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届湖南省怀化市会同第一中学语文八年级第二学期期末监测试题含解析_第1页
2024届湖南省怀化市会同第一中学语文八年级第二学期期末监测试题含解析_第2页
2024届湖南省怀化市会同第一中学语文八年级第二学期期末监测试题含解析_第3页
2024届湖南省怀化市会同第一中学语文八年级第二学期期末监测试题含解析_第4页
2024届湖南省怀化市会同第一中学语文八年级第二学期期末监测试题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4届湖南省怀化市会同第一中学语文八年级第二学期期末监测试题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语文基础知识(12分)1.(2分)下列对文学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A.《马说》的作者柳宗元,字子厚,是唐代文学家,“唐宋散文八大家”之一。B.《登勃朗峰》的作者马克·吐温是美国著名作家。他的代表作有小说《汤姆·索亚历险记》《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等。C.《最后一次讲演》是闻一多先生在李公朴的追悼会上发表的演讲,文章慷概激昂,既有对反动派的怒斥,也有对胜利的展望。D.《礼记》是战国至秦汉间儒家论著的汇编,相传是西汉经学家戴圣编纂的。2.(2分)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生活中,有许多美好的感觉,都在我们不经意之间戛然而止。朋友,千万别让这美妙的感觉如细细的流沙从你的指尖溜走,请学会珍惜它吧!B.这幅画原已破损,经过郑师傅修补,简直是天衣无缝,一点痕迹都看不出来。C.五一期间,来万州大瀑布观光的游客川流不息,只为一睹这亚洲第一瀑的秀丽神奇。D.如果一个人的思想光明正大,即使他生活在黑暗的屋子里,心头也有青天白日般的光明磊落。3.(2分)下列词语加点字的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黧黑(lí)腈(jīng)纶彷徨(páng)霓裳羽衣(cháng)B.肤浅(fū)枷锁(jiā)竹篙(gǎo)目眩神迷(xuàn)C.诬蔑(miè)矗立(chù)驰骋(chěng)拾级而上(shí)D.襁褓(qiáng)出轧(zhá)寒噤(jìn)怒不可遏(è)4.(2分)表述没有错误的一项是()A.《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它汇集了从西周初年到春秋中叶的诗歌300篇、所以又被称为”诗三百”,按内容分为“凤””雅”“颂”“赋”“比””兴”六部分。B.《小石潭记>《马说》《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望洞庭湖赠张丞相》都是“唐宋八大家”的作品。C.成语“无人问津”“辗转反侧”“教学相长”“杞人忧天”分别出自《桃花源记》《诗经》《礼记》和《列子》。D.寿镜吾老先生、藤野先生、长妈妈以及划船载我去看社戏的双喜和阿发都是鲁迅先生作品集《朝花夕拾》中的人物形象。5.(2分)下列各项中,标点符号的使用不符合规范的一项是A.“纸上读来终觉浅/心中悟出始知深”。此联是关于读书的。意在:读,是重要的,悟,是更重要的。B.利用月球上的物质可以提炼和生产铝、镁、钛、玻璃、混凝土……所有的冶炼和化学工业都可以在空间进行。C.《党纪处分条例》中的“六大纪律”主要指政治纪律、组织纪律、工作纪律和生活纪律等,这是从严治党的保障。D.请闭上眼睛想:一个老城,有山有水,全在天底下晒着阳光,暖和安适的睡着,只等春风来把它们唤醒,这是不是个理想的境界?6.(2分)下列各项中字音、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拾级(shí)斡旋戛然而止(jiá)销声匿迹B.雾霭(ǎi)帷幕紛至沓来(tà)不修边副C.缅怀(miǎn)抉择目眩神迷(xuàn)震耳欲聋D.漩涡(xuán)浮燥暴风骤雨(zhòu)历历在目二、古诗文阅读与积累(20分)7、(10分)雨雪不寒齐景公之时,雨雪三日而不霁。公被狐白之裘,坐堂侧陛①。晏子入见,立有间。公曰:“怪哉!雨雪三日而不寒。”晏子对曰:“天不寒乎?”公笑。晏子曰:“婴闻古之贤君,饱而知人之饥;温而知人之寒;逸而知人之劳。今君不知也。”公曰:“善!寡人闻命矣。”乃令出裘发粟以与饥寒者。(注释)①陛:宫殿的台阶。1.解释下列文中加点字。晏子入见入____________饱而知人之饥知__________2.文中划线句,翻译正确的一项是A.(景公)于是就命人拿出皮衣、发放粮食给饥饿受寒的老百姓。B.(景公)才下令出门去分发皮衣和粮食给饥饿受寒的老百姓。C.(景公)于是就命令拿出皮衣、发放粮食与抵御饥寒的物品。D.(景公)才令人拿出皮衣、发放粮食与抵御饥寒的物品给百姓。3.从晏子的言行,可以看出他是一个_______________的人。8、(3分)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小题。

送友人李白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1.首联“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2.这首诗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9、(7分)古诗文默写。(1)可怜身上衣正单,_______________。(《卖炭翁》)(2)拣尽寒枝不肯栖,________________。(《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3)_______________,只有香如故。(《卜算子·咏梅》)(4)________________,悠悠我心。(《子衿》)(5)常建《题破山后寺禅院》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与王籍的“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有异曲同工之妙。(《题破山寺后禅院》)(6)《虽有嘉肴》中指出学与教后才能明确不足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现代文阅读(25分)10、(10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下列小题。最后的游戏包利民①一个初夏的午后,阳光暖暖,她把一些箱子从角落里拽出来,准备整理一下,把没用的东西该扔的扔。箱子里多是一些陈年旧物,大部分都是父亲留下来的。父亲去世三年来,这些东西便一直沉默在那里。②睹物思人,想起父亲的种种,她的心便被回忆淹没。父亲一直像个孩子,喜欢一些稀奇古怪的游戏。而她从小就喜欢和父亲一起做那些游戏,乐此不疲。拿着一本父亲的日记,她一时想得痴了。日记本从手里落在地上,她去捡时,发现有一张折叠的纸从日记里掉了出来。③她打开纸,上面是一些杂乱无章的字母和数字,是父亲的笔体。起初她以为是什么密码,可是又太长了,而且是一组一组的。她好奇心大起,想着父亲这张纸里肯定藏着什么秘密。她试着破译那些字母和数字,以前她和父亲做过类似的游戏,把数字和字母按一定规律组合,代表什么汉字。可是她试了好几种以前的方法,都是茫然无所得。又试着找寻规律,可是依然没有头绪。④面对难题,反而激起了她的好胜心。她在想着,这会不会是父亲在很隐晦地表达些什么,或者是父亲想念曾经的旧情人,也留下了什么“老来多健忘,唯不忘相思”之类的情话。于是她也忘了收拾东西,坐在箱子上,拿着纸笔不停地破解。⑤她记起十三岁那年暑假,生日前几天,父亲递给她一张纸,说看明白了,就会得到礼物。纸上也是一些很古怪的图形和字母数字,她研究了两天,才明白了大概,又用了一天的时间破解,最后终于在小区假山后面的隐秘处,找到一个小小的严严实实的包裹,拆开来,里面是她向往已久的书,绘图版《千家诗》《宋词三百首》《声律启蒙》和《笠翁对韵》,那个时候,她非常喜欢看书,而且对诗词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可是自从父亲去世以后,再加上工作繁忙,便很少看书了。⑥忽然很怀念那些看书的时光,家里别的东西不多,但书却是好几大书柜,那都是父亲的宝贝。想念那样的时光,和父亲坐在书房里,各捧一本书静静地看,偶尔互考几句,阳光柔柔,岁月静静。想到书,她的脑中灵光一闪:纸上的字母,是不是某本书名的开头字母?而那些数字,又会不会是代表那本书中的某页某行某个字?这样一想,便觉得完全有可能,拿着纸便跑进了书房。⑦纸上的第一组,字母是S和J,S为开头拼音的书太多了,那么J可能是书名第二个字的开头字母。这样一想,她很快从书柜里找到了《诗经》。字母后面的数字分别是35、5、11,她翻到35页,上数第5行,第11个字,是“弃”。她赶紧记了下来,一看父亲留的纸上,这样的组合还有16个,胜利在望,她备受鼓舞。⑧用了快一个小时,她才把17个字都找全,分别是“弃、读、续、不、了,哈、戏、唯、继、书、要、玩、就、哈、书、游、可”。这个对于她来说更简单,也是以前和父亲经常玩的,很快,她就把这17个字组合成了一句话:“唯书不可弃,玩了游戏,就要继续读书,哈哈!”⑨看到父亲写的“哈哈”,她仿佛看到了父亲大笑的样子,便也哈哈地笑,就像父亲就在眼前,她一边笑一边说着:“这个老顽童!”笑着笑着,眼泪就淌满了脸。⑩她知道父亲用最后的这个游戏,来寄托了一种希望,希望她继续读书。她和父亲以前玩游戏时有过约定,就是玩了游戏,就要遵守最后的结果。那结果可能是一句话,可能是一件事,都在答案揭开的时候出现。而且她了解父亲的风格,父亲煞费苦心地用了这个游戏,那么,提到的这17本书,便是父亲想让她好好阅读的书目。⑪那个午后,她坐在那里,时隔三年多,又和父亲玩了最后一个游戏。她想着父亲翻阅着那些书,找所需要的字的情形,想着父亲怎样把那些字母和数字写在纸上,而女儿不知要多久以后才能看到。幸好,幸好,她念着,心里满是幸福和眷恋,她湿润的目光抚过父亲的那张纸,对着不知名的空间轻轻地说:“唯书不可弃。爸爸,我会和以前一样看书……”⑫阳光透窗而入,一份久违的温暖。她忽然便觉得,那些时光从来就未曾走远。1.从全文看,第⑤段运用了怎样的记叙顺序?有什么作用?2.文中父亲最后一个游戏的用意是什么?3.请从描写的角度赏析下面的句子。她一边笑一边说着:“这个老顽童!”笑着笑着,眼泪就淌满了脸。4.选文的父爱藏在了一个个游戏中,朱自清笔下的父爱藏在一个个橘子中,你的父爱(母爱、师爱……)藏在了哪些事物中?写出来与大家分享。11、(15分)阅读下面文字,完成各题。在长江源头各拉丹冬(节选)马丽华①这里便是著名的长江奇观之一的冰塔林。从砾石堆上四面张望,晶莹连绵的冰峰、平坦辽阔的冰河历历在目。杰巴、安托、开大车的大胡子师傅,头戴狐皮帽,身裹羊皮袍,肩扛比人身还长的大冰凌,蠕动在巨大的冰谷里,一列小小身影。远方白色金字塔的各拉丹冬统领着冰雪劲旅,天地间浩浩苍苍。这一派奇美令人眩晕,造物主在这里尽情地卖弄着它的无所不能的创造力。②慢慢从砾石堆上走下来,慢慢沿冰河接近冰山。这一壁冰山像屏风,精雕细刻着各种图案。图案形态随意性很强,难说像什么。从狭小的冰洞里爬过去,豁然又一番天地。整座冰塔林就由许多冰的庄园冰的院落组成,自成一天地。我用新近装备的柯尼卡拍彩照,使用标准镜头受限,没同时配起变焦镜头使我后悔了一辈子——拍一座完整的冰山,要退出很远。正是在后退的当儿,脚下一滑,分外利落地一屁股坐在冰河上,裂骨之痛随之袭来。这一跤,使我在后来的旅行中备受折磨。回那曲拍了片才知道,娇贵而无用的尾椎骨已经折断,连带第八节腰椎也错了位。③往下的情景多少有些凄凉。此地的海拔已经超过六千米。头痛,恶心,双脚绵软,呼吸困难——典型的缺氧反应,外加新伤剧痛。索性哪儿都不去了,一个人蜷卧在最近的这座冰山脚下。眼看着兴致极高的伙伴们,大口喘着气,扛着摄影器材,翻过一面冰墙,不见了。④说不见又出现了一个,老远喊我:“都到这地方了,不到处转一转,多吃亏呀!”他从冰墙那边翻过来,到小车里取盛放胶片的箱子。为节省体力,就在冰上推。⑤“我要死了。”我少气无力地说,声音空空荡荡,随即散失在冰原上。⑥置身于冰窟,远比想象的要温暖,穿着件腈纶棉衣,外罩一件皮夹克,居然感觉不到冷。风声一刻不停地呼啸,辨不清风何来何往,仿佛自地球形成以来它就在这里川流不息,把冰河上的雪粒纷纷扬扬地扫荡着,又纷纷扬扬地洒落在河滩上、冰缝里。渐渐地冰河已光滑难行。从北京来的摄影师大吴,负责拍一本有关于藏北的大型画册,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照相器材就装在一个很考究的箱子里。唯恐摔坏了,便推着箱子在冰面上爬行。他用奇怪的“鱼眼”为我拍了一张反转片,一部分精神和生命就寄存在这变了形的仙境中了。⑦是琼瑶仙境,静穆的晶莹和洁白。永恒的阳光和风的刻刀,千万年来漫不经心地切割着,雕凿着,缓慢而从不懈怠。冰体一点一点地改变了形态,变成自然力所能刻画成的最漂亮的这番模样:挺拔的,敦实的,奇形怪状的,蜿蜒而立的。那些冰塔、冰柱、冰洞、冰廊、冰壁上徐徐垂挂冰的流苏,像长发披肩。小小的我便蜷卧在这巨人之发下。太阳偶一露面,这冰世界便熠熠烁烁,光彩夺目。端详着冰山上纵横的裂纹,环绕冰山的波状皱褶想象着在漫长的时光里冰川的前进和后退,冰山的高低消长,这波纹是否就是年轮。⑧第二天,仍随大部队进入冰塔林。在滑极了的冰河上一点点挪动,时而也需爬行——人们越发有经验了,在有坡度的地方,就翻身滚将起来——终于过了冰河,我便半卧在砾石堆上仔细寻找起来,看有没有贝壳、植物之类化石,或者古人类生活过的痕迹,可是很遗憾,没有。而我似乎已经衰竭,心想碰巧哪一口气上不来,就长眠于此吧。⑨见我再也没有力气返回了,杰巴他们开着车过来,接我过这一段冰河。⑩拍电影的那一伙不知又发现了什么新大陆,久久不回来。不甘心在车里闷坐,又挣扎着去拿座冰河中间的砾石堆。过午的太阳强烈,冰面疏松多了,有流水漫溢出来。此刻除了风声,还有一种声音轻易便可辨别出来。那是坚冰之下的流水之声,它一刻不停,从这千山之巅、万水之源的藏北高原流出,开始演绎长江的故事。1.选文记叙了作者跟随摄制组在各拉丹冬游览的经历。随着立足点和观察视角的变化,作者笔下的景物呈现出不同的特点。请根据作者第一天在冰塔林的所见,完成下列表格。立足点观察视角景物特点①___________远望②________晶莹连绵、平坦辽阔沿冰河接近冰山③___________④________冰的天地⑤_________细看冰体、冰山⑥_________2.选文中作者多次写到自己在高原上的疼痛、恶心,甚至觉得“要死了”,这些内容与文中的写景有什么关系?产生怎样的表达效果?3.根据括号里的要求分析文中画线句子的表达效果。(1)这一派奇美令人眩晕,造物主在这里尽情地卖弄着它的无所不能的创造力。(品味加点词语)(2)永恒的阳光和风的刻刀,千万年来没不经心地切割着,雕凿着,缓慢而从不懈怠。(赏析修辞手法)4.从选文中找出最能表现文章主旨的句子,并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四、名著阅读与综合性学习(10分)12、(5分)走近名著。(1)______在《新工具》中提出了“知识就是力量”的观点。(2)高衙内一心霸占林冲的妻子,__________助子为孽,用陆谦奸计,引诱林冲携宝刀进入____,然后以擅闯军机重地、图谋行刺为由,将林冲发配______。13、(5分)综合性学习万里长城举世闻名,它是中国古代人民智慧的结晶,是华夏文明的象征。阅读下面关于保护长城的材料,回答后面的问题。[材料一]京郊日报6月11日电6月9日是今年的“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延庆长城67-69号敌台及边墙计划启动修复,修复资金预计1000万元,将来自于黄廷方慈善基金捐赠的长城保护资金。为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推进首都全国文化中心建设,北京正积极开展长城文化带建设。此次黄廷方慈善基金向中国文保基金会捐赠长城保护修缮资金1000万元,将用于修缮延庆长城67-69号敌台及边墙位于延庆区八达岭镇古长城景区东段,涉及3座敌台、4处登城便门、1处墩台、1处登城口及长城墙体共1255米。[材料二]受长期以来的地震、洪灾、风雨侵蚀等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的影响,我国长城保护状况不容乐观。以明长城为例,墙体只有8.2%保存状况较好,大部分存在坍塌、倾斜等险情。目前,长城在保护、管理等方面存在以下主要问题:一是法人违法现象严重,个别地方政府利用长城资源,片面追求眼前利益,随意改建、破坏长城;二是保护意识较为淡薄,部分地方群众缺乏文物保护知识和意识,在长城上取砖取土、种植农作物;三是保护基础工作相当薄弱,长城大多分布于边远偏僻地区,地方财政困难,管理能力差。(1)结合材料一,为新闻拟写一个标题。(不超过15个字)(2)结合自己平时了解的相关知识和材料二内容,对保护长城提出两点合理化建议。五、书写与作文(53分)14、书写(3分)15、作文(50分)题目:我思考我独立要求:⑴写一篇600字左右的记叙文;⑵不要透露个人相关信息;⑶不得抄袭;不得使用试卷中出现的材料。

参考答案一、语文基础知识(12分)1、A【解题分析】

A.《马说》的作者是唐代文学家韩愈。故选A。2、A【解题分析】

“戛然而止”的意思形容声音突然终止,与语境不符。故选A。3、A【解题分析】

B.竹篙gāo。C.拾shè级而上。D.襁qiǎng褓。4、C【解题分析】

A.“300篇”有误,应为305篇,“赋”“比”“兴”是《诗经》常用的表现手法;B.《望洞庭湖赠张丞相》的作者孟浩然,他不是“唐宋八大家”;D.“双喜和阿发”都是《社戏》里的人物,《社戏》选自《呐喊》,不是出自《朝花夕拾》。故选C。5、A【解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标点的正确使用与修改能力。标点符号是书面语言的有机组成部分,是书面语言不可缺少的辅助工具。它帮助人们确切地表达思想感情和理解书面语言。要做到结合语境,准确规范地使用标点。A项使用错误,“悟”前面的逗号改为分号。6、C【解题分析】

A.拾级(shè)。B.不修边副——不修边幅。D.浮燥——浮躁。故选C。二、古诗文阅读与积累(20分)7、1.进入(与“出”相对)知道;懂得,了解2.A3.具有民本思想;善于劝谏【解题分析】选自:《晏子春秋·内篇杂下》作者:晏子年代:春秋参考译文:景公在位时,雪下了好几天却不转晴。景公穿着用狐狸腋下白毛做的皮衣,坐在正堂前的台阶上。晏子进宫谒见,站了一会儿,景公说:“奇怪了!雨雪下了好几天,可天气却不寒冷。”晏子回答说:“天气不冷吗?”景公笑了。晏子说:“我听说古代贤德的国君,自己吃饱且知道百姓的饥饿,自己穿暖且知道百姓的寒冷,自己安逸且知道百姓的劳苦。现在你不知道。”景公说:“说得好!我听从您的教诲了。”(他)于是发令拿出大衣和粮食给饥寒交加的人。1.本题主要考查点是文言实词的理解。解答此类题目,一定要先翻译句子,知道句意然后再解释词语,并要注意通假字、古今异义、词类活用等特殊情况,平时要注意积累并识记一些常见的实词。本题需要注意的词语是:知:知道,懂得,了解。2.本题考查的是对文言句子的翻译。我们在翻译的过程中,只要字字对译,不丢关键字,然后语句通顺,意思明确,就可以拿满分了。翻译句子时,要注意重点词语,一定要翻译到位,切忌漏翻关键词语。A项正确,重点词语:乃:于是。3.本题考查的是对文章人物形象的把握。解答此题需要先疏通文意,了解内容,概括人物性格从言行入手。可以直接摘取对人物评价的词语,也可以自己结合相关的语句进行概括,学会结合原文从原文中找到依据。晏子是一个具有民本思想,善于劝谏的人。点睛:概括人物形象,实际上是考查整体把握文本的能力。概括人物形象的前提要把握品读全文,防止答的不全或流于表面。答题时,可采用如下方法:找出句中能体现人物性格品质的原词;通过人物的具体事例概括出人物的品质和个性;从对人物的外貌、语言、动作描写中整体感受人物形象的特点。然后精心组织,做到言简意赅,尽量不要重复。8、1.青翠的山峦横亘在外城的北面,波光粼粼的流水绕城东潺潺流过,描绘了一幅寥廓秀丽的图景,点出送别地点,烘托了作者的送别之情。2.李白与友人的依依借别之情,感情真挚热烈而又豁达乐观。【解题分析】1.考查对诗歌句子的理解。描绘诗句画面,就是要在翻译句子的基础上,加上自己的想象和联想,描绘句子画面,力求语言生动形象。2.考查对诗歌作者思想感情的理解。这是一首情意深长的送别诗,作者通过送别环境的刻画、气氛的渲染,表达出依依惜别之意。“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送君千里,终须一别。“挥手”,是写了分离时的动作,诗人内心的感受没有直说,只写了“萧萧班马鸣”的动人场景。诗人和友人在马上挥手告别,频频致意。那两匹马仿佛懂得主人心情,也不愿脱离同伴,临别时禁不住萧萧长鸣,似有无限深情。末联借马鸣之声犹作别离之声,衬托离情别绪。9、⑴心忧炭贱愿天寒⑵寂寞沙洲冷⑶零落成泥碾作尘⑷青青子衿⑸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⑹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解题分析】

默写题作答时,一是要透彻理解诗文的内容;二是要认真审题,找出符合题意的诗文句子;三是答题内容要准确,做到不添字、不漏字、不写错字。本题中的“贱、寂寞、沙洲、碾、衿、禅房”等字词容易写错。三、现代文阅读(25分)10、1.插叙,回忆了“她”猜父亲纸片的游戏得到生日礼物的事。表现了父亲对“她”读书的引领,突出了父爱;为下文“她”猜出父亲最后的游戏做了铺垫。2.寄托了一种希望,希望“她”继续读书;提到的这17本书,便是父亲想让“她”好好阅读的书目。3.运用神态描写和语言描写,写了“她”的自言自语、笑泪交织,表现了“她”对父亲无限的怀恋。4.示例:我的父爱藏在父亲灵巧的双手中,他为我修补玩具,为我做许多可口的饭菜。【解题分析】1.本题考查记叙顺序及其作用的把握。常见的记叙顺序是:顺叙、倒叙、插叙、补叙。本段是“她”在破解父亲留下的纸条上的文字的过程中,想起“她”猜父亲纸片的游戏得到生日礼物的事,属于插叙的内容;“她”十三岁那年,父亲给她一张有古怪的图形和字母数字的纸,让她破解并找到他给我的礼物——书,使“她”对诗词产生了浓厚的兴趣。通过游戏让女儿爱上诗词,是父爱的一种表达形式。正是小时候父亲经常跟“她”玩这种游戏,后面“她”才能灵光一闪,破解父亲留下的字母数字组合的“密码”。这是本段对下文做的铺垫。2.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解答此题,要联系上下文,抓住关键语句回答。根据第10段“她知道父亲用最后的这个游戏,来寄托了一种希望,希望她继续读书”“父亲煞费苦心地用了这个游戏,那么,提到的这17本书,便是父亲想让她好好阅读的书目。”,抽取关键词句即可作答。3.考查人物描写的赏析。写“她”破解了父亲字条后笑和流泪的表情,是神态描写,笑是因为想到父亲的幽默,流泪是因为理解了父亲的“煞费苦心”;“这个老顽童!”是破解父亲的字条后,想到父亲大笑的样子,她的自言自语,属于语言描写,形象的表现了她对父亲的怀恋。4.考查对“爱”的理解和表达能力。每个人表达爱的方式都可能不一样,答题时,要通过生活小事或片段来表现“爱”。如:老师的爱藏在他温暖的目光中,每当我回答问题感到困难时,他的目光里都充满鼓励和期待。11、1.砾石堆冰峰、冰河近观冰山置身冰窟晶莹洁白2.作者反复叙写自己在各拉丹冬糟糕的身体状况,从侧面写出了各拉丹冬自然环境的艰险,突出了本文“所至”和“所见”的独特性。同时让读者体会到作者的乐观与坚强,也让文章显得更亲切、真实、可信。3.(1)“卖弄”本是有意显示,炫耀自己的本领的意思,这里贬词褒用,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冰峰、冰河、冰谷等景物令人目不暇接的特点,表现出作者对大自然神奇力量的敬佩之情。(2)运用了比喻和拟人的修辞手法,将“风”比作刻刀,“切割”“雕刻”将阳光和风拟人化,生动形象地表现了它们缓慢而持久地改变冰川的形状,创造了壮美的雪域高原风光,赞美了大自然的鬼斧神工。4.主旨句:那是坚冰之下的流水之声,它一刻不停,从这千山之巅、万水之源的藏北高原流出,开始演绎长江的故事。理解:坚冰之下的流水,源源不断地流出,形成了波澜壮阔的万里长江。长江源头各拉丹冬哺育了中华儿女,是中国文化的发源地。【解题分析】1.考查对文章内容多个方面的理解梳理。根据表格提示,从文中依次寻找符合题目要求的词语或句子。第一空根据①段“从砾石堆上四面张望”可知立足点在砾石堆;根据“晶莹连绵的冰峰、平坦辽阔的冰河历历在目。”可知看到的景物是冰峰、冰河;由“沿冰河接近冰山”的“接近”可知是“近观”,“这一壁冰山像屏风”可知近观看到的景物是冰山;⑥段“置身于冰窟,远比想象的要温暖”可知细看是在冰窟,特点是“静穆的晶莹和洁白”。2.考查衬托的作用。作者多次写到自己在高原上的疼痛、恶心,甚至觉得“要死了”,一方面衬托各拉丹冬自然环境的艰险,另一方面为了反衬各拉丹冬的壮美景色和冰塔林的神奇,更好地表达了自己对大自然美丽景色的喜爱和赞美之情。从某种意义上来看。作者的身体状况构成了文章的一条潜在线索,随着身体状况越来越糟糕,作者对各拉丹冬的感受与理解却越来越细致,想象也越来越富有诗意。这种写法,使读者体会到作者的乐观与坚强,也让文章显得更亲切、真实、可信。作者在身体的痛苦中坚持行走、体验甚至考察,这使得本文染上了苦难美和悲壮美的色彩,让读者有超越自然的感受。3.①本题考查词语的赏析。解答此题关键要结合词语所处的语境,弄清这个词语的表述对象,然后综合词义与表达效果这两方面因素进行揣摩。“卖弄”原指有意显示、炫耀,含贬义。这里指大自然的无穷创造力在各拉丹冬展现得淋漓尽致。表现了作者面对冰峰,冰河、冰谷等景色感受到的震撼,以及基于人与自然的对比而产生的对自然的敬畏。极大地丰富了文章的内涵。②考查从修辞手法角度赏析句子。“永恒的阳光和风的刻刀,千万年来没不经心地切割着,雕凿着,缓慢而从不懈怠。”中的“阳光和风”“切割”“雕凿”等词语,可得知运用了比喻和拟人的修辞手法,表现了太阳和风改变了冰体的形态,化无形为有形,赞美了大自然的鬼斧神工。4.考查对文章主旨句的判断和理解。本文按照作者行踪地点的变化依次描写了各拉丹冬山峰的壮美景色。先来到各拉丹冬,欣赏到了外观景象;然后写了在冰塔林的砾石堆上四面观赏各拉丹冬的整体美景;接着来到冰塔林,描写了冰山和冰塔林整体结构和冰塔林内部的奇美景象。作者面对如此的美景,产生想象和联想。最后一段“那是坚冰之下的流水之声,它一刻不停,从这千山之巅、万水之源的藏北高原流出,开始演绎长江的故事。”用议论点明文章的中心。理解:各拉丹东的冰化成水之后,翻越千山、流经万里,汇成浩浩荡荡的长江,抒写跌宕起伏、悲欢离合的动人故事。长江源头各拉丹冬带给人类的、展示在人们面前的不仅仅是美景,它所给予人类的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无穷无尽的财富。长江之水源源不断,那里的人们会用他们勤劳的双手创造出应有尽有的美。表达了作者的敬佩和自豪感。四、名著阅读与综合性学习(10分)12、(1)培根(2)高俅白虎堂沧州【解题分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名著有关知识的识记能力,用心读《课程标准》推荐的名著,识记关键情节,经典片段才能轻松应对试题。(1)“知识就是力量”是英国作家培根的名言,这句话是他在《新工具》中提出来的。(2)熟读名著《水浒传》,根据其故事情节来解答即可。高俅设计让林冲携宝刀误入白虎堂,然后以擅闯军机重地、图谋行刺为由,将林冲发配到沧州。据此填写即可。13、(1)延庆长城修复资金预计1000万元(2)①制定保护长城的相关法令,严格控制地方政府随意改建长城,②加大宣传力度,提高人民群众保护长城的意识,③各级政府要加大资金投入,加快抢修、保护长城的步伐,④从自身做起,到长城旅游不要乱涂乱画,不要随意丢弃垃圾。【解题分析】

第(1)小题:这道题考查的是给新闻拟标题的能力。新闻标题有三个特点:具有真实性;短小精悍;准确涵盖新闻主体内容。材料一主要讲的是延庆长城的修复资金问题。根据材料即可提炼出主要内容:延庆长城修复资金预计1000万元。第(2)小题:这道题考查的是根据阅读材料提建议。所提建议一定要围绕材料进行。材料二主要讲了目前长城在保护、管理等方面存在的三个主要问题:法人违法现象严重;群众保护意识较为淡薄;保护基础工作薄弱。针对这三大问题,我们可以分别提建议:落实地方政府法人的主体责任;对群众加大宣传力度,提高他们的保护意识;加大财政投入,多渠道筹措资金。当然,也可以从其他方面提建议。五、书写与作文(53分)14、我思考我独立在我成长的过程中,经历了许多风雨,但最令我难忘的,是我在独立思考时的那种快乐。还记得那是一个凉爽的晚上,我正在写数学家庭作业。起初,我认为那些题目如此简单,闭着眼睛都可以写出来,可写着写着忽然就冒出了几道思考题。我想了一会儿,答不出来,便习惯性地问爸爸。可那天爸爸仿佛变了个人似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