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的现状、原因及对策_第1页
农村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的现状、原因及对策_第2页
农村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的现状、原因及对策_第3页
农村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的现状、原因及对策_第4页
农村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的现状、原因及对策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农村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的现状、成因及对策摘要:贷款风险历来是银行业乃至整个金融业最主要的风险形式。近年来,商业银行的不良贷款率连续攀升,农村商业银行的不良贷款“双升”现象更是严重,2018年末不良率高达4%,并且有继续上升的趋势,高额的不良率引发越来越多人的担忧。基于此状况,本文重点分析了农村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的成因及控制对策。造成农商行不良贷款形成的原因可从外因和内因两方面来分析,其中外部原因包括:国家经济形势、产业结构、政府干预、市场变化和借款人等五个方面;内部原因包括:农商行治理结构缺陷、信贷人员素质制约、内部风险控制差、拨备覆盖率较低和化解问题的创新方式不足等。提出农商行对外要减少政府的不当干预,独立决策、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和市场建设,创建良好的信贷环境;对内要健全内部治理结构、提高信贷人员素质、加大对优秀人才的引进和提高风险应对能力等控制措施。通过一系列的治理对策来抑制不良贷款的增加,把不良贷款率控制在合理区间。关键词:农村商业银行;不良贷款;成因;对策

ThePresentSituation,CausesandCountermeasuresofBadLoansinRuralCommercialBanksAbstract:Loanriskhasalwaysbeenthemostimportantformofriskinbankingindustryandeveninthewholefinancialindustry.Inrecentyears,thebadloanrateofcommercialbankshasclimbedcontinuously,thephenomenonof"doublerise"ofbadloansofruralcommercialbanksismoreserious,thebadrateisupto4%attheendof2018,andthereisatendencytocontinuetorise,andalsothehighbadratehasarousedmoreandmorepeople'sworries.Basedonthissituation,thispaperfocusesontheanalysisofruralcommercialbanksofthecausesofbadloansandcontrolcountermeasures.Thereasonsfortheformationofthebadloansofagriculturalcomptoirscanbeanalyzedfromtwoaspects:thenationaleconomicsituation,theindustrialstructure,thegovernmentintervention,themarketchangeandtheborrowerandsofiveon,theinternalreasonsinclude:thedefectsofthegovernancestructureoftheagriculturalfirm,thequalityrestrictionofthecreditpersonnel,thepoorinternalriskcontrol,Lowprovisioncoverageandinnovativewaystodefuseproblemsareinadequate.Itissuggestedthatagriculturalfirmsshouldreducetheimproperinterventionofthegovernment,makeindependentdecision-making,improvetherelevantlawsandregulationsandmarketconstruction,andcreateagoodcreditenvironment,andimprovetheinternalgovernancestructure,enhancethequalityofcreditpersonnel,increasetheintroductionofoutstandingtalentsandimprovetheabilitytorespondtorisksandothercontrolmeasures.Throughaseriesofgovernancecountermeasurestocurbtheincreaseofbadloans,thebadloanratetocontrolinareasonablerange.Keywords:ruralcommercialbanks;badloans;causes;countermeasures

一、导论我国经济事态发展向好、稳中有进,但是也能明显感受到2018年经济增速放缓、面临着较大的下行压力。银行发放出去的大量贷款回收率不高,贷款风险不断积聚,农商行的不良问题愈发严峻,已经成为不可忽视的一类问题。随着网络技术的高速发展,经济金融的改革步入了一个新的阶段,金融非中介化进程加快,资金的供求双方跳过交易中介人,直接进行交易,农村商业银行作为主要金融中介的作用被逐渐弱化。受各种因素的冲击,农商行盈利能力也在下降,获取利润的提升空间不足。影子银行、两高一剩、房地产泡沫等一系列风险问题的严峻,这给农商行的信贷资产质量施加了更大的压力,信用风险成为了银行亟待解决的一项艰巨挑战。作为农商行信贷主体之一的农户属于弱势群体,靠着微薄的务农收入,经济来源没有保障;农户对农商行发放的贷款不能提供有效的抵押品作担保,发生违约的概率很大。加之前身农信社遗留下的大量不良资产,农商行的信贷资产情况更加不容乐观,资产质量不断恶化,高额的不良贷款像一颗恶性毒瘤,日益腐蚀农商行的肌体,致使农商行高额的经营负债。如今,农村的产业结构也在不断随着形势变化而做出调整,但是在金融业激烈的竞争中,农商行所面临的各类风险也会更加频繁发生,这将不利于农商行的经营和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尽量减少不良现象的产生,健全信贷体系,提高贷款质量成为各农商行的党务之急。对农商行不良贷款问题进行研究有理论和实际两个层面的意义;第一,理论研究是一个不断改进完善的过程,对农村商业银行不良贷款进行深入研究有利于丰富和拓展商业银行经营管理学课程中的信贷知识内容,更多的把理论知识运用到实践中去。为农商行不良贷款问题提出更多有效的解决建议,把不良贷款率降低到合理区间内。第二,作为农村信用建设的主力军,农商行也是广大农民参与金融活动的枢纽;降低农商行的不良贷款率水平以期能提高农商行的竞争力,只有农商行更好的发展才能为农村提供更好的金融服务来带动农村经济的发展,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更好的适应当前的经济新常态。为了课题的研究顺利进行,主要通过四类途径收集所需资料来展开讨论,分别是文献资料法、网络数据查找法、案例剖析法和比较分析法。通过对各类文献资料的反复研读,不断积累总结,利用互联网平台广泛收集数据,做好充足的前期准备工作来书写行文。本文将从六部分对课题开展研究;第一部分是对银行的不良贷款进行概述,从不良贷款的定义、分类和不良贷款的发展阶段对其展开阐述,为下文铺垫理论基础。第二部详细的叙述了农村商业银行近些年来不良贷款的现状,从农商行不良贷款的发展历程进行纵向分析,再对各类银行的不良贷款率进行统计与对比;通过横、纵向两个维度来描述现状。第三部围绕农村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的原因展开探讨,分析为什么农商行的不良率会高于其他类型的商业银行。第四部分案例研究,以河南修武农商行为例进一步探讨其不良贷款飙升背后的原因。第五部分对不良贷款问题提出可行性建议,把不良率降低到符合监管要求的合理区间。第六部分总结全文内容,且指出全文的尚需改进之处。

二、商业银行不良贷款概述(一)不良贷款的定义不良贷款是指贷款到期后,客户没有按照合约规定的时期内归还的借款额,即违约贷款。一般而言,在贷款到期90天后借款者还拖欠本息不能偿还,则这些逾期贷款就会被认定为不良贷款。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后期,央行出台了《贷款分类指导原则》,这一法律条例是结合当时的国内的经济形势所颁布的;它通过评估借款人的还款能力强弱,把贷款为五个风险等级,即正常类、关注类、次级类、可疑类和损失类贷款,后三种归为不良贷款的范畴。资料来源:图1贷款的五级分类图不良贷款是“一逾两呆”的总称,“一逾”指的是逾期贷款,即超过了合同约定应还款的日期未按时偿还的贷款。“两呆”是指呆滞贷款和呆账贷款,呆滞贷款是指那些逾期超过一定时间还没有还款的贷款,或者是那些没有到逾期规定时间,但是贷款的偿还力已经大打折扣的贷款。呆账贷款是这三类里面贷款的偿还概率最低的一类,即指逾期3年以上且可以全额计提坏账的贷款。(二)不良贷款的分类识别判断不良贷款最常见的方法是以如下两种方式识别。一是通过贷款的预期利息损失的严重程度来判断;若是预计在未来有部分的贷款会发生损失,则这一类贷款风险可以归类为次级或损失类贷款。若是预估所有的贷款本息都无法收回或能收回的贷款发挥的价值微乎其微,这一类则可归类为损失类贷款。按照我国现存的规章制度可知,根据贷款的本金和利息在未来是否会损失来判断其能不能归为不良贷款,但是预估的损失会与实际的损失有出入。二是以逾期的时间长度来判断;由于每个银行在判断正常和不良贷款的标准是不完全相同的,但基本上都把逾期超过90天或者逾期的利息已经无法收回的贷款归类为不良贷款。(三)不良贷款的成因分析一类问题的成因,一般是从外部的诱发性因素和内部的原生性因素来进行分析探讨。1.外因造成不良贷款形成的外因最主要有三点:借款人、宏观经济和行政干预。借款人是不良贷款形成的直接原因,一旦借款人遭受重大风险或蓄意逃债等这都使信贷资产变为不良贷款;国内外经济形势的变化对不良贷款形成有着较大的影响,经济剧烈波动会给信贷资金的收缩和扩张都施加极大的压力,在经济衰退时表现的尤为明显,这一时期往往会造成大量贷款的沉淀;地方政府的行政干预也会给银行的贷款施加压力,有些地方政府会利用行政指令来干预银行的经营决策,银行被迫发放大量回收率不高的政策性贷款,减弱银行发放贷款本应获得的经济效益。2.内因银行内部因素是不良贷款形成的主要原因;管理人员决策上的失误、信贷人员素质偏低和内部结构的不合理是造成不良贷款现象发生最常见的三类原因。决策上的失误;银行内部的高管人员没有事先了解借款人的具体情况或缺乏对市场形势准确的判断,从而作出了错误的信贷的决策,为不良贷款的生成提供了便利。信贷人员的素质;作为信贷业务的直接负责人,信贷人员的素质也直接关系到信贷资产能否按时收回,部分工作人员素质不高,存在发放“人情贷”或违规放贷现象。内部结构不合理;银行内部治理结构有待完善,对风险的控制能力差,贷款投放集中于某一领域等都易造成不良贷款的产生。(四)不良贷款的控制在对不良贷款采取控制前,我们有必要去了解不良贷款的发展现状,以方便根据问题采取合理的控制措施。1.不良贷款现状我国银行的不良资产的发展可以分4个较为明显的时间节点。第一阶段:1999年以前,受经济体制改革、亚洲金融风暴等多种因素的共同作用,大量的不良资产在商业银行沉淀。第二阶段:1999年到2003年,我国成立了四家AMC公司来应对危机、化解风险,它们分别是东方、华融、信达、长城资产管理公司。在此期间,得益于这四家资产管理公司对坏资产分离与处理,银行的不良贷款确实得到了有效的控制,不良贷款余额与不良贷款率都有明显的下降趋势。第三阶段:2004年3月开始,各类金融机构陆续对不良资产进行商业化剥离,不良贷款的总量也在增加,但是它远不及信贷业务的扩张速度,在整体上来看拉低了不良贷款率的水平。第四阶段:2012年到现在,在经历我国经济的迅速增长和过度的信贷扩张后,国内经济的逐渐下行,在经济繁荣时期隐藏在银行体系内部的不良资产逐渐显露,导致不良贷款率又急剧反弹。在2017年后,不良资步入了“存量时代”。图2中表明了这些年来不良贷款呈“双升”现象,处于快速发展阶段,这无疑对资产管理公司在不良贷款的处理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数据来源:银监会网站图22012-2018年我国商业银行的不良贷款额和不良贷款率图2.不良贷款的控制在信贷资金的管理上,我国银行长期以来秉持着粗放式的经营模式,这种管理方式放纵了不良贷款的滋生。久而久之,不良贷款在专业银行贷款中占据了很大比例的份额。它的负面影响不仅体现在阻碍了专业银行的转型升级,也使得不良贷款问题成为制约中国经济发展的因素之一,严重影响了资产质量。不良贷款是银行资产将要发生减值损失的风险征兆,对于如何把不良贷款率控制在合理区间内,降低不良贷款的存量,防范风险的发生是银行进行风险管理的首要目标。对不良贷款问题进行治理,可以从事前的防范和事后的控制两方面着手。事前的防范有:提高银行的风险防范意识,加大诚信教育的普及采取强有力的整顿措施来转变当今不诚信的社会风气;严格落实央行开户、贷款管理制度,预防居心叵测的人开立多头帐户、来多头贷款;建立风险预警机制,贯彻“三查”原则,落实担保和抵押政策,审贷分离,使风险在事前得到控制。事后的应对措施有:当信贷资产已经转化为不良贷款时,银行能够以债转股方式,让渡一些利润空间,将不良资产打包卖给资产管理公司,是一种降低银行不良率的快捷方式;通过公开招标拍的方式卖来盘活不良资产,也在一定程度上能达到回收资金的目的;法律诉讼也是一种事后处理方式,利用国家的法律武器来维护银行的自身合法权益尽最大可能使信贷资产不受损失,来收回贷款资金;政府也应该对不良金融资产承担责任,银行部分不良贷款的形成是由于地方政府的不当干预造成的,因而政府有责任和义务为银行分担一部分不良资产,以此来鼓励银行更好的服务地区的经济发展和为推动信用体系的建设作出表率。

三、农村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的现状现代合作金融最早开始于19世纪中期在德国萌芽,经过100多年的发展,现代金融制度由最初的单一形式向多样化不断发展与完善。1923年第一家农村信用合作社在河北省香河县创建,标志着我国开启了探索合作金融的大门。新中国成立后,农村信用合作事业发展势头更加迅猛,但受限于多方面因素的制约,在逐步发展中偏离了长期合作制的方向,弊端日益显露出来。2000年朱镕基总理主持召开农村金融体制改革座谈会,以农信社改制以后的属性问题为题展开,这次座谈会标志着农商行改革工作全面开展。2000年7月,央行和当地政府把江苏省作为信用社改革试点区对该省开展了全面的清产核资、建立统一的法人体制。次年,张家港、常熟、江阴县成为国内首批农商行挂牌成立的三个县级市。2003年6月,国务院对农信社开展市场化革新,此次改革率先在重庆、陕西、江苏等八省市进行,拉开了农信社发展的新篇章。2004年8月,农信社市场化改革的试点工作由先前的8个省份扩大到29个省份。2008年,各农商行凡符合《农村中小金融机构行政许可事项实施办法》中规定要求的都可以在异地设立分支行,这一举措稳步推进了异地扩张。2010年,银监会下发指令,对农合行进行大规模整改,现有的农合行全都改制为农商行,且规定不让再组建新的农信社。同年12月,重庆农商行在香港上市成功,标志着我国农商行上市第一股取得胜利。在2014年后期,各农商行纷纷加快上市进程,一股上市的热潮在农商行之间掀起。据统计,截至2018年9月底,全国共计1436家农村商业银行。(一)纵向分析1、农村商业银行不良资产情况从图3可知,在不良贷款余额方面,明显有两个不同时期的发展趋势。2005年到2010年,农村商业银行不良贷款余额的基数小,在此期间内的增加数额也较少;而2011年到2015年,在这期间里不良贷款余额的增速明显加快,不良贷款总额由2011年的341亿元增加到2015年的1862亿元。短时期内不良贷款的大幅增长这与国家政策的变动是息息相关的。2010年银监会宣布不准再组建新的农村合作银行,把农信社改制为农商行,农村商业银行的规模队伍不断扩大,但大量的不良问题也都接踵而至,先前的农信社本身就存在着体制不清,历史遗留的不良贷款也全都转嫁到了农商行身上,加剧了农村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的存量。在不良贷款率方面,由于信贷业务扩展迅速,不良贷款增量远赶不上信贷的增速,拉低了不良率,所以2005-2010年之间农商行的不良贷款率呈下降趋势,至2010年末不良率为1.95%;2011年到2015年,不良贷款率由1.60%增长到2.48%,增加了0.88个百分点,2015年底2.48%的不良率表明农村商业银行的不良贷款率是比较高的。数据来源:银监会网站图32005-2015年农商行不良资产图图4为农村商业银行2016年至2018年各季度不良资产表,由图可知农商行不良贷款的余额在逐年递增。查阅银监会各类银行机构的年度数据,截至2018年第四季度,我国农村商业银行不良贷款额已经累计高达5354亿元;在不良贷款率的增幅上表现更为明显,2018年第二季度时不良贷款率达到了其峰值4.29%。在农商行抑制下,其后两个季度略有下降,但仍维持在4%左右的较高水平,这说明农商行在解决不良资产的道路上任重而道远。数据来源:银监会网站图42016-2018年农商行各季度不良资产图图5可看出2018年在三类不良贷款中损失类贷款的余额也在逐渐递增,它是贷款中发生坏账可能性最大的一类贷款,就算是采取必要的手段措施收回的可能性也极低,其严重威胁着农商行信贷资产的质量。数据来源:银监会网站图52018年农商行各类不良资产图(二)横向分析1、各商业银行不良贷款表12018年末各商业银行不良贷款情况大型商业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城市商业银行农村商业银行外资银行不良贷款余额(亿元)774443882660535490不良贷款率(%)1.41%1.71%1.79%3.96%0.69%数据来源:银监会网站整理所得数据来源:银监会网站图62018年不良贷款机构分布图据表1可知,大型商业银行的不良贷款余额是最高的,由不良贷款的机构分布图可看出它占不良贷款总额比重的38.24%,股份制商业银行的比重为21.67%,这也充分反映了,如何降低高额的不良贷款是我国国有控股商业银行必须重视的一类问题。在不良贷款率方面,大型商业银行的不良贷款率1.41%低于股份制商业银行1.71%的不良率,出现这种大型商业银在不良贷款余额上高于股份制商业银行,而不良率却偏低情形,充分表明了拥有雄厚的资本金是大型商业银行降低不良率,抵抗风险的重要保障。需要特别指出的是,我国农村商业银行规模较小,不良贷款率却高于各类银行,稳居第一位,且其不良贷款余额也仅次于大型商业银行。农村商业银行服务的对象以农户和中小企业居多,与国有控股商业银行相比较,它在客户资质和经营地域的经济状况方面都处于劣势地位。中小企业的风险承受能力弱,我国目前经济下行压力较大,发放给小微企业的贷款容易发展成为不良款,因此在当前经济形势下,农商行面临严峻的信贷威胁。2、各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率数据来源:银监会网站图7各类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率图由图7可知近些年来农商行的不良贷款率一直处在最高位,不良贷款率的增长势头迅猛,且2017年、2018年这两年表现的尤为明显,远远高于其他商业银行。与农商行相比,外资银行表现出了截然不同的变化趋势,其不良贷款率一直都最低的,且在17、18年有所下降;大型商业银行、城市商业银行和股份制商业银行这三类银行的不良贷款率大致相同,在近五年有轻微的上升,但总体来说浮动不大,趋于平稳;这从侧面反映出了历史包袱对农村商业银行的影响,资产质量明显次于其他类型商业银行。

四、农村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的成因不良贷款产生的原因来自于多方面,外部因素、银行内部管理及借款人的信誉等都与之息息相关,因而要综合多种因素来进行分析其产生的原因。(一)外部原因1.国家产业结构数据来源:图82018年三类产业占GDP比重图图8可以看出我国产业结构比重相比以前发生了很大的调整。成功的实现了由“二三一”到“三二一”产业结构的重大转变,第三产业的比重越来越高,2018年第三产业同比上升至52.16%。为了构建节约资源、注重环境保护的友好型社会,改变过去资源严重浪费、环境受到重度污染的粗放型增长模式,对许多高耗能、高污染的行业进行打击和取缔,这类行业的运营受到极大的抑制。一些无法继续生存的高污行业无力清偿原有贷款,这些资金就转变为了银行的不良资产。2.市场变化对贷款质量的影响市场一直以来都面临着很多未知性因素,人民币升值,拉升了商品的价格,而农户和小微企业收入增加却远不及物价上涨的幅度,生产经营成本增加,产品出口变难甚至滞销,直接降低了企业的经济效益和加重了农民的生活负担;同时利率波动使农村商业银行必须重新评定风险,极易造成利率风险敞口。市场不确定性因素使农商行的信贷资产质量容易出现新的波动,面临更多未知的风险。3.资本市场的缺陷我国资本市场不成熟,体现在起步晚、结构规划不合理和规章制度不健全等一系列问题,这些缺陷制约了资本市场在调配社会和企业资源时发挥的作用。金融体制不合理,金融市场的不成熟,加之中小企业内在的缺陷,这使得中小企业在资本市场上获得股、债权的融资极其困难。由于中国资本市场的不完善,限制了企业融筹资渠道,通过银行进行间接融资是大多数企业的选择。一旦企业因遭遇经营风险,欠下的高额负债难以偿还,扭亏为盈的概率极低,导致其无力归还贷款本息,这些贷款就会变成农商行的不良资产。4.法律制度不完善我国的社会信用体制缺乏法律制度作为支撑,民众的信用意识淡薄,且大多数的经营者法制观念也不强,企业背后财务制度混乱,虚假账单隐藏的隐性风险不利于企业的长久运营。企业若发生亏损或破产,资金的流向不明确,银行的贷款能否优先得到偿还没有保障。把法律诉讼作为农村商业银行清收不良资产的主要方式,而在不良贷款的诉讼上却又难以生效。在不良贷款形成后,农商行对因借贷人的违约造成的后果损失难以追究其责任,甚至对部分人不起约束作用。一方面,在法律方面缺乏强制性的手段去清收不良资产,会助长借贷人逃废债的气焰;另一方面,当遇到一些贷款拖欠问题时,农商行的相关工作人员不知道合理的使用法律的武器正当维护银行的正当利益;有时,解决问题的成本过高,得不偿失,迫使农商行放弃一些贷款的收回。5.政府不当的行政干预现在公权滥用现象十分普遍,有些政府部门的工作人员利用职位特权向农商行借款,把所借到的资金全都挪为私用,到最后却无力偿还,致使这笔资金不了了之。我国的农村商业银行以县域划分的居多,地方政府或多或少的会对农商行运营存在干预。银行在股份制改革后成为了独立自主经营的企业,但在实际的工作中政府部门对农商行的影响很大。一方面,政府作为服务型的机构,其财政收入少,为了落实国家的政策要求,对特殊行业予以扶持,政府部门一般都会寻找当地银行的帮助,不断给农商行施加压力,干涉农商行贷款的发放。另一方面,有些地方政府会过度的干预农村商业银行营运,指令农商行发放一些不合规的贷款,这类信贷资金发放出去后缺乏必要的抵押品,造成贷款的部分资金难以及时收回,发生损失的概率大,导致不良贷款的产生。6.经济波动数据来源:/cjsj/gdp.html图92007-2018年GDP增速图GDP的增速与不良贷款间是一种负相关的关系。当经济事态发展向好,处于繁荣增长时期,银行会顺应良好的经济环境,大量放贷来提高利润。由于企业盈利的空间大,银行发放给企业的贷款回收率会较高,发生违约风险的机率小,这会使不良贷款率下降;但是当经济衰退、萧条时,会造成企业经营困难,获利能力下滑,增加违约风险,拉升不良贷款率。2007年至2018年这十二年期间,GDP的增长速度显著放缓,近乎线性下滑。自金融危机以来,世界经济疲软,我国也相继出台了一系列宽松的财、货政策来刺激经济的增长。大量资金投入社会市场之中,这一举措在短期内会促进经济增长;但长期来看,会为后期不良贷款的飙升埋下隐患,不利于经济的长期发展。近年来,宏观经济增长放缓,经济政策不具连续性且波动幅度大,这给信贷的收缩和扩张施加了极大压力。在遇到经济紧缩和调整时期,容易造成大量贷款的沉淀。作为银行业信贷质量晴雨表的实体经济的运行显得十分重要,根据近年来“去产能、去杠杆”等国家经济发展战略要求,对煤炭、钢铁等夕阳行业进行重组,对科技等新兴产业加以扶持,这些战略举措淘汰了一批不能及时调整战略的企业,从而间接性地引发了不良资产规模的增加。短期内,受政策影响下,会使优化资源配置,使资本由夕阳产业向朝阳产业流动,促进社会整体经济发展。但是从长远的角度来看,朝阳产业发展尚处于起步阶段,夕阳产业为调整经济结构已被重组,这种合力作用下会对经济发展造成较大的负面影响。(二)银行内部原因1.治理结构缺陷大多数的农村商业银行在治理结构上存在很多的漏洞,由于前身农村信用社影响,管理松散,内部控制疏漏较多。缺乏现代化的金融约束和治理机制,尤其是中小银行没有科学、客观的内部控制体系,缺少与之相对应的系统工具支持、数据基础十分的薄弱。首先,体现在追责没有落实、对责任的界定模糊不清、甚至存在空有制度却并为实施的情况等一系列的问题。部分农商行工作人员碍于权利的大小和顾及经济利益,对上级的高管人员和重点的客户经理难以形成终身问责制度,这些缺陷都给逃债提供便利。并且农村商业银行的经营策略要迎合国家政策的需要,不能完全按照自身的经营规律运作,在未来的很长一段时间内,我国农商行面临的内部挑战仍会十分严峻。2.信贷人员疏于管理、职业素养不高信贷人员素质的制约。首先,银行工作人员的素质在信贷中扮演着重要的作用,要求信贷人员不仅需要能够胜任岗位的必备专业知识,还需具备过硬的素质和强大的抗诱惑能力。但事实的现状却是相当一部分信贷员素质较低,法制观念相当弱,甚至知法犯法去违规放贷。没有遵循规范的操作流程来发放贷款,使得贷款难以按章程进行高效的集中统一管理。其次,人才专业化水平较低,在职位空缺又找不到合适之人的时候,人事部门可能会临时招进一批不具备从业资格的人来填补职位空缺,这类工作员压根就不了解相关的理论知识,因此许多工作人员并没有在合同有效期内要求保证人及时补签保证合同,来确保原先的保证贷款能顺利转化为信用贷款。并且多数工作人员奉行经验主义,总觉得前人的成功经验可以直接套用,不懂得根据具体案件进行灵活变通。甚至部分贷款办理人员为了自身利益,以求能尽快升职和年底获得丰厚的年终奖,盲目提升自身的经营业绩,忽略操作过程的严格,容易形成风险隐患。最后,在信贷政策的执行上更加具有随意性,有些农商行没有明确规定各个岗位上人员的工作职责,出现部分信贷员“在其位而不谋其职”的现象,不能尽职尽责的完成自己的岗位工作,缺乏上进心;“人情代替制度”现象明显,时常会有内部工作人员利用职位为亲戚朋友贷款提供便利,放款对他们借款要求,对借款人的资信评估也仅基于形式上的流程。对于已出现的贷款问题,抱着侥幸心态,寄希望于“奇迹的发生”,很少会有信贷人员会对出现的问题采取及时性的补救措施,使贷款造成损失。3.内部风险控制能力差农村商业银行近年来不断新设营业网点来扩大经营范围,在追求业绩效益的过程中忽视了内部风险的控制。一方面,我国只有极少数的农商行建立了内部风险预警机制,有待提升发展完善的空间还很大,还需要很长的时间才能普及到每一家农商行,尤其是经济落后的地区。通过那些已建立预警机制银行的实践检验可知,早期预警系统对银行而言是至关重要的,它能够提高银行风险预见的能力,对风险作出快速的决策反应。农商行没有建立有效风险防控机制,对贷款风险的早期预警不够充分,缺乏一套完整的预防和拯救措施来应对可能会发生风险的贷款。另一方面,我国银行普遍存在“重清收,轻预防”的现象,虽然规定农村商业银行要有贷前、贷中和贷后3项管理制度的落实,并且大多数的银行在贷前管理的审核流程上也很严格,经过层层的审贷与审批。但是审批完成后,贷后管理就变得相当的粗放了,银行职员对贷款发放后资金利用的动态进行实时追踪的意识淡化。贷后没有跟进追踪贷款客户,简单的只关注在材料文件有无缺漏;银行根据对客户的风险评级制定差异化的贷后管理流程是农商行开展后期工作的任务核心。有些借款人的事前调查资信状况是较好,若贷款客户经理专业知识不够硬,对借款人在贷款后期的检查有所松懈和欠缺,容易给一些人提供逃债便利,加大贷款的风险程度。4.农村商业银行的拨备覆盖率不足拨备覆盖率=贷款减值准备/不良贷款;在贷款减值准备不变的情况下,拨备覆盖率于不良贷款呈反比,若不良贷款率越高,则监管局就需要下调拨备覆盖率来与之相对应。2018年前,银监会规定各银行要维持150%左右的拨备覆盖率,这是银监会依据之前银行业发展景气设定的,为后期经济下行期事先做好准备。当前,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率高,压力大;2018年3月银监会下调拨备覆盖率为120%-150%,以此来减轻银行的资本压力。数据来源:银监会网站图10各类商业银行拨备覆盖率图从图中我们也可知2014年至2016年第三季度各类银行的拨备覆盖率都有所下降,2016年第四季度后除农商行外其他银行拨备覆盖率都有所提升,外资银行上升幅度最大。虽然农商行的拨备覆盖率一直保持在符合要求的合理区间之内,但是相比较而言还是偏低。从拨备覆盖率下限下调也给农商行以示警醒,不良贷款问题的事态发展已经十分严峻了。5.以传统化解不良贷款方式为主,创新不足在化解不良贷款的方式上,农村商业银行仍秉承着以传统的被动性适应的信贷管理方法为主,创新性不足,难以适应形势下的实际状况;把催收、诉讼作为处置不良资产的主要手段不仅效率低、成本高,而且手续复杂,无法应对不良贷款的增长速度。传统的管理方法属于硬性摊派式管理方式,这种方式给信贷人员下达硬性的考核指标,过分追求结果,忽视对过程中的风险环节的控制。这种只关注结果忽视过程的做法不能调动工作人员工作的积极性,抱着消极被动的心态去完成任务,甚至采取不正当的手段以迎合上级的需求,导致表面新增的不良贷款看似正常,实则在背后隐藏的是以贷收息、借新还旧等现象,长期则会导致不良贷款的增加。(三)借款人原因1.借款人经营不善在申请贷款时,借款人弄虚作假故意隐瞒自己的真实财务等不利于贷款的情况,夸大其资信状况与还款能力,获取农商行信贷人员的信任来骗取贷款。这种行为大多以企业为主,企业通常把获得的贷款用于实际的运营和管理中,如果公司经营管理的得当,一般而言,企业会主动归还贷款。但凡事都有风险,如果管理者对市场判断不准确、没有合理的对自身进行定位分析,不能灵活的对突发情况做出高效反应,造成高额的负债,经济效益差,约束力弱,超分配的局面。严重一点会面临破产倒闭的危机,在资不抵债的情形下这些企业无力偿还银行的贷款。2.借款人恶意欺诈恶意欺诈是指借款人通过各种不正当手段来骗取贷款,而骗取后的资金却用来从事非法交易或个人的肆意挥霍。它有别于不诚信行为,这种借款行为本身就没有任何的保障,当贷款骗取到手后也就形同于不良贷款的产生。另外还存在企业之间相互勾结的事件,彼此签订虚假合同却并没有实际的交易,伪造虚假的年度财务报表,虚增净利润,以骗取农商行贷款后携款潜逃。3.借款人遭遇不可抗力因素我国农商行的借款群体有别于其他银行,广大的农户是农商行的借款主体之一。农村的经济底子薄弱,靠天为生的农户对自然灾害的抵御能力差,一旦发生山洪、地震、干旱、洪涝等灾害都会给农户带来较为严重的经济损失,更何况农民的收入来源本就没保障,再遭到不可抗力因素的影响,只会使生活就更加拮据。农业是一个风险较高的弱质行业却又是老百姓日常生活中的一部分,一旦农业生产遇到瓶颈也会增加贷款的风险性和信贷资金收回的困难。

五、案例研究---河南修武农商行(一)修武农村商业银行的发展历程河南修武农村商业银行是由修武农村信用社改制而来。1951年,修武信用社在当地成立,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发展,信用社不断成熟壮大,修武县内多家农信社陆陆续续开始进行资产重组,2007年8月信用社重组完成,原先的农信社统一为修武县农村信用合作联社。在2010年,县内的企业法人和自然人联合出资1.8亿元,把原修武农村信用社改革为修武农商行,同年10月,河南修武农村商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正式挂牌营运。它的注册资本1.8亿元主要来源于两类主体:自然人股东和企业法人股东,其中自然人股本共7947.75万元,企业法人股本9575.5万元,各占比44.15%和53.20%,分别由591位自然人股东和15户法人股东共同出资组建,剩下2.65%的股份约476.75万元是由内部职工共同集资。其作为现代化的金融机构主要致力于中小企业和三农服务,秉持良好的经营理念来促进各项业务的发展。(二)修武农商行不良贷款的现状表22015-2017年修武农商行的财务状况项目2015年2016年2017年1总资产47.2250.1869.872总负债43.9846.6766.413所有者权益3.233.513.464营业收入1.61.371.55利润总额0.950.730.166净利润0.420.420.037净息差4.163.291.728资产利润率0.930.870.989成本收入比35.1144.8156.1610流动性比例81.4181.3235.0111资本充足率12.3712.92-0.7512拨备覆盖率187.63191.0643.4413不良贷款率4.024.520.74数据来源:国际金融报随着修武农商行业务范围的扩大,近年来,资产和负债的增长也很明显。由表2可知,2015年资产总额为47.22亿元,负债为43.98亿元,至2016年末时,资产、负债分别为50.18亿元和46.67亿元,较15年相比。资产增长了6.27%,负债增长了6.12%,2017年末,资产增长至69.87亿元,负债增速也非常快,高达66.41亿元,在这其中存款余额为49.76亿元,贷款余额为31.54亿元。相比于2016年资产、负债分别为50.18亿元和46.67亿元的数额,在2017年末该银行负债的年增速为42.3%高于同年资产39.24%的增幅。虽然银行是负债经营的企业,但是当负债增速快于资产增速时对银行的经营肯定是不利的。再观察营业收入、利润总额和净利润这三项指标,2015年至2017年在这三年间营业收入分别为1.6亿元、1.37亿元和1.5亿元,在2017年里营业收入比2016年增长了约十个百分比。但是净利润却由16年的4200万元骤降为17年的300万元,同比下降了92.86%。利润总额这三年间也不断减少,截至2017年末,利润总额只有1600万元。与此同时,资本充足率、拨备覆盖率和不良贷款率的状况更为惨烈。2015年与2016年,在这两年里河南修武农村商业银行的资本充足率都符合监管局所要求的的维持在10.5%以上的水平,而仅在其后的一年时间里,该行的资本充足率暴跌至-0.75%。修武农商行的资本充足率降为负数,这与该行的拨备覆盖率和不良贷款率的变化是紧密相关的。在这三年期间,修武农商行的拨备覆盖率从187.63%,191.06%下降为43.44%,远远偏离了银监会要求保持在150%以上的水平;在2018年2月监管局把银行的拨备覆盖率的下限下调至120%,但修武农商行也远达不到这一要求。在不良贷款率方面,15年、16年的不良贷款率为4.02%,4.5%,虽然这一不良贷款率相比其他类型的银行而言处于较高的水平,但尚在监控指标5%的范围内,风险可控。而2017年,修武农商行的不良率飙升至20.74%。这反映了,修武农村商业银行的资本充足率、拨备覆盖率和不良贷款率这三项指标都偏离了正常区间。(三)修武农村商业银行不良贷款产生的原因银行资产质量急剧恶化的原因一般有两种:第一种是金融去杠杆的影响,给处于快速扩张的农商行资产质量施加极大的压力。再加上经济下行,农商行的经营更为困难,双重的叠加压力会使该行的不良贷款飙升。第二种是该银行存在先天性的缺陷,本身就经营不善。通过在财务报表上弄虚作假来遮掩,一旦造假失败,风险被披露往往会使不良贷款率急剧上升。农村商业银行的不良贷款率高低可以反映出其经营状况的好坏,随着利率市场化改革的稳步推进、互联网金融的冲击,农商行在未来的发展要面临更艰巨的挑战。1.银行规模小,贷款集中度高农商行是一类具有明显区域性特征的银行,其经营服务的范围较窄。当地的中小企业和个体工商户是修武农村商业银行最主要的服务主体,这两类市场主体的贷款占总额的比重很高。大量的信贷资金放贷给个体户,而个体工商户作为弱势群体之一,对风险的承受能力远远弱于其他类型的借款主体,在遇到天灾人祸的时候无法应对;当经济下行的时候发放给农户的这部分贷款特别容易成为坏账。而且与大型银行相比,农商行的经营范围较窄,腾挪空间有限,处理不良贷款的渠道较少,这些都加大了解决问题的难度。2.贷前、贷中和贷后的流程不规范银行的不良贷款和贷款流程不规范是脱不了关系的,修武农商行更是如此。该银行在贷前对信贷资产只关注数量上的多少,轻视所放贷款的质量问题;在贷款发放出去后,疏于对贷款中的审查和贷后的监管,而且修武农商行没有制定强有力的信贷指导政策,最初对不良问题并没有十分重视,处理方式过于简单,促使不良贷款的居高不下。3.监管统计口径调整2017年,FSB对中国金融体系稳定评估报告中指出:“有些中小银行存在大量的逾期90天以上的贷款并未划入不良贷款的范畴”,因此,监管局为了对以往的五级分类贷款进行纠偏,采取“一刀切”的监管,这一举措把以前归为关注类的大量贷款划入为不良贷款,计提贷款损失的比例也会相应提高。此前,河南修武农商行并没有将逾期90天以上的贷款列入不良贷款的范畴,近期监管趋严,监管当局为了更好的反映资产真实质量,要求各银行严格落实把逾期90天以上的贷款至少归类为“次级类贷款”,扩大了不良贷款的划定范围。2017年底,修武农商行进行大规模清查,把原先本应计入不良贷款范畴却并未划入的款项都并入不良款中,这一举措直接导致不良率出现飙升的局面。统计口径越来越严格,除了会使不良贷款增高以外,还会引起一大串的问题,如信贷资产质量降低,资本充足率大幅减少等等。4.借款合同纠纷从2017年开始到现在,以河南修武农商行作为原告向法院提起诉讼的金融借款合同纠纷有几十份之多。银行业是一类高杠杆经营的行业,修武农商行与其他类型的银行相比,它的资本金较低,内部股东结构单一,因而会刻意的隐瞒其债务来符合银监会的监管规定。与此同时,规模小的银行风险防控机制也会存在较大的缺陷。风控能力差又面临着放贷任务,为了完成硬性的业绩考核任务,会逐渐放宽对借款人的资信要求。目前,金融去杠杆,银行的资金面收紧,小银行在这块的风险就被充分暴露了,隐藏的债务会转化为不良贷款,积压已久的不良贷款率一经审查就会出现飙升。5.多位股东被列为失信人股东是银行增资扩股的重要来源,股东的失信对银行正常运营不会造成太大的影响,但是若银行想要扩大业务经营范围,靠失信股东来增资扩股的可能性极低。2015年末到2017年末河南修武农商行的10家企业法人股东中有7家被列为失信公司。这些被冻结的失信公司法人股权加上另一部分被冻结的自然人股权,两者数额接近百分之五。修武农商行股东的失信度高,这些失信股东本身就经营不善,因此不会存有“余额”来补充银行的资本。资金缺乏流动性,在银行需要资本金的时候不能及时得到补充,这会影响银行的业务发展。

六、降低农商行不良贷款的对策对于农商行不良贷款的防范,最好是能找出问题出现的病症所在来对症下药,把不良贷款率控制在符合监管要求的合理区间。在上述的原因分析中,我们可知外因和银行的内部原因等都是可能造成不良贷款产生的,所以在下文的对策中是基于成因提出的建议。(一)外部层面1.减少政府的过度干预农村商业银行作为一个独立的法人机构,具有完全自主的决策能力,在此基础上政府与银行最适合关系是构建良好的合作伙伴关系;政府应避免对农商行的过度干预,缓解政府给农商行施加的政策性贷款的压力,切实减轻农商行的历史性包袱。减少政府的干预不意味着政府不管事,政府作为管理者,应该办更多的实事;本着对农商行负责的态度,用长远的发展眼光看待问题,提高政府的宏观调控能力,针对不良贷款问题制定配套的救济政策,发挥政府的特殊身份作用来充分调动社会各界人士对信贷资产进行监管。农商行要主动协调和地方政府的关系,在贷款清收上获取地方政府的帮助,提高清收效率。为农商行不良资产化解和防范提供更多的处理途径,促进农村金融市场的有序发展,构建一个稳健的社会环境。2.健全完善的法律法规我国现行法律对不良贷款的问题已经出台了一系列的法律法规,但是尚有很大的改进和完善空间,现行法律对不良贷款问题处理的针对性不强,不能够适应当前的现状,而且诸多法律的实施效率低下;因而要创造良好的法律环境,建立专项法规来处置不良资产问题,对症下药,提高处置效率和针对性。同时向公众普及金融法律常识也是很有必要的;加强借贷人的法律意识,金融借贷须在符合国家法规的监管下进行,良好的法律环境的创建对不良现象的发生具有一定的威慑作用,降低不良款发生的概率,也有利于银行不良资产的处置。3.加快我国资本市场的建设步伐资本市场是否完善也是降低不良贷款率的关键所在,一个良好稳定的外部金融环境有利于企业的健康运行与持续发展。不断完善资本市场,通过不良资产证券化的形式,进行债务重组,化解不良款;这不仅需要国家财、货政策和市场机制的协调配合,还需要发挥银行本身的作用,增强其放贷能力。加强与资产管理公司的合作,使公司能参与不良贷款生成的全过程,并且通过向第三方公司转售来实现风险的转让。构建一个稳定的外部金融运行环境,促进银行信贷资产有量又有质。4.创造良好的信贷环境生活环境对企业和个人的行为有着深刻的影响,提高贷款偿还率,创建一个健康有序的信贷环境是必不可少的。良好信贷环境的创建需要全民积极主动参与,相关工作人员对借款人进行诚信教育,使借款人充分的认知诚信的重要性。同时农民作为农商行贷款的主要对象之一,相对而言,农村的基础设施落后,人们受教育的水平较低,广大的民众作为贷款主体,诚信意识是十分缺乏的。因此,在农村广泛宣传来普及诚信教育很有必要且意义重大。诚信作为中国的传统美德,不断与时俱进,彰显着时代的光芒;信用环境的改善能增强农村经济的发展活力,促进其稳定健康发展,提升农民的幸福感。三农问题一直都是当党和政府密切关注的重要领域,关注民生,深化支农意识,为农民的幸福生活贡献力量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农村为农商行的根基所在,帮助农户实现增收、增产是一种互益行为也可以为农商行的进步发展提供支持;在实际经营过程中,农村商业银行可适当扩张小额信用贷款业务范围,并建立恰当的惩奖机制,如创建信用示范村、信用示范镇等,发挥榜样的力量。同时,加强诚信监管力度,对有不良信用借贷记录的人减少借贷额度,在一定基础上减少不良贷款和逾期还款现象的发生。(二)银行内部管理1.提高信贷人员素质信贷业务人员是农商行开展信贷业务的直接负责人,在贷款中发挥的重要作用毋庸置疑。但是很多小地区农商行的信贷人员的综合素质低于岗位要求,提高信贷人员的思想素质、法制观念、政治觉悟是大多数农商行信贷工作需要做好的以控制信贷风险控制的重要一步。首先,在农商行信贷人员选拔的过程中,要严格把关,防止不具备任职资格的人员混进信贷机构;其次,对于已入选的信贷工作者,要加大培训力度,不断进行后期的继续教育,用先进、科学的知识理念来武装头脑,引导前进方向。完善培训长效机制,提高培训内容的针对性和培训方法的灵活性,让员工在培训中能切实受益,业务技能得到真正提升,形成良好的职业操守等,用更先进的知识理念来武装头脑,引导前进方向;此外,对于人员的调动,工作内容的对接十分重要,要提前做好交接工作,积极宣传和广泛推广高效的清收方法和经验。新入职员工要怀着一颗虚心好学的心态多向老前辈们请教经验。2.建立惩奖激励机制、加大对人才的引进一个企业内部的良好工作氛围与企业的管理制度有很大的关联。农商行采取适当的奖惩机制是很有必要的,对于那些认真负责、高效有质量完成本职任务的的工作人员,要给予加薪升职等奖励,对待那些消极怠工、办事不积极的职工也要对其采取必要的惩罚措施,完善内部评级考核机制,做到奖惩分明。当前,银行业的竞争愈演愈烈,农商行对高能力人才的需求显得迫切,现有的职员远不能解决当前银行出现的一系列问题,县镇级的农商行人才流失的状况十分严峻。由于地域位置比较偏僻,很多人为了谋求更好的发展前景,会选择去大城市发展,而不愿屈尊于经济落后的地区,因而这部分地区很难招到优质人才。对于此现象农商行要对现有职工进行统计,淘汰掉一批不合格的信贷人员,以丰厚的薪酬加大对优秀人才的吸收力度,吸收具有高素质的复合型金融人才,引入创新性的思维方式,为原人才队伍注入新的活力源泉。3.完善内部管理制度健全的内控制度也是农商行防范风险的重要途径之一,所以需要形成一个严格的内部监督体系,以高效科学的管理方式来提高解决问题的效率。具体包括:在制度的设立上要合理,可实施性强,并且要能让人信服,农商行要明确内部组织结构,清晰各部门之间的职责划分,再细化到各个部门的操作上,把“三查”制度落实到位。在各机构都设置内部稽核部,方便对信贷资产质量的全方位监控也防范道德风险的出现。我国农商行也必须优化和调整治理结构,实现岗位的制衡与监督。首先,为了避免一人独掌大权的局面出现,要实行最高领导者的分权与制衡;对于上市的农商行而言,要积极鼓励员工参股,使内部员工持股以小老板的姿态来参与贷款资金的管理,增加其归属感。定期的员工大会是很有必要的,最好是每周各部门召开一次小型会议,进行每日的事务汇总;每月召开一次大型会议,清查月度数据,生成月度报表,方便季度审查。对于重大事宜要经过小组多番思考与探讨,最后进行全员表决。这些举措在改善银行的信贷资产质量上会有所帮助。4.加强风险监控、提高风险应对能力要加强农商行的贷款监测职能,建立一整套风险预警机制,更好的对风险进行管理,降低不良贷款发生的概率。风险预警体系的作用在于对发放出去的贷款可能会发生难以收回的风险提前预警,让银行能在风险发生前有足够的时间采取补救措施来及时止损。对不良贷款进行风险管理,首先要对客户的资信情况、社会关系有深入的调查了解,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