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朝阳市2023-2024学年高三1月期末生物试题(解析版)_第1页
辽宁省朝阳市2023-2024学年高三1月期末生物试题(解析版)_第2页
辽宁省朝阳市2023-2024学年高三1月期末生物试题(解析版)_第3页
辽宁省朝阳市2023-2024学年高三1月期末生物试题(解析版)_第4页
辽宁省朝阳市2023-2024学年高三1月期末生物试题(解析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PAGE1辽宁省朝阳市2023-2024学年高三1月期末考试时间:75分钟满分:100分第Ⅰ卷(选择题,共45分)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要求)1.科学方法是科学思维训练的主要内容,下列有关科学方法叙述正确的是()A.细胞膜结构模型的探索过程,反映了“提出假说”这一科学方法的作用B.建构模型中模型的形式很多,包括物理模型、数学模型、生物模型等C.为了减小实验误差,在正式实验前一般都要先进行预实验D.实验过程中对实验结果不会造成影响的可变因素叫作无关变量〖答案〗A〖祥解〗1、归纳法是指由一系列具体事实推出一般结论的思维方法;例如,从观察到植物的花粉、胚珠、柱头等的细胞都有细胞核,得出植物细胞都有细胞核这一结论,运用的就是归纳法。2、归纳法分为完全归纳法和不完全归纳法;根据部分植物细胞都有细胞核而得出植物细胞都有细胞核这一结论,实际上就是运用了不完全归纳法,如果观察了所有类型的植物细胞,并发现它们都有细胞核,才得出植物细胞都有细胞核的结论,就是完全归纳法;科学研究中经常运用不完全归纳法。【详析】A、在细胞膜结构模型的探索过程中,科学家首先根据已有的知识和信息提出解释某一生物学问题的一种假说,再用进一步的观察与实验对已建立的假说进行修正和补充,一种假说最终被接受或被否定,取决于它是否能与以后不断得到的观察和实验结果相吻合,该过程反映了提出假说这一科学方法的作用,A正确;B、模型是人们为了某种特定目的而对认识的对象所做的一种简化的概括性描述,建构模型中模型的形式很多,包括物理模型、数学模型、概念模型等,B错误;C、“预实验”可以检验实验设计的科学性和可行性,减少因设计的盲目性而造成的浪费,C错误;D、除自变量外,实验过程中存在一些对实验结果造成影响的可变因素,都叫作无关变量,实验设计中对于无关变量的控制应该是相同且适宜,D错误。故选A。2.基因型为AA的二倍体西瓜植株经不同育种途径可获得植株甲、乙和丙。植株甲是三倍体,植株乙是二倍体,植株丙是单倍体,①-⑦表示各种处理方法。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植株甲、乙、丙均存在两种基因型B.过程④需用花粉刺激,产生无子果实C.过程①⑦可使用秋水仙素处理幼苗D.过程⑥形成花药时Aa基因发生基因重组〖答案〗A〖祥解〗题图分析,植株甲为AAAA和Aa的杂交子代,其基因型有AAA和AAa两种;植株乙是Aa和aa的杂交子代,基因型有Aa和aa两种;植株丙是Aa经花药离体培养的子代,基因型有A和a两种。【详析】A、植株甲为AAAA和Aa的杂交子代基因型有AAA和AAa两种;植株乙是Aa和aa的杂交子代,基因型有Aa和aa两种;植株丙是Aa经花药离体培养的子代,基因型有A和a两种,A正确;B、过程④是四倍体和二倍体杂交,生成三倍体的过程,该过程不需要花粉刺激,而植株甲作为三倍体,需要花粉刺激产生无子果实,B错误;C、过程①是多倍体育种,可用秋水仙素处理幼苗;丙是单倍体,所以⑦是进行了花药的离体培养,没有使用秋水仙素,C错误;D、过程⑥形成花药时Aa基因发生等位基因的分离,D错误。故选A。3.血压调节机制可分为快速调节机制和缓慢调节机制。当血压升高时,动脉血管壁上的压力感受器产生兴奋传导至脑干的心血管运动中枢,引起副交感神经活动增强,交感神经活动减弱,导致心跳减慢,血压下降,该反射过程如图(其中“-”表示抑制,“+”表示促进)。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图中A神经是交感神经,B神经是副交感神经,二者均属于自主性神经B.心血管运动中枢对血压的调节过程体现了神经系统的分级调节C.血压升高时,抗利尿激素释放减少,肾小管对水分的重吸收减少,血液总量减少D.血压调节为神经—体液调节,通过下丘脑→抗利尿激素的调节为快速调节机制〖答案〗D〖祥解〗据图分析:当血压升高时,动脉血管壁上的压力感受器产生兴奋,经传入神经传递到A神经和B神经,进一步作用于血管和心脏,导致心率减慢,血管舒张,同时下丘脑抗利尿激素释放减少,进而导致血压下降;反之,则心率加快,血压回升。【详析】A、结合题意“当血压升高时,引起副交感神经活动增强,交感神经活动减弱,导致心跳减慢,血压下降”,结合图示可知,血压升高时B神经活动增强,A神经活动减弱,故A神经是交感神经,B神经是副交感神经,二者均属于自主性神经,A正确;B、心血管运动中枢对血压的调节过程神经心血管运动中枢→下丘脑等过程,体现了神经系统的分级调节,B正确;C、抗利尿激素可作用于肾小管和集合管,促进其对水的重吸收,据图可知,血压升高时,抗利尿激素释放减少,肾小管对水分的重吸收减少,则血液总量减少,C正确;D、血压调节既有下丘脑等参与的神经调节,也有抗利尿激素参与的激素调节,故为神经—体液调节,但通过下丘脑→抗利尿激素的调节需要通过体液运输,其作用较慢,不属于快速调节机制,D错误。故选D。4.ATP驱动泵能利用ATP水解释放的能量将小分子或离子进行跨膜转运。有下图所示的3种类型。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Ca2+泵可发生磷酸化改变泵的蛋白质构象进行Ca2+的转运过程B.Na+-K+泵依赖ATP水解释放能量维持神经细胞内高Na+低K+的环境C.V型质子泵与F型质子泵运输H+的方式不同,后者属于主动运输D.F型质子泵广泛分布于于线粒体内膜、叶绿体的内膜上〖答案〗A〖祥解〗分析题图,Ca2+泵是一种能催化ATP水解的载体蛋白;每催化一分子ATP水解释放的能量可转运Ca2+到细胞外,说明Ca2+泵出细胞的方式是主动运输;V型质子泵运输H+需要消耗ATP且需要载体的协助,说明H+出细胞的方式是主动运输;F型质子泵的作用是运输质子的同时利用动力势能合成ATP。【详析】A、Ca2+泵催化ATP水解,ATP末端的磷酸基团会脱离下来与载体蛋白结合,使载体蛋白发生磷酸化,导致其空间结构发生变化,使Ca2+的结合位点转向膜外,A正确;B、Na+-K+泵依赖ATP水解释放能量维持神经细胞外高Na+低K+的环境,B错误;C、由图可知,V型质子泵运输H+需要消耗ATP且需要载体的协助,前者属于主动运输,C错误;D、F型质子泵的作用是运输质子的同时利用动力势能合成ATP,真核细胞中能合成ATP的生物膜是线粒体内膜和类囊体膜,D错误。故选A。5.采用原位治理技术治理污染水体,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水体中消费者、分解者的能量最终都来自该系统中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B.为了增加溶解氧,可以采取曝气、投放高效功能性菌剂及其促生剂等措施C.重建食物链时放养蚌、螺等底栖动物作为初级消费者,摄食浮游动、植物D.有效选择人工浮床中的植物种类并合理布设,这遵循了自生原理〖答案〗D〖祥解〗水体富营养化导致浮游藻类过量繁殖,降低水生植物光合作用速率,进而导致水体溶解氧减少,鱼类死亡,水体发黑发臭。【详析】A、该地区出现水体污染,因此水体中消费者、分解者的能量来自于生产者固定和人工投入,A错误;B、采取曝气可以增加水体的溶氧量,但是投放高效功能性菌剂及其促生剂等措施会导致耗氧量增加,B错误;C、蚌、螺等底栖动物作为初级消费者,主要摄食有机碎屑和藻类等,有效降低水体中富营养物质的含量,C错误;D、生态浮岛治理污染水体,需要生态浮岛生态系统能无需外界帮助自己维持下去,生态浮岛生态系统的组成生物必须适应污染水体的环境,因此需要考虑的生态工程原理主要涉及的是自生和协调原理,D正确。故选A。6.紧随着恐龙的灭绝,哺乳动物体型由基本不超过10kg演化到体重可超1000kg。已灭绝的雷兽类的体型极速变大就证明了这一观点,以下叙述错误的是()A.通过对化石的分析和建模,可以为研究雷兽类的进化提供最直接的证据B.在恐龙灭绝前后,哺乳动物体型大小的变化说明生物对环境的适应是相对的C.在恐龙灭绝后,雷兽类通过个体体型变大以使其所处的生态位更具竞争优势D.在物种演化初期,雷兽家族中既有体型较大的物种,也有体型较小的物种〖答案〗C〖祥解〗化石是指通过自然作用保存在地层中的古代生物的遗体、遗物或生活痕迹等。利用化石可以确定地球上曾经生活过的生物的种类及其形态、结构、行为等特征。例如,从动物的牙齿化石推测它们的饮食情况;从动物的骨骼化石推测其体型大小和运动方式;从植物化石推测它们的形态、结构和分类地位等等。因此,化石是研究生物进化最直接、最重要的证据。【详析】A、化石是研究生物进化最直接、最重要的证据,A正确;B、由题干信息可知,恐龙灭绝前,体型小的个体适应环境,恐龙灭绝后,体型大的个体更适应环境,在恐龙灭绝前后,哺乳动物体型大小的变化说明生物对环境的适应是相对的,B正确;C、在恐龙灭绝后,体型较大的个体比体型小的个体更具有生存优势,因此体型大保留,体型小的个体在自然选择中被淘汰,雷兽类个体体型变大是环境的选择,而不是通过变大体型适应环境,C错误;D、哺乳动物体型由基本不超过10kg演化到体重可超1000kg,已灭绝的雷兽类的体型极速变大就证明了这一观点,因此在物种演化初期,雷兽家族中既有体型较大的物种,也有体型较小的物种,D正确。故选C。7.如图为动物细胞培养过程中细胞增殖情况的变化曲线,图中B、D两点表示经筛选、分装后继续培养。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细胞培养过程中应通入95%的O2和5%的CO2B.细胞在培养过程中都会出现接触抑制的现象C.原代培养和传代培养的分界点是曲线中B点D.制备单克隆抗体应选择B点后的细胞与B淋巴细胞融合〖答案〗C〖祥解〗动物细胞培养的过程:取动物组织块→剪碎组织→用胰蛋白酶处理分散成单个细胞→制成细胞悬液→转入培养液中(原代培养)→放入二氧化碳培养箱培养→贴满瓶壁的细胞用酶分散为单个细胞,制成细胞悬液→转入培养液(传代培养)→放入二氧化碳培养箱培养。【详析】A、细胞培养过程中应通入95%的空气和5%的CO2,A错误;B、细胞的悬浮培养不会出现接触抑制的现象,B错误;C、人们通常将动物组织消化后的初次培养称为原代培养,分瓶后的培养称为传代培养;当贴壁细胞分裂生长到表面相互接触时,细胞就会停止分裂增殖,即会发生接触抑制现象如A-B段;B点之后细胞继续生长,可见B点之后进行了传代培养,C正确;D、制备单克隆抗体时,可选取图中D点即能无限增殖的细胞与B淋巴细胞融合形成杂交细胞,D错误。故选C。8.花粉管通道法是我国科学家独创的介导植物基因转化的一种方法,其原理是在植物受粉的特定时期,将外源DNA溶液涂于柱头上,利用植物在开花、受精过程中形成的花粉管通道,将外源DNA导入受精卵细胞,并进一步整合到受体细胞的基因组中,过程如图所示。下列相关说法错误的是()A.外源DNA需要构建基因表达载体才能借助图示方法实现转化B.构建的基因表达载体必须含有起始密码子,以作为转录的起始位点C.外源DNA进入图中的受精卵后,可以整合到其染色体的DNA上D.相比于农杆菌转化法,花粉管通道法可省去植物组织培养这一操作〖答案〗B〖祥解〗1、将目的基因导入植物细胞的方法:(1)农杆菌转化法(约80%的转基因植物都是用这种方法获得的)(2)基因枪法,是单子叶植物中常用的一种基因转化方法,但是成本较高。(3)花粉管通道法,这是我国科学家独创的一种方法,是一种十分简便经济的方法。2、将目的基因导入动物细胞方法:显微注射技术。3、将目的基因导入微生物细胞:Ca2+处理法(感受态细胞法)。【详析】A、要让目的基因进入受体细胞后能稳定存在并得到复制和表达,不管采用什么导入方法,都需要构建重组载体才能实现,外源DNA也需要构建基因表达载体才能借助图示方法实现转化,A正确;B、起始密码子存在于mRNA上,不在基因表达载体(DNA)上,B错误;C、外源DNA进入图中的受精卵后,可以整合到染色体的DNA上,从而实现复制和表达,C正确;D、花粉管通道法可以直接实现转基因植物的自然生成,而农杆菌转化法需要对成功导入目的基因的受体细胞进行植物组织培养获得转基因植物,而花粉管通道法避免了植物组织培养这一操作,D正确。故选B。9.下列关于土壤中尿素分解菌的分离与计数实验的叙述,错误的是()A.判断培养基灭菌是否彻底,可将未接种的以尿素为唯一氮源的培养基置于与实验组相同条件下培养B.判断培养基是否具有筛选作用,可用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与实验组相同处理最终对比菌落数C.培养过程中可每隔24小时统计一次菌落数,选取菌落数目稳定时的记录作为实验结果D.测定土壤中尿素分解菌的数量和土壤中细菌的数量应选用相同的稀释倍数〖答案〗D〖祥解〗稀释涂布平板法:稀释涂布平板法除了可以用于分离微生物外,也常用来统计样品中活菌的数目。当样品的稀释度足够高时,培养基表面生长的一个单菌落,来源于样品稀释液中的一个活菌。通过统计平板上的菌落数,就能推测样品大约含有多少活菌。【详析】A、若要判断培养基灭菌是否彻底,可将未接种的培养基置于与实验组相同条件下培养,观察未接种的培养基上是否会出现菌落,A正确;B、若要判断选择培养基是否起到了选择作用,需设置接种在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作为对照,若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的菌落数明显大于选择培养基的数目,说明选择培养基已筛选出一些细菌菌落,B正确;C、该实验每隔24h统计一次菌落数目,并以菌落数目稳定时的记录作为结果,C正确;D、测定土壤中尿素分解菌的数量和土壤中细菌的数量应选用不同的稀释倍数,土壤中细菌含量多,因而涂布平板时,细菌稀释液的稀释倍数应较高,D错误。故选D。10.在鱼池中投放了一批某种鱼苗,一段时间内该鱼的种群数量、个体重量和种群总重量随时间的变化趋势如图所示。若在此期间鱼没有进行繁殖,则种群数量、个体重量、种群总重量所对应的曲线及相关描述错误的是()A.鱼池中食物空间有限,种群数量增长模型为“S”形,所以曲线乙表示种群数量B.丙曲线代表种群数量,因自然选择、天敌、种内竞争等原因持续下降C.曲线甲表示种群总重量,c时刻种群的年龄结构为衰退型D.鱼尿液中有机物所包含的能量属于该营养级流向分解者的能量〖答案〗A〖祥解〗种群中所有个体的总重量即种群总重量,题中三个量的关系可以表示为:种群总重量=(平均)个体重量×种群数量;由于种群没有进行繁殖,故种群数量会不断减小,个体会逐渐生长最终死亡。【详析】A、鱼池中食物空间有限,但是在此期间鱼没有进行繁殖,故鱼种群数量逐渐减少,所以种群数量曲线应为丙,A错误;B、由于该鱼种群没有进行繁殖,种群数量在投放时最大,而后由于自然选择、天敌、种内竞争等原因,数量逐渐减小,直至趋近于0,对应丙曲线,B正确;C、随着培养时间延长,鱼的个体重量逐渐增加,但是部分鱼在生存斗争中死亡,所以曲线甲表示种群总重量,在此期间鱼没有进行繁殖,鱼种群数量逐渐减少,故c时刻种群的年龄结构为衰退型,C正确;D、鱼尿液是由血浆过滤而来,所以其中有机物的能量属于鱼同化量的一部分,属于鱼流向分解者的能量,D正确。故选A。11.DNA探针是能与目的DNA配对的带有标记的一段核苷酸序列,可检测识别区间的任意片段,并形成杂交信号。某探针可以检测果蝇Ⅱ号染色体上特定DNA区间。某果蝇的Ⅱ号染色体中的一条染色体部分区段发生倒位,如下图所示。用上述探针检测细胞有丝分裂中期的染色体(染色体上“—”表示杂交信号),结果正确的是()A. B.C. D.〖答案〗B〖祥解〗染色体结构的改变,会使排列在染色体上的基因数目或排列顺序发生改变,导致性状的变异。大多数染色体结构变异对生物体是不利的,有的甚至会导致生物体死亡。【详析】DNA探针是能与目的DNA配对的带有标记的一段核苷酸序列并形成杂交信号,根据图示信息,倒位发生在探针识别序列的一段,因此发生倒位的染色体的两端都可被探针识别,故B正确。故选B。12.采用基因工程技术调控植物激素代谢,可实现作物改良。下列相关叙述不合理的是()A.用特异启动子诱导表达iaaM(生长素合成基因)可获得无子果实B.大量表达ipt(细胞分裂素合成关键基因)可抑制芽的分化C.提高ga2ox(氧化赤霉素的酶基因)的表达水平可获得矮化品种D.在果实中表达acs(乙烯合成关键酶基因)的反义基因可延迟果实成熟〖答案〗B〖祥解〗1、生长素类具有促进植物生长的作用,在生产上的应用主要有:(1)促进扦插的枝条生根;(2)促进果实发育;(3)防止落花落果。2、赤霉素的生理作用是促进细胞伸长,从而引起茎秆伸长和植物增高。此外,它还有防止器官脱落和解除种子、块茎休眠促进萌发等作用。3、细胞分裂素在根尖合成,在进行细胞分裂的器官中含量较高,细胞分裂素的主要作用是促进细胞分裂和扩大,此外还有诱导芽的分化,延缓叶片衰老的作用。4、脱落酸是植物生长抑制剂,它能够抑制细胞的分裂和种子的萌发,还有促进叶和果实的衰老和脱落,促进休眠和提高抗逆能力等作用。5、乙烯主要作用是促进果实成熟,此外,还有促进老叶等器官脱落的作用。【详析】A、生长素能促进果实发育,用特异启动子诱导表达iaaM(生长素合成基因)可获得无子果实,A正确;B、大量表达ipt(细胞分裂素合成关键基因),细胞分裂素含量升高,细胞分裂素和生长素的比例比例高时,有利于芽的分化,B错误;C、赤霉素能促进细胞伸长,从而引起茎秆伸长和植物增高,提高ga2ox(氧化赤霉素的酶基因)的表达水平使赤霉素含量降低从而能获得矮化品种,C正确;D、乙烯有催熟作用,在果实中表达acs(乙烯合成关键酶基因)的反义基因,即是抑制乙烯的合成,果实成熟会延迟,D正确。故选B。13.下列关于细胞培养的叙述,正确的是()A.利用植物细胞培养技术获得初生代谢物时,需要在培养基中添加琼脂B.体外培养杂交瘤细胞时,培养基加入血清后需湿热灭菌以确保无菌C.小鼠原代神经元培养所使用的培养基需呈弱酸性D.分离并纯化硝化细菌时,培养基中无需添加碳源但需要添加氮源〖答案〗D〖祥解〗植物细胞培养是指在离体条件下对单个植物细胞或细胞团进行培养使其增殖的技术。植物细胞培养的目的是获取植物细胞的次生代谢物。动物细胞培养需要保证培养基的营养(通常要加动物血清)、无菌和无毒的环境、适宜的温度和PH(多数中性)和渗透压、气体条件(95%空气和5%CO2)。硝化细菌可进行化能合成作用,利用空气中的二氧化碳作为碳源,培养硝化细菌不需要在培养基中加入碳源。【详析】A、利用植物细胞培养技术获得初生代谢物时需悬浮培养愈伤组织,因此培养基中不能添加琼脂,A错误;B、血清经过湿热灭菌后活性成分失活,血清可进行射线除菌或过滤除菌,B错误;C、小鼠原代神经元培养所使用的培养基需呈中性,C错误;D、硝化细菌为化能自养型微生物,分离并纯化硝化细菌时无需添加碳源,但应添加NH3作为氮源,D正确。故选D。14.下列关于菊花组织培养的叙述,正确的是()A.用自然生长的茎进行组织培养须用适宜浓度的乙醇和次氯酸钠的混合液消毒B.培养瓶用专用封口膜封口可防止外界杂菌侵入并阻止瓶内外的气体交换C.为防止杂菌污染,从接种外植体到生成试管苗尽量在同一个锥形瓶内完成D.容易进行无性繁殖的植物也容易进行植物组织培养〖答案〗D〖祥解〗植物组织培养过程是:离体的植物器官、组织或细胞脱分化形成愈伤组织,然后再分化生成根、芽,最终形成植物体。植物组织培养依据的原理是植物细胞的全能性。【详析】A、自然生长茎段的消毒属于外植体消毒,先用70%乙醇,再用无菌水清洗,再用5%次氯酸钠消毒处理,最后再用无菌水清洗,A错误;B、培养瓶用专用封口膜封口的目的是防止杂菌污染,并不影响气体交换,B错误;C、接种外植体到生成试管苗不能在同一个锥形瓶中完成,因为脱分化和再分化的条件以及培养基都不一样,C错误;D、无性繁殖植物的细胞,更容易表达全能性,即组织培养更易成功(因为更接近自然表达过程),D正确。故选D。15.突触前神经元释放的神经递质等顺行性信号分子以及突触后神经元释放的逆行性信号分子是神经细胞之间信息交流的主要依赖物质。一氧化氮(NO)是一种重要的逆行性信号分子,能够调节突触强度。在海马神经元中,突触前膜释放的神经递质谷氨酸与突触后膜上的受体结合,引起Ca2+内流,在钙调蛋白的作用下。一氧化氨合酶(NOS)被激活,生成的NO扩散至突触前末梢,调节突触强度。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神经元之间的信息交流是只能从突触前膜到突触后膜B.若在海马神经元培养液中加入NOS的抑制剂,突触后膜无法产生动作电位C.突触前膜释放谷氨酸导致NO扩散并调节突触强度的过程属于反馈调节D.谷氨酸与突触后膜的受体结合并进入细胞,使钙离子内流引发动作电位〖答案〗C〖祥解〗兴奋在神经元之间需要通过突触结构进行传递,突触包括突触前膜、突触间隙、突触后膜,其具体的传递过程为:兴奋以电流的形式传导到轴突末梢时,突触小泡释放递质(化学信号),递质作用于突触后膜,引起突触后膜产生膜电位(电信号),从而将兴奋传递到下一个神经元。【详析】A、根据题干信息“一氧化氮(NO)是一种重要的逆行性信号分子”,突触前神经元可以释放谷氨酸作用于突触后神经元,而突触后神经可以产生NO作用于突触前神经元,所以神经元之间的信息交流是双向的,A错误;B、在接受谷氨酸的刺激下,突触后膜能产生动作电位,加入NOS的抑制剂,则突触后神经元无法产生NO,但不影响其产生动作电位,B错误;C、突触前膜释放谷氨酸导致NO扩散并调节突触前膜释放谷氨酸的量从而调节突触强度的过程属于负反馈调节,C正确;D、谷氨酸属于神经递质,与突触后膜的受体结合后,不进入细胞内,D错误。故选C。二、不定项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一项或多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全部选对得3分,选对但选不全得1分,有选错得0分)16.免疫应答的特异性与记忆包括三个事件:①对“非己”的分子标志进行特异识别;②淋巴细胞反复分裂产生数量大的淋巴细胞群;③淋巴细胞分化成特化的效应细胞群和记忆细胞群。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针对胞外毒素,事件①中一个未活化的B细胞只能被一种胞外毒素活化B.针对病毒侵染的细胞,事件①中辅助性T细胞和细胞毒性T细胞都需要接受抗原信息C.事件②中,辅助性T细胞在胸腺中大量增殖,分泌多种细胞因子D.事件③中,效应细胞群和记忆细胞群均能杀灭和清除入侵病原体〖答案〗AB〖祥解〗1、体液免疫过程为:大多数病原体经过吞噬细胞等的摄取和处理,暴露出这种病原体所特有的抗原,将抗原传递给辅助性T细胞,刺激辅助性T细胞产生细胞因子,少数抗原直接刺激B细胞,B细胞受到刺激后,在细胞因子的作用下,开始一系列的增殖分化,大部分分化为浆细胞产生抗体,小部分形成记忆细胞。抗体可以与病原体结合,从而抑制病原体的繁殖和对人体细胞的黏附。【详析】2、细胞免疫过程:抗原经吞噬细胞摄取、处理和呈递给细胞毒性T细胞,接受抗原刺激后细胞毒性T细胞增殖、分化产生记忆细胞和新的细胞毒性T细胞,新的细胞毒性T细胞与相应的靶细胞密切接触,进而导致靶细胞裂解死亡,抗原暴露出来,此时体液中抗体与抗原发生特异性结合形成细胞集团或沉淀,最后被吞噬细胞吞噬消化。17.切叶蚁中体型较大的蚂蚁将叶片咬下运回巢穴,交给体型较小的蚂蚁咬成小片,后者再交给体型更小的蚂蚁咬成更小的片,以此类推直至叶片被咀嚼为糊状,然后切叶蚁将叶糊平铺在巢穴中“养殖”真菌。真菌可以分解叶片中坚韧的组织,切叶蚁则以真菌为食。切叶蚁体表覆盖一层链霉菌,该菌可抑制本巢穴真菌寄生物的大量繁殖。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植物→真菌→切叶蚁”构成一条捕食食物链B.体型大小不同的切叶蚁间存在互利共生的关系C.该生态系统的各种生物组分之间完成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D.蚂蚁能长期控制巢内真菌寄生物是协同进化的结果〖答案〗ABC〖祥解〗互利共生描述的是不同物种之间的关系,种内关系包括种内互助和种内斗争,题目中蚂蚁之间体现的是种内互助。【详析】A、真菌是分解者,在捕食食物链中不能出现分解者,所以“植物→真菌→切叶蚁”不能构成一条捕食食物链,A错误;B、互利共生关系描述的是不同生物之间的关系,而体型大小不同的切叶蚁是同一个物种,B错误;C、该生态系统各种生物组分之间仅能体现部分能量流动,不能实现物质循环,物质循环需要生物成分和非生物环境,C错误;D、蚂蚁能长期控制巢内真菌寄生物是协同进化的结果,D正确。故选ABC。18.将一个双链DNA分子的一端固定于载玻片上,置于含有荧光标记的脱氧核苷酸的体系中进行复制。甲、乙和丙分别为复制过程中3个时间点的图像,①和②表示新合成的单链,①的5'端指向解旋方向,丙为复制结束时的图像。该DNA复制过程中可观察到单链延伸暂停现象,但延伸进行时2条链延伸速率相等。已知复制过程中严格遵守碱基互补配对原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据图分析,①延伸时均存在暂停现象,②延伸时不存在暂停现象B.乙时①中G、C之和与②中G、C之和可能相等C.丙时①中G、C之和与②中G、C之和一定相等D.②延伸方向为5'端至3'端,其模板链3'端指向解旋方向〖答案〗AD〖祥解〗1、DNA的双螺旋结构:(1)DNA分子是由两条反向平行的脱氧核苷酸长链盘旋而成的。(2)DNA分子中的脱氧核糖和磷酸交替连接,排列在外侧,构成基本骨架,碱基在内侧。(3)两条链上的碱基通过氢键连接起来,形成碱基对且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2、DNA分子复制的特点:半保留复制;边解旋边复制,两条子链的合成方向是相反的。【详析】A、据图分析,图甲时新合成的单链①比②短,图乙时①比②长,因此可以说明①和②延伸时均存在暂停现象,A错误;B、①和②两条链中碱基是互补的,图乙时新合成的单链①比②长,但②中多出的部分可能不含有G、C,因此①中G、C之和与②中G、C之和可能相等,B正确;C、①和②两条链中碱基是互补的,丙为复制结束时的图像,新合成的单链①与②等长,图丙时①中G、C之和与②中G、C之和一定相等,C正确;D、①和②两条单链由一个双链DNA分子复制而来,其中一条母链合成子链时①的5'端指向解旋方向,那么另一条母链合成子链时②延伸方向为5'端至3'端,其模板链5'端指向解旋方向,D错误。故选AD。19.下图为通过DNA分子杂交鉴定某特定DNA是否导入细菌的示意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根据培养皿中菌落数可以准确计算样品中含有的活菌实际数目B.重组质粒与探针能进行分子杂交是因为碱基排列在DNA分子内侧C.放射自显影结果可显示原培养皿中含有特定DNA的细菌菌落位置D.外源DNA必须位于重组质粒的启动子和终止子之间才能进行复制〖答案〗ABD〖祥解〗分析题图:图示为通过DNA分子杂交鉴定含有某特定DNA的细菌克隆示意图,先采用DNA分子杂交鉴定含有某特定DNA的细菌,再采用放射自显影显示原培养皿中含有特定DNA的细菌菌落位置,最后进行克隆化培养。【详析】A、通过菌落数只能大约推测活菌数,不能准确计算样品中含有的活菌实际数目,A错误;B、重组质粒与探针能进行分子杂交是因为DNA分子的碱基互补配对原则,该过程中DNA分子需要解旋为单链暴露碱基与探针配对,B错误;C、放射自显影结果可以显示原培养皿中含有特定DNA的细菌菌落位置,因为菌落附着在膜上的位置是固定的,放射自显影后可以一一对应起来,C正确;D、外源DNA必须位于重组质粒的启动子和终止子之间才能表达,而复制需要有复制原点,D错误。故选ABD。20.细胞色素P450氧化还原酶缺陷症(PORD)是一种单基因遗传病,在正常人群中,其携带者的概率为1/100。图1是某PORD患者家系的遗传系谱图,图2中a、b、c、d条带分别是Ⅰ1、I2、Ⅱ5、Ⅱ6的该对基因电泳检测结果(不考虑突变及X、Y染色体的同源区段)。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该病的遗传方式为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或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B.Ⅲ8的一个致病基因可能来源于Ⅰ1个体,不可能来源于Ⅰ2个体C.Ⅱ5和Ⅱ6再生育一个表型正常的儿子,其基因电泳检测结果与c相同D.Ⅲ7与人群中一个表型正常的男子婚配,后代女孩患病概率为1/800〖答案〗ACD〖祥解〗人类遗传病通常是指由遗传物质改变而引起的人类疾病,主要可以分为单基因遗传病、多基因遗传病和染色体异常遗传病三大类。单基因遗传病是指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的遗传病。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的特点:①男女患病概率相等;

②连续遗传;常染色体隐性性遗传病的特点:①男女患病概率相等;

②隐性纯合发病,隔代遗传;伴

X

显性遗传病的特点:①患者女性多于男性;

②连续遗传;

③男患者的母亲和女儿一定患病;伴

X

隐性遗传病的特点:①患者男性多于女性;

②有隔代遗传、交叉遗传现象;

③女患者的父亲和儿子一定患病。【详析】A、Ⅱ5和Ⅱ6双亲表现正常,生出了患病(Ⅲ8)的孩子,说明该病是隐性遗传病;I1是患者,只有最下面的一个条带,I2个体表现正常,同时含有上下两个条带,说明上面条带为正常基因对应条带,最下面条带为致病基因对应的条带。Ⅱ5、Ⅱ6正常,同时含有两个条带,说明他们都是杂合子,从而说明致病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A错误;B、Ⅲ8个体的两个致病基因其中一个一定来源于Ⅱ5个体,Ⅱ5个体是致病基因携带者,其致病基因只能来源于Ⅰ1个体,不可能来源于Ⅰ2个体,B正确;C、Ⅱ5和Ⅱ6均为杂合子,再生育一个表型正常的儿子,从基因型判断,可能为杂合子,也可能为显性纯合子,即要么同时有两个条带,要么只有最上面一个条带,因此其电泳检测的结果不一定与c相同,C错误;D、由于Ⅲ7的母亲Ⅱ4是患者,故Ⅲ7个体一定是致病基因的携带者,在正常人群中,其携带者的概率为1/100,则其与一个表型正常的男子婚配,所生的孩子患病概率应为1/100×1/4=1/400,控制该病的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故男女患病率相同,均为1/400,D错误。故选ACD。第Ⅱ卷(非选择题,共55分)21.半矮化水稻具有抗倒伏能力强、产量高、耐高肥的特性,但也存在对氮素高依赖、氮肥利用率不高的不足。科研工作者利用半矮化水稻突变体开展了高产和氮素利用的相关研究。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1)将突变型1和半矮化野生型水稻种植在低氮和高氮的环境条件下,一段时间后测定相关指标的相对值如下表(Rubisco酶催化CO2和C5反应)。施肥量类型叶绿素含量Rubisco酶含量光合速率低氮肥野生型7.125.8713.88突变型16.205.8313.35高氮肥野生型8.867.0216.62突变型16.568.9818.09①除土壤含氮量外,实验中______等条件(写两点)应相同且适宜。②科研人员提取水稻叶片的色素后,在测量叶绿素的含量时,为了排除类胡萝卜的干扰,应该在______光照射下测定吸光度。根据功能推测,Rubisco位于______。③结合如表数据分析,高氮肥下相对于野生型,突变型植株光合速率较高,从氮素利用角度分析原因是突变型植株将氮素更多用于______的合成。(2)科研人员对半矮化水稻品种9311进行化学诱变,得到NGR5功能丧失的突变型9311-ngr5。测定不同氮浓度下9311水稻中NGR5蛋白含量(结果如图1),并比较分析9311水稻及突变体的分蘖量(与产量正相关)与氮肥施用量的关系(结果如图2)。图1图2结果表明,NGR5可能是氮肥利用和水稻分蘖的关键基因,依据是:①随着氮肥施用量增加,______;②NGR5突变株分蘖量对不同氮肥浓度的变化无响应。为进一步验证上述结论,研究者向NGR5突变体转入NGR5基因重复上述实验,请以氮肥使用量60Kg/ha为例,在图2中绘图表示转基因水稻的实验结果______。(3)根据以上研究成果,请从分子生物学角度为实现“少氮肥、多产出、保护环境”的目标提出新思路:______。〖答案〗(1)①.CO2浓度、光照强度、温度等②.红③.叶绿体基质④.Rubisco酶(2)①.9311水稻NGR5蛋白含量升高,水稻分蘖量随之升高②.(3)培育高表达NGR5蛋白的半矮化水稻品种〖祥解〗题表分析:突变型水稻在低氮肥与高氮肥条件下叶绿素含量相差不大;高氮肥下突变体的Rubisco酶含量高,但叶绿素含量低于高氮肥下的野生型,表明突变型更倾向于将氮素用于Rubisco酶的合成而不是叶绿素的合成。图1中不同氮浓度下9311水稻中NGR5蛋白含量随着N肥的增加而增加;图2结果显示。NGR5基因突变型的水稻分蘖量不再受氮肥施用量影响,而野生型的分蘖量随着氮肥的使用量而增加。【小问1详析】①本实验的目的是研究突变型1和半矮化野生型水稻种植在低氮和高氮的环境条件下Rubisco酶活性、叶绿素含量和光合速率的变化,因此实验中除土壤含氮量外,实验中CO2浓度、光照强度、温度等作为无关变量应该保持相同且适宜。②科研人员提取水稻叶片的色素后,在测量叶绿素的含量时,由于水稻叶片中既有叶绿素又有类胡萝卜素,且类胡萝卜素不吸收红光,为通过测量吸光度以测量其叶绿素含量,可将其置于红光下进行实验,从而减少叶片的类胡萝卜素对结果的干扰。③表中数据显示:高氮肥条件下植物叶片中叶绿素含量和Rubisco酶含量升高,有利于光合作用的进行,故高氮肥下无论野生型还是突变型的光合速率均比低氮肥主高。且高氮肥下相对于野生型,突变型植株光合速率更高,且Rubisco酶含量高于野生型,但色素含量反而低于野生型,因而课可推测,突变型植株将氮素更多用于Rubisco酶的合成。【小问2详析】①图1图2结果表明,随着氮素使用量的增加,9311水稻NGR5蛋白含量逐渐增多,且水稻分蘖量也随之升高,据此可判断NGR5可能是氮肥利用和水稻分蘖的关键基因;②NGR5突变株分蘖量对不同氮肥浓度的变化无响应。为进一步验证上述结论,研究者向NGR5突变体转入NGR5基因重复上述实验,则根据上述结论推测转基因水稻的分蘖量会随着氮素使用量的增加而增加,据此在图2中绘图如下:【小问3详析】以上研究成果表明,NGR5含量增加有利于水稻对氮素的使用,因而可大力推广高表达NGR5蛋白的半矮化水稻品种实现“少投入(少氮肥)、多产出、保护环境”的目标。22.2023年10月第19届亚运会在杭州举办,在亚运会的很多比赛项目中,运动员体内多种生理过程发生改变。请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运动员受到炎热刺激后,产生的神经冲动传至下丘脑的体温调节中枢,经神经中枢的分析和综合,通过传出神经引起______和汗腺分泌增加,从而增加散热。机体的产热量不会无限增大,总是维持在定范围内,从而使体温维持相对稳定,维持体温稳定的意义是______。(2)随着比赛激烈的进行,运动员血浆中的CO2浓度也会升高,进而使存在于______中的呼吸中枢兴奋,从而加快呼吸运动排出CO2;运动时流汗过多会引起______激素分泌增多,从而使尿量减少。(3)在游泳、皮划艇等运动项目中,运动员因长时间比赛会导致机体血糖浓度降低,血糖最主要的去向是______。运动员在比赛中遇到紧急情况时,其体内______(激素)的分泌量增加,导致心跳加快,流经肌肉的血流量增加,提高了人体的应急反应能力。(4)神经肌肉接头是神经控制骨骼肌收缩的关键结构,其形成机制见图。神经末梢释放的蛋白A与肌细胞膜蛋白Ⅰ结合形成复合物,该复合物与膜蛋白M结合触发肌细胞内信号转导,使神经递质乙酰胆碱(ACh)的受体(AChR)在突触后膜成簇组装,最终形成成熟的神经肌肉接头。回答下列问题:①兴奋传至神经末梢,神经肌肉接头突触前膜______内流,随后Ca2+内流使神经递质ACh以______的方式释放,ACh结合AChR使骨骼肌细胞兴奋,产生收缩效应。②重症肌无力是一种神经肌肉接头功能异常的自身免疫疾病,研究者采用抗原抗体结合方法检测患者AChR抗体,大部分呈阳性,少部分呈阴性。为何AChR抗体阴性者仍表现出肌无力症状?为探究该问题,研究者作出假设并进行探究。假设一:此类型患者AChR基因突变,不能产生______,使神经肌肉接头功能丧失,导致肌无力。为验证该假设,以健康人为对照,检测患者AChR基因,结果显示基因未突变,在此基础上作出假设二。假设二:此类型患者存在______的抗体,造成______,从而不能形成成熟的神经肌肉接头,导致肌无力。为验证该假设,以健康人为对照,对此类型患者进行抗体检测,抗体检测结果符合预期。〖答案〗(1)①.毛细血管舒张②.保证机体内酶的活性,是机体进行细胞代谢等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2)①.脑干②.抗利尿(3)①.氧化分解生成CO2和H2O,释放能量②.肾上腺素(4)①.Na+②.胞吐③.AChR④.抗蛋白A或抗肌细胞膜蛋白Ⅰ或抗膜蛋白M⑤.使AChR不能在突触后膜成簇组装(或肌细胞无法完成信号转导)〖祥解〗1、寒冷环境→冷觉感受器(皮肤中)→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皮肤血管收缩、汗液分泌减少(减少散热)、骨骼肌紧张性增强、肾上腺分泌肾上腺素增加、甲状腺分泌甲状腺激素增加(增加产热)→体温维持相对恒定;炎热环境→温觉感受器(皮肤中)→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皮肤血管舒张、汗液分泌增多(增加散热)→体温维持相对恒定。2、体内水少时→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下丘脑感受器受到刺激→垂体释放抗利尿激素多→肾小管.集合管重吸收增加→尿量减少;同时大脑皮层产生渴觉(饮水)。3、兴奋在突触处的传递过程:当兴奋传至轴突末端时,突触小体内的突触小泡通过胞吐方式释放神经递质,神经递质与突触后膜的特异性受体结合,使突触后膜的通透性改变,突触后膜电位变化,因此突触后膜所在神经元兴奋或抑制。【小问1详析】运动员受到炎热刺激后,产生的神经冲动传至下丘脑的体温调节中枢,经神经中枢的分析和综合,通过传出神经引起汗腺分泌增加,毛细血管舒张,从而增加散热。机体通过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使机体产热量约等于散热量,即维持体温稳定是机体进行细胞代谢、保证机体内酶的活性等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小问2详析】血浆中CO2浓度升高,刺激有关化学感受器产生兴奋,兴奋传至脑干的呼吸中枢,从而加快呼吸运动排出CO2,该过程涉及的调节方式有体液调节、神经调节。运动时流汗过多会引起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多,从而使尿量减少。【小问3详析】运动员因长时间比赛会导致机体血糖浓度降低,血糖最主要的去向是氧化分解生成CO2和H2O,释放能量。当人遇到紧急情况时,在神经调节的作用下,神经细胞产生的神经递质直接作用于肾上腺细胞和甲状腺细胞,导致体内肾上腺素和甲状腺激素分泌量增加,提高了人体的应激反应能力,其中肾上腺素的分泌增加,导致心跳加快,流经肌肉的血流量增加,提高了人体的应急反应能力。【小问4详析】①分析题图,兴奋传至神经末梢,神经肌肉接头突触前膜Na+内流,随后Ca2+内流使神经递质ACh以胞吐的方式释放,ACh结合AChR使骨骼肌细胞兴奋,产生收缩效应。②假设一:AChR基因正常表达产物为AChR,故此类型患者AChR基因突变,不能产生AChR,使神经肌肉接头功能丧失,导致肌无力。为验证该假设,以健康人为对照,检测患者AChR基因,结果显示基因未突变,在此基础上作出假设二。假设二:结合题干信息“神经末梢释放的蛋白A与肌细胞膜蛋白Ⅰ结合形成复合物,该复合物与膜蛋白M结合触发肌细胞内信号转导,使神经递质乙酰胆碱(ACh)的受体(AChR)在突触后膜成簇组装,最终形成成熟的神经肌肉接头”,故此类型患者存在抗蛋白A或抗肌细胞膜蛋白Ⅰ或抗膜蛋白M的抗体,造成使AChR不能在突触后膜成簇组装(或肌细胞无法完成信号转导),从而不能形成成熟的神经肌肉接头,导致肌无力。为验证该假设,以健康人为对照,对此类型患者进行抗体检测,抗体检测结果符合预期。23.多氯联苯(PCB)是一种人工合成、不易被降解的有机物,有强致畸性。辽宁某湿地公园前身是一个湖泊水体,被PCB污染后,通过下图传递途径使湖泊中的多种生物受到了不同程度的伤害。回答下列问题:(1)流经该湖泊水体的主要能量中不包括PCB中所含的能量,原因是______。鱼类所同化的能量除了图中表示的去向外,还包括______的能量。(2)为治理水体污染,当地环保部门引入以当地原有的睡莲、芦苇、草鱼、螺蛳等为主的动植物进行修复。睡莲能够吸收水体中的重金属,净化水质,但由于睡莲从水体吸收并积蓄重金属,使其______,称为生物富集;而且重金属可以通过水和生物迁移等途径扩散到世界各地,即生物富集具有______的特点,所以要及时收割并无害化处理。种植的芦苇属于大型挺水植物,能够抑制藻类疯长,试从生态系统的物质和能量利用角度,分析其原因是______。(3)经过治理,如今的湿地在涵养水源、改善环境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同时也成为市民休闲娱乐的好去处,这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______价值。每年春季,数量巨大的迁徙水鸟也在该湿地停歇、觅食,形成“鸟浪”奇观。此时,该地生物群落体现出明显的______变化,决定该地生物群落的性质最重要的因素是______。〖答案〗(1)①.PCB为难降解的化合物,几乎无法为生物体提供能量②.呼吸作用以热能形式散失(及未利用)(2)①.在机体内浓度超过环境浓度②.全球性③.从物质角度看挺水植物可以吸收氮、磷等无机盐;从能量角度看挺水植物有效阻挡阳光(3)①.直接价值和间接②.季节性③.物种的组成〖祥解〗1、群落的空间结构包括:(1)垂直结构:植物群落的垂直结构表现垂直方向上的分层性。垂直结构显著提高了群落利用阳光等环境资源的能力。(2)水平结构:水平方向上由于光线明暗、地形起伏、湿度的高低等因素的影响,不同地段上分布着不同的生物种群。2、生物多样性的价值:(1)直接价值:对人类有食用、药用和工业原料等使用意义,以及有旅游观赏、科学研究和文学艺术创作等非实用意义的。(2)间接价值:对生态系统起重要调节作用的价值(生态功能)。(3)潜在价值:目前人类不清楚的价值。【小问1详析】流经该湖泊水体的主要能量中不包括PCB中所含的能量,原因是PCB为难降解的化合物,几乎无法为生物体提供能量。鱼类所同化的能量除了图中表示的流向下一营养级及流向分解者外,还包括呼吸作用以热能形式散失(及未利用)的能量。【小问2详析】睡莲能够吸收水体中的重金属,净化水质,但由于睡莲从水体吸收并积蓄重金属,使其在机体内浓度超过环境浓度称为生物富集。重金属可以通过水循环和生物迁移等途径扩散到世界各地,和其他物质循环一样,生物富集也具有全球性的特点。从物质角度看,挺水植物可以吸收氮、磷等无机盐,从而能净化水质;从能量角度看,挺水植物有效阻挡阳光,使藻类获得的光能不足,从而能够抑制藻类疯长。【小问3详析】修复后的前关湿地在涵养水源、改善环境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又叫生态功能;同时也成为市民休闲娱乐的好去处,这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直接价值。每年春季,数量巨大的迁徙水鸟也在该湿地停歇、觅食,形成“鸟浪”奇观。此时,该地生物群落体现出明显的季节性变化,决定该地生物群落的性质最重要的因素是物种的组成。24.玉米(2n=20)为一年生作物,雌雄同株,在农作物育种及遗传学上具有极大的研究价值。回答下列有关玉米育种的问题:(1)玉米籽粒颜色由A、a与R、r两对独立遗传的基因控制,A、R同时存在时籽粒为紫色,缺少A或R时籽粒为白色。紫粒玉米与白粒玉米杂交,结出的籽粒中紫:白=3:5,推测白粒亲本的基因型是______;结出的白色籽粒中纯合子所占的比例为______。(2)研究发现一种玉米突变体S,用突变体S的花粉给普通玉米授粉,会结出一定比例的单倍体籽粒(胚是单倍体;胚乳与二倍体籽粒胚乳相同,胚乳中含有三个染色体组,即包括一整套父本染色体和两套相同的母本染色体组。见图1)。①为确定单倍体胚的来源,将亲本与子代的某基因进行扩增和电泳,结果如图2:从图2结果可以推测单倍体的胚是由______发育而来。②玉米籽粒颜色由胚决定,将玉米籽粒颜色作为标记性状,利用突变体S(紫粒、AARR)和普通玉米(白粒、aarr)为材料。若欲根据F1籽粒颜色区分单倍体籽粒和二倍体籽粒,进行杂交时应以______作父本,则F1单倍体籽粒的表型为______,二倍体籽粒胚乳的基因型为______。〖答案〗(1)①.Aarr或aaRr②.2/5(2)①.母本的卵细胞②.突变体S③.白粒④.AaaRrr〖祥解〗1、玉米籽粒颜色由A、a与R、r两对独立遗传的基因控制,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A、R同时存在时籽粒为紫色,缺少A或R时籽粒为白色,则紫色的基因型为A_R_,白色的基因型为A_rr、aaR_、aarr。2、单倍体生物是由未经受精作用的配子发育成的个体,其染色体数为本物种配子染色体数。正常的二倍体的胚和胚乳分别是由受精卵和受精极核发育而来。【小问1详析】玉米籽粒颜色由A、a与R、r两对独立遗传的基因控制,A、R同时存在时籽粒为紫色,缺少A或R时籽粒为白色,紫粒玉米与白粒玉米杂交,结出的籽粒中紫:白=3:5,是3:1:3:1的变式,出现性状分离的原因是紫粒玉米和白粒玉米均为杂合子,推测紫粒亲本的基因型是AaRr,白粒亲本的基因型是Aarr或aaRr;结出的白色籽粒中纯合子基因型为AArr和aarr或者aaRR和aarr,所以结出的白色籽粒中纯合子所占的比例为2/5。【小问2详析】①从图2结果可以看出,F1单倍体胚与普通玉米母本所含DNA片段相同,所以可推测单倍体的胚是由普通玉米的卵细胞发育而来。②据题意可知,用S的花粉给普通玉米传粉,会结出一定比例的单倍体籽粒,因此杂交时应该以突变体S(紫粒、AARR)作父本,由于单倍体的胚是由普通玉米的卵细胞发育而来,而母本是普通玉米白粒aarr,所以单倍体基因型为ar,表现为白粒,则二倍体基因型为AaRr,表现型为紫粒,这样就可以依据F1籽粒颜色区分单倍体籽粒和二倍体籽粒。二倍体籽粒胚乳是由父本的精子和母本的两个极核结合形成的受精极核发育而来,故二倍体籽粒胚乳的基因型为AaaRrr。25.膀胱癌是泌尿系统最常见的肿瘤,传统的检测方法存在诸多不足。研究者尝试使用噬菌体展示技术(将外源基因插入到噬菌体DNA上,然后让该噬菌体感染大肠杆菌,最终将表达的蛋白呈现至噬菌体表面建立噬菌体展示库)获取能与膀胱癌细胞特异性结合的小分子多肽。(1)与大肠杆菌相比,噬菌体在结构上最主要的特点是______。建立噬菌体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