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广安市第二中学校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卷_第1页
四川省广安市第二中学校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卷_第2页
四川省广安市第二中学校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卷_第3页
四川省广安市第二中学校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卷_第4页
四川省广安市第二中学校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Word文档下载后可自行编辑1/1四川省广安市第二中学校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卷登录在线组卷平台助您教考全无忧

四川省广安市第二中学校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语文期末测试试卷

一、现代文阅读(36分)

(2022高二上·广安期末)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①中国是世界上四大文明古国之一,拥有悠长久远的农耕文明史。这句话不是空穴来风,而是有物证的。物证在哪里?湖南南部的永州有一个地方,叫作玉蟾岩,当地的土话叫“蛤蟆洞”。在这个洞里我们发现了上万年前的人工栽培稻种子。这是一个让全世界轰动的发现,也是华夏先民非常远古的村落的物证。这足以证明,中国是世界上少有的拥有上万年农耕文明史的古国。

②“村落”一词,在魏晋以降的古代文献中出现的频率就越来越高了。村落与村落文化的内涵虽不尽相同,但关联紧密。“文化”是个舶来词,源自拉丁文“cultura”。这个词的原始词意具有耕种、居住、敬神等多重意义。由此可知,村落和文化的关系是非常紧密的,而且都是农耕文明的产物。村落是基础,文化是内涵。

③中国传统村落具有地域性和民族性的双重特征,不同地域的自然物产资源与气候条件,往往决定着不同地域适宜人居的建筑形制;而不同的民族村落建筑,又折射出不同民族的文化精神与审美情趣。中国传统村落文化,不仅存留了中华民族文化的基本内核精神,而且也是我国传统文化中“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人文理想最具基础性和根本性的文化依托。正是历朝历代无数传统村落中的原住民,通过代以相继的身体力行、忠实践行,使得我们优秀的传统文化得以不断传承、光大和创新,这些优秀的传统文化铸就了我国传统社会乃至现代社会的社会品质和国家民族文化精神。

④从某种意义上看,我们更需要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活证”与“实证”。当然,我们需要崇尚在书斋中静心“读万卷书”,但同样需要崇尚“行万里路”。路行万里的田野考察,能让我们所有的学人学子从知识的“盲区”中走出来。叶舒宪先生在论及中国文化的大传统与小传统时说:“几百万、上千万平方公里的山河大地,也可以当做一部大书来看和读。”其实,成千上万的中国传统村落,何尝不是一部部鲜活的、并正在续写着中华民族文明史的“大书”?中国传统村落文化这部“大书”,散藏着大量的中国传统文化的各种活态的“第三重证据”。这部大书是可以给予我们全新的知识视野、文化视角和思想启迪的。

⑤对中国传统村落文化进行有效保护和全面深入研究,既是当前我国文化传承、文化繁荣和发展的需求,更是我国处于社会转型期、城市化、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进程中必须直面的课题。一个民族自身的文化传统,是不能出现断层的。

⑥试想,当所有的传统村落连同那些承载着大量文化信息的古老遗物,都消失殆尽;当我们的传统文化,在外来文化步步逼进下,呈现日渐式微的态势之时,我们引以为自豪的文明古国的文化优越性还能在哪里得以体现?

⑦因此,在这种形势下,尽可能地保存、抢救、记录传统村落遗物,将村头田边的文化遗存纳入学术研究的殿堂,升华为中华民族的珍贵遗产和华夏文明的重要构成,应当成为时代赋予中华民族的重任和学界、学者、学子们共同的学术良知。

(摘编自《中国传统村落文化的内涵与价值》)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在湖南南部永州“蛤蟆洞”发现的上万年前的人工栽培稻种子,证明了中国是世界上少有的拥有上万年农耕文明史的古国。

B.村落与村落文化的内涵不尽相同,但二者关联紧密,都是农耕文明的产物,其中村落是基础,文化是内涵。

C.中国传统村落具有地域性和民族性的双重特征,不同地域适宜人居的建筑形制,往往是由不同地域的自然物产资源与气候条件决定的。

D.成千上万的中国村落散藏着大量的中国传统文化活态证据,就是一部部可以给予我们全新的知识视野、文化视角和思想启迪的“大书”。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在论证观点时,主要采用了道理论证的方法,讲究角度,分析深刻,见解独到,具有很强的论证力量。

B.文章引用叶舒宪先生的话在于说明书一般的中国传统村落及其文化隶属于有着大传统与小传统的中国文化。

C.文章第⑥段,在论证时主要采用了假设论证,从反面说理,从而强调了中国传统村落的重要性和文化意义。

D.文章以层进式结构阐述了诸如村落与文化的关系,中国传统村落及其文化的特征、价值、意义及保护研究等问题。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我们优秀的传统文化能不断传承、光大和创新,是因为千百年来所有传统村落中的原住民对这些优秀传统文化代以相继的身体力行和忠实践行。

B.存留了中华民族文化基本内核精神的中国传统村落文化,是我国传统文化中“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人文理想最具基础性和根本性的文化依托。

C.如果所有的传统村落连同那些承载着大量文化信息的古老遗物,都消失殆尽,我们引以为自豪的文明古国的文化优越性就会受到影响。

D.处于社会转型期、城市化、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进程中的中国必须直面有效保护和全面深入研究中国传统村落文化的课题。

(2022高二上·广安期末)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人体内的战争

张润民

自然界中,能致病的细菌、病毒就有近百种。这些入侵者从人的皮肤、呼吸道等进入人体进行繁殖,兴风作浪。人体为了抵御这些万恶的“侵略者”,就不能没有一支坚强的“部队”来保卫自身的安全。

由于细菌、病毒微小,人们肉眼看不见,直到17世纪列文虎克发明了显微镜,才揭开细菌的秘密。19纪初,魏尔啸借助光学显微镜发现了病毒的秘密。他创立了细胞病理学,揭开人体生理病理的面纱,人们才知道人类体内有这支“国防军”——白细胞“兵团”。

人体内的信号“队伍”是怎样灵敏地知道敌人的入侵呢18世纪中叶,俄国生理学家梅契尼科夫第一次研究了这个问题。他把一根玫瑰刺扎进自己的肌肉中,几小时后在显微镜下观察,见到形形色色的细胞已把这根刺围得水泄不通。于是梅契尼科夫推测:这些细胞是被某种反应召唤来的。20世纪60年代,澳大利亚生物学家博伊登继续研究“信号部队"报警之谜。他设计了一种盒子,并用一种渗透材料将它分成两个格子,在第一格里倒进含有白细胞的溶液,第二格里倒进含有外来物和对抗这种物体的血清。几小时后,他发现大量白细胞通过渗透材料云集到第二格里去了。1967年,美国免疫学家斯奈德曼对这个问题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他发现在血清中,细菌的细胞壁与血浆接触时会产生一种化学物质——补体分子。他将补体分子注入实验动物的皮肉,几小时后,注射部位的周围便集结了许多白细胞。

人体内“信号部队"的识别能力,比计算机的图像识别要高明得多。它们不仅能发现“敌人”,发出“警报”,还会产生化学反应,使“战区"周围的血液流动放慢,血管壁的微孔加大,以便细胞部队容易进入“战斗阵地”。当体内的细胞部队接到集合通知后,第一个出战的是嗜中性白细胞组成的细胞部队,它听从淋巴细胞指挥,用化学反应激活每个成员,开始吞噬入侵的细胞,放出有力的“消化酶"和特殊的氧分子,把它们迅速消灭掉,但自己也会受到一些伤亡。接着是巨噬细胞部队,它像现代化部队一样,装备精良,它围剿那些未被嗜中性白细胞所吞噬的敌人,一个个彻底消灭。经过一番天翻地覆的战斗,细胞部队终于战胜了“入侵者”,战场上留下一些阵亡的嗜中性白细胞残体和死亡组织。巨噬细胞打扫战场后,又临时集结“填充部队”,这样“战争”的创伤逐渐得到恢复。

癌细胞是人体细胞部队的“叛徒”。因此,细胞部队不仅要抵抗外敌,而且要消灭内乱。一旦发现细胞癌变,就毫不留情地消灭;消灭不了,就集中兵力,将它团团围住,不让其扩张。所以有些先期癌症,被白细胞包围后不要让它扩散,采用化疗效果好,也就是这个道理。为什么癌细胞会扩散呢因为某些癌细胞的分泌物像孙悟空撒出的“瞌睡虫”一样,是一种具有“障眼"功能的特殊物质,麻痹细胞部队,影响细胞部队的识别能力,偷偷跑到体内其他地方繁殖,这就是癌症的可怕之处。

人的体质好坏,与人体细胞内嗜中性白细胞、巨噬细胞和淋巴细胞组成的免疫系统有直接关系。某些病人体内的“信号部队"分不清敌我,把身体组织当做外来“敌人”而加以攻击,把外来援助的细胞也当作敌人,造成双方内战不休,体无宁日。类风湿关节炎、红斑狼疮等就是这样的自身免疫性疾病,也是医生较为棘手的疾病。

细胞大战是一种十分复杂的战斗。这种人体内的战争与机理至今还有许多谜。各国医学科学家正在不断地研究“新武器”,去助细胞"大军”一臂之力,以攻克更多的疑难杂症。

(有删改)

4.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俄国生理学家梅契尼科夫通过实验研究发现,当玫瑰刺扎进人体肌肉时,体内的细胞会迅速聚集,似乎产生了某种反应。

B.淋巴细胞召集嗜中性白细胞组成细胞部队,指挥其释放出相应物质,吞噬人侵的细胞,但嗜中性白细胞自身也会出现伤亡。

C.细胞癌变后,细胞部队会包围消灭不了的癌细胞,阻止其扩散,这也是癌症早期采用化疗手段效果较好的原因。

D.如果“信号部队"把身体组织和外来援助的细胞都当做“敌人"加以攻击,那说明人的免疫系统已经出现问题。

5.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白细胞具有免疫功能,它不仅能抵御外界病原的侵袭,还能维持体内的平衡,发现癌细胞并彻底消灭它。

B.博伊登通过实验发现了白细胞在人体遭遇入侵时迅速集结的现象,斯奈德曼对此又进行了补充研究。

C.巨噬细胞吞噬力强,它既可吞噬掉未被嗜中性白细胞吞噬的敌人,也可吞噬掉嗜中性白细胞和死亡组织。

D.癌细胞是一种变异细胞,它具有隐蔽性强、可转移、会扩散等特点,这也正是人们谈癌色变的根本原因。

6.为什么说“细胞大战是一种十分复杂的战斗”请概括说明。

(2022高二上·广安期末)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儿子的敌人

莫言

黎明时分,震耳欲聋的巨响把正在噩梦中挣扎的孙寡妇惊醒了。爆炸的强光像闪电抖动,气浪震荡窗纸,发出嗦嗦声响。她想,大慈大悲的菩萨,保佑我的儿子吧。

她有两个儿子,大儿子大林前年死在打麻湾的战斗中,小儿子小林正在随军攻打县城。

炮声停止了,从西南方传来一阵刮风般的枪声,似乎还夹杂着人的呐喊,军号的声音似乎漂浮在枪声和人声之上。她知道,只要有号声,就说明儿子还活着。小林是个号兵。中午时分,又一阵枪声响过,但这一次她没有听到军号。她浑身打着哆嗦,飞快地跑出去。她看到了一些穿着灰色军衣的兵,她知道他们是和儿子一伙的。

没等她跑出村子,络绎不绝的担架队就挡住了去路。担架队漫长得像一条河。她哭嚎着,跟着往前跑。一个女卫生员拉住她的胳膊,粗声粗气地说:“大娘,您就不要添乱了!”

她把哭声强压下去,悲哀鼓得胸腔疼痛难忍。

黄昏时刻,做完手术的伤兵都抬走了,神情疲惫、胸前血迹斑斑的医生和嗓音嘶哑的女卫生兵也走了,留在场院里的,是死去的士兵。

后来,村长和民兵架着她的胳膊把她送回了家。一路上她像撒泼的女孩,身体往下打着坠儿。民兵把她抬到炕上,村长大声说:“睡吧,老婶子,小林没死,你就等着享福吧!”

她嗫嚅着:“不,你们骗我,小林死了,小林……”她迷迷糊糊地闭上了眼睛。

她刚刚闭上眼,就听到胡同里一阵喧哗。一个清脆的声音问讯着:“这里是孙小林的家吗?”

她大声答应着坐起来,就像一团云从炕上飘下来,随即她就看到,那个昨天见过的女卫生兵提着一盏放射黄色光芒的马灯,背着一个棕色的牛皮挎包,带子上栓着一个伤痕累累的搪瓷缸子,还有一条洁白的毛巾,清脆的声音就从她口里发出:“这里是孙小林家吗?”

女卫生兵表情严肃。两个青衣民夫抬着担架站在身后,担架上捆着一根粗大的席筒。女卫生兵将一把金黄色的铜号递给她:“孙大娘,您的儿子孙小林,在攻打县城的战斗中,光荣地牺牲了!”

她感到那把军号就像一块烧红了的热铁,烫得手疼痛难忍,还发出滋滋啦啦的声响。她把烫人的铜号紧紧地接在怀里,就像接住吃奶的婴儿。

“孙大娘,您的儿子牺牲在冲锋的队列里,他的死是光荣的。请您赶快验收,我们去送别人的儿子回家。”

村长歪过头吩咐民兵队长:“把席子解开,让大婶看看儿子。”

一道灿烂的绿光随着席筒的张开流泻出来。她的哭声一下子堵住了。她看到,一个身穿绿衣的士兵鲜明地出现在她的眼前。菩萨啊,她的心激动地跳动着,这不是我的儿子!他们抬来的不是我的儿子!她把头低下去,一直低到离那个士兵很近的地方。她嗅到了像结了冰的糖葫芦散出的甜丝丝的气味。死者很年轻,跟她的儿子同样年轻,肯定也没超过二十岁。一看上去非常柔软的头发遮住了他的额头,脸色像冻了的苹果,凝着一层深红的蜡光,两道浓眉下,漆黑的睫毛交叉在一起。这是一张年轻漂亮的脸,脸上凝固着甜蜜的微笑。

女卫生员眼里跳动着惊恐不安的光芒:“这怎么可能?我亲眼看着他卷进席筒的,他没穿敌人的衣服。”

民兵队长冷冷地说:“好啊,你们把一个敌人抬了回来!你们把烈士的遗体抛弃了!”

女卫生员大喊着:“胡说!”

“别急,”村长老练地说,“也许是临时换了套衣服?这种事情打扫战场时经常有。大婶子,你好好认认,这是不是小林?”

她把眼睛几乎贴到了青年的脸上,闻到一股熟悉的奶腥气。她将死者额上那缕头发拢上去,看到他双眉之间有一个蓝色的洞眼,边缘光滑而规整,犹像匠人用钻子钻出来的。她默念着:也是个苦孩子啊!她的眼泪如同连串的珠子,滴落在死者手上。这时,她听到一个细弱的声音在耳边响起:“大娘,我不是您的儿子,但请说我就是您的儿子,否则我就要被野狗吃掉。大娘,求求您,您对我好,我娘也会对您的儿子好……”

她感到鼻子一阵酸热。她把脸贴到士兵脸上,大声哭喊着:“儿子,你就是我的儿子……”

她找出一条新的毛巾,蘸了热水给他擦脸。她将小林与眼前的士兵进行了对比,越来越感到他们相似,简直就像孪生兄弟。她找出小林的衣裳,给他换上。她想,无论如何也得弄副棺材。她把墙根那个木柜拖出来,将破衣烂衫揪出来。她嘟哝着:“孩子,委屈你了……”

她听到有人在胡同里大声喊叫:“这是孙小林的家吗?”

她急忙从炕上爬起来,到了大门外,看到那个女卫生员提着一盏马灯,斜背着一个牛皮挎包——带子上拴着一个伤痕累累的搪瓷缸子和一条洁白的毛巾——急匆匆地走过来。女卫生员身后,两个青衣民夫抬着一副担架,担架上捆着一根粗大的席筒。女卫生员满面悲凄,低声问讯:“这里是孙小林的家吗?”

(有删改)

7.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小说主要通过孙寡妇的“有限视角”叙述故事,有利于拉近读者与人物的距离,细腻地表现人物在战争中的复杂心理。

B.第二部分开头写她“就像一团云从炕上飘下来”,比喻新奇生动,表现了孙寡妇体力透支心力交瘁和迷迷糊糊的状态。

C.战争中的村庄本应弥漫着火药味、血腥味,而孙寡妇却从去世士兵身上闻到了“甜丝丝的气味”,表现了她的念子心切。

D.有意重复安排女卫生员来家通知孙寡妇的情节,同样的打扮和语言,强化了小说情节的起伏波澜和悲剧气氛。

8.小说中颜色的描写多次出现,既形成了强烈的视觉效果,更有助于表现主人公的心理状态。请据此梳理小说第二部分中孙寡妇的心理变化过程。

9.莫言对诺贝尔委员会将自己的风格定义为“幻觉现实主义”的说法表示认可,他说:“作家的责任、本事就是写出立足现实又超越现实的东西,有变形有夸张有想象有虚构。”请结合小说的具体情节,谈谈莫言是如何体现这一创作理念的。

二、古诗文阅读(34分)

(2022高二上·广安期末)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辛弃疾,字幼安,齐之历城人。金主完颜亮死,中原豪杰并起。耿京聚兵山东,称天平节度使,节制山东、河北忠义军马,弃疾为掌书记,即直劝京决策南向。

绍兴三十二年,京令弃疾奉表归宋,高宗劳师建康,召见,嘉纳之,授承务郎、天平节度掌书记,并以节使印告召京。会张安国、邵进已杀京降金,弃疾还至海州,与众谋曰:“我缘主帅来归朝,不期事变,何以复命?”乃径趋金营,安国方与金将酣饮,即众中缚之以归,金将追之不及。献俘行在,斩安国于市。弃疾时年二十三。

乾道四年,通判建康府。六年,孝宗召对延和殿。时虞允文当国,弃疾不为迎合,持论劲直。作《九议》并《应问》三篇,《美芹十论》,献于朝言逆顺之理消长之势技之长短地之要害甚备然以讲和方定议不行。

寻知潭州兼湖南安抚。盗连起湖湘,弃疾悉讨平之。湖南控带二广,与溪峒蛮獠接连,草窃间作,岂惟风俗顽悍,抑武备空虚所致。遂奏疏曰:“田野之民,郡以聚敛害之,县以科率害之,吏以乞取害之,豪民以兼并害之,盗贼以剽夺害之,民不为盗,去将安之?军人则利于优闲卧坐,奔走公门,苟图衣食,以故教阅废弛,逃亡者不追,冒名者不举,平居则奸民无所忌惮,缓急则卒伍不堪征行。欲望陛下深思致盗之由,讲求弭盗之术。申饬州县,以惠养黎元为意。另当别创一军,以湖南飞虎为名,专听帅臣节制调度,庶使夷獠知有军威,望风慑服。”诏奖谕之,委以规画。时枢府吏有不乐之者,数沮挠之,弃疾行愈力,卒不能夺。军成,雄镇一方,为江上诸军之冠。

弃疾尝同朱熹游武夷山,赋《九曲棹歌》。弃疾雅善长短句,悲壮激烈,有《稼轩集》行世。绍定六年,赠光禄大夫。咸淳间,史馆校勘谢枋得过弃疾墓旁僧舍,有疾声大呼于堂上,若鸣其不平,自昏暮至三鼓不绝声。枋得秉烛作文,旦且祭之,文成而声始息。

(《宋史·辛弃疾传》有删改)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献于朝/言逆顺之理/消长之势/技之长短/地之要害/甚备/然以讲和方定/议不行

B.献于朝/言逆顺之/理消长之势/技之长短/地之要害/甚备/然以讲和方定议/不行

C.献/于朝言逆顺之/理消长之势/技之长短/地之要害/甚备然/以讲和方定议/不行

D.献/于朝言逆顺之/理消长之势/技之长短/地之要害/甚备然/以讲和方定/议不行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并,一起、一齐之意。与《过秦论》中“并吞八荒之心”的“并”含义不同。

B.行在,天子所在之地或皇帝巡行所到之处。与《永遇乐》中的佛狸祠有异有同。

C.连,连续之意。与《咏怀古迹》(其三)“一去紫台连朔漠”的“连”含义相同。

D.长短句,本指一种诗体名,后成为词的别名,如辛弃疾的词集叫《稼轩长短句》。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辛弃疾性格耿介。直言劝说在沦陷区的义军首领耿京归顺南宋朝廷;在延和殿召对中,没有丝毫逢迎皇帝,言论刚劲正直。

B.辛弃疾有胆有识。在耿京遇害之后,他单枪匹马捉住一个叛徒,并将他献出斩杀;后来又用心军务,筹创飞虎军,威震一方。

C.辛弃疾关注民生。他在担任潭州知州兼湖南安抚使期间,平定盗乱,上疏陈述百姓为盗并非出自本心,实乃各方逼迫所致。

D.辛弃疾文才卓著。和朱熹在武夷山游玩之后,他写了《九曲櫂歌》;他素来擅长写词,词意悲壮,有《稼轩集》流传于世。

13.把文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京令弃疾奉表归宋,高宗劳师建康,召见,嘉纳之。

②时枢府吏有不乐之者,数沮挠之,弃疾行愈力,卒不能夺。

(2022高二上·广安期末)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小题。

题子侄书院双松

曹唐

自种双松费几钱,顿令院落似秋天。

能藏此地新晴雨,却惹空山旧晚烟。

枝压细风过枕上,影笼残月到窗前。

莫教取次①成闲梦,使汝悠悠十八年②。

①取次:任意,随便。②十八年:用“丁固梦”典。《三国志·吴志·孙皓传》:“初,固为尚书,梦松树生其腹上,谓人曰‘松字十八公也。后十八岁,吾其为公乎’,卒如梦焉。”

14.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种植松树,花费不多,却使书院凉爽似秋,首联表述了对此举的赞许之情。

B.双松能遮雨蔽日,犹带旧时晚烟,“藏”“惹”二字,增添了景物的情味。

C.松风过枕,松月临窗,子侄在书院的闲情雅致借助景物描写一下跃然纸上。

D.此诗题咏书院双松,虽说尽用虚笔,但却讲究视听等角度,描写细腻生动。

15.有人评论此诗“咏松以致属望之意”。在诗中表述了对子侄怎样的“属望之意”,请结合诗歌内容简要回答。

16.(2022高二上·广安期末)补写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杜甫《秋兴八首》(其一)中,“,”两句语壮境阔,隐喻了时局的动荡和国运的暗淡。

(2)荀子《劝学》中“”是说君子的天资与其他人并无差异,通过“”来弥补自身的不足。

(3)自然界虫鸟的啼鸣有时会引发人们的悲思愁绪,这在必修3、4的唐宋诗词中屡见不鲜,如“,”两句就运用了此类意象。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2022高二上·广安期末)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小楼是李煜词中的一个典型意象。小楼,

①,就是规模较小的楼阁,是古代建筑的组成部分之一,同时也是生活中常见的事物。小楼,大多被寄予两层意蕴:一是忧伤、思念之楼;二是闲适、富有意趣之楼。除此之外,“小楼”还有一个很重要的作用,就是在空间上将与外界隔离开来。由此,所写之事、所发之感就有了一种②,无人知晓、无人懂得的惆怅之感。一腔愁绪,说与谁听(

),很好地诠释了这种感受。

在李煜的词作中,还有一个词经常被用到,跟随在“小楼”之后,它就是“凭栏”。“凭栏”字面的意思是身子倚着栏杆,在诗词中常有凭栏远望之意。阔大的空间不仅是人安度躯壳的需求,而是人的心理、精神上的需要。幽独情绪愈发浓厚的词人往往以阔大的空间带给心灵上的自由感,使精神得以舒展。词人初衷是借空间的广阔稀释精神的“幽”与“愁”,可是,往往③。意象间的照应,情感的层层深入,使词的空间境界进一步得到拓展,这是李煜词风④的重要因素。

17.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

18.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请进行修改,使语言表述准确流畅。可少量增删词语,不得改变原意。

19.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不恰当的一项是()

A.李商隐的诗作“如何四纪为天子,不及卢家有莫愁”

B.辛弃疾的词作“把栏杆拍遍,无人会,登临意”

C.苏轼的词作“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

D.白居易的诗作“春江花朝秋月夜,往往取酒还独倾”

(2022高二上·广安期末)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很多人知道人参果,是从吴承恩的《西游记》开始的。《西游记》第二十四回提到,万寿山五庄观有人参果,又名草还丹,“①

如同小孩,四肢俱全,五官咸备。人若有缘得那果子闻一闻,就活三百六十岁;吃一个,就活四万七千年”。

实际上,市场上售卖的人参果,正名叫“香瓜茄”,它同茄子、辣椒和西红柿一样,都是茄科植物。这些茄科植物生长旺盛,花芽质量好,果实产量高,尤其是②,看起来特别地诱人。

香瓜茄当然不是来自五庄观,安第斯山脉的温带区域才是它的老家——哥伦比亚、秘鲁、智利都是它的原始分布区。这种茄科植物③,从海滨到海拔3000米的高山,都能生长。只要没有长时间的霜冻,即便是温度降低到-2.5℃,它们也能生长。

20.在上文横线处补写恰当内容,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6个字。

21.请分别用一个短语概括上文各段的主要内容,每个不超过10个字。

四、作文(60分)

22.(2022高二上·广安期末)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杜甫《登高》

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苏轼《定风波》

高中过半,同学们更加成熟,看待世界也应该更加辩证、全面、深刻,比如对上述所引诗词名句,你可能就会有关于宇宙、自然或人生等更为理性的认识。请据此写一篇议论文,谈谈这些思考或感受。

要求:运用材料,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解析解答部分

1.D

2.B

3.A

社会科学类;理解概括文章主要内容;筛选并整合文章信息

(1)本题考查学生把握文章内容要点和筛选整合信息的能力。此类题要求学生在理解文章大意的基础上,能快速找出题目各选项在文章中的对应句子并进行比对,得出正确结论。

(2)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论证的分析能力。答题时注意分析文章的结构思路,中心论点和分论点的关系,论点和论据之间的关系,论证方法的类型,重点考核论点是否正确,论据证明的是什么观点和论证的方法。

(3)本题考查把握文章内容要点和观点态度的能力。先要对作品有整体的了解和准确的把握。要善于抓住关键语句,理解作品内容,把握观点。解答本题,可将各选项表述同文本相关内容加以比照,确定解析。

1.D“成千上万的中国村落散藏着大量的中国传统文化活态证据”错误,不是中国村落,而是中国传统村落。

故解析为:D。

2.B“在于说明书一般的中国传统村落及其文化隶属于有着大传统与小传统的中国文化”错误,在于说明中国传统村落文化可以给予我们全新的知识视野、文化视角和思想启迪。

故解析为:B。

3.A不是“所有”,而是“无数”。

故解析为:A。

4.B

5.B

6.①细胞部队防御细菌、病毒入侵的过程复杂;②体内细胞不仅要抵抗外敌,还要消灭内乱;③细胞大战的内在机理复杂,仍然有很多未解之谜。

社会科学类;探讨的创作背景和创作意图;理解概括文章主要内容;筛选并整合文章信息

(1)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命题的手段为改变文章的表述和概括文章的内容,此题主要从概念的内涵的方面考核,概括文章的内容较难,答题时首先阅读题干,在文中找到题干对应的区位,然后仔细分析。

(2)本题考查学生评价文本的主要观点和基本倾向的能力。做这类题往往需要对原文进行“推断和想象”,所以选项的内容就不再是原材料的简单重复,而是在原句的基础上,加上了命题者自己的理解。要解答好这类题目,首先要做到对材料的熟悉和理解,以便解题时迅速找到其在材料中的相关区域,进而进行比较、分析、推断;其次,要清楚选项都是在文中句子基础上进行的合理推断,绝不是凭空进行的,所以找到原来的句子,联系上下文筛选信息、推敲选项;将选项和原文信息进行比较时,掌握一些常见的设错方式很有必要,从而使思维变得更加敏捷,提高解题速度和准确率。

(3)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考生应先通读全文,整体理解把文本的内容。然后仔细审题,抓住问题的指向,到文中搜寻相应的答题区间,抓住重点词句,归纳概括要点,然后顺应问题的方向组织解析,分条回答即可。

4.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B.“淋巴细胞召集嗜中性白细胞组成细胞部队……”错,据原文“当体内的细胞部队接到集合通知后,第一个出战的是嗜中性白细胞组成的细胞部队,它听从淋巴细胞指挥,用化学反应激活每个成员,开始吞噬入侵的细胞,放出有力的‘消化酶’和特殊的氧分子,把它们迅速消灭掉,但自己也会受到一些伤亡”可知,“第一个出战的”“嗜中性白细胞组成的细胞部队”只是“听从淋巴细胞指挥”,文中并未说明“淋巴细胞”是它们的召集者,“释放出相应物质”也未必是淋巴细胞指挥;而且,“消灭入侵细胞”的过程,应是先“吞噬入侵的细胞”,再“释放出相应物质”。

故解析为:B。

5.本题考查学生评价文本的主要观点和基本倾向的能力。

A.“发现癌细胞并彻底消灭它”错误。原文是“一旦发现细胞癌变,就毫不留情地消灭;消灭不了,就集中兵力,将它团团围住,不让其扩张”,可见白细胞会消灭或包围癌细胞;

C.“也可吞噬掉嗜中性白细胞”错误。根据原文“战场上留下一些阵亡的嗜中性白细胞残体和死亡组织。巨噬细胞打扫战场后……”,可见吞噬的应为“阵亡的嗜中性白细胞残体”;

D.“这也正是人们谈癌色变的根本原因”错误,癌细胞所具有的这些特点说明了“这就是癌症的可怕之处”,文中并未说明“这也正是人们谈癌色变的根本原因”。

故解析为:B。

6.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

“复杂”首先体现在防御过程复杂:首先人体内“信号部队”识别敌人并报警,还会产生化学反应,使“战区”周围的血液流动放慢……当体内的细胞部队接到集合通知后,第一个出战的是嗜中性白细胞组成的细胞部队,它听从淋巴细胞指挥,用化学反应激活每个成员,开始吞噬入侵的细胞……接着是巨噬细胞部队,它像现代化部队一样,装备精良,它围剿那些未被嗜中性白细胞所吞噬的敌人……巨噬细胞打扫战场后,又临时集结“填充部队”,这样“战争”的创伤逐渐得到恢复。

“复杂”还体现在体内细胞不仅要抵抗外敌,还要消灭内乱:一旦发现细胞癌变,就毫不留情地消灭;消灭不了,就集中兵力,将它团团围住,不让其扩张。

“复杂”还体现在细胞大战的内在机理复杂,仍然有很多未解之谜:细胞大战是一种十分复杂的战斗。这种人体内的战争与机理至今还有许多谜。各国医学科学家正在不断地研究“新武器”,去助细胞“大军”一臂之力,以攻克更多的疑难杂症。

7.C

8.①先看到“黄色的马灯”“金黄色的铜号”等,得知儿子已死,心生悲凉和痛苦。②后来打开席筒看到“灿烂的绿光”等,发现死者不是儿子,心生激动和惊喜。③最后仔细端详,看到“蓝色的洞眼”,感受到战争的残酷,又心生母性的慈爱和悲悯。

9.①变形夸张:“那把军号就像一块烧红了的热铁,……还发出滋滋啦啦的声响”;蓝色的洞眼等。②想象虚构:“她听到一个细弱的声音在耳边响起”;第二部分全都是孙寡妇的梦境。③表现现实:小说运用超越现实的描写,表现了现实血腥黑暗的战争年代中人性的美好,揭示了战争给人们带来的幻灭与苦痛。

分析文体特征和表现手法;欣赏作品的形象;小说;理解概括文章主要内容;筛选并整合文章信息

(1)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能力。小说阅读选择题考核的方式基本有两种:一种是根据文章的内容进行分析,概括,另一种是对文章特色和手法的赏析。要读懂文章,主要分析对文意、主旨、情感、人物的表述是否不当。赏析一般为手法和特色概括不当,手法集中的小说的三要素上,主要考核人物塑造、情节安排、环境描写、标题的作用、结尾的特征等。选择题时往往错误的选项命制都是明显的不会引起争议的错误,即所谓的“硬伤”,在答题时注意寻找这些硬伤。

(2)本题考查学生鉴赏描写特色及人物心理的能力。刻画人物形象的方法,包括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正面描写包括:语言、动作、肖像、心理、细节描写等。侧面描写包括环境的烘托和侧面人物的衬托。围绕这些手法,结合文本进行分析即可。

(3)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的体裁特征和表现手法的能力。筛选解析时,要仔细审题,确定筛选标准、范围;一般来讲,人物在事件中的言行表现,往往就是筛选的重点;在筛选的基础上,对主旨或共性的东西加以提炼概括。

7.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能力。

C.“体现了她的念子心切”解读有误,表现了一个母亲超越了敌我界限的博爱和慈悲。

故解析为:C。

8.本题考查学生鉴赏描写特色及人物心理的能力。

先找出第二部分描写颜色的词,再结合上下文分析人物心理。

“她大声答应着坐起来,就像一团云从炕上飘下来,随即她就看到,那个昨天见过的女卫生兵提着一盏放射黄色光芒的马灯,背着一个棕色的牛皮挎包……”“女卫生兵将一把金黄色的铜号递给她”,“黄色的马灯”“金黄色的铜号”,这些色调都是暖色的;但是女卫生员告诉她儿子小林牺牲了,“她感到那把军号就像一块烧红了的热铁,烫得手疼痛难忍,还发出滋滋啦啦的声响”,这些暖色调反衬出孙寡妇失去儿子的悲凉和痛苦。

打开席子,“一道灿烂的绿光随着席筒的张开流泻出来”,“绿光”是因为死者穿的衣服是国民党的绿军装;而“灿烂”反映出孙寡妇发现死者不是儿子的激动和惊喜:“菩萨啊,她的心激动地跳动着,这不是我的儿子!他们抬来的不是我的儿子!”。

然后孙寡妇仔细端详士兵的脸,“看上去非常柔软的头发遮住了他的额头,脸色像冻了的苹果,凝着一层深红的蜡光”,“深红的蜡光”是死者生命力的余晖;“她将死者额上那缕头发拢上去,看到他双眉之间有一个蓝色的洞眼,边缘光滑而规整,犹像匠人用钻子钻出来的”,“蓝色的洞眼”残酷冷峻。看到的这些唤起了孙寡妇的母爱,“她默念着:也是个苦孩子啊!她的眼泪如同连串的珠子,滴落在死者手上”,由此而转为母性的慈爱和悲悯。

9.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的体裁特征和表现手法的能力。

抓住“立足现实又超越现实”“有变形有夸张有想象有虚构”来分析。

①变形夸张:如“那把军号就像一块烧红了的热铁,……还发出滋滋啦啦的声响”;“一道灿烂的绿光随着席筒的张开流泻出来”;“看到他双眉之间有一个蓝色的洞眼,边缘光滑而规整,犹像匠人用钻子钻出来的”等。

②想象虚构:整个第二部分都是孙寡妇的梦境;细节如“她听到一个细弱的声音在耳边响起:‘大娘,我不是您的儿子,但请说我就是您的儿子,否则我就要被野狗吃掉。大娘,求求您,您对我好,我娘也会对您的儿子好……’”;

③表现现实:小说运用超越现实的描写,借助孙寡妇的悲惨遭遇反映现实,“她有两个儿子,大儿子大林前年死在打麻湾的战斗中、小儿子小林正在随军攻打县城”,但从小说第三部分来看,小林应该也牺牲了;小说也表现了现实血腥黑暗的战争年代中人性的美好,如第二部分孙寡妇的梦境,看到死去的是“儿子的敌人”,但她同样同情这个年轻人,对他的死感到悲伤,“她感到鼻子一阵酸热。她把脸贴到士兵脸上,大声哭喊着:‘儿子,你就是我的儿子……’”。总之,文章揭示了战争给人们带来的幻灭与苦痛。

10.A

11.C

12.A

13.①耿京命令辛弃疾带着奏表归顺宋朝,(恰逢)宋高宗正在建康犒劳军队,(就)召见,嘉奖了他。

②当时有不喜欢这样做的枢密院官吏,多次阻挠这件事,辛弃疾实行得更加尽力,最终没有被改变。

理解实词在文中的含义;文学常识;翻译;断句;概括分析;筛选信息;文化常识

(1)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断句能力。解答此类题目,应先把句子代入原文,结合语境理解句子的大概意思,然后要注意一些常见的句尾、句首标志性的词语,句子结构的对称,文中词语充当的成分,句子成分的省略,叙事内容的变化等。

(2)本题考查学生了解并掌握常见的文学文化常识以及理解一词多义的能力。理解文言实词意思的技巧:从语法搭配的角度辨析词性;从词义搭配的角度推测词义;从语境暗示的角度推断词义;从字形构成的角度推测词义;从词类活用(古今异义)等用法的角度判断词义;从句子结构对称的角度推断词义;从字音字形通假的角度推断词义。

(3)本题考查概括归纳文章内容的能力。解答这类题的方法是:①抓住题干,读全读准。在阅读题目时,须读全、读准题干,切忌走马观花。②放回原文,概括信息。特别是在官职,人物的行为、实效方面,应仔细查对原文的词句,全面理解,综合分析。

(4)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文言文语句翻译,首先要找出专有名词,即人名、地名、官职等;然后再看有否特殊句式,最后再确定关键字进行翻译,一般为直译。文言文的翻译,最基本的方法就是替换、组词、保留、省略。对古今异义的词语要“替换”;对古今词义大体一致的词语则“组词”;对特殊的地名、人名等要“保留”;对古汉语中的同义反复的词语可以“省略”其中一个,有些虚词不必要或难于恰当翻译出来的也可以“省略”。

辛弃疾,字幼安,是山东历城人。金主完颜亮死后,中原豪杰纷纷起义。耿京在山东聚集人马,号称天平节度使,调配管辖山东、河北效忠大宋王朝的军马,辛弃疾在耿京手下做掌书记,就直言劝说耿京作南归宋朝的决断。

绍兴三十二年,耿京命令辛弃疾带着奏表(代表他)归顺宋朝,(恰逢)宋高宗正在建康犒劳军队,(就)召见,嘉奖了他,授他承务郎天平节度使掌书记的官职,同时用节度使印和文告召耿京。正遇张安国、邵进已杀耿京降金了,辛弃疾回到海州,与众人谋划道:“我因主帅归顺朝廷的事前来,没想到发生变故,拿什么复命呢?”于是直奔金营,(此时)张安国正与金将饮酒兴浓,就当着众人将他捆绑起来带走,金将没追上他们,辛弃疾将张安国献给朝廷。(朝廷)在闹市中将张安国斩首。当时他二十三岁。

乾道四年,(他)到建康府做通判。乾道六年,孝宗召见大臣们在延和殿对策。当时虞允文掌管国事,辛弃疾不为迎合,所持的观点强劲而切直。(辛弃疾)写了《九议》和《应问》三篇,《美芹十论》献给朝廷,论述(敌我)不利和有利的条件,形势的变化发展,战术的长处短处,地形的有利有害,极为详细。因为朝廷和金国讲和刚成定局,(所以他的)建议不能实行。

不久,辛弃疾担任了潭州知州兼湖南安抚使。湖湘地区盗贼四起,辛弃疾都讨伐平定了他们。又因为湖南连着两广,和夷獠等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相接,草寇作乱之事时有发生,哪里只是因为民风剽悍,还有武备空虚的因素导致。于是他就向朝廷上奏折说:“普通百姓,深受州郡课重税来搜刮(民财)的伤害,县里定额征购物资的伤害,官吏巧取豪夺的伤害,豪强的兼并土地的伤害,盗贼的劫掠的伤害,不反抗起来成为强盗,又能如何呢?士卒则以优闲自得,坐卧在大营里为利,他们奔走于权势之家,苟且偷生,所以军队中教阅废弛,逃亡者不追究,冒名顶替者也不查问。平时奸民们毫无忌惮,遇有战事士卒不堪一击。希望陛下认真考虑导致盗贼起事的原因,讲求平盗之术。告诫州县,以仁爱百姓为本。此外还应当再另建一军,以湖南飞虎为军名,专由帅臣节制调动,这样,可使夷獠知我军武威,而望风慑服。”下诏嘉奖他还委派他筹划。当时有不喜欢这样做的枢密院官吏,多次阻挠这件事,辛弃疾实行得更加尽力,最终没有被改变(废止)。飞虎军建成,雄镇一方,是长江沿岸各军之冠。

辛弃疾曾和朱熹游历武夷山,做赋《九曲棹歌》。辛弃疾一向擅长作词,词风悲壮激烈,有《稼轩集》流传于世。绍定六年,赠为光禄大夫。咸淳年间,史馆校勘谢枋得路过辛弃疾墓旁的庙宇,听到有急促的声音在堂上大呼,好像在鸣发心中的不平,从傍晚到半夜一直不停。枋得拿着蜡烛写文章,准备天亮祭祀辛弃疾,文章写成声音才停止。

10.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

句意:献给朝廷,论述(敌我)不利和有利的条件,形势的变化发展,战术的长处短处,地形的有利有害,极为详细。因为朝廷和金国讲和刚成定局,(所以他的)建议不能实行。

“献于朝”,“于朝”作“献”的后置状语,二者不可断开,排除CD。

“逆顺之理”“消长之势”“技之长短”“地之要害”几处结构相同,且为并列结构,应各自断开,排除B。

故解析为:A。

11.本题考查学生了解并掌握常见的文学文化常识以及理解一词多义的能力。

A.“并吞八荒之心”的“并”,合并、兼并;句意:兼并天下的雄心。

C.“含义相同”错误。“连朔漠”的“连”,连接、通、到;句意:从紫台一去直通向塞外沙漠。

与本文“连”含义不同。

故解析为:C。

12.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

A.“没有丝毫逢迎皇帝”说法错误。从原文“时虞允文当国,弃疾不为迎合,持论劲直”来看,只说不迎合虞允文,没有迎合皇帝依据不足。

故解析为:A。

13.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

①“归”,归顺;“劳”,犒劳;“劳师建康”,省略句、状语后置句,正常语序为“(于)建康劳师”;“嘉纳”,赞许并采纳。

②“乐”,喜欢;“沮挠”,阻挠;“卒”,最终;“夺”,改变。

14.D

15.①有期盼子侄成材之意。诗人赞美松树,而松树向来是栋梁之才的象征,故有希望子侄成长为高大伟岸人才的美好愿望。②有珍惜光阴的告诫之意。尾联告诫子侄,在美好惬意的环境里,切莫将日子一天天等闲度过。③有位列三公的希冀之意。诗人运用“丁固梦”的典故,表述了希望子侄有朝一日如丁固功成名就、位列三公的祝愿。④有希望子侄成为逸人雅士(君子)或具有松柏之姿的祝愿。颈联想象子侄们在书院中坐有松月,卧有松风,诗书作伴,怡情养性,博雅君子,令人景慕,以此婉寄美好祝愿。

思想内容、观点态度、感情类题目;古代诗歌鉴赏综合练习

(1)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的综合理解和赏析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审题,即明确题干的要求,然后要注意了解诗歌的创作背景,参看解释,逐句翻译诗句,接着把握诗歌的意象,分析诗歌营造了什么样的意境,领悟表述了怎么样的思想情感,思考诗歌中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再对照选项一一确认,得出解析。

(2)本题考查学生评价诗歌中的思想情感的能力。解答此题要抓意象,挖内涵,意象是情感的载体,意象所体现出来的色调是情感的反映。然后还要品诗句,悟感情,在诗词中常常会有情感的流露,这些自然流露的情感往往体现在只言片语上,要善于把握这样的词语,借此领悟感情。

14.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的综合理解和赏析能力。

D.“虽说尽用虚笔”错,首联和颔联为实写,紧扣松树用笔,调动视觉、听觉,描写细腻生动。

故解析为:D。

15.本题考查学生评价诗歌中的思想情感的能力。

“顿令院落似秋天”“能藏此地新晴雨,却惹空山旧晚烟”等描写了双松的高耸俊茂,借物喻人,寄寓了诗人期盼子侄成长为高大伟岸的人才的美好寓意。

“莫教取次成闲梦,使汝悠悠十八年”,告诫子侄,不能等闲度过美好的青春年华,要珍惜光阴,发奋读书,以期成才。

结合解释“谓人曰:‘松字十八公也。后十八岁,吾其为公乎!’卒如梦焉”,诗人运用“丁固梦”的典故,丁固梦到松树,认为自己会位列三公,最终如愿,借这个典故表述希冀子侄有朝一日位列三公的祝愿。

“枝压细风过枕上,影笼残月到窗前”。微风过枕,卧有松风,月移松影,表现了子侄读书环境的清幽、惬意,令人景慕,以此表述希望子侄成为逸人雅士(君子)或具有松柏之姿的祝愿。

16.(1)江间波浪兼天涌;塞上风云接地阴

(2)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3)又闻子规啼夜月;愁空山(其间旦暮闻何物,杜鹃啼血猿哀鸣/寒蝉凄切,对长亭晚/落日楼头,断鸿声里/断鸿声里,江南游子)

名句;名篇

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名篇名句的能力。

易错的字有:兼、生、啼、暮、鹃、猿、蝉、鸿。

故解析为:⑴江间波浪兼天涌塞上风云接地阴

⑵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⑶又闻子规啼夜月愁空山(其间旦暮闻何物杜鹃啼血猿哀鸣寒蝉凄切对长亭晚落日楼头断鸿声里断鸿声里江南游子)

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高考名篇名句情景式默写,考查的是对文章内容和内涵的理解。因此在默写的时候,我们就要在紧扣文章内容的基础上,把握好情景式默写题所提示的语境:包括题干所给出的叙述性情景,以及题干给出的要默写语句的关键词,题干提示所要默写句子运用的修辞手法等。特别要注意所默写语句中的难写字、易混字、易错字、通假字,还有虚词等。

17.顾名思义;自言自语;适得其反;独树一帜

18.阔大的空间不仅是人安放躯壳的需求,而且是人的心理、精神上的需要。

19.A

语句连贯(排序);成语的使用;搭配不当

(1)本题考查正确使用成语的能力,其测验重点是:一感彩的误用,二望文生义,三适用对象弄错,四具有双重含义的成语,五语境或逻辑错误。复习过程中要注意多积累,注意从整体上把握成语的含义,区分形似神异的成语,注意成语的感彩,注意有双重含义的成语。

(2)本题考查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解答此类试题,应先浏览选项,排除有明显错误标志的句子,然后按照主谓宾的成分压缩句子,先观察主干部分,是否存在搭配不当、残缺等问题,再分析修饰成分。考生要注意在平时的学习中多积累病句的典型例句,然后结合病句病因的辨析不同类型病句的特点。

(3)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述之句子衔接的能力。做语言连贯题,既要注意行文内容前后一致,也要注意语意表述的前后勾连,还要注意结构的前后照应,辨别文段的整体语脉和内在思想的连贯性。做到话题统一,句序合理,衔接和呼应自然。

17.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成语的能力。

第一处,语境是说由小楼的名称而想到其含义,可填“顾名思义”。顾名思义,看到名称而联想到它的含义。

第二处,语境强调“无人知晓、无人懂得”,可填“自言自语”。自言自语,自己对自己说话。

第三处,根据前文“初衷”和“可是”这一转折关系,此处是说结果和希望相反,可填“适得其反”。适得其反,结果跟希望正好相反。

第四处,此处是说李煜的词风自成一家,可填“独树一帜”。独树一帜,比喻自成一家。

18.本题考查学生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

画线句语病有:

“安度躯壳”,搭配不当,改为“安放躯壳”;

“不仅是……而是”,关联词搭配不当,两句话之间是递进关系,改为“不仅是……而且是”。

19.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述之句子衔接的能力。

下句“很好地诠释了这种感受”指的是“自言自语,无人知晓、无人懂得的惆怅之感”。

A.李商隐的诗是对历史的诘问,并非个人的自言自语,无人知晓无人懂得或无人可解无人可听而惆怅万分。

故解析为:A。

20.果子的模样;果色鲜艳、果肉鲜美或果形独特;(并)不挑环境

21.①人参果名称的由来②香瓜茄的植物门类③香瓜茄的生长环境

压缩语段;语句连贯(排序);语言表述简明、准确、鲜明、生动

(1)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述之情境补写的能力。此类试题一般根据上下文的语境,填上与前文或后文相照应的语句即可。语句补写题(也叫语段填句题)是新课标卷最具特色、出现频率很高的一种语言表述题型。所谓“语句补写题”,就是指给出一个语段,空出两至三个句子进行补写,补写后的句子与语段内容贴切,语意连贯,逻辑严密,语句通顺。

(2)本题考查学生压缩语段的能力。此类试题,先分出语段的层次,再保留关键句剔除次要信息,逐步压缩。要从整体上把握语段的中心意思,从中筛选出最关键的信息。其中人们最关心的、最有价值的内容,用最简明的语言把它表述出来。也可找出语段中起概括作用的关键句,再进行翻新改造。要确定哪些是主要信息,哪些是本质特征。学会删除无关的内容,不要眉毛胡子一把抓。要打叶削枝,把多余的枝叶去掉,剔除那些可以不要的信息。选定的词语,要能大体表述出主要内容。你能抓住主要信息,就能找出关键词。先概括再提取,提取最能展示优点、充满正能量的关键词,摄取其精髓。

20.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述之情境补写的能力。

第一处,根据后文“如同小孩,四肢俱全,五官咸备”可知,是介绍人参果的外形,自然是想到“人生果的外形(样子、模样)”。

第二处,根据前文“果实产量高”和后文“看起来、诱人”可知,说的可能是果实的外形、颜色、果肉等方面,据此可填入“果色鲜艳”、“果肉鲜美”或“果形独特”。

第三处,根据后文“从海滨到海拔3000米的高山,都能生长。只要没有长时间的霜冻,即便是温度降低到-2.5℃,它们也能生长”可知,说的是茄科植物对生长环境没有什么要求,据此可填入“不挑环境”。

21.本题考查学生压缩语段的能力。

第一段,根据“很多人知道人参果,是从吴承恩的《西游记》开始的”,可概括出为:人参果名称的由来。

第二段,根据“人参果,正名叫‘香瓜茄’,它同茄子、辣椒和西红柿一样,都是茄科植物”,可概括为:香瓜茄的植物门类。

第三段,根据“这种茄科植物对生长环境并不挑剔,从海滨到海拔3000米的高山,都能生长。只要没有长时间的霜冻,即便是温度降低到-2.5℃,它们也能生长”,可概括为:香瓜茄的生长环境。

22.略

材料作文

材料选取了诗人杜甫和苏轼的诗句。杜甫诗句“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写诗人仰望茫无边际、萧萧而下的木叶,俯视奔流不息、滚滚而来的江水,传达出韶光易逝,壮志难酬的感慨,表述了自己沦落他乡、年老多病的无限悲愁,气势磅礴而又沉郁悲凉;

苏轼的诗句“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写词人顶风冒雨,从容前行,以“轻胜马”的自我感受,传达出一种搏击风雨、笑傲人生的豪迈之情。“一蓑烟雨任平生”,词人由眼前的风雨推及整个人生之路,表现出不畏坎坷的超然情怀。寄寓着一种旷达超脱的胸襟,超凡脱俗的人生理想。

比较看来,杜甫虽然仕途坎坷,却怀着心系天下的气概,即使在多难之时,视野仍然纵观全局,胸怀古今,也可看出他的气度,纵使沉郁苍凉,但并不绝望。苏轼在风雨恶劣的的艰难的处境,用“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的豁达胸襟,体现出正直文人在坎坷人生中的力求解脱之道,展现着宠辱不惊、旷达潇洒的精神追求。因此,在我们的人生路上,我们要有深沉的家国情怀,即使忧思也要为家国;又要有坚韧豁达的开阔胸襟,即使有磨难,也要达观面对。

行文思路上,首先进行诗句分析,立足于家国情怀的慨叹,永远不会低沉,面对人生风雨,达观思想会助你走出人生的磨砺。然后引出论点,坚守初心,勇敢面对风雨。可采用典型例证和引用论证,从人生价值观和行为态度的角度进行分析。

立意:

1.拥有坚定的初心和达观的处世智慧。

2.进退忧思为家国,旷达豪迈向前行。

3.胸有壮志,笑傲风雨。

此题考查学生材料作文的写作能力。要整体感知材料,从材料中提炼出主旨,再根据主旨,自选角度进行写作,切不可偏题。材料中的侧重点一定要抓准。材料作文的开头,最好能够联系材料,运用材料中的事例或者名言,可以保证自己的观点的确源于材料,不会脱离材料,且能够明确地体现从材料中提炼自己的中心论点的过程。

在线组卷平台(zujuan.)自动生成1/1登录在线组卷平台助您教考全无忧

四川省广安市第二中学校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语文期末测试试卷

一、现代文阅读(36分)

(2022高二上·广安期末)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①中国是世界上四大文明古国之一,拥有悠长久远的农耕文明史。这句话不是空穴来风,而是有物证的。物证在哪里?湖南南部的永州有一个地方,叫作玉蟾岩,当地的土话叫“蛤蟆洞”。在这个洞里我们发现了上万年前的人工栽培稻种子。这是一个让全世界轰动的发现,也是华夏先民非常远古的村落的物证。这足以证明,中国是世界上少有的拥有上万年农耕文明史的古国。

②“村落”一词,在魏晋以降的古代文献中出现的频率就越来越高了。村落与村落文化的内涵虽不尽相同,但关联紧密。“文化”是个舶来词,源自拉丁文“cultura”。这个词的原始词意具有耕种、居住、敬神等多重意义。由此可知,村落和文化的关系是非常紧密的,而且都是农耕文明的产物。村落是基础,文化是内涵。

③中国传统村落具有地域性和民族性的双重特征,不同地域的自然物产资源与气候条件,往往决定着不同地域适宜人居的建筑形制;而不同的民族村落建筑,又折射出不同民族的文化精神与审美情趣。中国传统村落文化,不仅存留了中华民族文化的基本内核精神,而且也是我国传统文化中“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人文理想最具基础性和根本性的文化依托。正是历朝历代无数传统村落中的原住民,通过代以相继的身体力行、忠实践行,使得我们优秀的传统文化得以不断传承、光大和创新,这些优秀的传统文化铸就了我国传统社会乃至现代社会的社会品质和国家民族文化精神。

④从某种意义上看,我们更需要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活证”与“实证”。当然,我们需要崇尚在书斋中静心“读万卷书”,但同样需要崇尚“行万里路”。路行万里的田野考察,能让我们所有的学人学子从知识的“盲区”中走出来。叶舒宪先生在论及中国文化的大传统与小传统时说:“几百万、上千万平方公里的山河大地,也可以当做一部大书来看和读。”其实,成千上万的中国传统村落,何尝不是一部部鲜活的、并正在续写着中华民族文明史的“大书”?中国传统村落文化这部“大书”,散藏着大量的中国传统文化的各种活态的“第三重证据”。这部大书是可以给予我们全新的知识视野、文化视角和思想启迪的。

⑤对中国传统村落文化进行有效保护和全面深入研究,既是当前我国文化传承、文化繁荣和发展的需求,更是我国处于社会转型期、城市化、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进程中必须直面的课题。一个民族自身的文化传统,是不能出现断层的。

⑥试想,当所有的传统村落连同那些承载着大量文化信息的古老遗物,都消失殆尽;当我们的传统文化,在外来文化步步逼进下,呈现日渐式微的态势之时,我们引以为自豪的文明古国的文化优越性还能在哪里得以体现?

⑦因此,在这种形势下,尽可能地保存、抢救、记录传统村落遗物,将村头田边的文化遗存纳入学术研究的殿堂,升华为中华民族的珍贵遗产和华夏文明的重要构成,应当成为时代赋予中华民族的重任和学界、学者、学子们共同的学术良知。

(摘编自《中国传统村落文化的内涵与价值》)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在湖南南部永州“蛤蟆洞”发现的上万年前的人工栽培稻种子,证明了中国是世界上少有的拥有上万年农耕文明史的古国。

B.村落与村落文化的内涵不尽相同,但二者关联紧密,都是农耕文明的产物,其中村落是基础,文化是内涵。

C.中国传统村落具有地域性和民族性的双重特征,不同地域适宜人居的建筑形制,往往是由不同地域的自然物产资源与气候条件决定的。

D.成千上万的中国村落散藏着大量的中国传统文化活态证据,就是一部部可以给予我们全新的知识视野、文化视角和思想启迪的“大书”。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在论证观点时,主要采用了道理论证的方法,讲究角度,分析深刻,见解独到,具有很强的论证力量。

B.文章引用叶舒宪先生的话在于说明书一般的中国传统村落及其文化隶属于有着大传统与小传统的中国文化。

C.文章第⑥段,在论证时主要采用了假设论证,从反面说理,从而强调了中国传统村落的重要性和文化意义。

D.文章以层进式结构阐述了诸如村落与文化的关系,中国传统村落及其文化的特征、价值、意义及保护研究等问题。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我们优秀的传统文化能不断传承、光大和创新,是因为千百年来所有传统村落中的原住民对这些优秀传统文化代以相继的身体力行和忠实践行。

B.存留了中华民族文化基本内核精神的中国传统村落文化,是我国传统文化中“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人文理想最具基础性和根本性的文化依托。

C.如果所有的传统村落连同那些承载着大量文化信息的古老遗物,都消失殆尽,我们引以为自豪的文明古国的文化优越性就会受到影响。

D.处于社会转型期、城市化、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进程中的中国必须直面有效保护和全面深入研究中国传统村落文化的课题。

1.D

2.B

3.A

社会科学类;理解概括文章主要内容;筛选并整合文章信息

(1)本题考查学生把握文章内容要点和筛选整合信息的能力。此类题要求学生在理解文章大意的基础上,能快速找出题目各选项在文章中的对应句子并进行比对,得出正确结论。

(2)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论证的分析能力。答题时注意分析文章的结构思路,中心论点和分论点的关系,论点和论据之间的关系,论证方法的类型,重点考核论点是否正确,论据证明的是什么观点和论证的方法。

(3)本题考查把握文章内容要点和观点态度的能力。先要对作品有整体的了解和准确的把握。要善于抓住关键语句,理解作品内容,把握观点。解答本题,可将各选项表述同文本相关内容加以比照,确定解析。

1.D“成千上万的中国村落散藏着大量的中国传统文化活态证据”错误,不是中国村落,而是中国传统村落。

故解析为:D。

2.B“在于说明书一般的中国传统村落及其文化隶属于有着大传统与小传统的中国文化”错误,在于说明中国传统村落文化可以给予我们全新的知识视野、文化视角和思想启迪。

故解析为:B。

3.A不是“所有”,而是“无数”。

故解析为:A。

(2022高二上·广安期末)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人体内的战争

张润民

自然界中,能致病的细菌、病毒就有近百种。这些入侵者从人的皮肤、呼吸道等进入人体进行繁殖,兴风作浪。人体为了抵御这些万恶的“侵略者”,就不能没有一支坚强的“部队”来保卫自身的安全。

由于细菌、病毒微小,人们肉眼看不见,直到17世纪列文虎克发明了显微镜,才揭开细菌的秘密。19纪初,魏尔啸借助光学显微镜发现了病毒的秘密。他创立了细胞病理学,揭开人体生理病理的面纱,人们才知道人类体内有这支“国防军”——白细胞“兵团”。

人体内的信号“队伍”是怎样灵敏地知道敌人的入侵呢18世纪中叶,俄国生理学家梅契尼科夫第一次研究了这个问题。他把一根玫瑰刺扎进自己的肌肉中,几小时后在显微镜下观察,见到形形色色的细胞已把这根刺围得水泄不通。于是梅契尼科夫推测:这些细胞是被某种反应召唤来的。20世纪60年代,澳大利亚生物学家博伊登继续研究“信号部队"报警之谜。他设计了一种盒子,并用一种渗透材料将它分成两个格子,在第一格里倒进含有白细胞的溶液,第二格里倒进含有外来物和对抗这种物体的血清。几小时后,他发现大量白细胞通过渗透材料云集到第二格里去了。1967年,美国免疫学家斯奈德曼对这个问题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他发现在血清中,细菌的细胞壁与血浆接触时会产生一种化学物质——补体分子。他将补体分子注入实验动物的皮肉,几小时后,注射部位的周围便集结了许多白细胞。

人体内“信号部队"的识别能力,比计算机的图像识别要高明得多。它们不仅能发现“敌人”,发出“警报”,还会产生化学反应,使“战区"周围的血液流动放慢,血管壁的微孔加大,以便细胞部队容易进入“战斗阵地”。当体内的细胞部队接到集合通知后,第一个出战的是嗜中性白细胞组成的细胞部队,它听从淋巴细胞指挥,用化学反应激活每个成员,开始吞噬入侵的细胞,放出有力的“消化酶"和特殊的氧分子,把它们迅速消灭掉,但自己也会受到一些伤亡。接着是巨噬细胞部队,它像现代化部队一样,装备精良,它围剿那些未被嗜中性白细胞所吞噬的敌人,一个个彻底消灭。经过一番天翻地覆的战斗,细胞部队终于战胜了“入侵者”,战场上留下一些阵亡的嗜中性白细胞残体和死亡组织。巨噬细胞打扫战场后,又临时集结“填充部队”,这样“战争”的创伤逐渐得到恢复。

癌细胞是人体细胞部队的“叛徒”。因此,细胞部队不仅要抵抗外敌,而且要消灭内乱。一旦发现细胞癌变,就毫不留情地消灭;消灭不了,就集中兵力,将它团团围住,不让其扩张。所以有些先期癌症,被白细胞包围后不要让它扩散,采用化疗效果好,也就是这个道理。为什么癌细胞会扩散呢因为某些癌细胞的分泌物像孙悟空撒出的“瞌睡虫”一样,是一种具有“障眼"功能的特殊物质,麻痹细胞部队,影响细胞部队的识别能力,偷偷跑到体内其他地方繁殖,这就是癌症的可怕之处。

人的体质好坏,与人体细胞内嗜中性白细胞、巨噬细胞和淋巴细胞组成的免疫系统有直接关系。某些病人体内的“信号部队"分不清敌我,把身体组织当做外来“敌人”而加以攻击,把外来援助的细胞也当作敌人,造成双方内战不休,体无宁日。类风湿关节炎、红斑狼疮等就是这样的自身免疫性疾病,也是医生较为棘手的疾病。

细胞大战是一种十分复杂的战斗。这种人体内的战争与机理至今还有许多谜。各国医学科学家正在不断地研究“新武器”,去助细胞"大军”一臂之力,以攻克更多的疑难杂症。

(有删改)

4.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俄国生理学家梅契尼科夫通过实验研究发现,当玫瑰刺扎进人体肌肉时,体内的细胞会迅速聚集,似乎产生了某种反应。

B.淋巴细胞召集嗜中性白细胞组成细胞部队,指挥其释放出相应物质,吞噬人侵的细胞,但嗜中性白细胞自身也会出现伤亡。

C.细胞癌变后,细胞部队会包围消灭不了的癌细胞,阻止其扩散,这也是癌症早期采用化疗手段效果较好的原因。

D.如果“信号部队"把身体组织和外来援助的细胞都当做“敌人"加以攻击,那说明人的免疫系统已经出现问题。

5.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白细胞具有免疫功能,它不仅能抵御外界病原的侵袭,还能维持体内的平衡,发现癌细胞并彻底消灭它。

B.博伊登通过实验发现了白细胞在人体遭遇入侵时迅速集结的现象,斯奈德曼对此又进行了补充研究。

C.巨噬细胞吞噬力强,它既可吞噬掉未被嗜中性白细胞吞噬的敌人,也可吞噬掉嗜中性白细胞和死亡组织。

D.癌细胞是一种变异细胞,它具有隐蔽性强、可转移、会扩散等特点,这也正是人们谈癌色变的根本原因。

6.为什么说“细胞大战是一种十分复杂的战斗”请概括说明。

4.B

5.B

6.①细胞部队防御细菌、病毒入侵的过程复杂;②体内细胞不仅要抵抗外敌,还要消灭内乱;③细胞大战的内在机理复杂,仍然有很多未解之谜。

社会科学类;探讨的创作背景和创作意图;理解概括文章主要内容;筛选并整合文章信息

(1)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命题的手段为改变文章的表述和概括文章的内容,此题主要从概念的内涵的方面考核,概括文章的内容较难,答题时首先阅读题干,在文中找到题干对应的区位,然后仔细分析。

(2)本题考查学生评价文本的主要观点和基本倾向的能力。做这类题往往需要对原文进行“推断和想象”,所以选项的内容就不再是原材料的简单重复,而是在原句的基础上,加上了命题者自己的理解。要解答好这类题目,首先要做到对材料的熟悉和理解,以便解题时迅速找到其在材料中的相关区域,进而进行比较、分析、推断;其次,要清楚选项都是在文中句子基础上进行的合理推断,绝不是凭空进行的,所以找到原来的句子,联系上下文筛选信息、推敲选项;将选项和原文信息进行比较时,掌握一些常见的设错方式很有必要,从而使思维变得更加敏捷,提高解题速度和准确率。

(3)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考生应先通读全文,整体理解把文本的内容。然后仔细审题,抓住问题的指向,到文中搜寻相应的答题区间,抓住重点词句,归纳概括要点,然后顺应问题的方向组织解析,分条回答即可。

4.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B.“淋巴细胞召集嗜中性白细胞组成细胞部队……”错,据原文“当体内的细胞部队接到集合通知后,第一个出战的是嗜中性白细胞组成的细胞部队,它听从淋巴细胞指挥,用化学反应激活每个成员,开始吞噬入侵的细胞,放出有力的‘消化酶’和特殊的氧分子,把它们迅速消灭掉,但自己也会受到一些伤亡”可知,“第一个出战的”“嗜中性白细胞组成的细胞部队”只是“听从淋巴细胞指挥”,文中并未说明“淋巴细胞”是它们的召集者,“释放出相应物质”也未必是淋巴细胞指挥;而且,“消灭入侵细胞”的过程,应是先“吞噬入侵的细胞”,再“释放出相应物质”。

故解析为:B。

5.本题考查学生评价文本的主要观点和基本倾向的能力。

A.“发现癌细胞并彻底消灭它”错误。原文是“一旦发现细胞癌变,就毫不留情地消灭;消灭不了,就集中兵力,将它团团围住,不让其扩张”,可见白细胞会消灭或包围癌细胞;

C.“也可吞噬掉嗜中性白细胞”错误。根据原文“战场上留下一些阵亡的嗜中性白细胞残体和死亡组织。巨噬细胞打扫战场后……”,可见吞噬的应为“阵亡的嗜中性白细胞残体”;

D.“这也正是人们谈癌色变的根本原因”错误,癌细胞所具有的这些特点说明了“这就是癌症的可怕之处”,文中并未说明“这也正是人们谈癌色变的根本原因”。

故解析为:B。

6.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

“复杂”首先体现在防御过程复杂:首先人体内“信号部队”识别敌人并报警,还会产生化学反应,使“战区”周围的血液流动放慢……当体内的细胞部队接到集合通知后,第一个出战的是嗜中性白细胞组成的细胞部队,它听从淋巴细胞指挥,用化学反应激活每个成员,开始吞噬入侵的细胞……接着是巨噬细胞部队,它像现代化部队一样,装备精良,它围剿那些未被嗜中性白细胞所吞噬的敌人……巨噬细胞打扫战场后,又临时集结“填充部队”,这样“战争”的创伤逐渐得到恢复。

“复杂”还体现在体内细胞不仅要抵抗外敌,还要消灭内乱:一旦发现细胞癌变,就毫不留情地消灭;消灭不了,就集中兵力,将它团团围住,不让其扩张。

“复杂”还体现在细胞大战的内在机理复杂,仍然有很多未解之谜:细胞大战是一种十分复杂的战斗。这种人体内的战争与机理至今还有许多谜。各国医学科学家正在不断地研究“新武器”,去助细胞“大军”一臂之力,以攻克更多的疑难杂症。

(2022高二上·广安期末)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儿子的敌人

莫言

黎明时分,震耳欲聋的巨响把正在噩梦中挣扎的孙寡妇惊醒了。爆炸的强光像闪电抖动,气浪震荡窗纸,发出嗦嗦声响。她想,大慈大悲的菩萨,保佑我的儿子吧。

她有两个儿子,大儿子大林前年死在打麻湾的战斗中,小儿子小林正在随军攻打县城。

炮声停止了,从西南方传来一阵刮风般的枪声,似乎还夹杂着人的呐喊,军号的声音似乎漂浮在枪声和人声之上。她知道,只要有号声,就说明儿子还活着。小林是个号兵。中午时分,又一阵枪声响过,但这一次她没有听到军号。她浑身打着哆嗦,飞快地跑出去。她看到了一些穿着灰色军衣的兵,她知道他们是和儿子一伙的。

没等她跑出村子,络绎不绝的担架队就挡住了去路。担架队漫长得像一条河。她哭嚎着,跟着往前跑。一个女卫生员拉住她的胳膊,粗声粗气地说:“大娘,您就不要添乱了!”

她把哭声强压下去,悲哀鼓得胸腔疼痛难忍。

黄昏时刻,做完手术的伤兵都抬走了,神情疲惫、胸前血迹斑斑的医生和嗓音嘶哑的女卫生兵也走了,留在场院里的,是死去的士兵。

后来,村长和民兵架着她的胳膊把她送回了家。一路上她像撒泼的女孩,身体往下打着坠儿。民兵把她抬到炕上,村长大声说:“睡吧,老婶子,小林没死,你就等着享福吧!”

她嗫嚅着:“不,你们骗我,小林死了,小林……”她迷迷糊糊地闭上了眼睛。

她刚刚闭上眼,就听到胡同里一阵喧哗。一个清脆的声音问讯着:“这里是孙小林的家吗?”

她大声答应着坐起来,就像一团云从炕上飘下来,随即她就看到,那个昨天见过的女卫生兵提着一盏放射黄色光芒的马灯,背着一个棕色的牛皮挎包,带子上栓着一个伤痕累累的搪瓷缸子,还有一条洁白的毛巾,清脆的声音就从她口里发出:“这里是孙小林家吗?”

女卫生兵表情严肃。两个青衣民夫抬着担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