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古诗三首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1_第1页
9古诗三首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1_第2页
9古诗三首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1_第3页
9古诗三首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1_第4页
9古诗三首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1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9古诗三首闻官军收河南河北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9古诗三首-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任务型教学设计

学习目标: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诗歌,有感情的朗读诗歌并背诵。

2.抓住“愁"理解写作背景,聚焦“喜”体会诗人的感情。

教学重难点:

抓住“愁"理解写作背景,聚焦“喜”体会诗人的感情。

学习准备:课前查找相关资料

课时安排:1课时

学习过程:

创设情境,由题导入

1.简介作者

师:今天我们来学习一首杜甫的诗,谁来介绍一下你了解的杜甫?

生根据课下查找资料进行简介。

杜甫(712—770),字子美,常自称少陵野老。举进士不第,曾任检校工部员外郎,故世称杜工部。是唐代最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宋以后被尊为“诗圣",与李白并称“李杜”。其诗大胆揭露当时社会矛盾,对穷苦人民寄予深切同情,内容深刻。

师:背一首他的诗吧。学生交流背诵。

2.读题解意

师:读一读诗题,你知道是什么意思吗?

重点理解:

闻:听到河:黄河

学生连起来说一说诗题的意思。

3.简介安史之乱

学生根据资料介绍。

诗人在写《闻官军收河南河北》这首诗时是在唐代宗广德元年,这时候唐朝的军队在衡水大败敌军,顺利地将洛阳与附近的几处失地收回,安史之乱的元凶史思明之子自缢之后。其率领的叛军部下纷纷投降。

由此,持续了长达八年时间之久的安史之乱终于被平定,战乱得以结束。作为一个饱含爱国热情的诗人,在听闻这个大快人心的好消息之后,便喜不自禁,于是有感而发,遂写下了这首古诗。诗人杜甫的故乡原本在洛阳,由于安史之乱,杜甫被迫流落到四川。

活动一:读准字音,读通诗意

师:这是一首七言律诗,我们以前学过一首五言律诗。背诵《山居秋暝》。

学生朗读。简单了解七言律诗

1.检查预习,读准字音

重点字:蓟裳卷襄巫

2.读出节奏和韵律

标注223的节奏和韵脚

学生齐读,分组读。注意韵脚读响亮。

3.结合注释自学释意

学生自学,同桌讨论,标注不理解处。

学生说诗句的意思,老师顺学而导。

诗的大意是:身在蜀地时,忽然听闻蓟北被收复的消息,不禁泪洒衣衫,回头看到妻儿也一扫愁容。随手卷起书本,内心欣喜若狂,在白天便高歌痛饮,想着正好趁春天启程返乡。可以从巴峡穿过巫峡,再顺流而下到襄阳去往洛阳方向。

4.多种方式练习朗读,熟读成诵

老师说诗句意思,学生读诗句;

老师说律诗的每一联名称,学生对读诗句。如:首联——颔联——颈联——尾联——

活动二:抓重点字,体会诗情

一﹑自读体会,批注情感

在诗中圈画能表达诗人情感的词或句,批注你体会到了什么样的情感?

与同学小组交流

二﹑抓住重点字“愁",理解诗歌背景

1.思考“愁”什么

出示诗句:却看妻子愁何在。想想“妻子"为何而愁?

学生交流。

2.结合资料理解“愁”什么

老师出示资料:

安史之乱是唐代末年至代宗初年,由唐朝将领安禄山和史思明背叛唐朝后发动的战争。

战乱之前,唐朝人口约5000多万,战乱平定之后,仅剩1000多万。杜甫有好多诗,写的是安史之乱的七年灾难。杜甫也在安史之乱中背井离乡,逃离家园。逃难的路上还被叛军抓获,囚禁在长安长达7年多,深受战争之苦。

他在战争中的生活有许多记录在自己的诗作中。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杜甫《春望》

诗意:长安沦陷,国家破碎,只有山河依旧;春天来了,人烟稀少的长安城里草木茂密。感伤国事,不禁涕泪四溅,鸟鸣惊心,徒增离愁别恨。连绵的战火已经延续到了现在,家书难得,一封抵得上万两黄金。

痴女饥咬我,啼畏虎狼闻。怀中掩其口,反侧声愈嗔。小儿强解事,故索苦李餐。一旬半雷雨,泥泞相牵攀。

—杜甫《彭衙行》

诗意:小女儿饿得直咬我,怕小孩哭声被虎狼听到。捂住她的嘴不让出声,但小孩却哭得更厉害了。小儿子故意说要吃苦李,以示自己懂事。十天里有一半是雷雨天,全家在泥泞中相互牵扶着行走。

学生结合资料说说“愁"的是什么。

3.想象说话

妻子一个人抱着病恹恹的孩子痛苦的说:

想象杜甫的孩子问爸爸什么时候回来,妻子愁容满面的说:

师:在那特殊的时期,愁的何止杜甫的妻子?

出示资料:

安史之乱前,唐王朝五千多万人口,战乱平定之后,只剩一千多万,真是悲惨至极。杜甫有很多诗记录了战争中普通民众的悲惨生活。

三﹑体会“喜”

1.交流体会“喜欲狂"

师:不少同学都关注了“喜”这个字,而且还画出了“喜欲狂",说说从中体会到了什么?

预设1:我体会到时因战乱平息,百姓生活回归正常的喜悦,当消息传来时,诗人高兴的快要发狂了。

师:诗人的狂喜还表现在哪儿?师顺学而导,边引导边板书。

预设2:体现在“涕泪满衣裳”

——表情;

体现在“漫卷诗书、放歌、纵酒"

——动作。

师:诗人当时已经52岁了,他59岁时就去世了。用现在的医疗水平来判断,当时杜甫患有糖尿病,又加上坎坷磨难,生活贫困,身体极度虚弱。可是诗人此时——引导学生读: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这时他真想插上翅膀飞奔回家乡,他立刻计划了回程。引读——

出示: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出示地图,标示4个地点。

师引导想象说话:这时杜甫对妻子说——

2.结合朗读表达出“喜欲狂”

3.体会“生平第一快诗"

师:有人说这首诗是杜甫的“生平第一快诗”,你觉得这个“快"字是什么意思?

预设:从路程之远和“即从,便下“”体会快是“快速"的意思;从“喜欲狂,放歌,纵酒,漫卷诗书”体会到“快"是诗人心情的“快乐”。

朗读表现诗人的“喜欲狂”。把表达诗人感情的词重读。

活动三:背诵诗歌,激发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