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信阳市息县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_第1页
河南省信阳市息县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_第2页
河南省信阳市息县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_第3页
河南省信阳市息县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_第4页
河南省信阳市息县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河南息县初中七年级2023—2024学年度上期期末学业质量监测语文学科试题注意事项:1.本试卷共8页,四个大题,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2.本试卷上不要答题,请按答题卡上注意事项的要求,直接把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答在试卷上的答案无效。一、积累与运用(共23分)1.阅读下面语段,回答问题。(共4分)翻开散发着油墨清香的七年级上册语文教材,我们遇见了①(娇骄)媚、粗犷、端庄、平静的四季风光,体会到亲人之间纯②(萃粹)真挚的感情,感受着企盼自由的童真童趣,感动于牧羊人不图回报的人格力量;也曾对人与动物究竟该如何相处进行过深刻反思,在童话、诗歌、神话和寓言的世界里得到称心如意的畅享。(1)依次给语段中加点的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2分)A.guǎngqīchèng B.kuàngqǐchènC.guǎngqǐchèn D.kuàngqīchèng(2)语段中两个横线处应分别选用哪个字?请工整书写。(2分)2.课堂上,同学们展示交流积累的古诗文名句,请你帮他们补写。(8分)小张:我发现下面诗句极富色彩之美。你看,王湾的“①,②”(《次北固山下》),写出了诗人乘舟所见的山水之美;李益的“③,受降城外月如霜”(《夜上受降城闻笛》),从视觉角度写出了边塞月夜的独特景色。小王:这些诗句写出声音之美。如陆游的“④,铁马冰河入梦来”(《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写诗人在疾风骤雨声中入梦,饱含着忧国报国之情;李白的“⑤,闻道龙标过五溪”(《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视听结合,突出了飘零之感、离别之恨。小李:我积累的诗句美在技法。《夜雨寄北》中“⑥,⑦”两句,李商隐想象未来的相逢,把眼前的凄苦化成未来团聚的欢乐;《论语》中“⑧,不舍昼夜”运用比喻,感叹时间流逝、万物变迁。3.下列对相关内容的表述和理解,有误的一项是(3分)A.《论语》是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一部书,是儒家经典著作,“四书”之一。B.词语从感情色彩角度来说有褒义词、贬义词和中性词。如“随机应变”是褒义词,“见异思迁”是中性词。C.成语中也有谦辞。如,“抛砖引玉”谦称用自己粗浅的、不成熟的意见引出别人高明的见解。D.想象和夸张是童话的重要特征,而鲜明的讽刺性和教育性则是寓言的重要特征,前者如《皇帝的新装》,后者如《蚊子和狮子》。4.班级开展“少年正是读书时”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积极参与并完成下面的任务。(共8分)(1)在探讨中学生应该阅读哪些书时,同学们各执己见,有人认为应该多读流行作品,也有人认为应该多读经典名著。你更赞同哪一种看法?请简要说明理由。(3分)(2)怎样读书才更有效?联系下面三则材料,用一句话写出你的探究结果。(3分)【材料一】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苏轼《送安惇秀才失解西归》)【材料二】毛泽东提倡读书要“三复四温”。他对自己喜欢的书,总是一遍又一遍地研读。《共产党宣言》他就读了一百多遍。《红楼梦》他至少读过10种版本。《史记》《资治通鉴》他通读过数遍,其中不少精彩的文章他都能背诵如流。【材料三】数学家苏步青主张读书要多读、精读。他读书时,第一遍一般先读个大概,第二遍、第三遍逐步加深理解。(3)谈到读书的作用时大家众说纷纭。请仿照例句补写一句话,使之与前面的两个句子形成一组排比句,表达你对读书作用的认识。(2分)书是良药,能医治愚昧之症;书是明灯,能照亮前行之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现代文阅读(共27分)(一)阅读下文,完成5~8题。(共16分)魂牵梦萦母亲泪①岁月不居,时节如流。又到清明之际,杏花开时,春夜的长空还飘来缕缕寒意,忆起前不久因病故去的母亲,泪水禁不住盈满眼眶。②母亲的性格是极为坚强的。她命运多舛,一生曾罹患数次劫难,但在许多大灾大难面前,她从未流过泪;在家中劳力极为匮乏之时,父亲因公患病她没有流过泪;后来她患上乳腺肿瘤、脑血栓没有流过泪……然而在维系我成长的路上,母亲却洒下了一次次令我难以忘怀的充满辛酸、充满希冀、充满幸福的泪水。③出生于旧中国的母亲,在社会的风风雨雨中,饱受了没有文化的苦楚,因此将希望寄托于后代。等我到了学龄期后,母亲毫不犹豫地将我送进村小读书。那时我也很争气,常捧回满分的试卷给母亲看,我的出息让母亲感到欣慰。我以优异成绩考入当地初级中学,百年老屋沸腾了!接到录取通知书的那天晚上,在母亲的精心筹划下,我们这个一向日子窘迫的大家庭,呈上了那个年代精美的农家宴。平日几乎不喝酒的母亲,兴奋地拧开酒瓶,喝了足有两大杯。母亲喝醉了,含泪叮嘱我,孩子,记住,人这辈子,唯有读书才会改变命运。④20世纪60年代末,父亲因公患病,母亲独自支撑起维持一个大家庭生存的重任。我也及早地成熟起来,除了做一些家务活儿外,几乎将全部精力用于学业中。由于学业出色,我提前参加了省重点高中的选拔考试,虽然录取人数极为有限,我的成绩还是远远超过了录取线。但意外的是,在体检时造成了重大误检,结果当年与名校擦肩而过。更令人痛心的是,学校取消了我当年继续参加中考的资格,在那些彷徨迷茫的日子里,又有谁懂得绝望是一种怎样的心境呢?这期间的母亲,心事重重,精神上也遭受了沉重的打击。作为一介平民的母亲,不知该怎样让她的儿子拥有一个美好的未来,她的眼里蓄满了泪水……幸运的是,母亲的真诚感动了学校领导,我终于赢得了复读的机会。经过一年复读,我以第一名的成绩考入重点高中,百年老屋再次沸腾了!临近入学的日子,母亲说,我就像老屋前的老杏树,在这里发芽,开花;像屋檐下的小燕子,从这里出巢,起飞。开学那天,母亲送我走出了小胡同,在我即将转身离去的一刹那间,我又一次看到了母亲满眼的泪光——那是幸福激动的、美好希冀的泪水!⑤后来,经过不懈努力,我考入一所师范专科学校。接到录取通知书那天,年近五旬的母亲脸上露出开心的笑。⑥母亲是我人生中的第一位导师,她常常叮嘱我,做人一定要正直善良,不要沾他人的光,吃亏是福,工作时一定要尽心,要对得起国家的培养。母亲的教诲就是我人生的航标。数年前,我因教育教学工作业绩突出,晋升为高级教师,母亲看在眼里记在心中。她激动地说:“孩子,你的努力,你的成绩,我都看到了,即使我不在了,心里也知足了!”母亲说着说着流下了热泪,这是“母以子荣”的自豪的泪水!⑦任何生命都是脆弱的。今年早春的一个夜晚,患脑血栓长达16年的母亲因身体器官衰竭,永远地离开了我们。那个夜晚,我紧紧攥着母亲的手,看着母亲的呼吸渐渐地微弱下来……母亲撒手尘寰的那一瞬间,我又一次看到她的眼眶溢出了泪水——这是母亲与我们诀别时无奈的、怅惘的泪水!⑧母亲是天底下最普通的妇女之一,她虽然离开了我们,但她的恩德,她的辛酸泪、幸福泪,都将如大江大河,日月经天,在我心海深处徜徉。百年老屋前高洁的杏花,依然绚丽地绽放,轻柔地飘落,然后将果实缀满枝头。(作者:许培良。选文有删改)5.文章围绕“母亲泪”写了哪几件事?请将下列内容补充完整。(4分)“我”考入初级中学,母亲喝醉,流下高兴的泪→①→“我”考入重点高中,母亲送“我”,流下希冀的泪→②→母亲撒手人寰,流下无奈的、怅惘的泪6.朗读第③段中的画线句,你会重读哪些词语(最少两个词语)?说说你的理由。(4分)【小贴士】重音:朗读时,为适应传情达意的需要,对语句中的某些词或短语以重读的形式加以强调。7.从全文看,“母亲”是个什么样的人?请从两个方面简要分析。(4分)8.第⑧段中的画线句有何作用?请结合相关内容简要分析。(4分)(二)阅读下文,完成9~11题。(共11分)猴患①住宅后面,是蓊蓊郁郁的丛林。那一片深深浅浅的绿,带着一股肆意妄为的任性,由屋子的这一端,一直纵横到云深不知处。②丛林,大部分时间是沉默的。喧闹的,是不断曳着残声过别枝的蝉,一声一声,高高低低、疏疏密密,宛如美丽的抛物线。猴子呢,在树与树之间、叶与叶之间,上上下下地飞蹿。树和叶,因此有了喋喋不休的絮聒。③偶尔有一两只猴儿自丛林里跑出来,在花香氤氲的巷子里大摇大摆地走来走去,搔首弄姿。居民纷纷跑出屋外,观赏、戏耍。长年生活于钢筋水泥森林里的小孩儿,简直就像看到星球怪物一样,兴奋地喊、叫、跳,取花生、拿香蕉,抛着喂、蹲着喂。猴儿出乎意料地得到这等“礼遇”,自然喜不自抑,从此,隔三岔五便来寻访,人与猴,有着极好的互动。有时,猴儿隔了许久没来,邻居见面,总会互相探询:“最近有看到猴子吗?”纯然是一种关心老朋友的亲昵口吻。小孩呢,满心焦灼,因为他们刻意给猴儿留着的香蕉已经糜烂,可是,猴儿却不见踪影。④渐渐地,走出丛林的猴子越来越多了,不是一只两只,而是一群。它们攀着枝丫,从一棵树跳到另一棵树,呼啸着来,声势浩大,连狗儿都受不了,狂吠不已,一家吠、家家吠。树树摇撼,有山雨欲来风满楼的感觉。露着狰狞的饿相,群猴不再温驯地坐在路边等人喂,它们张牙舞爪,看到食物便巧取豪夺。有佣妇自菜市归来,猴子群起围攻,佣妇尖叫,菜篮落地,猴子飞扑过去,攫取散落满地的瓜果蔬菜。自此之后,看到猴子,成人和小孩都纷纷回避。这个时期,邻居见面,总满腹怨气地投诉:“又来了,那群鬼猴子!”语调里充满鄙夷和厌弃。⑤也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猴子居然大模大样地登堂入室了。⑥那天下午,我在书房写稿,突然听到厨房里传来了翻箱倒箧的声音,冲去一看,立时愣住了,想喊,声音却闷闷地堵在喉咙,成了恐惧的嘟哝。几只胆大包天的猴子正“大闹天宫”!竹篮翻倒了,水果被掠夺一空,它们还爬上桌子,把面包和饼干拼命往怀里揣。看到了我,一只、两只、三只、四只,手脚敏捷地从窗口跳出去。自此之后,我再也不敢随意让窗户敞开了,只惆怅地听轻风在屋外唱歌。⑦邻居告诉我,有一天,她开着后门在厨房炒菜,突然觉得有个黑影落在身边,不经意地转头一看,天哪!有只壮硕的猴子,竟然悄无声息地站在那儿!邻居说:“我立马跳开去,大喊大叫,它居然不怕,还节节进逼,我抄起凳子,猛力向它抛掷,才硬生生地击退了它!”⑧最近,参加了一次邻里聚会,谈起猴子,人人咬牙切齿,都觉得生活质量因猴患而大大下降了。有人建议人道毁灭,附和者众多。⑨这时,有位老者缓缓开口了:⑩“你们有看到吗?建筑开发商像贪婪的侵略者一样,侵入了一片又一片绿色的土地;你们有听到吗?铲土机的声音此起彼落源源不绝;你们有想过吗?丛林如果有足够的食物,猴子干吗还会像丧家之犬般寻找果腹的东西?也许,很快,连鸟儿也找不到栖息的树木而得在我们的屋顶上筑巢了。届时,你们是不是也要对群鸟进行人道毁灭呢?”⑪现场陷入了一片静默里……(作者:尤今。有删改)9.根据文章内容,填写下面表格。(3分)猴子与人(事件)人对猴子(态度)猴子从丛林里跑出来,与人亲密互动很喜欢①_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_________想除之而后快10.从修辞手法的角度,赏析文中第⑩段画线的语句。(答出两种修辞手法)(4分)11.文章结尾说“现场陷入了一片静默里……”,猴患引发了人类对“人与动物该如何和谐相处”的思考,请你分别结合本文和郑振铎的《猫》,谈谈对这一问题的看法。(4分)三、古诗文阅读(共16分)(一)阅读下面两个文段,完成12~15题。(共11分)【甲】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诸葛亮《诫子书》)【乙】世家子弟最易犯“奢”字、“傲”字。不必锦衣玉食而后谓之奢也,但使皮袍呢褂俯拾即是,车马仆从习惯为常,此即日趋于奢矣。见乡人则嗤其朴陋①,见雇工则颐指气使②,此即日习于傲矣。(节选自《曾国藩家书》)【注释】①朴陋:粗俗鄙陋。②颐指气使:不说话而用面部表情或口鼻出气发声来示意,形容有权势的人随意支使人的傲慢神气。12.下列选项中加点词语意思都相同的一项是(2分)A.非淡泊无以明志 志同道合B.非宁静无以致远 闲情逸致C.意与日去 相委而去D.悲守穷庐 穷追猛打13.把甲文段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2分)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14.请用“/”为下面句子划分节奏,体会文言文的韵律美。(每句一处停顿)(2分)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15.请根据两个文段的内容,选用原文中的字词填空。(5分)甲文段围绕一个“_________”字加以论述,同时从反面指出“_________”和“_________”的害处,对比鲜明。甲文段强调修身养德的方法是“静”与“俭”,乙文段中作者则告诫弟弟不要“_________”“_________”。(二)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16~17题。(共5分)观沧海曹操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幸甚至哉,歌以咏志。16.诗中的两个“若”字用得好,请说说好在哪里。(2分)17.“萧瑟”一词有两种解释:①形容风吹树木的声音。②形容冷落、凄凉。本诗中的“萧瑟”应选择哪一种理解?请结合诗歌内容说明理由。(3分)四、名著阅读(4分)18.请从下面两个小题中任选一题作答。(4分)(1)《西游记》中的人物形象立体丰满。请从下面两个故事中任选一个,结合唐僧在其中的表现,从两个方面谈谈你对他的认识。①四圣试禅心②婴儿戏化禅心乱(2)有人说,岁月中的温情让童年时的鲁迅学会了爱与被爱,给作品着上了一种暖色调;有人说,年轮中的伤痕让鲁迅披上了斗士的铠甲,带给成年鲁迅冷静的思考和批判,给作品着上了一种冷色调。请你从以下篇目中任选一篇,结合作品内容,说说你眼中的《朝花夕拾》是什么色调的。①《阿长与《山海经)》②《父亲的病》五、作文(50分)19.请从下面两个写作任务中任选一个,写一篇作文。(50分)(1)在一个学期的初中生活里,你一定有过不少经历:游览一处风景,就心随景动,谛听自然的呼唤;结交一个朋友,就见贤思齐,沐浴品质的芬芳;阅读一本书,就浸润其中,领悟书中的精髓;经历一次不同寻常的语文活动,就倾情投入,感受语言文字的魅力;经历一次挫折,就坦然面对,展露一种胸怀……每经历一件事,都是一次成长。回顾你的初中生活,请以“_________伴我成长”为题,写一篇记叙文。要求:①在横线上填写合适的内容,把题目补充完整,然后作文。②表达意图明确,内容具体充实。③600字左右。④文中请回避与你有关的人名、校名、地名。(2)时代在发展,我们在成长。请以“十年后的我”为题,发挥想象,写一篇作文。要求:①表达意图明确,内容具体充实。②600字左右。③文中请回避与你有关的人名、校名、地名。

河南息县初中七年级2023—2024学年度上期期末学业质量监测语文试卷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一、积累与运用(共23分)1.(1)C(2分)(2)娇粹(一空1分,共2分)2.①客路青山外②行舟绿水前③回乐烽前沙似雪④夜阑卧听风吹雨⑤杨花落尽子规啼⑥何当共剪西窗烛⑦却话巴山夜雨时⑧逝者如斯夫(每空1分,有错该空不得分。共8分)3.B(3分)(解析:B项中“见异思迁”是贬义词,故选B)4.(1)示例一:我赞同第一种观点。流行作品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反映当代人的思想情感,能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具有实用价值,读起来既轻松又快速,而且有些流行作品还为写作提供了素材。示例二:我更赞同第二种观点。因为经典名著是古今中外文化的精华,内涵更丰富,文化底蕴更深,能够开阔视野,陶冶人的情操。(赞同哪种观点都可。理由恰当、充分2分,表述清楚、简洁1分。共3分)(2)对一本书要反复读(熟读、精读)。(意思对即可。3分)(3)示例一:书是阶梯,能助登理想之峰。示例二:书是雨滴,能滋润荒凉之漠。示例三:书是钥匙,能开启心灵之门。(2分。主题统一,比喻恰当,句式一致即可)(共8分)二、现代文阅读(共27分)(一)(共16分)5.①“我”因误检与名校无缘,母亲心事重重,眼里蓄满绝望(心酸)的泪②“我”工作业绩突出(或:晋升高级教师),母亲流下自豪的泪(意思对即可。每空2分,共4分)6.示例一:重读“精心”和“精美”。(1分)这两个词语不仅突出了母亲对家宴的重视以及家宴的丰盛,还表现了母亲激动高兴的心情,体现出母亲对“我”的爱和对教育的重视。(3分)示例二:重读“一向”和“窘迫”。(1分)这两个词语强调了“我”的家庭一直穷困的状况,突出了母亲对家宴的重视以及家宴的丰盛,表现了母亲激动高兴的心情,体现出母亲对“我”的爱和对教育的重视。(3分)(共4分。准确选出词语1分,谈出充分理由3分。如有其他答案,言之成理亦可酌情给分)7.①爱孩子,重视孩子的教育。在“我”考入不同的学校时,母亲都高兴不已。②坚强。在大灾大难面前,在父亲患病时,从未流泪。③明事理,教子有方。母亲经常教育“我”,唯有读书才会改变命运,教育“我”正直善良,吃亏是福,多为国家办事。(答出任意两点,意思对即可。一点2分,共4分。如有其他答案,言之成理亦可酌情给分)8.①描写杏花的开放、飘落、结果,象征母亲的美好品德对后辈的影响,形象揭示歌颂母爱的主题;②照应开头和前文,使文章首尾圆合,结构完整;③以诗意的语言作结,给读者以美的享受和余味无穷之感。(答出任意两点,意思对即可。一点2分,共4分。如有其他答案,言之成理亦可酌情给分)(二)(共11分)9.①越来越多的猴子从丛林跑出来,向人“巧取豪夺”②鄙夷、厌弃(或:烦腻、厌恶)③猴子登堂入室,人们觉得生活质量因为猴患而大大下降(意思对即可。每空1分,共3分)10.比喻、排比、反问。(2分)运用比喻,显得生动形象;运用排比和反问,增强语气;从而表达出老者对人类掠夺自然而使动物无家可归的愤怒,并引起读者的深思。(2分)(任意答出两种修辞手法2分,结合内容分析使用修辞的效果2分。共4分)11.本文中人类对自然严重掠夺导致自身深受其害,反迁怒于猴,我认为人类应该保护人与动物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而并非一味掠夺;《猫》中“我”因自己的好恶而主观臆断,致猫蒙冤死去,我认为人类要平等地对待动物,不可主观臆断。(意思对即可。每点2分,其中结合文章1分,看法1分。共4分。如有其他答案,言之成理亦可酌情给分)三、古诗文阅读(共16分)(一)(共11分)12.A(2分)(解析:A项中两个“志”,意思都是“志向”;B项中两个“致”,分别意为“达到”“情趣”;C项中两个“去”,分别意为“丧失”“离开”;D项中两个“穷”,分别意为“穷困”“彻底”;故选A)13.不刻苦学习就无法增长才干,不定下志向就无法使学业成功。(2分)14.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