识字(二)6 古对今 教学简案(pdf版)_第1页
识字(二)6 古对今 教学简案(pdf版)_第2页
识字(二)6 古对今 教学简案(pdf版)_第3页
识字(二)6 古对今 教学简案(pdf版)_第4页
识字(二)6 古对今 教学简案(pdf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识字(二)6古对今教学简案(pdf版)最棒。2、正确、流2、正确、流

3.评选小擂主。

利地朗读儿歌。利地朗读儿歌。

5.读一读,记一记。

蜻蜓展翅蝴蝶飞舞

蚯蚓松土蚂蚁搬家

蝌蚪游水蜘蛛结网

设计意图:通过朗读儿歌,熟悉课文

内容,加强对形声字的了解和熟悉程

度。

三、作业延伸3、了解这些小动物3、了解这些小动物

学了这一课,你还想多了解一些小动物的特点和生活习的特点和生活习

吗?课下,同学们可以观察一种小昆虫或性,培养观察小动性,培养观察小动

环节三一种小动物活动时的特点。物的兴趣。物的兴趣。

4.写一则观察日记。

设计意图:通过写日记,培养孩子的观察

能力和语言组织能力。

课堂总结:

先让学生看文中插图,并提出问题:图中

有哪些小动物?它们正忙着干什么?有了

感性的认识,再让大家自由拼读儿歌,说

说有哪些收获。一些细心的同学发现这些

环节四小动物很可爱,“蜻蜓、蝴蝶"等这些小昆

虫的名字左边都有个虫字旁,它们的读音

都与右半部分有关。通过这样的教学设计

与指导,让学生掌握了形声字的“形旁表

意、声旁表音”的特点,并学会了识记形

声字的方法,锻炼了他们的识字能力。

板书设计

动物儿歌

蜻蜓展翅飞蝴蝶捉迷藏

蚯蚓造宫殿蚂蚁运食粮

蝌蚪游得欢蜘蛛结网忙

教学反思

6.古对今

学校:xx小学

130/236

适用年级:一年级

设计者:一年级语文教研组

课时:(共2课时)

一、目标确定的依据

1.课标分析

(1)学习独立识字。

(2)在阅读中积累词语。

(3)结合课文和生活实际,了解课文中词句的意思,在阅读中积累词语。借助读物中的图画阅读。

2.教材分析

《古对今》是一年级下册第五单元一篇课文。本组课文是识字课,重点教学生学习认识新字。《古对

今》这首对韵歌以对子的形式描绘了自然之美。课文配有一幅插图,采用写意画的方式展示了“莺歌燕舞、

鸟语花香"的美好景象。

3.学情分析

通过一年的学习,一年级学生已经初步具备了独立识字的能力,掌握了“加一加”“减一减"等多

种识字方法。本课采用对韵歌的形式识字,是本套教材第二次采用这种形式识字,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

能力。本节课教学中,要充分为他们提供展示才能的机会,引导学生在边读边感悟的基础上,提升品读课

文语言和实际运用语言的能力。

二、学习目标

1.归类认识12个生字,能读准字音,认清字形,了解构字的特点,培养多样识字的能力。

2.能按笔顺正确书写5个生字,认读“和风细雨、夕阳”等7个词语.

3.引导学生在诵读中感受中国汉字的韵律美。

4.能按笔顺正确书写4个生字。

第一课时

一、学习目标

1.归类认识12个生字,能读准字音,认清字形,了解构字的特点,培养多样识字的能力。

2.能按笔顺正确书写5个生字,认读“和风细雨、夕阳"等7个词语.

二、评价任务

1、能多样识字。

2、正确掌握生字笔顺。

131/236

三、教学活动设计

活动环节教学活动对应评价任务对应学习目标

环节一一、活动导入,认识“古对今”

活动导入1.互动活动一:同学们,你们玩过“相

反动作对对碰"吗?如果老师说举起右手,

你们就举起左手。我说什么,你们就跟我

做相反的动作,明白吗?

2.互动活动二:同学们反应真快,如

果我把这个游戏变成“相反词语对对碰”,

你们会吗?比如我说左,你对右。(上——

下)(大——小)(天——地)(古——今)

3.教师板书“古"和“今”,引言:

你能用这两个字组词吗?(古代,今天)“古

代"就是古时候,“今天”就是现在。这

两个字有什么关系?(意思相对)古人把这

样的词写成了对子。(板书“对")

4.齐读课题,学习“古”字。

(1)你用什么办法记住这个字?(猜字

谜:十张口。)

(2)描红写字。(注意:上半部第一横要写长

些;下半部的“口"字要想写得好,上面

大来下面小。)

环节二1、能多样识字。二、初读课文,认识生字1.归类认识12

2、正确掌握生字

1.听课文录音,注意小节间的停顿,个生字,能读准字读课文,

笔顺。

读出韵律。音,认清字形,了

学习《古解构字的特点,培

2.学生自由读,不会读的字看看拼音,

养多样识字的能

对今》把每个字音读准。

力。

3.分小节指名读,教师适时点播,重

2.能按笔顺正

点指导学生读准“今、晨、朝、莺”的词

确书写5个生字,

语。

认读“和风细雨、

4.师生对读。夕阳"等7个词语.

5.全班齐读。

132/236

三、词语对读,

1.学生汇报课文中会认的字,教师相

机贴字卡并注意将相同结构的字放在一

起。

2.同桌合作:拿出生字卡片,同桌互

读互考。如果同桌读错了,你可以当小老

师教同桌读字。

3.开火车轮读字卡,有错及时纠正。

注意“暑、晨、朝”是翘舌音;“凉、霞"

是三拼音节。

4.自主识字:这么多的生字宝宝,我

们怎样才能把它们记住呢?先来分分类

吧!

(1)左右结构的字:酷、凉、细、朝、

杨。

选择一个你喜欢的字,一边观察字卡,

一边说一说你有什么好方法记住这个字。

教师相机指导。

酷:①儿歌记忆:酉时告诉你。

②加一加:酉+告=酷。(酷暑、酷爱、

冷酷)

凉:①换一换方法:“惊”字左边换

成两点水旁就是“凉"。②这个字的两点

水旁与温度低有关,如:冰、冷、冻等。(冰

凉、凉水、凉气)

细:猜字谜:田边种丝瓜。

朝:①字歌:十日十月。(朝阳、朝霞)

②多音字,还念cháo。(朝代、汉朝、

朝南)

杨:①换一换:“场”字部首换成“木"

念“杨”。(杨柳、杨树、白杨)

②形声字识字法:木字旁表示和树木

133/236

有关。

(2)上下结构的字:寒、暑、晨、霞。

学生举字卡到黑板前汇报交流,教师

相机指导。

暑、晨:这是一对“亲兄弟",讲讲

它们这对汉字兄弟的故事吧!(“暑”字上

面的“日"代表太阳,下面的“者”代表

人,太阳爬到人的头上,人们就会很热,

所以就造出了“暑";“晨”字下面的“辰"

是星辰的意思,夜晚的星空中出现了太阳,

就代表早晨来临,所以就创造了“晨”。)

寒:带宝字盖儿的字一般都与“家"

有关,下面两个点的意思是家里冻冰流下

两滴水,就是“寒”。

霞:雨字头,表示与天气有关。

(3)全包围结构的字:圆。(迈步游戏:

学生举字卡“员、圆"站在同一起点,指

名组词,相应字卡向前一步,看谁先到终

点。如:生说“队员”,拿“员"的学生

向前一步。)

(4)独体字:严、夕。

猜字谜:亚字长个小尾巴(严);多一

半(夕)。

四、送字回文,诵读韵文

1.开火车读韵文,每人读一行。分节

读韵文,要求流利。

2.诵读游戏:“小手盖一半”。规则

是用手将每行课文的前半部分或者后半部

分盖上,进行对对子读课文。

3.齐读韵文

五、书写汉字,总结全文

1.写字表中“李、香"两个字我们应

134/236

该注意哪笔?(捺要写舒展)书空、描红、

试写、对照。

3.播放欣赏对子歌歌曲。这篇韵文其实是

我国古代对子歌的一小部分,我们可以再

搜集一些有关对子歌的其他内容,积累和

背诵。

课堂总结:这首对韵歌以对子的形式

环节三描绘了自然之美。课文配有一幅插图,采

用写意画的方式展示了“莺歌燕舞、鸟语

总结

花香”的美好景象。

本节课的学习,你收获了什么?可以是有

提升

关知识的学习、方法的总结,也可以是自

己的感悟。用思维导图的形式呈现出来。

板书设计

古对今

对子

古---今圆——方严寒——酷暑

春暖——秋凉晨——暮朝霞——夕阳

第二课时

一、学习目标

1.引导学生在诵读中感受中国汉字的韵律美。

2.能按笔顺正确书写4个生字。

二、评价任务

1.借助对韵歌感受中国传统语言的韵律美。

2.正确书写“细、凉、语、夕"。

三、教学活动设计

活动环节教学活动对应评价任务对应学习目标

一、复习导入

环节一

背诵检查《古对今》

二、复习字词,对应认读1.借助对韵歌感受1.引导学生

中国传统语言的韵

1.出事生字卡片,开火车认读。在诵读中感受中国

律美。

2.逐个出示词卡,学生认读,再说出2.正确书写“细、汉字的韵律美。

文中与之对应的词语。凉、语、夕”。2.能按笔顺

3.一对一地出示字词,男女生对读。正确书写4个生字。

135/236

三、自悟词语,表现旋律

1.指名朗读课文。

2.鼓励学生质疑:在这首对韵歌中,

你还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

3.启发理解方法:对子前后的内容都

是相关联的,可以想象画面,比较理解。

4.师生对读,发现韵文中藏着常见的

词语:古-今、方-圆、和风-细雨、桃-李、

环节二杨-柳、莺歌-燕舞、鸟语-花香……

5.同桌用自己喜欢的方式练习朗读

读课文,学

韵文,先交流朗读方式,再指名同桌展示。

习《古对(一人一小节、上下句对读、左右词

对读、拍手读……)

今》

四、指导书写生字

1.出示“细、凉、语"

(1)观察结构

(2)请学生说左右宽窄、高低

(3)请学生说说还有注意什么

(4)教师范写,学生临空。

2.出示“夕”

说说怎样写才好看

斜中求正。首撇起笔较高,次笔横撇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