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河南省新乡市第三中学高考生物二模试卷含解析_第1页
2023-2024学年河南省新乡市第三中学高考生物二模试卷含解析_第2页
2023-2024学年河南省新乡市第三中学高考生物二模试卷含解析_第3页
2023-2024学年河南省新乡市第三中学高考生物二模试卷含解析_第4页
2023-2024学年河南省新乡市第三中学高考生物二模试卷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3-2024学年河南省新乡市第三中学高考生物二模试卷注意事项1.考生要认真填写考场号和座位序号。2.试题所有答案必须填涂或书写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第一部分必须用2B铅笔作答;第二部分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作答。3.考试结束后,考生须将试卷和答题卡放在桌面上,待监考员收回。一、选择题:(共6小题,每小题6分,共36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1.生物膜上常附着某些物质或结构以与其功能相适应。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内质网和高尔基体膜上附着核糖体,有利于对多肽链进行加工B.叶绿体内膜上附着光合色素,有利于吸收、传递和转化光能C.线粒体内膜上附着与细胞呼吸有关的酶,有利于分解丙酮酸D.细胞膜上附着ATP水解酶,有利于主动吸收某些营养物质2.下列关于元素和化合物的叙述,正确的是()A.磷是核糖及核苷酸的组成元素B.叶绿体中有些色素含有镁元素C.蛋白质在盐溶液中都会变性D.蛋白质的多样性与氨基酸缩合方式有关3.如图为患者血液中某抗体的浓度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图中A、C两点对应的时间表示某抗原先后两次侵入此人体的时间,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该图说明二次免疫比初次免疫应答反应快而强B.若以后该患者再次受到相同抗原刺激不一定能迅速产生抗体C.该患者浆细胞的寿命比记忆细胞短且所含的内质网发达D.CD段产生抗体的细胞来自于自身细胞增殖和记忆细胞的增殖分化4.图表示中心法则,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核苷酸序列不同的基因可表达出相同的蛋白质B.遗传信息传递到蛋白质是表现型实现的基础C.生物的遗传信息储存在DNA或RNA的核苷酸序列中D.编码蛋白质的基因含遗传信息相同的两条单链5.内质网对细胞损伤因素(如缺氧)极为敏感,当细胞受到损伤因素作用时,内质网腔内出现错误折叠蛋白和未折叠蛋白聚集等现象,称为内质网应激(ERS)。肿瘤细胞的ERS保护机制可促进未折叠蛋白的正常折叠、加速错误蛋白降解,以维持肿瘤细胞的存活和转移。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内质网可对肽链进行折叠、加工、修饰等B.肿瘤细胞的转移可能与内质网中大量蛋白合成有关C.肿瘤细胞的ERS机制可能使其能耐受缺氧酸中毒等环境D.敲除与ERS相关的基因可能会使生物发生癌症的几率下降6.下列有关人体内环境及稳态的叙述,正确的是()A.人体内环境的稳态依靠激素作用于神经系统和免疫系统来维持B.组织液和血浆之间存在物质交换,二者的渗透压变化会互相影响C.剧烈运动时血浆中乳酸含量升高,主要通过血细胞吸收乳酸来保持血浆pH相对稳定D.分级调节和反馈调节共同维持内环境稳态,甲状腺激素分泌的调节仅体现了分级调节二、综合题:本大题共4小题7.(9分)茶树叶片的颜色与基因型之间的对应关系如下表。请回答下列问题。表现型黄绿叶浓绿叶黄叶淡绿叶基因型A_B_(A和B同时存在)A_bb(A存在,B不存在)aaB_(A不存在,B存在)aabb(A、B均不存在)(1)已知决定茶树叶片颜色的两对等位基因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适用于_______________生物,其实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黄绿叶茶树的基因型有______________种,其中基因型为_______________的植株与淡绿色植株杂交,F1将出现4种表现型,比例为_______________,这种杂交方式在遗传学上称为______________。(3)现以浓绿叶茶树与黄叶茶树为亲本进行杂交,若亲本的基因型为______________,只有2种表现型,比例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茶树的叶片形状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有圆形(RR)、椭圆(Rr)和长形(rr)三类。茶树的叶形、叶色等性状会影响茶叶的制作与品质。能否利用茶树甲(圆形、浓绿叶)、乙(长形、黄叶)两个杂合子为亲本,培育出椭圆形、淡绿叶的茶树?______________。若能,请写出亲本的基因型______________。8.(10分)下图1表示研究人员为筛选纤维素酶高产菌株进行的相关实验流程,其中透明圈是微生物在固体培养基上消耗特定营养物质形成的。图2、图3是研究纤维素酶的最适温度和热稳定性的结果。请回答下列问题:(1)本实验中,选择蘑菇培养基质作为纤维素酶高产菌株的来源,这是因为______。(2)筛选用的培养基应以纤维素作为______,并在配制培养基时加入琼脂作为______。筛选时应选择D/d较大的菌株,因为这一指标值越大说明_________越强。(3)研究纤维素酶的热稳定性时,首先将纤维素酶液置于35~65℃的不同温度条件下保温2h,再取上述温度处理的和未经保温处理的纤维素酶液,在______℃条件下测定纤维素酶的催化速率,计算______。(4)生产中使用该纤维素酶时,最好将温度控制在40℃左右,原因是______。9.(10分)研究表明:人在饥饿时胃黏膜分泌的一种饥饿激素能减轻心理压力,预防抑郁与焦虑的情绪。请联系所学知识回答下列有关问题:(1)有证据表明,饥饿感的产生与“胃壁伸展程度”等因素有关。饥饿的感觉是在___________(填“大脑”、“小脑”或“下丘脑”)对传入的相关兴奋进行分析处理后所产生的。(2)摄食能很好地缓解饥饿,摄食行为与摄食中枢、饱中枢等神经中枢有关,有学者做了如下实验:将实验动物作相应处理后,用微电极分别检测和记录下丘脑的外侧区(内有摄食中枢)和下丘脑的腹内侧核(内有饱中枢)的神经元放电情况,观察到动物在饥饿情况下,前者放电频率较高而后者放电频率较低;静脉注入葡萄糖后,则前者放电频率下降而后者放电频率增加。这些操作及结果能说明(写出2点即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有科学家认为:正常情况下人体饥饿感的产生与血糖水平没有关系。根据你学过的知识,分析这些科学家的依据最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4)人在饥饿时胃黏膜分泌的饥饿激素,必须通过___________的方式最终实现对摄食行为等生命活动的调节。10.(10分)2019年6月17日,新华社发布《屠呦呦团队放“大招”:“青蒿素抗药性”等硏究获新突破》,屠呦呦团队近期提出应对“青蒿素抗药性”难题切实可行的治疗方案,并在“青蒿素治疗红斑狼疮等适应症”方面取得新进展。某课题组为得到青蒿素产量高的新品系,让青蒿素合成过程的某一关键酶基因fps在野生青蒿素中过量表达,其过程图如下:回答下列问题:(1)酶1和酶2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利用PCR技术扩增目的基因时,使反应体系中的模板DNA解链为单链的条件是加热至90~95℃,目的是为了破坏DNA分子中的_________键。(2)在构建重组质粒的过程中,需将目的基因插入到质粒的__________________中,在目的基因前需要添加特定__________________。重组质粒上有四环素抗性基因,质粒转入农杆菌后,需要利用含有四环素的培养基对农杆菌进行初步筛选,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据过程图分析,农杆菌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判断该课题组的研究目的是否达到,必须检测转基因青蒿素植株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1.(15分)土壤中富含多种微生物,其中的链霉菌为真菌,能合成某些抗生素。回答下列问题:(1)与细菌相比,链霉菌在细胞结构上最显著的特征是________。(2)制备培养链霉菌的培养基时,在称量、溶化后,灭菌之前还需要________。对培养基进行灭菌通常采用的方法是________。筛选并纯化链霉菌时,将含有链霉菌的菌液接种在固体培养基上的常用方法为________。在培养基上培养一段时间后会观察到菌落,菌落的含义是________。(3)链霉菌的气生菌丝能产生多个孢子。临时保存该菌种时,可将链霉菌接种到________上,长期保存孢子可采用________法。(4)把菌种接种到液体发酵培养基上,持续振荡培养链霉菌比静置培养时的抗生素产量高,其原因是________。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共6小题,每小题6分,共36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1、D【解析】部分内质网膜上附着核糖体,高尔基体膜是都没有核糖体附着,A错误;真核细胞内光合色素只分布在叶绿体内的类囊体薄膜上,B错误;线粒体内膜上附着与细胞呼吸有关的酶,是有利于[H]和O2结合生成水的酶,C错误;细胞膜上附着ATP水解酶,水解ATP释放的能量可直接供应于主动吸收某些营养物质,D正确。2、B【解析】

蛋白质的基本组成单位是氨基酸,氨基酸脱水缩合形成肽链,一条或几条肽链盘区折叠形成具有一定的空间结构的蛋白质,蛋白质结构多样性与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的种类、数目、排列顺序及蛋白质的空间结构有关。【详解】A、核糖的组成元素只有C、H、O,磷是核苷酸的组成元素,A错误;B、叶绿体中叶绿素含有镁元素,B正确;C、蛋白质在高浓度的盐溶液中会因溶解度降低而析出,称为盐析,空间结构未改变,不会变性,C错误;D、蛋白质的多样性与氨基酸的种类、数量、排列顺序有关,与脱水缩合方式无关,D错误。故选B。3、D【解析】

据图分析:该图表示人体初次免疫与二次免疫体内抗体的变化图。其中,A表示抗原首次感染病人,AB段表示体内体液免疫抗体的含量逐渐增加,BC段表示初次免疫的抗体逐渐消退。C点表示患者第二次感染该抗原,CD段表示二次免疫时抗体含量的变化剧烈而迅速,这是由于记忆细胞能够迅速增殖分化为浆细胞产生抗体的结果。【详解】A、据图可知,二次免疫产生抗体的速度和数量都比一次快且多,A正确;B、不同记忆细胞的寿命长短不一,所以若以后该患者再次受到相同抗原刺激不一定能迅速产生抗体,B正确;C、记忆细胞寿命比浆细胞长得多,有些甚至能终生保留,浆细胞能合成、分泌抗体,所以内质网较发达,C正确;D、CD段产生抗体的细胞主要来自于记忆细胞的增殖分化,D错误。故选D。【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二次免疫的相关知识,意在强化学生对体液免疫过程的识记与理解,熟悉二次免疫的过程,提高知识的迁移能力。4、D【解析】

中心法则:(1)遗传信息可以从DNA流向DNA,即DNA的复制;(2)遗传信息可以从DNA流向RNA,进而流向蛋白质,即遗传信息的转录和翻译。后来中心法则又补充了遗传信息从RNA流向RNA以及从RNA流向DNA两条途径。【详解】A、由于密码子具有简并性,因此核苷酸序列不同的基因可表达出相同的蛋白质,A正确;B、蛋白质是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因此遗传信息传递到蛋白质是表现型实现的基础,B正确;C、生物的遗传物质是DNA或RNA,因此生物的遗传信息储存在DNA或RNA的核苷酸序列中,C正确;D、编码蛋白质的基因含两条单链,但其碱基序列互补,因而遗传信息不同,D错误。故选D。5、B【解析】

分泌蛋白合成与分泌过程:核糖体合成蛋白质→内质网进行粗加工→内质网“出芽”形成囊泡→高尔基体进行再加工形成成熟的蛋白质→高尔基体“出芽”形成囊泡→细胞膜,整个过程还需要线粒体提供能量。根据题干中“肿瘤细胞的ERS保护机制可促进未折叠蛋白的正常折叠、加速错误蛋白降解,以维持肿瘤细胞的存活和转移”,说明ERS保护机制可以抑制细胞的凋亡。【详解】A、内质网可对合成的肽链进行折叠、加工、修饰等,A正确;B、肿瘤细胞的转移是因为糖蛋白的合成减少,且合成蛋白质的场所是核糖体,B错误;C、肿瘤细胞的ERS机制可使蛋白质正常加工并将错误蛋白降解,可抵抗肿瘤内部缺氧以及因缺氧而导致的酸中毒等不良的环境,C正确;D、敲除与ERS相关的基因。肿瘤细胞对蛋白质的处理受到影响,降低了肿瘤细胞的数量,从而可使生物发生癌症的几率下降,D正确。故选B。【点睛】本题需要结合内质网的功能和题干中的信息“肿瘤细胞的ERS保护机制可促进未折叠蛋白的正常折叠、加速错误蛋白降解,以维持肿瘤细胞的存活和转移”,分析出ERS保护机制的作用。6、B【解析】

内环境的理化性质主要包括温度、pH和渗透压:(1)人体细胞外液的温度一般维持在37℃左右;(2)正常人的血浆接近中性,pH为7.35~7.45,血浆的pH之所以能够保持稳定,与它含有的缓冲物质有关;(3)血浆渗透压的大小主要与无机盐、蛋白质的含量有关.在组成细胞外液的各种无机盐离子中,含量上占有明显优势的是Na+和Cl-,细胞外液渗透压的90%来源于Na+和Cl-。【详解】A、人体内环境的稳态依靠神经-体液-免疫调节共同维持,神经系统和免疫系统发挥作用不一定需要激素的作用,A错误;B、组织液和血浆之间可以进行物质交换,二者的渗透压发生变化时会互相影响,B正确;B、血浆pH的调节主要依靠血浆中存在的一些缓冲物质,C错误;D、甲状腺激素分泌的调节体现了分级调节和反馈调节,D错误。故选B。【点睛】本题考查内环境稳态的相关知识,识记激素的调节过程和内环境稳态的维持机制和过程是解题的关键。二、综合题:本大题共4小题7、有性生殖的真核生物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随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而组合4AaBb1:1:1:1测交Aabb×aaBB或AAbb×aaBb1:1能RRAabb×rraaBb【解析】

孟德尔遗传定律的使用范围1.真核生物的性状遗传。原核生物和非细胞结构的生物没有染色体,不进行减数分裂不适用该定律。2.有性生殖过程中的性状遗传。只有在有性生殖过程中才发生等位基因的分离,以及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的自由组合。3.细胞核遗传。只有真核生物的核基因随染色体的规律性变化而呈现规律性遗传。4.基因的分离定律适用于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只涉及一对等位基因。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适用于两对或两对以上相对性状的遗传,涉及两对或两对上的等位基因且他们分别位于两对或两对以上的同源染色体上。【详解】(1)由分析可知,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是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随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而组合,该定律适用于有性生殖的真核生物。(2)黄绿叶茶树为双显类型,其基因型有4种,分别为AABB、AaBB、AABb、AaBb,其中基因型为AaBb的植株与淡绿色植株(aabb)杂交,即测交,F1将出现4种表现型,比例为1∶1∶1∶1。(3)浓绿叶茶树的基因型为A_bb,黄叶茶树的基因型为aaB_,表现型为上述性状的亲本进行杂交,若亲本的基因型为Aabb×aaBB或AAbb×aaBb,则后代只有2种表现型,比例为1∶1。(4)茶树的叶片形状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表现为不完全显性,因此有圆形(RR)、椭圆(Rr)和长形(rr)三类。现有茶树甲(圆形、浓绿叶)基因型为RRAabb、乙(长形、黄叶)基因型为rraaBb两个杂合子为亲本,二者杂交产生的后代的基因型为RrAaBb(椭圆形黄绿叶),RrAabb(椭圆形浓绿叶)、RraaBb(椭圆形黄叶)、Rraabb(椭圆形淡绿叶),根据叶形和叶色即可选出目标类型。【点睛】掌握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及其适用范围是解答本题的关键!学会用分离定律的思路解答自由组合定律的问题是解答本题的另一关键。8、蘑菇培养基质中富含纤维素,会聚集较多的纤维素分解菌唯一碳源凝固剂单体菌体产生的纤维素酶活性50酶活性残留率该温度下,纤维素酶的热稳定性高,作用时间持久,且酶活性相对较高【解析】

分解纤维素的微生物的分离:

(1)实验原理:

①土壤中存在着大量纤维素分解酶,包括真菌、细菌和放线菌等,它们可以产生纤维素酶。纤维素酶是一种复合酶,可以把纤维素分解为纤维二糖,进一步分解为葡萄糖使微生物加以利用,故在用纤维素作为唯一碳源的培养基中,纤维素分解菌能够很好地生长,其他微生物则不能生长。

②在培养基中加入刚果红,可与培养基中的纤维素形成红色复合物,当纤维素被分解后,红色复合物不能形成,培养基中会出现以纤维素分解菌为中心的透明圈,从而可筛选纤维素分解菌。

(2)实验过程:

土壤取样:采集土样时,应选择富含纤维素的环境;

梯度稀释:用选择培养基培养,以增加纤维素分解菌的浓度;

涂布平板:将样品涂布于含刚果红的鉴别纤维素分解菌的固体培养基上;

挑选产生中心透明圈的菌落:产生纤维素酶的菌落周围出现透明圈,从产生明显的透明圈的菌落上挑取部分细菌,并接种到纤维素分解菌的选择培养基上,在30~37℃条件下培养,可获得较纯的菌种。【详解】(1)由于蘑菇培养基质中富含纤维素,会聚集较多的纤维素分解菌,故选择蘑菇培养基质作为纤维素酶高产菌株的来源。

(2)筛选用的培养基应以纤维素作为唯一碳源;并在配制培养基时加入琼脂作为凝固剂;应筛选时应选择透明圈较大的菌株,因为这一指标值越大说明单个菌体产生的纤维素酶的活性越强。

(3)研究纤维素酶的热稳定性时,首先将纤维素酶液置于35~65℃的不同温度条件下保温2h,再取上述不同温度处理的纤维素酶液和未经保温处理的纤维素酶液,并在50℃下测定纤维素酶的催化速率;计算酶活性残留率。

(4)由图可知:由于40℃时,纤维素酶的热稳定性高,作用时间持久,且酶活性相对较高,故生产中使用该纤维素酶时,最好将温度控制在40℃左右。【点睛】本题结合曲线图主要考查微生物分离及培养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把握知识间内在联系的能力。9、大脑摄食中枢与饱中枢的神经元活动具有相互制约的关系这些神经元对血糖敏感正常人体血糖水平几乎不变神经—体液(或“激素”)调节【解析】

1.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完成反射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反射弧通常由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和效应器组成。传出神经末梢和它所支配的肌肉或腺体等组成效应器,感觉神经末梢,或传入神经末梢组成感受器;2.机体所有的感觉都是由大脑皮层做出的。【详解】(1)机体所有的感觉都是大脑皮层做出,因此饥饿的感觉是大脑对传入的相关兴奋进行分析处理后产生的。(2)题意显示,动物在饥饿情况下,用微电极分别检测和记录下丘脑的外侧区(内有摄食中枢)和下丘脑的腹内侧核(内有饱中枢)的神经元放电情况,结果为前者放电频率较高而后者放电频率较低,说明饥饿时摄食中枢接受了饥饿信号,产生兴奋,静脉注入葡萄糖后,则前者放电频率下降而后者放电频率增加,说明细胞接受葡萄糖后饱中枢接受刺激,产生兴奋,该实验能说明摄食中枢与饱中枢的神经元活动具有相互制约的关系,同时也能显示出这些神经元能接受来自血糖的刺激。(3)由于正常机体的内环境处于相对稳定状态,显然血糖浓度也应该处于相对稳定状态,据此,有科学家推测正常情况下人体饥饿感的产生与血糖水平没有关系。(4)人在饥饿时胃黏膜分泌的饥饿激素,激素调节作用的发挥需要经过体液的传送然后到靶细胞起作用,但最终需要必须通过摄食中枢来完成相关的活动,因此,饥饿激素通过神经—体液调节,最终实现了对摄食行为等生命活动的调节。【点睛】熟知神经调节的过程是解答本题的关键!能够获取有用的信息并能结合信息认真分析是解答本题的另一关键!10、逆转录酶限制性核酸内切酶氢T-DNA启动子在重组质粒导入到农杆菌的过程中,可能有部分农杆菌中导入的不是重组质粒,而是普通质粒农杆菌可感染植物,将目的基因转移到受体细胞中青蒿素产量【解析】

基因工程技术的基本步骤:(1)目的基因的获取:方法有从基因文库中获取、利用PCR技术扩增和人工合成。(2)基因表达载体的构建:是基因工程的核心步骤,基因表达载体包括目的基因、启动子、终止子和标记基因等。(3)将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根据受体细胞不同,导入的方法也不一样。将目的基因导入植物细胞的方法有农杆菌转化法、基因枪法和花粉管通道法;将目的基因导入动物细胞最有效的方法是显微注射法;将目的基因导入微生物细胞的方法是感受态细胞法。(4)目的基因的检测与鉴定:分子水平上的检测:①检测转基因生物染色体的DNA是否插入目的基因--DNA分子杂交技术;②检测目的基因是否转录出了mRNA--分子杂交技术;③检测目的基因是否翻译成蛋白质--抗原-抗体杂交技术。个体水平上的鉴定:抗虫鉴定、抗病鉴定、活性鉴定等。【详解】(1)据图示可知,酶1促进逆转录的过程,故为逆转录酶,酶2用于切割目的基因和质粒,故为限制性核酸内切酶;利用PCR技术扩增目的基因时,使反应体系中的模板DNA解链为单链的条件是加热至90-95℃,目的是破坏了DNA分子中的氢键。(2)构建重组Ti质粒的过程中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