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护士健康质量与工作倦怠的关系开题报告1_第1页
论护士健康质量与工作倦怠的关系开题报告1_第2页
论护士健康质量与工作倦怠的关系开题报告1_第3页
论护士健康质量与工作倦怠的关系开题报告1_第4页
论护士健康质量与工作倦怠的关系开题报告1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论文题目:论护士健康质量与工作倦怠的关系TheRelationshipbetweenHealthQualityandJobBurnoutinNurses一、选题的背景和意义工作倦怠(jobburnout),简称倦怠(burnout),是指个体因为不能有效地应对工作上延续不断的各种压力,而产生的一种长期性反应,包括情绪衰竭(emotionalexhaustion),玩世不恭(cynicism)和成就感低落(reducedpersonalaccomplishment)。国外的研究表明,很大比例的上班族都有不同程度的工作倦怠,可以说工作倦怠已经成为上班族的头号大敌。工作倦怠会对个体的身心状况和个体的工作以及个体所在的组织产生巨大的影响。随着工作倦怠的加重,个体常常会出现焦虑和抑郁等不良反应,甚至有可能会引发一些生理疾病,包括慢性疲劳、头痛和高血压等。同时工作倦怠还会影响个体的工作,倦怠程度越高,工作效率越低,工作效果越差,缺勤率越高,换离工作的可能性越大。工作倦怠对个体身心和工作的影响,自然而然就会影响个体所在组织的绩效。工作倦怠的消极影响面如此之广,影响程度如此之深,使得企业界开始关注这一问题的解决,学者们也开始关注这一问题的研究。健康质量(healthquality)则是对人生理心理全面健康状况的一个衡量,健康质量高则代表着好的身体和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健康质量低则预示着身体可能出现了问题,对工作生活的态度出现了偏差。关于工作倦怠和健康质量问题都已经引起了研究界的关注。而护士作为工作倦怠排行榜名列第一的职业,在工作倦怠方面的研究更是引起了多方的重视。2001年在美国、加拿大、德国、英国和苏格兰五个国家的医院展开调查,发现其中4个国家有40%的护士对工作不满意,而美国有1//5的护士将在一年内停止工作,1/3的年轻护士将在近期辞职。日本护士的工作倦怠发生率高达25.9%。李小妹等中国学者也发现国内护士的高度工作倦怠分别为情感耗竭占59.1%,去人格化占34.5%,低个人成就感占53.2%,远远高于北美的平均水平33%。可见我国护士行业的工作倦怠应该引起足够的重视。同时护士从业群体的健康质量状态也应该被研究者所考虑,一方面通过数据统计对我国护士从业群体的健康质量水平有一个宏观的认识,一方面通过探索其与工作倦怠之间的关系来寻求一个有效缓解我国护士从业人员工作倦怠问题的方法。目前我国的医疗机构面临多角度的改革,护士最为医疗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其进行研究也是当务之急、政策之需。二、文献综述西方发达国家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研究职业心理的问题,20世纪70年代初美国临床精神病学家弗鲁顿伯格首次提出职业疲溃的概念,并在科学文献中首次出现。90年代美国社会心理学家重点探讨了工作环境与职业枯竭的关系,2002年又提出模型理论。2004年又将研究重点从个体与工作环境之间相互作用程度的角度提出了多因素理论与职业疲溃的密切关系。2005年对工作倦怠的表现进行了总结和描述。相比之下,我国对工作倦怠的研究起步较晚,直到20世纪末才开始关注。据中国人力资源管理部门调查,工作倦怠已成为社会的“流行病”,中国现在正在进入工作倦怠现象的高峰期。在关于工作倦怠的研究方法上,从最初运用访谈、案例分析、现场观察等描述性的定性研究,到80年代采用问卷调查以及标准化测量工具等定量方法的实证研究阶段。其中影响较大的几种测量方法是Maslach1986年编制的工作倦怠问卷(MaslachBurnoutInventory,MBI)、Pines和Aronson1988年开发的倦怠测量表(BuroutMeasure,BM)、Demerounti于2003年开发的Oldemburg倦怠量表、Shirom和Melamed在2002年开发的工作倦怠问卷(Shirom–MelamedBurnoutMeasure,S-MBM)等。其中,Maslach等人在1986年提出的工作倦怠问卷MBI是应用最广泛的工作倦怠测量工具。本文所采用的问卷即为MBI量表。关于护士这个行业的工作倦怠的研究,Rout通过研究发现普通人群和护士疲劳综合征的患病率分别为0.2%和1.1%,日本护士职业疲溃的发生率高达25.9%,美国的调查表明,半数以上的护理管理者体现低水平的工作倦怠,1/3经历过高水平的工作倦怠。2001年,在美国、加拿大、德国、英国和苏格兰展开的一项调查发现,在参与调查的5个国家中,有4个国家40%的护士对目前工作不满意。在美国所有的护士中,有1/5者声称将在1年内停止工作,而年轻护或是结果尚没有前例,而这两者从定性的角度分析显然是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的。本文就试着用数据说话,客观地分析护士行业从业人员的现状和两者间的关系。研究方法的创新:除了运用统计学的方法外,本文还尝试着用计量分析的方法分析职业健康质量与工作倦怠之间的前因后果的关系,从而最有针对性地提出政策建议。四、论文大纲1、绪论2、护士健康质量与工作倦怠调查方法3、护士健康质量与工作倦怠调查结论分析4、护士健康质量与工作倦怠的相互关系5、护士工作改革的政策建议6、进一步研究的展望五、时间安排1、2010年3月-2010年5月:阅读相关文献,熟悉课题意义,逐步展开思路。2、2010年5月-2010年6月:完成外文翻译、开题报告,确定文章结构及思路。3、2010年9月:完成论文初稿。4、2010年10月初:指导老师审阅、修改并定稿。5、2010年10月20日-10月30日:形式审查、答辩。六、主要参考文献[1]CordesCL,DoughertyTW.,Areviewandanintegrationofresearchonjobburnout[J].AcademyofManagementReview,1993[2]WareJEJr,SnowKK,KosinskiM,etal.SF-36healthsurveymanualandinterpretationguide.Boston:NewEnglandMedicalCentertheHealthInstitute,1993.1-12.[3]PernegerTv,LeplegeA,EtterJF,etal.ValidationofaFrench-languageversionoftheMOS36-ItemShortFormHealthSurvey(SF-36)inyounghealthadults,JClinEpideminl,1995,48:1051-1060.[4]GuilleminF,BombardierC,BeatonD.Cross-culturaladaptationofhealth-relatedqualityoflifemeasures:literaturereviewandproposedguidelines,JClinEpidemiol,1993,46:1417-1432.[5]LamCL,GandekB,RenXS,etal.TranslationandpsychometricevaluationofaChineseversionoftheSF-36HealthSurveyintheUnitedStates,JClinEpidemiol,1998,51:1139-1147.[6]FongC.M.Alonggitidinalstudyoftherelationshipbetweenoverload,socialsupportandburnoutamongnursingacademicians[J].JournalofNursingEducation,1993,32(1):24-29.[7]HallL.Burnout:resultsofanempiricalstudyofNewZealandnurses[J].ContempNurse,2001,11(1):71-83.[8]MaslachC,SchaufeliWB,LeiterMP.JobBurnout.AnnualReviewofPsychology,2001.397~422.[9]MaslachC,LeiterMP.TheTruthAboutBurnout:HowOrganizationsCausePersonalStressandWhattoDoAboutIt?SanFrancisco:Jossey-BassInc.,1997.[10]CordesCL,DoughertyTW.AReviewandanIntegrationofResearchonJobBurnout.AcademyofManagementReview,1993,18:621~656[11]RawlsJ.ATheoryofJustice.Cambridge,MA:HarvardUniversityPress,[12]刘忠艳,杨爱红,王开艳,曾荣,杨后华,刘丽华,护理人员工作倦怠及职业压力成因与应对方式的研究,长江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年6月第6卷第二期:医学[13]李鲁,王红妹,沈毅,SF-36健康调查量表中文版的研制及其性能测试,中华预防医学杂志,2002年3月第36卷第2期109页-113页[14]戴琴,冯正直,谢刚毅,重症监护病房护士工作压力源于心理健康水平的相关性研究〔J〕.中华护理杂志,2002,37(7):488-490.[15]蒋小剑,蒋冬梅,国内外护士工作倦怠感研究现状〔J〕,当代护士(综合版),2006,12:23-24[16]张立红,吴渭虹.护理管理者应关注本职业人群的心理健康[J],实用护理杂志,1998,14(8):433-434.[17]陈素坤,王秋霞.护士职业压力与心理适应的调查研究〔J〕.中华护理杂志,2002,37(9):660-661[18]张立红,吴渭红,护理管理者应关怀本职业人群心理健康[J],实用护理杂志,1998,14(8):433-434[19]黄华兰,应文娟,肖慧兰,等,护士群体疲劳综合症状况调查及防范干预[J],南方护理学报,2004,11(7):4.[20]熬新,国内护士压力研究现状与进展[J],实用护理杂志,2000,16(7):1-3[21]戴琴,冯正直,谢刚毅,重症监护病房护士工作压力源与心理健康水平的相关性研究[J],中华护理杂志,2002,37(7):488-490[22]骆宏,叶志弘,冯莺,护士工作倦怠与工作领域心理社会因素的相关研究,中华护理杂志,2005,40(1):12-14[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