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星尔雅学习通《大学国文下(东南大学)》2024章节测试答案(二)_第1页
超星尔雅学习通《大学国文下(东南大学)》2024章节测试答案(二)_第2页
超星尔雅学习通《大学国文下(东南大学)》2024章节测试答案(二)_第3页
超星尔雅学习通《大学国文下(东南大学)》2024章节测试答案(二)_第4页
超星尔雅学习通《大学国文下(东南大学)》2024章节测试答案(二)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超星尔雅学习通《大学国文下(东南大学)》2024章节测试答案(二)16.6《深虑论》归纳1、《深虑论》接触到封建统治能不能和怎祥才能长治久安的大问题。()正确答案:对2、本文推出论点自然而不突兀,论证以时间线索为脉络,总结历史的经验教训,论证十分有力。()正确答案:对17.1清代散文概况1、清代最大的散文流派“桐城派”的代表人物不包括谁?()A、汪中B、方苞C、刘大櫆D、姚鼐正确答案:A2、清初古文三大家不包括()。A、汪婉B、侯方域C、方苞D、魏禧正确答案:C3、清代散文后期的代表是湘乡派的龚自珍等。()正确答案:错4、清初古文三大家不包括()。A、汪婉B、侯方域C、方苞D、魏禧正确答案:C5、梁启超、康有为、谭嗣同等维新派是“五四”时期文体改革的先导。()正确答案:对6、梁启超、康有为、谭嗣同等维新派是“五四”时期文体改革的先导。()正确答案:对7、关于“桐城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哪一项?()A、中期“桐城派”的古文把清代散文推向一个高潮。B、刘大櫆主张“义法”说。C、姚鼐主张义理、考据、辞章三者一体。D、以恽敬、张惠言等为代表的“阳湖派”是“桐城派”分支。正确答案:B8、清代最大的散文流派“桐城派”的代表人物不包括谁?()A、汪中B、方苞C、刘大櫆D、姚鼐正确答案:A9、清代散文后期的代表是湘乡派的龚自珍等。()正确答案:错10、关于“桐城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哪一项?()A、中期“桐城派”的古文把清代散文推向一个高潮。B、刘大櫆主张“义法”说。C、姚鼐主张义理、考据、辞章三者一体。D、以恽敬、张惠言等为代表的“阳湖派”是“桐城派”分支。正确答案:B17.2顾炎武及其散文1、关于顾炎武的介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故人称其为“亭林先生”。B、著有《日知录》《天下郡国利病书》《亭林诗文集》《宁人文集》等。C、早在清初遗民社会中,顾炎武足堪称为南北忠节义士的灵魂。D、顾炎武历经三十八年胼手胝足于“博学于文,行己有耻”的信念之实践。正确答案:B2、顾炎武的《日知录》是一本随笔记录性质的百科全书。()正确答案:对17.3《廉耻》赏析1、《廉耻》一文的艺术特色不包括以下哪项?()A、文字质朴、气脉流畅B、开宗明义、论点鲜明C、气势磅礴、豪迈不羁D、引经据典、恰如其分正确答案:C2、下列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善乎管生之能言也(能言:口才好)B、廉耻立人之大节(立人:为人、做人)C、世衰道微,弃礼义(世衰道微:世风败坏,道德衰微)D、彼阉然媚于世者,能无媿哉!(阉然媚于世者:用不光明的行为,曲意迎合,去取得世俗的欢心)正确答案:A17.4方苞及其散文1、下列关于方苞的介绍,说法错误的是()。A、桐城派的创始人B、24岁入国子监,被称为“江南第一”C、大学士李光地称赞方苞文章是“韩欧复出,北宋后无此作也”D、著有《方苞先生全集》正确答案:D2、方苞论文主张“义法”,是指()。A、“言有无”和“文有序”B、“文有物”和“言有序”C、“文有物”和“文有序”D、“言有物”和“言有序”正确答案:D3、方苞文多为经说及书、序、碑、传之类,选材精当,以凝练雅洁见长。()正确答案:对17.5《左忠毅公逸事》赏析1、以下哪一点不是本文的艺术特点?()A、内容醇正,极力褒扬左光斗刚强不屈和爱护人才的品格。B、正面描写与侧面烘托相结合,明暗双线贯穿始终,条理清晰,详略有致。C、细节描写生动传神。D、引经据典、恰如其分。正确答案:D2、逸事状的特点是不求典型,但求全面;所记之事应详细、确实,不可道听途说。()正确答案:错18.1《单刀会》赏析1、四大徽班晋京中不包含下列哪个?()A、三庆班B、四喜班C、春台班D、秦腔正确答案:D2、关于杂剧与南戏,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篇幅长短不一样,杂剧较长,南戏较短。B、歌唱形式不同,北杂剧一般由男主角、女主角度唱到底,南戏各种角色都可以唱。C、伴奏乐器来看,南戏以鼓板为主,北曲以弦索为主。D、题材看,南曲偏于爱情戏、家庭纠纷戏;北曲适合表现英雄故事。正确答案:A3、元杂剧兴盛的主要原因不包括以下哪项?()A、城市经济的繁荣和艺术表演的社会化,商业化.是促成戏剧成熟与兴盛的必要基础。B、古希腊、罗马戏剧的影响。C、蒙古族的爱好,贵族上层人士的提倡。D、专业剧作家群的形成。正确答案:B4、关于台词:(鲁肃云)“你击碎菱花。(正末云)我将来破镜”!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菱花是镜子上的装饰图纹,古代习惯用来代称镜子。B、“破镜”,“破禁”的谐声,指开杀戒。C、“镜”,指古代放于寝居室的镇宅之器。D、这里以“镜”字谐鲁子敬的“敬”字,暗示鲁肃,指名道姓,如要动武,首先斩杀鲁肃。正确答案:C5、关于元杂剧,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杂剧短小,一般三折一楔子。B、杂剧突破了唐诗宋词的格律限制,一折之中可以换韵,也可以换宫调。C、杂剧以唱为主,宾为白,故曰宾白。D、杂剧一折只能有一个场景,且一折之中不可换场景。正确答案:C6、关于【双调】【新水令】、【驻马听】曲,说法不正确的是()。A、大江与小舟体现出自然界的伟大和人类的渺小,在无意中暗示出形势的严峻和前途的凶险。B、在抒情风格上,前一支曲子低沉激越,散逸着一股深沉的哀伤情调;后一支曲子却高昂雄壮,洋溢着一股大无畏的英雄气概。C、“好教我情惨切”这句唱词寓意复杂,此时赤壁之战虽消歇多时,风流人物也已灰飞烟灭,逝者如斯。关汉卿感慨:苟能制侵凌,岂在多杀伤!D、大江的浩莽和雄奇既引发了关羽的满怀豪情,又映衬了关羽的崇高形象。正确答案:B7、下列说法争确的是()。A、昆曲是由北方杂剧演化而来。B、弋阳腔主要流行于上层文士阶层。C、关汉卿是临川派的代表剧作家。D、沈璟是吴江派的代表剧作家。正确答案:D8、从关汉卿套曲《南吕•一枝花》可以看出关汉卿的个性特征有()。A、关汉卿虽名为元曲四大家之首,却自甘堕落,生活萎靡,浪得虚名。B、关汉卿是一个关注现实的、热爱生活的文艺多面手。C、关汉卿热衷于赌博,赌徒心理严重,几乎不可救药。D、关汉卿固执放荡的同时,又是个拘泥于条款规矩的人。正确答案:B9、关于剧中关羽为什么再三炫耀自己的宝剑吗,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关羽尚武,以势凌人,妄图以武力令鲁肃臣服。B、关羽大义凌然,具有汉家气节,他的剑“神威不可当”,便是维护汉家气节的利器。C、以关羽之神勇反衬鲁肃之迂腐。D、通过对剑的再三礼赞,烘托关羽的神威,使得鲁肃埋伏的甲士等不敢轻举妄动。正确答案:A18.2《牡丹亭》赏析1、《玉茗堂四梦》指()。A、《牡丹亭》、《邯郸记》、《南柯记》、《浣纱记》B、《邯郸记》、《南柯记》、《紫箫记》、《问棘邮草》C、《问棘邮草》、《邯郸记》、《南柯记》、《牡丹亭》D、《紫钗记》、《牡丹亭》、《邯郸记》、《南柯记》正确答案:D2、杜丽娘说:“便赏遍了十二亭台是枉然,倒不如兴尽回家闲过遣”,原因不包括以下哪一项?()A、杜丽娘游园是乘兴而往,兴尽而返,累了自然就要回家休息。B、杜丽娘游园赏春,本为了消愁遣闷,然而结果不仅闷未遣开,反而增添了更多烦恼。C、“倒不如兴尽回家闲过遣”,是无可奈何的伤心话,是自痛自解,更加重了曲子的悲凉气氛。D、杜丽娘内心的情感从向往和自悲自怜中开始醒悟,为“惊梦”埋下伏笔。正确答案:A3、以下关于元好问说法不正确的是哪一项?()A、他是我国金末元初最有成就的作家和历史学家,文坛盟主,是宋金对峙时期南方文学的主要代表。B、他是金元之际在文学上承前启后的桥梁,被尊为“北方文雄”“一代文宗”。C、他的诗作成就最高,“丧乱诗”尤为有名。D、他的词为金代一朝之冠,可与两宋名家媲美正确答案:A4、“锦屏人忒看的这韶光贱”,“锦屏人”指什么人?()A、小姐杜丽娘B、丫环春香C、柳梦梅D、老爷、奶奶正确答案:D5、汤显祖“至情”理论的内涵不包含哪一项()?A、汤显祖的至情实际上是指理,合乎理的情方为至情。B、宏观上,世界是有情世界,人生是有情人生。“人生而有情。”世界上的事物,并非理所尽释,但一定都伴随情感的旋律。C、程度上,有情人生的最高境界是至情。“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生者可以死,死可以生,生而不可与死,死而不可复生者,皆非情之至也。”是谓至情。D、途径上,最有效的至情的感悟方式是戏剧。正确答案:A6、春香说杜丽娘“恁今春关情似去年”。杜丽娘对春天的关情,也是对自己青春的关情。()正确答案:对7、传奇每折限用一个宫调,一韵到底;杂剧每出不限只用一个宫调,可以换韵。()正确答案:错8、杂剧角色都可以唱,可独唱、对唱、轮唱和合唱。()正确答案:错9、杂剧体制的通例是四折一楔子;传奇出数不定,多是四五十出的长篇。()正确答案:对19.1金及元好问诗1、金朝诗歌内容触及现实矛盾和斗争作品数量很多,非常不尖锐,在形式方面大都模仿苏东坡和黄山谷。()正确答案:错2、金朝中叶,从十二世纪六十年代至十三世纪初,由于社会安定,作家偏于雕章凿句,追求形式上的新巧。()正确答案:对3、元好问是金朝最大的诗人,也是最后的诗人。()正确答案:对19.2《横波亭为青口帅赋》赏析1、本诗诗风豪迈苍劲,对偶工整,颈联尤为精炼清劲。()正确答案:对19.3元诗及虞集诗1、“元诗四大家”不包括以下哪一位?()A、虞集B、杨载C、范梈D、元好问正确答案:D2、元初的诗文作家大多是由宋、金入元的,他们受江湖诗派和唐诗的影响较深。()正确答案:错19.4明诗、高启诗1、台阁体诗歌的代表不包括以下哪位?()A、杨士奇B、高启C、杨荣D、杨溥正确答案:B2、锺惺、谭元春竟陵派吸取公安派反拟古、反传统,又对他们流于轻率浅露深表不满。()正确答案:对3、以下关于高启的评价不正确的是哪一项?()A、他是元末明初最杰出的诗人B、他尤其擅长五言古体诗,有“名诗之冠”的称号C、曾隐于吴淞青丘自号青丘子D、著有《高太史大全集》正确答案:B4、“吴中四杰”是指高启、扬基、张羽和哪一位?()A、杨士奇B、刘基C、徐贲D、杨溥正确答案:C19.5《登金陵雨花台望大江》赏析1、对本诗感情基调的体会分析正确的是()。A、第一段写景,第二段怀古,第三段寄兴,第四段咏今。B、第一段怀古,第二段写景,第三段寄兴,第四段咏今。4、“锦屏人忒看的这韶光贱”,“锦屏人”指什么人?()A、小姐杜丽娘B、丫环春香C、柳梦梅D、老爷、奶奶正确答案:D5、汤显祖“至情”理论的内涵不包含哪一项()?A、汤显祖的至情实际上是指理,合乎理的情方为至情。B、宏观上,世界是有情世界,人生是有情人生。“人生而有情。”世界上的事物,并非理所尽释,但一定都伴随情感的旋律。C、程度上,有情人生的最高境界是至情。“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生者可以死,死可以生,生而不可与死,死而不可复生者,皆非情之至也。”是谓至情。D、途径上,最有效的至情的感悟方式是戏剧。正确答案:A6、春香说杜丽娘“恁今春关情似去年”。杜丽娘对春天的关情,也是对自己青春的关情。()正确答案:对7、传奇每折限用一个宫调,一韵到底;杂剧每出不限只用一个宫调,可以换韵。()正确答案:错8、杂剧角色都可以唱,可独唱、对唱、轮唱和合唱。()正确答案:错9、杂剧体制的通例是四折一楔子;传奇出数不定,多是四五十出的长篇。()正确答案:对19.1金及元好问诗1、金朝诗歌内容触及现实矛盾和斗争作品数量很多,非常不尖锐,在形式方面大都模仿苏东坡和黄山谷。()正确答案:错2、金朝中叶,从十二世纪六十年代至十三世纪初,由于社会安定,作家偏于雕章凿句,追求形式上的新巧。()正确答案:对3、元好问是金朝最大的诗人,也是最后的诗人。()正确答案:对19.2《横波亭为青口帅赋》赏析1、本诗诗风豪迈苍劲,对偶工整,颈联尤为精炼清劲。()正确答案:对19.3元诗及虞集诗1、“元诗四大家”不包括以下哪一位?()A、虞集B、杨载C、范梈D、元好问正确答案:D2、元初的诗文作家大多是由宋、金入元的,他们受江湖诗派和唐诗的影响较深。()正确答案:错19.4明诗、高启诗1、台阁体诗歌的代表不包括以下哪位?()A、杨士奇B、高启C、杨荣D、杨溥正确答案:B2、锺惺、谭元春竟陵派吸取公安派反拟古、反传统,又对他们流于轻率浅露深表不满。()正确答案:对3、以下关于高启的评价不正确的是哪一项?()A、他是元末明初最杰出的诗人B、他尤其擅长五言古体诗,有“名诗之冠”的称号C、曾隐于吴淞青丘自号青丘子D、著有《高太史大全集》正确答案:B4、“吴中四杰”是指高启、扬基、张羽和哪一位?()A、杨士奇B、刘基C、徐贲D、杨溥正确答案:C19.5《登金陵雨花台望大江》赏析1、对本诗感情基调的体会分析正确的是()。A、第一段写景,第二段怀古,第三段寄兴,第四段咏今。B、第一段怀古,第二段写景,第三段寄兴,第四段咏今。C、第一段写景,第二段寄兴,第三段怀古,第四段咏今。D、第一段寄兴,第二段怀古,第三段写景,第四段咏今。正确答案:A2、对《登金陵雨花台望大江》感情基调的体会分析,每多歧解纷呈,或以为歌颂,或以为讥讽。()正确答案:对19.6《圆圆曲》赏析1、关于清代诗,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事哪一项?()A、清代诗拟古主义和形式主义盛行,但现实主义传统在一些具有进步思想和民族意识的作家中仍有继承和发展。B、清代的文字狱冲淡了诗人对社会矛盾的深入观察和揭露,限制了清诗获得更高的成就。C、清代诗追求创新,流派纷呈,风格多样,但成就还是不及元明两代。D、清代诗人有黄宗羲、钱谦益、吴伟业、王士祯、沈德潜、郑板桥、张问陶、乾隆三大家、晚清龚自珍、魏源、黄遵宪等。正确答案:C2、《圆圆曲》是“梅村体”的代表作,也是吴伟业著名的长篇歌行。()正确答案:对3、《圆圆曲》用典频繁而贴切,引人联想,耐人寻味;丽藻铺陈,蝉联转韵。()正确答案:对4、关于《圆圆曲》主题有两种观点:一是歌颂爱情说,二是缅怀明代说。()正确答案:错20.1金及元好问词1、金代词坛的代表人物不包括()。A、宇文虚中、元好问B、吴激、蔡松年C、党怀英、赵秉文D、虞集、杨载正确答案:D20.2萨都剌词1、以下哪部名作不是出于萨都剌?()A、《鬻女谣》B、《摸鱼儿·雁丘词》C、《念奴娇·登石头城》D、《满江红·金陵怀古》正确答案:B2、萨都剌的词词风豪迈,用语精炼,思笔流畅。()正确答案:对3、萨都剌的词主调表现了对社会现实的深沉忧患、清醒的认识及审视历史时的“兴废之感”。()正确答案:对20.3《百字令·登石头城》1、全篇登高览景,即目遣怀,以作者眼所见、心所感为线索,将读者引入了一个俯仰古今的高远艺术境界。()正确答案:对2、这首词的上篇谷替陵迁,人事无常,而山河依旧,宇宙永恒。()正确答案:错20.5杨慎及其词1、杨慎广泛吸收六朝、初唐诗歌的一些长处,形成他“浓丽婉至”的诗歌风格。()正确答案:对2、杨慎著述宏富,著作达百余种,他的作品主要收入()。A、《升庵外集》B、《升庵遗集》C、《陶情乐府》D、《升庵集》正确答案:D20.6《临江仙》赏析1、本词哲理:人生虽然美好,但十分短促,与永恒的宇宙、历史长河相比,一时的是非成败转眼即成虚空。()正确答案:对2、这首词选自杨慎《廿一史弹词》第三段说秦汉的开场词。()正确答案:错21.1清与顾贞观词1、康熙三鼎足是指()。A、陈子龙、宋征舆、夏完淳B、纳兰性德、陈维崧、朱彝尊C、项廷纪、蒋春霖、谭献D、王夫之、屈大均、王士禛。正确答案:B2、以下关于顾正冠说法不正确的是哪一项?()A、贞观工诗文,词名尤著,著有《弹指词》、B、顾贞观与陈维嵩、朱彝尊并称明末清初“词家三绝”。C、顾贞观词以“真”取胜:写景逼真传神。词风“清丽婉约,哀感顽艳,格高韵远,独具特色。”D、同时又与纳兰性德、曹贞吉共享“京华三绝”之誉。正确答案:C3、明末云间词派之流风余韵的代表人物包括()。A、陈子龙、宋征舆、夏完淳B、纳兰性德、陈维崧、朱彝尊C、项廷纪、蒋春霖、谭献D、王夫之、屈大均、王士禛。正确答案:A21.2顾贞观《金缕曲》赏析1、关于《金缕曲》艺术特色,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本词采用了白描手法。B、全词语言,多是感情的真实流露,较少雕琢,虽质朴自然,却不够洗练,不够含蓄,故全词有篇而无句。C、用典既不冷僻又自然贴切,语言平易,如叙家常。D、抒情曲折婉转,一片性灵溢诸墨楮之间。正确答案:B2、对本词的解析,不正确的是哪一项?()A、首句为全词奠定了感情基调。B、作者对“魑魅”之痛恨是与汉槎相通的,但“应见惯”、“总输他”又不无劝慰好友应该旷达之意。C、“冰与雪,周旋久”指塞外冰雪不断,表达了作者对老友所处环境的担忧。D、“只绝塞,苦寒难受”,表现了作者对好友的现状无比关切、痛心之情。正确答案:C21.3纳兰性德词1、纳兰性德词风凄恻哀艳,悼亡之词尤称绝调,有满洲第一词人之誉。()正确答案:对2、著有《通志堂集》、《侧帽集》、《饮水词》等,并主持编撰了一部佛学汇编——《通志堂经示》。()正确答案:错3、纳兰性德的词以“真”取胜:写景逼真传神。词风“清丽婉约,哀感顽艳,格高韵远,独具特色。”()正确答案:对21.4纳兰性德《金缕曲》赏析1、《金缕曲•亡妇忌日有感》是纳兰性德悼亡词中的代表作,也是他词风转折之前的作品。()正确答案:错2、全词语言,多是感情的真实流露,较少雕琢,虽质朴自然,却不够洗练,不够含蓄,故全词有篇而无句。()正确答案:对3、《金缕曲•亡妇忌日有感》的风格特点正在于哀感顽艳。()正确答案:对22.1《霍小玉传》赏析1、关于《霍小玉传》文本中出现的其他女子,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霍小玉、卢氏、营十一娘、鲍十一娘、小玉母亲净持等均反映了当时社会上不同阶层女性的生命状态。B、相对而言,青衣鲍十一娘是女性中的成功者,她基本可以主宰自己的命运,是自己命运的决定者。C、这些女子也不能摆脱被奴役的命运,他们是唐代男权社会的牺牲品。D、卢氏虽出身望族闺门,他也摆脱不了被遗弃的命运。正确答案:B2、关于唐传奇标志中国小说走向成熟的原因,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哪一项?()A、唐传奇在内容和题材上有所丰富和扩大。B、小说结构上从六朝笔记小说“粗陈梗概”发展到有头有尾、结构完整、内容丰富的较长故事。C、故事情节上,已从一般的叙述委婉曲折、波澜埋伏发展到风趣有致的故事。D、语言由简率古朴发展到文辞华丽、生动形象的优美文学语言。正确答案:C3、唐传奇《霍小玉传》的作者是()。A、元稹B、白居易C、陈鸿D、蒋防正确答案:D4、关于霍小玉的悲剧,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霍小玉出身高贵,不幸沦落下沉,生活屈辱,她把全部希望都寄托在李益身上,借以改变自己的命运。B、李益负心是导致霍小玉悲剧的直接原因。C、霍小玉所受到的早期家庭教育与后来的生活形成反差,也是导致其悲剧的原因。D、以上都正确。正确答案:D5、关于《霍小玉传》本文的艺术手法,说法正确的是()。A、文本中李益的薄情与小玉的痴情对比强烈。B、善于以景物描写烘托人物个性。C、善于以细节描写多层面刻画人物个性。D、以上都正确。正确答案:D6、霍小玉悲剧的原因何在?()A、唐朝门阀制度盛行,法律的阻隔是一种极其现实的羁绊。B、主人公对待感情的态度的巨大差异。C、李益的性格软弱。D、以上都正确。正确答案:D7、从霍李爱情悲剧中,我们可以获取的启示不包括()。A、女性要经济独立,不依附于男人。除了爱情,生活丰富多彩。B、女性要实现人格的独立,丰富自身的内涵,提升文化素养。C、男性应该恪守道德底线,一旦承诺,就要承担。D、相对于女性而言,男性的爱情责任要小得多。正确答案:D8、下列关于霍小玉、崔莺莺二人的选择大相径庭的原因,不正确的是()。A、崔莺莺屈服于现实,放弃以前的浪漫情怀和叛逆精神,毅然斩断情丝,埋葬了爱情,与她成熟冷静、理智刚强的个性有很大关系。B、霍小玉天真任性、倔强固执、不屈服命运的个性在其爱情的追求中表现得淋漓尽致。C、蒋防《霍小玉传》站在封建正统立场来塑造人物,以符合封建礼教的价值观念来评判事件与人物。D、蒋防《霍小玉传》痴心和纯情而感动,极为痛恨李益薄情寡义的行为。正确答案:C22.2《小翠》赏析1、“女倚几弄带,不惧,亦不言……摩挲杖痕,饵以枣栗。”从中可以看出小翠什么样的性格?()A、小翠不知道自己家在哪儿,遭老妇人垢骂而不作辩解,说明她的确很呆、很傻。B、说明小翠很心疼元丰。C、小翠开朗,遇事不惊,能处之泰然。D、小翠性格柔弱,情绪激动。正确答案:B2、关于小翠的形象,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小翠的超脱,衬托了王侍御夫妇的鄙劣,反映了善良的人们为社会所不容的现实。B、小翠的形象反映了蒲松龄内心不为世人理解的痛苦。C、小翠是个狐精,不能以人待之。D、小翠是个心地善良的女子,知恩必报。正确答案:C3、本文主要通过系列情节来刻画狐女小翠,其先后顺序是()。A、巧饰冢宰、医治元丰、戏为衮冕、打碎玉瓶、从容而去。B、巧饰冢宰、戏为衮冕、从容而去、医治元丰、打碎玉瓶C、巧饰冢宰、戏为衮冕、医治元丰、打碎玉瓶、从容而去D、戏为衮冕、巧饰冢宰、打碎玉瓶、医治元丰、从容而去正确答案:C4、关于《聊斋志异》,说法正确的是()。A、《聊斋志异》是蒲松龄的代表作,在他三十岁左右已基本完成。B、《聊斋志异》是我国白话小说中的珍品。C、《聊斋志异》近五百篇,体裁并不一,但基本属于笔记小说的体制范围。D、聊斋志异》中,不少篇章虽取材于民间传说,却表现了作者的理想和爱憎,有明确的主题和鲜明的倾向。正确答案:D23.1《红楼梦》片段赏析1、林黛玉与贾宝玉的分歧在哪里?下列说法正确的有()。A、宝玉:让我走近关爱你,“我便立刻因你死了也情愿。”林黛玉:“你何必为我而自失。殊不知你失我自失。可见是你不叫我近你,有意叫我远你了。”B、爱情充满着曲折和误会,也无法预知结局,二人深爱着对方,但不敢直接表达。试探是二人的共同选择。C、贾宝玉也无法决定他自己的婚姻,但林黛玉没有考虑那么多,只要宝玉爱自己就可以了。D、以上都对正确答案:D2、《红楼梦》又名什么?A、《再生缘》《石头记》B、《石头记》《风月宝鉴》C、《风月宝鉴》《情僧风月》D、《石头记》《情僧风月》正确答案:B3、薛宝钗对宝黛二人吵架的态度是什么?()A、积极撮合B、冷眼旁观C、背后中伤D、关心鼓励正确答案:B4、凤姐在宝钗机带双敲之后,她的态度与原先比有了什么变化?()A、依旧支持宝黛爱情B、由支持转为暧昧C、由反对转为支持D、与林黛玉走的更近了正确答案:B5、当林黛玉要贾宝玉:“你只管看你的戏去,在家里作什么?”贾宝玉为什么感到失望?以下分析不正确的是()A、林黛玉对宝玉无情无义,因此宝玉很绝望。B、宝玉很关心林黛玉,没有想到林黛玉奚落他,因此很是失落。C、黛玉的的潜台词是:看戏可以和宝钗、湘云等在一起,我病了算什么?你还有那么多美女陪伴。你去找他们吧。因此,宝玉感到很失落。D、宝玉对林黛玉不理解自己,感到很无奈也很委屈。正确答案:A6、湘云、袭人是怎么样评论宝钗与黛玉的?()A、湘云认为林黛玉喜欢使性子,薛宝钗人缘好。B、袭人觉得黛玉很勤劳,女工做得好。C、湘云和袭人都喜欢黛玉。D、湘云和袭人都不喜欢宝钗。正确答案:A24.1《在酒楼上》赏析1、鲁迅的()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奠定了新文化运动的基石。A、《狂人日记》B、《在酒楼上》C、《野草》D、《孤独者》正确答案:A2、下列关于鲁迅《在酒楼上》的评价中错误的一项是()。A、“独异个人”和庸众的对立模式,《狂人日记》的抗争到《在酒楼上》的灰暗心境。B、《狂人日记》、《孤独者》、《伤逝》是一个完整的清醒知识分子的失败谱系。C、《孤独者》是失败之人崩溃前的最后状态,《在酒楼上》是他的崩溃过程。D、《在酒楼上》是鲁迅对自我悲剧人生可能性的叙写,那么,《野草》则是鲁迅直入内心、穿越致命绝望的一次精神探险。正确答案:C3、周作人评价鲁迅的《在酒楼上》为()。A、“最有鲁迅气氛的小说”B、“研究中国社会最深刻的四部作品之一”C、不是鲁迅最有名的小说,但却是鲁迅最好的小说。D、最有鲁迅气氛的小说。正确答案:D4、夏志清认为,《在酒楼上》是鲁迅艺术水准最高的“诗化小说”之一。()正确答案:错5、《在酒楼上》收入在鲁迅的短篇小说集《彷徨》,着力于书写新知识分子的内心世界。()正确答案:对24.2解题与作品叙事分析1、下列关于《在酒楼上》的解题,说法不正确的是()。A、酒楼是一个公共空间B、酒楼具有舞台性C、酒楼的喧杂方便主人公交谈较私密的话题D、酒的放松性和情感催化功能正确答案:C2、下列关于《在酒楼上》写作背景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在酒楼上》写作于辛亥革命退潮之时。B、故事描写的是经历过辛亥革命从高潮到失败的知识分析。C、鲁迅正经历着他生命中的第二次绝望。D、对已逝的兄弟情谊的深深眷顾和对妻子朱安情感的梳理。正确答案:A3、下列关于“梦中的女孩”顺姑在小说中的形象意义,说法不正确的是()。A、“梦中的女孩”象征作者对于理想世界与理想人性的美好向往。B、阿顺的病肺炎和作者类似,象征了作者对于身体和灵魂关系的思考。C、阿顺的死体现了作者的绝望悲凉的情绪,把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引人深思。D、送顺剪绒花表现了作者对曾经理想世界的最后希望。正确答案:D4、《在酒楼上》有两条线索,一个是显意识的吕纬甫还乡,一个是潜意识的“我”还乡。()正确答案:对24.3《在酒楼上》艺术特点1、《在酒楼上》鲁迅运用了哪些意象?()A、公共空间、雪、剪绒花B、雪、剪绒花、坟C、公共空间、雪、坟D、公共空间、剪绒花正确答案:C2、下列关于“我”和吕纬甫的关系描述,不正确的是()。A、“我”和吕纬甫都是鲁迅生命的两个侧面。B、“我”是鲁迅生命的内化,吕纬甫是鲁迅生命的外化。C、“我”和吕纬甫的对话实际上是鲁迅生命的自我对话。D、两个人都是审问者,两个人都是忏悔者,两个人都是追问者,两个人都是坦诚者。正确答案:B3、复调小说区别于那种基本上属于描述性的已经定型的欧洲小说模式。()正确答案:错4、“我”和吕纬甫相互影响、互相渗透的对偶式人物。()正确答案:对24.4《在酒楼上》思想内涵1、鲁迅从()方面讨论了知识分子精神困境的来源。A、知识分子的使命与现实B、知识分子的生存需求C、知识分子自我价值的沦丧D、以上都有正确答案:D2、《在酒楼上》,鲁迅没有探讨哪一项问题?()A、日常性和启蒙性B、知识分子问题C、中国革命的出路D、传统循环史观正确答案:C3、通过峰子、蝇子的故事引用,鲁迅试图探讨个人生存的循环问题。()正确答案:错4、《在酒楼上》开放式结尾对未来的信心与期待建构了一种新型的生命态度。()正确答案:对25.1《春风沉醉的晚上》作品导入1、下列关于《春风沉醉的晚上》中郁达夫思想发展背景描述不正确的是()。A、1923前后,郁达夫有较多的机会接触中国现实生活,了解下层人民的痛苦和希望。B、亲睹了蓬勃发展的农民运动,亲聆到广泛传播的革命思想。C、受革命形势的影响,已接触马克思主义。D、他的目光也开始从先前较多地注视知识分子狭小的圈子,转移到更广大的劳动人民。正确答案:B2、郁达夫的名作(),最早描写现代工厂的女工,是带有一点社会主义色彩的小说。A、《出奔》B、《她是一个弱女子》C、《沉沦》D、《春风沉醉的晚上》正确答案:D3、下列关于郁达夫的介绍不正确的是()。A、郁达夫原名郁文,是现代著名作家。B、他是创新社发起人之一。C、他的《沉沦》是最早的白话短篇小说。D、他对文学创作的看法是“文学作品,都是作家的自叙传”。正确答案:C4、郁达夫认为“文学作品,都是作家的自叙传。”()正确答案:对25.2解题与情节结构分析1、关于该作品题目用词的解读,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春风”说明了故事发生的季节。B、“春风”正如作者的心情,蕴含着希望,不含一点伤感。C、“沉醉”标明叙述的抒情性。D、“沉醉在春风”中是对春风的一种强化。正确答案:B2、关于《春风沉醉的晚上》和传统的才子佳人小说的异同之处,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小说的主人公是知识分子和底层女工,类似于传统才子佳人小说中的读书才子与娼妓优伶。B、故事情节也颇为类似,才子遇难,心绪难平,颓废灰心之时遇到佳人,佳人的理解和慰藉使得他重燃对于生活的希望。C、本文和传统小说一样,强调“相知”。D、传统小说只重视精神的沟通,本文还有对于欲望的压抑。正确答案:C3、在《春风》里,写出了一个浪子面对人类的正直和善良而产生的自惭和怜悯。()正确答案:对4、郁达夫往往把“忏悔”作为一种内心深处绝望的抗争,通过忏悔宣泄内心的痛苦,同时也使情感得到了净化。正确答案:错25.3“零余者”形象分析1、()不属于“零余者”形象特征。D、以上都对。正确答案:D3、城市是萧萧的梦想,但乡村生活是萧萧的现实。()正确答案:对4、以萧萧为中心,一边是城市,构成了对乡村惘惘的威胁,一边是乡村,整个运转表现出一种巨大的惯性。()正确答案:对26.3“女学生”意象与民俗理解1、关于沈从文对民俗与人情的理解,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A、藉书写达到反思的目的。B、强调民俗与人情,是保护传统文化的必要方式。C、不以“乡间愚民愚俗”的冷酷批判面对,而是带着人道主义关怀。D、“随处阅读大书”,以多元视角审视负面民俗。正确答案:B2、下列关于沈从文《萧萧》中“女学生”的意象,说法正确的是()。A、对女学生的叙述完全是虚写,她们就象是小说的后景。B、“女学生”的意义,不仅仅在于给小说一个时代的背景,她们暗示着一种对于制度的自觉的反省与反抗的力量。C、结尾表现新的变数和希望。D、以上都对。正确答案:D26.4艺术成就与思想内涵1、《萧萧》的艺术成就包括()。A、从容舒缓的牧歌情调B、二元叙述视角C、湘西地域文学的开创D、以上都对。正确答案:D2、下列关于沈从文《萧萧》中从容舒缓的牧歌情调,分析错误的是()。A、作品非常注重故事情节的曲折性与戏剧性。B、结构和风格上都像是一篇叙事散文C、整个作品如同一曲舒缓的牧歌,调子中有哀怨与忧伤。D、总体呈现出的色彩是柔美与明朗的。正确答案:A3、从根本上讲,萧萧和族人都是以淳朴的天性自在生存,形成了沈从文所梦想的“人性的希腊小庙”。()正确答案:对4、作者对乡土湘西的态度极为复杂,既眷恋又反思,表现出一种“湘西式的孤独”。()正确答案:对5、萧萧是传统女性命运的代表,女学生则代表着现代的自由女性。()正确答案:对6、《萧萧》的实质是以萧萧为代表的自由女性与传统的乡土湘西的对比。()正确答案:错27.1《断魂枪》1、《断魂枪》一书包括()。A、《离婚》、《檀香扇》、《柳家大院》、《月牙儿》、《阳光》B、《离婚》、《檀香扇》、《柳家大院》、《月牙儿》、《老字号》C、《离婚》、《断魂枪》、《柳家大院》、《月牙儿》、《阳光》D、《离婚》、《老字号》、《柳家大院》、《月牙儿》、《阳光》正确答案:C2、《断魂枪》的写作背景是()。A、老舍与武侠的缘分B、西方文明冲击的社会背景C、老舍对传统文化现代命运的关注D、以上都对正确答案:D3、以下关于老舍的介绍中,不正确的是()。A、老舍是他在小说《老张的哲学》中开始使用的笔名。B、他是中国小说家、收藏家、戏剧家。C、老舍的名作《断魂枪》写作于1935年初秋,在山东齐鲁大学、山东大学任教期间。D、老舍在1946年赴美讲学期间,将《断魂枪》改编为三幕四场话剧《五虎断魂枪》,人物仍然是“神枪王”,但该名叫王大成。正确答案:B4、《断魂枪》发表之前,老舍已经开始对传统文化现代命运的关注。()正确答案:对27.2《断魂枪》小说人物1、《断魂枪》小说中为何要把沙子龙的职业设定为拳师?()A、镖局与工商业关系紧密。B、走镖是旗人的一种常见职业。C、断魂枪代表农业文明,火车、快枪代表工业文明。D、以上都对。正确答案:D2、社会转型语境中沙子龙的身份迷惘体现在()。A、对新社会身份“老板沙”的无奈顺从。B、对内心自我“神枪沙”的寂寞守护。C、分裂的身份认同造成悲情的“不传”。D、以上都是。正确答案:D3、关于《断魂枪》中的三个代表人物所代表的三种类型和关系,说法不正确的是()。A、三个人物的主导行为方面基本上分别代表了三种文化形态。B、沙子龙是个看客,也是连接起沙子龙和王三胜的角色。C、王三胜和孙老者从侧面烘托了沙子龙的形象。D、沙子龙是小说的主人公,但其形象却主要是通过王三胜和孙老者的行为和心理活动凸显出来的。正确答案:B4、《断魂枪》用第三人称叙述了三个人和三件事,故事的焦点是:“传”还是“不传”。()正确答案:错5、《断魂枪》的二元对立主要表现在中国和西方的空间对立和传统和现代的时间对立。()正确答案:对27.3末世情节与小说重点1、下列关于沙子龙末世心态的分析,说法正确的是()。A、从中国民间传统来讲,家传秘技确实有保守不传的传统。B、沙子龙之所以不传,是因为珍爱这个传统文化,宁为玉碎不为瓦全。C、“不传”是一种审美,与自己心中的完美长相厮守,留给世人不尽的哀伤。D、以上都对。正确答案:D2、“断魂枪”代表着这个社会千千万万的传统事物在现代性的冲击下的一种命运。()正确答案:对3、月夜练枪,象征着沙子龙的妥协退让与国术即将消逝。()正确答案:错27.4《断魂枪》艺术特色与思想内涵1、《断魂枪》民族化的传统小说表现手法传统评书格局,具体表现为()。A、精心布局,一波三折。B、欲扬先抑,戏剧性强。C、善于留白,意犹未尽。D、以上都对。正确答案:D2、以下不属于《断魂枪》中所采用的传统叙述方式的是()。A、从传统说书艺术中借鉴“说—听”模式形成中国小说发展过程中富有民族特征的叙事角度。B、第三人称叙事结合西方限制视角,形成文本“空白”。C、全知视角下时代的氛围和变迁。D、正面描写塑造沙子龙的形象。正确答案:D3、《断魂枪》文化层面的思想内涵:剖析了传统文化习俗和工业社会文化的冲突和矛盾。()正确答案:错4、《断魂枪》社会历史层面的思想内涵:从前现代向现代工业社会转变中,中国人的生活方式面临巨大变动。()正确答案:对5、《断魂枪》生命意识层面的思想内涵:体现了末路英雄、命运原型和生不逢时的主题。()正确答案:对28.1白先勇《那片血一般红的杜娟花》作品导入1、白先勇出版的短片小说集有()。A、《寂寞的十七岁》、《台北人》、《蓦然回首》B、《孽子》、《台北人》、《纽约客》C、《孽子》、《游园惊梦》、《纽约客》D、《寂寞的十七岁》、《台北人》、《纽约客》正确答案:D2、下列关于白先勇,说法不正确的是()。A、1960年在台湾创办《现代文学》杂志。B、《台北人》是白先勇的的长篇小说集,入选20世纪中文小说一百强,是一部深具复杂性的长篇小说集。C、其父为原国民党高级将领白崇禧。D、白先勇描写新旧交替时代人物的故事和生活,富于历史兴衰和人世沧桑感。正确答案:B3、《台北人》描写了台湾社会各阶层人物在新旧时代交替中的人生转变,具有历史兴衰和人世沧桑感。()正确答案:对4、《那片血一般红的杜鹃花》是白先勇小说集《寂寞十七岁》中的一篇。()正确答案:错28.2解题、情节线索与叙事方式1、下列情节发展顺序中正确的()。A、基隆港认尸,王雄与丽儿的故事,认识王雄,王雄自杀B、基隆港认尸,认识王雄,王雄与丽儿的故事,王雄自杀C、认识王雄,王雄与丽儿的故事,王雄自杀,基隆港认尸D、基隆港认尸,认识王雄,王雄自杀,王雄与丽儿的故事正确答案:B2、以下关于《那片血一般红的杜鹃花》解题,说法正确的是()。A、无论是杜鹃鸟还是杜鹃花,在文学上,都是赋予哀怨、思念、羁旅乡愁的象征的文化意蕴。B、题目上的“血”字,意味着不吉祥,甚至是死亡。C、血字为全文奠定了基调,使得文章的悲剧色彩更鲜明了。D、以上都对。正确答案:D3、小妹仔是王雄的回忆,是他不肯放手的乡愁,他把对小妹仔的爱投射在丽儿身上。()正确答案:对4、王雄和小妹子的记忆代表了过去,王雄和喜妹的关系代表了现实。()正确答案:错28.3小说中意象的语义分析和王雄的精神分析1、关于隐喻的介绍,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隐喻是隐去喻词,由本体和喻体直接连接组成的比喻。B、“诗六义”中的“比”也即“以彼物比此物”的比喻。C、从形式上来说,隐喻隐去喻词,由本体和喻体直接结合构成。D、隐喻的重心由一般比喻突出两者之间的“同”转向了强调本体、喻体之间的“比”,由此也使这样一种结合涵蓄的意味更加丰富。正确答案:D2、作者用刺猬暗示出王雄当时的绝对孤独,并隐约预示王雄对喜妹威胁的反攻。()正确答案:对3、以下关于《那片血一般红的杜鹃花》中“杜鹃”的隐喻意义,说法正确的是()。A、杜鹃啼血暗示王雄和杜宇一般,由于“情”的执着而魂兮归来。B、杜鹃的“思归”和王雄的“怀乡的哀愁”暗中吻合。C、杜鹃的怨恨正是去控诉社会的不公平和倾泄自己满腔的愤怒。正如王雄,成为社会与命运的牺牲品。D、以上都对。正确答案:D4、鱼缸的破碎象征着丽儿和王雄的隔膜和对禁锢的冲决。丽儿终究“离开”。()正确答案:对5、《那片血一般红的杜鹃花》中王雄本我和超我失衡的深层原因是()。A、时间、空间因素。B、王雄理想的异化和寄托。C、自杀欲求D、以上都对。正确答案:D6、以下关于《那片血一般红的杜鹃花》中“杜鹃花园”的隐喻意义,说法正确的是()。A、现代城市中的乡土世界。B、它象征着王雄的精神家园和乡愁寄托。C、它象征永恒童稚与纯真,是一个不被俗世或肉体污染的灵性世界。D、纯洁的灵性世界。正确答案:B28.4思想内涵与艺术特征1、下列关于《那片血一般红的杜鹃花》的艺术特征分析,说法不正确的是()。A、第一人称叙事结构全文,相对客观的叙述视角,助于对王雄乡愁的理解。B、丽儿和小妹仔的形象就是一种重叠,过去的丽儿和现在的丽儿则是现实时间的流动。C、虚幻的想象终究敌不过真实的空间,小说表达了一种空间的悲剧。D、空间的设计交织着主人公王雄流浪与乡愁、漂泊与渴望归宿、过去与当下、现实与期待几组复杂的情感。正确答案:C2、《那片血一般红的杜鹃花》的思想内涵是()。A、潜藏在男女情谊故事表层下的怀乡之情。B、对下层人民的人文关怀。C、灵与肉的冲突。D、以上都对。正确答案:D3、一般人随着年岁增添,肉性加重,灵性减少。王雄却以“庞大的肉身”,寻求灵性的境界,而酿成悲剧。()正确答案:对4、王雄的怀乡之情中不仅饱含着思乡的愁苦和不能返乡的无奈,更充盈着对流亡命运的控述和悲壮的抗争。()正确答案:对29.120世纪现代新诗的起源和发展1、下列关于现代新诗的介绍,说法不正确的是()。A、时间上诞生于辛亥革命时期。B、形式上白话语言,打破旧诗词格律,借鉴外来诗体形式。C、内容上表现新时代的生活和思想情感。D、形式灵活自由。正确答案:A2、闻一多的“三美”理论不包括()。A、音乐美B、书法美C、绘画美D、建筑美正确答案:B3、下列关于新诗在10年代的“尝试”,说法不正确的是()。A、最初试验并倡导新诗的杂志是《新青年》。B、最早的倡导者和作家主要有胡适、刘半农、沈尹默、鲁迅、刘大白等。C、最早的新诗集《尝试集》。D、最早的新诗主张是胡适说的“话怎么说,诗就怎么写。”正确答案:B4、下列关于20年代,新诗发展的说法正确的是()。A、新诗的奠基之作是《女神》,抒情性、个性化、自由精神得到充分体现。B、新诗初步的规范化是新月派,主张理性节制情感。C、徐志摩是古典理想的现代重构。D、《志摩的诗》在实验与创造中寻求内容与形式的统一。正确答案:C29.2李叔同《送别》1、这首诗最大的特点是新形式旧内容。这是新诗初创期局限性的表现,但也展现作者的创造力。()正确答案:对2、下列关于《送别》的介绍,说法正确的是()。A、它是“学堂乐歌”的代表作之一,二三十年代曾风行一时。B、《早春二月》、《城南旧事》等影片也以此作为电影插曲。C、李叔同根据日本《旅愁》的旋律乐谱作词。D、以上都对。正确答案:D3、《送别》中采用了哪些古典意象构筑送别场景?()A、长亭、古道、芳草碧天、晚风B、长亭、古道、芳草碧天、折柳C、古道、芳草碧天、D、长亭、晚风、芳草碧天、羌笛正确答案:A4、这首诗说明古典诗歌与现代新诗水火不容,古典诗歌只是现代新诗的一个资源而已。()正确答案:错5、下列关于李叔同的介绍,说法不正确的是()。A、他是中国现代艺术教育拓路先行者。B、1918年他出家,法名演音,字弘一,成为我国近代德高望重的律宗高僧。C、他是第一位将西方古典音乐介绍到国内。D、他是最早创作、倡导中国现代木版画艺术的教育家。正确答案:C29.3刘半农《教我如何不想她》1、下列关于刘半农的介绍,说法不正确的是()。A、他是我国“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先驱之一。B、著名的文学家、语言学家、教育家。C、著有诗集《扬鞭集》和《清凉歌集》。D、译著有《法国短篇小说集》、《茶花女》等。正确答案:C2、刘半农的新诗理论是()。A、增多试体B、重造新韵,真是自然C、向民歌学习D、以上都是。正确答案:D3、诗中的“她”代表远方游子日夜思念的祖国,情爱意象具有象征意味。()正确答案:对4、《教我如何不想她》写法上采用传统歌谣比兴的手法。()正确答案:对29.4戴望舒《我的记忆》1、下列关于戴望舒的介绍,说法不正确的是()。A、20世纪上半叶杰出的天才诗人,一生留下的诗作仅有90多首。B、现代诗派的代表人物,被称为中国象征派诗歌的代表诗人。C、戴望舒的诗歌主要受中国古典诗歌和德国象征主义诗人影响。D、在理论和创作实践,他都对中国新诗的发展产生过相当大的影响。正确答案:C2、下列不属于《我的记忆》韵律特点的是()。A、外在格律、节奏完美统一、外在形式上的格律美。B、大胆探求内在诗情和内在节奏的一致,变格律美为旋律美。C、抛弃了对押韵的追求。D、诗中每一个意象都是内在情绪与外在物象在想象中的自然遇合的产物。正确答案:A3、下列关于文本的解读,说法不正确的是()。A、第一节为全诗确立了自怜、感伤、孤独的基调。B、第二节通过意象表现记忆的特征。C、第三节通过记忆作自我的审视与观照。D、以上都对。正确答案:D4、“我”与“我的记忆”具有互换性。记忆与现实既相互对立,又相互吸引并成为一个整体。()正确答案:对5、首尾两节的反复呼告,诗人试图构筑一个记忆的世界来与现实保持一种“距离”。()正确答案:对29.5徐志摩《偶然》1、本诗音乐美的特点表现为()。A、内在精神的调和B、形式的完美C、内容形式的和谐统一D、以上都对。正确答案:D2、《偶然》的张力结构表现为()。A、“偶然”是抽象化的时间副词,写的是两件比较实在的事情,构成抽象和具象之间的张力。B、以“二元对立”式的情感态度C、语义上的“矛盾修辞法”D、以上都对。正确答案:D3、下列关于徐志摩的介绍,说法不正确的是()。A、著有诗集《志摩的诗》,《翡冷翠的一夜》、《猛虎集》、《云游》。B、追求艺术形式的整饬、华美,具有鲜明的艺术个性,为新月派的代表诗人。C、以1927年为界,前期是“迷惘—沉落”期,艺术表现上注意理性节制。D、“理想—浪漫”期出版《志摩的诗》和《翡冷翠的一夜》,前者侧重对理想的追求,后者则主要表现爱情思绪。正确答案:C4、《偶然》写于1926年5月,是徐志摩和陆小曼合写剧本《卞昆冈》第五幕里的唱词。()正确答案:对5、正是“爱”、“美”和“自由”三者的平衡协调,才导致了诗歌形式的和谐平衡,音节的匀称与流动。()正确答案:对30.1关于余光中1、余光中受到西方现代派影响比较大的时期是他创作的()。A、早期B、中期C、中晚期D、晚期正确答案:A2、余光中作品中,以乡愁为主题的诗不包括()。A、《五菱少年》B、《民歌》C、《夜读曹操》D、《唐马》正确答案:C30.2“乡愁”的文学渊源1、《乡愁》在()的使用上明显地体现了它的现代质感。A、语言B、意境C、形式D、意象正确答案:D2、《诗经·幽风·东山》中表达的是()的思乡之情。A、戍边士卒B、远嫁妇女C、流离难民D、在外使节正确答案:A30.3《乡愁》赏析1、《乡愁》在艺术上的反向体现在()。A、追求语言的华丽B、有大量的文字重复C、运用大量的典故D、追求语言的格律正确答案:B2、现代意义上的故乡,不仅仅是某一个具体的居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