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湖南省武冈市第三中学中考考前最后一卷化学试卷含解析_第1页
2024年湖南省武冈市第三中学中考考前最后一卷化学试卷含解析_第2页
2024年湖南省武冈市第三中学中考考前最后一卷化学试卷含解析_第3页
2024年湖南省武冈市第三中学中考考前最后一卷化学试卷含解析_第4页
2024年湖南省武冈市第三中学中考考前最后一卷化学试卷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4年湖南省武冈市第三中学中考考前最后一卷化学试卷请考生注意:1.请用2B铅笔将选择题答案涂填在答题纸相应位置上,请用0.5毫米及以上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主观题的答案写在答题纸相应的答题区内。写在试题卷、草稿纸上均无效。2.答题前,认真阅读答题纸上的《注意事项》,按规定答题。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0小题,共20分)1.木炭还原氧化铜和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的实验装置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木炭、一氧化碳与氧化铜的反应都属于置换反应B.两个实验的相关反应中,只有碳元素的化合价发生改变C.两个实验中都可观察到红色固体变黑D.两个实验的操作中都要防止液体倒吸2.除去以下物质中的少量杂质,所用试剂及方法正确的是()选项物质杂质所用试剂及方法ACO2HCl通入足量的NaOH溶液BCaCl2溶液稀盐酸加入过量的CaCO3,过滤CFeSO4溶液CuSO4溶液加入足量的Zn粉,过滤DK2SO4溶液MgSO4溶液加入适量的NaOH溶液,过滤A.A B.B C.C D.D3.下图是甲、乙、丙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t1℃时,甲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溶质和溶剂的质量比为1:4B.P点表示甲、丙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质量相等C.t1℃时,乙物质的饱和溶液,升温至t2℃时仍是饱和溶液D.将三种物质的溶液从t2℃降至t1℃,析出晶体最多的是甲物质4.下列粗盐提纯操作中,正确的是()A.称量固体药品 B.溶解 C.过滤 D.蒸发5.实验室配制一定量溶质质量分数为20%的氢氧化钠溶液,下列有关操作或叙述正确的是A.称量氢氧化钠固体时,将其放在纸片上称量B.仰视量筒量取液体会导致实际液体量偏少C.配制好的溶液装瓶时洒出,会影响溶液的质量分数D.用40%的氢氧化钠溶液配制该溶液需要加入等质量的水6.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氯化钠溶液,下列操作错误的是A. B.C. D.7.物质存放在烧杯中一段时间后,质量变大且变质的是①浓盐酸②浓硫酸③烧碱④食盐⑤生石灰⑥稀硫酸A.①⑥ B.②③⑤ C.③⑤ D.②③④8.科学家正在研究如下图所示的循环体系。根据图示分析得出的下列结论①~⑥中,正确的是根据上图得出的下列结论①~⑥中,正确的是①该技术符合低碳经济的理念;②无机物和有机物可以相互转化;③该过程所用的催化剂就是二氧化锰;④该技术有助于缓解全球面临的能源危机;⑤该体系有一种可循环利用的物质是氢气;⑥二氧化碳与氢气在复合催化剂条件下反应的产物是混合物。A.①②④⑥ B.①②④⑤ C.①④⑤⑥ D.②③⑤⑥9.氨气也能还原氧化铜,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则X的化学式为A.N2H4B.N2C.N2OD.N2O410.右下图是“尾气催化转换器”将汽车尾气中有毒气体转变为无毒气体的微观示意图,其中不同的圆球代表不同原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此反应没有单质生成B.原子在化学变化中是不可分的C.图中共涉及四种物质D.参加反应的两种分子的个数比为1∶1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4分)11.下列日常生活中的做法,符合“低碳生活”理念的是________。A节约使用纸张B分类回收处理垃圾C减少使用塑料袋D减少使用一次性纸杯三、计算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5分)12.为测定4.24g某变质氢氧化钠固体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将其配置成100mL溶液,分成两等分,用如下两种方法进行测定。加入的试剂测得数据方法1足量碳酸钡沉淀1.97g方法2足量二氧化碳气体0.44g请完成上述表格,并自主选择一种方法,计算出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四、简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8分)13.如图A~F是实验室制备某些常见气体的装置示意图。上图A装置中,标有①的仪器名称是___实验室准备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制取较纯净的氧气,应选用的装置组合是______,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其中二氧化锰的作用是_________;用B装置作为实验室制取CO2的发生装置,其主要优点是_________,产生的气体应从F装置的__________(填“a”或“b”)端通入,实验室检验CO2的方法(用方程式表示)_______;研究小组同学对铝和稀盐酸的反应进行了探究。如图所示实验,先检查装置气密性,再将橡皮塞连接气体压力传感器,烧瓶中放入铝片和稀盐酸,塞紧瓶塞并打开仪器,一段时间后,得到如图所示的气体压强与时间的关系曲线图。①铝与稀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该反应放热;②AB段气体压力变化不明显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③CD段气体压力逐渐下降的原因是____________。④从BC段看反应的速率是先变快后变慢,导致变慢的因素有______(填序号)。a铝片的表面积b盐酸的浓度c温度14.根据图文回答下列问题。根据图1金属应用实例,推断金属具有的物理性质有_____(至少答两点)。常见金属活动性顺序如下,在横线上填写相应的元素符号_____铝制品具有很好的抗腐蚀性能的原因是_____(用方程式表示),“真金不怕火炼”说明金____。图2是一瓶刚打开瓶盖的汽水,写出汽水中的一种溶质___,打开汽水盖时,汽泡会自动喷出来,说明气体在水中的溶解度与___有关;为了防止打开瓶盖时气泡大量溢出,保存的方法是___。五、探究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13分)15.某化学小组用石灰石(含杂质SiO2、CaO,还可能含有少量的Fe2O3)与足量的稀盐酸制备二氧化碳气体,实验结束后对废液中的溶质成分进行探究(溶解于水中的气体成分忽略不计)。废液中的溶质含有哪些物质?①SiO2不溶于水,且不与稀盐酸反应。②FeCl3溶液遇到硫氰化钾(KSCN)溶液能够很灵敏地显现出红色。③FeCl3只能在较强的酸性溶液中存在,若pH>3.8时,FeCl3会完全与水发生反应生成Fe(OH)3沉淀。④已知反应:CaCl2+Na2CO3═CaCO3↓+2NaCl。该小组同学一致认为废液中一定含有CaCl2,任用一个化学方程式表示其原因:_____。结合以上资料,该小组同学做出以下三种合理的猜想。猜想1:溶质只有CaCl2。猜想2:_____。猜想3:溶质有CaCl2,HCl和FeCl3。请写出猜想3中有HCl和FeCl3的依据分别是_____、_____。实验操作实验现象实验结论步骤1:取少量过滤后的废液于试管中,滴加①_____溶液溶液没有变红废液的溶质中不含FeCl3步骤2:另取少量过滤后的废液于试管中,加入过量的Na2CO3溶液先有气泡冒出,然后②_____猜想2成立(反思评价)根据实验结论,实验结束后若要回收CaCl2溶液,正确的操作是向废液中加入过量的_____,过滤。16.学习了MnO2对过氧化氢有催化作用的知识后。某同学想:CuO能否起到类似MnO2的催化剂作用呢?于是进行了如下探究。Ⅰ.CuO不是催化剂、也不参与反应,反应前后质量和化学性质不变;Ⅱ.CuO参与反应产生O2,反应前后质量和化学性质发生了改变;Ⅲ.CuO是反应的催化剂,反应前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天平称量0.2gCuO,取5ml5%的过氧化氢溶液于试管中,进行如下实验:填写下表:步骤③现象

步骤⑥结果

步骤⑦现象

结论

__________________

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_________________

溶液中有气泡放出

_____________

猜想Ⅰ、Ⅱ不成立

猜想Ⅲ成立

(2)步骤①的目的_____________________。步骤④需用到的实验仪器有:铁甲台(带铁圈)、漏斗、烧杯、__________。过氧化氢能被CuO催化分解放出O2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要探究步骤⑤做过催化剂的CuO其它化学性质,还应补做的实验是______________(写一种)。

参考答案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0小题,共20分)1、D【解析】

本题考查了一氧化碳、木炭的化学性质,它们共同的化学性质是可燃性和还原性,因此都可以做还原剂;一氧化碳、木炭还原氧化铜的现象相同:黑色变红色,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由于一氧化碳有毒,能够污染环境,所以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要对尾气进行处理;木炭还原氧化铜时发生的是置换反应,一氧化碳发生的不是置换反应。【详解】A、木炭还原氧化铜时发生的是置换反应,一氧化碳发生的不是置换反应,故选项A错误;

B、两个实验的相关反应中,碳元素、铜元素的化合价发生改变,故选项B错误;

C、一氧化碳、木炭还原氧化铜具有相同的现象:黑色变红色,故选项C错误;

D、木炭还原氧化铜时要防止液体倒吸,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的实验也需要防止液体倒吸,选项D正确。

故选D。2、B【解析】A、CO2和HCl气体均能与NaOH溶液反应,不但能把杂质除去,也会把原物质除去,不符合除杂原则,故A错误;B、稀盐酸能与过量的碳酸钙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再过滤除去过量的碳酸钙,能除去杂质且没有引入新的杂质,符合除杂原则,故B正确;C、FeSO4溶液和CuSO4溶液均能与足量的Zn粉反应,不但能把杂质除去,也会把原物质除去,不符合除杂原则,故C错误;D、MgSO4溶液能与NaOH溶液反应生成氢氧化镁沉淀和硫酸钠,能除去杂质但引入了新的杂质硫酸钠,不符合除杂原则,故D错误。【点睛】除杂(或提纯),是指除去杂质,同时被提纯物质不得改变。除杂质题至少要满足两个条件:①加入的试剂只能与杂质反应,不能与原物质反应;②反应后不能引入新的杂质。3、A【解析】

A、t1℃时,甲物质的溶解度是25g,所以甲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溶质和溶剂的质量比为25g:100g=1:4,故A正确;B、P点表示甲、丙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质量的质量分数相等,故B错误;C、乙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所以t1℃时,乙物质的饱和溶液,升温至t2℃时不是饱和溶液,故C错误;D、三种物质饱和溶液的质量没有确定,所以将三种物质的溶液从t2℃降至t1℃,丙没有析出,但析出的甲和乙质量不能确定,故D错误.4、D【解析】

A、用托盘天平称量固体药品,左物右码,砝码用镊子夹取,不能用手直接拿取,故选项A不正确;B、溶解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使氯化钠溶解更快,不能用温度计搅拌,故选项B不正确;C、过滤时要用玻璃棒引流,不能把要过滤的液体直接倒入漏斗,漏斗下端管口要紧靠烧杯的内壁,故选项C不正确;D、蒸发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防止液体局部温度过高,造成液滴飞溅,故选项D正确。故选:D。【点睛】本题考查的是初中化学常见的实验操作,掌握各操作要领,能轻松解答。5、D【解析】

A、氢氧化钠固体易潮解,所以在称量时,应放在玻璃器皿中称量。A错误;B、量取液体时仰视液面,会造成液体的实际体积大于读数。B错误;C、溶液具有均一性,已配制好的溶液装瓶时洒出,溶质质量分数不会变。C错误;D、设40%的氢氧化钠溶液质量为100g,20%的溶液质量为x。则根据稀释前后,溶质的质量不变可以得出:100g×40%=20%×x。解得x=200g。所以加入的水的质量=稀溶液质量-浓溶液质量=200g-100g=100g。D正确。故选D。6、B【解析】用托盘天平称量氯化钠固体应左物右码,B项放反了,故错。7、C【解析】

放置时间较长时①浓盐酸会挥发出氯化氢气体使自身质量减小,②浓硫酸会吸收空气中的水蒸气自身变稀但不会发生化学变化,③烧碱会潮解并与二氧化碳反应,自身质量变大,发生化学变化,④食盐的质量基本无变化,⑤生石灰会吸收空气中的水蒸气生成氢氧化钙自身质量变大,⑥稀硫酸的质量基本没有变化.故选C8、A【解析】

①该技术通过技术创新减少煤炭、石油等高碳能源的消耗,减少了二氧化碳的排放,符合“低碳经济”的理念,说法正确;②二氧化碳和氢气在复合催化剂的条件下生成液化石油气、汽油、甲醇等有机物,液化石油气、汽油、甲醇等燃烧可得到二氧化碳,故无机物和有机物可以互相转化,说法正确;③该过程所用的催化剂不是二氧化锰,说法错误;④该技术通过分解水产生氢气,然后氢气和二氧化碳在复合催化剂的条件下生成液化石油气等,可以缓解全球面临的能源危机,说法正确;⑤该体系中二氧化碳既是反应物,又是生成物,可以循环使用,故该体系中可以循环利用的物质是二氧化碳,不是氢气,说法错误;⑥二氧化碳与氢气在复合催化剂的条件下生成液化石油气、汽油等两种以上物质,属于混合物,说法正确。故正确的是①②④⑥;故选A。9、B【解析】

由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可判断反应前后各原子的个数为N原子

2、0;H原子

6

、6;Cu原子3、3;O原子

3、3;根据化学变化前后原子的种类、数目不变,可判断生成物X的分子由2个N原子构成,则物质X的化学式为N2。故选B。10、A【解析】由题中信息知,A、此反应有单质生成,故A错误;B、原子在化学变化中是不可分的,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故B正确;C、图中共涉及四种物质,故C正确;D、参加反应的两种分子的个数比为2∶2=1∶1,故D正确。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4分)11、ABCD【解析】

“低碳生活”指的是生活作息时所耗用的能量要尽量减少,特别是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量,减缓生态恶化;可以从节电、节能和回收等环节来改变生活细节,据此进行分析判断即可。【详解】A、节约使用纸张,可以减少森林的砍伐,树木可以通过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循环使用会减少植物的消耗,选项符合“低碳生活”理念,符合题意;B、分类回收处理垃圾,能变废为宝,对资源的充分利用及环境保护有重要意义,选项符合“低碳生活”理念,符合题意;C、减少使用塑料袋,能减少白色污染,选项符合“低碳生活”理念,符合题意;D、减少使用一次性纸杯,减少了森林的砍伐、消耗的能量、二氧化碳的排放,选项符合“低碳生活”理念,符合题意。故选:ABCD。三、计算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5分)12、氯化钡溶液;稀盐酸(答案不唯一);50%【解析】由于方法1对应的是碳酸钡沉淀,所以加入的是可溶性钡盐或者钡碱都可以,如氯化钡溶液或者硝酸钡或者氢氧化钡溶液;方法2是对应的二氧化碳,所以加入的应该是酸,为稀盐酸或者稀硫酸;设溶液中碳酸钠的质量为x方法1:Na2CO3+BaCl2═2NaCl+BaCO3↓106

197x

1.97gx=1.06g方法2:Na2CO3+2HCl═2NaCl+H2O+CO2↑106

44x

0.44gx=1.06g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为=50%答: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为50%。四、简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8分)13、铁架台AC2KClO32KCl+3O2↑催化作用可以控制反应的发生与停止bCO2+Ca(OH)2═CaCO3↓+H2O2Al+6HCl═2AlCl3+3H2↑铝表面的氧化铝先与盐酸反应,无气体生成,故AB段气体压力变化不明显到C点反应完成,气体体积最大且该反应放热,此时压力最大;而后反应结束,温度降低,气体体积减小,压强逐渐减小b【解析】

(1)由装置图可知,标有①的仪器名称是铁架台;(2)用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方法制取氧气,属于固体加热型,故发生装置选A,氧气密度比空气大,且不溶于水,所以收集纯净的气体可用向下排水法,故收集装置选C;反应方程式是;二氧化锰为催化剂,具有催化作用;(3)装置B作为实验室制取CO2的发生装置,可以将大理石放在塑料隔板上,打开橡胶管上的弹簧夹,通过长颈漏斗注入稀盐酸,使酸液浸没大理石,优点在于可以控制反应的发生与停止;生成气体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气大,应从b端通入;实验室检验CO2的方法是通入澄清石灰水看是否变浑浊,方程式为CO2+Ca(OH)2═CaCO3↓+H2O;(4)①铝与稀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Al+6HCl═2AlCl3+3H2↑;②铝在空气表面会生成致密的氧化铝薄膜,氧化铝会先于盐酸反应,无气体生成,所以AB气体压力变化不明显③随着时间推移,氧化铝薄膜反应过后,铝和盐酸反应生成气体,压力逐渐变大,到C点时,反应完成,气体体积最大,并且由于反应放热,所以反应结束,温度降低,气体体积减小,压强逐渐减小;④从BC段看反应的速率是先变快后变慢,是因为盐酸的浓度随着反应变化不断变低,故选b。【点睛】本题考查了常见气体的制取装置、收集方法等的选择、装置气密性的检查及氧气的性质,并在此基础上进行拓展,关键是明确发生装置、收集方法选择的依据及物理与化学相关的知识。14、导电性、延展性、导热性(只能三选二)Hg4Al+3O2=2Al2O3金在高温时也不与氧气反应(或金在高温条件下化学性质也稳定)CO2、蔗糖、H2CO3等(合理即可)压强降温(冷藏)【解析】

(1)由图可知,金属具有导电、导热、延展的性质。(2)根据金属活动性顺序表,铜元素的后面缺少Hg。铝制品具有很好的抗腐蚀性能是由于铝是较活泼的金属,易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生成致密的氧化铝保护膜,反应方程式为:4Al+3O2=2Al2O3。真金不怕火炼说明金的化学性质不活泼。(3)汽水中含有二氧化碳,碳酸,糖等溶质。打开瓶盖后,瓶内的压强急速降低,故二氧化碳的溶解度降低,逸出,说明其他的溶解度与压强有关。其他的溶解度还与温度有关,温度越高溶解度越低,故打开瓶盖后应该降温或冷藏。五、探究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13分)15、CaCO3+2HCl═CaCl2+H2O+CO2↑溶质有CaCl2、HCl盐酸过量石灰石中含有氧化铁硫氰化钾生成白色沉淀碳酸钙【解析】

(1)该小组同学一致认为废液中一定含有CaCl2,这是因为盐酸和碳酸钙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和氧化钙反应生成氯化钙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aCO3+2HCl═CaCl2+H2O+CO2↑,CaO+2HCl═CaCl2+H2O。

故填:CaCO3+2HCl═CaCl2+H2O+CO2↑。

(2)猜想1:碳酸钙中不含有氧化铁并且和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时溶质只有CaCl2。

猜想2:碳酸钙中不含有氧化铁并且盐酸过量时溶质是CaCl2、HCl。

猜想3:碳酸钙中含有氧化铁并且盐酸过量时溶质有CaCl2,HCl和FeCl3。

故填:溶质有CaCl2、HCl。

(3)猜想3中有HCl和FeCl3的依据分别是盐酸过量、石灰石中含有氧化铁。

故填:盐酸过量;石灰石中含有氧化铁。

(4)步骤1:取少量过滤后的废液于试管中,滴加硫氰化钾溶液,溶液没有变红,废液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