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初中生物八年级下册知识点归纳_第1页
北师大版初中生物八年级下册知识点归纳_第2页
北师大版初中生物八年级下册知识点归纳_第3页
北师大版初中生物八年级下册知识点归纳_第4页
北师大版初中生物八年级下册知识点归纳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北师大版初中生物八年级下册知识点归纳第21章

生命的发生和发展第1节

生命的起源1.神创论:生命由神或上帝创造(如女娲造人和上帝造人等)。2.自然发生论:生命由非生命物质随时自发地发生(如腐草化萤、腐肉生蛆等)。3.生生论:生物只能来源于生物,非生命物质绝对不能随时自发地产生新生命。①雷迪实验②巴斯德“鹅颈烧瓶”实验4.化学进化论:原始地球条件(宇宙射线、紫外线、闪电、高温等)下,非生命物质通过化学途径经过漫长时间演变为原始生命。①原始大气主要成分:氨、氢气、甲烷和水蒸气等,与现代大气主要区别是没有氧气②过程:原始大气→有机小分子(氨基酸等)→有机大分子(蛋白质、核酸等)→原始生命生命诞生的摇篮:原始海洋生命发生的开端:有机小分子的形成③米勒实验表明:类似于原始地球条件下,无机小分子可以生成有机小分子。5.宇宙生命论:地球上的生命来源于其他星球或宇宙。6.其他学说如“热泉生态系统学说”等第2节

生物的进化1.生物进化的直接证据——化石生物进化的总趋势: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等到高等,从水生到陆生。始祖鸟和古鸟化石证实,鸟类起源于古代爬行动物。2.地质年代和生物进化史:太古代、元古代、古生代、中生代、新生代①前寒武纪时期(太古代+元古代):细菌、蓝藻等原核生物→单细胞真核生物→多细胞真核生物②古生代:早期——“寒武纪生物大爆发”(三叶虫时代),真核藻类和无脊椎动物中期——裸蕨植物和鱼类时代后期——蕨类植物和两栖动物时代(表明生物由水生到陆生的进化阶段)③中生代:裸子植物(苏铁等)和爬行动物(恐龙和翼龙等)时代(“恐龙时代”)④新生代:被子植物和哺乳动物、鸟类繁盛,人类出现。3.达尔文的生物进化理论——“自然选择学说”:1859年《物种起源》过度繁殖:生物的生殖能力很强,后代数量庞大;生存斗争:后代之间必须争夺有限的生存条件;遗传变异:后代中有各种可以遗传的变异类型(不定向);适者生存:生存斗争中,具有有利变异的个体容易生存,并将这些变异遗传给下一代,具有不利变异的个体容易被淘汰。【注意】:①变异不定向,选择和进化有方向;②变异发生在环境选择之前。自然选择的结果——生物的多样性和适应性。环境的定向选择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自然选择与人工选择都是定向的。第3节

人类的起源与进化现代人4个人种:蒙古利亚人(黄色人种)、高加索人(白色人种)、澳大利亚人(棕色人种)、尼格罗人(黑色人种)第22章

物种的多样性第1节

生物的分类1.分类依据:以生物性状差异的程度和亲缘关系的远近2.分类阶层系统:界、门、纲、目、科、属、种。(种是分类的基本单位)分类单位越大,包含物种越多,而相似特征约少,亲缘关系越远;分类单位越小,包含物种越少,而相似特征越多,亲缘关系越近。依据生物特征的差异,编制出“生物检索表”。3.生物命名:“双名法”(瑞典科学家林奈创立):属名+种名4.生物的五界分类:第2节&第3节

原生生物的主要类群&植物的主要类群第4节

动物的主要类群第23章

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第1节

生物的生存依赖一定的环境光对植物的分布起着决定作用;日照时间的长短能够影响生物的繁殖活动。温度和降水总量共同作用决定着生物群落在地球表面分布的总格局。第2节

生态系统概述生态系统:一定自然区域内,所有生物及其生活的环境共同构成的统一整体。地球上的所有生物和这些生物生活的环境构成生物圈,是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第3节

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1.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食物链和食物网食物链:不同生物之间由于食物关系(捕食关系)而形成的链条式联系。如:草→兔→蛇→鹰①食物链只包括生产者和消费者;②食物链起于生产者,止于最高级消费者;③箭头指向捕食者(箭头表示能量流动方向)。食物网:多条食物链彼此交错形成的复杂网状联系。食物链和食物网是生态系统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渠道。2.生态系统的功能——能量流动、物质循环(1)能量流动:起点(最终来源):太阳能(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是整个生态系统的总能量)过程:生产者通过光合作用将光能→有机物中的化学能,然后沿食物链依次流动特点:①单向流动:食物链中能量只能由被捕食者流向捕食者,一旦散失不可重复利用。所以生态系统需要源源不断地能量输入。②逐级递减:能量传递效率10-20%。能量金字塔:食物链越往后,获得能量越少(有毒物质积累得越多)(2)物质循环:概念:组成生物体的物质在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的往返循环。以“碳循环”为例:·碳在生物和无机环境之间循环形式:主要是二氧化碳·碳在生物群落中传递的形式:含碳有机物·碳进入生物群落途径:光合作用(和化能合成作用)·碳归还无机环境途径:①生产者、消费者的呼吸作用;②分解者的分解作用;③化石燃料的燃烧第4节

生态系统的稳定性1.概念:生态系统的生物与非生物物质、能量之间、生物与生物之间相对稳定平衡的状态。(即生态系统的的结构和功能能够保持相对稳定)2.原因: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我调节能力(有限度的)【生物种类越多,食物链和食物网越复杂,调节能力越强,生态系统的稳定性越高】3.破坏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因素:①自然因素(火山爆发、地震、泥石流、洪水泛滥、台风海啸等)②人为因素(不合理的开发和利用,引种不合理造成物种入侵)

第24章

人与环境第1节

人口增长与计划生育1.世界人口:已突破70亿,增长倍增期缩短,增长速度越来越快(世界人口日:7月11日)2.地球承载人口量有限:①粮食问题:我国用占世界7%的耕地,养活了占世界22%的人口。②水资源问题:洁净的饮用水源对人类和其他生物的健康至关重要。人口激增将引发淡水资源危机。③能源问题和生态环境问题等第2节

关注农村环境发展生态农业是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以提高太阳能的利用率,提高农作物中生物能量的转化率。废弃物得以多层次、多途径地再循环利用,减少了化肥和农药的用量。第3节

关注城市环境城市问题:大气污染(烟尘、二氧化硫等烟煤型污染)、水资源严重缺乏、城市垃圾等创建良好的社区环境是我们共同的责任。

第4节

家居环境与健康厨房污染:主要是空气污染,污染物有苯并芘、一氧化碳、可吸入颗粒物、氮氧化物等建筑装修污染:防冻剂渗出有毒的氨气;混凝土、石材、地砖、瓷砖等能产生一定的放射性物质--氡;油漆、涂料等材料含有甲醛、苯、甲苯、氯仿等有毒或致癌气体过敏原污染:观赏性植物产生的植物纤维、花粉及孢子等,宠物脱落的毛发和皮屑等宠物直接携带病原微生物

第25章

生物技术第1节

发酵技术发酵:人们借助微生物(细菌或真菌)在有氧或无氧条件下的生命活动来制备微生物菌体本身、或者直接代谢产物或次级代谢产物的过程。微生物特点:种类多,繁殖速度快,代谢能力强,代谢方式多样。

1.发酵食品:酸奶、泡菜、青贮饲料:乳酸菌在无氧条件下将糖类→乳酸(乳酸发酵)

米酒:曲霉和毛霉把淀粉→葡萄糖,酵母菌在无氧条件下将葡萄糖→酒精(酒精发酵)

面酱等:米曲霉将淀粉→麦芽糖、葡萄糖(甜味),蛋白质→氨基酸(鲜味)加入食盐的目的:①抑制腐败微生物的活动;②使产品咸味适口。2.沼气发酵:

无氧条件下,利用微生物(如产甲烷细菌)将秸杆粪便等中的有机物制成沼气(主要成分是甲烷)。3.工业化发酵产品:

抗生素、氨基酸、甜味剂(阿斯巴甜)、食用有机酸、酶制剂等第2节

现代生物技术1.转基因技术(基因工程):①概念:把一种生物的基因转移到另一种生物中,从而改变生物的性状的生物技术。接受转入基因的生物叫“转基因生物”。转基因技术是现代生物技术的核心。②应用:a.制药:利用转基因技术使动物、植物或微生物成为制造药物的“微型工厂”b.遗传病诊治:基因诊断已临床应用,基因治疗尚处于试验阶段c.农业:培育抗虫、抗病、耐除草剂、抗寒、抗旱、抗盐碱、耐储藏等优良品种d.环境保护:抗虫转基因作物减少农药使用,转基因细菌治理环境污染等2.克隆技术:(无性繁殖)①植物克隆:植物组织培养②动物克隆:动物细胞核移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