可以达到②,需要的是一个能够建立动机的方式。动机主要分为内在动机和外在动机。内在动机主要来自事情本身带来的快乐和满足;外在动机来自事情所带来的预期的结果,奖励是一种常见的触发外在动机的方式。但外部动机的刺激虽然短时间内可能有成效,但无法达到长期的效果,甚至可能引起反效果。9.移除记号笔的魔力:奖励的隐性成本奖励机制实验①马克·莱珀(MarkLepper),大卫·格林(DavidGreene),理查德·尼斯贝特(RichardNisbett)1973实验目的:验证奖励不仅不能促进被试对活动的兴趣,还会削弱他们的兴趣。被试:51名3至5岁的儿童,都来自中等收入家庭,三分之二是女生。实验内容:首先,在教室一侧的一张桌子上放有几根记号笔和一捆画纸,有两名不知道实验条件的实验员躲在一面单面镜后面,连续三天观察被试在教室的第一小时玩记号笔的频率,以此作为后续实验中的基线。接着进行三至四周的实验,实验员会将被试单独带到一个房间中,让他们用记号笔作画。会有另一位实验员(不知道被试的实验条件)来陪同被试画画。根据实验分组,被试在绘画结束后会获得奖励。操作实验结束后的三天,躲在单面镜后的实验员会观察被试对记号笔的兴趣,评估实验对被试的影响。9.奖励机制实验自变量:被试被分为三个小组:无奖励:画画前实验员只是询问他们是否愿意为后面来的“大人”(陪同被试画画的实验员),画一幅画。绘画后,被试会得到口头鼓励,并且被立即送回教室。预期奖励:画画前实验员会告知被试后面来的“大人”会为高水平的绘画作品颁发“优秀选手奖”,并向被试展示了奖状的样品。绘画后,被试会被留下来。实验员会自豪地把被试的名字和学校写在奖状上,然后邀请被试将奖状挂在一个荣誉榜上。意外奖励:画画前实验员只是询问他们是否愿意为后面来的“大人”,画一幅画。绘画后,和预期奖励组一样被试会被留下来颁发奖状。9.奖励机制实验实验结果:在实验操作后,预期奖励组的被试玩记号笔的时间,比意外奖励组和无奖励组的少了一半左右。说明他们对记号笔的兴趣比另外两组明显要低。以基线为参照,预期奖励组的被试对记号笔表现出兴趣下降,另外两组没有表现出特别的变化。外部奖励削弱了内在动机:意外奖励组后来又被分为一开始就对记号笔感兴趣和没兴趣的两组,结果发现最初没兴趣的被试在之后也开始对记号笔产生兴趣。预期奖励组后来也被分为一开始就对记号笔感兴趣和没兴趣的两组,结果发现最初有兴趣的被试在之后对记号笔也没什么兴趣了。外部奖励降低了能力表现:预期奖励组的被试之后的绘画质量经由第三方进行评价,比另外两组都差。9.奖励机制实验其他研究和思考:外部奖励对所有年龄层从事某件事的兴趣有削减作用③④⑤。主要原因有三种(不互斥):过度合理化(Over-justification)①导致我们将做某件事归因于最终获得的奖励,如果没有奖励,就没有理由做了⑥。当事情被描述成是为了达到某种目的而采取的手段时,对这件事情就会产生负面的印象,就不想再做了⑦。外部奖励会让人联想到例如对狗进行条件反射训练类似的控制,和威胁、最后期限等属于同一类别,让人觉得不是因我们自发产生的想法而进行的行为,从而变得抗拒⑧⑨。9.奖励机制实验其他研究和思考:虽说可以通过外部奖励诱发内部动机,但大量实验证明,外部奖励会带来很多负面影响。莱珀的实验结果中的降低能力表现还表现为创造性和启发性降低⑩,以及问题解决能力的降低⑪。因此比起外部奖励,可以通过增加事件本身的趣味性来诱发内部动机。虽然外部奖励负面影响多,但是在规范人们的行为和控制不正当的内在动机上,还是有着很重要的作用。9.奖励机制实验①Lepper,M.,Greene,D.,&Nisbett,R.E.(1973).Underminingchildren’sintrinsicinterestwithextrinsicreward:Atestofthe“overjustification”hypothesis.JournalofPersonalityandSocialPsychology,28,129–137.②Durand,D.(2000).Perpetualmotivation.NewYork:ProBalanceInc.③Curry,S.J.,Wagner,E.H.,&Grothaus,L.C.(1991).Intrinsicandextrinsicmotivationforsmokingcessation.JournalofConsultingandClinicalPsychology,58,310–316.④Fabes,R.A.,Fultz,J.,Eisenberg,N.,May-Plumlee,T.,&Christopher,F.C.(1989).Effectsofrewardsonchildren’sprosocialmotivation:Asocializationstudy.DevelopmentalPsychology,25,509–515.⑤Grusec,J.E.(1991).Socializingconcernforothersinthehome.DevelopmentalPsychology,27,338–342.⑥Kunda,Z.,&Schwartz,S.H.(1983).Underminingintrinsicmoralmotivation:Externalrewardandselfpresentation.JournalofPersonalityandSocialPsychology,45,763–771.9.奖励机制实验⑦Lepper,M.R.,Sagotsky,G.,Dafoe,J.L.,&Greene,D.(1982).Consequencesofsuperfluoussocialconstraints:Effectsonyoungchildrenofsocialinferencesandsubsequentintrinsicinterest.JournalofPersonalityandSocialPsychology,42,51–65.⑧Brehm,S.S.,&Brehm,J.W.(1981).Psychologicalreactance:Atheoryoffreedomandcontrol.NewYork:AcademicPress.⑨Kohn,A.(1999).Punishedbyrewards.Boston:HoughtonMifflin.⑩Amabile,T.M.,Hennessey,B.A.,&Grossman,B.S.(1986).Influencesoncreativity:Theeffectsofcontractedforreward.JournalofPersonalityandSocialPsychology,50,14–23.⑪Glucksberg,S.(1962).Theinfluenceofstrengthofdriveonfunctionalfixednessandperceptualrecognition.JournalofExperimentalPsychology,63,34–41.9.奖励机制实验我们有时候会抱怨别人的行为,可当事情发生在自己身上时,虽然可能没有意识到,但自己也会和“别人”做出一样的行为。这涉及到了行动者-观察者偏差(Actor-observerBias)②③。具体表现在事件中的行动者会倾向于为自己的行为归因于外部原因,而观察者倾向于将行动者的行为归因于他的人格特征。韦斯特受到水门事件后各方进行不同解释的启发,以水门事件为参照,进行了关于行动者-观察者偏差的实验。10.窃贼情境:行为中的行动者-观察者偏差行动者-观察者偏差实验①史蒂芬·韦斯特(StephenG.West),史蒂文·冈恩(StevenP.Gunn),保罗·切尔尼基(PaulChernicky)1975实验目的:验证行动者-观察者偏差共包括两个实验,实验1中主要为了探究行动者行动或拒绝的原因,实验2则是为了得出观察者对于行动者的选择的解释,最终通过实验1实验2的对比,得出关于行动者-观察者偏差的结论。10.行动者-观察者偏差实验!@#!@$!#%!#@^^&@%$^*&#%^&??????实验1:被试:80名犯罪学专业的学生(男女都有)。实验内容:一名实验者扮成当地有名的私人侦探,对被试发出邀请,一同实施一份已经拟定得很完整的,进入广告公司进行盗窃的计划。实验者会请被试先一起参加会议,会议场所布置得很神秘,实验者也会给被试介绍“盗窃团队”的成员,向被试展示广告公司的大楼实际图、警察巡逻路线等,一切是为了让被试相信这件事的真实性。第一次会议后,实验者会安排第二次会议,被试有足够时间考虑是否要参加。自变量:在实验者说明计划时,会告知被试四种情况之一:这起盗窃获得了美国国税局(InternalRevenueService,IRS)的支持。目标广告公司涉嫌制作假账,用于骗取税款。被试需要对假账的原件进行拍摄,以便国税局查获原件。并且被试会被告知即使他们被逮捕,美国国税局也会担保他们免于起诉。和前一种情况类似,但被试会被警告如果他们被逮捕,将不能免于起诉。有一家公司已经秘密地以8000美元购买了目标公司开发的某套设计的复制品,如果此次盗窃成功,可以获利2000美元。只需要入室,但不需要盗窃,只是为了验证目前的盗窃计划是可行的。因变量:被试是否同意实施盗窃,以及他们给出的理由。10.行动者-观察者偏差实验实验2:被试:238名心理学导论课上的学生。实验内容:实验者对被试描述实验1中的四种自变量条件之一。并且让被试回答“如果向100名学生提议,你猜有多少人会统一参加?”“你愿意参加吗?为什么?”,只能用“愿意”、“也许”、“不愿意”回答。实验者对被试描述一个场景,假设有一名叫“约翰”的学生听了提议后,他参加或拒绝了,然后询问被试原因。自变量:得到的情境是实验1中自变量的其中一种“约翰”参加或拒绝因变量:被试给出的原因理由。10.行动者-观察者偏差实验实验结果:在实验1中,大多数被试都拒绝参与盗窃,在愿意参加的被试中,在有豁免权的场景下的人数最多。豁免权场景中因为有政府支持,服从率较高。在实验2中,几乎所有被试都拒绝参加,同样的,豁免权的场景可能会参加人数较多。在实验1中,愿意参加的人中,男女比例没有明显差异;但是在实验2中,可能会参加的男性数量是女性的两倍。实验者将被试给出的参加或不参加的原因分类为三种:内部倾向归因、情境归因和两者兼有。最终结论是实验1中的行动者倾向于情境归因,而实验2中的观察者主要是内部倾向归因。这结论验证了行动者-观察者偏差的存在。10.行动者-观察者偏差实验其他研究和思考:“人是不与现实互动的;他们只与感知到的现实互动”。行动者-观察者偏差得到了很多研究人员的证明。因为在事件发生时,行动者注意力会更加集中在外部影响上,可以清晰感受到自己受到的影响,而在观察别人时,脱离了对情境的感知,就倾向于对行动者内部归因。如果进入了行动者-观察者的陷阱中,在事情发生时,可能会过多责怪受害者和弱势群体,但反过来说,如果过度害怕行动者-观察者偏差,可能会导致让应该负责任的人逃脱了责任。所以还是应该对事件整体进行大体把握,尽量做到客观分析。韦斯特虽然想办法避免伦理问题,如请了律师和心理专家全程指导,但还是受到了批评。批评者认为这个实验对被试的心理会造成影响,而且有诱导犯罪的嫌疑。10.行动者-观察者偏差实验其他研究和思考:在2006年的关于行动者-观察者偏差的173项实验的元分析发现,行动者-观察者偏差其实只是片面的④。行动者-观察者偏差说明个体对自己的行为会归因为外部因素,而对他人的行为归因为人格特征。但06年的元分析发现这只发生在消极情境中。在积极情境中,个体会对自己的行为是出于个人原因,而对他人的行为,会认为是受到外部影响。这两种偏差统称为不对称性(Asymmetry)。简单来说,就是会倾向于对自己有利的解释。例如老师会把学生的进步归功于自己的教导和努力,把学生的退步归咎于学生个人的问题⑤。这种归因的不对称性不仅发生在归因时,也会发生在评价上。个体一般会认为他人比自己更容易产生归因上的偏差⑥。10.行动者-观察者偏差实验①West,S.G.,Gunn,S.P,&Chernicky,P.(1975).UbiquitousWatergate:Anattributionalanalysis.JournalofPersonalityandSocialPsychology,32,55–65.②Jones,E.E.,&Nisbett,R.E.(1971).Theactorandtheobserver:Divergentperspectivesonthecausesofbehavior.Moristown,NJ:GeneralLearningPress.③Jones,E.E.,&Nisbett,R.E.(1972).Theactorandtheobserver:Divergentperspectivesofthecausesofbehavior.InE.E.Jones,D.E.Kanouse,H.H.Kelley,R.E.Nisbett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