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2023年小升初语文试卷及答案汇总三_第1页
浙江省2023年小升初语文试卷及答案汇总三_第2页
浙江省2023年小升初语文试卷及答案汇总三_第3页
浙江省2023年小升初语文试卷及答案汇总三_第4页
浙江省2023年小升初语文试卷及答案汇总三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浙江省2023年小升初语文试卷及答案汇总三一、基础知识1.为迎接亚运会的到来,同学们要制作一份城市宣传手册,让客人了解温州。(1)请在《宣传手册》的封面上端正地摘录下面的句子。雁山瓯水,温暖之州。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封面要突出温州的简称“瓯”。根据字形,应选择()A. B. C. D.2.根据拼音写汉字。欢迎来到历史文化名城——温州。这是一片人杰地灵、xīngwàng发达的土地。在这里,您会认识在各lǐngyù有所jiànshù的温州名人,您会惊讶fèiténg绵延的宋韵瓯风,您会沉醉于如诗如画的瓯越山水……rèqíng的温州人民欢迎您!3.公元前192年,邹摇建都东瓯。从此,温州人诗意地(qī)居在东瓯大地上。请给“qī"选择正确的汉字。()A.牺 B.栖 C.凄 D.泣4.公元323年,永嘉设郡。郭璞见周围群山错立,恰如北斗星座,因此构建了“山水斗城”。下列和“山水斗城”的“斗”意思一样的是()A.见两小儿辩斗 B.斗转星移 C.海水不可斗量 D.争奇斗艳5.公元675年,永嘉郡更名为温州。温州人在这片土地上不断除旧更新,开拓创新,在改变中发展,真可谓()A.常将有日思无日,莫把无时当有时。 B.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C.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 D.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6.2022年,朔门古港遗址挖掘出土。下列用词有误的是()A.遗址重见天日,证实了温州港是我国古代重要港口。B.南宋时期,温州港吸引了五湖四海的商人前来交流。C.遗址中发现了码头、航船、船货等,还有造船厂、航标塔等,真是司空见惯。D.从古港遗址可以推想出当时温州港车水马龙的景象。7.请帮忙完成温州名人名片。(1)曾任永嘉郡守,他喜欢四处游历,在山水间流连的他近水,近山,后来成为山水诗鼻祖。(2)宋朝著名政治家、诗人、爱国名臣。他历经磨难,依旧正直不阿,真:千磨万击,任尔。(3)爱国诗人。曾在温州驻足。他写的“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会让人想到“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或轻于。”(4)曾任教于温州中学,在《匆匆》一文中写道:过去的日子如,被微风吹散了,如薄雾,被初阳了。8.温州方言很有特色。手册上编印了温州童谣,想让客人听一听、唱一唱。十二月令正月灯,二月鹞。三月麦杆作吹箫。四月四,做做戏。五月五,过重午。①六月六,晒霉毒。七月七,巧食喜鹊啄。②八月八,月饼馅芝麻。③九月九,登高送娘舅。④十月末,水冰骨。十一月,吃汤圆。十二月,糖糕印状元。(1)以下诗句中的传统节日与《十二月令》中的哪一句相关?请填写序号。①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②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③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④五月五日午,赠我一枝艾。(2)十二月,糖糕印状元。”在温州过年时会制作状元糕。状元糕的寓意是:(3)结合内容给“水冰骨”添加注释。【注释1】晒霉毒:晾晒衣服、被褥、书籍等容易霉变的物品。【注释2】水冰骨:二、阅读理解阅读美味材料一①温州是美食天堂。清晨,一碗碗热气腾腾的糯米饭、猪脏粉端上餐桌;中午,在老街里寻觅鸭舌、灯盏糕、猪油渣;傍晚,清蒸的黄鱼,腌制的“江蟹生”出现在大排档。②温州菜也叫“瓯菜”,被列入《中国菜谱》的瓯菜菜式就有46道。瓯菜选用的食材多样,烹调方法多达30余种。瓯菜烹饪技术还被列入浙江省“非遗”名录。在欧美,瓯菜馆占了中国餐馆的较大比例。“这是我从小吃到大的味道!”许多远在异国他乡的温州人来到餐馆,只为吃上一碗地道的温州糯米饭。材料二道是无鱼却有鱼①说起鱼类菜,人们往往联想到鱼头、鱼尾、鱼身。温州名菜三丝敲鱼,让人看不出鱼的痕迹,但尝上一口鲜嫩滑爽,味道醇美。不见鱼却尝到了鱼鲜味,真是“鱼”味无穷。②传说道光年间,温州府来了一位府台,随身带来一名福建厨师。这位厨师模仿福建敲肉做了敲鱼。③敲鱼的关键在于“敲”,给鱼块拍上适量的淀粉,随后就是不断地拍粉、敲打、直至成为薄如蝉翼的鱼片。这期间,淀粉扑太多,鱼肉就失了韧度;敲太重鱼肉不成形,敲太轻鱼肉敲不薄。敲好后,将鱼片切条烧熟,最后配以香菇、火腿、鸡脯肉、青菜等辅料。9.材料一以一日三餐为例,介绍了温州美食多,多,烹调方法多的特点。10.对材料二的题目“道是无鱼却有鱼”最恰当的理解是()A.突出了三丝敲鱼这道温州名菜背后的诗情画意。B.“无鱼”是指碗中看不见鱼,所以三丝敲鱼不属于鱼类菜。C.“有鱼”是指鱼块敲打而成的鱼片,“有鱼”是一种夸张的说法。D.既点出这道菜的烹饪技术,又给读者更多想象空间。11.根据两则材料,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对的打“√”,错的打“×”。①因为瓯菜入选省“非遗”名录,所以瓯菜走向了世界。()②三丝敲鱼的故事,说明瓯菜在发展历程中不断博采众长。()③材料二详写敲鱼片的制作,略写入锅做汤,这样详略得当,突出瓯菜做法巧妙。()12.同学们想在宣传手册中印上三丝敲鱼的做法。请根据材料二,完成流程图。13.请借助材料一,帮忙设计“美味温州”版块的标语。温州美食,是山的味道、海的味道,更是的味道、的味道。阅读水墨仙境楠溪江(节选)肖复兴①我想清澈这个词应该是专为楠溪江而设置的,因为水透明得已经没有了深度,水底的鹅卵石、水草和小鱼,仿佛就在眼前,伸手摸它们,其实还在很深的地方。②最好是乘坐竹排顺江而下,水在脚下,一路亲近着你,湿润而温馨。竹排和江水那样亲密无间,我们也才会体会到水如净土、鱼若行空的澄净透明。江上的舴艋舟和船头的鱼鹰,如国画中点染出的水渍墨晕,更显出江在平缓而幽美地流动。两岸的滩林婆娑摇曳,杨树、枫树、松树、杨梅树,尽情地舒展腰身,像是一江平静的碧水长出了秀发,婀娜多姿,随风飘逸,显出楠溪江风情万种的一面。③都说女儿是水做的,那得是好水,就像楠溪江的水一样。其实,反过来可以说好水也是女儿做的,楠溪江就是好女儿做成的,是那种藏在深闺的漂亮女儿做的。藏在深闺的漂亮,是没有污染的漂亮,是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的漂亮,清新纯真。镜头捕捉笔记(1)拍摄第一自然段适合用近景镜头,这样能表现楠溪江。(2)最后一段作者用精妙的比喻,突出了楠溪江的美,表达了。可以采用全景镜头拍摄。④楠溪江上那些碇(dìng)步,实在是太漂亮了。那是楠溪江独特的风景,是用一块块方方正正的石头垒在江中刚刚高过水面,每块石碇间有一段小小的间隔,横躺在水中,像一个美丽的口琴,江水从中潺潺流过,吹响清亮的乐章,那是只属于楠溪江自己的旋律。⑤如果说楠溪江是小姑娘明亮的眼睛,碇步就是自然而恰到好处的眉毛。(选文有删改)14.这脚本(选文)主要从和两个方面描绘了楠溪江美景。15.阅读第二自然段,填写“拍摄计划单”。拍摄计划单拍摄意图:展示楠溪江处处风光如画拍摄顺序:脚下————制作建议:配上(舒缓优美激昂热烈)的音乐,并以(气缓声沉气平声柔)的语气来录制解说词。(在正确选项上打“√”)16.为什么说楠溪江就是好女儿做成的?下列理解错误的一项是()。A.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楠溪江水滋养了好女儿。B.楠溪江水像好女儿一样清新纯真,不受污染。C.楠溪江水拥有好女儿般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的漂亮。17.根据文章内容,你会选哪幅照片作为视频封面图?请说明理由。我选图,理由是:。18.阅读第一自然段和第五自然段,完成镜头捕捉笔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9.大家提议,毕业那天将制作好的宣传手册、风光短片放入礼盒,赠给母校留念,以感谢母校的栽培之恩。下列最适合写在赠言卡上的一项是()A.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B.十年树木,百年树人。C.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D.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阅读材料一:《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节选)更有趣的是一位名叫阿瑟林斯基的俄裔美国睡眠研究专家。一次,他发现儿子在睡觉的时候,眼珠忽然转动起来。他感到很奇怪:为什么睡觉时眼珠会转动?这会不会与做梦有关?会是什么关系呢?阿瑟林斯基带着一连串的疑问,对自己八岁的儿子进行了实验,结果表明:脑电波的变化与做梦有关。接着,他又对二十名成年人进行了反复的观察实验,最后得出结论:睡眠中眼珠快速转动的时候,人的脑电波也会发生较大的变化,这是人最容易做梦的阶段。阿瑟林斯基的研究成果,成为心理学家研究做梦的重要依据。在科学史上,这样的事例还有很多,这说明科学并不神秘,真理并不遥远。只要你见微知著,善于发问并不断探索,那么,当你解决了若干个问号之后,就有可能发现真理。材料二:自2019年温州举办世界青年科学家峰会以来,“青科会”累计邀请了2600余名青年科学家代表参会。2022年“青科会”,温州落地高能级创新平台16个,引进人才创新创业项目和技术合作项目232个。在青科会的大健康论坛上,温州医科大学的李院士介绍了他和团队的重要研究成果——全球第一个获批的“生长因子”药物。李院士说:“研究‘生长因子’最难的不是发现,而是提炼。”李院士从事“生长因子”研究30多年,前15年只专注做一件事——提炼出可批量生产的“生长因子”。李院士和他的团队试过无数种方法,后来把基因技术用到提炼上来,才解决了难题,有了全世界第一个“生长因子”药物。【理解材料】20.以下与“见微知著”意思最接近的一项是()A.一叶障目 B.因小见大 C.追根求源 D.察言观色21.根据以上两个材料填写表格。事例相同点(1)都是关于科学探究的故事。(2)研究成果都是才获得的。李院士和他的团队通过多年努力,研发出了世界上第一个“生长因子”药物。22.整理材料时,有同学认为材料二是科学探究事例,也能说明“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这个观点。但是小鹿告诉他材料二不能说明这个观点,因为23.请你一起完成讨论任务小灵通无意中登上了一艘开往“未来市”的气垫船,在船上结识了小虎子和小燕兄妹俩。在未来市,小灵通看到了耳朵里的小小扩音器、香烟盒似的半导体电视电话机等数不清的高科技新事物。①小鹿:材料一选自温籍作家叶永烈的文章。近来我看到他写的科幻小说《小灵通漫游未来》一书的梗概。看了梗概,我猜测小灵通在“未来市”最有可能经历的事是A.小灵通努力推动科学发展。 B.小灵通亲身体验新奇事物。C.小灵通和朋友们历经磨难。 D.小灵通成了未来市的名人。②小城:这书写于六十年前,书中好多幻想已成现实。在一次采访中,叶永烈说写科幻小说不仅要会幻想,还要考虑想象,并进行论证。叶永烈身上有温州人精神:既脚踏实地又大胆想象。③小语:材料二中的李院士真了不起啊!从他的言行中我同样发现了温州人精神:。不过读这个材料时,我有疑问:承办世界青年科学家峰会对温州有什么好处?小文:我借助材料二中的数据感受到:“青科会”是一个能给温州带来的峰会。温州人真是太有智慧了!三、表达运用24.通过“制作城市宣传手册”这一项目化学习,同学们对“温州人”钦佩不已。大家决定发起“身边的温州人”征稿活动,并在“出彩温州”版块进行展示。征稿主题:身边的温州人征稿要求:①介绍身边令人佩服的温州人,可以是一个人,也可以是一群人。②突出他(们)的特点,把印象深刻的内容写具体,把真情实感自然表达出来。③题目自拟,不得出现真实姓名和学校。

答案解析部分1.【答案】(1)雁山瓯水,温暖之州(2)C【解析】【分析】(1)书写句子,要把每个字写正确,“雁”是厂字头,里面是左右结构;“瓯”右边是“瓦”;“温暖”的“暖”是日字旁,右边不要写成“爱”;(2)“瓯”右边是“瓦”,结合各项,应该选择C;故答案为:(1)雁山瓯水,温暖之州;(2)C【点评】题目考查学生的书写能力,作答时要特别注意句子中的易错字,注意形近字的区别,把每个字写正确,结合汉字不同字体的字形,进行正确作答。2.【答案】兴旺;领域;建树;沸腾;热情【解析】【分析】“兴旺”的“旺”是日字旁,右边是“王”;“领域”的“域”是提土旁,左右结构;“建树”的“建”是建之旁,里面是“聿”;“沸腾”的“腾”是月字旁,右边下面是“马”;“热情”的“情”是竖心旁,右边是“青”。故答案为:兴旺;领域;建树;沸腾;热情;【点评】题目考查学生对拼音的正确拼读和词语书写能力。作答时要首先把拼音拼读正确,注意区分有同音字和同音词的情况;书写时要注意易错字的笔画和结构,把每个字写正确,即可顺利作答。3.【答案】B【解析】【分析】“栖居”是指像鸟儿一样的居住,结合词语的意思,“栖”是木字旁,右边是“西”;结合汉字的意思确定字形。故答案为:B【点评】题目考查学生的词语字形掌握能力。作答时要结合平时词语的学习积累,正确掌握词语的字形,对每项的汉字逐一进行分析判断,做出正确选择。4.【答案】B【解析】【分析】结合题目表述,“山水斗城”中“斗”指星星的意思;阅读各项,A项中“斗”是争执的意思;B项中“斗”指星星;与题目中“斗”意思一致;C项中“斗”指一种称量粮食的容器;D项中“斗”是争斗的意思;故答案为:B【点评】题目考查学生对汉字字义的理解能力。作答时要结合句子表达的意思,根据句意体会这个字在句子中的意思,做出选择。然后把字义带入句子中看是否符合,检验自己的判断。5.【答案】D【解析】【分析】结合题目中“不断除旧更新,开拓创新,在改变中发展,”,应该用“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进行表述,意思是如果能够一天新,就应保持天天新,新了还要更新。比喻从勤于省身和动态的角度来强调及时反省和不断革新。A项“常将有日思无日,莫把无时当有时。”意思是眼光要长远;B项“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意思是时间能检验人性;C项中“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教育人要懂得变通。故答案为:D【点评】题目考查对格言的理解和掌握能力。作答是要根据题目要求,结合平时学习积累的格言,依据格言的意思进行正确运用和作答。6.【答案】C【解析】【分析】结合题目,阅读各项中句子和词语,ABD三项中加点词语的运用是正确的,符合词语和句子的意思;C项中“司空见惯”指某事常见,不足为奇。与句子中“遗址中发现了码头、航船、船货等,还有造船厂、航标塔等”表述不符,这项成语运用不当。故答案为:C【点评】题目考查学生对成语的理解和运用能力。作答时要结合平时学习对成语的理解,根据每个句子所表达的主要意思判断成语的运用是否恰当,然后做出正确判断,做出选择。7.【答案】(1)知鱼性;识鸟音(2)还坚劲;东西南北风(3)泰山;鸿毛(4)轻烟;蒸融【解析】【分析】(1)“近水知鱼性,近山识鸟音”意思是临近水边,时间长了,就会懂得水中鱼的习性;靠近山林,时间长了,就会知道林中鸟儿的习性。(2)“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出自清代郑燮《竹石》,意思是在经历了无数磨难和打击后身骨仍然坚劲,任凭你刮酷暑的东南风,还是严冬的西北风。(3)“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是汉代司马迁的名言,意思是人固然都有一死,但有的人死得比泰山还重,有的人却比鸿毛还轻,这是因为他们生存所依靠的东西不同啊!一个人最重要的是不污辱祖先。(4)结合课文《匆匆》,“过去的日子如轻烟,被微风吹散了,如薄雾,被初阳蒸融了。”书写时“轻烟”的“烟”是火字旁,右边是“因”;“蒸融”的“融”右边是“虫”。故答案为:(1)知鱼性;识鸟音(2)还坚劲;东西南北风(3)泰山;鸿毛(4)轻烟;蒸融【点评】题目考查学生对古诗和古代文学作品中名句的背诵和默写能力,也涉及格言和课文理解的内容。作答时要结合题目要求,根据对诗句和课文的理解,以及自己课外阅读中积累的古代文学知识进行准确作答,答案要规范,书写要正确。8.【答案】(1)④;②;③;①(2)高中状元(3)手伸到水里已经有冰冷刺骨的感觉了【解析】【分析】(1)①“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出自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描述“重阳节”,与“④”项表述有关;②“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出自《古诗十九首》,描写了七夕节牛郎织女相会的故事,与②项表述有关;③“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描述的是八月十五中秋节,与③项描述有关;④“五月五日午,赠我一枝艾。”这句描述的是端午节,与①项描述有关;(2)结合相关知识,“糕”与“高”读音相同,“状元糕”指状元高中的意思;(3)“水冰骨”意思是水很凉,冰凉刺骨。结合例句进行理解作答。故答案为:(1)④;②;③;①(2)高中状元(3)手伸到水里已经有冰冷刺骨的感觉了【点评】本题为现代文阅读题,考查学生的现代文阅读和理解能力。作答时结合短文内容和题目要求,根据自己对温州童谣文的理解和题目考查要求,抓住原文中重点语句进行分析和思考,即可顺利作答。【答案】9.菜品;小吃10.D11.错误|错误|正确12.敲打成片|切条烧熟13.传承;家【解析】【点评】本题为现代文阅读题,考查学生的现代文阅读和理解能力。作答时结合短文内容和题目要求,根据自己对短文的理解和题目考查要要求,抓住原文中重点段落和语句进行分析和思考,即可顺利作答。9.结合材料一,主要介绍了温州美食菜式多;食材多;烹饪方法多的特点。结合文中句子进行正确作答。故答案为:菜品;小吃;10.结合“让人看不出鱼的痕迹,但尝上一口鲜嫩滑爽,味道醇美。不见鱼却尝到了鱼鲜味,真是“鱼”味无穷。”的表述,“道是无鱼却有鱼”意思是虽然看不出鱼的痕迹,但是却吃出了鱼的味道,说明了温州菜烹饪技术的高超。故答案为:D11.①因为“在欧美,瓯菜馆占了中国餐馆的较大比例。”所以瓯菜走向了世界。这项表述错误。②“三丝敲鱼”的烹饪方法说明瓯菜烹饪方法的创新,这项表述错误;③结合材料二对“三丝敲鱼”的描写,这项表述正确。故答案为:错误|错误|正确;12.结合材料二对“三丝敲鱼”的描写,制作过程要经过“鱼块拍粉”“敲打成片”“切条烧熟”“配以辅料”四个步骤。结合自己的理解进行作答。故答案为:敲打成片|切条烧熟;13.结合材料中的内容,根据温州美食的特点,结合“温州美食,是山的味道、海的味道”的表述,进行作答。结合自己的理解,进行补充说明。故答案为:传承;家【答案】14.江水;碇步15.江面;两岸;舒缓优美;气平声柔16.A17.2;图2有江水,有碇步,和文章主题更贴切18.江水清澈作者对楠溪江的喜爱之情19.B【解析】【点评】本题为现代文阅读题,考查学生的现代文阅读和理解能力。作答时结合短文内容和题目要求,根据自己对短文的理解和题目考查要要求,抓住原文中重点段落和语句进行分析和思考,即可顺利作答。14.结合短文内容,主要从江水和碇步两个方面,描写了楠溪江的特点,结合短文内容,进行正确作答。故答案为:江水;碇步;15.结合第二自然段的描写,可以从脚下、江面、两岸这三个不同的地方进行拍摄;可以用舒缓优美的音乐,配上气平声柔的语气录制解说词。结合对句子的理解,进行作答。故答案为:江面;两岸;舒缓优美;气平声柔16.结合短文内容,楠溪江的水就像好女儿一样清澈、纯洁,天然而成;阅读各项,A项表述错误,不符合原文内容。故答案为:A17.结合短文中对楠溪江的描写,抓住江水和碇步的特点,结合图画内容,图2描绘了短文的内容,与短文更贴切;适合作为视频封面图。故答案为:2;图2有江水,有碇步,和文章主题更贴切;18.结合第①自然段,主要描写了楠溪江水的清澈;第⑤自然段描写了楠溪江惹人喜爱;结合短文内容,进行作答。故答案为:江水清澈作者对楠溪江的喜爱之情19.结合“赠给母校留念,以感谢母校的栽培之恩”,应该用“十年树木,百年树人。”表述,赞美母校培育的一代又一代的人才。故答案为:B【答案】20.B21.阿瑟林斯基发现睡眠中眼珠快速转动的时候,人的脑电波也会发生较大的变化,这是人最容易做梦的阶段;不断探索反复实验22.材料二侧重于讲解决问题23.B;科学性;勤于思考,不怕困难;发展【解析】【点评】本题为现代文阅读题,考查学生的现代文阅读和理解能力。作答时结合短文内容和题目要求,根据自己对短文的理解和题目考查要要求,抓住原文中重点段落和语句进行分析和思考,即可顺利作答。20.“见微知著”意思是见到事情的苗头,就能知道它的实质和发展趋势。比喻小中见大、以小见大。与“因小见大”意思相近。故答案为:B21.结合材料一,记叙了俄裔美国睡眠研究专家阿瑟林斯基从儿子睡觉的观察中,发现脑电波变化的规律;这两项中的事例都是关于科学探究的故事,这些研究成果都是从对生活现象的观察中获得的。结合短文内容,进行作答。故答案为:阿瑟林斯基发现睡眠中眼珠快速转动的时候,人的脑电波也会发生较大的变化,这是人最容易做梦的阶段;不断探索反复实验22.结合材料二内容,这段主要介绍了李院士和他的团队通过多年努力,研发出了世界上第一个“生长因子”药物的经历,这段主要描写的是用基因技术解决问题,而不是科学发现,因此不能说明“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这个观点。故答案为:材料二侧重于讲解决问题23.①结合“小灵通看到了耳朵里的小小扩音器、香烟盒似的半导体电视电话机等数不清的高科技新事物。”的表述,小灵通在“未来市”最有可能经历的事是小灵通亲身体验新奇事物。②结合“书中好多幻想已成现实”“身上有温州人精神:既脚踏实地又大胆想象”,说明写科幻小说不仅要会幻想,还要考虑想象科学性。结合短文进行作答。③结合材料二可以看出温州人具有不怕困难、勇于实践的精神;“青科会”可以改温州带来科学技术的发展机遇;结合短文内容,进行作答。故答案为:B;科学性;勤于思考,不怕困难;发展;24.【答案】身边的温州人每个人的身边,应该都有一些十分优秀的人吧?我的身边就有一位十分优秀的温州人,那就是我的表姨——毛亚琪。说起来,她还是我们瓦市小学的名誉校友呢!毛亚琪是我妈妈的表妹,她是一名优秀的武术运动员,曾经担任过2008年奥运会集训期间的中国武术国家队的队长,获得过南拳南棍的全国冠军、全运会冠军、世界锦标赛冠军、亚运会冠军,实现了武术世界冠军的大满贯。表姨的习武之路,可以说是“无心插柳柳成荫”。小时候因为体弱多病、不爱吃饭,本着“强身健体”的目的,姨婆才送她去习武的,当时的她万万没想到表姨竟然在武术方面会有这么大的成就。尽管习武之路的开始可以说是“偶然”,但她的成功却是必然,这一切和她的刻苦训练是分不开的。表姨是同期训练里年龄最小、个头也最小的,身体的先天素质不是很好,所以开始练习的时候,没少吃苦头。可是表姨不气馁、不退缩,压腿、扎马步等基本功,她练得比谁都认真。不仅如此,她还主动要求教练给她加量练习。在学习前空翻的时候,表姨遇到了习武的瓶颈期,年龄小胆子也小的她,怎样也克服不了心理障碍,无法完成前空翻动作。后来教练想了一个办法,用一根绳子拴住她的腰,让她练习前空翻,一次、两次、三次……她从垫子上跃起又摔倒,无数次的失败并没有阻止她前进的步伐,即使伤痕累累,她仍然坚持苦练。终于有一天,她一跃而起,成功地做了一个漂亮的前空翻动作,当时在场的所有人都为这个坚毅的小姑娘喝彩!从此以后,表姨像被打通了任督二脉一般,习武的决心和信心更强了,每次都是最早到达体校、最晚离开体校的学员。终于功夫不负有心人,从温州市儿童武术冠军,到浙江省儿童武术冠军,短短两年,表姨毛亚琪就被浙江省体工大队选入省武术队,成为专业的武术运动员。体工大队的训练要求更高了,表姨虽然当时还只是个9岁的孩子,但是她在训练中不怕吃苦,从不退缩,对自身的要求更严格了。在训练中,被刀枪剑等兵器伤到的事情时有发生,表姨却经常报喜不报忧。一次训练,她的大腿上被剑划了一道长长的口子,送到医院后缝了12针,正巧去看她的姨婆心疼得直掉眼泪,她却忍着疼痛反过来安慰姨婆:“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因为表姨的坚持和努力,她终于成为武术界的一个传奇,获得了各种荣誉。表姨工作忙,我每年只能在过年家庭聚会的时候才能见到她。要不是妈妈的介绍,我绝对联想不到表面上温温柔柔的表姨竟是这样一位“巾帼不让须眉”的名人。我打心眼儿里佩服她,我要学习她刻苦训练不畏困难的精神,也许我成为不了她那么有成就的人,但是我可以成为像她一样努力的人。正是如我的表姨毛亚琪这样一位又一位的优秀温州人,用他们的优秀品质影响和激励着我们这些年轻一辈,才会让温州“江山代有才人出”,让温州未来更美好!【解析】【分析】题目要求写一写“身边的温州人”,结合自己的生活实践进行观察和描写,内容要具体,语句要通顺,表达出自己的真情实感。故答案为:身边的温州人每个人的身边,应该都有一些十分优秀的人吧?我的身边就有一位十分优秀的温州人,那就是我的表姨——毛亚琪。说起来,她还是我们瓦市小学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