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五项管理”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策略_第1页
基于“五项管理”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策略_第2页
基于“五项管理”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策略_第3页
基于“五项管理”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策略_第4页
基于“五项管理”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策略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学生生理、心理均未发育成熟,在信息化时代,容易被网络不良信息影响,对学习效果、效率造成影响,甚至可能会形成错误价值观。在开展教育教学活动时,不能仅关注文化知识的学习,还要注重提升学生综合素质,促进全面发展,为未来学习成长奠定基础。“五项管理”政策主要是针对学生学习习惯、生活作息、体育活动等方面,通过明确的管理细则,落实立德树人理念,促使教师、家长科学管理学生,切实减轻学生的学业负担,实现个性化全面发展。通过总结“五项管理”的基本内涵,探索中学生综合素质培养的有效策略,旨在为类似工作奠定理论基础,提供一定参考价值。一、“五项管理”的基本内涵针对中学生的学习、生活现状,教育部提出“五项管理”政策,旨在积极落实“双减”,践行立德树人任务,确保学生身心健康发展。“五项管理”主要涉及作业、睡眠、课外读物、手机使用以及体质健康,明确了课外作业量、完成时间等硬性标准,规定禁止携带手机,做好教育、监督工作,加深学校和家长之间的沟通。[1]对于中学生而言,保持充足的睡眠非常重要,其会直接影响身体生长、大脑发育等,要将保持足够的睡眠放在首要位置,并合理控制课外培训、作业以及游戏时间。同时,阅读是拓展知识、树立正确价值观的重要途径,中学生的课外读物需严格筛选,加强渠道和过程管理,落实多读书、读好书。在体质健康方面,“五项管理”强调眼保健操、课间操、体育活动的必要性,明确规定不得挤占锻炼时间,从而达到强健学生体魄、丰富校园生活的目的。中学生的身心发展尚不成熟,容易被外界干扰因素影响,从而引起不良心理问题。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促进身心健康发展,是家庭、社会的共同意愿,“五项管理”以睡眠、作业等为切入点,真正减轻了学生学业负担和压力,是落实立德树人的重要途径,对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具有现实意义。二、中学生综合素质培养现状由于年龄的限制,中学生容易被外界因素干扰,影响学习质量和效率。学校开展教育教学活动时,不仅要重视知识技能学习,也要根据学生具体情况,积极培养综合素质,才能有效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一)以考试成绩作为主要标准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中学生教育以填鸭式学习为主,忽略了全面发展,家长、学校更注重考试成绩的提高,要求学生专心学习即可,不需要做家务,也没有过多时间培养兴趣爱好、参与体育锻炼。[2]为了在高考、中考等重大考试中,尽可能获取更高分数,教师也开始采用题海战术,希望通过量变达到质变的目的,甚至热衷于押题、猜题,学生的学习负担比较重,严重影响睡眠质量。长此以往,容易出现高分低能、身体素质下降等情况。(二)减负未落实到位随着教育改革不断深入,我国开始转变传统教育模式,陆续推出相应的减负政策,各地也对作业时间、在校时间、体育锻炼等作出明确规定,旨在减轻课业负担,为学生全面发展创造良好条件。但是,在具体实践过程中,相关措施并未落实到位,课业负担重的问题仍未得到解决。[3]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学生的课外作业形式有所转变,网上作业量增加,而家长需要工作,不能时刻监督学生学习,容易出现沉迷电子设备的情况,因此部分家长会选择报补习班、兴趣班,反而增加了学习压力和负担。(三)个别课程配备不到位部分学校并未重视美术、音乐以及体育课程教学,相应的教师数量不足,甚至是由其他科目的教师兼任。由于缺乏专业的任职教师,美术、音乐等科目的学习比较随意,比如体育课以自由活动为主,教学质量并不高,不利于学生全面发展。同时,部分学校的艺术类课程总量较少,并未达到教育部的规定标准,且相关软件、硬件设施也未配备到位,整体教学水平和效果并不理想。三、基于“五项管理”培养中学生综合素质的有效策略中学生处于生长发育最为快速的阶段,需采取科学合理的教育教学方法,确保其身心健康发展,不断提高综合素质,才能够为后续学习和未来发展奠定良好基础。“五项管理”立足于学生实际生活和学习,对作业、睡眠等方面作出明确规定,引导学生树立正确价值观,养成良好习惯和思想品质。(一)优化作业管理在传统教学模式中,通常是学生被动接受知识,完成课外作业,教师和家长之间的沟通比较少,对实际学习成效和未来发展造成不利影响。教师一般是在课堂教学完成后布置作业,部分学生缺乏课后指导、监督,作业完成质量并不高,甚至会出现不写作业的情况。这与作业设计趣味性、个性化不足等原因有一定关系,学生感觉课后作业枯燥且繁重,容易出现抵触或者敷衍的情绪。[4]基于“五项管理”政策,教师设计课后作业时,需根据具体情况,结合学科特点考虑,进行相应的优化和调整,保证相关内容不超纲的同时,适当增加趣味性,充分调动学生主动性、积极性。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推进,教师还应重视合作以及自主学习,充分发挥师生合作的优势,引导学生主动参与作业设计,从而有效提高其认同感,保持积极良好的心态。在具体实践过程中,教师可以布置一些基础作业,学生完成后再针对作业设计自由发表意见,经过全班同学民主表决,自行选择最终模式。运用这种方式,学生能够掌握高度自主性,并非被动接受安排,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主动性、积极性,也有利于锻炼团队合作、语言表达、自主思考等能力,进一步推动全面发展。(二)强化睡眠管理中学生一般进行走读管理,需要在学校、家中往返,教师无法统一进行生活管理,部分学生可能会出现睡眠等习惯不规律的问题,影响身心健康发展。从目前的数据来看,大部分学生并未严格保持早睡早起,也未形成午睡的习惯,游戏或者其他事物占用了睡眠时间。如果睡眠时间不足或者质量不佳,便会影响课堂学习效果,出现注意力不集中、打瞌睡等情况,这也表明强化睡眠管理意义重大。对于住宿的学生,可以强化宿舍管理,由宿舍长监督管理学生的睡眠情况,同时开展主题班会等活动,促使学生充分认识到充足睡眠的重要性,从而养成良好的睡眠和生活习惯。[5]与此同时,积极引导学生正确认识电子产品,合理控制使用时间和频率,防止出现沉迷问题,每天睡眠时间保持在八小时以上。制定上课时间时,学校也需考虑到睡眠问题,中学生应在八点之后,小学生在八点二十之后。部分教师可能会在正式上课前,安排习题讲解、看书等活动,无形中增加了学生压力,提早到校时间,学生容易在正式上课时打瞌睡。对此,家长、学校需加强配合,才能有效落实睡眠管理工作。首先,学校科学制定上课时间,根据劳逸结合,合理安排到校、放学和休息时间,尤其是天气炎热的夏季,要提供足够的中午休息时间,便于保证良好的精神状态。其次,还需指导家长科学制定作息表,督促学生养成良好习惯,提高自我管理能力,保持良好的睡眠质量,也能为课堂学习提供可靠支持。(三)科学管理手机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中学生容易接触到各种互联网信息,可能会受到不良信息的影响,不利于正确价值观的培养,这也给家庭教育带来一定压力,容易造成监管不力、信息不对称等问题。因此,需加强手机使用管理,根据具体情况对症下药,遵循疏堵结合的理念,细化手机管理规则,比如禁止带入课堂等,同时通过其他方式进行紧急通话。[6]如果发现学生沉迷手机的行为,需及时进行处理,包括上交手机、通报家长等,纠正学生错误认知。为进一步强化手机管理效果,养成绿色上网意识,教师需组织主题班会,并结合谈话、宣讲等方式,引导学生进行自我管理,不断强化自控能力。部分学生习惯使用电子设备搜索作业答案,容易形成惰性思维,不利于培养独立思考能力,从而影响实际学习效果。因此,教师需加强与学生、家长的沟通交流,禁止携带移动设备进入校园,同时纠正学生错误认知,通过家长会、家访等途径,引起家长对手机管理的重视,从而科学引导学生使用手机。(四)落实读物管理课外读物是中学生拓展知识的重要载体,教师需根据学生成长规律,科学编制阅读书单,鼓励其积极阅读课外读物,尤其是经典文学作品,可以将其作为教学素材,在丰富学生文化内涵的同时,养成良好阅读习惯,利用课余时间到图书馆、阅览室阅读,不断拓宽自身知识面和视野。在中小学教学过程中,阅读是重要内容,教师可以适当组织社团活动,提高阅读的趣味性,从而调动学生参与积极性,在潜移默化中强化文学素养。由于不同学生之间具有差异性,学习兴趣和文化底蕴均有所差异,教师应考虑每个学生,引导所有学生参与,确保其学有所获。在具体实践中,可以进一步分成阅读小组,根据喜好和兴趣,学生进行自主选择,比如诗词研究社、朗诵团等,从而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实际需求,开展各种各样的阅读活动。阅读能够增长智慧、陶冶情操,也可以帮助学生活跃思维,要根据学习阶段的不同,合理增加读物数量,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提高阅读能力。为更好地形成自主阅读意识,学校、家长应加强沟通交流,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提供丰富阅读资源。[7]教师主动提供推荐书目,由家长根据自身情况选购,同时设置教室读书角,提供一定阅读图书,形成良好的阅读氛围。如果是中低年级的学生,可以提供寓言、神话以及童话故事等读物,定期组织阅读交流活动,由学生记录喜欢的图书、作者以及读后感,并进行展示和分享,有利于形成浓厚的阅读氛围,提高学生文学素养。(五)强化体质管理身体健康是正常学习和生活的基础,学校不仅要做好文化知识教学,也要重视体育锻炼,积极组织课外运动,通常每天运动时间应在六十分钟以上。同时,定期组织运动会或者竞赛活动,可以有效丰富校园生活,不断强化学生身体素质,促使其全面发展。在实际工作中,教师还应关注个体差异,针对存在健康问题的学生,强化体育锻炼。[8]与此同时,通过开放式教学,帮助学生树立体育意识,主动参与各种活动,根据自身身体素质和兴趣,选择合适的体育训练项目。这种模式能够帮助学生充分感受运动乐趣,不断增强自身身体素质,有效提高实际教学质量。此外,学校应严格遵循教育部相关规范标准,科学安排所有课程,确保体育、美术等课时符合标准,并做好科学评估,掌握学生体育技能、体能等情况,针对性优化和调整体育锻炼活动,基于循序渐进的基本原则,有效提高学生身体素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