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中国哲学史考试答案_第1页
哲学:中国哲学史考试答案_第2页
哲学:中国哲学史考试答案_第3页
哲学:中国哲学史考试答案_第4页
哲学:中国哲学史考试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哲学:中国哲学史考试答案1、名词解释

心境更互缘生正确答案:章太炎后期哲学用语。“心”指认识或认识活动,“境”指认识的对象。意即“境缘心生,心仗境起,若无境在,心亦不生。”(《建立宗教论》)肯定心仗缘起,非指心(江南博哥)以境为源泉,而强调境对于心起只是一种条件,根本上还是境缘心生。2、问答题

如何看待黑格尔和海德格尔对老庄“道”的理解?正确答案:在《哲学史讲演录》中,黑格尔把Sein等同于老庄之“道”,即把后者也理解为规律、规则乃至那个最大的概念,而忘却了“道”之“原初性”这层含义。海德格尔则紧扣“原初性”不放,其具体含义为“道”是原生性的,如“道路”3、名词解释

盈坚白正确答案:后期墨家辩论的论题,与公孙龙学派的“离坚白”相对。“盈,莫不有也。”(《墨子•经上》)意为石与坚析名为三,指实则一。“无坚得白,必相盈也。”“石,一也,坚、白,二也,而在石。故有知焉,有不知焉,可。”(《经说•下》)即坚白为石之二性,皆在石中,不论知与不知,坚白都存在,不可认为坚白相离。4、名词解释

反衍正确答案:庄子用语。谓反复,向相反的方面发展。《庄子•秋水》:“以道观之,何贵何贱,是谓反衍。”唐成玄英疏:“反衍,犹反复也。夫贵贱者,生乎妄执也。今以虚通之理照之,则贵者反贱而贱者反复贵,故谓之反衍者也。”一说反衍亦作“畔衍”、“叛衍”,指漫衍。5、名词解释

游外宏内正确答案:又作游外冥内,郭象用语,游外即精神上因任自然,不为物累,游心于世俗之外;冥内即行为上不脱离世俗,不违背名教。游外冥内就是不违名教而任自然的内圣外王之道。《庄子•大宗师注》:“故圣人常游外以宏(冥)内,无心以顺有,故虽终日见形而神气无变,俯仰万机而淡然自若。”6、名词解释

仁正确答案:指一种高尚的美好品德。孔子以仁为最高的道德原则,以仁为核心建立起自己的思想体系。仁的核心是爱人,主张人与人之间相互亲爱,提出“忠恕”之道。要求人们的行为符合宗法制度的礼制,并把仁爱的原则推广到政治之中。在此基础上,孟子进一步提出了仁政的学说。道家老庄则主张“绝仁弃义”,认为“大道废,有仁义”。汉以后,仁成为五德(仁、义、礼、智、信)之首。宋代学者更以天理说仁,仁具有了万物本原的意义。近代学者接受西方资产阶级思想,并以之改造仁的学说,仁便从封建宗法血缘道德转变为近代资产阶级人道主义思想。7、问答题

理解王弼的“以无为本”的思想正确答案:无是指世界万物无形无象的本体,是物质世界一切现象赖以存在的本体,不具有任何具体属性,而具体事物是有,有是无的表现,无也叫做道。他从有与无,本于末,动与静,一和多来论证无为本的思想。1、认为万物多种多样,治众者至寡,所谓至寡即一,一即无,以一统众,以无统万有,所以无比有更根本,无是万有的宗主。2、无是绝对的本体因而是不动不变的,但对不变来说,变化是相对的,不变才是绝对的,人们应在动的现象中看到本体的常静,于动中求静这叫反本,即从千变万化的现象中把握动。3、本与末也就是体与用的关系,坚持崇本息末8、名词解释

立静主人极正确答案:讲无极太极,其目的在于人极,人同万物一样由二气交感而成,但人有辨别善恶之能力,于是圣人以中正仁义为做人原则,以主静之法修身养性。“圣可学乎?曰:可。曰:有要乎?曰:有。请问焉。曰:一为要。一者,无欲也。无欲则静虚动直。静虚则明,明则通;动直则公,公则溥。明通公溥,殊矣乎!”9、名词解释

习与性成正确答案:王夫之“习与性成”的道德观和道德教育思想王夫之更加提出习与性成的主张,不但指出性是可变的,而且是由习而成的。10、问答题

谈谈孟子的修养方法正确答案:孟子指出对一般人的修养方法是制民之产,教之以人伦,而对于士,修养的方法主要有四种,寡欲,养气,配义与道,磨炼心志。1、为了使人的思想品德符合宗法伦理的要求,提出养心莫善于寡欲,要保存“四端“,少与外物接触,减少各种欲望。2、由于善端存在于心中,而欲又是人的一种本能,要培养一种由“义”的道德观念和行为集合起来的“浩然之气”。3、为发展善性提出存夜气的修养方法,保存因内省所发现的良心,一种纯洁善良的清明之气,是神秘的自我修养方法。4、配义之道,一方面对儒家之道的明确认识,另一方面要努力去实行仁义。5、在艰苦的环境中锻炼心志,只有经过磨炼才能担当起国家大任。6、反求诸己,根本问题在于主观反省,注意保存天赋的那四种“心”。7、求放心,如果有了违背封建道德的思想和行为,应该闭门思过,检查自己主观上是否放弃了那些天赋的“心”,找回来,恢复本性。11、名词解释

微生灭正确答案:谭嗣同用语。指以太自身的细微生灭。据佛教一刹那有无量生灭之说,认为以太中“生与灭相授之际,为之又微,至于无可微;密之又密,至于无可密”,可谓“旋生旋灭,即灭即生。”试图以此来分析物质世界不生不灭,永恒运动、变化的原因。但又以此比附佛教轮回说,称“轮回不已,则生死终不得息,以太之微生灭亦不得息”。(《仁学》)12、名词解释

五行相生说正确答案:战国时期,不少思想家又意识到五行相胜说的不足。孙武提出五行无常胜,墨子提出五行毋常胜。这样就否定了五行之间单一的制约关系。《墨子•贵义》中已经有青、赤、黄、白、黑的无色排列,这和与之相配的木、火、土、金、水的“五行相生”序列完全符合。以后,《管子》、《吕氏春秋》中的五行相生说更臻完善。13、名词解释

五行相杂说正确答案:西周末期太史史伯说:“故先王以土与金木水火杂,以成百物。”这句话表达了单一的东西不可能组成大千世界的思想。史伯还说:“和实生物,同则不继。”所谓和,他说:“以他平他谓之和”,即是不同的“实”之和合、统一,所谓“同”,即指相同的实之简单相加或同一。他反对“去和以取同”,因为“若以同禆同,尽乃弃矣。”另外,史伯还提出了一系列命题,接触道对立统一的思想,他从“和无味以调口”、“和六律以聪耳”等经验出发,提出“声无一听”,“物无一文”“味无一果”等命题。14、名词解释

真幾正确答案:熊十力用语,又称觉照、性觉。真谓真实,幾谓动微。从宇宙论和人生论言:“以为宇宙只是一大生生不息真幾(一者,绝对义;大者,无外义;生生不息真幾,谓本体之流行)。吾人禀此生生不息真幾而生,是为吾人之真性。”从认识论言:“吾人如有存养功夫,使性智恒为主于中,不至役于官体以妄动,则一切发用,无非固有真幾。”人须保任真幾,使自性中无所不足的德用显发出来,此乃创新之源和返本之道。15、名词解释

达德正确答案:儒家指通行于天下的美德。《中庸》:“知(智)、仁、勇三者,天下之达德也。”郑玄注:“达者,常行百王所不变也。”(《礼记注疏》)朱熹注:“谓之达德者,天下古今所同得之理也。”(《四书章句集注》)16、名词解释

以名举实正确答案:以概念反映事物。《墨子•小取》:“以名举实。”名:名词概念。实:事物及其属性。《经说上》:“所以谓,名也;所谓,实也。”举:就是概括事物的性质。《经上》:“举:拟实也。”《经说上》:“告以文名,举彼实也。”反映后期墨家对于名实相符的要求。17、名词解释

两行正确答案:庄子用来指对是非两方面的变化各任其自然,不辨可否。《庄子•齐物论》:“是以圣人和之以是非而休乎天钧,是之谓两行。”庄子认为,众人皆以其所是,而非其所非,是非无客观标准。圣人则不去辨别是非,使物我各得其所。18、名词解释

湛然之知正确答案:黄宗羲用语,即德性之知。指一种在普通认识之上的先天直觉知识。19、名词解释

遁天倍情正确答案:遁,逃;倍,加。言人违反自然而增加俗情。《庄子•养生主》:“遁天倍情,忘其所受,古者谓之遁天之刑。”成玄英疏:“夫逃遁天理,倍加俗情,哀乐经怀,心灵困苦,有同捶楚,宁非刑哉!”庄子认为生死等变化是自然过程,应该顺应,违背自然,倍加哀乐等感情,只是如同受刑而已。20、名词解释

无念为宗正确答案:慧能说自己的教义是:“先立无念为宗,无相为体,无住为本。”顿悟成佛在修行方法上就是心不受外物诱惑,这就是无念,但无念不是百物不思,万念除尽,而是说在与外物接触时,心不收到外境的任何影响,“不于境上生心”。这种方法,叫做无住。心不执着于任何外境,对任何事物都不留恋,外离一切相,所以这种方法,又称为无相。凡夫和佛的区别就在一念之间,一念不着境,不着相,当下即成佛。21、填空题

陆王心学的代表人物()、()。正确答案:陆九渊;王阳明22、名词解释

五德终始正确答案:又称五德转移。战国时期阴阳家邹衍的历史观。“五德”即事物的水、火、木、金、土五种德性或性能。“五德终始”即“五德”相生相克和终而复始的循环运动。邹衍继承早期的阴阳五行学说,形成了“五德终始”、“循环相胜”的观点,试图用当时的天文学知识来说明自然和社会的变化问题。“五德终始”说以“天人合一”思想为基础,是为当时新兴地主阶级建立新的统一封建王朝寻找理论根据的。23、名词解释

庠序之教正确答案:古代称地方所设学校为庠序。庠序之教就是伦理道德的启蒙教育。《孟子•梁惠王上》:“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孟子•滕文公上》:“设为庠序学校以教之。庠者,养也;校者,教也;序者,射也。夏曰校,殷曰序,周曰庠;学则三代共之,皆所以明人伦也。”24、名词解释

说知正确答案:简称“说”,指通过思维推理而获得的知识。《墨子•经上》:“知:闻、说、亲。”与闻知、亲知同为“知”之一。《经说上》:“方(界域)不障,说也”,不受时间和地域的限制。25、名词解释

分知分行正确答案:或称知行分工,孙中山语。认为“科学愈明,则一人之知行相去愈远,不独知者不必自行,行者不必自知,即同为一知一行,而以经济学分工专职之理施之,亦有分知分行者也”(《孙文学说》)。又按天赋的高低,将人分为创造发明的先知先觉者、仿效推行的后知后觉者、竭力乐成的不知不觉者三类,认为在科学发达时代,这三类人可以实行绝对的知行分工,但相互之间“相需为用”,通力协作,乃可促进文明发展与社会进步。26、名词解释

兼爱正确答案:兼爱学说是墨子整个思想体系的核心,兼相爱是以交相利为基础的,也是以交相利为基本内容的。墨子认为社会一切祸乱产生的根源在于人们之间不能相爱。墨子将他的兼爱也称仁义,注重效果以利人作为具体内容的,体现其功利主义原则,反对孔子以恢复周礼为仁,以注重主观动机的忠怒为仁。君子小人都可以通过兼爱大道仁。“兼”是“天下之大利”所产生的根源,墨子主张“为彼犹为己也”,冲破了旧的宗法关系,认为爱人不应有亲疏远近之“别”。兼爱思想代表小生产者的要求,具有进步作用但所谓兼爱实际上也是主张所谓人类之爱的一种抽象形态,其根本出发点仍旧是从观念出发是不能实现的。27、名词解释

体有正确答案:以有为体。与体无相对。裴頠《崇有论》:“夫至无者,无以能生,故始生者,自生也。自生而必体有,则有遗而生亏矣。”认为有是绝对的,无是相对的,无是有的消失。28、填空题

1988年1月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新闻出版署联合发布的《现代汉语通用字表》收字()个。正确答案:700029、名词解释

洗心正确答案:语出《后汉书•顺帝纪》:“嘉与海内,洗心自新”,宋儒用之作为内心自省的修养方法。邵雍《皇极经世》:“无思无为者,神妙致一之地也。圣人以此洗心,退藏于密。”程颢也说:“一心可以丧邦,一心可以兴邦,只在公私之间”,强调“圣人以此洗心退藏于密。”(《遗书》卷十一)30、名词解释

参伍之道正确答案:指一种错综比较的认识方法。参伍,语出《易•系辞上》:“参伍以变,错综其数”通过爻位的错综比较以测事物的变化,因为《易》爻或三或五而变。韩非提出“参伍之道,行参以谋多,揆伍以责实”(《韩非子•八经》),并提出人在自然界和社会的四种活动为参验的基本内容:“言会众端,必揆之以地,谋之以天,验之以物,参之以人,四征者符,乃可以观矣。”并据此提出形名参同的法治主张。31、名词解释

般若无知论正确答案:般若是佛教所讲的对宇宙人生最实在最正确的认知能力,是成佛之后所具有的最高智慧。般若作为永恒之绝对存在,是无相而非有相。僧肇认为,般若无相并非空无,而是不住一切相又不离一切相的“殊胜相”。般若之无相,乃般若无知、无见的前提。“真智观真谛,未尝取所知。”真谛为空,般若为真智,自然无所知无所见。无相为体,无知无见为用。知与不知,乃相对概念,“夫有所知,则有所不知。”只有无知之般若,才能“照彼无相之真谛,”故“不知之知,乃曰一切知。”般若智慧乃从直观体验中产生,以观照的方式把握世界,而非知识的分析的途径。“夫所知非所知,所知生于知。所知既生知,知亦生所知,所知既相生,相生即缘法。缘法故非真,非真故非真谛也。”唯般若之无知无见,才能超越一切之相对,无又分别,无有执着,而洞照一切,不遗一物。32、名词解释

乐观其反正确答案:王夫之《周易外传•杂卦传》:“听道之运行不滞者,以各极其致,而不忧其终相背而不相通,是以君子乐观其反也。”认为自然界和人类社会充满着既对立又统一的现象,“天下之变万,而要归于两端。两端生于一致。”(《老子衍》)事物中“反者有不反者存”,“相反而固会其通”《周易外传•杂卦传》。强调从事物的差异、对立中去把握统一。33、名词解释

五蠹正确答案:五蠹:《韩非子》篇名。篇中把历史分为上古、中古、近古和当今几个阶段,提出“世异则事异”,“事异则备变”,反对“以先王之政,治当世之民”,主张法治。把学者(儒)、言谈者(纵横家)、带剑者(游侠)、患御者(逃避兵役者)、工商之民称为五蠹。主张除五蠹,“废先王之教”,实行“以法为教”、“以吏为师”的法治。34、问答题

如何理解荀子的性恶论?正确答案:1人之性恶,其善也,伪也。人本性是恶的,有“善”,那是人为的结果。圣人把“性”和“伪“结合起来,制定出了人为的道德和法律制度,建立封建统治秩序。2礼义法制,道德规范是与人的本性对立的,是为了巩固社会秩序强加给人的,反对孟子把学习说成为了恢复“良知”,保持“善”性的天赋道德论,认为道德规范,礼义制度是后天才有的。3是一种抽象的人性论,错误的把人的好恶欲望归结为人的生理要求,没有认识到人的好恶欲望是社会生产关系的体现,是统治阶级的标准。35、名词解释

动静正确答案:即运动与静止。中国古代哲学中一对重要范畴。36、名词解释

般若学正确答案:其要旨是通过体认世间诸法的虚幻不实,来引导世人摆脱俗世种种假象的诱惑,出假入真,亲证实相,得到解脱。般若学理论的特点是讲世间万物(诸法)无不籍各种条件的组合(缘合)而成,没有独立的自性,是“性空”,世人对存在的认识,只是一种假名(概念)而已。般若思想在东汉末传入中国,两晋之际开始盛行,东晋初一度取代玄学,而居于义学中心的地位。37、名词解释

爻辞正确答案:说明《周易》六十四卦中各爻要义的文辞,为各卦内容的主要部分。每卦六爻,每爻有爻题和爻辞。爻题皆为两字:一个字表示爻的性质,阳爻用九,阴爻用六,另一个字表示爻的次序,自下而上,为初、二、三、四、五、上。如乾卦初爻:“初九:潜龙,勿用。”初九是爻题,“潜龙,勿用”是爻辞。38、单选

金木水火土五行说是从哪个时代开始流行的()。A、春秋时期B、战国时期C、秦汉时期D、三国时期正确答案:B39、问答题

荀子对于当时谬误学说如何批评正确答案:荀子用他的唯物主义认识理论批评了春秋战国以来各家思想的片面性1、他批墨子“蔽于用而不知文“即只强调实际内容的用处而不懂礼乐形式的重要2、”庄子蔽于天而不知人“即盲目崇拜天道的作用,片面强调自然无为不懂的人的主观能动性的作用。3、对于名家诡辩的批判用唯物主义观点发展了古代逻辑,指出诡辩中的三大谬误,一是惑于用名以乱名,混淆概念间的关系,二是惑于用实而乱名,用个别事物的相对现象否定或混淆概念的确定含义,三是惑于用名以乱实,即用概念的不同否定事实,他认为诡辩的根本错误在于“蔽于辞而不知实”,不知道用客观事物来验证概念推理是否符合事实。40、名词解释

俱分进化论正确答案:章太炎曾提出著名的俱分进化论,提出人类文明进化过程中苦乐、善恶一起进化的问题。41、问答题

试述朱熹关于理气之辩的观点。正确答案:1、朱熹的“理”有三层意思:一是物之“所以然之故”或物之“所以为是物者”;二是物之“所当然之则”;三是物之必然即“自不容己”者。朱熹认为,自然界的事物都有“当然之则”,而人的活动的准则也应有客观必然性。“理”作为“所以然之故”既是动力因,又是目的因。2、程朱把理看作是宇宙的最高本体,具有客观性、普遍性、永恒性等特征。42、名词解释

真际正确答案:冯友兰用语,与实际相对。指在逻辑上先于事物而存在的“理世界”。《新理学•绪论》:“真际是指凡可称为有者,亦可名为本然”;“实际是指有事实底存在者,亦可名为自然。”“有实际必有真际”,“有真际不必有实际”,真际比实际更根本,非感觉能把握而为思维把握,实际中的事物是变动的,真际中的理是永恒的。哲学“由知实际而知真际,宋儒所谓由著知微,正可说此。”43、名词解释

积习正确答案:是指恪守封建主义原则的习惯和维护封建主义统治的学问的积累。44、名词解释

心即真如正确答案:“真如”,佛教名词,绝对不变的本体。慧能认为,心就是本体,心外别无本体。现实世界的一切都依存于人的心中,一切事物和现象的产生,都源于人的主观内心。45、名词解释

经权正确答案:宋理学用语。“经”指事物的常住性,“权”指事物发展过程中的变动性。朱熹《朱子语类》:“经是万世常行之道,权是不得已而用之。”“经者,道之常也;权者,道之变也。”权不可离经,“虽是权,依旧不离那经,权只是经之变。”并且,“权不是常用底物事。”46、问答题

谈一谈你对孔子关于“礼”的学说的看法?正确答案:1、孔子思想的三大观念是“礼”、“仁”、“中庸”。2、礼是儒的职业生活依托,当然就是孔子思想的总出发点。礼,泛指由上古社会传承下来的社会规范,其涵义极为广泛复杂。《周礼》把礼归结为五种,即吉、凶、军、宾、嘉。3、孔子论治国之道,认为“为国以礼”;论处世之道,认为“齐之以礼”;论修身之道,认为“博学于文,约之以礼”“不知礼,无以立”;论人生愉悦,认为“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4、孔子的“礼”的思想对中国古代社会的影响极其深远,我们不应看到其维护封建等级特权制度所起的消极作用就对其全盘否定,孔子所推崇的重视礼仪道德,具体而言在处理社会生活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父母子女之间的关系应遵循的“孝悌”应该被我们所继承和发扬。同时我们在新时期应对“礼”赋予新的含义,如构建现代社会和谐的人际关系,“礼”即使内在的道德,又是具有外在的强制性。从而在道德教化中不断自省自责,真正发掘民族文化的精神,营造更加和谐的社会氛围。47、名词解释

六家七宗正确答案:东晋时期佛教般若学派别。魏晋时期,佛教学者用玄学观点理解和论释《般若经》,对经中“空”的意义理解发生歧异,形成许多派别。据南朝宋昙济《六家七宗论》(原书轶,梁宝唱《续法论》曾引用)、隋吉藏《中论疏》、唐元康《肇论疏》等,一般认为六家七宗及其代表为:本无(道安)、即色(支道林)、识含(于法开)、幻化(道壹)、缘会(于道邃)、心无(支愍度);加上本无宗的分派本无异(竺法深、竺法汰)为七宗。一般认为本无、即色、心无三家最能概括当时的佛教主张。48、名词解释

性本情用、性情一也正确答案:“性情一也。……喜、怒、哀、乐、好、恶、欲,未发于外而存于心,性也;发于外而见于行,情也。性者,情之本,情者,性之用。”人本来有情感欲望,未发作时,存于心内即是性,表现于行动就是情。就人的自然本性来说,无所谓善恶,人的善恶是从情来的,是后天习染而成。情发当于理就是仁和义,不当于理,就是不仁不义。上智只是习于善,下愚只是习于恶,中人是说“一习于善,一习于恶”。上智与下愚只是后天学习的结果不同,上智与下愚,是就人的认识能力来说的。49、名词解释

主一之为敬正确答案:在讲修养工夫时,程颐常用《周易•乾•文言》中的“闲邪”这个词。闲邪的意思就是防范邪恶、消除妄念。程颐认为:“敬是闲邪之道”,“闲邪则诚自存。”“闲邪更著甚么工夫?但惟是动容貌、整思虑,则自然生敬。”“如何是闲邪?非礼而勿视、听、言、动,邪则闲矣。”程颐讲敬,特别强调“主一”,“所谓敬者,主一之谓敬;所谓一者,无适之谓一。且欲涵泳主一之义,一则无二三矣。”二程认为,敬可生静,但静不能生敬;静的归宿是忘,敬则导向必有事焉的儒家入世价值理想。所以,主敬只是直内功夫,进一步还要方外的集义功夫,故人还需名理:“涵养须用敬,进学在致知。”50、名词解释

王阳明(王守仁)正确答案:(1472-1528)明学者,阳明学派创始人。字伯安。浙江余姚人。曾筑室故乡阳明洞,也称阳明先生。初师事娄谅,习程朱之学,因格竹不省,遂耽于佛老之说,继而结识湛若水,相与授徒讲学,受到陈献章思想的影响,后继续发展陆九渊“心即理”说,创“致良知”和“知行合一”理论体系。主张“心”为物理之本原,物为意之用,否认“心”之外又理、有事、有物。认为“愚夫愚妇”同“圣人”一样,先天都具有“良知”“良能”,但两者的区别在于惟有“圣人”才能致其良知,故而要求通过反求内心,清绝人欲的修养方法去私欲而“致良知”。由此出发,提出“知行合一”的学说。反对朱熹在心之外“格物穷理”的方法,提出在心之外求理,就会导致知行脱节,强调“知”“行”无先后内外之别,两者相辅相成,不可分离。治学贵有自得,提出不能以“圣人”之言或“庸常”之言作为判断是非的标准,只能通过“求之于心”来判明是非。其学术思想将中国古代主观唯心主义发展到极致,在明中后期影响极大,百余年间取代程朱理学而独占学术界盟主地位,对打破程朱理学桎梏起了一定作用。明末清初,因其后学末流“束书不观”,学风空疏而遭学者贬斥,渐至衰微。其学传至日本后,对明治维新运动起到过一定的积极作用。著作有《王文成公全书》38卷,其中《传习录》和《大学问》为思想学术方面的代表作。51、名词解释

忠信正确答案:孔子伦理思想。《论语•学而》:“主忠信。”忠指忠肯,积极为人;信指真诚。朱熹《四书章句集注》:“人不忠信,则事无皆实,为恶则易,为善则难,故学者必以是为主焉。程子曰:人道惟在忠信,……若无忠信,岂复有物乎?”孔子强调忠信,把它作为道德学问的基础,“忠信,礼之本也。”52、问答题

试论朱熹知行观理论价值正确答案:中国传统知行观既有唯物主义的,也有唯心主义的。荀子、墨子等是唯物主义知行观的主要代表。其思想可概括为行先于知。老子、朱熹、王阳明等是唯心主义知行观的代表。其基本思想可概括为知先于行。与传统儒家的观点一致,朱熹的知行观主要强调的也是道德的践履问题,而不是认识的来源问题。朱熹在其知行观中,继承并且发展了程颐的“知先行后说”,提出知轻行重、知行互发并进的新观点。在朱熹看来,知与行自然不能合而为一,但可以通过真知实现知与行的统一。按照朱熹的真知思想,人若能格物穷理达到认识的高度灵明,明确把握性理而形成真知,真知必然、自然能将自身转化为现实实践,可是对于“真知何以必能真行”的理论问题,他也只是强调“真知未有不能行者,”知行并行,相资为用,认识到知行并举,相互促进的辩证关系。认识可以揭示事物的本质和规律,预见事物发展的趋势,据此规定实践的目的、计划和过程,指导实践按照预期的目标发展。认识对实践的指导作用有两种效果:正确的认识指导实践,可使实践获得成功,达到预期的效果。错误的认识指导实践,会对实践产生消极乃至破坏性的作用,使实践遭到失败。53、名词解释

乡愿正确答案:指无节操者。子曰:“乡愿,德之贼也。”(《论语•阳货》)孟子具体指出其特点:“同乎流俗,合乎污世,居之似忠信,行之似廉洁”;“言不顾行,行不顾言……阉然媚于世也者,是乡愿也。”(《孟子•尽心下》)朱熹曰:“乡愿是个无骨肋底人,东倒西擂,东边去取奉人,西边去周全人,看人眉头眼尾,周遮掩蔽,惟恐伤触了人。”(《朱子语类》卷六十一)54、名词解释

安时处顺正确答案:庄子指安于和顺从自然。《庄子•养生主》:“安时而处顺,哀乐不能入也。古者谓是帝之县解。”成玄英疏:“安于生时,则不厌于生;处于死顺,则不恶于死。千变万化,未始非吾,所适斯适,故忧乐无错其怀矣。”庄子认为,死生等变化是自然过程,不可抗拒,只能顺从。55、问答题

简述孟子“四端”学说。正确答案:孟子提出大量论证,来支持性善说,指出恻隐之心,羞恶之心,辞让之心,;是非之心,是人之四端。一切人的本性中都有此“四端”,若充分扩充,就变成四种“常德”,即儒家极其强调的仁、义、礼、智。这些德,若不受外部环境的阻碍,就会从内部自然发展(即扩充),有如种子自己长成树,蓓蕾自己长成花。这也就是孟子同告子争论的根本之点。告子认为人性本身无善无不善,因此道德是从外面人为地加上的东西,即所谓“义,外也”。人之所以异于禽兽,就在于有此“四端”。56、名词解释

絪缊正确答案:同氤氲。原指一种孕育着动荡和矛盾的混沌状态。《易•系辞下》:“天地絪缊,万物化醇。”朱熹注:“絪缊,交密之状。”后来被用来指万物本原混沌未分的气的一种运动状态。张载《正蒙•太和》:“太和所谓道,中涵浮沉、升降、动静相感之性,是生絪缊、相荡、胜负、屈伸之始。”王夫之注:“絪缊,太和未分之本然。”57、名词解释

物不迁论正确答案:僧肇根据般若中观学“法无来去,无动转者”,“诸法不动,无去来处”之思想,认为万物是静而非动,是不迁而非迁。“昔物自在昔,不从今以至昔;今物自在今,不从昔而至今。”常人之所谓来或去、变或常,“皆因缘假称耳”,究竟之理体不可以概念求,亦不能划分动或静,常与无常不能执实。所以,“言常而不住,称去而不迁。不迁,故虽往而常静;不住,故虽静而常住。”“谈真有不迁之称,导俗有流动之说。”两者各有侧重,迁与不迁,动与静是一体之两面。58、名词解释

天地之性与气质之性正确答案:“合虚与气,有性之名。”“有无虚实通为一物者,性也。”具体到人,则有天地之性与气质之性。“形而后有气质之性,善反之,则天地之性存焉。故气质之性,君子有弗性也。”“天所性者通极于道,气之昏明不足以蔽之。”“性者万物之一源,非有我之得私也。”但人非由太虚之气直接构成,而是由太虚之气聚而为气,由气聚而为万物:“游气纷扰,合而成质者,生人、物之万殊;其阴阳两端循环不已者,立天地之大义。”“天性在人,正犹水性之在冰,凝释虽异,为物一也。”天地之性因其从天道而来,所以清澈纯一、至善,为人之本质;气质之性由于由气化而成,故有清浊、厚薄、刚柔、缓速之分,为人之感性存在,因而人有善恶之可能性。59、单选

《周易》中的“三易”不包括()。A、变易B、不易C、简易D、实易正确答案:D60、名词解释

二程之格物致知正确答案:“致知在格物。格,至也。”“知至便意诚,若有知而不诚者,皆知未至尔。”大程所说的“知”,更多意义上是指人心中固有的良知、天德,非一般知觉之知和知识之知,“人心莫不有知,惟蔽于人欲,则亡天德也。”因此需要格物,格物为致知的工夫。在小程看来,格物致知乃人的修养工夫之基础,是为学之本。“人之学莫大于知本末终始。致知在格物,则所谓本也,始也。”格物为穷理,“格犹穷也,物犹理也,犹曰穷其理而已也。”程颐区分了闻见之知和德性之知,认为“物我一理,才明彼即晓此,合内外之道也。”大程强调理在人心,只要反身而诚,则理自明;小程认为理在人心,也在事物,格物对两者都应该格,才能穷理,不过其也更重视德性之知。61、问答题

谈谈玄学的演变正确答案:1、汉末辽东一带陆续为代表荆忠以宋忠,北方以郑玄为代表的玄学,主要经典是《易》,研究的主要问题是阴阳的宇宙观2、正始玄学以何晏王弼为代表,经典《易》《老子》,问题:玄学的本体论,天人之际,宗教意义-理性意义的天-圣人。3、竹林玄学以阮籍,嵇康为代表,《老子》《庄子》为经典,问题:追求精神的解放,向往逍遥。4、元康玄学,向秀,郭象《庄子》,宇宙论转回到生命论。5、东晋玄学,僧,肇,《肇论》,玄释合流。62、名词解释

援正确答案:后期墨家用语,意谓援引对方之论说来作类比推理。《墨子•小取》:“援也者,曰:子然,我奚独不可以然也?”孙诒让《墨子閒诂》:“《说文》:援,引也。谓引彼以例此。”谭戒甫《墨辩发微》:“引彼例此,故彼然此亦然,则所谓援者。”63、名词解释

心斋正确答案:就是要空掉附着在内心的经验,成见,认知,情感,欲望与价值判断,自虚其心,恢复灵台明觉的工夫。64、名词解释

物竞天择正确答案:近代严复对进化论两个概念生存竞争、自然选择的译语。他在《原强》一文中向中国人介绍达尔文《物种原始》(今译《物种起源》)一书时,将其核心内容概括为物竞和天择,宣扬社会达尔文主义,为变法维新、救亡图强提供理论依据。在当时的条件下具有特定的积极作用,并对当时及后来产生了广泛的影响。65、问答题

如何评价法家在历史上的作用?正确答案:法家的产生顺应了历史的需要,秦的统一。提供治理大国的法术。用现代的术语说,法家所讲的是组织和领导的理论和方法。谁若想组织人民,充当领袖,谁就会发现法家的理论与实践仍然很有教益。很有用处,但是有一条,就是他一定要愿意走极权主义的路线。他们提出了治理大国的法术。这些法术把权力高度集中于国君一人之手。他们鼓吹的这些法术就是愚人也能懂会用。照他们所说,国君根本不需要是圣人或超人。只要忠实地执行他们的法术,哪怕是仅有中人之资也能治国、并且治得很好。66、名词解释

礼正确答案:中国古代社会政治、伦理规范与礼仪的总和。67、名词解释

天养正确答案:荀子用语。指人类利用自然界的万物来养活自己。《荀子•天论》:“财非其类以养其类,夫是之谓天养。”唐杨倞注:“财与裁同。”饮食、衣服,与人异类,裁而用之,可使养口腹形体。68、名词解释

涅槃佛性说正确答案:道生认为“万法虽异,一如是同。”一如、真如等乃不同场合对于实相之不同称呼,如于万法处为实相,对佛来说称法身,对众生而言即是佛性,理无二致,以此出发,道生提出一切终生皆有佛性、皆得成佛的观点。道生认为,对于诸法实相义,须由般若智慧体认证知,而一旦证得自然法性,即为佛矣。法遍一切,所以一切众生皆有佛性,都有成佛的可能。迷者众生,悟即是佛。悟就是悟到自己所具有的佛性。即使是一阐提也有佛性,也能成佛。69、名词解释

克己尽物正确答案:叶适《习学记言》卷一三:“盖己不必是,人不必非,克己以尽物也。”认为是非标准以客观事实为依据,主张“以物用而不以己用”,提出“夫欲折衷天下之义理,必尽详考天下之事物而后不谬。”70、问答题

试述庄子的相对主义认识论。正确答案:相对主义是庄子哲学思想的核心。庄子的相对主义,首先表现为否认客观事物的质的区别。其次,庄子从相对主义出发对人的认识能力和认识的可靠性也表示怀疑。再次,庄子的相对主义还表现在否认认识的客观标准上。最后,认识的对象是无限广大的,人的认识能力却是极为有限的,因而求知是无意义的。71、名词解释

学问思辨正确答案:儒家的修养方法。指学习、寻问、思考、辨别等过程。《易•乾•文言》提出:“学以问之,思以辨之。”《礼记•中庸》:“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简称学问思辨。朱熹注:“学问思辨,所以择善而为知,学而知也。笃行,所以固执而为仁,利而行也。”72、名词解释

天职正确答案:荀子用语。自然的职能。《荀子•天论》:“不为而成,不求而得,夫是之谓天职。”认为四时运行,百物生养,是自然的职能。提出:“天职既立,天功既成,形具而神生。”73、问答题

简述老子与庄子道论的异同正确答案:老子首先从抽象的哲学意义把“道”规定为万物的本体。庄子继承发挥老子思想,以“道”为宇宙的本体。“道”的特征在于自自然然,毫不造作。所以它在一切之上又在一切之中,这正是人所应该崇拜学习的。一切事物都是生死始终的,都局限在一定具体的时空范围内。只有这个“道”是超越这一切的。它无始终,无生死,无喜怒,无爱恶。它表现为万物的自生自化,它自身也就在这万物之中。这一点双方一致。;老子讲“反者,道之动”,“无为”,庄子的“道”论,即庄子的本体论哲学。庄子讲的“道”并不是自然本体,而是人的本体。他把人作为本体提到宇宙高度来论说,也就是说,它提出的是人的本体存在与宇宙自然存在的同一性。在庄子看来,这个人的本体存在,由于摆脱了一切“物役”从而获得了绝对自由,所以它是无限的。庄子要求人必须仿效自然事物,既无知识又无愿欲、任凭那无目的而又合规律的客观过程运行,庄子认为这样才合乎“道”。表面上庄老并称,老子讲权术、重理智,确乎不动情感;庄子则道是无情却有情,外表上讲了许多超冷酷的话,实际上却深深地透露出对人生、生命、感情的眷恋和爱护。这正是庄子的特色之一,他似乎看透了人生和生死,但终于并没有舍弃和否定它。74、问答题

谈谈王充的人性论正确答案:王充认为人性是人承受了具有仁、勇等封建道德属性的气而形成的,由于承受的气有厚有薄,所以人性有善有恶,承受具有仁这种道德属性的气薄,性就凶狠残暴,承受勇这种道德属性的气薄,性就凶猛无义,这种人性先天善恶的观点是错误的,人的本性一定有善有恶,天生性恶的是可以通过教化引导,使他成为善的。从认识论上说,是含有唯物主义因素的。75、名词解释

大衍正确答案:《周易》蓍筮用语。大,至极,衍,演算。《易•系辞上》:“大衍之数五十。”王弼注:“演天地之数,所赖者五十也。”今有人考大衍之数五十后脱去“有五”两字。《易•系辞上》称“天数二十有五,地数三十。”76、名词解释

正心诚意正确答案:儒家伦理理想,指一种内心道德修养。正心,心要端正;诚意,勿自欺。《礼记•大学》:“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唐孔颖达注:“能诚实其意,则心不倾邪也。……意能精诚,故心能正也。”朱熹注:“心者,身之所主也。诚,实也。意者,心之所发也。实其心之所发,欲其一于善而勿自欺也。”(《四书章句集注》)77、名词解释

良知即性正确答案:王艮认为性即道,即是天理,所以王艮说:“道也者,性也,天德良知也,不可须臾离也。”因此,良知就是天理,“惟其不虑而知,不学而能,所以为天然自有之理;惟其天然自有之理,所以不虑而知,不学而能。”天理良知人人皆有,自然流行,表现在日常生活之中,“百姓日用之条理处,即是圣人之条理处,”只是“圣人知而不失,百姓不知即会失。”既然良知出于天理,所以良知就能不加任何思索自然知道自己对事物是知还是不知。因此王艮说:“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良知也。”78、名词解释

“反者,道之动”正确答案:反者道之动是老子辩证法思想的总纲,同时也是道的第二层含义,意思是说,任何事物的某些性质如果向极端发展,这些性质一定转变成它们的反面。79、名词解释

二谛正确答案:佛教用语,指俗谛(又称“世谛”、“世俗谛”)和真谛(又称“胜义谛”、“第一义谛”)。谛,指真实不虚之理,二谛,指两种真理。小乘有部把认为凡是复合的、可分解的对象为真实存在的认识,称为世俗谛,把认为单一的、不可分解的对象为真实存在的认识,称为胜义谛。(《俱舍论》)中观学派把不知缘起性空,以为世界是真实不虚的的世俗理解称为俗谛,把懂得一切事物皆空、无自性,以此为真实的理解为真谛。(《中论•观四谛品》)小乘经部和瑜伽行派等均把世俗的认识活动和对对象的理解称为世俗谛,把佛教智慧及其对对象的理解称为胜义谛。(《显扬圣教论》)二谛虽有俗圣之分,但均为佛教缺一不可的的真理。将此二谛联系起来观察现象,被称为中观、中道,为大乘最基本的原则之一。80、问答题

简述董仲舒的天人感应的宇宙图式论。正确答案:①董仲舒的宇宙图式论,内容上主要表现为以“天人感应”说来阐述并概括宇宙起源、结构和演变问题。②关于宇宙的结构,董仲舒认为宇宙万物是由“天之端”构成的。董仲舒通过五行间的“比相生”和“间相胜”,肯定了“天”通过五行次序来显示它的德性和功能,他把阴阳五行作为世界的模式,认为自然界和人事按这模式互相感应,正体现了天意或天命,确认了自然规律和社会人事的序列同构和相互影响,彼此配合,由此组成一个宇宙——人事的整体结构图式。③在董仲舒的宇宙——人事结构图式内,“天人感应”还是外在表现,其内在根据则是天人间因“同类”而“合一”。他提出“天人同类”的命题。因为天、人是同类的,所以,他们之间会发生感应关系。在相互感应的天、人之间作为中介联系的是气。董仲舒的学说是神学目的论的“或使说”。81、名词解释

情正确答案:人的喜、怒、哀、惧、爱、恶、欲七种感情,泛指人的种种感情和心理状态。《礼记•礼运》:“何谓人情?喜、怒、哀、惧、爱、恶、欲,七者弗学而能。”认为人的七情是天赋的。《礼记注疏》认为:“七情好恶不定,故云治。”主张圣人以治七情。另,佛教以喜、怒、忧、惧、爱、憎、欲为七情。82、问答题

老子《道德经》的主要观念有哪些?正确答案:老子《道德经》主要观念可分为三:(1)常、道、反;(2)无为、无不为;(3)守柔、不争、小国寡民。其中,第一组为思想根基,二组为思想中心,中心思想在人事上的展开就是第三组。83、单选

法家的集大成者是()。A.商鞅B.韩非子C.慎到D.申不害正确答案:B84、名词解释

阿赖耶识正确答案:亦译为阿梨耶识、赖耶识等,意译为藏识、无没识等,佛教瑜伽行派和法相宗所立心法八识中的第八识。有多种含义,《成唯识论》将之归结为三相:1.因相,即“能藏”。为此识包藏了能产生世界一切事物的种子,是万物之因,又称“一切种子识”。2.果相,即“所藏”。谓此识能按前世善恶行为引生后世相应报应,受熏而为种子所藏,又称“异熟识”。3.自相,即阿赖耶识自体包含因果而相,有能藏、所藏、执藏(被第七识执为自我)三义,故又称“藏识”。法相宗认为此识是物质世界和自身的本源,也是轮回果报的精神主体和由世间证得涅槃的依据。85、问答题

什么是“六相圆融”?正确答案:亦称六相缘起,是说明“事事无碍”的相状的。六相指“总相”和“别相”、“同相”和“异相”、“成相”和“坏相”三对范畴。用这三对范畴从六个方面说明一切现象虽然各有自性,但又都可以融汇无间,完全没有差别。所以称为“六相圆融”。86、填空题

新六艺是()。正确答案:诗、书、礼、易、乐、春秋87、名词解释

明鬼正确答案:《墨子》篇名,一作《右鬼》。原有上中下三篇,现仅存下篇。墨子依据“众之耳目之实”,三代圣王之事和典籍的记载认为有鬼神存在,有三类:天鬼神、山水鬼神、人死而为鬼者。鬼神无处不在,无所不知,参与人事,力量强大。“鬼神之所赏,无小必赏之,鬼神之所罚,无大必罚之。”鬼神与天意(天志)一样能赏善罚恶。提倡明鬼以消逆乱,以明兼爱,借鬼以治人,辅国家政教。“欲求兴天下之礼,楚天下之害,当若鬼神之有也。”88、名词解释

三表法正确答案:墨子的用语,“古者圣王之事”,“百姓耳目之实”,“国家百姓人民之力”,是墨子从唯物主义认识论立场出发,提出判断是非真伪的标准。1、有本之者,即以过去的间接经验作为衡量标准,2、有原之者,即以直接经验作为真理的标准,3、有用之者,即以社会政治的效果方面检验知识的真假和言论的好坏。89、名词解释

转识成智正确答案:转识成智是说,八种识都转变为成佛的智慧。他们说,执着有“我”产生“烦恼障”;执着有“法”产生“所知障”(各种虚妄分别计较);只有破除“我”“法”两执,以我、法为空,才能使灵魂从生死轮回中解脱出来,进入涅槃世界。唯识宗认为,“阿赖耶识”中的有漏种子是我法二执二障的根子,可以通过累世修炼,使有漏种子逐渐消失,成佛的无漏种子逐渐增长,八识都变成佛的智慧,便能尽如佛国。90、名词解释

四大正确答案:1.老子用语,指道、天、地、人。《老子•二十五章》:“故道大,天大,地大,人大。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其中道最根本,“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2.佛教“四大种”之略称,亦名“四界”,是构成一切色法的四种基本元素(地水火风)。《俱舍论》卷一称,纯一的坚、湿、煖、动分别为“四大”之属性,持(保持)、摄(摄集)、熟(成熟)、长(生长)分别为其作用。以其能造作一切色法,称“能造四大”,被造作之色法,称“四大所造”。世界万物和人之身体,均由四大构成,佛教以此说明人身无常、不实、受苦,故后世有四大皆空之说。91、名词解释

三表正确答案:墨子提出的检验言论与认识是非的标准。表,指法、仪;三表即三条标准。墨子认为,人们的言论与认识是非必须有一个客观的标准来衡量,即:“有事之者,有原之者,有用之者”。以历史经验判断言论事非;以广大民众的直接感性经验为是非依据;以言论和认识的实际效果检验认识的真理性。是中国哲学史上最早的较为完整的检验真理的标准,带有浓厚的经验论色彩,并以之论证天志和鬼神的存在。92、名词解释

旦宅正确答案:庄子用来指人躯骸日新变化。《庄子•大宗师》:“且彼有骇形而无损心,有旦宅而无情死。”唐成玄英疏:“旦,日新也。宅者,神之舍也。以形之改变为宅舍之日新耳,其性灵凝淡,终无死生之累者也。”言圣人尽管形体时时变化,其本性却不变。93、名词解释

荆公新学正确答案:以王安石为代表的学派。新学,一般指由王安石主持编订的《三经新义》(即《诗义》、《书义》、《周官义》),以及王安石为释经而作的《字说》。《三经新义》的撰修,体现了王安石“以经术造士”的思想。按其观点,经术造士乃是盛王之事,诠释经义,教育士子,乃为符合盛王之做法;在衰世中,伪说诬民,私学乱治;孔孟经学之精义自秦火后散失,章句传注陷溺了人心,也淹没了经义中之大道,遂使异端横行不已;因此,他们要重新训释经籍,明白义理,解除以往对经学的曲解,从而能够以经学来导化民俗。雏形于仁宗嘉佑后期,形成影响在神宗熙宁、元丰之际。94、问答题

谈谈荀子的“制名之枢要”正确答案:就是名实统一。1约定俗成,名无固实,约之以命实,约定俗成,谓之实名。2同则同之,异则异之。不同的名词或概念反映不同类的事物。3单足以喻则单,单不足以喻则兼。单与兼无所相避则共,虽共不为害矣。4对名相分类,荀子把概念的基本种属关系分为两级,高级的称为共名,低一级的称为别名。5稽实定数,也就是说要考查客观事物,然后来证实确定概念名的含义。6三类谬误(一是惑于用名以乱名,二是惑于用实而乱名,三是惑于用名以乱实)。95、名词解释

以己形物正确答案:叶适用来对思孟学派的批评用语。认为思孟学派“专以己为是,以人为非,而克与未克、归与未归皆不可知,但以己形物而已。”指出此类主观臆断乃“以浅心狭志自为窥测,学者之患也。”强调以己形物的实质就是否定知识来自外物,而只“欲求之于心”,这种“专以心性为宗”的认识,是“虚意多,实力少,测知广,凝聚狭,而尧舜以来内外交相成之道废矣”(《习学记言》)。96、问答题

简述庄子的人生哲学。正确答案:1)对当权者的态度。消极避世,傲视权贵,不与权势同流合污,淡泊名利。庄子追求精神自由,主张没有任何束缚地自由自在的快乐生活,他认为要达到快乐就要充分发展人性,重视生命,保身养生。2)处于材与不材之间。庄子处事的艺术境界于世“无所可用”,材与不材之间要与时俱进,“有用”可以保命的话就显示“有用”,“无用”可以保命的话则显示“无用”。3)庄子的生死观。庄子看破生死,认为生死是自然地。以旷达的心胸面对死亡,顺其自然。“生死是自然地变化,人之气,气之聚也。聚则为生,散则为死”。97、名词解释

物生有两正确答案:史墨在回答赵简子说:“物生有两、有三、有五、有陪贰。故天有三辰,地有五行,体有左右,各有妃耦。王有公,诸侯有卿,皆有贰也。天生季氏,以贰鲁侯,为日久矣。民之服焉,不亦宜乎!鲁君世从其失,季氏世从其勤,民忘矣。虽死于外,其谁矜之?社稷无常奉,君臣无常位,自古以然。”强调了事物的矛盾、变动、和矛盾的对立统一。98、名词解释

天人合一正确答案:中国古代关于天与人、天道与人道、自然与人为相通、相合与统一的观点。天人合一不等于天人等同。中国哲学侧重强调天人之间的统一,认为人是自然的一部分,与自然界有着同样的本质和规律,追求天人之间的和谐,反对把天与人相互割裂、相互对立,具有合理的因素。99、名词解释

物各自生正确答案:中国西晋玄学家郭象的一个重要观点。语出《庄子齐物论注》意思是说,没有造物主,万物都是自生自长的。东汉著名哲学家王充首先提出了“万物自生”的观点,晋代裴頠著《崇有论》,反对玄学贵无论“有生于无”的观点,也提出了的说法。郭象“物各自生”的观点,在反对造物主这一点上,包含有王充、裴頠讲的“自生”的意义,但又有根本的不同。王充讲“万物自生”是说“天地合气”,万物自然而然产生。裴頠的“自生”说,也承认物与物之间的相互依赖、相互转化的关系。而郭象的“自生”说,则在否定无生有的同时否定有生有,片面地强调万物各自无联系地、孤立地、突然地“自生”,他称之为“独化”。因此,郭象的“物各自生”说带有严重的偶然论的神秘主义色彩。100、名词解释

实验的方法正确答案:胡适提倡的实用主义的一种基本方法。这一方法“至少注重三件事”:一、从具体的事实与境地下手。二、一切学说思想,一切知识,都只是待证的假设,并非天经地义。三、一切学说与理想都须用实行试验过。(《杜威先生与中国》)后又把这种方法“应用到科学研究方面”,归结为“大胆的假设,小心的求证”。101、名词解释

涂之人可以为禹正确答案:荀子曰:“凡禹之所以为禹者,以其为仁义法正也。然则仁义法正有可知可能之理,然而涂之人也,皆有可以知仁义法正之质,皆有可以能仁义法正之具。然则其可以为禹明矣。”在此成德过程之中,后天环境与积习非常重要,“可以为尧禹,可以为桀跖,可以为工匠,可以为农贾,在势注错习俗之说积耳。”102、名词解释

举贤良对策正确答案:董仲舒以贤良对答武帝三次策问,故名,共三篇,因讲述天人关系,后人又称为天人三策。提出天人感应说,认为天有人的品性和意志,通过符瑞和灾异来显现;而人事的变化亦能引起天的奖惩,故王者须“承天意以从事。”据此主张道德教化;限制土地兼并;实行大一统的封建集权制。提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要求“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还提出“道之大原出于天,天不变,道亦不变”的思想。103、名词解释

侔正确答案:后期墨家用语。《墨子•小取》:“侔也者,比辞而俱行也。”清孙诒让《墨子閒诂》:“《说文》:侔,齐等也。谓辞又齐等,比而同之。”指复构式的直接推理,即以是非类同相关的宾主两辞(判断)相比并行,以主判断直接印证、推论宾判断的正确或错误。后期墨家认为比辞俱行,宜有限度,不可溢滥。《小取》:“辞之侔也,有所至而止。”据《小取》,侔式推理在不同情况下有五种不同的结果:是而然;是而不然;不是而然;一周一不周;一是而一非。104、名词解释

灵台正确答案:庄子用语,即心。《庄子•达生》:“工倕旋而盖规矩,指与物化而不以心稽,故其灵台一而不桎。”唐陆德明《经典释文》:“是与物化之,不以心稽留也。”唐成玄英疏:“任物因循,忘怀虚淡,故其灵台凝一而不桎梏也。”105、名词解释

以物观物正确答案:邵雍《观物内篇》:“圣人之所以能一万物之情者,谓其能反观也,所以谓之反观者,不以我观物也。不以我观物者,以物观物之谓也。”具体要求是,“夫所以谓之观物者非以目视之也,非观之以目而观之以心也,非观之以心而观之以理也。”通过对于心中之理的认识,来打破人我和物我的界限,达到“以一心观万心,一身观万身,一物观万物,一世观万世。”106、名词解释

天尊地卑正确答案:语出《易•系辞上》:“天尊地卑,乾坤定矣;卑高以陈,贵贱位矣。”晋韩康伯注:“天尊地卑之义既列,则涉乎万物贵贱之位明矣。”《易传》用阴阳、刚柔之相摩、相荡,说明宇宙之发生、变化是天高上、地卑下,以示人事之尊卑贵贱。107、名词解释

质力相推正确答案:亦称质力杂糅。近代严复对于物质与运动关系的哲学概括。质,即质点,指物质和“物体”,力,指排斥力和吸引力。他认为质和力相互依存,不可分离。“大宇之内,质力相推,非质无以见力,非力无以呈质。”其运动形式为“翕以聚质”和“辟以散力”。宇宙万物甚至人的知觉思维都是如此,认为此是“天演最要之义”。108、名词解释

本末正确答案:中国古代哲学用语。指根本与末节,本质与表现,本体与作用。109、名词解释

格心正确答案:陆王心学的认识方法和道德修养方法。陆九渊认为“宇宙便是吾心,吾心即是宇宙”、“心即是理”。认识宇宙、道德修养,只要向内反省,发明和涵泳本心。“人心有病,须是剥落,剥落得一番,即一番清明。”“须是剥落得净尽,方是。”王守仁认为:“天下之物本无可格者,其格物之功,在心上做。”主张“格其非心”,“迁恶从善”。故说:“格者,正也,正其不正以归于正之谓也。正其不正者,去恶之谓也;归于正者,为善之谓也。”110、名词解释

范围三教正确答案:“良知者,性之灵,以天地万物为一体,范围三教之枢。”其理论根据便是“三教不外于心”,心或良知为普遍真理,佛道两家亦有心有道,故良知“公于天下,公于万物,非一家私事。”王畿进而提出“道非有大小”,即道之用有大小之分,道之体无大小优劣之别。以良知贯穿,三教可以“并传而不废”。111、名词解释

同则不继正确答案:把性质相同的物质走在一起只能增加数量,不能产生新的物。112、名词解释

反本正确答案:复归于本源或根本。《礼记•礼器》:“礼也者,反本修古,不忘其初者也。”指人的本性。王弼主张“以无为本”,把本释为无,认为“复者,反本之谓也。天地以本为心者也。凡动息则静,静非对动者也;语息则默,默非对语者也。然则天地虽大,富有万物,雷动风行,运化万变,寂然至无是其本矣。”(《周易注•复卦》)113、名词解释

心法理数正确答案:邵雍言其先天之学为心法,其先天图围绕心法进行图解,其易学体系围绕心法而展开。“心为太极”,“道为太极”,心与太极、道是相通的。心首先为先天之心:“天地之心者,生万物之本也”;“身在天地后,心在天地前”,天地本无心,但天地自有阴阳消息之迹,这是天运之本然,是自在之理。而圣人之心能把握此自在之理,能一心观万心,能以心代天意。天地万物一理,理所呈现为数:“天下之数出于理,违乎理则入于术。世人以数入于术,故不入于理也。”天地间一切事物依理数生成变易,其在圣人心为心法,心法按理数把握世界。114、问答题

简述王充的元气自然论思想。正确答案:1)王充把天还原为自然之天,反对董仲舒天有意志的观点,明确提出:天和地都是毫无意志目的的自然实体,在宇宙观上,它是彻底的唯物主义“气”一元论。2)元气是天地万物的本原。A.王充进一步提出了自然界的万事万物乃至人都是由元气构成的,王充认为元气有阴气和阳气,阴阳二气相辅相成,构成了宇宙万物。它是天地万物的本原。B.“元气”的聚散分合,构造了自然万物的生灭变化。由元气凝聚而成的万物和人,有生有死,而元气却是无始无终的,永恒存在的,人和物的生是由于气的凝聚,人和物的死是由于气的消散。C.“气”的厚薄精粗的差异,构成了各种不同的自然万物。王充还从元气一元论的观点出发,解释了元气产生的具体事物为什么千差万别,形态各异。人由元气构成,所以高矮胖瘦也是因为禀受的元气不同而形成的。115、名词解释

形质神用正确答案:是范缜用来证明其无神论形神一元论的,就是说形是实体,是神的主体,而神只是形的作用,由形派生出来的116、名词解释

无朕正确答案:即无迹,指晦迹韬光。《庄子•应帝王》:“体尽无穷,而游无朕;尽其所受乎天,而无见得,亦虚而已。”成玄英疏:“朕,迹也。虽遨游天下,接济苍生,而晦迹韬光,故无朕也。”117、名词解释

致虚守静正确答案:要认识道,应该使内心清静,虚寂达到极点,没有一丝杂念,各种事物尽管复杂纷纭,但是循环往复总是要回到本始状态,这就是事物发展变化的根本——道。118、名词解释

性无善恶论正确答案:战国时告子首先提出的人性论观点。《孟子•告子》:“性无善无不善也。”认为“生之谓性”,“食色性也。”“性犹湍水也,决诸东方则东流,决诸西方则西流。人性之无分于善不善也,犹水之无分于东西也。”还以杞柳为喻:“性犹杞柳也,义犹桮棬也;以人性为仁义,犹以杞柳为桮棬。”北宋王安石以情论性,认为情是可善可恶的,而性则是无善无恶的。“性生乎情,有情然后善恶形焉,而性不可以善恶言也。”王守仁也认为性无善无恶,“性之本体,原是无善无恶的,发用上也原始可以为善,可以为不善的;其流弊也原是一定善一,定恶的。”还提出“无善无恶是理之静,有善有恶是气之动。不动于气,即无善恶,是谓至善。”119、名词解释

达生正确答案:庄子用语,指通晓人生之道。《庄子•达生》:“达生之情者,不务生之所无以为。”郭象注:“生之所无以为者,分外物也。”庄子认为通达人生的人不应当超越本分而有所作为。后用以指一种自以为参透人生的消极处世态度。120、名词解释

天下惟器正确答案:王夫之《周易外传》卷五:“天下惟器而已矣。道者器之道,器者不可谓道之器也。”认为道不能脱离具体事物而独立存在,“据器而道存,离器而道毁。”强调道随器的变化而变化,反对“悬道于器外”。还指出各时代均有自己的道,“洪荒无揖让之道,唐虞无吊伐之道,汉唐无今日之道,则今日无他年之道多矣。”121、问答题

试述荀子的自然观正确答案:荀子的自然观是唯物主义自然观,其主要特点,是特别强调“天人之分”。他的具体思想包括:1“天”即自然界,他关于“形具而神生”的命题,奠定了形神关系的唯物主义基础。明确形体是第一性的,精神是第二性的,坚持了唯物主义的一元论,为后来的唯物主义者和无神论者论述形神关系奠定了理论前提。2自然界的客观性和固有规律性。认为自然界本身没有意识,不受人的主观意志和愿望的影响。自然界有其固有的规律,用“天道”来表述自然规律。3天不能决定社会的治乱,主宰人的吉凶祸福和贫富贵贱。天没有任何主观的私怨和私德,人要适应规律而不应该违背它。4“天地之变”不可畏。表现了他的无神论立场,还从认识论的高度,奠定了无神论的理论基础,反对鬼神存在,但不反对宗教仪式,特别是祭祀,表现了他作为一个剥削阶级思想家的局限性。5“天人之分”和“制天命而用之”。一方面要承认自然界及其变化规律的客观性,另一方面要承认人有主观能动作用,自然界的变化及其规律,对人类的生存和发展,起着客观的制约作用。然而人在自然界面前,绝不是无所作为的消极适应。总之,荀子所坚持的是唯物主义的自然观,他充分肯定人的价值,反应了上升时期新兴地主阶级在政治上的朝气和他们对于发展生产的信心;同时也充分体现了我们民族奋发向上,自强不息的积极进取精神。122、名词解释

三论宗正确答案:中国佛教派别之一,因主要研习《中论》、提婆《百论》、《十二门论》而得名。隋吉藏为实际创始人。基本理论为诸法性空的中道实相论。认为世界万物皆由因缘和合而成,即缘起,离此即无事物独立之实体,即性空,任何事物均为缘起和性空的统一。提出真俗二谛和八不中道说,认为真俗二谛“二而不二”,二者不可偏废。万物“不生不灭,不常不断,不一不异,不来不去。”判教反面提出二藏(声闻藏和菩萨藏)三法轮(根本法轮、枝末法轮、摄末归本法轮)说。123、名词解释

周礼正确答案:周礼是由周公指定的,是一整套经济政治制度和道德规范礼节仪式等,是一整套维护君臣宗法和上下等级的典章制度和宗法制度。124、名词解释

变化气质正确答案:常人气质之性可以改变,“气之不可变者,独死生修夭而已”,故“唯其能克己,则为能变,化却习俗之气性,制得习俗之气。”“如气质恶者,学即能移。今人所以多为气所使而不得为贤者,盖为不知学。”“为学大益,在自求变化气质,不尔皆为人之弊,卒无所发明,不得见圣人之奥。”变化气质之目的在于返其本即天地之性。125、问答题

论述老子的朴素辩证法思想。正确答案:老子指出,作为宇宙万物本原的“道”,是遵循着“反”的规律运动变化的。“反”,有两层意思:一是相反的意思;二是循环的意思。正是在这种“反”的观念中,体现了老子的朴素辩证法思想。1一切事物都在运动变化,任何事物都不可能长久地保持一种状态,宇宙间没有永恒不变的事物。2事物都是与其对立面相互依存的。世界上的一切都是与其对立面相互依存的,如果失去了一方,那么另一方也就因为失去了依据而不存在了。3矛盾对立的双方是经常互相转化的。任何事物都是一个矛盾统一体,都包含着对立的两方面。这两方面不仅是对立的,而且是互相转化的。4事物的转化是一个量的积累过程。任何事物的发展变化,都是要经历一个由小到大的量的积累过程的。要用发展变化的眼光看待困难,分析问题。处理问题要把握住有利的时机,要随时观察事物变化的苗头。以便防患于未然。然而,由于历史的局限性,老子的辩证思想是不彻底的,他所理解的运动变化,只是往复循环。同时,老子也忽略了对立双方互相转化的条件,他强调“柔弱胜刚强”,但他未区分新生事物的“柔弱”与腐朽事物的衰弱之间的本质差别,也没有说明“柔弱”怎样才能胜“刚强”。126、名词解释

尚同正确答案:1.墨子政治思想。尚即崇尚,同指统一、同一,指层层统治同异于天子的理想的政治。墨子主张“选天下之贤可者,立以为天子”,并主张建立一种从天、天子到诸侯、将军、乡长、百姓的严格的等级统治秩序。在这种秩序下,“上之所是,必皆是之;所非,必皆非之”,上下一致,就能“谋事得,举事成,入守固,出诛胜。”“唯能壹同天下之义,是以天下之治也。”2.《墨子篇名》,分上中下三篇。127、名词解释

爱力正确答案:康有为用物理学上电的吸引力,附会“仁”的观念,说:“仁从二人,人道相偶,有吸引之意,即爱力也,实电力也。”又说:“不忍者(即仁),吸摄之力也。”进而以“仁”、“爱力”为宇宙的本体和主宰。强调世界之生存,“无一不本于仁,苟无爱力,则乾坤应时而灭矣。”谭嗣同也视“仁”与“爱力”为以太之“用”,力图以爱力为本,拯救民族危亡。128、单选

学术文化的下移兴起了以()阶层为观念主导的思想学术潮流A、农B、工C、商D、士正确答案:D129、名词解释

体用不二正确答案:所谓“天道”和“天命”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概念,“天道”是体,“天命”是用,体用不二,谓之“天心”。生生不已,循环往复,谓之“天意”。“体用不二”论,是熊十力现代新儒学思想体系中最基本的观念。这观念主要展现在其原创性的经典之作《新唯识论》之中。他所谓“体”是“心体”、“性体”,即人的生命存在的本体、宇宙万物之本根及其生生不息的源头活水,在一定意义上也是道德的本体和道德的主体。所谓“体用不二”,也就是肯定生命的意义和人生的价值,是为了在物欲横流的世界重新寻找“人生本质”和“宇宙本体”。熊氏认为,吾人与天地万物所同具的仁心本体,内蕴着极大的力量,可以创造出、生化出整个人文世界。他高扬了仁心本体刚健、创生的特质,实际上是以积极的人生态度、生命意识和人本精神去面对世界,创造世界,同时又主张不被人们创造出来的物质世界和人文建制所异化、所遮蔽,以致忘却、沦丧了人之所以为人的根蒂熊十力的“体用不二”与程朱“体用一源”的不同在于:程朱虽然肯定体在用中,体不离用,但体是存藏于用之中的,与用不离不杂的一种抽象实体。熊十力坚持实体不在功用之外、肯定精神对于物质的主导、认定实体自身是变动生生的,他的体用论可视为儒家刚健、崇德、用世等价值的本体论基础。130、名词解释

非攻正确答案:墨翟的战争观,是兼爱思想最集中、最突出的表现。认为兼并和侵略战争于民危害最大。131、名词解释

宥情正确答案:龚自珍认为情在“一切境未起时,一切哀乐未中时,一切语言未造时,亦尝阴气沉沉来袭心。”他认为情是与生俱来自然的,对这样的“情”,应当“宥”,即宽容。他曾自述对情的认识过程说:“情之为物也,亦尝有意乎锄之矣,锄之不能,而反宥之,宥之不已,而反尊之。”他认为,对于“无如何者亦受”的“命”,人们无法抗拒它,对于自己真实的“情”,则应当任其自然发展。所以他说:“夫我也,则发于情,止于命而已矣。132、问答题

谈谈王充的命定论正确答案:王充认为人初生时所禀受的元气,在决定人性的同时也决定了人一生的命运。用气禀来解释强弱寿夭之命,这抹杀了人的阶级差别得社会属性。否认贫贱富贵与道德品质有关,驳斥善恶报应说。他把人的命运具体分为几个方面:一是死生寿夭之命,即人年寿的长短。二是贵贱贫富之命,即人的社会地位和财产状况。三是所当触值之命或称遭命,即遭遇意外事故而死。王充认为命运的这几个方面都是初禀元气时决定的。自然命定论,用自然界的原因来说明人类得社会历史,认为国家得治乱王朝的兴亡都是客观的必然过程。133、填空题

两汉哲学的主要代表人物()、()。正确答案:董仲舒;王充134、名词解释

三患正确答案:墨子用来指百姓的三种苦难。《墨子•非乐上》:“民有三患:饥者不得食,寒者不得衣,劳者不得息。三者,民之巨患也。”反对统治者“厚措敛乎万民”。135、名词解释

明德慎罚正确答案:《荀子•成相》:“治之理,礼与刑,君子以修百姓宁。明德慎罚,国家既治、四海平。”礼和刑,德和罚都是治理国家的基本原则,“不教而诛,则刑繁而邪不胜,教而不诛,则奸民不惩。”(《富国》)赏必当功,罚必称罪,“德不称位,能不称官,赏不当功,罚不当罪,不祥莫大焉。”(《正论》)136、问答题

法家与道家学派有何关系?正确答案:“道生法”。从总体讲,法家是接过了《老子》政治层的“无为”含义上的人君南面术,把它改造为进行赤裸裸统治压迫的政治理论的。无为是道家的观念,也是法家的观念。韩非和法家认为,君主必需具备一种大德,就是顺随无为的过程。他自己应当无为,让别人替他无不为。道家与法家代表中国思想的两个极端。道家认为,人本来完全是天真的;法家认为,人本来完全是邪恶的。道家主张绝对的个人自由;法家主张绝对的社会控制。可是在无为的观念上,两个极端却遇合了。这就是说,它们在这里有某些共同之处。法家对《老子》思维特点的发展,三点:第一,是由冷眼旁观的非情感态度发展到极端冷酷无情的利己主义。人都是为生存而互相计较着、交易着、争夺着和吞噬着。一切都只是利害关系,都是冷静计算的结果,并没有别的什么。它充分体现了战国末期原始氏族传统及其观念的彻底崩溃,本来在神圣庄严而温情脉脉的情感形态中的君臣、父子、夫妇等社会关系和社会秩序统统失去了原有的依据。统治秩序只能建立在冷静理知所分析的利害关系上,在这关系上树立君主专制的绝对权威。第二,是这种冷静计算空前地细密化。韩非提供了“理”的哲学范畴,用“理”来说明“道”,“理”是客观事物的具体规律,特别是对立项双方即矛盾的对立和冲突。要求极端冷静,只有冷静,才能心“虚”,才能客观地去认识对象;主观的喜怒情感便容易使人产生成见和偏见。同时韩非强调要用实践行动来检验。第三,这一切冷静态度和周密思虑具有异常明确的功利目的。法家思想服务于新兴奴隶主的大一统专制政权的君主统治,韩非不同于《老子》的小国寡民思想,一反“贵柔”、“守雌”、“不争”,强调对立项的冲突斗争,“不并容”,“不两立”,重强、重兵、重力,绝对地排除仁义而峻法严刑,专制君主必须用难见不测的权术来进行统治,所以不但不排斥而且正是要运用各种阴谋诡计残忍狠毒的手段,才能保持自己的势力权利。137、名词解释

外籀正确答案:近代严复对“演绎”(deduction)的意译,于内籀相对,指近代西方自然科学的演绎推理。严复认为,外籀是“本隐之显”之术,“据公理以断众事者也,设定数以逆未然者也。”(《译<天演论>自序》)根据普遍公理以推断特殊事物,依据必然规律以推知事物的将来。138、名词解释

三界正确答案:佛教名词。指有情众生生死轮回过程中所处的三种境界,即欲界、色界、无色界。欲界,为具有淫欲食欲的众生所居,包括五道即地狱、畜生、恶鬼、人、六欲天以及他们所依存的场所器世间。如人所住的四大部洲等。色界在欲界之上,为已离淫食二欲的众生所居,其有情界及器世间仍未色所属界,即离不开物质。有四静虑十七种天,称色界十七天。无色界,为无形色终生所居,包括四无色天,又名四空天。佛教以三界为迷界,需要从中解脱达到涅槃境界。139、名词解释

闻知正确答案:后期墨家用来指通过别人传授活得的知识。《墨子•经上》:“知:闻、说、亲。”“知,传受之,闻也。”闻知又可分为两种,“闻:传、亲。”(《经上》)“或告之,传也;身观焉,亲也。”140、名词解释

三名正确答案:指正名、倚名和无名。《经法•论》“三名察则尽知情伪而不惑矣。”“正名位而偃”,君臣上下各安其位;“倚名法而乱,”名不正则法乱;“强主灭而无名,”刚愎自用,主亡而无名。所以主张正名,“谨守吾正名,毋失吾恒刑,以示后人。”141、名词解释

职业分途正确答案:梁漱溟用语。认为中国社会不存在阶级对立而只有职业的区别。认为在经济上,西方社会“造成剥削与被剥削的两面……中国社会则没有构成这两面。”所有官吏“与农工商并列为四民”,“为士为农为工为商,各有前途可求”,“只有一行一行不同的职业,而没有两面对立的阶级。”(《乡村建设理论》)并由此断言中国社会是“职业分途的社会”。(《中国文化要义》)142、名词解释

主敬正确答案:宋理学家道德修养方法。程颐曰:“涵养须用敬,进学则在致知。”敬是因敬畏而自我控制的能力,“敬只是持己之道”,使思想能专一而不涣散,不为外物所牵引,“所谓敬者,主一之谓敬,所谓一者,无适之谓一”,如此“涵养久之,天理自然明”(皆引自《遗书》)。朱熹论敬更详,“敬只是此心自做主宰处”,(《朱子语类》卷十二)并认为应“主敬致知,交相为助”,(《答张敬夫》)把德性涵养与求知活动结合起来。143、名词解释

神悟正确答案:龚自珍认为“圣人神悟,不恃文献而知千载以上之事,此之谓圣不可知,此之谓先觉。”龚自珍把圣人的认识分为知(先知)和觉(先觉)两种。“知,就事而言也”,“有形”;“觉就心而言也”,“无形”。凡民可得知,不可得觉。这种不可知的觉,就是神悟。144、名词解释

见闻之知与德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