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医疗信息化行业分析报告_第1页
2024年医疗信息化行业分析报告_第2页
2024年医疗信息化行业分析报告_第3页
2024年医疗信息化行业分析报告_第4页
2024年医疗信息化行业分析报告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4年医疗信息化行业分析报告目录一、国内医疗信息化现状:曙光乍泄,前程似锦 PAGEREFToc357105244\h41、政策频加码基层、区域、临床信息化一个都不少 PAGEREFToc357105245\h5(1)医疗卫生事业成长期国策 PAGEREFToc357105246\h5(2)医疗信息化成长期国策,超十年政策持续加码成大概率事件 PAGEREFToc357105247\h5(3)基层、区域、临床信息系统一个都不能少 PAGEREFToc357105248\h6(4)行业标准化建设加速,大厂将受政策倾斜 PAGEREFToc357105249\h82、医院内生需求旺盛,信息化方兴未艾 PAGEREFToc357105250\h10(1)各类医院对IT的重视程度和投入不断加大 PAGEREFToc357105251\h10(2)医院临床类应用进入建设高潮 PAGEREFToc357105252\h11(3)经济欠发达地区和中小医院迎来需求高峰 PAGEREFToc357105253\h11(4)国内医院信息化发展阻碍因素转向产能受限 PAGEREFToc357105254\h123、新技术的应用将加速产业发展 PAGEREFToc357105255\h13(1)无线技术 PAGEREFToc357105256\h13(2)大数据 PAGEREFToc357105257\h14(3)云计算 PAGEREFToc357105258\h14(4)语音识别 PAGEREFToc357105259\h15二、中美比较分析:我国医疗信息化仍长路漫漫 PAGEREFToc357105260\h161、两国医疗信息化的云泥之别 PAGEREFToc357105261\h16(1)两国医疗信息化投入判若云泥 PAGEREFToc357105262\h16(2)支出结构相差较大,我国医疗信息化仍处基础阶段 PAGEREFToc357105263\h17(3)我国医疗信息化评价标准较为宽松,医院信息化水平偏弱 PAGEREFToc357105264\h18(4)我国医疗信息化各应用整体渗透率较低 PAGEREFToc357105265\h19(5)两国的医疗信息化发展限制因素不尽相同 PAGEREFToc357105266\h192、两国在政策、发展方向上已渐趋一致,差距将逐渐缩小 PAGEREFToc357105267\h20(1)中美两国医院信息化发展路径与政策方向大体相同 PAGEREFToc357105268\h20(2)两国均在2024年后迎来电子病历的政策推广高峰 PAGEREFToc357105269\h21(3)从医疗信息化的职能阶段而言,两国将相差无几 PAGEREFToc357105270\h23三、行业标杆分析:中国卫宁软件VS美国Cerner PAGEREFToc357105271\h241、Cerner:美国医院信息化的翘楚 PAGEREFToc357105272\h25(1)专注使公司充分地分享了医疗信息化长期行业红利 PAGEREFToc357105273\h26(2)走出“区域化”,渠道覆盖面提升提供长期增长空间 PAGEREFToc357105274\h27(3)产品平台化、应用多元化、运维服务长期化提升毛利率,提高营收和利润持续能力 PAGEREFToc357105275\h282、卫宁软件:“专注、产品化、走出去”是成为Cerner的基因 PAGEREFToc357105276\h29(1)卫宁的专注已为其奠定了行业地位 PAGEREFToc357105277\h29(2)“产品化”思路有助于未来大幅降低管理成本,提升利润率和市场份额 PAGEREFToc357105278\h30(3)顺应“走出去”战略,扩大省外市场,“跑马圈地”阵痛将换来光明 PAGEREFToc357105279\h31四、行业风险 PAGEREFToc357105280\h32一、国内医疗信息化现状:曙光乍泄,前程似锦新医改余音方落,医疗卫生信息化“十四五”规划、“3521工程”、基层医疗信息系统建设指导意见等实质性政策接踵而至,我国医疗信息化步入发展快车道,县医院、社区卫生、公共卫生信息系统成主要动力,医院应用需求向临床化和公众化横纵双向拓展,云计算、无线等技术被广泛接受并逐步渗透。根据IDC的报告,2024年,医疗行业IT花费是146亿元,约占到医疗总费用的0.8%。我们认为,在政府不断加大对医药卫生事业及医疗信息化产业的支持力度的背景下,医疗信息化热潮将加速升温,预计2024年投资将达340亿元,未来几年医疗信息化市场仍然可观。医疗信息化行业未来的长期增长逻辑涵盖政策、医院需求、技术迭代,几乎占尽天时、地利、人和。1、政策频加码基层、区域、临床信息化一个都不少(1)医疗卫生事业成长期国策2024年8月,卫生部发布耗时三年完成的《健康中国2024战略研究报告》,推出七大医疗体系重大专项,并提出卫生费用占GDP比重到2024年将从目前的5%提升0.5个百分点,到2024年将进一步达到6.5%-7%。相应财政投入也将大幅增加,目前卫生支出占财政支出比重仅为5.3%,预计到“十四五”末期将提高到8%,而到2024年将进一步上升3个百分点到11%,政府卫生投入占GDP比重也将从目前的1.2%左右上升到2024年的2.2%,提高1个百分点。医药卫生事业已经提升到国家战略高度,未来资金投资总规模有望达到4000亿左右。(2)医疗信息化成长期国策,超十年政策持续加码成大概率事件《健康中国2024战略研究报告》提出,针对医疗信息化,卫生部将推出未来八年611亿元预算的全民电子健康系统工程,包括大型综合医院信息化系统的标准化建设、建立全民电子健康档案和区域性医疗信息化平台三项工作。其中“十四五”期间,国家将选择部分省份投入经费先行试点,开展信息化统一标准、组织编写健康档案标准等工作,随后逐步向全国推行。医疗卫生信息化“十四五”规划的发布和“3521工程”的推进,开启了我国医疗信息化的新一轮建设高潮,之后各种相关政策持续加大对医疗信息化的支持力度。我们认为,未来十年,政策持续加码将是推动医疗信息化热潮持续升温、行业不断向纵深发展的主要动力,医疗信息化行业将迎来新一轮高速增长期。(3)基层、区域、临床信息系统一个都不能少目前,医疗信息化建设重点正在向HCIS过渡,下一步重点推广电子病历EMR(ElectronicMedicalRecord),实现区域内的联网使用。2024年,各级医院将重点部署电子病历和临床路径系统,卫生部已下发通知,决定在北京市等22个省(区、市)部分区域和医院开展电子病历试点工作,要求所有试点医院在年内完成相关试点项目。我们从“十四五”期间卫生信息化建设的重点来看,中央资金投入也集中在下述领域:第一,基层医疗机构信息化建设,即支持县级医院和中西部地区42万多个村级卫生室信息化建设,市场潜力大,地方政府将是其发展的重要驱动力;第二,区域医疗卫生平台建设,此次卫生部发布的电子健康系统工程预算将更多用于区域性医疗信息化平台建设项目,目前已在上海的多个区县,广东省和江苏省的多个城市,以及河北省的唐山市等多地开始建立起来。第三,远程医疗与临床医疗路径管理系统建设。据统计,仅上述三项重点建设项目,政府直接补助就超过100亿元,期间投资力度可见一斑。未来几年,上述项目逐步由试点转向全面建设,各政府、医院势必加大配套投入,总体投资规模还将扩大数倍。与此同时全国多个城市也已经开始进行规划和计划,预计2024到2024年将是高速建设期。(4)行业标准化建设加速,大厂将受政策倾斜目前我国医疗信息化已进入到临床和区域医疗信息化建设阶段,无论是电子健康档案还是区域医疗,必须要求区域内医院信息系统能够实现互联互通,而原来没有统一标准的医院信息系统将成为建设区域医疗的最大技术障碍。因此,医疗信息化标准建设便成为最亟待解决的问题。从此次健康中国战略中也可以看到,针对医疗信息化的全民电子健康系统工程建设中非常重要的一项便是大型综合医院信息化系统的标准化建设,由此表明医疗信息化标准建设已经被提到更高的战略地位。从今年以来卫生部召开的关于医疗信息化标准建设会议的密集程度也可窥见一斑。资料来源:卫生部据此我们认为,与制定电子病历统一标准相同,卫生部还将加速推进其它信息化统一标准建设等工作。医疗信息系统标准将逐步统一,市场更加规范,这一方面将提升行业准入门槛;另一方面利好实力强大的企业快速推广标准化程度高的产品,从而提高市场份额,促进行业集中度逐步提升。2、医院内生需求旺盛,信息化方兴未艾目前,多数公立医院在其功能完备性、人员配备、组织管理、科研技术等多方面已达到较高水平,部分领域在应对患者需求上已具备较大冗余,而信息管理作为起步较晚的重要发展基础之一,“木桶效应”凸显,也因此,医院信息化建设需求异常旺盛。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1)各类医院对IT的重视程度和投入不断加大目前,多数医院已开始将信息化建设作为其长期发展重点之一,近五年中小型医院效仿大型三级医院,纷纷开始建立信息化部门,并开始制定全面的信息化规划,反映了医院对IT重视程度的不断提升。根据CHIMA的调查,2024年我国医院信息化平均投入仅95.8万元,2024年投入为252.0万元,5年内增长2.5倍。同时,由医院信息化投入规模变化状况的有效统计数据中显示,68.14%医院信息化投入表现出增长态势,24.4%的医院投入规模将现大幅增长。(2)医院临床类应用进入建设高潮自2024年医院业务信息系统(HMIS)在大型医疗机构的建设热潮后,医院基础业务平台已逐步成型,信息化需求开始转向深化临床应用,从目前医院规划率前十名的临床应用来看,医院仍然处于极其重要科室、核心诊疗工具相关的应用,处于医院深化应用规划的初级阶段。因而我们认为,临床信息系统整体需求规模增速仍将维持在30%以上,且增速短期还将不断放大。(3)经济欠发达地区和中小医院迎来需求高峰目前我国医疗信息化投入中77.7%来自于三级医院,经济发达地区的投入占比达到62.8%,中西部地区、中小型医院信息化能力建设较慢。到考虑到国家对电子病历及未来结构化数据和应用的标准化需要建立在全国各医院信息系统的基础之上,中小医院和经济欠发达地区医院有望迎来需求高峰。在12年CHIMA的调研中,超过70%的欠发达地区医院信息化投入将有所增长,其中26.5%将出现大幅增长。(4)国内医院信息化发展阻碍因素转向产能受限2024年的调查统计中揭示了,除了资金因素外,信息化标准和领导的支持成为阻碍信息化发展的罪魁祸首,而到了2024年,在资金问题继续凸显的基础上,供应商产能和本身人力资源的匮乏成为了重要因素,反映了医疗信息化需求快速扩张下,需求和产能失衡的局面。考虑到未来政策对医疗信息化带来的资金倾斜,国内软件企业还将继续面临供不应求的局面。整体来看,小型医院和欠发达地区的增量需求与大型医院的临床应用深化在横纵两个方向对行业高增长形成支撑,在医院重视程度不断加大和政策资金倾斜的背景下,医院信息化发展阻碍因素也将逐步消除,行业高增长仍将延续。3、新技术的应用将加速产业发展任何一个信息化行业的有效技术升级都将使行业诞生巨大的技术迭代需求,医疗信息化也不例外,考虑到无线技术、云计算、语音识别、大数据等前沿技术在医疗信息化的渗透率仍然较低,这些新技术的应用还将为医疗信息化带来巨大的增量空间:(1)无线技术随着近年无线临床技术的快速发展,医院无纸化、无胶片化趋势有了更好的技术保障,无线查房、无线床边护理、通信、监控、药库管理、无线科研以及与RFID结合的WLAN应用纷纷涌现,并在大型医院中得以应用。无线网络应用已成目前医院规划最多的新技术,未来随终端设备移动化、通信介质无线化趋势对医院的进一步影响,无线类应用仍将快速增长。(2)大数据医院产生的数据量令人震惊,医院正常CT图像单张就高达150-200MB,病理图、诊断图等动则上G,更不用说包含B超在内的视频影像文件,大部分病人数据均由于缺乏相应硬件和应用无法长期保存,从而最终被医院丢弃,麦肯锡曾测算每年美国由于缺乏对数据的分析和利用从而损失了超过3000亿美元的价值。随我国对电子病历结构化数据标准的不断补充,医院对大数据应用的建设也将催生行业的巨大机会。(3)云计算云计算在医疗信息化的应用主要分为两个层面:1.IT企业为中小型企业提供的云计算平台化服务,如SaaS,目前已在卫宁、金蝶、用友等企业中普遍使用,未来随中小医院客户数量的不断增长,这一技术的应用还将深化;2.实现区域内卫生信息互联互通,数据一体化的区域云平台,使得医院诊疗、数据向公众开放,并通过开源平台引入第三方企业丰富应用,已有华为、东软、IBM等企业分别介入基础层和中间层,目前应用层仍需要医疗结构化数据标准的统一。(4)语音识别作为交互方式的补充,语音识别是近年炙手可热的技术。美国著名语音识别企业Nuance与医疗IT软件企业合作的收入占比接近40%,主要应用于医嘱录入。2024年,国内已有5.58%的医院采用了语音识别技术,语音识别技术在医院信息化软件中的融入,也将增厚软件本身的附加值,提升医生的工作效率。考虑到目前发达地区大型医院的同质化竞争依然激烈,医疗服务能力与方式已成为各大医院考量的重点之一,在此背景下,成熟大型医院有较强动力来追逐医疗行业中的新兴技术,并通过此保持区域内或行业内的服务领先地位,新技术对其需求的拉动作用在未来也将发挥重大作用。二、中美比较分析:我国医疗信息化仍长路漫漫与世界医院信息化技术起源国美国相比,我国在起步阶段上落后10-15年,考虑到现阶段和美国在投入力度、执行效果上的巨大差距,我国医疗信息化仍长路漫漫,但随目前两国政策对医疗信息化时点、出发点、扶持方向以及目标上的渐趋一致,两国医疗信息化差距也将逐步缩小。1、两国医疗信息化的云泥之别我国人口众多、医院数量庞大、医疗体系问题较多、医疗信息化起步较晚,因此与美国相比,我国差距甚大,主要体现在:(1)两国医疗信息化投入判若云泥即便我国对医疗行业重视程度在不断提升,但医疗开支占财政支出比例仍差美国4倍左右,美国医院IT总支出约为273亿美元,占医疗总开支的3.09%,而中国即便是在较小的医疗投入基数下,IT支出占比仍不及美国。考虑到我国人口基数较大,医院数量众多,我国人均医疗IT支出更是微不足道,与美国相差37倍。美国2024年奥巴马签署的经济复苏和在投资法案中,仅电子病历的支出就高达200亿美元。(2)支出结构相差较大,我国医疗信息化仍处基础阶段根据赛迪顾问的统计,我国医疗信息化支出中,硬件支出高达71.2%,服务仅占11.9%,而美国的产品结构则更偏向于服务和软件,反映了我国医疗信息化仍处于基础设施建设和平台框架搭建阶段,一定程度上影响了IT厂商的毛利率水平和盈利的持续性。(3)我国医疗信息化评价标准较为宽松,医院信息化水平偏弱两国权威机构均发布了针对医疗机构的电子病历成熟度评价模型,并将所有样本分为8个等级,在评价体系上,我国标准制定的较为宽松。从两国信息化达到的标准来看,我国医院相对偏弱。(4)我国医疗信息化各应用整体渗透率较低美国核心医疗信息化应用如EMR、CPOE、临床分析系统等渗透率已经较高,同类应用与我国相比高30%-40%,但至今美国医疗信息化应用仍在向纵深化和区域化两个维度发展,行业需求较为旺盛,因而我国医疗信息化应用的发展道路仍不见边际。(5)两国的医疗信息化发展限制因素不尽相同上文中提及,我国现阶段医疗信息化的最大阻碍因素在于缺乏资金,而HIMSS在美国的调查显示,随美国200亿美元的刺激政策出台后,美国医疗机构已将主要障碍因素转向人力资源匮乏,这点体现了我国政策的作用仍然是滞后的。2、两国在政策、发展方向上已渐趋一致,差距将逐渐缩小即便我们看到两国之间,由于起步时间和国情的因素,导致两国目前在医疗信息化上的巨大差距,但同时我们也应看到未来差距缩小的可能性。(1)中美两国医院信息化发展路径与政策方向大体相同虽然美国医疗信息化起步较早,且医疗服务和管理模式与我国有较大的差别,但相同之处就在于:1.发展历程主要都经历了从财务系统为核心的医院管理信息化系统,逐步转向了以HER电子病历为工具的临床管理信息化,最终走向园内业务整合为核心实现的区域卫生信息化;2.目前均处于医院管理信息化向临床信息化的切换阶段,政策和资金推动显著,但该阶段的探索需要经历相当长的时期。(2)两国均在2024年后迎来电子病历的政策推广高峰2024年奥巴马签署的经济复苏和在投资法案(ARRA)将美国医疗信息化推到了新的制高点,政府共计投入约200亿美元专项资金用于推广电子病历EMR,由Mediacare为使用电子病历的医生最高补助4.4万美元,为医院补助至少200万美元,Mediacaid对个人最高补助6.38万美元,医院补助200万美元起。并将2024年发布的电子病历推广计划分为三大阶段:第一阶段,2024年-2024年:有效使用(MU),临床数据存储与共享阶段,包含28个平价店,23个核心指标,要求实现CPOE、药物交互作用、药物过敏核查、实时更新问题和诊断列表等;第二阶段,2024年:以电子病历数据来优化临床过程,草案包含18个评价点、16个核心指标;第三阶段,2024年:提高整体医疗质量阶段,包含13个评价点,10个核心指标。从我国目前的电子病历的政策推广现状来看,时点和政策导向上与美国大致相同,但在标准制定、推广方式上具备明显差异,总体仍然是先做试点,再做总结并制定下一步计划。截止到2024年底,中美在电子病历的推广上,均遇到了一定的难度,回报期过长及短期成本过高是美国目前的最大问题,而中国的问题则在于标准制定。(3)从医疗信息化的职能阶段而言,两国将相差无几从医疗信息化的职能来看,Gartner将其主要分为五个时代,依次为信息收集者、文档化工具、助手、工作伙伴和良师诤友,而我国目前正处于文档化工具阶段,美国则介于文档化工具和助手之间,从系统发挥的作用来看,差距正在逐渐缩小。因此,我国医疗信息化虽然起步晚、现阶段投入较小、面临的问题不少,但同时也应看到两国渐趋一致的政策导向和发展路径,使两国间的差距逐渐缩小,并为我国带来了巨大发展空间。三、行业标杆分析:中国卫宁软件VS美国Cerner我国目前医疗信息化仍处于大量基础设备和平台搭建阶段,因此服务类市场仅仅是HIS厂商在做一些配套咨询和运维服务,但同时,我国在业务和临床层的企业分布较为分散,仍然有众多小型企业能够在市场中立足,体现了应用深化程度仍然较低。美国医疗信息化上市企业热度较高,在2024年奥巴马颁布ARRA发案时,多数企业如QualitySystems、Cerner等当年PE均高达40-80倍,目前根据美国市场普遍预期,多数企业仍然维持较高的市盈率。他山之石,可以为错。我们以业务最为类似的Cerner为例来审视卫宁软件。1、Cerner:美国医院信息化的翘楚Cerner是美国最大的纯医疗信息化解决方案提供商,上市以来业绩显赫。其1986-2024年收入复合增长率高达21%,净利润复合增长率高达23%,近十年净利润复合增速甚至高达25%,股价表现显著。我们认为其成长主要源于三大逻辑:(1)专注使公司充分地分享了医疗信息化长期行业红利公司自创立以来,始终专注于医院信息化,从业务信息系统到临床系统,应用不断深化,目前其解决方案已覆盖超过全球9000家医疗机构。公司近十年的业务主要分为五大块:1)核心是美国医疗机构信息化市场,分享行业2.3万亿美元的市场,预计到2024年实现翻倍;2)包含25个国家和六大洲的医疗电子信息化传输和共享;3)医药设备,成为HIT行业中的重要部分;4)制药企业的数字化系统,并结合药品在医疗机构的临床试验和监控;5)大众化个人2C信息化市场;(2)走出“区域化”,渠道覆盖面提升提供长期增长空间自2024年以后,欧洲各发达国家也开始进入电子健康记录或电子病历的规划热潮,部分医院信息化需求空前膨胀,Cerner通过自身长期积累的经验技术,不断拓展海外市场,2024年-2024年期间海外收入均出现翻倍增长。(3)产品平台化、应用多元化、运维服务长期化提升毛利率,提高营收和利润持续能力公司在2024年期间就已逐步将咨询、解决方案类服务产品化,并在2024年推出uCern、uDevelop、uCernStore等平台化产品,在抓住医院信息化基础系统和平台的基础上,为其添加应用,客户黏性较高,从而运维服务、平台化业务为其提供了长期增长动力,并逐步拉高毛利率水平。正是基于以上几点因素,Cerner能够从医疗信息化小行业中逐步成为一家全球瞩目的大型IT企业,从此,“小行业的大作为”在医疗信息化领域中也得到了充分验证。2、卫宁软件:“专注、产品化、走出去”是成为Cerner的基因中国虽然医疗信息化起步较晚,基础薄弱,但参与竞争的IT企业依然较多,这之中不乏有从ERP软件或系统集成商中转型而来的竞争者,但是,我们从美国发展的角度重新预判我国未来的医疗信息化竞争格局,集中化趋势下谁主沉浮,答案已经非常鲜明了。(1)卫宁的专注已为其奠定了行业地位在IDC报告中,卫宁被排为国内医疗信息化市占率第一的IT企业,公司2024年进入医疗行业至今,一直从事医院信息化系统的开发、设计,在资本、企业规模、先发优势上一直居于行业的相对领先地位。公司自设立以来,一直围绕医疗IT领域深耕细作,并不断伴随行业需求转变,从医院基础业务系统向临床、公卫方向延伸和开拓,2024年来营收复合增速达38.6%,净利润达34.1%,近三年公司营收在整个医疗IT行业中的占比持续小幅提升,反映了公司的行业地位不断增强。(2)“产品化”思路有助于未来大幅降低管理成本,提升利润率和市场份额现阶段医疗信息化产能瓶颈凸显,早期产品化的巨头投入将在未来有助于降低实施人员流动带来的损失、提升产品的可复制性,与东软、杭创等项目制企业相比具备显著的实施周期和成本优势。另外,医疗信息化行业割据化竞争明显,市场极度分散,技术标准层次不齐。根据其它市场的经验,未来行业集中度的提升通常依赖于两类事件:一类是价格战,另一类有企业抢占了行业标准制定的制高点。而我们认为,“产品化”既有利于降低边际成本、提升服务效率、形成价格优势,又能够为增强标准制定的话语权。公司目前提倡“柔性产品化”,通过不断增加研发投入,降低实施人员占比,逐步向标准化、产品化、模块化进军,该举措有望在未来为公司提升毛利率、扩大市场份额提供先决条件。(3)顺应“走出去”战略,扩大省外市场,“跑马圈地”阵痛将换来光明目前,我国医疗信息化发展状况仍呈现明显的“东高西低”态势,未来中西部地区、中小型医疗机构信息化空间及发展潜力巨大。公司上市后提出“走出去”战略,力图全国化布局。基于目前公司牺牲毛利换取上海以外市场的现状,我们认为,这类在分散行业中常见的“跑马圈地”行为将有望在未来一、两年内进入贡献期,伴随公司省外订单的不断增加,毛利与省外营收的双丰收也将渐行渐近。异地扩张研发与实施人员进入贡献期,将缩小营收净利增速“剪刀差”。公司2024年实施的异地扩张及产品化策略拉动员工人数大幅增长,净利被费用侵蚀明显,考虑到员工的成本和收入贡献确认之间存在一年左右的时滞,未来人员扩张增速放缓将有望使营收净利增速“剪刀差”缩小,利润绽放渐行渐近。至今,公司仍处医疗信息化行业中的佼佼者,其三大战略无一不体现了03年后Cerner不断扩张、做大企业的基因,考虑到目前公司作为百亿医疗信息化市场龙头,仅不到30亿元的企业市值,有被低估之嫌。我们认为,伴随着未来行业与公司的持续成长,企业价值也将逐步被市场认可。四、行业风险1、市场需求与快速扩张导致人才瓶颈凸显的风险(缺乏有经验的项目经理和研发人员,导致公司短期投入仍然较大);2、政策变化导致行业竞争格局变化。

2024年有线网络行业分析报告2024年3月目录一、国网整合的预期未变 31、新闻出版广电总局“三定”方案落定 32、中广网络即将成立的预期仍在 33、目前省级广电已经成为事实的市场主体 4二、有线电视用户的价值评估 51、现金流折现的方法估算用户价值 52、有线电视运营商的理论价值 63、2020年初至今上市公司的市值 8三、整合中的用户价值重估 101、江苏模式”中的用户价值重估 102、中广网络整合中的用户价值重估 113、电广传媒收购省外有线用户资源 13四、湖北广电的整合之路 141、楚天网络借壳上市 142、重组中的价值评估 153、湖北广电的二次资产注入 16五、有线运营商的WACC计算 171、吉视传媒的WACC值 17一、国网整合的预期未变1、新闻出版广电总局“三定”方案落定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的“三定”方案已经落定,取消了一系列行政审批项目,同时对一些行政审批权限下放到省级单位,比如取消了有线网络公司股权性融资审批,将设置卫星电视地面接收设施审批职责下放省级新闻出版广电行政部门。未来工作的重点:加强科技创新和融合业务的发展,推进新闻出版广播影视与科技融合,对广播电视节目传输覆盖、监测和安全播出进行监管,推进广电网与电信网、互联网三网融合。从三定方案中,我们可以看出广电的发展的方向:行政管理的有限度的放松,比如有线网络股权融资审批取消;行政审批向省级广电下放,比如卫星电视接收审批下放;文化和科技、三网融合成为发展的主要方向。2、中广网络即将成立的预期仍在在2024年年初,国务院下发《推进三网融合的总体方案》(国发5号文)决定推进三网融合之际,就专门针对中广网络网络公司进行了明确的规划,决定培育市场主体,组建国家级有线电视网络公司(中国广播电视网络公司)。国家广电成立的初衷是在“三网融合”中,整合全国的有线网络(第四张网络),从而与电信运营商进行竞争。随着国家广电成立的不断的推迟,注入资金规模大幅度缩水,特别是2023年1月原负责中国广播电视网络公司组建的广电总局副局长张海涛出任虚职——中国广播电视协会会长,中国广播电视网络公司的成立蒙上阴影。我们认为每一次的推迟成立,中广网络的职能就会缩水一次,我们认为相当长时间内中广网络难以成为市场运营主体、竞争的主体。维持原方案的方向预期,将先由部分省份为单位自报资产情况,随后以资产规模大小通过对总公司认股的形式,完成中广网络网络公司主体公司的搭建,即“先挂牌,再整合”的股份制转企方案。按照该方案,明确了国家出资的份额和挂牌的步骤,为中央财政先期投入进行公司主体搭建,其中包括总公司基本框架的组建费用和播控平台、网间结算等业务总平台的搭建费用。3、目前省级广电已经成为事实的市场主体随着我国文化体制改革的推进,文化市场领域逐渐出现市场运营的主体——省级文化运营单位,在有线网络领域,省网整合的进一步深入,省级有线网络已经成为有线网络的市场的运营主体。在IPTV的发展中也是类似,百视通和CNTV主导的IPTV让位于省级广电主导,CNTV或者百视通参与的发展模式,省级运营单位成为市场的主体,省级运营单位及地方政府的利益诉求将影响相关业务的发展模式。这种与地方政府密切的关系(资产、人事等关系),势必会影响地方政府对有线网络的支持力度和偏好。二、有线电视用户的价值评估1、现金流折现的方法估算用户价值考虑到目前有线电视的用户主要分为数字用户和模拟用户,开展的增值业务主要有互动视频点播(高清视频点播)和有线宽带业务,收费的模式基本上采取包月或者包年的收费模式。有线电视用户的收入相对稳定,我们假设其为永续的现金流,我们采用WACC为折现率进行折现,估算有线电视运营商的用户的理论价值(即上市有线电视运营商的理论市值)。我们以广电网络为例,无风险利率选取中国3年期国债收益率3.06%,按照我们的计算,广电网络的WACC为12.3%。同行业的公司的WACC值与公司的负债结构关系较大。2、有线电视运营商的理论价值广电网络2022年有线电视用户到达578.64万户,数字用户421.58万户,副终端为56.15万户,每月每户10元;付费节目用户154.02万户,主要有两档包月套餐99元和128元,我们按照年付100元/户计算,考虑到有线网络加大了优惠促销力度,付费用户和宽带资费要低于标准价格,2023年广电网络公司的理论价值150亿元。天威视讯2022年有线电视用户达到109万户,高清互动电视用户达到24万户,付费节目用户达到4.6万户,宽带用户达到33万户。高清互动年付套餐分为500元、600元和700元三档,我们保守全部按照年付500元/户计算,付费节目年付按照500元/户、宽带用户年付800元/户计算,天威视讯2023年的理论市值为68亿元。由于歌华有线的模拟用户和数字用户的收费标准一样,每月18元每户,其市值主要来来自于有线电视用户数的增长和高清互动电视收费用户增长,有线电视的用户的增长有限,目前主要关注在高清互动电视,目前主要采取免费推广的形式,绝大部分为免费的,考虑到歌华有线推出Si-TV的高清电视包,我们估计收费标准与天威视讯差不多300元/年,按照我们的40%左右的渗透率计算,2023年歌华有线的理论价值为145亿元。3、2020年初至今上市公司的市值我们选取有线电视上市公司2024年12月31日-2023年9月20日的市值。歌华有线的市值范围为60-140亿元,市值波动范围主要集中在80-120亿元,我们以中值100亿元作为公司表现的市值价值。与我们的145亿元的理论市值,尚有空间45%,而且我们认为数字电视没有提价预期,高清互动电视目前主要是采取的免费推广,SiTV的渗透率提高,公司估值有较大的弹性。天威视讯的市值范围为30-70亿元,主要波动范围在40-70亿元,我们选取中值55亿元作为其市场的市值。没有考虑资产整合预期,天威视讯的理论市值为68亿元。公司目前尚有24%的空间。公司有线宽带增长乏力,高清互动电视是公司业绩主要增长点。广电网络的市值范围30-70亿元,主要波动范围为40-60亿元,中值为50亿元。公司的理论市值150亿元,上升空间200%。公司的价值主要来源于公司的庞大的有线电视用户数,2023年有线用户数595万户,同时尚有模拟用户142万户.同时公司的数字电视的包年收视费为240/300元两档,价值较高,进一步的数字化将进一步提升公司的价值。三、整合中的用户价值重估1、江苏模式”中的用户价值重估江苏有线由江苏省内17家发起人单位共同发起设立,广电系统内有12家股东,占股比71.2%,其他系统是国有股东,占28.8%,公司注册资本是68亿元,省广电总台控股,其中省台出资14亿元现金,1亿元相关资产;南京、苏州、无锡、常州等10个省辖市广播电视台以现有广电网络资产出资,中信国安等出资人以现金和广电网络等资产出资。整合时江苏有线用户为510万户,数字用户为180万户,其中数字用户每月24元/户,模拟用户4元/户。按照我们的用户价值计算方法,WACC值取10%,整合时江苏有线的价值为(330*4*12+180*24*12)/10%/10000=67.68亿元,与公司注册资本68亿元基本吻合,我们认为“江苏模式”整合中,江苏有线采用了用户理论价值的方法进行用户的价值评估。江苏有线的资产评估方法,网络资产等于网络收入减成本费用减税金除以收益率(收益折现),按照这个方法,由具备期货从业资格的第三方评估,结果出来后,与各个股东的实际预期基本一致,这样就摆平了利益关系。(江苏有线董事长陈梦娟在第二届中国广电行业发展趋势年会暨投融资论坛的讲话)。2022年7月份挂牌,2022年底全省13省市形成一张全省全网、全省网络覆盖用户625万户,完成其他城市和部分县(市)数字电视整转,2022年底数字电视用户达到450万户。2023年9月江苏有线与江阴、常熟等24个县(市)级广电网络举行了整合与合作签约仪式。至此全省已完成了60家县(市、区)广电网络的整合与合作。江苏省广电网络集团网内用户达到1497.7万户,约占全省有线电视用户总数的93.61%,其中数字电视用户686.62万户,互动电视用户数35.02万户。到2023年底,江苏省有线电视用户数将接近1600万户。2、中广网络整合中的用户价值重估中广网络先由部分省以资产规模大小通过对中广网络的认股,完成中广网络网络公司主体公司的搭建,中央财政先期投入,中广网络的设立基本上按照“江苏模式”。“在完成整合的23家省网公司中,只有15家比较彻底,其中北京和江苏等个别省市相对最彻底。”我们认为在资产整合方面:第一步:中广网络会选择各省市(或者部分省市)的省广电(可能为部分的资产,主要是由于整合没有完成或者有上市公司的情况)作为发起人,加上财政的的现金挂牌成立。广电资产的评估可能采取类似“江苏模式”的用户价值评估。对于目前的省网来说有动力加快以低于用户价值的价格整合省网资源,在中广网络成立时获得资产的溢价。第二步:对于没有进入省网的用户资源进行整合,可能采取现金或者增发的收购的方式,广电资产的评估也可能采取类似“江苏模式”的用户价值评估。第三部:上市公司的资产整合,我们认为可能采取市值和用户价值两种方案进行评估。同时上市公司利用自身的资本优势参与到其他省份的省网整合,获得折价参股也会提升公司的价值。在整合的过程中,对于上市公司的价值重估,一方面本身用户价值的重估,例如自身用户的价值没有被市场所认可,在中广网络对价中有很大的空间。另外一方面在于上市公司以低于用户价值(中广网络收购价值)整合有线用户,提升公司的价值(折价收购的状况)按照这个投资的逻辑,我们主要关注自身价值提升的标的广电网络,目前市值只有理论用户价值1/3左右。存在巨大用户整合空间的湖北广电,目前正在进行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