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卷(含解析)_第1页
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卷(含解析)_第2页
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卷(含解析)_第3页
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卷(含解析)_第4页
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卷(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卷(含解析)湖南省衡阳市衡山县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卷

一、积累与运用(28分)

1.下列选项中加点字的注音,错误的一项是()(2分)

A.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ráo)。

B.不要轻觑(qù)了事业对精神的濡养或反之的腐蚀作用,它以深远的力度和广度,挟持着我们的精神,以成为它麾下持久的人质。

C.听说他在那边阔绰(chuō)过一个时期,可是您看他今天已经落到什么田地!

D.大自然雕刻的奇峰、怪石、瀑布,豢(huàn)养的飞禽、走兽、小虫和几千年来农人为后代种植的大树,于他无用,都等于没有看见。

2.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2分)

A.旁鹜亵牍强聒不舍贸然行事

B.缄言宽宥断章取义矫柔造作

C.游戈广袤鸠占雀巢间不容发

D.坍塌窗棂形销骨立自惭形秽

3.下面加点的词语运用错误的一项是()(2分)

A.这是某种令人惊骇而不知名的杰作,在不可名状的晨曦中依稀可见,宛如在欧洲文明的地平线上瞥见的亚洲文明的剪影。

B.怎么样打扮才算合适,不致让周围的人们刮目相看?

C.规划自己的职业生涯,使事业和人生呈现缤纷和谐、相得益彰的局面,是第二间精神小屋坚固优雅的要诀。

D.将军身率益州之众以出秦川,百姓有不箪食壶浆以迎将军者乎?

4.下列语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2分)

A.这十多个少年,委实没有一个不会凫水的,而且两三个还是弄潮的好手。

B.那支圆珠笔很特别,蓝色的小猫头套,做着一副可爱的撒娇动作。

C.我不禁打量起来,说话的是一位中年妇女,大约四十岁左右,留着一头短发,身穿墨绿色的连衣裙。

D.经历风雨,遇见荆棘,才能成长。

5.下列有关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2分)

A.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庆历"是宋仁宗的年号。

B.《儒林外史》是我国清代的一部长篇讽刺小说,主要描写唐宋时期科举制度下读书人及官绅的活动和精神面貌。

C.艾青是中国现当代著名诗人。20世纪30年代,艾青的诗歌创作达到了一个高峰。他这一时期的诗歌总是充满“土地的忧郁”,多写国家民族的苦难、悲伤与反抗。

D.五行,即金、木、水、火、土。按旧时迷信的说法,人的生辰八字要五行俱全才吉利。

6.依次填入下面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恰当的一组是()(2分)

_______,_______。事的名称,_______,有高下;事的性质,_______,并没有高下。

①当大总统是一件事

②从俗人眼里看来

③从学理上解剖起来

④拉黄包车也是一件事。

A.①④③②B.④①③②C.①④②③D.④①②③

7.运用检索目录的阅读方法,探究杨志的出身,应该选择阅读哪一回?()(2分)

A.第十一回朱贵水亭施号箭林冲雪夜上梁山

B.第十二回梁山泊林冲落草汴京城杨志卖刀

C.第十三回急先锋东郭争功青面兽北京斗武

D.第十四回赤发鬼醉卧灵宫殿晁天王认义东溪村

8.阅读《水浒传》中的选段,完成下列习题。(2分)

鲁达又道:“老儿,你来。洒家与你些盘缠,明日便回东京去如何?"父女两个告道:“若能回乡去,便是重生父母,再长爷娘。只是店主人家如何肯放?郑大官人须着落他要钱。”鲁提辖道:“这个不妨事,俺自有道理。"便去身边摸出五两来银子,放在桌上,看着史进道:“洒家今日不曾多带得些出来,你有银子借些与俺,洒家明日便送还你。”史进道:“值甚么,要哥哥还。"去包裹里取出一锭十两银子,放在桌上。鲁达看着李忠道:“你也借些出来与洒家。”李忠去身边摸出二两来银子。鲁提辖看了,见少,便道:“也是个不爽利的人。"鲁达只把这十五两银子与了金老,吩咐道:“你父女两个将去做盘缠,一面收拾行李。俺明日清早来发付你两个起身,看哪个店主人敢留你!”金老并女儿拜谢去了。

鲁达把这二两银子丢还了李忠。三人再吃了两角酒,下楼来叫道:“主人家,酒钱洒家明日送来还你。"主人家连声应道:“提辖只顾自去,但吃不妨,只怕提辖不来赊。”三个人出了潘家酒肆,到街上分手,史进、李忠各自投客店去了。只说鲁提辖回到经略府前下处,到房里,晚饭也不吃,气愤愤地睡了。

下面对选文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选文除了通过语言、动作等描写表现鲁达的性格外,还通过史进、李忠、店主等人物侧面烘托其为人。

B.“鲁达把这二两银子丢还了李忠",一个“丢”字,表现了鲁达对李忠吝啬小气的不满。

C.“气愤愤地睡了",“气愤愤”表现了鲁达因金我父女的啼哭而破坏其喝酒雅兴后内心的愤愤不平。

D.选文语言极具个性化,寥寥数语就能体现人物的不同性格;同时又大量运用口语,充满生活气息,可读性极强。

9.阅读下面的材料,回答问题。(6分)

在央视播出的首期《中国诗词大会》上,来自四川的无臂小伙彭超过五关斩六将,成为首位播主。彭超幼年失去双臂,克服了常人难以克服的困难,学会了用脚穿衣、写字、上网等。自初中起,彭超就开始喜欢读古诗词,不如意时读读诗,用写逆境的诗篇来鼓励自己。彭超最喜欢李清照的“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这句诗格外豪迈,这种豪迈能带给人力量”。彭超表示,未来的人生,需要“诗意的生活",要创造属于自己的未来。

(1)假如你去采访彭超,针对“自强不息”这一话题,你会提出哪两个问题?(2分)

(2)你认为怎样才能做到自强不息?(2分)

(3)假如你在演讲稿中要运用上面的材料,那么这则材料不能证明的观点是___________(2分)

A.不可一曝十寒

B.不可见利而进

C.须坚忍刚毅

D.须不屈不挠

10.古诗文默写。(8分)

(1),。知汝远来应有意,好收吾骨瘴江边。(韩愈《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2)一上高城万里愁,蒹葭杨柳似汀洲。,。(许浑《咸阳城东楼》)

(3)李白在《行路难其一》中相信自己总有实现理想抱负的一天的诗句是:,。

(4)辛弃疾《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一词写出了少年与成年两种人生感受,少年时代,不谙世事,喜欢登高,“";成年以后,历尽世事艰难,满腔愁苦,却无从诉说,只能“”。(请在空白处填写词中原句,注意语意的衔接。)

二、古诗文阅读(14分)

11.古诗鉴赏。(4分)

月夜忆舍弟

杜甫

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

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

(1)下面诗句中与“月是故乡明"中的“月”这一意象的内涵完全不同的是第___________句(只填写序号)(2分)

A.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苏轼《水调歌头》)

B.明月不谙离恨苦,斜光到晓穿朱户。(晏殊《蝶恋花》)

C.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曹操《观沧海》)

D.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2)诗歌尾联表达什么情感?(2分)

12.(10分)

(甲)湖心亭看雪

张岱

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是日更定矣,余拏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见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余同饮。余强饮三大白而别,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乙)满井游记

袁宏道

燕地寒,花朝节后,余寒犹厉。冻风时作,作则飞沙走砾。局促一室之内,欲出不得。每冒风驰行,未百步辄返。

廿二日天稍和,偕数友出东直,至满井。高柳夹堤,土膏微润,一望空阔,若脱笼之鹄。于时冰皮始解,波色乍明,鳞浪层层,清澈见底,晶晶然如镜之新开而冷光之乍出于匣也。山峦为晴雪所洗,娟然如拭,鲜妍明媚,如倩女之靧面而髻鬟之始掠也。柳条将舒未舒,柔梢披风。麦田浅鬣寸许。游人虽未盛,泉而茗者,罍而歌者,红装而蹇者,亦时时有。风力虽尚劲,然徒步则汗出浃背。凡曝沙之鸟,呷浪之鳞,悠然自得,毛羽鳞鬣之间皆有喜气。始知郊田之外未始无春,而城居者未之知也。

夫不能以游堕事而潇然于山石草木之间者,惟此官也。而此地适与余近,余之游将自此始,恶能无纪?己亥之二月也。

(1)下列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___________(2分)

A.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客居

B.是日,更定矣表判断

C.冻风时作,作则飞砂走砾起,兴起

D.而此地适与余近刚好,恰巧

(2)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不同的一项是___________(2分)

A.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惟此官也

B.泉而茗者罍而歌者

C.始知郊田之外未始无春毛羽鳞鬣之间皆有喜气

D.余拏一小舟一望空阔

(3)请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①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②始知郊田之外未始无春,而城居者未之知也。

(4)这两篇写景散文皆情景交融,自然成章,毫无雕琢之感。甲文写出了雪后西湖之景的特点;乙文则表现了满井早春的特点。(2分)

三、现代文阅读(28分)

13.课文重读。(6分)

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

鲁迅

①从公开的文字上看起来:两年以前,我们总自夸着“地大物博",是事实;不久就不再自夸了,只希望着国联,也是事实;现在是既不夸自己,也不信国联,改为一味求神拜佛,怀古伤今了——却也是事实。

②于是有人慨叹曰: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

③如果单据这一点现象而论,自信其实是早就失掉了的。先前信“地”,信“物",后来信“国联”,都没有相信过“自己"。假使这也算一种“信”,那也只能说中国人曾经有过“他信力",自从对国联失望之后,便把这他信力都失掉了。

④失掉了他信力,就会疑,一个转身,也许能够只相信了自己,倒是一条新生路,但不幸的是逐渐玄虚起来了。信“地”和“物",还是切实的东西,国联就渺茫,不过这还可以令人不久就省悟到依赖它的不可靠。一到求神拜佛,可就玄虚之至了,有益或是有害,一时就找不出分明的结果来,它可以令人更长久的麻醉着自己。

⑤中国人现在是在发展着“自欺力”。

⑥“自欺"也并非现在的新东西,现在只不过日见其明显,笼罩了一切罢了。然而,在这笼罩之下,我们有并不失掉自信力的中国人在。

⑦我们从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虽是等于为帝王将相作家谱的所谓“正史”,也往往掩不住他们的光耀,这就是中国的脊梁。

⑧这一类的人们,就是现在也何尝少呢?他们有确信,不自欺;他们在前仆后继的战斗,不过一面总在被摧残,被抹杀,消灭于黑暗中,不能为大家所知道罢了。说中国人失掉了自信力,用以指一部分人则可,倘若加于全体,那简直是诬蔑。

⑨要论中国人,必须不被搽在表面的自欺欺人的脂粉所诓骗,却看看他的筋骨和脊梁。自信力的有无,状元宰相的文章是不足为据的,要自己去看地底下。

(1)文中敌论点是什么?作者的正面论点又是什么?(2分)

(2)本文题目有什么妙处?(2分)

(3)第⑦段中“这就是中国的脊梁"有什么含义?(2分)

14.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各题。(8分)

提到饮食方式,我们首先想到的就是一群人围坐一桌,亲密无间,筷来箸往:晚辈或主人用自己的筷子夹菜敬菜,是餐桌上公认的礼仪,欣然笑纳则是相互之间毫无嫌隙的体现。但这种合食的饮食方式并不十分古老。在合食制出现前,我们的祖先一直都采用分食的饮食方式。

分食制起源悠远,到西周时期已基本定型规范。人们席地而坐,食物放在食案上,一人一份,分而食之,类似于现在的自助餐。上层社会使用贵重金属、美玉制作的食具或制作精美的漆器,下层社会则是陶或木制品。在分食制下,统治者通过制定食礼来规定食器的使用规则,严格等级秩序,以此达到表现尊荣与亲疏关系的目的。在周代,青铜器是统治阶层所专用的,被广泛用于祭祀、饮食活动之中。即使在统治阶层内部,以鼎为核心,不同等级所使用的饮食器在数量上也有着严格的等差原则,其组配制度是周人政治等级观念在饮食上的反映。青铜时代的青铜器是政治权利的象征,通过制定食器和食物类别的规制来表达礼义,区别尊卑贵贱,保证上下有序,贵贱不逾,让贵族获得身份认同。

周代的分食还体现在男女不同席进食。尤其是社交场合,关中、中原地区的男女在进食时都要分开,遵循男女有别之礼。不过所谓“千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在南地楚国男女却可以在一起进食。

汉代依旧承袭了周时的分餐饮食风格,成语“举案齐眉"中妻子孟光为表达对丈夫梁鸿的尊敬,在侍奉夫君进食时将食案举至与眉毛平齐,就是汉代实行分食制的例证。汉代的许多壁画及画像砖上都绘有分食场景。

汉代人宴饮时非常重视座次安排,一般情况下主人居中,客人分坐两边。室内宾主宴席,以东向最尊贵,其次为南向,再次为北向,再次为西向。这种礼制方面的等级限制,是辨别分层生活方式的最有效要素。也正是在这种背景下,饮食这一活动成为一种礼制活动,它要求参与者严格按照礼制的规定进行。从食具的选择、食物的类别到饮食中座次的安排,无一不受礼的制约。

魏晋南北朝时期民族融合中,游牧民族与农耕民族的饮食文化相互影响,是分食到合食的过渡阶段。总的来说,魏晋时期多为分餐,南北朝尤其是北朝合食较多,但仍以分食制为主流进食方式。

饮食方式由分食制到合食制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发展进程,唐朝时,合食制已基本普及,到宋朝则最终定型。不过,宋以后分食的习惯也没有完全消失,如《红楼梦》描写了大量围坐合食的场景后,在第四十回里写到,贾母等人商议给史湘云还席,贾宝玉说:“既没有外客,不必按桌席,每人跟前摆一张高几,各人爱吃的一两样,再一个十锦攒心盒子,自斟壶,岂不别致?”可见,在出现合食制千年后的清代,某些场合(如家宴),依然有分食的习惯。

由于朱元璋出身贫民,明朝的一些餐具则有比较鲜明的从下层影响上层的特点。如筷子就是从平民下层普及到上层的。明初到中国来的朝鲜人曾非常讶异:“你们怎么不用勺子吃饭了?"

饮食方式的转变是多重因素作用的结果。新型家具的使用、餐具的改进、烹饪技术的丰富以及社会心理、家庭伦理等的变化,都会使饮食方式发生改变,并与社会变化相呼应。

(1)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先有分食制的普及,后来才有合食制流行。

B.在周代,楚地男女则是可以在一起进食的。

C.汉代所有壁画及画像砖上都绘有分食场景。

D.由分食制到合食制经历了漫长的历史进程。

(2)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2分)

A.分食制起源于西周,食物放在食案上,一人一份,分而食之,类似现在的自助餐。

B.周朝人以占有鼎的多少来区分等级的高低,汉代人则轻视鼎而非常重视座次安排。

C.由分食制到合食制,是因为魏晋南北朝时期农耕民族接受了游牧民族的饮食文化。

D.家具、餐具、烹饪技术及社会心理、家庭伦理的变化,都会对饮食方式产生影响。

(3)传统合食制的优点是、;缺点是,改进的办法是。(4分)

15.记叙文阅读。(14分)

善的回音壁

善,穿越古今,绵延千年,在你我心田,矗立成一面亘古的回音壁……

老大的双胞胎儿子都考上了大学,光学费就一万多元。老大东跑西颠,跑细了腿儿,也没把钱凑够。为这事,老大吃不香,睡不安,愁起满嘴的燎泡。

媳妇说:“该借的都借了。实在不行,你跟老二张个口吧!”

老大一听,咧了嘴:“去年,老二盖鸡场鸭场,跟咱借两千元,可咱连百十元都没借给他。这个时候找他,我咋张得开口?"

“那……咱儿子的大学就不上了?”媳妇担心问道。老大点支烟,狠狠地抽几口,烟雾缭绕,罩着老大那张愁苦的脸。

这时,有人敲门。老大开门一看,竟是老二。老二左手一只鸡,右手一只鸭,风尘仆仆地站在门口,说:“俩侄子考上了大学,担心哥凑不够学费,就给哥送来三千元……"说着,老二从口袋里掏出厚厚一沓钱,放在面前的桌子上。老大羞愧难当,一张脸涨成了红高粱。

老大说:“老二,哥对不起……去年你盖鸡场鸭场,跟哥借两千元钱,可我……”

老二摆摆手说:“哥的家庭我知道,嫂子有病,俩侄儿要上学,你打工也挣不了几个钱。再说,你去年不是还借给我五百元吗?"

“五百元?”老大一头雾水。

“对呀,"老二说,“哥,你忘了吗?那五百元,是你托娘捎给我的啊!”

老大终于明白,不禁跪倒在娘的遗像前,发出一声内心的呼喊:“娘啊——"

节日期间,在由杭州开往成都的列车上,旅客严重超员。

一个靠窗坐着的老大爷正跟邻座的人分享他的幸运经历,原来,他是到上饶的,买的是无座票,上车后抱着侥幸心理事先占了个好座,没想到直到开车也没人上来。

紧靠老大爷座椅的通道中挤着好几个人,其中有一位瘦弱的姑娘,看上去不到20岁的样子,被来往穿行的旅客挤得东倒西歪。

看着这情景,老大爷关切地问:“闺女,这么站着遭罪,你要像我一样早点儿上车来找个座。到哪儿下啊?”

“我没事的,爷爷,我到荆门。"

“那得明天下午才到呢,这么远一直站着可怎么办?”老大爷摇着头表示担忧。过了一会儿,老大爷又转过脸和蔼地说:“闺女,等我下了之后你就过来坐这里。"“嗯,好的,谢谢您啦。”姑娘甜甜地应了一声。

列车员开始检姑娘的票,奇怪地问:“你不是有座吗?怎么不坐?

姑娘微笑着悄悄向老大爷的方向努努嘴:“70多岁的老人家了,一直站着会吃不消的。让他知道了,他就该坐不踏实了。"

列车员回头瞅了瞅睡着的老大爷,小声说:“跟我去餐车吧,我帮你找个座。”

跟前的几个人听到了,赞叹着给姑娘让出了一条道。

一辆轿车从度假村出来后,在乡村的泥道上抛锚了,一身名牌的车主焦急地对围观的人喊着:“谁愿意帮我爬进车底锁一下螺丝啊?

原来车子的油管出了问题,漏出来的油已经流到地面,而那里离最近的加油站有上百公里,难怪他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

他身旁的女子蛊惑道:“重赏之下,必有勇夫!“于是他赶紧掏出一张大钞:“谁帮我锁紧,这钱就是他的了。"

围观的人群里有个小伙子动了一下,却被他的同伴拉住说:“别相信有钱人的话!”这时只见一个小孩子走了过去,说:“我来吧!"

操作很简单,小孩在那人的指挥下不到一分钟就锁好了螺丝。爬出来后他就用期待的眼神看着那人,男人刚想把钞票递给小孩,却被女人呵斥:“你还真打算给他啊?给他一点零钱就好了!”

于是男人从女人手里接过零钱后递给小孩,小孩摇了摇头。

听见人群中的嘘声,男人只好拿出大钞,小孩子竟然还是摇头,男人有些生气了:“你嫌少?再嫌,钱都不给你了。"

“不,我没有嫌少,我们老师说,帮助人时不要报酬的!”

男人很纳闷:“那你怎么还不走?"

小孩说:“我在等你跟我说谢谢。”

(摘自2020年《情感读本),有改动)

(1)概括三则故事的情节内容,填写下表。(2分)

内容故事一故事二故事三

主要矛盾冲突老大想找老二借钱却担心借不到②___车主悬赏修车却无人响应

化解人①列车员小孩

(2)请从描写角度赏析“故事一"中划横线的句子。(3分)

老大点支烟,狠狠地抽几口,烟雾缭绕,罩着老大那张愁苦的脸。

(3)故事三的结尾有何妙处?(3分)

(4)标题“善的回音璧”的含义是什么?请你结合文中的三个故事,谈谈我们应该如何弘扬与践行“善"的美德。(6分)

四、写作(50分)

16.请以“期待”为题,写一篇文章。(50分)

要求:①不少于600字;②书写工整,卷面整洁;③文体不限(诗歌、戏剧除外);④文中不得出现真实姓名、班级、学校。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积累与运用(28分)

1.(2分)下列选项中加点字的注音,错误的一项是()

A.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ráo)。

B.不要轻觑(qù)了事业对精神的濡养或反之的腐蚀作用,它以深远的力度和广度,挟持着我们的精神,以成为它麾下持久的人质。

C.听说他在那边阔绰(chuō)过一个时期,可是您看他今天已经落到什么田地!

D.大自然雕刻的奇峰、怪石、瀑布,豢(huàn)养的飞禽、走兽、小虫和几千年来农人为后代种植的大树,于他无用,都等于没有看见。

【分析】本题考查易误读常见字。作答此题,首先要认真阅读题目,然后根据自己的日常积累判断加点字的字音、字形是否正确。遇到记忆模糊、不确定的字词,可以采用排除法排除选项,得出正确答案。

【解答】ABD.正确。

C.有误,“阔绰"中的“绰”读作“chuò"。

故选:C。

【点评】要正确地读写词语,应从汉字的音、形、义三方面入手,读准字音,辨明字形,弄清字义。在日常的学习阅读中也要注意多积累,丰富自己的字词量,在积累的过程中要做到准确无误,这样才能在实际的读写运用中避免错读错写。

2.(2分)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旁鹜亵牍强聒不舍贸然行事

B.缄言宽宥断章取义矫柔造作

C.游戈广袤鸠占雀巢间不容发

D.坍塌窗棂形销骨立自惭形秽

【分析】本题考查错别字的辨析能力。解答时,仔细辨析各项中汉字,根据汉字的特点,结合字词意思辨析判断。

【解答】A.有误,“旁鹜”的“鹜"应为“骛”,“亵牍"的“牍”应为“渎";

B.有误,“缄言”的“缄"应为“箴”,“矫柔造作"的“柔”应为“揉";

C.有误,“游戈”的“戈"应为“弋”,“鸠占雀巢"的“雀”应为“鹊";

D.正确。

故选:D。

【点评】汉字的音与形是密不可分的,平时学习中对字音与字形的辨析要到位。

3.(2分)下面加点的词语运用错误的一项是()

A.这是某种令人惊骇而不知名的杰作,在不可名状的晨曦中依稀可见,宛如在欧洲文明的地平线上瞥见的亚洲文明的剪影。

B.怎么样打扮才算合适,不致让周围的人们刮目相看?

C.规划自己的职业生涯,使事业和人生呈现缤纷和谐、相得益彰的局面,是第二间精神小屋坚固优雅的要诀。

D.将军身率益州之众以出秦川,百姓有不箪食壶浆以迎将军者乎?

【分析】本题考查成语使用正误的辨析。解答此题,平时要有大量的成语积累,还要结合句意表述,从词性、词义轻重、感彩、习惯用法等多方面考虑,确定正确选项。成语运用的常见错误有以下几种:望文生义、褒贬不当、搭配不当、用错对象、语境不符等。

【解答】ACD.正确。

B.有误,“刮目相看”意思是改变老眼光,用新眼光看人。本句是表达不招来异样眼光,该词与本句语境不符。

故选:B。

【点评】解答此题,需要我们正确理解成语的意思,辨清成语的感彩,还要结合语境分析其运用是否恰当。

4.(2分)下列语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这十多个少年,委实没有一个不会凫水的,而且两三个还是弄潮的好手。

B.那支圆珠笔很特别,蓝色的小猫头套,做着一副可爱的撒娇动作。

C.我不禁打量起来,说话的是一位中年妇女,大约四十岁左右,留着一头短发,身穿墨绿色的连衣裙。

D.经历风雨,遇见荆棘,才能成长。

【分析】本题考查病句辨析及修改能力。常见的病句类型有成分残缺、搭配不当、语序混乱、结构混乱、语意不明、语言赘余等。先通读所有句子,凭语感判断正误;如果不能判断的,可以压缩句子,看搭配是否得当,找出病因。

【解答】A.正确;

B.有误,搭配不当,可把“动作"改为“模样”;

C.有误,重复赘余,可删掉“大约"或“左右”;

D.有误,缺主语,可在“才能"之前加上“我们”。

故选:A。

【点评】解答病句辨析及修改类题目,要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1)解句意:选项要表达什么意思,这是我们正确判断的前提和基础。(2)理主干:在理解语意的基础上,利用语法知识,分析句子成分,找到搭配不当、成分残缺等错误。(3)析关系:要分析句间关系。找到逻辑混乱和语序不当等错误。

5.(2分)下列有关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A.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庆历"是宋仁宗的年号。

B.《儒林外史》是我国清代的一部长篇讽刺小说,主要描写唐宋时期科举制度下读书人及官绅的活动和精神面貌。

C.艾青是中国现当代著名诗人。20世纪30年代,艾青的诗歌创作达到了一个高峰。他这一时期的诗歌总是充满“土地的忧郁”,多写国家民族的苦难、悲伤与反抗。

D.五行,即金、木、水、火、土。按旧时迷信的说法,人的生辰八字要五行俱全才吉利。

【分析】本题考查文学常识。广义的文学常识指涵盖文化的各种问题,包括作家、年代、作品知识等,结合选项内容来分析作答即可。

【解答】ACD.正确。

B.有误,小说假托明代,实际反映的是康乾时期科举制度下读书人的功名和生活。

故选:B。

【点评】解答这道题,要有比较扎实的语文基本功。这要求我们要养成多读书、多积累的好习惯,这样才能厚积薄发,提高解题的准确率。

6.(2分)依次填入下面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恰当的一组是()

_______,_______。事的名称,_______,有高下;事的性质,_______,并没有高下。

①当大总统是一件事

②从俗人眼里看来

③从学理上解剖起来

④拉黄包车也是一件事。

A.①④③②B.④①③②C.①④②③D.④①②③

【分析】本题考查学生的句子排序能力。解答此类题要求学生平时加强阅读领悟能力的培养,具备较强的逻辑分析能力,通过抓关键词,抓中心句,句与句之间的连接词去逐句推敲。句段的表达顺序主要有空间顺序、时间顺序、逻辑顺序多种,其中逻辑顺序最为复杂,有因果关系、层递关系、主次关系、总分关系、并列关系。

【解答】“当大总统"和“拉黄包车”各自都是一件事,所以①和④是并列句,而②和③是对比的关系。再根据"有高下“”没有高下“应为②③。故排序为:①④②③。

故选:C。

【点评】做题时要仔细阅读句子,抓住每一句的关键字,如开头词语:首先,其次;表时间的词语;表方位的词语等,就能顺利解答此题。

7.(2分)运用检索目录的阅读方法,探究杨志的出身,应该选择阅读哪一回?()

A.第十一回朱贵水亭施号箭林冲雪夜上梁山

B.第十二回梁山泊林冲落草汴京城杨志卖刀

C.第十三回急先锋东郭争功青面兽北京斗武

D.第十四回赤发鬼醉卧灵宫殿晁天王认义东溪村

【分析】本题考查名著情节。

【解答】第十二回(梁山泊林冲落草汴京城杨志卖刀)交代了杨志的出身。

故选:B。

【点评】阅读名著要注意积累的广泛性,既要注意名著表面的知识,如作者、背景、特色、涉及人物及故事,还要知道一些细节,并且及时做笔记,做到积少成多,常读常新,逐步深化印象。做题时才能信手拈来,得心应手。

8.(2分)阅读《水浒传》中的选段,完成下列习题。

鲁达又道:“老儿,你来。洒家与你些盘缠,明日便回东京去如何?"父女两个告道:“若能回乡去,便是重生父母,再长爷娘。只是店主人家如何肯放?郑大官人须着落他要钱。”鲁提辖道:“这个不妨事,俺自有道理。"便去身边摸出五两来银子,放在桌上,看着史进道:“洒家今日不曾多带得些出来,你有银子借些与俺,洒家明日便送还你。”史进道:“值甚么,要哥哥还。"去包裹里取出一锭十两银子,放在桌上。鲁达看着李忠道:“你也借些出来与洒家。”李忠去身边摸出二两来银子。鲁提辖看了,见少,便道:“也是个不爽利的人。"鲁达只把这十五两银子与了金老,吩咐道:“你父女两个将去做盘缠,一面收拾行李。俺明日清早来发付你两个起身,看哪个店主人敢留你!”金老并女儿拜谢去了。

鲁达把这二两银子丢还了李忠。三人再吃了两角酒,下楼来叫道:“主人家,酒钱洒家明日送来还你。"主人家连声应道:“提辖只顾自去,但吃不妨,只怕提辖不来赊。”三个人出了潘家酒肆,到街上分手,史进、李忠各自投客店去了。只说鲁提辖回到经略府前下处,到房里,晚饭也不吃,气愤愤地睡了。

下面对选文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选文除了通过语言、动作等描写表现鲁达的性格外,还通过史进、李忠、店主等人物侧面烘托其为人。

B.“鲁达把这二两银子丢还了李忠",一个“丢”字,表现了鲁达对李忠吝啬小气的不满。

C.“气愤愤地睡了",“气愤愤”表现了鲁达因金我父女的啼哭而破坏其喝酒雅兴后内心的愤愤不平。

D.选文语言极具个性化,寥寥数语就能体现人物的不同性格;同时又大量运用口语,充满生活气息,可读性极强。

【分析】选文出自著名长篇小说《水浒传》中“鲁提辖拳打镇关西"这一经典故事情节。叙述了鲁提辖在酒楼与李忠、史进一起喝酒,无意中得知郑屠强骗金翠莲,于是路见不平,出手相助,结果三拳打死了郑屠。鲁提辖看到郑屠死了就借郑屠诈死的理由,逃之夭夭了。小说表现了鲁智深粗鲁急躁、豁达大度、粗中有细的性格特点。

【解答】本题考查对内容的理解。

ABD.正确。

C.有误,“气愤愤地睡了”指出鲁达因听了金氏妇女被恶霸欺负的遭遇后的愤慨难平,是他嫉恶如仇的性格的表现。

故选:C。

【点评】课本上对于名著的讲解要熟记,看名著要记住作者,里面的特色人物及其性格特征,以及其精华,所蕴含的深刻哲理或所刻画影射出的社会现象。

9.(4分)阅读下面的材料,回答问题。

在央视播出的首期《中国诗词大会》上,来自四川的无臂小伙彭超过五关斩六将,成为首位播主。彭超幼年失去双臂,克服了常人难以克服的困难,学会了用脚穿衣、写字、上网等。自初中起,彭超就开始喜欢读古诗词,不如意时读读诗,用写逆境的诗篇来鼓励自己。彭超最喜欢李清照的“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这句诗格外豪迈,这种豪迈能带给人力量”。彭超表示,未来的人生,需要“诗意的生活",要创造属于自己的未来。

(1)假如你去采访彭超,针对“自强不息”这一话题,你会提出哪两个问题?

(2)你认为怎样才能做到自强不息?

(3)假如你在演讲稿中要运用上面的材料,那么这则材料不能证明的观点是B

A.不可一曝十寒

B.不可见利而进

C.须坚忍刚毅

D.须不屈不挠

【分析】(1)本题考查设计采访问题的能力。围绕“自强不息",可从了解彭超能够自强不息的诀窍、彭超对同学们有什么建议等方面设计问题。

(2)本题考查综合实践能力。此题答案不唯一,结合日常学习、生活实际,从努力学习、克服困难等方面作答即可。

(3)本题考查对材料的理解能力。

ACD.正确;

B.有误,“不可见利而进”强调的是不能只看重利益,彭超的事迹体现的是自强不息的品质,两者不符合。

故选:B。

【解答】答案:

(1)①许多同学都不愿意背诵古诗词,你是如何坚持下来的?

②豪迈的诗词如何激励着你抒写生活的诗意?

(2)示例;努力向上,永不松懈;面对困难和逆境,乐观向上,积极进取,使生活更加充实而有意义。

(3)B

【点评】综合读写题给出一段材料,考查学生的审题能力、组织能力以及发挥能力,而且材料不仅仅是课本中设置的专题,更多的是会灵活地联系生活,联系社会实际,考查学生在一个具体情境中综合运用语文的能力,看学生是否可以发现问题,是否可以简洁、流畅地表达自己的见解。

10.(8分)古诗文默写。

(1)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知汝远来应有意,好收吾骨瘴江边。(韩愈《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2)一上高城万里愁,蒹葭杨柳似汀洲。溪云初起日沉阁,山雨欲来风满楼。(许浑《咸阳城东楼》)

(3)李白在《行路难其一》中相信自己总有实现理想抱负的一天的诗句是: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4)辛弃疾《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一词写出了少年与成年两种人生感受,少年时代,不谙世事,喜欢登高,“为赋新词强说愁";成年以后,历尽世事艰难,满腔愁苦,却无从诉说,只能“却道‘天凉好个秋’”。(请在空白处填写词中原句,注意语意的衔接。)

【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古诗文名句的识记能力。解答此类题目,我们需要在平时的学习中,做好积累,根据提示语句写出相应的句子,尤其要注意不能出现错别字。理解性识记,注意结合语境填充。

【解答】答案:

(1)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

(2)溪云初起日沉阁山雨欲来风满楼

(3)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注意“沧"的书写)

(4)为赋新词强说愁却道“天凉好个秋”

【点评】为了保证在默写名句时不出错,关键还是平时要加强背诵和记忆,准确书写。下面几种方法可供借鉴。

1.保持良好的心态,培养识记兴趣。

2.多种方式相结合,提高识记效果。

3.提倡使用名句,巩固识记成果。

4.留心特别词句,规避识记误区。

二、古诗文阅读(14分)

11.(4分)古诗鉴赏。

月夜忆舍弟

杜甫

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

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

(1)下面诗句中与“月是故乡明"中的“月”这一意象的内涵完全不同的是第C句(只填写序号)

A.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苏轼《水调歌头》)

B.明月不谙离恨苦,斜光到晓穿朱户。(晏殊《蝶恋花》)

C.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曹操《观沧海》)

D.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2)诗歌尾联表达什么情感?

【分析】《月夜忆舍弟》是唐代大诗人杜甫创作的一首五律。此诗首联和颔联写景,烘托出战争的氛围。颈联和尾联在此基础上写兄弟因战乱而离散,居无定处,杳无音讯,于是思念之情油然而生,特别是在入秋以后的白露时节,在戍楼上的鼓声和失群孤雁的哀鸣声的映衬之下,这种思念之情越发显得深沉和浓烈。全诗托物咏怀,层次井然,首尾照应,承转圆熟,结构严谨,语言精工,格调沉郁哀伤,真挚感人。

【解答】(1)本题考查意象内涵。结合诗歌内容分析。

ABD.相同。

C.有误,“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勾勒出的大海吞吐日月、包蕴万千的壮丽景象。“月”既刻画了高山大海的壮阔,更表达了诗人以景托志,胸怀天下的进取精神。与“月是故乡明"中的“月”这一意象的内涵完全不同。

故选:C。

(2)本题考查理解诗歌情感。“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意思是寄往洛阳城的家书常常不能送到,何况战乱频繁没有停止。尾联紧承颈联进一步抒发内心的忧虑之情。亲人们四处流散,平时寄书尚且常常不达,更何况战事频仍,生死茫茫当更难逆料。从而进一步抒发了诗人厌恶战争、忧国忧民的深层情感。这样的结尾含蓄蕴藉,具有无限深情。

答案:

(1)C

(2)①怀念家乡,思念亲人,夹杂着生离死别的焦虑;②忧国忧民,不满现状,渴望社会安定。

译文:

戍楼上的更鼓声隔断了人们的来往,边塞的秋天里,一只孤雁正在鸣叫。从今夜就进入了白露节气,月亮还是故乡的最明亮。有兄弟却都分散了,没有家无法探问生死。寄往洛阳城的家书常常不能送到,何况战乱频繁没有停止。

【点评】古典诗词鉴赏的基本方法:一、了解作者所处的时代背景和特定的写作背景。二、把握作者思想特点和诗词创作的风格流派。三、品味词句、把握意象并进而领悟诗词意境。四、探究诗词中人、事、景、典的用意和直接抒情议论的关键句。

12.(10分)

(甲)湖心亭看雪

张岱

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是日更定矣,余拏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见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余同饮。余强饮三大白而别,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乙)满井游记

袁宏道

燕地寒,花朝节后,余寒犹厉。冻风时作,作则飞沙走砾。局促一室之内,欲出不得。每冒风驰行,未百步辄返。

廿二日天稍和,偕数友出东直,至满井。高柳夹堤,土膏微润,一望空阔,若脱笼之鹄。于时冰皮始解,波色乍明,鳞浪层层,清澈见底,晶晶然如镜之新开而冷光之乍出于匣也。山峦为晴雪所洗,娟然如拭,鲜妍明媚,如倩女之靧面而髻鬟之始掠也。柳条将舒未舒,柔梢披风。麦田浅鬣寸许。游人虽未盛,泉而茗者,罍而歌者,红装而蹇者,亦时时有。风力虽尚劲,然徒步则汗出浃背。凡曝沙之鸟,呷浪之鳞,悠然自得,毛羽鳞鬣之间皆有喜气。始知郊田之外未始无春,而城居者未之知也。

夫不能以游堕事而潇然于山石草木之间者,惟此官也。而此地适与余近,余之游将自此始,恶能无纪?己亥之二月也。

(1)下列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B

A.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客居

B.是日,更定矣表判断

C.冻风时作,作则飞砂走砾起,兴起

D.而此地适与余近刚好,恰巧

(2)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不同的一项是D

A.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惟此官也

B.泉而茗者罍而歌者

C.始知郊田之外未始无春毛羽鳞鬣之间皆有喜气

D.余拏一小舟一望空阔

(3)请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②始知郊田之外未始无春,而城居者未之知也。

(4)这两篇写景散文皆情景交融,自然成章,毫无雕琢之感。甲文写出了雪后西湖之景凝静清绝的特点;乙文则表现了满井早春生机勃勃的特点。

【分析】译文:

(甲)

崇祯五年十二月,我住在西湖边上。大雪下了三天,湖中人和鸟的声音都消失了。一天夜里,打更过后,我乘着小舟,披着毛皮大衣,拥着炉火,独自前往湖心亭看雪。远望天边,山水和浮云相连,上下全白了。而在这粉妆玉砌的世界中,肉眼能看见的风景只有长堤上的一抹淡痕,湖心亭的一角栏杆,以及我们这条船上的三两人而已。

进入亭中,发觉竟有高人捷足先登,两位书生打扮的青年人铺着毛毡,对坐下棋饮酒。一个书童在边上烧酒。看到我很高兴,说:“在湖中怎么还能遇见你这样有(闲情雅致)的人呢?”于是拉着我一块畅饮。我连饮三大杯,畅然而别。问两人姓氏,原来是南京那边过来的客人,客居在此。我下舟准备回家,耳边听见舟子喃喃自语到:“我原以为相公是天下一号痴人,没想到还有人胜似相公。"

(乙)

北京一带气候寒冷,花朝节过后,残留的寒冷仍然很厉害。冷风时常刮起,一刮风就飞沙走石。我只好拘束在一间屋子里,想要出去却不行。每次冒着风快步出行,不到百步就(被迫)返了回来。

二十二日那天,天略微暖和了些,我和几个朋友一起(走)出了东直门,到了满井。河堤两岸生长着高大的柳树,肥沃的土地微微湿润,放眼望去是一片空旷开阔的景象,我(感觉到自己)好像是从笼中飞出去的天鹅。在这时河上的冰面刚刚融化,水波开始发出亮光,泛起一层一层像鱼鳞似的浪纹,河水清澈透明,水面亮晶晶好像刚刚打开的镜匣,清冷的光辉突然从镜匣里射出一样。山峦被融化的雪水洗干净,美丽得如同刚刚擦过一般,娇艳明媚,像美丽的少女洗了脸刚刚梳好髻鬟似的。柳条将要伸展却尚未伸展,柔嫩的梢头在风中散开。低矮的麦苗像兽颈上的长毛,高约一寸,游人虽然还不算很多,汲泉煮茶喝的,端着酒杯唱歌的,身着艳装骑驴的,也时时能见到。风力虽然还很强劲,但是走起路来,也会汗流浃背。凡是在沙滩上晒太阳的鸟儿、浮到水面戏水的鱼,都是一副悠闲自在的样子,一切动物身上都散发着喜悦的气息。(我这)才知道郊外未尝没有春天,只是居住在城里的人不知道罢了。

不能因为游玩而耽误公事,心中没有牵挂在山石草木之间的人,只有(我)这个闲官儿了。而这个地方正好和我很近,我将从这里开始游玩,怎能没有记游的文章呢?己亥年的二月。

【解答】(1)本题考查文言实词含义的理解。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先理解词语所在句子的含义,然后结合句意来推断词语意思。

ACD.正确。

B.有误,句意:一天夜里,打更过后。是,这。

故选:B。

(2)本题考查一词多义。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先理解词语所在句子的含义,然后结合句意来推断词语意思。

A.相同,这。

B.相同,表示修饰关系。

C.相同,助词,的。

D.不同,表示数量/一概。

故选:D。

(3)本题考查文言文句子翻译。翻译文言文句子要尽量保持原文遣词造句的特点,直译和意译相结合。

①中重点词语有:莫,别,不要;更,还。句意为:别说相公您痴,还有比您更痴的人。

②中重点词语有:始,才;而,表示转折关系。句意为:这才知道郊外田野未尝没有春天,只是城里居住的人不知道有这样的变化啊。

(4)本题考查对文本内容的理解。

(甲)文中“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描写西湖雪景,“一痕"“一点”“一芥"“两三粒”一组合,竟将天长永远的阔大境界,甚至万籁无声的寂静气氛,全都传达出来。(乙)文中的“燕地寒,花朝节后,余寒犹厉。冻风时作,作则飞沙走砾"体现了初春乍暖还寒的特点。“高柳夹堤,土膏微润”“柳条将舒未舒,柔梢披风,麦田浅鬣寸许"“凡曝沙之鸟,呷浪之鳞,悠然自得,毛羽鳞鬣之间皆有喜气”表现了初春万物复苏、生机勃勃、春意盎然的特点。

答案:

(1)B

(2)D

(3)①别说相公您痴,还有比您更痴的人。

②这才知道郊外田野未尝没有春天,只是城里居住的人不知道有这样的变化啊。

(4)凝静清绝(开阔辽远、纯洁静谧、清新淡雅)生机勃勃(春意盎然、万物复苏、乍暖还寒)

【点评】文言文内容理解分析题,解题方法:

1.引用原文句子回答。

2.摘录原文关键的词语回答。

3.用自己的话组织文字回答。

三种方法,采用第一、二种方法回答的准确率一般会比较高。

三、现代文阅读(28分)

13.(6分)课文重读。

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

鲁迅

①从公开的文字上看起来:两年以前,我们总自夸着“地大物博",是事实;不久就不再自夸了,只希望着国联,也是事实;现在是既不夸自己,也不信国联,改为一味求神拜佛,怀古伤今了——却也是事实。

②于是有人慨叹曰: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

③如果单据这一点现象而论,自信其实是早就失掉了的。先前信“地”,信“物",后来信“国联”,都没有相信过“自己"。假使这也算一种“信”,那也只能说中国人曾经有过“他信力",自从对国联失望之后,便把这他信力都失掉了。

④失掉了他信力,就会疑,一个转身,也许能够只相信了自己,倒是一条新生路,但不幸的是逐渐玄虚起来了。信“地”和“物",还是切实的东西,国联就渺茫,不过这还可以令人不久就省悟到依赖它的不可靠。一到求神拜佛,可就玄虚之至了,有益或是有害,一时就找不出分明的结果来,它可以令人更长久的麻醉着自己。

⑤中国人现在是在发展着“自欺力”。

⑥“自欺"也并非现在的新东西,现在只不过日见其明显,笼罩了一切罢了。然而,在这笼罩之下,我们有并不失掉自信力的中国人在。

⑦我们从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虽是等于为帝王将相作家谱的所谓“正史”,也往往掩不住他们的光耀,这就是中国的脊梁。

⑧这一类的人们,就是现在也何尝少呢?他们有确信,不自欺;他们在前仆后继的战斗,不过一面总在被摧残,被抹杀,消灭于黑暗中,不能为大家所知道罢了。说中国人失掉了自信力,用以指一部分人则可,倘若加于全体,那简直是诬蔑。

⑨要论中国人,必须不被搽在表面的自欺欺人的脂粉所诓骗,却看看他的筋骨和脊梁。自信力的有无,状元宰相的文章是不足为据的,要自己去看地底下。

(1)文中敌论点是什么?作者的正面论点又是什么?

(2)本文题目有什么妙处?

(3)第⑦段中“这就是中国的脊梁"有什么含义?

【分析】本文可分为三部分,前两段为第一部分:摆出对方的论点和论据。第三段到第八段为第二部分:驳斥对方的论证。最后一段为第三部分:号召广大中国人民要分清是非,向英雄人物学习,积极投入革命的洪流中去。同时写出作者鲁迅的观点——从古至今都有不失自信力的中国人在。

【解答】(1)本题考查的是分析概括议论文的主要观点。根据第②段“于是有人慨叹曰: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第⑧段“说中国人失掉了自信力,用以指一部分人则可,倘若加于全体,那简直是诬蔑"可知,文中驳论点是: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根据第⑥段“然而,在这笼罩之下,我们有并不失掉自信力的中国人在”、第⑦段“我们从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这就是中国的脊梁"可知,首先摆出了作者要批驳的观点“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接着运用举例论证批驳错误的观点,然后树立作者的正确观点“我们有并不失掉自信力的中国人在"。

(2)题考查标题作用分析。根据文章内容从树起敌论的靶子——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运用反问表达作者旗帜鲜明的态度——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有并不失掉自信力的中国人在,引起读者注意等角度来分析概括。

(3)本题考查对内容的理解。“脊梁”比喻在国家、民族或团队中起中坚作用的人,结合文章第⑦段“我们从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可知,强调这就是那些有自信力的中国人,他们是中国的主流,是推动民族发展前进的最强动力。从而证明中国人没有失掉自信力了,我们有并不失掉自信力的中国人在。作用:当时悲观论者散布对抗日前途悲观的论调,指责中国人失掉了自信力,在这样论调的笼罩下,广大群众深受影响,作者高呼“中国的脊梁”,是想告诉广大群众,中国人没有失掉自信力了,我们有并不失掉自信力的中国人在,强烈地表达了作者身为中国人的自豪感情和自信力。

答案:

(1)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我们有并不失掉自信力的中国人在。

(2)聚焦当时社会的热点问题,把要谈的对象──“中国人"和事件──“失掉自信力了吗”直接放在标题上,能引起读者的思考和阅读兴趣。以问句形式出现,既有对错误论调的反诘,又有对己方观点的自信,感情强烈。

(3)运用比喻的修辞,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没有失掉自信力的中国人是中国的主流、希望和中坚力量,表现了作者对他们的热情讴歌和赞美。

【点评】中心论点,一般在文章的题目、开头、结尾。如果这些地方都没有的话,就要去中间找。如果文章没有体现中心论点的句子,就得自己提炼,通过每个段落的意思来总结、概括。议论文一般有一个总论点,即中心论点,然后在每个自然段里都有相应的分论点。

论据的作用就是为了佐证文章所阐述的论点。一般来说,论据都具有很强的说服力。论据又一般分为两类:一类是事实论据,一类是理论论据(又称作事理论据)。

14.(8分)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各题。

提到饮食方式,我们首先想到的就是一群人围坐一桌,亲密无间,筷来箸往:晚辈或主人用自己的筷子夹菜敬菜,是餐桌上公认的礼仪,欣然笑纳则是相互之间毫无嫌隙的体现。但这种合食的饮食方式并不十分古老。在合食制出现前,我们的祖先一直都采用分食的饮食方式。

分食制起源悠远,到西周时期已基本定型规范。人们席地而坐,食物放在食案上,一人一份,分而食之,类似于现在的自助餐。上层社会使用贵重金属、美玉制作的食具或制作精美的漆器,下层社会则是陶或木制品。在分食制下,统治者通过制定食礼来规定食器的使用规则,严格等级秩序,以此达到表现尊荣与亲疏关系的目的。在周代,青铜器是统治阶层所专用的,被广泛用于祭祀、饮食活动之中。即使在统治阶层内部,以鼎为核心,不同等级所使用的饮食器在数量上也有着严格的等差原则,其组配制度是周人政治等级观念在饮食上的反映。青铜时代的青铜器是政治权利的象征,通过制定食器和食物类别的规制来表达礼义,区别尊卑贵贱,保证上下有序,贵贱不逾,让贵族获得身份认同。

周代的分食还体现在男女不同席进食。尤其是社交场合,关中、中原地区的男女在进食时都要分开,遵循男女有别之礼。不过所谓“千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在南地楚国男女却可以在一起进食。

汉代依旧承袭了周时的分餐饮食风格,成语“举案齐眉”中妻子孟光为表达对丈夫梁鸿的尊敬,在侍奉夫君进食时将食案举至与眉毛平齐,就是汉代实行分食制的例证。汉代的许多壁画及画像砖上都绘有分食场景。

汉代人宴饮时非常重视座次安排,一般情况下主人居中,客人分坐两边。室内宾主宴席,以东向最尊贵,其次为南向,再次为北向,再次为西向。这种礼制方面的等级限制,是辨别分层生活方式的最有效要素。也正是在这种背景下,饮食这一活动成为一种礼制活动,它要求参与者严格按照礼制的规定进行。从食具的选择、食物的类别到饮食中座次的安排,无一不受礼的制约。

魏晋南北朝时期民族融合中,游牧民族与农耕民族的饮食文化相互影响,是分食到合食的过渡阶段。总的来说,魏晋时期多为分餐,南北朝尤其是北朝合食较多,但仍以分食制为主流进食方式。

饮食方式由分食制到合食制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发展进程,唐朝时,合食制已基本普及,到宋朝则最终定型。不过,宋以后分食的习惯也没有完全消失,如《红楼梦》描写了大量围坐合食的场景后,在第四十回里写到,贾母等人商议给史湘云还席,贾宝玉说:“既没有外客,不必按桌席,每人跟前摆一张高几,各人爱吃的一两样,再一个十锦攒心盒子,自斟壶,岂不别致?"可见,在出现合食制千年后的清代,某些场合(如家宴),依然有分食的习惯。

由于朱元璋出身贫民,明朝的一些餐具则有比较鲜明的从下层影响上层的特点。如筷子就是从平民下层普及到上层的。明初到中国来的朝鲜人曾非常讶异:“你们怎么不用勺子吃饭了?”

饮食方式的转变是多重因素作用的结果。新型家具的使用、餐具的改进、烹饪技术的丰富以及社会心理、家庭伦理等的变化,都会使饮食方式发生改变,并与社会变化相呼应。

(1)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C

A.先有分食制的普及,后来才有合食制流行。

B.在周代,楚地男女则是可以在一起进食的。

C.汉代所有壁画及画像砖上都绘有分食场景。

D.由分食制到合食制经历了漫长的历史进程。

(2)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D

A.分食制起源于西周,食物放在食案上,一人一份,分而食之,类似现在的自助餐。

B.周朝人以占有鼎的多少来区分等级的高低,汉代人则轻视鼎而非常重视座次安排。

C.由分食制到合食制,是因为魏晋南北朝时期农耕民族接受了游牧民族的饮食文化。

D.家具、餐具、烹饪技术及社会心理、家庭伦理的变化,都会对饮食方式产生影响。

(3)传统合食制的优点是彰显礼仪、增进情感;缺点是不卫生,改进的办法是使用共用的筷子、勺子等。

【分析】这篇说明文介绍了由分食制到合食制漫长的历史进程。让我们了解了饮食方式的转变是多重因素作用的结果。利用我们学到的筛选文章内容和说明方法及其作用等知识,解答即可。

【解答】(1)本题考查筛选信息。

ABD.正确;

C.有误,原文是“汉代的许多壁画及画像砖上都绘有分食场景",“汉代所有壁画及画像砖上都绘有分食场景”说法太绝对化。

故选:C。

(2)本题考查对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

A.有误,原文是“分食制起源悠远,到西周时期已基本定型规范",“分食制起源于西周”错误。

B.有误,根据“以鼎为核心,不同等级所使用的饮食器在数量上也有着严格的等差原则,其组配制度是周人政治等级观念在饮食上的反映"可知,“周朝人以占有鼎的多少来区分等级的高低”无中生有。

C.有误,魏晋南北朝时期民族融合中,游牧民族与农耕民族的饮食文化相互影响,是分食到合食的过渡阶段。饮食方式的转变是多重因素作用的结果。“因为魏晋南北朝时期农耕民族接受了游牧民族的饮食文化"说法错误。

D.正确。

故选:D。

(3)本题考查对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结合“一群人围坐一桌,亲密无间,筷来箸往:晚辈或主人用自己的筷子夹莱敬菜,是餐桌上公认的礼仪,欣然笑纳则是相互之间毫无嫌隙的体现”可知,合食制的优点是:可以彰显礼仪,增进情感。但筷来箸往,不卫生。所以在聚餐时时,可以使用共用的筷子、勺子等。

答案:

(1)C

(2)D

(3)彰显礼仪、增进情感;不卫生;使用共用的筷子、勺子等。

【点评】信息筛选题答题技巧:解答这种信息筛选与整合题,通常的做法是:提取综合,重组输出。可以分为以下三个步骤:(1)从文中准确而迅速地捕捉、筛选、提取出所需的信息;(2)合理地概括信息;(3)按照一定的要求加工信息。在提取信息过程中要注意,有时如果文段中是几层并列的内容,就需要把几个意思联结,归纳出一个主要意思;如果文段中有结构类似的词语、短语或者句子,那么这些往往是所要找的几个要点。其次还可以抓住关键的标志词寻找要点,如“除了"“还有”“另外"等。

15.(14分)记叙文阅读。

善的回音壁

善,穿越古今,绵延千年,在你我心田,矗立成一面亘古的回音壁……

老大的双胞胎儿子都考上了大学,光学费就一万多元。老大东跑西颠,跑细了腿儿,也没把钱凑够。为这事,老大吃不香,睡不安,愁起满嘴的燎泡。

媳妇说:“该借的都借了。实在不行,你跟老二张个口吧!”

老大一听,咧了嘴:“去年,老二盖鸡场鸭场,跟咱借两千元,可咱连百十元都没借给他。这个时候找他,我咋张得开口?"

“那……咱儿子的大学就不上了?”媳妇担心问道。老大点支烟,狠狠地抽几口,烟雾缭绕,罩着老大那张愁苦的脸。

这时,有人敲门。老大开门一看,竟是老二。老二左手一只鸡,右手一只鸭,风尘仆仆地站在门口,说:“俩侄子考上了大学,担心哥凑不够学费,就给哥送来三千元……"说着,老二从口袋里掏出厚厚一沓钱,放在面前的桌子上。老大羞愧难当,一张脸涨成了红高粱。

老大说:“老二,哥对不起……去年你盖鸡场鸭场,跟哥借两千元钱,可我……”

老二摆摆手说:“哥的家庭我知道,嫂子有病,俩侄儿要上学,你打工也挣不了几个钱。再说,你去年不是还借给我五百元吗?"

“五百元?”老大一头雾水。

“对呀,"老二说,“哥,你忘了吗?那五百元,是你托娘捎给我的啊!”

老大终于明白,不禁跪倒在娘的遗像前,发出一声内心的呼喊:“娘啊——"

节日期间,在由杭州开往成都的列车上,旅客严重超员。

一个靠窗坐着的老大爷正跟邻座的人分享他的幸运经历,原来,他是到上饶的,买的是无座票,上车后抱着侥幸心理事先占了个好座,没想到直到开车也没人上来。

紧靠老大爷座椅的通道中挤着好几个人,其中有一位瘦弱的姑娘,看上去不到20岁的样子,被来往穿行的旅客挤得东倒西歪。

看着这情景,老大爷关切地问:“闺女,这么站着遭罪,你要像我一样早点儿上车来找个座。到哪儿下啊?”

“我没事的,爷爷,我到荆门。"

“那得明天下午才到呢,这么远一直站着可怎么办?”老大爷摇着头表示担忧。过了一会儿,老大爷又转过脸和蔼地说:“闺女,等我下了之后你就过来坐这里。"“嗯,好的,谢谢您啦。”姑娘甜甜地应了一声。

列车员开始检姑娘的票,奇怪地问:“你不是有座吗?怎么不坐?

姑娘微笑着悄悄向老大爷的方向努努嘴:“70多岁的老人家了,一直站着会吃不消的。让他知道了,他就该坐不踏实了。"

列车员回头瞅了瞅睡着的老大爷,小声说:“跟我去餐车吧,我帮你找个座。”

跟前的几个人听到了,赞叹着给姑娘让出了一条道。

一辆轿车从度假村出来后,在乡村的泥道上抛锚了,一身名牌的车主焦急地对围观的人喊着:“谁愿意帮我爬进车底锁一下螺丝啊?

原来车子的油管出了问题,漏出来的油已经流到地面,而那里离最近的加油站有上百公里,难怪他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

他身旁的女子蛊惑道:“重赏之下,必有勇夫!“于是他赶紧掏出一张大钞:“谁帮我锁紧,这钱就是他的了。"

围观的人群里有个小伙子动了一下,却被他的同伴拉住说:“别相信有钱人的话!”这时只见一个小孩子走了过去,说:“我来吧!"

操作很简单,小孩在那人的指挥下不到一分钟就锁好了螺丝。爬出来后他就用期待的眼神看着那人,男人刚想把钞票递给小孩,却被女人呵斥:“你还真打算给他啊?给他一点零钱就好了!”

于是男人从女人手里接过零钱后递给小孩,小孩摇了摇头。

听见人群中的嘘声,男人只好拿出大钞,小孩子竟然还是摇头,男人有些生气了:“你嫌少?再嫌,钱都不给你了。"

“不,我没有嫌少,我们老师说,帮助人时不要报酬的!”

男人很纳闷:“那你怎么还不走?"

小孩说:“我在等你跟我说谢谢。”

(摘自2020年《情感读本),有改动)

(1)概括三则故事的情节内容,填写下表。

内容故事一故事二故事三

主要矛盾冲突老大想找老二借钱却担心借不到②姑娘把自己的座位让给老大爷,自己却站着。车主悬赏修车却无人响应

化解人①老二列车员小孩

(2)请从描写角度赏析“故事一"中划横线的句子。

老大点支烟,狠狠地抽几口,烟雾缭绕,罩着老大那张愁苦的脸。

(3)故事三的结尾有何妙处?

(4)标题“善的回音璧”的含义是什么?请你结合文中的三个故事,谈谈我们应该如何弘扬与践行“善"的美德。

【分析】本文以善良的传播为线索,写了三个故事:老二的善意使老大受到了震动,感到羞愧;女孩的善意,受到了列车员和周围人的赞赏;小孩的善意引发读者的思考。文章以此告诉我们:善应该从个人做起,但是绝不会终止于个人,它会形成一个良好的氛围,影响到社会、国家的精神文化建设。

【解答】(1)本题考查内容概括。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