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2022年中考历史总复习好题优练-模块1主题五隋唐时期-繁荣与开放的时代_第1页
甘肃省2022年中考历史总复习好题优练-模块1主题五隋唐时期-繁荣与开放的时代_第2页
甘肃省2022年中考历史总复习好题优练-模块1主题五隋唐时期-繁荣与开放的时代_第3页
甘肃省2022年中考历史总复习好题优练-模块1主题五隋唐时期-繁荣与开放的时代_第4页
甘肃省2022年中考历史总复习好题优练-模块1主题五隋唐时期-繁荣与开放的时代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主题五隋唐时期:繁荣与开放的时代命题点1制度辨识1.[2021兰州5题]古人诗赞“人生四喜”曰:“久旱逢甘霖,他乡遇故知。洞房花烛夜,金榜题名时。”与“金榜题名”相关的制度是(D)A.禅让制B.察举制C.九品中正制D.科举制2.[2017省卷3题]科举制度是中国历史上采用考试选拔官员的一种基本制度。这一制度创立于(B)A.秦汉时期B.隋唐时期C.宋元时期D.明清时期3.[2016兰州2题]“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将相本无种,男儿当自强。少小须勤学,文章可立身。满朝朱紫贵,尽是读书人。”与这首诗相关的重大制度是(C)A.世袭制B.分封制C.科举制D.郡县制命题点2事件辨识4.[2019兰州5题]大伟所在小组在进行研究性学习时,他们选定的主题是“唐代的民族关系”,并拟定了如下四个标题,请你帮他们指出哪一项是恰当的(B)A.鉴真东渡宣扬中国文化B.文成公主与松赞干布成亲C.玄奘西游天竺取经D.日本派“遣唐使”来华命题点3人物辨识5.[2017兰州22(1)题4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1936年2月,毛泽东创作《沁园春·雪》,词中写道:“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1)材料一中的“秦皇”“唐宗”分别指的是谁?(4分)秦始皇:嬴政;(2分)唐太宗:李世民。(2分)6.[2018兰州26题12分]阅读古诗词,从诗词中学习历史。根据材料提供的诗词,分别找出一则与古诗词有关的史实,并对史实进行简要叙述。依照【例一】样式,完成(1)(2)要求。请回答:古诗词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杜甫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挥剑决浮云,诸侯尽西来。——李白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若无水殿龙舟事,共禹论功不较多。——皮日休史实叙述【例一】史实:三顾茅庐。叙述:东汉末年,群雄逐鹿。刘备带着大将关羽、张飞三次到隆中卧龙岗拜访诸葛亮,请其出山辅佐。诸葛亮见刘备有志向且真心诚意,就出来全力帮助刘备建立蜀汉。(1)(2)(1)史实:秦统一全国。叙述:战国后期,统一成为大势所趋。商鞅变法后,秦国力量增强。公元前230年至公元前221年,秦国先后兼并了韩、赵、魏、楚、燕、齐六国。秦王嬴政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6分)(2)史实:隋朝开凿大运河。叙述:隋朝统一全国后,大力加强南北政治、经济、文化联系和交流。隋炀帝征发数百万民工,开凿了一条贯通南北的大运河。大运河全长两千多千米,连接五大水系,是古代世界上最长的运河。大运河在历史上持续发挥着贯通南北的作用。(6分)7.[2018兰州4题]“传法为重,舍身为轻;六度出海,终抵东瀛。”该对联称颂的一代高僧是(C)A.玄奘B.孙思邈C.鉴真D.李春命题点4盛世局面辨识8.[2016省卷2题]毛泽东曾说:“唐明皇不会做皇帝,前半辈会做,后半辈不会做。”说“前半辈会做”是基于他统治前期的(B)A.贞观之治B.开元盛世C.安史之乱D.藩镇割据命题点5唐诗9.[2020兰州6题]网上恶搞“杜甫很忙”,这是对民族传统文化的亵渎,是缺乏信仰、精神空虚的反映。而《中国诗词大会》节目则是以诗词形式弘扬文化自信。我国诗歌创作的黄金时代是(B)A.汉朝B.唐朝C.宋朝D.元朝备考提分训练1.[2021广东]隋初有官员进表,称:“窃见当今郡县,倍多于古,或地无百里,数县并置,或户不满千,二郡分领。”这说明当时(D)A.分封制度盛行B.全国户口众多C.土地兼并严重D.郡县数量过多2.[2021扬州]古诗云“喜中青钱选,才高压俊英”(注:“青钱选”比喻科举考试时文章写得好,每次都被选中)。这说明科举制在选官上注重(D)A.血缘B.品德C.门第D.才学3.[2021定西模拟]“江南的经济发展已经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而北方的人口和土地可以产出的财富,却不足以供养一个庞大的人口和朝廷,这使得加强整个南北之间的水路交通运输成为一件迫切的事情……”为此,隋朝兴建了(A)A.大运河B.灵渠C.万里长城D.都江堰4.[2021聊城]“迹其性,本强悍勇,不顾亲,而能畏义而好贤,屈己以从谏,刻厉矫揉,力于为善,此所以致贞观之治也。”史学家范祖禹在这段话中称颂的是(C)A.汉文帝B.汉武帝C.唐太宗D.唐玄宗5.[2021兰州模拟]我国历史上封建皇帝曾采取了许多开明的政策。促使唐太宗轻徭薄赋,虚心纳谏的主要原因是(D)A.树立威信B.自知之明C.爱民如子D.隋亡之鉴6.唐太宗十分重视都督、刺史的选拔与任用,将能堪养百姓、劝课农桑作为官吏考核的标准。在此措施下,出现了“贞观之治”的局面。材料反映唐太宗时出现治世局面的原因是(A)A.贯彻以民为本的施政思想B.将以法治国作为执政原则C.具有知人善任的用人之道D.主张无为而治的施政策略7.【素材来源:七上】“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九州道路无豺虎,远行不劳吉日出。”大诗人杜甫的这首经典诗称颂的是(C)A.开皇之治B.贞观之治C.开元盛世D.康乾盛世8.[2021河池]它由11个部件构成,设计精妙,轻便灵巧,操作时可自如地控制入土深浅。回转省力,适于精耕细作,大大提高了耕作的效率和质量。这里所描述的“它”是(C)A.耧车B.筒车C.曲辕犁D.秧马9.[2021成都]唐朝时,一些妇女喜好骑马、打球、拔河、弈棋等活动,这种现象反映出当时(C)A.奢靡享乐之风盛行B.商品经济高度繁荣C.社会风气比较开放D.重武轻文已成潮流10.[2021泸州]有学者认为,他是一位“苦难诗人”和历经沧桑的时代歌手,其诗风有强烈的忧患意识与鲜明的人道主义色彩,其诗作有“诗史”之称。“他”是(B)A.李白B.杜甫C.李清照D.曹雪芹11.[2021东营]文成公主入藏,带去了蔬菜种子、茶叶、丝绸、工艺品以及佛经、医药、历法、科学技术等方面的书籍。松赞干布派遣子弟到长安学习。这些史实反映了(B)A.唐朝商品经济繁荣B.民族交往与交融C.南北经济文化的交流D.中外文化交流12.[2021南京]在都城长安“不仅生活着来自日本的使者,还活跃着来自中亚、印度等地的使者、僧侣与客商”。材料反映的主题是(B)A.西汉丝绸之路的开通B.唐代中外交流的发展C.唐代民族关系的和睦D.明朝对外交流的盛况13.[2021武威联考]“张家港黄泗浦遗址”(2018年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之一)发现的唐代寺庙建筑基址,其布局与日本唐招提寺极为相似,这最有可能为下列哪一事件提供佐证(D)A.张骞通西域B.郑和下西洋C.玄奘西行D.鉴真东渡14.[2021齐齐哈尔]“万国尽征戍,烽火被冈峦。积尸草木腥,流血川原丹。”这是杜甫《垂老别》中的诗句。该诗创作于唐朝由盛转衰的动乱时期。请问这场动乱是(B)A.大泽乡起义B.安史之乱C.黄巢起义D.黄巾起义15.[2021兰州模拟]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6分)材料一:我们所知道的最早的考试制度,是中国所采取的选举制度,及其定期举行的考试。——《英国大百科全书》材料二:孔子学院是中外合作建立的非营利性教育机构,致力于适应世界各国(地区)人民对汉语学习的需要,增进世界各国(地区)人民对中国语言文化的了解,加强中国与世界各国教育文化交流合作,发展中国与外国的友好关系,促进世界多元文化发展,构建和谐世界。——摘自《孔子学院》(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中的“选举制度”是指中国古代的哪一制度?(2分)并指出这一考试制度的突出特点。(2分)制度:科举制。(2分)突出特点:分科考试,公开竞争,择优录取。(2分)(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说明孔子学院以孔子命名的主要原因。(2分)孔子的思想主张和教育成就对中国后世影响深远,孔子的思想影响到世界,成为欧洲批判封建神学思想的武器。(2分)16.[2021恩施州改编]经济是人类一切活动的基础,而经济发展往往要依赖诸多因素的推动。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0分)材料一:一法度衡石丈尺。车同轨。书同文字。——《史记·秦始皇本纪》材料二:汉兴,扫除烦苛,与民休息。至于孝文,加之以恭俭,孝景遵业,五六十载之间,至于移风易俗,黎民醇厚。周云成康,汉言文景,美哉!——班固《汉书》材料三:江南之为国盛矣……地广野丰,民勤本业,一岁或稔,则数郡忘饥。渔盐杞梓之利,充仞八方;丝绵布帛之饶,覆衣天下。——《宋书》材料四:“国以民为本,人以食为命。若禾黍不登,则兆庶非国家所有。”——唐太宗(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说秦始皇为巩固统一在经济方面采取的措施。(2分)材料二描述了我国历史上哪一盛世局面?(1分)措施:统一度量衡、统一货币。(2分)盛世局面:文景之治。(1分)(2)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说说魏晋南北朝时期江南地区得到开发的原因。(2分)如果想要了解同时期北方的农业生产技术水平,最好查阅当时哪一农学著作?(1分)原因:北方长期战乱,江南地区社会比较安定,北方人民大量南迁,带来劳动力和先进的生产技术;南方自然条件优越等。(2分)著作:《齐民要术》。(1分)(3)根据材料四,说出唐太宗的治国措施或理念。(2分)以民为本,重视农业。(2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