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安全社区建设的若干对策和探讨_第1页
中国安全社区建设的若干对策和探讨_第2页
中国安全社区建设的若干对策和探讨_第3页
中国安全社区建设的若干对策和探讨_第4页
中国安全社区建设的若干对策和探讨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此资料由网络收集而来,如有侵权请告知上传者立即删除。资料共分享,我们负责传递知识。中国平安社区建设的假设干对策和探讨

摘要:本文简要论述了国内外平安社区建设的开展状况,介绍了世界卫生组织平安社区的认可标准及其有关指标。作者提出了中国平安社区建设假设干建议和对策,尽快制定我国平安社区建设标准及其考核管理方法,将平安社区建设作为全面小康社会建设的重要组成局部,把平安社区建设作为公共平安、事故预防体系、应急救援体系和平安文化建设的基石,积极开展平安社区建设的跨学科合作研究,开展城市平安社区与农村平安社区的建设试点工作。

关键词:平安社区,伤害预防,平安管理

2.国内外平安社区建设和开展现状

为预防和减少伤害的发生,探讨伤害预防的模式和途径,1989年在瑞典斯德哥尔摩举行的第一届世界事故和伤害预防会议上,提出了平安社区的概念,来自50个国家的代表共同发表了“平安社区〞宣言,强调全人类在保持自身健康及平安方面均享有平等权利。

世界卫生组织积极倡导通过平安社区和平安促进活动开展伤害预防工作。实现平安健康的目标需要个人、组织和社区共同努力来实现,并在不同的社会层面展开,包括国际、国家、部门、地方和社区。

目前,国际上对平安社区还没有一个确切的定义,平安社区可理解为已建立一套组织机构和程序,社区有关机构、志愿者组织、企业和个人共同参与伤害预防和平安促进工作,持续改良地实现安全健康目标的社区[5]。平安社区的根本思想是强调针对所有的伤害预防,包括所有年龄的人员、各种环境和条件,强调社区内人人参与全方位的预防工作,形成持续改良的工作机制。建设平安社区的目的是整合社区内各类组织的资源,群策群力,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开展各类伤害预防和安全促进活动,以提高人民在平安及健康方面的生活质量。平安促进是为到达和保持理想的平安水平向人群提供所必需的保障条件的过程。世界卫生组织社区平安促进合作中心认为,平安社区并非以社区的平安水平为评判的唯一标准,平安社区可以是一个城市、一个县或一个区域,开展了包括所有不同年龄、性别和区域的平安促进和伤害、暴力、自杀预防工作,同时是获得国际认可的平安社区网络的组成局部。

平安社区建设最先在北欧的瑞典及挪威推行,其后扩展至美洲、亚洲及澳洲等地。世界卫生组织设在瑞典卡罗林斯卡医科大学的“社区平安促进合作中心〞负责在全球推广这项方案,并在世界各地创立“平安社区支持中心〞,以协助和加强方案的推广。目前,全球共有80多个社区获得了世界卫生组织认可的平安社区称号,这些社区的人口从二千人到二百万人不等。2003年我国香港特别行政区的屯门和葵青两个社区已经被世界卫生组织认可为平安社区。国内外平安社区研究和实践说明,一定时期内平安社区建设可使伤害事故发生率降低20~30%。对平安社区伤害预防项目的本钱效益分析说明,较少的经济投入可获得可观的效益。据美国CDC(疾病控制中心,对伤害预防的投入可以获得数倍或数10倍以上的收益,如:用于烟雾报警器上,每投入1美元可获得69美元收益;用于头盔上,每投入1美元可获得29美元收益;用于儿童平安带上,每1美元可获得32美元收益;用于毒品管理上,投入1美元可获得7美元收益[2]、[6]、[7]。近年来,我国山东医科大学、曁南大学、华中科技大学、汕头大学等单位设立了伤害预防控制研究中心,赵仲堂、王声涌、丁辉、金磊、李丽萍等专家对中国社区平安进行了有益的研究和探讨。山东省济南市槐荫区青年公园街道办事处作为我国内地的第一个平安社区已于2004年5月向世界卫生组织社区平安促进合作中心提出了申请。为推动我国平安社区建设,促进其标准化并与国际标准接轨,中国职业平安健康协会积极与世界卫生组织社区平安促进合作中心建立工作联系,2004年6月25日在北京召开了平安社区建设研讨会,结合国际平安社区标准和有关平安工程指标,正在制定符合中国社区特点的平安社区建设实施指南,在北京、唐山、长治等城市和地区选择了一批根底好的社区开展试点工作,逐步推动我国平安社区建设。2004年7月至11月在中国职业

平安健康协会指导下北京市朝阳区的4个社区、开滦集团的2个社区、潞安矿业集团的7个社区分别先后启动了平安社区建设工作。

3.世界卫生组织平安社区的标准及有关指标

平安社区建设工作的方式在不同国家和社区有所不同。但作为世界卫生组织认可的平安社区必须符合如下有关准那么:

(1有一个负责平安促进活动的跨部门合作的组织机构;

(2有长期、持续、能覆盖不同性别、年龄的人员和各种环境及状况的伤害预防方案;

(3有针对高风险人员、高风险环境,以及提高脆弱群体的平安水平的预防工程;

(4有记录伤害发生的频率及其原因的制度;

(5有评估平安促进工程、工作过程、变化效果的评价方法;

(6积极参与本地区及国际平安社区网络的有关活动。

近年来,在总结平安社区建设和开展经验的根底上,世界卫生组织社区平安促进合作中心在上述六条标准根底上,又对交通平安、体育运动平安、家居平安、老年人平安、工作场所平安、公共场所平安、学校平安、涉水平安和儿童平安等社区平安的9个方面提出了各自7项具体指标。

3.1交通平安的指标

平安社区内的交通平安必须满足以下条件:

(1有一个由社区管理人员、工人、技术人员、志愿者组织以及平安专家组成的跨界组织,以伙伴合作模式,负责交通方面的平安促进事项,由一名政府代表和一名志愿者代表共同担任负责人;

(2有交通平安规章制度,这些制度应由跨界组织制定,并被平安社区内的交通管理部门所采纳;

(3长期、持续地开展交通平安促进工作,并覆盖到不同的性别、年龄、未采取保护措施的行人、机动车驾驶员、所有交通场所、环境和状况;

(4有针对高风险人群、高风险环境,以及脆弱群体的平安措施;

(5有记录伤害(包括意外伤害和成心伤害发生的频率及其原因的制度;

(6有评估规章制度、工程或措施及其实施过程、变化效果的评价方法;

(7积极参与本地及国际交通平安有关的活动。

3.2工作场所平安的指标

平安社区内的工作场所平安必须满足以下条件:

(1有一个由社区管理人员、工人、技术人员以及平安专家组成的跨界组织,以伙伴合作模式,负责工作场所的所有平安促进事项,由一名管理者代表和一名工会代表共同担任负责人;(2有工作场所平安规章制度,这些制度应由跨界组织制定,并被平安社区内的管理部门和工会所采纳;

(3长期、持续地开展工作场所平安促进工作,并覆盖到不同的性别、工龄的人员以及各种环境和状况;

(4有针对高风险人群、高风险环境,以及脆弱群体的平安措施;

(5有记录伤害(包括意外伤害和成心伤害发生的频率及其原因的制度;

(6有评估规章制度、工程或措施、工作过程及变化效果的评价方法;

(7积极参与本地及国际工作场所平安有关的活动。

3.4涉水平安的指标

平安社区内的涉水平安必须满足以下条件:

(1有一个由社区管理人员、水资源开发者、志愿者组织、技术人员以及平安专家组成的跨界组织,以伙伴合作模式,负责涉水方面的平安促进事项,由一名政府代表和一名志愿者代表共同担任负责人。

(2有涉水平安规章制度,这些制度应由跨界组织制定,并被社区采纳;

(3长期、持续地开展涉水平安促进工程,并覆盖到不同的性别、年龄的人员及各种环境和状况;

(4有针对高风险人群、高风险环境,以及脆弱群体的平安措施;

(5有记录伤害(包括意外伤害和成心伤害发生的频率及其原因的制度;

(6有评估规章制度、工程或措施、工作过程及变化效果的评价方法;

(7积极参与本地及国际涉水平安有关的活动。

3.5学校平安的指标

平安社区内的学校平安必须满足以下条件:

(1有一个由社区老师、学生、技术人员以及学生父母组成的跨界组织,以伙伴合作模式,负责学校的平安促进事项,由一名学校董事会代表和一名教师共同担任负责人;

(2有学校平安规章制度,这些制度应由平安社区内的学校董事会和社区居委会制定;

(3长期、持续地开展学校平安促进工程,并覆盖到不同的性别、校龄的人员及各种环境和状况;

(4有针对高风险人群、高风险环境,以及脆弱群体的平安措施;

(5有记录伤害(包括意外伤害和成心伤害发生的频率及其原因的制度;

(6有评估规章制度、工程或措施、工作过程及变化效果的评价方法;

(7积极参与本地及国际平安学校有关的活动。

3.6老年人平安的指标

平安社区内的老年人平安必须满足以下条件:

(1有一个由社区管理者、老年人、志愿者组织代表、技术人员以及平安专家组成的跨界组织,以伙伴合作模式,负责老年人的平安促进事项,由一名社区行政管理代表和一名志愿者代表共同担任负责人;

(2有老年人平安规章制度,这些制度应由平安社区内的跨界组织制定;

(3长期、持续地开展老年人平安促进工程,并覆盖到不同的性别、所有年龄阶段的老年人以及各种环境和状况;

(4有针对高风险人群、高风险环境,以及脆弱群体的平安措施;

(5有记录伤害(包括意外伤害和成心伤害发生的频率及其原因的制度;

(6有评估规章制度、工程或措施、工作过程、变化效果的评价方法;

(7积极参与本地及国际老年人平安有关的活动。

3.7儿童平安的指标:

平安社区内的儿童平安必须满足以下条件:

(1有一个由社区管理者、儿童/父母、志愿者组织代表、技术人员以及平安专家组成的跨界组织,以伙伴合作模式,负责儿童平安促进事项,由一名社区行政管理代表和一名志愿者代表共同担任负责人;

(2有儿童平安规章制度,这些制度由平安社区内的跨界组织制定。

(3长期、持续地开展儿童平安促进工作,并覆盖到不同的性别、所有年龄阶段的儿童以及各种环境和状况;

(4有针对高风险人群、高风险环境,以及脆弱群体的平安措施;

(5有记录伤害(包括意外伤害和成心伤害发生的频率及其原因的制度;

(6有评估规章制度、工程或措施、工作过程、变化效果的评价方法;

(7积极参与本地及国际儿童平安有关的活动。

3.8家居平安的指标:

平安社区内的家居平安必须满足以下条件:

(1有一个由社区管理者、志愿者组织代表、技术人员以及平安专家组成的跨界组织,以伙伴合作模式,负责家居的所有平安促进事项,由社区一名行政管理代表和一名志愿者代表共同担任负责人;

(2有家居平安规章制度,这些制度应由跨界组织制定,并被平安社区的志愿者组织采纳;

(3长期、持续地开展家居平安促进工作,并覆盖到不同的性别、年龄的人员及各种环境和状况;

(4有针对高风险人群、高风险环境,以及脆弱群体的平安措施;

(5有记录伤害(包括意外伤害和成心伤害发生的频率及其原因的制度;

(6有评估规章制度、工程或措施、工作过程、变化效果的评价方法;

(7积极参与本地及国际家居平安有关的活动。

3.9体育运动平安的指标

平安社区内的体育运动平安必须满足以下条件:

(1有一个由社区管理者、运动参与者、技术人员以及平安专家组成的跨界组织,以伙伴合作模式,负责运动场所的平安促进事宜,由一名运动组织代表和一名运动参与者代表共同担任;

(2有体育运动平安规章制度,这些制度应由跨界组织制定,并被平安社区的运动组织所采纳;

(3长期、持续地开展体育运动的平安促进工作工程,并覆盖到不同的性别人员、运动场所、环境和状况;

(4有针对高风险人群、高风险环境,以及脆弱群体的平安措施;

(5有记录伤害(包括意外伤害和成心伤害发生的频率及其原因的制度;

(6有评估规章制度、工程或措施、工作过程、变化效果的评价方法;

(7积极参与本地及国际体育运动平安有关的活动。

4.我国平安社区建设的对策和建议

针对我国平安社区建设和伤害预防工作实际,作者提出如下几个方面的对策和建议:

(1在加强对重大事故预防控制研究的同时,加强对家居平安、公共场所平安、农业生产平安、儿童及青少年平安和老年人平安等平安问题的研究;开展平安社区与小康社会建设、平安社区与平安文化建设、平安社区与中小企业平安管理模式、平安社区建设与平安生产长效机制等方面研究;

(2结合世界卫生组织平安社区标准,政府有关部门尽快制定适合中国国情的平安社区建设标准和考核管理方法,将目前各地开展的卫生社区、绿色社区、环保社区、平安社区、文明社区、平安文明校园、平安生产示范乡镇等类社区建设与平安社区建设有机地结合起来,使平安社区建设既适合中国国情又与国际接轨;

(3将平安社区建设作为全面小康社会建设和可持续开展能力建设的重要组成局部和主要考量目标之一。整合资源,充分调动和发挥街道办事处、居委会、社区居民、志愿者以及各界组织的

作用;

(4将平安社区建设作为公共平安和各类事故预防控制体系的基石。平安社区建设应与事故灾难、自然灾害、社区治安、公共卫生等类事故预防体系建设和应急救援体系建设紧密结合在一起,社区平安应成为公共平安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5平安社区建设和伤害预防工作涉及平安科学、预防医学、灾害学、社会学、心理学等多个学科,为使我国平安社区建设工作建立在科学指导根底上,应建立跨学科联合研究群体,打破目前各学科相互封闭、缺乏交流协作的状况,减少重复研究,提高研究和推广应用效率;

(6按照分批试点,总结经验,逐步推广的平安社区建设思路,抓好北京、广东、山东、山西、河北等地的城市平安社区建设试点工作,选择一批有条件的乡(镇、村作为农村平安社区建设的示范,逐步扩大推广面。同时根据不同地区各类伤害发生的特点,将交通平安、学校平安、儿童及老年人平安、消防平安作为城市平安社区伤害预防的重点工程;涉水平安、农药平安、农机农电平安、预防自杀等应作为农村平安社区伤害预防的重点工程;

(7平安社区建设在我国刚刚起步,在国际上也只有十多年的开展历史,急需有关国际组织、政府机构、科技界、社区建设和管理者广泛参与和交流,共同推进和完善。应加强引进和吸收国外先进的平安社区建设理论和技术方法,积极参加国际平安社区网络,组织和参加国内外平安社区建设和伤害预防交流活动。

5.结束语

从国外平安社区建设和开展来看,平安健康工作已从传统的部门、行业、单个组织和个人预防发展到社区、城市、社会、国家乃至国际层面,伤害预防已从生产事故、交通事故预防扩大到家居平安、学校平安、运动休闲平安、老年人平安、儿童和青少年平安、自杀和自残预防等人类生产、生活的全方位和全过程。从分散的、非持续的、局部的预防方法向综合的、持续的、系统的预防方法转变。

在事故预防理念方面,提出的平安促进、平安社区建设等概念强调了以人为本、可持续开展、可以量化的平安目标,重视整合各方面的资源,通过最基层的社会组织——社区的平安促进来构建全社会长期、持续的平安根底。平安社区标准要求采取结构化、系统化、程序化的方式建立持续改良的伤害预防机制,营造社区平安文化气氛,实现预防伤害的目标。10多年来,经过国外实践证明,上述理念和具体实施的方法、措施是有效的。随着我国经济和社会的持续开展,社区在社会管理中的根底地位和作用日益突出。2001年公布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开展第十个五年方案纲要?指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