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江苏南通如皋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教学质量调研(一)(必修)带答案_第1页
历史-江苏南通如皋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教学质量调研(一)(必修)带答案_第2页
历史-江苏南通如皋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教学质量调研(一)(必修)带答案_第3页
历史-江苏南通如皋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教学质量调研(一)(必修)带答案_第4页
历史-江苏南通如皋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教学质量调研(一)(必修)带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3-2024学年度高二年级第一学期教学质量调研(一)历史(必修)试题考试时间:60分钟总分:10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40题,每小题2分,共8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1.中华文明的物质创造不胜枚举,距今约7000年至5000年前,仰韶就已绽放出华夏文明之光,这主要表现在A.修建宫殿及天文建筑B.粟作农业获得发展C.出现明显的阶级分化D.“蛋壳陶”制作成熟2.西周统治者在其王国的北、东、南三个方向的边域皆建有“侯”,以戍守及开拓疆土。这体现了西周实行A.分封制B.宗法制C.王位世袭制D.内外服制3.战国时期持续时间最长、涉及面最广、改革最为彻底的一次变法是A.管仲改革B.李悝变法C.商鞅变法D.吴起变法4.战国时期,各诸侯国在撰写本国史籍时,多称自己为“夏”或“中国”,同时还追溯与夏商周各代王朝的过往关系。这反映了先秦时期A.华夏认同的加强B.农耕文明的扩展C.中央集权的形成D.国家机构的完善5.下列属于秦朝国家治理措施的是A.以嫡庶血缘确定继承名分制度B.推广郡县制并统一文字度量衡C.确立儒学于意识形态主流地位D.崇文抑武提倡文治强化了集权6.战国晚期的一位思想家,对秦国政治十分推崇,指出“法者,治之端也”,但其又强调法治应建立在礼治基础之上,是为礼治服务的。该思想家是A.孟子B.韩非子C.邹衍D.荀子7.《汉书·食货志》记载汉文帝时“除盗铸钱令,使民放铸”。汉武帝时下诏废除汉初郡国制币权,改由中央统一铸币,设中央铸币机构负责铸造五铢钱。这一变化A.健全了货币体系B.减轻了农民负担C.抑制了市场活力D.加强了中央集权8.右图为古代中国某一时期北方形势图。该时期的阶段特征是A.列国纷争、华夏认同B.国家统一、版图定型C.国力强盛、经济繁荣D.政局动荡、民族交融9.中医在实践中建立了独特的理论体系,形成了博大精深的中医药学。我国古代第一部药物学专著是A.《伤寒杂病论》B.《神农本草经》C.《千金方》D.《唐本草》10.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是中国历史上政权更迭最频繁的时期。下图中序号与政权对应正确A.①——前秦B.②——东晋C.③——北魏D.④——西晋11.阅读下图,有关隋朝大运河和元朝大运河共同点的表述正确的是隋朝大运河示意图元朝运河路线图A.促进了南北的经济交流B.都导致王朝的迅速灭亡C.以东都洛阳为交通核心D.为满足帝王享乐而修建12.杜佑《通典·食货典》记载:“隋氏西京(长安)太仓,东京(洛阳)含嘉仓、洛口仓,华州永丰仓,陕州太原仓,储米粟多者千万石,少者不减数百万石。天下义仓又皆充满。京都及并州库,布帛各数千万。”这说明隋朝A.商品经济高度发达B.社会经济得到发展C.国强民富社会安定D.南方经济地位上升13.中国古代某一历史时期创立了一种选官制度,由中央委任的官员为各地人才评定等级,朝廷依此授以相应的官职,后来逐渐发展成为维护士族特权的工具。该制度A.宗法制B.察举制C.九品中正制D.科举制14.下列图片分别为唐朝和明朝中央机构示意图,其变化反映的主要趋势是A.中央对地方的控制逐渐加强B.封建君主专制进一步加强C.中央机构精简取得较大成就D.中央机构的职能严重削弱15.唐朝初期租庸调制规定21-59岁之间的成年男子除租、调外,还可以缴纳绢布代役;唐朝中后期的两税法规定每户按人丁和资产征收户税,按田亩征收地税。这一变化A.使农民获得充分的生产时间B.促进了新的经济因素的产生C.严重削弱了中央政府的权威D.放松政府对农民的人身控制16.唐三彩是唐代陶瓷中的珍品,据图可知A.唐文化在东亚的影响力较大B.瓷器成为中华文明新的物质象征C.唐朝各民族间经济交流频繁D.异域文化深刻影响中国文化发展17.“宁向西方一步死,也绝不向后一步生。”唐代某高僧一路向西,抵达印度那烂陀寺,留下了西游取经的“神话”。该高僧最有可能是A.法显B.玄奘C.张骞D.鉴真18.宋太祖把宰相的人数由两人增加到三人,设立参知政事,使政务由宰相、参知政事等一起讨论,最后由皇帝亲自裁决;设立枢密院掌管军政,其长官地位与宰相相等;把财政大权从宰相掌管中分离出来,由三司担任,其地位和宰相不相上下。宋太祖的举措A.有利于加强皇帝对朝政掌控B.推动中央决策体系的日臻完备C.标志着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D.提高了文官和士人的政治地位19.北宋罢免宿将兵权,用文官担任枢密院长官;大力提倡文治,抬高文官和士人地位。这体现了北宋政治A.因循守旧B.崇文抑武C.削弱相权D.机构分散20.宋元时期,少数民族政权的统治者创制并实施了“南北面官”“猛安谋克”“四等人制”等一系列制度。这些制度A.沿袭了唐朝的政治制度B.植根于民族发展的差异C.实现了疆域内民族平等D.巩固了统一多民族国家21.元朝不仅版图辽阔,而且对边疆地区实施了长时间并且比较稳定的统治。元朝为加强对西藏地区的管理,设置的机构是A.北庭都护府B.宣政院C.理藩院D.行都指挥使司22.宋代乡村居民的职业流向包括参与经商活动、应募参军、出家为僧道等,部分乡民在农闲时节兼职商贩、雇工,出现身兼数职的现象。这反映了宋代A.佛道思想的世俗化B.传统社会结构解体C.社会的流动性加强D.门第观念逐渐淡化23.南宋时文人刻书蔚然成风,陆游、范成大、杨万里、朱嘉等人在各地任官期间,都曾刊行自己或先人、名宦、师友、乡贤的著述。这一现象得益于A.大一统的社会局面B.科举制度创立C.儒学正统地位确立D.印刷业的发展24.史料是历史研究的必要依据。若要研究北宋东京的发展状况,可选择的史料是A.甲骨文B.《汉书》C.唐蕃会盟碑D.《清明上河图》25.《皇明经世文编》:“今天下一统,诸种番夷虽或出没,不足深虑;惟北虏动辄长驱深入,最为边患。”《皇明九边考》:“当今四夷,北虏为急。”为此,明朝统治者A.修筑长城进行军事防御B.册封当地的僧俗首领C.任用当地上层人士管理D.设置行省制加以管辖26.右表为某同学记录的历史笔记。笔记反映的历史时期是A.宋B.元27.雍正皇帝曾说:“中国(中原)之一统始于秦。塞外之一统始于元,而极盛于本朝。”下列清朝的史实可以支撑该观点的是A.抗击倭寇之患维护国家主权B.对边疆地区进行有效管辖C.实行闭关自守巩固朝贡贸易D.君主专制制度的空前强化28.明代书坊主对刊刻历史题材的故事抱有极大的热情,将历朝史实加以演义,编成与正史并传不朽的小说。明朝崇祯年间,历史小说的刊刻已相当完备,《列国》《三国》《东西晋》等书“与二十一史并传不朽”。这一现象的出现A.表明文学开始呈现世俗化趋势B.说明传统伦理道德遭到否定C.反映社会主流价值观念的变迁D.得益于城市商品经济的繁荣29.下图为明至清粮食总产量、总需求量和人均粮食占有量演变示意图。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人均粮食占有量的减少折射出人地矛盾加剧B.经济作物的广泛种植制约了粮食亩产的提高C.高产农作物的引进未能促进粮食产量的增长D.明清时期粮食的产量与人均占有量同步消长30.明末清初社会动荡、思想活跃,出现了一些著名的思想家。其中,提出“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耳矣”的思想家是A.董仲舒B.王守仁C.黄宗羲D.顾炎武31.在《南京条约》签订过程中,清政府最在意的是割地赔款,这极大损害了天朝上国的面子。而英国人最看重的却是关税贸易和自由居住,但清政府对此却最不在意。这反映了A.清廷缺乏近代主权意识B.清政府完全成为洋人的朝廷C.新思想的萌发极其不易D.中国完全陷入半殖民地深渊32.鸦片战争后,魏源提出"变古愈尽,便民愈甚",极力倡导学习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在《海国图志》中他提出关于政治、经济、法律的改革方案。如漕运改革政策、盐政改革政策、治水政策等。这说明魏源A.企图借西学和改革来拯救时弊B.找到解决清朝统治危机的办法C.要求变革黑暗腐朽的社会制度D.呼吁时人全面引进西学以救国33.以下是近代中国某一不平等条约的内容摘录,该条约是第六款第一条见今中国已开通商口岸以外,应准添设下开各处,立为通商口岸;以便两国臣民往来侨寓、从事商业工艺制作。湖北省荆州府沙市,四川省重庆府,江苏省苏州府,浙江省杭州府。A.《南京条约》B.《北京条约》C.《马关条约》D.《辛丑条约》34.1854年6月,太平天国东王杨秀清接见美国公使麦莲时表示,通商必须遵守天朝法令。同月,他在答复英国特使包令提出的三十一条问题时表示,开埠通商须待大势已定之后,鸦片乃害人之物,必须禁绝。这表明太平天国A.关注世界的发展形势B.具有捍卫国家主权的意识C.已摒弃天朝上国观念D.否定了西方国家的通商权35.清代诗人杨昌浚有诗云:"大将筹边尚未还,湖湘子弟满天山。新栽杨柳三千里,引得春风渡玉关”。诗人称赞的是A.曾国藩的湘军攻破天京B.邓世昌黄海海战壮烈殉国C.左宗棠平定阿古柏叛乱D.冯子材取得了镇南关大捷36.1900年6月,清廷正式向诸列强国家宣战之后,以两江总督刘坤一、湖广总督张之洞为主的东南督抚们与列强达成了互保约定,形成了中央对外宣战而地方议和的怪异政治局面。东南督抚们的这一做法A.迫使立宪派转而支持革命运动B.严重动摇了清政府统治的根基C.展现了中国人不畏强暴的精神D.标志着清朝中央权力开始下移37.法国政府曾向各国递交一份备忘录,为将要到来的议和定调子。其中写道:“由于各国使馆希望前往沿海或各国部队想要从沿海前往首都(北京为了保持道路始终畅通起见,各国对某些地方进行军事占领。”该条文的核心内容最终写入了A.《南京条约》B.《天津条约》C.《北京条约》D.《辛丑条约》38.下图为总统签署的委任何应钦为贵州某地军事长官的委任状,后有时任总理段祺瑞的签字。这说明当时A.北洋军阀统治结束B.实行责任内阁制C.正在筹划国民革命D.袁世凯专制独裁39.中国国家博物馆收藏着这样一份诏书,它是清朝最后一位皇帝,同时也是自秦朝创立皇帝制度以来的最后一位皇帝——爱新觉罗·溥仪颁布的退位诏书,这份诏书的颁布意味着A.专制帝制结束B.共和政体确立C.武昌起义爆发D.军阀统治确立40.一位历史学家在描述中国近现代某一历史时期的政治状况时,写道:“军阀割据,政局动荡,国会党争,民众因为军队扩张,互争地盘,内战频仍”。该时期是A.北洋军阀统治时期B.太平天国运动期间C.国民革命运动时期D.国共十年对峙时期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2题,满分20分,其中第41题10分,第42题10分4110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秦汉时期实行郡县制,朝廷命官至郡县而止。国家的赋税、徭役、兵役以及地方教化、狱讼和治安等事,绝大部分都是由乡里官吏们直接承担的……秦统一全国后,普遍实行以县统乡、以乡统里的地方基层制度。《汉书·百官公卿表》记载,“大率十里一亭,亭有——摘编自白钢主编《中国政治制度史》材料二秦汉以来,地方行政区别大抵依山川地形的自然地理界限来确定,客观上容易被地方长官当作割据称雄的地理条件。“元代分省建置,合河南河北为一,而黄河之险失,合江南江北为一而长江之险失”,这样朝廷就比较容易控制了。岭北、辽阳、甘肃等行省的设置,以廪养或防范滎古请王为主要使命。陕西、四川、云南、河南四省的设置,则以军事襟要的镇遏控制为重心。江浙、湖广、江西三省,大抵以镇压新征服区域和搜刮财赋为基本宗旨。各行省的财赋支用权在成宗以后被规定在一千锭以下;司法方面,行省不得擅行诛杀;各地成兵布置、调也始终由朝廷直接掌握。——摘编自李治安《元代行省制的特点与历史作用》(1)根据材料一,指出秦朝县下所设的基层组织,并概括其主要职能。(4分)(2)根据材料二,概括元代行省制的特点。结合所学知识,简述行省制的历史意义。(6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