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防止电力生产重大事故的二十五项反措_第1页
2024防止电力生产重大事故的二十五项反措_第2页
2024防止电力生产重大事故的二十五项反措_第3页
2024防止电力生产重大事故的二十五项反措_第4页
2024防止电力生产重大事故的二十五项反措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6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页防止电力生产重大事故的二十五项反措16.1.1.1严格按正确的设计图册施工,做到布线整齐,各类电缆按规定分层布置,电缆的弯曲半径应符合要求,避免任意交叉并留出足够的人行通道。

16.1.1.2控制室、开关室、计算机室等通往电缆夹层、隧道、穿越楼板、墙壁、柜、盘等处的所有电缆孔洞和盘面之间的缝隙(含电缆穿墙套管与电缆之间缝隙)必须采用合格的不燃或阻燃材料封堵。

16.1.1.3电缆竖井和电缆沟应分段做防火隔离,对敷设在隧道和厂房内构架上的电缆要采取分段阻燃措施。

16.1.1.4靠近高温管道、阀门等热体的电缆要有隔热措施,靠近带油设备的电缆沟盖板应密封。

16.1.1.5应尽量减少电缆接头的数量。如需要,应按工艺要求制作安装电缆头,经质量验收合格后,再用耐火防爆槽盒将其封闭。

16.1.1.6建立健全电缆维护、检查及防火、报警等各项规章制度。坚持定期巡视检查,对电缆中间接头定期测温,按规定进行预防性试验。

16.1.1.7电缆沟应保持清洁,不积粉尘,不积水,安全电压的照明充足,禁止堆放杂物。现场架空电缆上的粉尘应定期清扫。

16.1.2防止输煤皮带着火

16.1.2.1输煤皮带在当值期间不少于三次巡视检查,在停止上煤期间,也应坚持巡视检查,发现积煤、积粉应及时清理。

16.1.2.2煤垛发生自燃现象时应及时扑灭,不得将带有火种的煤送入输煤皮带。

16.1.2.3应经常清扫输煤系统、辅助设备、电缆排架等各处的积粉。

16.1.2.4在皮带架上动火焊时应尽量避开皮带,采取有效的隔离措施,以防止皮带着火。

16.1.2.5必须有完善的消防设施和建立训练有素的群众性消防组织,加强管理,力求在起火初期及时发现,及时扑灭;并使消防部门了解掌握输煤专业火灾抢救的特点,以便及时扑救。

16.2防止误操作事故

16.2.1严格执行两票制度,并使两票制度标准化,管理规范化。

16.2.2采取程控、手动方式上煤前,均应将备用设备二次保险(燃控室内)退出,并将检修设备在程控设置设备中选中“检修”位。

16.2.3系统附属设备检修时,应严格执行工作票制度,采取确实可行的安全措施,特别是停电挂牌措施。

16.3防止人身伤亡事故

16.3.1工作或作业场所的各项安全措施必需符合《电业安全工作规程》和《电力建设安全工作规程》(dl5009.1—92)的有关要求。

16.3.2定期对人员进行安全技术培训,提高安全技术防护水平。

16.3.3对执行安全规程制度中的主要人员(如工作票签发人、工作负责人、工作许可人、工作操作监护人等)定期进行正确执行安全规程制度的培训,务使熟练地掌握有关安全措施和要求,明确职责,严把安全关。

16.3.4提高人在生产活动中的可靠性是减少人身事故的重要方面,违章是人的可靠性降低的表现,要通过对每次事故的具体分析,找出规律,从中积累经验,采取针对性措施提高人在生产活动中的可靠性,防止伤亡事故的发生。

16.3.5严格执行两票制度和危险因素控制卡,严格执行安规、检规和运规规定,坚决贯彻“三不伤害保证书”的具体内容。

16.3.6事故拉线开关每周进行一次检查试验,并做好检验记录,以确保事故拉线开关的可靠性。

16.3.7高空作业严格执行安全作业规程中相关规定,高处作业人员必须系好安全带,戴好安全帽,在作业前必须检查登高工具或脚手架应符合安全工作规定,并注意使用铝合金梯子时其与地面的角度不得小于60°,且整个作业过程有专人监护。

16.3.8搭设脚手架时必须严格遵照安全作业规程中关于脚手架搭设的规定进行,并挂脚手架合格证。拆卸脚手架时特别要注意,先搭的后拆,后搭的先拆。

16.4防止设备损坏事故16.4.1防止皮带撕裂

16.4.1.1运行值班员应加强对运行中皮带进行巡视,重点对皮带机的头部、尾部、改向滚筒及导煤槽处进行检查,发现异常(包括皮带上有“三大块”)要迅速停机处理。

16.4.1.2综合清扫人员应每日对煤沟煤篦子进行清理,捡出煤中的“三大块”或其它杂物以减少对皮带机的磨损和损坏。

16.4.1.3除铁器必须班班投用,并定期清理磁铁箱上的铁件,以避免造成皮带滑伤。

16.4.2防止大型设备损坏(叶轮给煤机、碎煤机)

16.4.2.1运行值班人员应加强对运行中的皮带机进行巡回检查,发现煤中有“三大块”要迅速停机清理。

16.4.2.2综合清扫人员应每日对煤沟煤篦子进行清理,捡出煤中的“三大块”或其它杂物以减少对碎煤机的磨损和损坏。

16.4.2.3运行班组应班班清理碎煤机除铁室和叶轮给煤机叶爪上的钢丝绳。

16.4.2.4雨季上煤时,应根据煤的干湿程度,合理调整运行方式(可选择双路运行)及上煤期间采取有效的安全措施对碎煤机进行粘煤清理,以防止碎煤机发生堵转。

16.4.2.5严格执行输煤运行操作规程,特别是电机操作的注意事项,明确电机处于何种状态(即冷、热态),以确定电机启动次数及启动间隔。一般规定为,冷态是2—3次,热态或事故紧急处理可增加一次,以防止电机损坏。

16.4.3防止输粉机大链拉断

16.4.3.1运行交接班时应将输粉机正、反转一次,以保证输粉机内畅通无积粉。

16.4.3.2每次倒完粉后必须进行空转十分钟,以防堵粉拉断大链。

16.5防止交通事故

16.5.1建立健全交通安全管理机构,按照“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对车间所有推煤机和驾驶员进行安全管理和安全教育。交通安全应与安全生产同布置、同考核、同奖惩。

16.5.2建立健全交通安全监督、考核、保障制约机制,必须实行“准驾证”制度,无本企业准驾证人员严禁驾驶本企业车辆。落实责任制,对所管辖推煤机和驾驶员进行安全有效制约。

16.5.3推煤机的技术状况必须符合国家规定,安全装置完善可靠。对推煤机必须定期进行检修维护,在行驶前、行驶中、行驶后对安全装置进行检查,发现危及交通安全问题,必须及时处理,严禁带病行驶。

16.5.4严禁酒后驾驶,私自驾驶,无证驾驶,疲劳驾驶,超速行驶,超载行驶。严禁领导干部迫使驾驶员违章驾车。

第一节系统故障处理的一般原则

做为原料煤的第一个环节,因此必须切实落实好“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保证系统安全经济稳定地运行,当设备或系统发生异常和故障时,应首先在保人身、保设备的原则下及时处理事故。

1、凡发生设备故障,无法正常运行时,必须首先积极地采取措施,千方百计地组织上煤,确保锅炉用煤。

2、凡发生设备故障,应及时汇报班长及有关人员,尽快查明故障原因,及时填写设备缺陷单,与有关维修部门联系消缺。

3、凡因设备故障停机的设备,在未查明原因,缺陷未消除前,任何人不得启动设备,须启动设备的必须根据缺陷的性质决定,同时有相应的对策和措施,以防止扩大事故。

4、事故发生后,各有关班组必须采取实事求是、严肃认真的态度,配合部门或公司有关人员按照“三不放过”的原则进行调查分析。

第二节输煤系统须防止的几类事故及重大事故的防范措施

输煤系统的安全生产是事关全厂安全发供电的大事,全体员工必须高度重视,防止以下事故的发生;

1、输煤系统着火

2、人身重伤及以上事故

3、大长度的撕裂皮带

4、原煤仓断煤

5、设备损坏

6、所有上煤手段中断

7、“三大块”进入原煤仓,造成锅炉磨煤机停机重大事故的防范措施;

一、防止输煤系统着火的措施

1、输煤系统停止运行期间,必须坚持巡视检查。输煤程控值班员必须不间断地对系统内的状态进行电视监视。

8、发现积煤、积粉、积尘必须及时清理。

9、定期清扫输煤系统电缆排架等卫生死角地方的积尘。严禁各皮带机头部堵煤,造成皮带与煤的摩擦。

10、输煤系统内禁止吸烟。

11、输煤皮带采用阻燃型输煤皮带。

12、经常检查火灾报警系统和消防系统的状况,确保正常可靠。

二、防止人身事故的措施

1、进入生产现场的人员必须经过安规考试合格,着装符合规定,戴安全帽。否则,任何人有权阻止其进入输煤系统内。

2、在输煤系统内工作的员工必须经过“三级安全教育”(公司级、部门级、班组级),具有一定的安全技术水平,做到“三不伤害”(不伤害自己、不伤害他人、不被他人伤害)。

3、严格执行《电业安全工作规程》,杜绝违章作业、违章指挥、和装置性违章。发现有违章现象的人和事必须严肃查处。

4、班组长必须在班前会上布置安全,工作中检查安全,班后会总结安全工作。不断提高输煤系统的安全水平。

5、任到人。

对于安全防护用品、防护用具,必须定期检查,责输煤程控一般故障及处理

2.17.1类型:轻故障

现象及原因。犁煤器卡、除尘器、除铁器、皮带轻跑偏。发生轻故障时报警窗口内有显示,显示故障设备及种类。

处理。值班员确认故障后击“确认”,“消音”。通知现场值班员进行处理,处理不了时联系检修进行处理,故障处理完后击“清零”。

2.17.2类型:重故障

现象及原因。主要电气设备短路、过流、过载、系统堵煤或溢煤、皮带撕裂、打滑、重跑偏、三通不到位、叶给、、滚轴筛、碎煤机、程控电源故障。

处理。立即停机,汇报班长进行处理。

2.17.3类型:保护动作

现象及原因。蜂鸣器响,音箱报警,报警窗口内有显示,显示设备故障原因及种类。故障设备呈黑、绛色交替闪光,联跳设备黑、紫色交替闪光。

处理:

1.确定故障后击“确认”、“消音”。

2.保护动作是人为误碰,则恢复保护,击“恢复”,重新启动设备。

3.保护动作是设备故障,则按设备故障处理,处理完毕后击“恢复”。

2.17.4类型:保护不动作

2.17.4.1现象。电流突然上升,然后下降,有显著变化。

原因。皮带撕裂或划破。

处理。紧急停机,通知现场值班员检查确认故障进行处理。

2.17.4.2现象。电流显著上升并持续。

原因。落煤筒溢煤。

处理。立即停止皮带运行,汇报班长进行处理。

2.17.4.3现象。电流突然下降至空载电流。

原因。皮带扯断或液力偶合器喷油。

处理。紧急停机,通知现场值班员检查确认故障进行处理。

2.17.4.4现象。鼠标击任何画面都不动作(超过1分钟)。

原因:上位机死机

处理。重新启动上位机。

2.17.4.5现象。画面设备都显示检修状态。

原因。plc故障不自动切换。

处理。(1)手动切换。

(2)将cpu开关置run或重新启动plc。

2.17.5类型。电源柜、控制柜故障。

现象。蜂鸣器响,音箱报警提示。

处理。进入“诊断”画面,查找原因,进行处理。无法处理,联系检修。

第二篇:《防止电力生产重大事故的二十五项重大措施》《防止电力生产重大事故的二十五项重点要求》

继电保护实施细则

2002年2月

目录

1.1.总则

为贯彻落实国电公司《防止电力生产重大事故的二十五项重点要求》(国电发[2000]589号文),做好防止电力生产重大事故的措施,保障电网运行安全,特制定《防止电力生产重大事故的二十五项重点要求”继电保护实施细则》(以下简称《实施细则》)。

2.《实施细则》是在原有规程、规定和相关技术标准的基础上,依据《防止电力生产重大事故的二十五项重点要求》、《继电保护及安全自动装置反事故技术措施要点》等规程、规定和技术标准,汇总近年来继电保护装置安全运行方面的经验制定的。制造、设计、安装、调试、运行等各个部门应根据《实施细则》,紧密结合本部门的实际情况,制定具体的反事故技术措施。

3.《实施细则》强调了防止重大事故的重点要求,但并未涵盖全部继电保护反事故技术措施,也不是继电保护反事故技术措施应有的全部内容。有些措施在已颁发的规程、规定和技术标准中已有明确规定,但为了强调有关措施,本次重复列出。因此,在贯彻落实《实施细则》的过程中仍应严格执行1相关规程、规定和标准。

4.新建、扩建和技改等工程均应执行《实施细则》,现有发电厂、变电站已投入运行的继电保护装置,凡严重威胁安全运行的必须立即改进,其它可分轻重缓急有计划地予以更新或改造。不能满足要求的应结合设备大修加速更换,而对不满足上述要求又不能更改的,由设计、制造和运行等单位共同研究、解决。过去颁发的反措及相关标准、规定,凡与本《实施细则》有抵触的,应按《实施细则》执行。

2.1.继电保护专业管理

充分发挥继电保护专业管理的职能作用,明确责任、权限和防止重大事故发生的关键环节,提高电网安全稳定运行水平,防止由于保护不正确动作而引起系统稳定破坏和电网瓦解、大面积停电等事故的发生。

2.各级领导应重视继电保护队伍建设,加强继电保护人员专业技能和职业素质培训,建立培训制度,保持继电保护队伍相对稳定,并不断培养新生力量。

3.继电保护技术监督应贯穿电力工业的全过程。在发、输、配电工程初设审查、设备选型、设计、安装、调试、运行维护等阶段,都必须实施继电保护技术监督。贯彻“安全第

一、预防为主”的方针,按照依法监督、分级管理、专业归口的原则实行技术监督、报告责任制和目标考核制度。

4.各网、省调度部门应进一步加强技术监督工作,组织、指导发、供电企业和用户做好继电保护技术监督工作和运行管理工作。各发供电企业(特别是独立发电企业)、电力建设企业都必须接受调度部门的技术监督和专业管理,应将继电保护技术监督和专业管理以及相应的考核、奖惩条款列入并网调度协议中,确保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

5.继电保护新产品进入电网试运行,应经所在单位有关领导同意后,报上级调度部门批准、安监部门备案,并做好事故预想。

26.不符合国家和电力行业相关标准的以及未经技术鉴定和未取得成功运行经验的继电保护产品不允许入网运行。所有入网运行继电保护装置的选型和配置,从初步设计阶段至投产运行前都必须经过相应各级调度部门的审核。

7.调度部门应根据电网实际情况和特点,编写满足电网安全、稳定要求的继电保护运行整定方案和调度运行说明,经主管领导批准后执行。

8.进一步改进和完善继电保护用高频收发信机的性能,对其动作行为进行录波和分析。充分利用故障录波手段,加强继电保护装置的运行分析,从中找出薄弱环节、事故隐患,及时采取有效对策。

9.继电保护的配置与整定都应充分考虑系统可能出现的不利情况,尽量避免在复杂、多重故障的情况下继电保护不正确动作,同时还应考虑系统运行方式变化对继电保护带来的不利影响,当遇到电网结构变化复杂、整定计算不能满足系统要求而保护装置又不能充分发挥其效能的情况下,线路应遵循以下原则:

1.2.3.4.5.线路纵联保护必须投入。

没有振荡问题的线路,要求距离保护的

一、二段不经振荡闭锁控制。提高保护用通道(含通道加工设备及接口设备等)的可靠性。宜设置不经任何闭锁的、长延时的线路后备保护。

在受端系统的关键枢纽变电所,当继电保护整定困难时,在尽量避免损失负荷的前提下,设置必要的解列点。当灵敏性与选择性难兼顾时,应首先考虑以保灵敏度为主,防止保护拒动,并备案报上一级主管领导批准。

10.应重视发电厂的继电保护配置和整定计算,特

别是与系统运行关系密切的保护,应认真校核这些保护与系统保护的配合关系。各发电公司(厂)应根据《大型发电机变压器继电保护整定计算导则》(dl/t684-1999)的规定,定期对所辖设备的整定值进行全面复算和校核。

311.继电保护双重化配置是防止因保护装置拒动而导致系统事故的有效措施,同时又可大大减少由于保护装置异常、检修等原因造成的一次设备停运现象,但继电保护的双重化配置也增加了保护误动的机率。因此,在考虑保护双重化配置时,应选用安全性高的继电保护装置,并遵循相互独立的原则,注意做到:

1.2.双重化配置的保护装置之间不应有任何电气联系。

每套保护装置的交流电压、交流电流应分别取自电压互感器和电流互感器互相独立的绕组,其保护范围应交叉重迭,避免死区。

3.保护装置双重化配置还应充分考虑到运行和检修时的安全性,当运行中的一套保护因异常需要退出或需要检修时,应不影响另一套保护正常运行。

4.为与保护装置双重化配置相适应,应优先选用具备双跳闸线圈机构的断路器,断路器与保护配合的相关回路(如断路器、隔离刀闸的辅助接点等),均应遵循相互独立的原则按双重化配置。

3.1.线路保护

220千伏及以上电压等级的变电所、发电厂的联络线,不允许无快速保护运行,一旦出现上述情况,应立即向调度部门汇报,并采取必要的应急措施。

2.3.应积极推广使用光纤通道做为纵联保护的通道方式。

220千伏及以上电压等级的微机型线路保护应遵循相互独立的原则按双重化配置,除应符合2.11条款中的技术要求外,并注意:

1.两套保护装置应完整、独立,安装在各自的柜内,每套保护装置均应配置完整的主、后备保护。

2.线路纵联保护的通道(含光纤、微波、载波等通道及加工设备和供电电源等)、远方跳闸和就地判别装置亦应遵循相互独立的原则按双重化配置。

4.母线保护和断路器失灵保护

41.母线差动保护对系统安全、稳定运行至关重要。母线差动保护一旦投入运行后,就很难有全面停电的机会进行检验。因此,对母线差动保护在设计、安装、调试和运行的各个阶段都应加强质量管理和技术监督,不论在新建工程,还是扩建和技改工程中都必须保证母线差动保护不留隐患地投入运行。

2.为确保母线差动保护检修时母线不至失去保护、防止母线差动保护拒动而危及系统稳定和事故扩大,必要时在500千伏母线以及重要变电站、发电厂的220千伏母线采用双重化保护配置。双重化配置应符合2.11条款中的技术要求,同时还应注意做到:

5.每条母线采用两套完整、独立的母线差动保护,并安装在各自的柜内。两套母线差动保护的跳闸回路应同时作用于断路器的两个跳闸线圈。

6.对于3/2接线形式的变电站,如有必要按双重化配置母差保护,每条母线均应配置两套完整、独立的母差保护。进行母差保护校验工作时,应保证每条母线至少保留一套母差保护运行。

7.用于母线差动保护的断路器和隔离刀闸的辅助接点、切换回路、辅助变流器以及与其他保护配合的相关回路亦应遵循相互独立的原则按双重化配置。

8.应充分考虑母线差动保护所接电流互感器二次绕组合理分配,对确无办法解决的保护动作死区,在满足系统稳定要求的前提下,可采取起动失灵和远方跳闸等后备措施加以解决。

3.采用相位比较原理的母线差动保护在用于双母线时,必须增设两母线相继发生故障时能可靠切除后一组故障母线的保护回路。

4.对空母线充电时,固定连接式和母联电流相位比较式母线差动保护应退出运行。

5.母联、母联分段断路器宜配置独立的母联、母联分段断路器充电保护。该保护应具备可瞬时跳闸和延时跳闸的回路。

56.断路器失灵保护按一套配置。断路器失灵保护二次回路牵涉面广、依赖性高,投运后很难有机会利用整组试验的方法进行全面检验。因此,对断路器失灵保护在设计、安装、调试和运行各个阶段都应加强质量管理和技术监督,保证断路器失灵保护不留隐患地投入运行。

7.做好电气量保护与非电气量保护出口继电器分开的反措,不得使用不能快速返回的电气量保护和非电量保护作为断路器失灵保护的起动量,并要求断路器失灵保护的相电流判别元件动作时间和返回时间均不应大于20毫秒。

8.用于双母线接线形式的变电站,其母差保护、断路器失灵保护的复合电压闭锁接点应分别串接在各断路器的跳闸回路中,不得共用。

5.1.变压器保护

220千伏及以上电压等级的主变压器微机保护应按双重化配置(非电气量保护除外)。双重化配置应符合2.11条款中的技术要求,同时还应注意做到:

1.主变压器应采用两套完整、独立并且是安装在各自柜内的保护装置。每套保护均应配置完整的主、后备保护。

2.主变压器非电量保护应设置独立的电源回路(包括直流空气小开关及其直流电源监视回路)和出口跳闸回路,且必须与电气量保护完全分开,在保护柜上的安装位置也应相对独立。

3.两套完整的电气量保护和非电量保护的跳闸回路应同时作用于断路器的两个跳闸线圈。

4.为与保护双重化配置相适应,500千伏变压器高、中压侧和220千伏变压器高压侧必须选用具备双跳闸线圈机构的断路器。断路器和隔离刀闸的辅助接点、切换回路,辅助变流器以及与其他保护配合的相关回路亦应遵循相互独立的原则按双重化配置。

2.要完善防止变压器低阻抗保护在电压二次回路失压、断线闭锁以及切换过

6程交流和直流失压等异常情况下误动的有效措施。

3.变压器过励磁保护的启动元件、反时限和定时限应能分别整定并要求其返回系数不低于0.96,同时应根据变压器的过励磁特性曲线进行整定计算。

4.为解决变压器断路器失灵保护因保护灵敏度不足而不能投运的问题,对变压器和发电机变压器组的断路器失灵保护可采取以下措施:

6.采用“零序或负序电流”动作,配合“保护动作”和“断路器合闸位置”三个条件组成的与逻辑,经第一时限去解除断路器失灵保护的复合电压闭锁回路。

7.同时再采用“相电流”、“零序或负序电流”动作,配合“断路器合闸位置”两个条件组成的与逻辑经第二时限去启动断路器失灵保护并发出“启动断路器失灵保护”中央信号。

8.采用主变保护中由主变各侧“复合电压闭锁元件”(或逻辑)动作解除断路器失灵保护的复合电压闭锁元件,当采用微机变压器保护时,应具备主变“各侧复合电压闭锁动作”信号输出的空接点。

5.变压器的瓦斯保护应防水、防油渗漏、密封性好。气体继电器由中间端子箱的引出电缆应直接接入保护柜。

9.1.发电机变压器组保护

大型机组、重要电厂的发电机变压器保护对系统和机组的安全、稳定运行至关重要。发电机变压器保护的原理构成复杂,牵涉面广,且与机、炉和热控等专业联系密切,在运行中发生问题也难以处理。因此,有关设计、制造单位和发电厂及其调度部门应针对发电机变压器组一次结构和继电保护的配置与二次接线方案,对发电机变压器保护在设计、安装、调试和运行的各个阶段都应加强质量管理和技术监督,消除隐患。

2.各发电公司(厂)在对发电机变压器组保护进行整定计算时应遵循《大型

7发电机变压器继电保护整定计算导则》(dl/t684-1999),并注意以下原则:

1.在整定计算大型机组高频、低频、过压和欠压保护时应分别根据发电机组在并网前、后的不同运行工况和制造厂提供的发电机组的特性曲线进行。同时还需注意与汽轮机超速保护,和励磁系统过压、欠压以及过励、低励保护的整定配合关系。

2.在整定计算发电机变压器组的过励磁保护时应全面考虑主变压器及高压厂用变压器的过励磁能力,并按电压调节器过励限制首先动作,其次是发电机变压器组过励磁保护动作,然后再是发电机转子过负荷动作的阶梯关系进行。

3.在整定计算发电机定子接地保护时必须根据发电机在带不同负荷的运行工况下实测基波零序电压和发电机中性点侧三次谐波电压的有效值数据进行。

4.在整定计算发电机变压器组负序电流保护应根据制造厂提供的对称过负荷和负序电流的a值进行。

5.在整定计算发电机、变压器的差动保护时,在保护正确、可靠动作的前提下,不宜整定得过于灵敏,以避免不正确动作。

3.100兆瓦及以上容量的发电机变压器组微机保护应按双重化配置(非电气量保护除外)保护。大型发电机组和重要发电厂的启动变保护宜采用保护双重化配置。在双重化配置中除了遵循2.11的要求外,还应注意做到:

1.每套保护均应含完整的差动及后备保护,能反应被保护设备的各种故障及异常状态,并能动作于跳闸或给出信号。

2.发电机变压器组非电量保护应设置独立的电源回路(包括直流空气小开关及其直流电源监视回路),出口跳闸回路应完全独立,在保护柜上的安装位置也应相对独立。

83.两套完整的电气量保护和非电量保护的跳闸回路应同时作用于断路器的两个跳闸线圈。

4.为与保护双重化配置相适应,500千伏变压器高、中压侧和220千伏变压器高压侧必须选用双跳圈机构的断路器,断路器和隔离刀闸的辅助接点、切换回路,辅助变流器以及与其他保护配合的相关回路亦应遵循相互独立的原则按双重化配置。

4.发电机变压器组过励磁保护的启动元件、反时限和定时限应能分别整定,并要求其返回系数不低于0.96。整定计算时应全面考虑主变压器及高压厂用变压器的过励磁能力。

5.认真分析和研究发电机失步、失磁保护的动作行为,共同做好发电机失步、失磁保护的选型工作。要采取相应措施来防止系统单相故障发展为两相故障时,失步继电器的不正确动作行为。设计、制造单位应将有关这些问题的计算、研究资料提供给发电厂有关部门和调度单位备案。发电机在进相运行前,应仔细检查和校核发电机失步、失磁保护的测量原理、整定范围和动作特性。在发电机进相运行的上限工况时,防止发电机的失步、失磁保护装置不正确跳闸。

6.发电机失步保护在发电机变压器组以外发生故障时不应误动作,只有测量到失步振荡中心位于发电机变压器组内部并对其安全构成威胁时,才作用于跳闸。跳闸时应尽量避免断路器两侧电势角在180度时开断。

7.发电机失磁保护应能正确区分短路故障和失磁故障,同时还应配置振荡闭锁元件,防止系统振荡时发电机失磁保护不正确动作。

8.200兆瓦及以上容量的发电机定子接地保护应投入跳闸,但必须将基波零序保护与发电机中性点侧三次谐波电压保护的出口分开,基波零序保护投跳闸,发电机中性点侧三次谐波电压保护宜投信号。

99.在发电机变压器组的断路器出现非全相运行时,首先应采取发电机降出力措施,然后由经快速返回的“负序或零序电流元件”闭锁的“断路器非全相判别元件”,以独立的时间元件以第一时限,启动独立的跳闸回路重跳本断路器一次,并发出“断路器三相位置不一致”的动作信号。若此时断路器故障仍然存在,可采用以下措施:

10.以“零序或负序电流”任何一个元件动作、“断路器三相位置不一致”和“保护动作”三个条件组成的“与逻辑”,通过独立的时间元件以第二时限去解除断路器失灵保护的复合电压闭锁,并发出告警信号,

11.同时经“零序或负序电流”元件任何一个元件动作以及三个相电流元件任何一个元件动作的“或逻辑”,与“断路器三相位置不一致”,“保护动作”三个条件组成的“与逻辑”动作后,经由独立的时间元件以第三时限去启动断路器失灵保护并发出“断路器失灵保护启动的信号”。

10.发电机变压器组的气体保护、低阻抗保护应参照变压器气体保护和低阻抗保护的技术要求。

11.在新建、扩建和改建工程中,应要求发电机制造厂提供装设发电机横差保护的条件,优先考虑配置横差保护并要求该保护中的三次谐波滤过比应大于30。

12.200兆瓦及以上容量的发电机变压器组应配置专用故障录波器。

6.13.重视与加强发电厂厂用系统的继电保护整定计算与管理工作,杜绝因厂用系统保护不正确动作,扩大事故范围。

7.1.二次回路与抗干扰

严格执行《继电保护及安全自动装置反事故技术措施要点》中有关保护及二次回路抗干扰的规定,提高保护抗干扰能力。

102.应认真对各项反事故措施落实情况进行全面检查、总结,尚未执行的要制定出计划时间表。

3.应按《高压线路继电保护装置的“四统一”设计的技术原则》和《电力系统继电保护及安全自动装置反事故措施要点》中关于二次回路、保护电压二次回路切换的有关要求,在设计、安装、调试和运行的各个阶段加强质量管理和技术监督,认真检查二次回路,做好整组试验。不论在新建工程,还是扩建和技改工程中都必须防止二次寄生回路的形成。

4.应选用具有良好抗干扰性能的、并符合电力行业电磁兼容及相关的抗干扰技术标准的继电保护装置。

5.应重视继电保护装置与接地网的可靠连接。继续做好开关站至继电保护室敷设100平方毫米铜导线、以及在继电保护室内敷设接地铜排网的反事故措施,接地铜排网应一点与主接地网可靠连接。保护装置不能采用通过槽钢接地的接地方式。发电厂的元件继电保护室亦应尽快完成铜排接地网反事故措施。

6.静态型、微机型继电保护装置,以及收发信机的厂、站接地电阻应符合gb/t2887-1989和gb9361-1988计算站场地安全技术条件所规定不大于0.5欧姆的要求,上述设备的机箱应构成良好电磁屏蔽体并有可靠的接地措施。

7.在实施抗干扰措施时应符合相关技术标准和规程的规定。既要保证抗干扰措施的效果,同时也要防止损坏设备。

8.对经长电缆跳闸的回路,要采取防止长电缆分布电容影响和防止出口继电器误动的措施,如不同用途的电缆分开布置、增加出口继电器动作功率,或通过光纤跳闸通道传送跳闸信号等措施。

9.应注意校核继电保护通信设备(光纤、微波、载波)传输信号的可靠性和冗余度,防止因通信设备的问题而引起保护不正确动作。

1110.应加强对保护信息远传的管理,未经许可,不得擅自远程修改微机保护的软件、整定值和配置文件。同时还应注意防止干扰经由微机保护的通讯接口侵入,导致继电保护装置的不正确动作。

11.在发电机厂房内的保护、控制二次回路均应使用屏蔽电缆。用于定子接地保护的发电机中性点电压互感器二次侧接地点应在定子接地保护柜内一点接地。

12.新建和扩建工程宜选用具有多次级的电流互感器,优先选用贯穿(倒置)式电流互感器。

13.为防止因直流熔断器不正常熔断而扩大事故,应注意做到:

1.直流总输出回路、直流分路均装设熔断器时,直流熔断器应分级配置,逐级配合。

2.直流总输出回路装设熔断器,直流分路装设小空气开关时,必须确保熔断器与小空气开关有选择性地配合。

3.直流总输出回路、直流分路均装设小空气开关时,必须确保上、下级小空气开关有选择性地配合。

4.为防止因直流熔断器不正常熔断或小空气开关失灵而扩大事故,对运行中的熔断器和小空气开关应定期检查,严禁质量不合格的熔断器和小空气开关投入运行。

14.宜使用具有切断直流负载能力的、不带热保护

的小空气开关取代原有的直流熔断器,小空气开关的额定工作电流应按最大动态负荷电流(即保护三相同时动作、跳闸和收发信机在满功率发信的状态下)的1.5~2.0倍选用。

8.1.运行与检修

进一步规范继电保护专业人员在各个工作环节上的行为,及时编制、修订继电保护运行规程和典型操作票,在检修工作中必须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

12度及反事故措施和安全技术措施。通过有秩序的工作和严格的技术监督,杜绝继电保护人员因人为责任造成的“误碰、误整定、误接线”事故。

2.各发、供电企业、电力建设企业都应根据本单位的实际情况,编制继电保护安装、调试与定期检验的工艺流程和二次回路验收条例(大纲),保证继电保护安装、调试与检验的质量符合相关规程和技术标准的要求。

3.应加强线路快速保护、母线差动保护、断路器失灵保护等重要保护的运行维护,各厂、局必须十分重视快速主保护的备品备件管理和消缺工作。应将备品备件的配备,以及母差等快速主保护因缺陷超时停役纳入技术监督的工作考核之中。线路快速保护、母线差动保护、断路器失灵保护等重要保护的运行时间应不低于规定时间。

4.认真做好微机保护及保护信息管理机等设备软件版本的管理工作,特别注重计算机安全问题,防止因各类计算机病毒危及设备而造成微机保护不正确动作和误整定、误试验等。

5.应加强继电保护微机型试验装置的检验、管理与防病毒工作,防止因试验设备性能、特性不良而引起对保护装置的误整定、误试验。

6.为防止线路架空地线间隙放电干扰高频通道运行,要求有高频保护线路的原有绝缘地线均应改为直接接地运行,同时也要重视接地点的维护检查,防止产生放电干扰。

7.继电保护专业要与通信专业密切配合,防止因通信设备的问题而引起保护不正确动作。

8.要建立与完善阻波器、结合滤波器等高频通道加工设备的定期检修制度,落实责任制,消除检修管理的死区。

9.结合技术监督检查、检修和运行维护工作,检查本单位继电保护接地系统和抗干扰措施是否处于良好状态。

1310.在电压切换和电压闭锁回路、断路器失灵保护、母线差动保护、远跳、远切、联切回路以及“和电流”等接线方式有关的二次回路上工作时,以及一个半断路器接线等主设备检修而相邻断路器仍需运行时,应特别认真做好安全隔离措施。

11.结合变压器检修工作,应认真校验气体继电器的整定动作情况。对大型变压器应配备经校验性能良好、整定正确的气体继电器作为备品,并做好相应的管理工作。

12.所有的差动保护(母线、变压器、发电机的纵、横差等)在投入运行前,除测定相回路和差回路外,还必须测量各中性线的不平衡电流、电压,以保证保护装置和二次回路接线的正确性。

13.母线差动保护停用时,应避免母线倒闸操作。母线差动保护检修时,应充分考虑异常气象条件的影响,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合理安排检修作业程序,尽可能缩短母线差动保护的检修时间。

14.双母线中阻抗比率制动式母线差动保护在带负荷试验时,不宜采用一次系统来验证辅助变流器二次切换回路正确性。辅助变流器二次回路正确性检验宜在母线差动保护整组试验阶段完成。

15.新投产的线路、母线和变压器和发电机变压器组等保护应认真编写启动方案呈报有关主管部门审批,做好事故预想,并采取防止保护不正确动作的有效措施。设备启动正常后应及时恢复为正常运行方式,确保电网故障能可靠切除。

16.检修设备在投运前,应认真检查各项安全措施,特别是有无电压二次回路短路、电流二次回路开路和不符合运行要求的接地点的现象。

17.在一次设备进行操作或检修时,应采取防止距离保护失压,以及变压器差动保护和低阻抗保护误动的有效措施。

1418.在运行线路、母线、变压器和发电机变压器组的保护上进行定值修改前,应认真考虑防止保护不正确动作的有效措施,并做好事故预想和防范措施。在实施过程中要特别注意现场设备的安全性。

第页共20页

第三篇:配电班防止电力生产重大事故二十五项措施电气车间配电班组制度防止电力生产重大事故二十五项措施

--配电班防止电力生产重大事故二十五项措施

为更好的落实电力生产“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不断完善各项反事

故措施,进一步提高电力安全生产水平,做好防止电力生产重大事故措施,是保证

电力系统安全稳定经济运行的重要保证,为此,我们根据厂部《防止电力生产重大

事故的二十五项重点要求》,结合我分车间的具体实际情况,特制定详细具体的反事

故措施:

一、防止火灾事故

1、贯彻落实《电力设备典型消防规程》,利用“春秋”安全检查组织职工学习

有关消防知识,并进行消防知识考试。

2、落实消防组织,制定防火制度,消防责任制,并认真贯彻执行,从严考核。

3、分车间、各班组对汽油、酒精等易燃物品,应专人保管,要用专用容器存放,

使用时严禁附近动火。

4、对现场电缆的铺设,要与热体管路保持足够的距离,动力电缆不小于1m。

对避免不了的电缆铺设,应加装阻热材料,电缆浮空,必要时采用耐高温电缆。

5、控制室、开关室等通往电缆夹层,隧道、穿越楼板、墙壁、柜、盘等处的所

有电缆孔洞和盘面之间的缝隙,必须采用合格的不燃或阻燃材料封堵。

6、对输煤程控集中走桥4-6段、9-10段、1~6号机所辖电缆沟、4号机组电

缆夹层及电缆竖井,各班组要认真执行分车间制定的定期巡视、检查、清扫制度,

禁止堆放杂物和易燃品。

7、对重点防火部位(例电缆夹层)的消防器材要定期检查,做到标志齐全,随

时好用。

8、各班组在油系统,电缆夹层,氢系统动火,必须开动火工作票,氢系统动火

必须经化学人员进行氢测试合格后方可动火,并备有消防器材,设监护人和做好其

他安全措施。

二、防止人身伤害事故。

要认真执行厂部防止人身伤害措施,做到认真学习,贯彻执行。

1、对工作人员每年进行两次(安全规程)培训和考试,做到了解掌握“电业安

全工作规程”,工作中避免发生人身伤害。

2、对工作人员的安全帽,随时进行检查,发现损坏,超期不合格,做到及时更

换,以防止工作时落物,发生人身伤害。

3、对工作过程中的工作票进行跟踪检查,检查必备的安全措施和危险点与控制

措施是否全面、准确,执行是否认真,随时给予必要的指导,并进行严格考核,以

防止工作人员的伤害。

4、现场工作使用的电源盘,必须装有触电保安器,不完整和没有触电保安器的

电源盘不准使用,以防止电击伤人。

5、对电气工器具每年进行两次检查实验,并有详细的试验记录,对不完整的电

气工器具不准使用,以防止人身伤害。

6、对工作在可能受到烫伤的地方(如更换测温元件等),必须用隔热板进行隔

离和采取其他防护措施,方可工作,以防止人身烫伤。

7、对工作人员的验电笔,随时检查,不好用的验电笔要及时更换,工作人员工

作时,必须带好验电笔,验电时在确认有电的电源上试验好后,方可使用,以防止

电击伤人。

8、在拆除、安装执行器、控制盘等工作时,执行器必须两人以上抬放,安装和

拆卸,对控制盘拆装,必须四人以上用安全绳吊装、并设监护人,以防止伤人。

9、在割除旧管路、栏杆、桥架等工作时,应将较大的物品用安全绳或斤不落固

定和吊接牢固后方可割除,以防止落物伤人。

10、在使用火焊时,应将焊把与氧气带、乙炔带扎紧,以防止落地着火伤人。

三、防止误操作事故

1、严格执行工作票制度,做到危险点与控制措施、安全措施准确全面,同时分

车间做到跟踪检查,使工作票达到标准化,管理规范化。

2、严格执行分车间制定的电源操作票制度,电源管理制度,严格认真执行操作

规程。

3、现场工作设监护人,工作中与运行人员取得联系,达到运行人员一旦发现问

题,提前进行预想措施,避免事故的发生。

4、对自动装置,保护装置维护、检修、调试、试验工作中,严格按照设备工作

原理,厂家提供说明书要求,操作程序进行工作,达到避免误操作事故的发生。

5、对保护装置。安全仪表。电源柜等装置标志要齐全,并复有操作程序图。

6、对电源控制柜、电源箱、电源盘、操作开关、动力电缆等端子接盒接触良好,

保险丝容量应于设备容量相符,并作到每天进行巡回检查,避免过热着火。

四、防止压力容器爆破事故

1、班组对压力容器的自动装置,保护装置,要作到每天进行巡回检查一次,发

现隐患及时处理。

2、班组要对所管设备按时定期维护,校验,调试并作好记录。

3、班组对所辅设备要备有相等数量的备件,同时作好备品、备件登记,作到随

时可用。

4、班组利用“春秋”两季安全大检查有利时间结合设备“设备”检查阶段,狠

抓设备的治理,认真查找设备隐患,作到随查所处理,汇编成册,确定提高设备的

健康水平,达到预防,保证各压力容器安全运行。

五、防止气轮发电机烧损事故

1、利用各次机组大小修时间,对电气保护系统进行全面检查、校对、实验并作

好记录,分场严把三级验收质量关。

2、对发电机主机变送器、指示仪表、附属变送器、电能表等表计进行巡检,保

证其准确可靠。

3、对发电机系统定期进行常规实验和高压试验,保证试验结果的准确性,为设

备运行、监督、检修提供依据。

4、对发电机励磁系统电侧装置、各种开关、互感器、继电保护装置和自动装置

休前和修后进行测试、耐压和绝缘试验。

六、防止控制系统失灵事故

1、保证ups电源好用,定期检查实验,装设系统电源隔离声光报警信号.2、系统电源应设计有可靠的后备手段(如采用ups电源),备用电源的切换时

间应小于5ms(应保证控制器不能初始化)。系统电源应在控制室内设有独立于dcs

之外的声光报警。

3、主系统及与主系统连接的所有相关系统(包括专用装置)的通信负荷率设计

必须控制在合理的范围(保证在高负荷运行时不出现“瓶颈”现象)之内,其接口

设备(板件)应稳定可靠。

以上是我们针对现场实际情况统计和制定以及要实施的措施,

第四篇:防止电力生产重大事故的二十五项重点要求1防止电力生产重大事故的二十五项重点要求

(国家电力公司2000-9-28发布)关于印发《防止电力生产重大事故的二十五项重点要求》的通知国电发[2000]589号

各分公司,华北电力集团公司,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电力公司,华能集团公司,华能国际,中电国际,国电电力,乌江公司,电规总院,水规总院,东北、华北、华东、西北、西南、中南电力设计院,电力科学研究院,热土研究院,武汉高压研究所,苏州热工所,各水电工程局,各水电勘测设计院,安能总公司:

为进一步落实《中共中央关于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关于"坚持预防为主,落实安全措施,确保安全生产"的要求,完善各项反事故措施,进一步提高电力安全水平,国家电力公司通过总结分析近年来发供电企业发生重大事故的特征,在原能源部《防止电力生产重大事故的二十项重点要求》(简称二十项反措)的基础上,制订了《防止电力生产重大事故的二十五项重点要求》,现颁发执行。

做好防止电力生产重大事故的措施,是保证电力系统安全稳定经济运行的重要条件,是制造、设计、安装、调试、生产等各个单位的共同任务。因此,各有关方面都应认真贯彻落实二十五项重点要求。

本重点要求并不履盖全部反事故技术措施,各单位应根据本要求和已下发的反事故技术措施,紧密结合各自实际情况,制定具体的反事故技术措施,认真贯彻执行。国家电力公司(印)

二000年九月二十八日目录

1防止火灾事故……(2)2防止电气误操作事故……………(7)3防止大容量锅炉承压部件爆漏事故……………(8)4防止压力容器爆破事故…………(13)5防止锅炉尾部再次燃烧事故……(16)6防止锅炉膛爆炸事故……………(18)7防止制粉系统爆炸和煤尘爆炸事故……………(20)8防止锅炉汽包满水和缺水事故…(22)9防止汽轮机超速和轴系断裂事故………………(26)10防止汽轮机大轴弯曲、轴瓦烧损事故…………(31)11防止发电机损坏事故……………(37)12防止分散控制系统失灵、热工保护拒动事故……(43)13防止继电保护事故………………(48)14防止系统稳定破坏事故…………(49)15防止大型变压器损坏和互感器爆炸事故………(52)16防止开关设备事故………………(56)17防止接地网事故…………………(57)18防止污闪事故……(59)19防止倒杆塔和断线事故…………(61)20防止枢纽变电所全停事故………(62)21防止垮坝、水淹厂房及厂房坍塌事故…………(66)22防止人身伤亡事故………………(68)23防止全厂停电事故………………(69)24防止交通事故……(71)25防止重大环境污染事故…………(73)

防止电力生产重大事故的二十五项重点要求1992年原能源部《关于防止电力生产重大事故的二十项重点要求》颁发后,在防止重大、特大事故方面收到明显效果。在电网容量增加、系统不断扩大的条件下,各项事故普遍呈下降趋势,其中锅炉灭火放炮、汽轮机超速、开关损坏、互感器爆炸、系统稳定破坏等事故有了较大幅度的下降。

但是,随着我国电力工业快速发展和电力工业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主参数、大容量机组不断投运和高电压、跨区电网逐步形成,尤其是现代计算机技术不断应用于安全生产管理工作也提出了新的要求。胃些事故已大大减少,但有些频发性事故至今仍时有发生,并且有的变得越来越突出,新的事故类型也不断出现。近来,发生了多年来未曾发生过的重大事故,如轴系数裂事故、锅炉缺水事故、电缆着火事故以及全厂停电事故。

为了进一步落实《中共中央关于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关于"坚持预防为主,落实安全措施,确保安全生产"的要求,更好地推动安全生产工作有目标、有重点地防止重大恶性事故,国家电力公司在原能源部《防止电力生产重大事故的二十项重点要求》的基础上,增加了防止枢纽变电所全停、重大环境污染、分散控制系统失灵、热工保护拒动、锅炉尾部再次燃烧、锅炉满水和缺水等事故的重点要求,制定了《防止电力生产重大事故的二十五项重点要求》。各单位应密切联系本单位本部门的实际情况,把各项重点要求落到实处,防止特大、重大和频发性事故的发生。

1防止火灾事故

为了防止火灾事故的发生,应逐项落实《电力设备典型消防规程》(dl5027-93)以及其他有关规定,并重点要求如下:

1.1电缆防火。

1.1.1新、扩建工程中的电缆选择与敷设应按《火力发电厂与变电所设计防火规范》(gb50229-1996)和《火力发电厂设计技术规程》中的有关部分进行设计。严格按照设计要求完成各项电缆防火措施,并与主体工程同时投产。

1.1.2主厂房内架空电缆与热体管路应保持足够的距离,控制电缆不小于0.5m,动力电缆不小于1m。

1.1.3在密集敷设电缆的主控制室下电缆夹层和电缆沟内,不得布置热力管道、油气管以及其他可能引起着火的管道和设备。

1.1.4对于新建、扩建的火力发电机组主厂房、输煤、燃油及其他易燃易爆场所,宜选用阻燃电缆。

1.1.5严格按正确的设计图册施工,做到布线整齐,各类电缆按规定分层布置,电缆的弯曲半径应符合要求,避免任意交叉并留出足够的人行通道。

1.1.6控制室、开关室、计算机室等通往电缆夹层、隧道、穿越楼板、墙壁、柜、盘等处的所有电缆孔洞和盘面之间的缝隙(含电缆穿墙套管与电缆之间缝隙)必须采用合格的不燃或阻燃材料封堵。

1.1.7扩建工程敷设电缆时,应加强与运行单位密切配合,对贯穿在役机组产生的电缆孔洞和损伤的阻火墙,应及时恢复封堵。

1.1.8电缆竖井和电缆沟应分段做防火隔离,对敷设在隧道和厂房内构架上的电缆要采取分段阻燃措施。

1.1.9靠近高温管道、阀门等热体的电缆应有隔热措施,靠近带油设备的电缆沟盖板应密封。

1.1.10应尽量减少电缆中间接头的数量。如需要,应按工艺要求制作安装电缆头,经质量验收合格后,再用耐火防爆槽盒将其封闭。

1.1.11建立健全电缆维护、检查及防火、报警等各项规章制度。坚持定期巡视检查,对电缆中间接头定期测温,按规定进行预防性试验。

1.1.12电缆沟应保持清洁,不积粉尘,不积水,安全电压的照明充足,禁止堆放杂物。锅炉、燃煤储运车间内架空电缆上的粉尘应定期清扫。

1.2汽机油系统防火。

1.2.1油系统应尽量避免使用法兰连接,禁止使用铸铁阀门。

1.2.2油系统法兰禁止使用塑料垫、橡皮垫(含耐油橡皮垫)和石棉纸垫。

1.2.3油管道法兰、阀门及可能漏油部位附近不准有明火,必须明火作业时要采取有效措施,附近的热力管道或其他热体的保温应紧固完整,并包好铁皮。

1.2.4禁止在油管道上进行焊接工作。在拆下的油管上进行焊接时,必须事先将管子冲洗干净。

1.2.5油管道法兰、阀门及轴承、调速系统等应保持严密不漏油,如有漏油应及时消除,严禁漏油渗透至下部蒸汽管、阀保温层。

1.2.6油管道法兰、阀门的周围及下方,如敷设有热力管道或其他热体,这些热体保温必须齐全,保温外面应包铁皮。

1.2.7检修时如发现保温材料内有渗油时,应消除漏油点,并更换保温材料。

1.2.8事故排油阀应设两个钢质截止阀,其操作手轮应设在距油箱5m以外的地方,并有两个以上的通道,操作手轮不允许加锁,应挂有明显的"禁止操作"标志牌。

1.2.9油管道要保证机组在各种运行工况下自由膨胀。

1.2.10机组油系统的设备及管道损坏发生漏油,凡不能与系统隔绝处理的或热力管道已渗入油的,应立即停机处理。

1.3燃油罐区及锅炉油系统防火。

1.3.1严格执行《电业安全工作规程(热力和机械部分)》第四章的各项要求。

1.3.2储油罐或油箱的加热温度必须根据燃油种类严格控制在允许的范围内,加热燃油的蒸汽湿度,应低于油品的自燃点。

1.3.3油区、输卸油管道应有可靠的防静电安全接地装置,并定期测试接地电阻值。

1.3.4油区、油库必须有严格的管理制度。油区内明火作业时,必须办理明火工作票,并应有可靠的安全措施。对消防系统应按规定定期进行检查试验。

1.3.5油区内易着火的临时建筑要拆除,禁止存放易燃物品。

1.3.6燃油罐区及锅炉油系统的防火还应遵守第1.2.4、1.2.

6、1.2.7条的规定。

1.3.7燃油系统的软管,应定期检查更换。

1.4制粉系统防火。

1.4.1严格执行《电业安全工作规程(热力和机械部分)》有关锅炉制粉系统防爆的有关规定。

1.4.2及时消除漏粉点,清除漏出的煤粉。清理煤粉时,应杜绝明火。

1.4.3磨煤机出口湿度和煤粉仓温度应严格控制在规定范围内,出口风温不得超过煤种要求的规定。

1.4防止氢气系统爆炸着火。

1.5.1严格执行《电业安全工作规程(热力和机构部分)》中"氢冷设备和制氢、储氢装置运行与维护"的有关规定。

1.5.2氢冷系统和制氢设备中的氢气纯度和含氧量必须符合《氢气使用安全技术规程》(gb4962-85)。

1.5.3在氢站或氢气系统附近进行明火作业时,应有严格的管理制度。明火作业的地点所测量空气含氢量应在允许的范围内,并经批准后才能进行明火作业。

1.5.4制氢场所应按规定配备足够的消防器材,并按时检查和试验。

1.5.5密封油系统平衡阀、压差阀必须保证动作灵活、可靠,密封瓦间隙必须调整合格。

1.5.6空、氢侧备用密封油泵应定期进行联动试验。

1.6防止输煤皮带着火。

1.6.1输煤皮带停止上煤期间,也应坚持巡视检查,发现积煤、积粉应及时清理。

1.6.2煤垛发生自燃现象时应及时扑灭,不得将带有火种的煤送人输煤皮带。

1.6.3燃用易自燃煤种的电厂应采用阻燃输煤皮带。

1.6.4应经常清扫输煤系统、辅助设备、电缆排架等各处的积粉。

1.7必须有完善的消防设施和建立训练有素的群众性消防组织,加强管理,力求在起火初期及时发现,及时扑灭;并使当地公安部门了解掌握电业部门火灾抢救的特点,以便及时扑救。

1.8在新、扩建工程设计中,消防水系统应同工业水系统分开,以确保消防水量、水压不受其他系统影响;消防泵的备用电源应由保安电源供给。

1.9发供电生产、施工企业应配备必要的正压式空气呼吸器,以防止灭火中人员毒和窒息。2防止电气误操作事故

为了防止电气误操作事故的发生,应逐项落实《电业安全工作规程》、《防止电气误操作装置管理规定(试行)》(能源安保[1990]1110号)以及其他有关规定,并重点要求如下:

2.1严格执行操作票、工作票制度,并使两票制度标准化,管理规范化。

2.2严格执行调度命令,操作时不允许改变操作顺序,当操作发生疑问时,应立即停止操作,并报告调度部门,不允许随意修改操作票,不允许解除闭锁装置。

2.3应结合实际制定防误装置的运行规程及检修规程,加强防误闭锁装置的运行、维护管理,确保已装设的防误闭锁装置正常运行。

2.4建立完善的万能钥匙使用和保管制度。防误闭锁装置不能随意退出运行,停用防误闭锁装置时,要经本单位总工程师批准;短时间退出防误闭锁装置时,应经值长或变电所所长批准,并应按程序尽快投入运行。

2.5采用计算机监控系统时,远方、就地操作均应具备电气闭锁功能。

2.6断路器或隔离形状闭锁回路不能用重动继电器,应直接用断路器或隔离开关的辅助触点;操作断路器或隔离开关时,应以现场状态为准。

2.7对已投产尚未装设防误闭锁装置的发、变电设备,要制定切实可行的规划,确保在1年内全部完成装设工作。

2.8新、扩建的发、变电工程,防误闭锁装置应与主设备同时投运。

2.9成套高压开关柜五防功能应齐全,性能应良好。

2.10应配备充足的经过国家或省、部级质检机构检测合格的安全工作器具和安全防护用具。为防止误登室外带电设备,应采用全封闭(包括网状)的检修临时围栏。

2.11强化岗位培训,提高人员的技术素质,要求持证上岗。3防止大容量锅炉承压部件爆漏事故

为了防止大容量锅炉承压部件爆漏事故的发生,应严格执行《锅炉压力容器安全监察暂行条例》、《蒸汽锅炉安全技术监督规程》、《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电力工业锅炉压力容器监察规程》(dl612-1996)、《电力工业锅炉压力容器检验规程》(dl647-1998)、《火力发电厂金属技术监督规程》(dl438-91)以及其他有关规定,把防止锅炉承压部件爆破泄漏事故的各项措施落实到设计、制造、安装、运行、检修和检验的全过程管理工作中,并重点要求如下:

3.1新建锅炉在安装阶段应进行安全性能检查。新建锅炉投运1年后要结合检查性大修进安全性能检查。在役锅炉结合每次大修开展锅炉安全性能检验。锅炉检验项目和程序按有关规定进行。

3.2防止超压超温。

3.2.1严防锅炉缺水和超温超压运行,严禁在水位表数量不足(指能正确指示水位的水位表数量)、安全阀解列的状况下运行。

3.2.2参加电网调峰的锅炉,运行规程中应制定相应的技术措施。按调峰设计的锅炉,其调峰性能应与汽轮机性能相匹配;非调峰设计的锅炉,其调峰负荷的下限应由水动力计算、试验及燃烧稳定性试验确定,并制定相应的反事故措施。

3.2.3对直流锅炉的蒸发段、分离器、过热器、再热器出口导汽管等应有完整的管壁温度测点,以便监视各导汽管间的温度偏差,防止超温爆管。

3.2.4锅炉超压水压试验和安全阀整定应严格按规程进行。

3.2.4.1大容量锅炉超压水压试验和热态安全阀校验工作应制定专项安全技术措施,防止升压速度过快或压力、汽温失控造成超压超温现象。

3.2.4.2锅炉在超压水压试验和热态安全阀整定时,严禁非试验人员进入试验现场。

3.3防止设备大面积腐蚀。

3.3.1严格执行《火力发电机组及蒸汽动力设备水汽质量》(gb12145-1999)、《火力发电厂水汽化学监督导则》(dl/t561-1995)、《关于防止火力发电厂凝汽器铜管结垢腐蚀的意见》[(81)生技字52号]和《防止电厂锅炉结垢腐蚀的改进措施和要求》[(88)电生字81号、基火字75号]以及其他有关规定,加强化学监督工作。

3.3.2凝结水的精处理设备严禁退出运行。在凝结器铜管发生泄漏凝结水品质超标时,应及时查找、堵漏。

3.3.3品质不合格的给水严禁进入锅炉,蒸汽品质不合格严禁并汽。水冷壁结垢超标时,要及时进行酸洗,防止发生垢下腐蚀及氢脆。

3.3.4按照《火力发电厂停(备)热力设备防锈蚀导则》(sd223-87)进行锅炉停用保护,防止炉管停用腐蚀。

3.3.5加强锅炉燃烧调整,改善贴壁气氛,避免高温腐蚀。

3.3.6安装或更新凝汽器铜管前,要对铜管全面进行探伤检查。

3.4防止炉外管道爆破。

3.4.1加强对炉外管道的巡视,对管系振动、水击等现象应分析原因,必须立即查明原因、采取措施,若不能与系统隔离进行处理时,应立即停炉。

3.4.2定期对导汽管、汽连络管、水连络管、下降管等炉外管道以及弯管、弯头、联箱封头等进行检查,发现缺陷(如表面裂纹、冲刷减薄或材质问题)应及时采取措施。

3.4.3加强对汽水系统中的高中压疏水、排污、减温水等小径管的管座焊缝、内壁冲刷和外表腐蚀现象的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更换。

3.4.4按照《火力发电厂金属技术监督规程》(dl438-91),对汽包、集中下降管、联箱、主蒸汽管道、再热蒸汽管道、弯管、弯头、阀门、三通等大口径部件及其相关焊缝进行定期检查。

3.4.5按照《火力发电厂汽水管道与支吊架维修调整导则》(dl/t616-1997)的要求,对支吊架进行定期检查。对运行达100kh的主蒸汽管道、再热蒸汽管道的支吊架要进行全面检查和调整,必要时应进行应力核算。

3.4.6对于易引起汽水两相流的疏水、空气等管道,应重点检查其与母管相连的角焊缝、母管开孔的内孔周围、弯头等部位,其管道、弯头、三通和阀门,运行100kh后,宜结合检修全部更换。

3.4.7要加强锅炉及大口径管道制造和安装质量监督、检查。电站等件制造单位应持有有关的资质证书。

3.4.8要认真进行锅炉监造、安全性能检验和竣工验收的检验工作。

3.4.9加强焊工管理及完善焊接工艺质量的评定。杜绝无证(含过期证)上岗和超合格证允许范围施焊现象。焊接工艺、质量、热处理及焊接检验应符合《电力建设施工及验收技术规范(火力发电厂焊接篇)》(dl5007-92)有关规定。

3.4.10在检修中,应重点检查可能因膨胀和机械原因引起的承压部件爆漏的缺陷。

3.4.11定期对喷水减温器检查,防止减温器喷头及套筒断裂造成过热器联箱裂纹。

3.4.12加强锅炉安全监察工作,锅炉第一次投入使用前必须到有关部门进行注册登记办理使用证。

3.5防止锅炉四管漏泄。

3.5.1严格执行《防止火电厂锅炉四管爆漏技术导则》(能源电[1992]1069号)。

3.5.2过热器、再热器、省煤器管发生爆漏时,应及早停运,防止扩大冲刷损坏其他管段。大型锅炉在有条件的情况下,可采用漏泄监测装置。

3.5.3定期检查水冷壁刚性梁四角连接及燃烧器悬吊机构,发现问题及时处理。防止因水冷壁晃动或燃烧器与水冷壁鳍片处焊缝受力过载拉裂而造成水冷壁泄漏。

3.6达到设计使用年限的机组和设备,必须按规定对主设备特别是承压管路进行全面检查和试验,组织专家进行全面安全性评估,经主管部门审批后,方可继续投入使用。

3.7按照《电力工业锅炉压力容器监察规程》(dl612-1996)要求,加强司炉工的培训,持证上岗;200mw及以上机组的司炉须经模拟机培训,并考试合格。

3.8火电厂、火电安装单位应配备锅炉压力容器监督工程师,并持证上岗。3防止压力容器爆破事故

为了防止压力容器爆破事故的发生,应严格执行《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电力工业锅炉压力容器监察规程》(dl612-1996)、《压力容器使用登记管理规则》以及其他有关规定,并重点要求如下:

4.1防止超压。

4.1.1根据设备特点和系统的实际情况,制定每台压力容器的操作规程。操作规程中应明确异常工况的紧急处理方法,确保在任何工况下压力容器不超压、超温运行。

4.1.2各种压力容器安全阀应定期进行校验和排放试验。

4.1.3运行中的压力容器及其安全附件(如安全阀、排污阀、监视表计、联锁、自动装置等)应处于正常工作状态。设有自动调整和保护装置的压力容器,其保护装置的退出应经总工程师批准,保护装置退出后,实行远控操作并加强监视,且应限期恢复。

4.1.4除氧器的运行操作规程应符合《电站压力式除氧器安全技术规定》(能源安保[1991]709号)的要求。除氧器两段抽汽之间的切换点,应根据《电站压力式除氧器安全技术规定》进行核算后在运行规程中明确规定,并在运行中严格执行,严禁高压汽源直接进入除氧器。

4.1.5使用中的各种气瓶严禁改变涂色,严防错装、错用;气瓶立放时应采取防止倾倒的措施;液氯钢瓶必须水平放置;放置液氯、液氨钢瓶、溶解乙炔气瓶场所的温度要符合要求。使用溶解乙炔气瓶者必须配置防止回火装置。

4.1.6压力容器内部有压力时,严禁进行任何修理或紧固工作。

4.1.7压力容器上使用的压力表,应列为计量强制检验表计,按规定周期进行强检。

4.1.8结合压力容器定期检验或检修,每两个检验周期至少进行一次耐压试验。

4.1.9检查进入除氧器、扩容器的高压汽源,采取措施消除除氧器、扩容器超压的可能。推广滑压运行,逐步取消二段抽汽进入除氧器。

4.1.10单元制的给水系统,除氧器上应配备不少于两只全启式安全门,并完善除氧器的自动调压和报警装置。

4.1.11除氧器和其他压力容器安全阀的总排放能力,应能满足其在最在进汽工况下不超压。

4.2氢罐。

4.2.1制氢站应采用性能可靠的压力调整器,并加装液位差越限联锁保护装置和氢侧氢气纯度表,在线氢中含氧量监测仪表,防止制氢设备系统爆炸。

4.2.2对制氢系统及氢罐的检修要进行可靠地隔离。

4.2.3氢罐应按照《电力工业锅炉压力容器检验规程》(dl647-1998)的要求进行定期检验,重点是壁厚测量,封头、筒体外形检验。防止腐蚀鼓包。

4.3在役压力容器应结合设备、系统检修,按照《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和《电力工业锅炉压力容器监察规程》(dl612-1996)的规定,实行定期检验制度。

4.3.1火电厂热力系统压力容器定期检验时,应对与压力容器相连的管系进行检查,特别应对蒸汽进口附近的内表面热疲劳和热器疏水管段冲刷、腐蚀情况进行检查,防止爆破汽水喷出伤人。

4.3.2禁止在压力容器上随意开孔和焊接其他构件。若必须在压力容器筒壁上开孔或修理,应先核算其结构强度,并参照制造厂工艺制定技术工艺措施,经锅炉监督工程师审定、总工程师批准后,严格按工艺措施实施。

4.3.3停用超过2年以上的压力容器重新启用时要进行再检验,耐压试验确认合格才能启用。

4.3.4在订购压力容器前,应对设计单位和制造厂商的资格进行审核,其供货产品必须附有"压力容器产品质量证明书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