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粗缩病症状特征及为害性_第1页
玉米粗缩病症状特征及为害性_第2页
玉米粗缩病症状特征及为害性_第3页
玉米粗缩病症状特征及为害性_第4页
玉米粗缩病症状特征及为害性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玉米粗缩病症状特征及为害性汇报人:文小库2023-12-26玉米粗缩病的概述玉米粗缩病的症状特征玉米粗缩病的为害性玉米粗缩病的防治措施玉米粗缩病的科研进展结论与展望目录玉米粗缩病的概述01玉米粗缩病是一种由病毒引起的传染性病害,主要侵害玉米植株,导致植株矮缩、生长受阻等症状。定义该病毒主要通过灰飞虱等媒介昆虫传播,也可通过种子和土壤传播。病毒可在杂草和多年生植物上越冬,也可在昆虫体内繁殖。特性定义与特性玉米粗缩病在全球范围内均有分布,主要分布于温暖潮湿、杂草较多的地区。在我国,主要分布于华北、华东和华南等地区。玉米粗缩病主要通过灰飞虱等媒介昆虫传播,也可通过种子和土壤传播。在田间,病毒可随风吹散,也可通过昆虫和人的活动进行传播。玉米粗缩病的分布与传播传播分布玉米粗缩病的症状特征02苗期症状玉米苗期感染粗缩病后,植株生长受到抑制,明显矮于健康植株。病株心叶在生长过程中无法正常展开,呈现牛尾巴状。玉米苗期叶片出现僵直现象,叶色浓绿,叶片变厚,质地变脆。感染粗缩病的玉米苗根系不发达,须根少,根系变褐色。植株生长缓慢心叶不能展开叶片僵直根系发育不良植株矮化叶片密集结穗异常籽粒不饱满生长中后期症状01020304感染粗缩病的玉米植株在生长中后期仍然矮小,无法正常生长。病株叶片密集,株型呈扫帚状,叶片丛生。玉米结穗期受到粗缩病影响,穗小或无法正常结穗。由于营养输送受阻,感染粗缩病的玉米籽粒不饱满,千粒重下降。玉米苗期感染粗缩病后,初期症状不明显,但植株生长缓慢。初期症状随着病情发展,病株心叶开始无法正常展开,叶片出现僵直现象。中期症状生长中后期,病株呈现明显的矮化、叶片密集等症状,严重影响产量。后期症状针对不同生长阶段的玉米粗缩病症状,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如选用抗病品种、加强田间管理等。防治措施症状的演变过程玉米粗缩病的为害性03玉米粗缩病会导致玉米植株矮小、生长受阻,从而影响玉米的产量。发病越早,对产量的影响越大,严重时甚至会导致绝收。在发病较轻的情况下,玉米产量可能只降低10%-20%,但总体上仍会对农民的收益造成较大损失。对玉米产量的影响玉米粗缩病会影响玉米的光合作用和养分吸收,导致玉米籽粒不饱满,粒重下降。病株的玉米籽粒中还可能出现黑点、黑条纹等异常现象,影响玉米的品质和商品性。由于品质下降,玉米的销售价格也会受到影响,给农民带来经济损失。对玉米品质的影响在一些地区,由于玉米粗缩病的流行,农民可能会减少玉米种植面积或者改种其他作物。同时,为了防治玉米粗缩病,农民可能需要采取更多的防治措施,增加了生产成本和劳动强度。玉米粗缩病的发生与传播与气候、环境、种植制度等多种因素有关,因此可能会对玉米种植区域产生影响。对玉米种植区域的影响玉米粗缩病的防治措施04选择种植对粗缩病有较强抗性的品种,提高植株的抗病能力。种植抗病品种调整播期清除杂草加强田间管理根据当地的气候条件,合理安排玉米的播种时间,避开粗缩病的高发期,降低发病率。在玉米生长期间,及时清除田间的杂草,减少病毒的传播媒介。合理施肥、浇水、除草等,保持田间的良好环境,促进玉米健康生长。农业防治使用内吸性杀虫剂或杀菌剂进行玉米种子的拌种处理,预防粗缩病的发生。药剂拌种在玉米生长期间,定期喷洒杀虫剂和杀菌剂,以杀死传播粗缩病的害虫和病菌。喷洒药剂对于发病严重的地块,应加大药剂的浓度和使用频率,以控制病情的扩散。重点防治化学防治03农业生态调控通过合理的轮作、间作等措施,改善农田生态系统,提高玉米的抗病能力。01利用天敌保护和利用天敌昆虫,如瓢虫、草蛉等,以控制害虫的数量,降低粗缩病的传播风险。02使用生物农药选择使用生物农药进行防治,如BT乳剂等,对环境友好且对天敌安全。生物防治玉米粗缩病的科研进展05

病原菌的研究病原菌鉴定通过对玉米粗缩病的症状观察和病原菌分离,鉴定出该病的病原菌为玉米粗缩病毒(MRDV)。病毒基因组研究对MRDV的基因组进行了测序和分析,发现其基因组由单链RNA组成,包含多个开放阅读框。病毒传播途径研究发现MRDV主要通过灰飞虱传播,也可通过玉米种子和土壤传播。从国内外玉米种质资源中筛选出对玉米粗缩病抗性较强的种质资源。抗病资源筛选利用分子标记技术对玉米抗病基因进行定位,并成功克隆了多个抗病基因。抗病基因定位将抗病基因导入到优良玉米自交系中,培育出抗病性较强的新品种。抗病育种实践抗病育种研究通过调整玉米播期、合理密植、加强田间管理等措施,降低玉米粗缩病的发病率。农业防治化学防治生物防治研究开发出有效的化学药剂,通过喷雾、拌种等方式防治玉米粗缩病。利用有益微生物及其代谢产物防治玉米粗缩病,探索出生物防治的新途径。030201防治技术的研究结论与展望06防治效果不显著由于玉米粗缩病的病原菌变异速度快,部分农药防治效果不佳,无法有效遏制病情的蔓延。防治意识不足部分地区农民对玉米粗缩病的危害认识不足,防治不及时,导致病情加重。防治手段有限目前针对玉米粗缩病的防治手段相对单一,主要依靠化学农药,缺乏生物防治等环保手段。当前防治现状与问题深入研究玉米粗缩病的发病机理,发掘抗病基因,培育抗病品种。加强抗病育种研究结合农业防治、生物防治和化学防治等多种手段,提高防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