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汉语称谓语的研究综述_第1页
现代汉语称谓语的研究综述_第2页
现代汉语称谓语的研究综述_第3页
现代汉语称谓语的研究综述_第4页
现代汉语称谓语的研究综述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现代汉语称谓语的研究综述摘要称谓语是世界各民族语言使用过程中的一种非常普遍、非常重要的社会语言行为,是语言生活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称谓语往往是最先传递给对方的信息,称谓语使用是否得体,关系到交际能否顺利地进行下去,所以对称谓语的研究是很有必要的。关键词称谓语称呼语分类研究方向一、引言语言是人们交际的重要工具,在日常生活中说话人就要经常提及或招呼到某个人,这时就要运用称谓语。我国关于汉语称谓语的使用和研究源远流长,“称谓"一词最早见于《晋书·孝武文李太后传》所载会稽王司马道子的书启:“虽幽显同谋,而称谓未尽,非所以仰述圣心,允答天人。宜崇正名号,详案旧典。”这里的“称谓”指的是称呼和名称,和我们今天所说的“称谓”含义已经十分接近。由此可见,古人对称谓的重视程度是把称谓看作“崇正名号”的大事。在古代称谓语的研究就引起了人们的重视,出现的许多专著,如:《尔雅·释亲》篇系统介绍和阐释了亲属称谓语的用法和意义;东汉刘熙所撰的《释名·释亲属》、明代李翊的《俗呼小录》、清代周象明的《称谓考辨》等从语源学和词义学的角度对称谓语作了较为系统的释义和考辨;清代梁章钜在三十二卷的《称谓录》中对古代称谓系统作了集大成性的汇总编辑。近几十年来,学术界对现代汉语称谓语的研究取得了一定成绩。本文主要是采用归纳对近二十年来的语料进行一次比较全面的搜集整理,探析现代汉语称谓语的发展情况。二、称谓语的定义一说到称谓语,人们就很容易联想到称呼,因此,必须得说明两者之间的关系。学术界一直以来也是众说纷纭,至今也没有统一的定论。以下是具有代表性的观点:(一)认为称谓语等就是称呼语,是人们用来表示被称呼者的身份、地位、职业等的名称。这里要首推张鲁宁,他认为“人们进行交际就需要称呼对方,称呼语也就是称谓语”;孙维张认为“称谓就是称呼,就是人们在交际中怎样称呼别人和自己”;《词源》和《汉语大词典》也都是以“称呼”来解释“称谓”。(二)认为称呼语是称谓语的一部分。周健指出“称谓系统包括名称系统和称呼系统两大类”;2005版的《现代汉语词典》将“称呼语”解释为“称谓语中那部分可以用来当面招呼的名称”。(三)认为称谓语与称呼语是两种具有密切联系又存在明显差异的不同词汇现象。持这种观点的主要代表是曹炜教授,他认为称谓语着眼的是人与人之间的各种社会关系以及人们所扮演的社会角色,它可以是面称用语——这时候的称谓语同时也是称呼语,它也可以不是面称用语——这时候的称谓语就只是称谓语而不是称呼语。称呼语着眼的是人们当面招呼的言语手段。这些观点中曹炜教授的观点比较科学,其观点高度概括了称谓语与称呼语之间的区别和差异,主要体现以下三个方面:1、称谓语是一种相对处于贮存状态的静态的词汇现象,具有一定的系统性、稳定性;而称呼语则是一种处于使用状态的动态的词汇现象,具有一定的非系统性、灵活性。2、称谓语在一定的区域内具有社会性、全民性,全体成员都会按照社会的约定自觉使用;而称呼语则更多地带上了使用者的个人色彩,往往具有特殊性、个性化。3、称谓语在本质上具有书面语性,而称呼语本质上具有口语性。学术界一般采用马宏基、常庆丰的观点。在他们的著作《称谓语》中,是这样对称谓语和称呼语下的定义:称谓语是用来表示人与人之间的社会人际关系,它体现人在社会中的地位以及所扮演的角色所使用的名称,而称呼语则是人们当面招呼对方所使用的名称。三、对称谓语分类研究的现状对于同一研究对象,根据不同的分类标准会产生不同的分类结果,这些分类结果没有正确与否的差别,只是分析问题的出发点不同而已。对汉语称谓语的分类,我国语言学界的研究者同样总结出多种分类方式,以下是比较有权威性的学者作出的分类:(一)崔希亮先生是将分其为背称和面称。他认为“面称就是称呼性称谓,背称就是指称性称谓。如亲属称谓的‘爸爸、妈妈’是面称。‘父亲、母亲’是背称。有些称谓面称和背称同形,如‘舅舅、老板’等”(崔希亮,1996)。崔先生的这一观点得到绝大部分人的认可。(五)从比较语言学角度来研究称谓语不同的民族,语言文化背景不同,民族心理结构也不同,这就导致称谓体系也有很大的差异。从比较语言学的角度入手,研究中西称谓语的联系与区别成为现代语言学研究热点问题之一。陈桂芝的《英汉称谓语对比及其文化内涵》从英汉称谓不同及其深层文化内涵做出了初步探讨,并以期能把这种文化因素考虑到跨文化交际和翻译活动中,从而促进文化的交流和跨文化交际。徐瑶松在《英汉社交称谓语的使用情景与文化比较》中论述了英汉社交称谓语的共性,即都具有规约性,都体现情感特征,并且指出二者在称谓方式、文化和语义内容方面存在着很大差异。许颖红的《英汉称谓语的比较与翻译》详细介绍了现代汉语的称谓体系和英语国家的称谓习俗,总结了英汉称谓语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并就英汉称谓语的翻译进行了比较和归纳。在这一阶段,还有一些其他方面的研究成果,如有些文章、著作对目前新兴称谓语做了介绍,如:金炫兑先生《交际称谓和委婉语》(2002)中谈到了新群体称谓语:“霸”系列、“友”系列、“族”系列。郭熙先生《当前社会称谓缺位现象小议》(1997)讨论了与“小姐”和“先生”相关的称谓缺位;女师傅、女老师、同事或一般朋友的配偶的称谓缺位以及全民称谓语的缺位;同时他还总结了社会称谓语发展的五个趋势。五、称谓语的研究前景目前,我国的称谓语研究主要集中在各个小类的专题研究上,如亲属语的研究、通用称谓语的研究、现代汉语职位称谓语的研究和现代汉语职衔称谓语的研究等,关于这些方面的著作也很多。这个领域的研究已趋向饱和状态,上升空间比较小,我们不妨转变方向,另辟蹊径。语义语法学越来越受到人们重视,从义征提取这一语义分析角度对称谓语进行研究大有发展空间。如贾彦德先生的《汉语语义学》(1992)中就专门列出了“义素分析的程序和方法”,介绍了图表比较格式和辞典释义比较,并以部分亲属称谓为例子进行了义素分析;石安石先生的《语义研究》(1994)中也有亲属词的语义成分析的章节,潘文先生在《普通话亲属形式化初探》(2OO1)运用表格形式对书面语亲属称谓的核心语素进行描写,并对基本称谓的语义构成进行形式化标记。或者还可以从称谓语发展的不平衡性来分析现代汉语称谓语的缺失现象,来规范称谓语的使用情况。参考文献[1]曹炜.现代汉语词汇研究[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2]陈月明.现代汉语社交称谓系统[J].汉语学习,1992(2).[3]崔希亮.现代汉语称谓系统与对外汉语教学[J].语言教学与研究,1999.[4]马宏基、常庆丰.称谓语[M].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