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并力战略与战略性思考_第1页
1、并力战略与战略性思考_第2页
1、并力战略与战略性思考_第3页
1、并力战略与战略性思考_第4页
1、并力战略与战略性思考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用上帝视角玩人生游戏你是不是觉得自己每天都很忙,像个陀螺一样旋转不停?忙,可能是你或者你的组织生意好,但也有可能是瞎忙、穷忙、不知所以地忙。你一直气喘吁吁地往前跑,但是不知道前路在哪里,又不敢停下来。如果你有这样的感觉,那么你一定要学习“战略”,培养自己的战略思维。什么是战略?战略其实就是一种思考方法,它让你对未来的选择进行科学取舍,从而指导你的决策。大部分职场人每天学习的技能都是“怎么打”,但是战略要教给你的是“跟谁打、在哪打、何时打、打不打”的问题。也就是,战术就是教你把事情做好,而战略则是教你做对的事情。所以,战略会帮你摆脱事务性工作的旋涡,跳出眼前局面去看问题。你可以把职场想象成一场电子游戏,你一直用第一视角来打游戏,积累了很多真刀实枪的经验。而战略就是帮你把第一视角变成上帝视角,从天上俯瞰整个战局,这时候你会更清晰地知道,自己最应该干什么。我的进攻路线是不是最优的?我是不是已经被敌人包围了却还不自知?只有转换另一个视角,你才能清醒地知道自己到底在什么。学战略为什么要学《孙子兵法》?讲战略的书有很多,要学哪一本呢?《孙子兵法》。因为《孙子兵法》是战略学的老祖宗。学习战略,西方人必读《战争论》,东方人必读《孙子兵法》。后世大部分的战略思想,基本上都脱胎于《孙子兵法》。而且,《孙子兵法》在西方也有一大票粉丝,而且这些粉丝个个都是行业大咖。比如,英国战略大师,也是军事家利德尔·哈特,他写的《战略论》,引用了19条军事原则,13条是孙子的观点。再拿东方人来说,曾国藩和毛泽东都是孙子的学徒,大家知道这俩人都是书生出生,上战场前根本没学过怎么打仗,他们都是一边看《孙子兵法》,一边在战场上实践,才学会怎么打胜仗的。可能有人要问:《孙子兵法》是兵书啊,是教人如何打仗的。战争的目的是消灭敌人,但是商业的目的是创造顾客,不会把我们带偏吗?不会。《孙子兵法》之所以牛,因为孙子是跳出战争在讲战争,所以他才讲出“不战而屈人之兵”这种话。企业所面临的商业竞争,也算是一场商战,我们要运用《孙子兵法》的原则,跳出竞争去赢得竞争。《孙子兵法》应该怎么学?《孙子兵法》虽然只有6075个字,但是孙子他老人家一个字的内涵,可能等于我们的1万字。所以,不可能直接给大家一字一句的解读。讲《孙子兵法》的书其实也有很多,推荐大家看《善战者说》。首先是因为这本书的作者宫玉振教授。宫教授是军事科学院战略部的副研究员。所以,对于《孙子兵法》这种兵书,他会从实战的角度理解。同时,宫教授也是MBA商学院的副院长,日常也能接触到很多商业案例,可以把兵法和商战做融合。其次,市场面上大部分讲《孙子兵法》的书,目的是让我们一字一句地读懂《孙子兵法》,比如华杉老师的《华杉讲透孙子兵法》。而《善战者说》打破了《孙子兵法》原来的篇章结构,把《孙子兵法》拆解成了十二个战略原则,降低了大家的学习门槛。我们从书里挑出五个和营销最相关的、而且违反惯常思维的战略原则,帮大家搭建自己的战略思维框架,分别是:先胜:攻守时机的把握全胜:竞争的四个层面击虚:突破方向的选择并力:战略资源的集中主动:对抗局面的掌控如何消化这些战略原则呢?“事上琢磨、切记体察”。我们必须把这些战略原则放在具体的事上,去看它的变化。尤其是要放到自己身上,体察这些战略原则如何才能真正为我所用。战略学是屠龙之术,毛泽东、曾国藩等伟人们是靠着这些原则去平定天下的。你我皆凡人,身边没有龙可以屠,但是我们依然有生活要去征服。每一条战略原则,拿三种应用场景解释,分别是:战争场景、商业场景和生活场景。用三种不同的场景去参悟一个原则,你会在这种“认知叠加”里,更深刻地理解战略是什么。战略是法则而不是定式。好比我们学太极拳,太极一百零八式里没有一招叫“以柔克刚”,但是“以柔克刚”却融入了一百零八式的每一式里。所以,大家要靠“事上琢磨、切记体察”,让战略思考成为我们的本能反应。如果生活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斗,那么每个人就是自己战场里的将军。学会如何打胜仗,就是对生命的负责。并力战略拿内容种草为例,类似HFP这样的企业,一年在微信上的内容种草费用可能在2000万+。而一些传统企业拿出二十万,找几个KOL试一下就结束了,能做出效果就怪啦。如何投入资源,才能发挥出最大效能?孙子的答案叫“并力”。聚集绝对优势的资源,投入在最关键的地方,一下子打开局面,这就是“并力”。孙子说:“并敌一向,千里杀将。”集中兵力在一个方向上,以凌厉的攻势,直取对方首级。“并力”的原则,我们可以用物理学去解释一下。你用一根铁棍是打不穿墙面的,但如果铁棍变成一根铁钉,一锤子砸下去,铁钉就会钉入墙体。夏天的太阳温度再高,也点不燃树枝,但如果你用放大镜把阳光聚焦在一个点上,树枝就会被点燃。我们之前的几章,《先胜》是指有把握地打,《全胜》是指有策略地打,《击虚》是有选择的打。而今天的《并力》是讲,当一切完备时,如何最大化地把握住机会。如果先胜是稳、击虚是巧,那么并力就是狠。高瓴的创始人张磊,当年第一次回国创业时,就表现出了狠人的一面。当时,张总拿着耶鲁大学的基金回到国内,寻找投资机会。大家都知道,让张总名声大噪的,是因为他押中了当时估值不足20亿美金的腾讯。但对任何一个优秀的投资人来说,押中被低估的好公司,只是份内的事。真正让我惊叹的是:他把从耶鲁大学拿回来的2000万美元的种子基金,全都押在了腾讯身上!看准之后Allin,就是战略里的“并力”。那么,在商业竞争中,到底并多大的力,才能战胜对手呢?并力的量化:以十挡一孙子说:“故用兵之法,十则围之,五则攻之,倍则战之。”作战时,十倍于敌人的兵力,就可以包围敌人;五倍于敌人的兵力,就可以主动进攻;2倍于敌人的兵力,能有一战之力。”在孙子看来,要想和对方竞争,你至少有投入2倍于对手的资源。这和我们平常意淫的孙子兵法有很大的不同,在民间故事里,孙子这样的将军从来都是以少胜多、以弱胜强的高手。但在孙子的战斗哲学里,根本不存在以少胜多。而且,关键的作战原则,就是要以多胜少,以大打小。“并力”的原则,如果按毛泽东的话来翻译就是“集中优势兵力,各个歼灭敌人”。解放战争开始后,毛泽东就起草了这份文件。要求每战都要集中六倍、五倍、四倍,最好也要三倍于敌的兵力。毛主席他老人家一定是熟读《孙子兵法》,孙子说2倍于敌人才能一战,主席就把作战的兵力底线设定为3倍。在我们多次介绍的孟良崮战役中,华东野战军能全歼张灵甫的整编七十四师,也是遵守了并力的原则。整编七十四师相当于一个军的兵力,大约3万人。而华东野战军调来了5个军的兵力,也就是15万人。5:1,正符合孙子的“五则攻之”的作战原则。并力的原则,对营销人有很大警示。现在很多企业都在做“整合营销”,他们认为当今的用户遍布全互联网,只有整合各个媒体,才能覆盖更多的用户。很多市场人,为了做营销创新,经常把一分钱拆八瓣花。看似整合了各式各样的媒体资源,其实都是蜻蜓点水。在整合之前,应该先谈聚焦。如果你的对手投了爱奇艺的《中国新说唱》冠名,你就去投《青春有你》的冠名,这种做法只能让双方的力量抵销掉。要做,就要在爱奇艺上投入比对手多2到10倍的预算,没有这个钱干脆就不要做。没有形成绝对的兵力优势,就不会终结竞争,双方的广告战就只是杂耍而已。讲到这,可能有人会疑问:如果我们比对手弱,拿不出数倍于对手的兵力怎么办?《孙子兵法》也有对策,叫“我专敌分”。并力的方法:我专敌分、以弱胜强孙子说:“故形人而我无形,则我专而敌分;我专为一,敌分为十,是以十攻其一也,则我众而敌寡。”意思是:让敌人暴露行迹,而我们隐藏行迹,我们就有机会集中兵力,让敌人的兵力分散。当我们兵力集中在一处,敌人兵力分散在十处时,我们就可以用十倍兵力打击敌人,我们反而成了以众欺寡。这段话,所有创业者都要牢记,因为这是“弱者”的致胜秘诀。孙子这段的话文眼是“我专而敌分”。弱者战胜强者的原则就是:永远想办法让自己的力量集中,让对方的力量分散。我们用一个著名的战争案例来讲述这个道理。第三次中东战争时,以色列和整个阿拉伯联盟开战。毫无疑问,以色列是“弱者”,双方兵力有多悬殊呢?整个以色列只有262驾战斗机,而光是阿拉伯联盟里的埃及就有超过400家飞机。以色列就是用“我专而敌分”的策略,不断缩小进攻目标,从而打赢了整个阿拉伯联盟。以色列首先把目标锁定在埃及身上,因为埃及是阿拉伯联盟的领袖,埃及败了,联盟自然瓦解。而埃及军队中,对以色列构成最大威胁的是空军。当时,以色列做了一个大胆的军事部署:出动250架飞机向埃及发动突袭,本土就留12架飞机看家。还没完。既然要突袭,就要定下突袭的时间,以色列选择了早晨8:00这个时间点,因为这是埃及空军吃早餐的时间。空袭当天,埃及空军作战部长在日志里写道:“埃及空军不复存在。”“我专而敌分”的道理不仅适用于弱者,同样适用于强者。沃尔玛就很懂这个道理。在美国,沃尔玛可不像苹果一样受欢迎。相反,顾客对它的怨念很深。沃尔玛每次做完市场调研,顾客都抱怨说:他们不喜欢沃尔玛的服务、不喜欢它的购物环境、不喜欢它拥挤的停车场。沃尔玛只有一点让顾客喜欢,就是它的价格。只要沃尔玛一直可以用极低的价格销售商品,顾客就会继续一边抱怨沃尔玛,一边来沃尔玛消费。沃尔玛可以改进自己的购物环境和停车场吗?当然可以。但是,只有平庸的企业才会面面俱到,伟大的企业只专注在关键问题上。大家可能注意到了,“我专而敌分”前面还有半句话,叫“形人而我无形”。也就是说,“形人而我无形”是“我专而敌分”能实现的前提。“形人而我无形”特别适合那些陷入白热化竞争的企业。并力的前提:迷惑对手、分散兵力在一个白热化竞争的行业,竞争对手要比合作伙伴更了解彼此。快手上市那会,就有很多抖音员工买了快手股票,因为在长期的竞对中,抖音人对快手的竞争力有了更清晰地认识。当双方的力量旗鼓相当时,一方战胜另一方,都是因为扰乱了对方的战略意图。“形人”就是让对方暴露自己的意图,“我无形”就是隐藏自己的战略意图。比如,联合利华就曾用这种手段打击老对手宝洁。一般而言,当双方争夺一款新品的市场份额时,宝洁的营销预算要大于联合利华。联合利华常常在营销战初期大造声势,摆出要全线进攻的架势。于是,宝洁就会把资源分配到各个区域市场里,全面狙击联合利华的渠道渗透。可一旦宝洁把资源全面铺开后,联合利华就开始做战略性收缩,把资源集中在几个重点市场里。在这几个区域市场上,投入远高于联合利华的力量,从而霸占一款品类的重点市场。联合利华策略就是让宝洁现形,让自己无形,从而做到了“我专而敌分”。“并力”可以说,是一切战略大师都会提到的一个原则,也是战略学最简单的一条原则。但是这条最简单的原则,也是最难被践行的一条原则。并力:知易行难的原因是什么?毛泽东说:“集中兵力看起来容易,实行起来很难。人人皆知以多胜少是最好的办法,然而很多人不能做,相反每每分散兵力,原因就在于指导者缺乏战略头脑……采取了应付主义。”二战时期,希特勒打苏联就犯了毛主席所说的“应付主义”错误。当时,德国的高级将领和希特勒出现了分歧。军方将领们认为,应该先打莫斯科,因为莫斯科是工业中心,攻下莫斯科,苏联军队就“断奶”了。但希特勒觉得应该打列宁格勒,以及乌克兰、顿涅次和高加索地区,因为前者是布尔什维克的摇篮,可以动摇苏联的信仰;后者是经济重镇,可以让苏联经济陷入瘫痪。德国人没有做选择题,兵分三路进攻。结果呢?三个战略目标都落空了。德国打苏联像不像你们公司里的战略研讨会,大家你一嘴我一嘴,每个部门都拿出了自己的战略目标,感觉哪个目标都不能丢弃,于是各打各的。第二年复盘时,发现哪个目标都没实现。就像孙子所说:“故备前则后寡,备后则前寡,备左则右寡,备右则左寡,无所不备,则无所不寡。”你前面强,后边就弱,后边强,前面就弱,左边强,右边就弱,右边强,左边就弱,如果你在每一面都积极准备,那就所有面都不堪一击。不管公司做到多大,资源永远是有限的。资源配置不能一碗水端平,必须有舍有得,才能达成战略目标。这个道理其实人人都懂,但是就是做不到。按毛主席的分析就是“缺少战略头脑”。那什么是战略头脑呢?我们用竞争战略大师,迈克尔波特的话来解释:战略就是制造竞争中取舍效应,战略的本质就是选择何者不可为。让我们说的再直白一点,你之所以不敢集中兵力,是因为你没想明白两个问题:1,什么是你该要的,什么是你不该要的;2,你应该先要什么,后要什么。只有你识别出这两个关键问题后,你才能敢于放弃多个目标,集中力量解决最关键的问题。战略目标可以有很多个,但是目标不能同时追求,应该先搞定一个,再搞定下一个。所以,毛主席的军事原则叫“集中优势兵力,各个歼灭”,大家往往只看到前半句,忽略了“各个歼灭”。“各个”歼灭,就是先彻底解决一个,再去解决第二个。内容复盘今天讲了聚集绝对优势的资源,投入在最关键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