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人民版必修1《君主专制政体的演进与强化》word学案_第1页
2013人民版必修1《君主专制政体的演进与强化》word学案_第2页
2013人民版必修1《君主专制政体的演进与强化》word学案_第3页
2013人民版必修1《君主专制政体的演进与强化》word学案_第4页
2013人民版必修1《君主专制政体的演进与强化》word学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3人民版必修1《君主专制政体的演进与强化》word学案[知识梳理](一)、法令出一皇帝制度的差不多内涵:皇帝独尊、皇权至上皇位世袭

从汉到元,皇帝制度得到进一步充实和完善

(二)、君权和相权

1、汉代:“中朝”与“外朝”汉初,任命功臣为相,丞相作为皇帝的高级助手,丞相把握行政实权;

(2)汉武帝时,频繁任相,设置“中朝”对抗“外朝”形成“中外朝”汉武帝有意擢升布衣亲信组成“中朝”,并有中朝对国家政事先做出决策,将原属丞相的决策权分割给了中朝,由此达到了削弱相权、强化军权的作用。

汉代中央政府沿用了秦代的三公九卿制,所谓三公,确实是丞相、太尉和御史大夫。丞相总理政务;太尉掌管军事;御史大夫监察。评判:“中朝”拥有决策权,“外朝”变为执行机构。丞相权力受到削弱。

2、唐代:三省六部制

削弱相权的要紧措施是三省六部制。设置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将相权一分为三。唐朝的三省六部制第一将原先丞相一个人的权力,分配给三个部门,是相权的分散。此外三省分工明确,即相互合作又相互牵制,如此就保证了君权的独尊。

评判:相权一分为三。三省合作,相互牵制和监督,保证了君权的独尊,是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重大制造。

3、宋代:“二府”

设参知政事作为副相,分散相权。宋朝从三大方面来削弱相权:设副宰相,分割宰相的行政权;设枢密院,分割宰相的军权;设三司,分割宰相的财政权,这些措施确实有效地分割了宰相的权力,确保了君权的独断地位,但它也给宋朝带来了官僚机构膨胀臃肿、官员人浮于事的逆境。

评判:进一步削弱了相权,皇帝总揽大权汉武帝和宋太祖为加大中央集权采取的措施有何异同?同:削弱相权,加大皇权;削弱地点机构的权力;异:汉武帝设置中朝削弱相权;宋太祖分割宰相的军权、财权和行政权。在地点上汉武帝削弱王国实力,宋朝收地点精兵、财权、行政权。

(三)、中国古代王朝的监察体制1、秦:

中央——御史大夫

郡——监御史

2、汉:

中央——御史大夫

地点——刺史

3、汉以后,监察制度逐步健全

4、作用:

加大了皇权,但封建专制的本质决定了监察体制的实际效能是有限的

(四)、选官制度

中国古代的选官制度

三个时期:世官制——察举制——科举制

1、世官制(先秦)

2、察举制(两汉至魏晋)

魏晋南北朝——九品中正制

评判:体现封闭特点,民意无从体现

3、科举制(隋唐以来)

隋唐以后,科举制成为要紧选官制度

评判:

弊端:考试内容不出儒学经义

进步性:打破了世家大族的垄断,保证了行政人员来源,提升了行政效率,形成了重学风气,体现了公平公平

五、地点政治制度的演变

1、秦汉:郡县(汉中后期

州郡县)

2、隋:州、县

3、唐:道、州、县

4、宋:路、州、县

5、元:

(1)实行行省制(10个)形成省、路、府、州、县级制

(2)两个单列行政区划:

一是中书省直辖的“腹里”

二是宣政院(藏、川、青)

练习提升一、选择题

1我国古代皇帝制度的确立者是…………………()

A.周武王B.秦始皇C.朱元璋D.乾隆帝

答案:B

2“主独制于天下而无所制也”的提出者是………()

A.商鞅B.李斯C.韩非D.孟子

答案:B

3我国古代的察举制度开始于……………………()

A.西周B.秦朝C.西汉D.唐朝

答案:C

4科举制度成为我国古代要紧的选官制度是在………………()

A.秦汉时期B.魏晋时期

C隋唐以后D.宋元时期

答案:C

5下列人物中,曾经有意改变丞相位尊而权重传统的是………()

A.秦始皇B.汉高祖C.汉惠帝D.汉武帝

答案:D

6汉武帝时期,形成了新的官僚机构………………()

A.外朝B.中朝C.内阁D.政事堂

答案:B

7唐代中央设置的三省不包括……………………()

A.政事堂B.门下省C尚书省D.中书省

答案:A

8下列人物曾经正式废止丞相制度的是…………()

A.朱元璋B.永乐帝C.雍正帝D.乾隆帝

答案:A

9明朝永乐帝设置的中央机构是…………………()

A.中书省B.外朝C.尚书省D.内阁

答案:D

10降下列关于我国古代监察体制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有利于加大对地点的操纵

B.西汉以后的历朝都有监察机构设置

C.监察制度在唐朝以后逐步走向健全

D.监察体制的实际效能是有限的

答案:C

二、非选择题

11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唐太宗讲)以天下之广,四海之众,千端万绪,需合变通,皆委百司商量,宰相筹画,于事稳便,方可奏行。岂得一日万机,独断一人之虑也。且日断十事,五条不中,中者信善;其如不中者何?以日继月,乃至累年,乖谬既多,不亡何待!

——《贞观政要•论政体》

材料二:(明太祖语)自秦始皇置丞相,不旋踵而亡。汉、唐、宋因之,虽有贤相,然其间所用者多有小人,专权乱政。我朝罢相,设五府、六部……分理天下庶务,彼此颉颃不敢相压,事皆朝廷总之,因此稳当。

——《明史纪事本末》

材料三:人尝谓辅臣(内阁大臣)几于擅国柄,乃大不然。见其所拟,帝一一省揽审定,有不留数字者。虽全当帝心,亦必更易数字,以示明断。有不符意者,则驳使再拟,再不符意,谯让随之矣。故阁臣无不惴惴惧者。

——《皇明大政记》

请回答:

(1)据材料一、二,唐太宗与明太祖对丞相的看法有什么不同?

(2)自汉代以后削弱相权、加强君权成为一个差不多趋势,直至丞相制度被废止。结合唐宋两朝宰相职权的变化,讲明这一结论。

(3)据材料一、二,指出唐太宗认为“稳便”的方法是什么?明太祖认为“稳当”的方法又是什么?

(4)据材料三,讲明明朝中期内阁大臣的地位和权限。

(5)你如何评判唐、明两朝相权存废与君权的关系?

参考答案:(1)唐太宗认为置丞相有利于提升中央的行政效率,可幸免因君主决策失误而亡国;明太祖认为设置丞相是政治动乱的根源,应集中权力于皇帝一人。

(2)唐朝将宰相的权力一分为三,三省长官差不多上宰相但相互牵制。北宋进一步分割相权,设参知政事为副相;分割宰相的行政权,设枢密使分割宰相的军权,设三司使分割宰相的财政权。

(3)唐太宗——丞相等先集体议政,皇帝最后决断;明太祖——取消丞相,中央各部分理政务,互不统属,皇帝直截了当治理。

(4)协助皇帝草拟政令,表面上官位相当于宰相,实际上完全按照皇帝的旨意行事。

(5)皇帝把握最高决策权,相权的存废服从于专制主义中央集权政治的需要;只是唐太宗把君权与相权和谐起来,注意发挥宰相的辅佐作用:而明太祖则把君权与相权对立看待,并从制度上取消相权,以此保证君王的绝对权威。

12我们应该如何样认识科举制度的历史作用?

参考答案:(1)科举制的实行,尽管从表面上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