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用电常识_第1页
安全用电常识_第2页
安全用电常识_第3页
安全用电常识_第4页
安全用电常识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安全用电知识目录一、基本知识二、生活用电三、生产用电四、电气安全常识五、触电急救常识一、基本知识1、交流电、直流电交流电(AC):一般指大小和方向随时间作周期性变化的电压或电流。直流电(DC):大小和方向都不变或大小有一定变化但方向不变的电压或电流。电流单位:安培,A电压单位:伏特,V交流电转换为直流电称为整流直流电转换为交流电称为逆变交流电压整流后变为直流电压交流电压直流半波直流全波2、电压等级高压:500kv;330kv;220kv;110kv;35kv;10kv;(我国有特高压:1000kv;800kv)一般电压:380v通常称动力电,三相电压。220v通常称民用电,单相电压。人体安全电压:我国规定安全电压额定值的等级为42V、36V、24V、12V、6VIEC标准规定,在通常状况下,接触电压上限值为交流50V或无波纹直流120V。

3、家庭用电线路家用进户电箱漏保,总开关各分路断路器接零端子接地端子二、生活用电1、家用插座、开关(220V)带开关的插座简单的三眼插座插座带二个开关分别控制二盏灯接线板接线板使用注意事项:(1)选用大品牌、质量好的。(外观精致、铜片厚实)(2)放置位置合理、方便。(3)不要超负荷使用。(4)不要带负荷使用接线板自带的小开关。(5)特殊功能:滤波、防雷保护、漏电保护、过载保护。

2、日光灯、白炽灯日光灯镇流器是易发热元件,质量不好的镇流器易导致漏电甚至火灾插口螺口在一般散热条件下点亮时,60瓦的白炽灯泡表面温度为137-180度,100瓦的约为170-220度,200瓦的约为160-300度。安全使用白炽灯泡须使之与易燃物保持一定距离。螺口灯座带电面积大,插口灯座带电面积小,在使用时务必注意。更换灯泡时必须先停电。如白炽灯安装在户外时应有防雨措施。3、快速电水壶快速电水壶结构简单,使用方便,但没有干烧保护措施应养成用完立即拔掉插头的习惯4、微波炉5、电磁炉(1)电磁炉最忌水汽和湿气,应远离热气和蒸气。电磁炉内有冷却风扇,故应放置在空气流通处使用,出风口要离墙和其他物品10厘米以上。另外,电磁炉的使用湿度为10%-40%,因此,梅雨季节最好别使用。(2)在使用时,炉面上不要放置小刀、小叉、瓶盖之类的铁磁物件,也不要将腕表等易受磁场影响的物品放在炉面上或带在身上。(3)电磁炉使用完毕,不要马上拔下电源插座,应等风扇将炉内温度降至正常自动断电后(即听到电磁炉里没有响动),方可拔下电源,再取下铁锅,以防留下火灾隐患。并且,这时面板的加热范围圈内切忌用手直接触摸,防止烫伤,让其在通风环境中自行降温。(4)因使用中油烟较多,电磁炉外表应保持清洁卫生,清洁时不可直接用水冲洗机体。(5)家用电磁炉最大功率为2100W,应使用10A以上的专用插座,最好不要用普通的接线板。(6)电磁炉使用时不可与其它家电靠的过近。(7)使用心脏起搏器者,经咨询医生,确认无影响后,方可使用。(8)使用时手表等物品最好取下。电磁炉安全使用注意事项:6、家用电器安全使用注意事项:(1)购买家用电器时,应购买国家认定生产的合格产品,不要购买“三无”的假冒伪劣产品,使用前要认真阅读产品说明书。(2)不要乱拉电线和乱接电器设备。(3)家用电器在使用时,不要用湿手触及开关和外壳,人体电阻在刚刚洗完澡后会变的很低,此时要特别小心。(4)家用电器使用完毕,要随时切断电源。(5)不论是在家里还是在工地宿舍,必须要有符合要求的漏电保护装置。(6)家用电器或导线失火时,在未切断电源时,不可用水灭火,防止发生触电事故。7、雷雨天气时在室内的安全注意事项:(1)打雷时,首先要做的就是关好门窗,防止雷电直击室内和球形雷飘进室内;

(2)不宜使用无防雷措施或防雷措施不足的电视、音响等电器;(3)切勿接触天线、水管、铁丝网、金属门窗、建筑物外墙,远离电线等带电设备或其他类似金属装置;(4)减少使用电话和手提电话;最好不要使用电脑并拔掉电源。普通电话也应避免在雷击时使用。因为避雷针只能保护建筑物,但对沿架空电线、电话线侵入的雷电波却无能为力。

(5)远离建筑物外露的水管、煤气管等金属物体及电力设备。(6)不宜使用淋浴器。因为水管与防雷接地相连,雷电流可通过水流传导而致人伤亡。

(7)雷雨时,室内开灯应避免站立在灯头线下。三、生产用电1、三相五线制2、配电箱组成要素:外部:外壳、底脚、门、锁、控制按钮、标识内部:总隔离开关、总断路器

分路隔离开关

、分路断路器或漏电断路器

零线端子、PE线端子

电度表、电流互感器、电压表、电流表、转换开关

接触器,等等一、二级配电箱一级配电箱一级配电箱开关箱开关箱开关箱施工现场电箱选用与安装的原则:(1)容量大小与负载相匹配;(2)电箱外部防护性能与使用环境相符;(3)遵行“三级配电,二级保护”的原则;(4)方便、安全使用的原则,一机、一箱、一闸、一漏;(5)电箱的安装要考虑到操作与维护的需要;(配电箱、开关箱周围应有足够2人同时工作的空间和通道,不得堆放任何妨碍操作、维修的物品,不得有灌木、杂草。)(6)一、二级配电箱的位置要考虑经济、合理的原则;开关箱应尽量与负载距离靠近,方便操作;3、手持电动工具手持式电动工具绝缘电阻限值I类:仅具有基本绝缘,通过加一根接地线起漏电保护作用,通常为三眼插头。Ⅱ类:拥有加强绝缘或又重绝缘,通常为二眼插头,外壳上有“回”形标志。Ⅲ类:使用安全电压。四、电气安全常识一般安全用电注意事项:1、所有电气设备的金属外壳均应有良好的接地装置。使用中不准将接地装置拆除或对其进行任何工作。2、任何电气设备上的标示牌,除原来放置人员或负责的运行值班人员外,其他任何人员不准移动。3、不准靠近或接触任何有电设备的带电部分。4、湿手不准去触摸电灯开关以及其他电气设备(安全电压的电气设备除外)。5、电源开关外壳和电线绝缘有破损不完整或带电部分外露时,应立即找电工修好,否则不准使用。电工修理时不得改动电源开关和安全保护装置。一般安全用电注意事项:6、发现有人触电,应立即切断电源,使触电人脱离电源,并进行急救。如在高空工作,抢救时应注意防止高空坠落。7、遇有电气设备着火时,应立即将有关设备的电源切断,然后进行救火。对可能带电的电气设备以及发电机、电动机等,应使用干式灭火器、二氧化碳灭火器灭火。触电的种类:

电击:通常所说的触电,触电死亡的大多是电击造成。

电伤:由电流的热效应、化学效应、机械效应以及电流

本身作用所造成的人体外伤。触电方式:单相:人站在地上碰到一火线。

两相:人体不同部位碰到不同相序的火线。

单相触电的不同情形电流伤害人体的因素:(1)通过人体电流的大小;(1毫安时,麻刺,不舒服;10---30毫安时,麻痹、剧痛、痉挛、血压升高、呼吸困难,但通常不致命;50毫安时,引起心室颤动而有生命危险;100毫安时,足以致命。)(2)电流通过人体时间的长短;(3)电流通过人体的部位;(心脏,大脑)(4)通过人体电流的频率;(40HZ---60HZ)(5)触电者的身体状况。外电线路安全距离起重机与架空线路间的量小安全距离架空线与有车辆行驶的施工道路交叉时的最小垂直距离五、触电急救常识触电急救基本原则:1、迅速脱离电源2、就地进行抢救3、准确进行救治4、救治不能中途停止

根据触电伤者的不同情况采取不同的急救方法心肺复苏人工急救步骤:一、判断1、判断意识2、判断呼吸3、判断心跳二、体位仰卧,平躺1、判断意识:拍打双肩,呼唤2、判断呼吸将耳贴近触电者的口和鼻眼睛观察触电者胸部看:胸部有无起伏听:有无呼吸声感:有无气体排出3、判断心跳触摸颈动脉搏动(1)不能用力过大(2)不要压迫气管(3)检查时间不要过长

通常10秒内心肺复苏人工急救方法:1、畅通气道2、口对口人工呼吸3、胸外按压1、畅通气道①解开紧身上衣②松开腰带③清除口腔异物90°压头抬颏法,使头后仰④2、口对口人工呼吸(1)保持呼吸道畅通(2)捏紧鼻孔(3)嘴巴张大包住触电者的觜(4)吹气时不能漏气(5)每次吹气之间要松开鼻孔嘴巴离开,让体内气流排出(6)每次吹气时触电者胸部有适当起伏,吹气力道要适当3、胸外按压心跳停止时间极短时,立即手握空心拳垂直向下捶击心前区2次(拳高距离胸壁20~25cm),每次1-2S。心跳不能恢复时应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和胸外心脏按压①按压位置:将右手食指和中指并拢,沿肋弓下缘上滑到肋弓和胸骨切肌处,把中指放在切肌处,将左手手掌根紧贴右手食指。胸外按压②按压姿势:两臂垂直,肘关节不屈,两手相叠,手指向前翘起并不触及胸壁,应用上身重力垂直下压胸外按压③按压频率:100次/min④按压深度:4-5cm。⑤按压次数:每吹两口气按压30次,进行五个循环共150次

正确的按压力度:

按压力度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