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32T 4735-2024优良食味粳稻生态种植技术规程_第1页
DB32T 4735-2024优良食味粳稻生态种植技术规程_第2页
DB32T 4735-2024优良食味粳稻生态种植技术规程_第3页
DB32T 4735-2024优良食味粳稻生态种植技术规程_第4页
DB32T 4735-2024优良食味粳稻生态种植技术规程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ICS65.020.01江苏省地方标准DB32/T4735—2024优良食味粳稻生态种植技术规程Codeofpracticeforecologicalcultivationofjaponicaricewithgoodtaste2024-04-03发布2024-05-03实施江苏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Ⅰ前言 2规范性引用文件 3术语和定义 4基本要求 5肥料管理 6水浆管理 7病虫草害防治 8适期收获 Ⅲ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本文件由江苏省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并提出。本文件起草单位:江苏省农业科学院、南京市农业农村局。1DB32/T4735—2024优良食味粳稻生态种植技术规程本文件规定了优良食味粳稻本田期生态种植的基本要求、肥料管理、水浆管理、病虫草害防治、适期收获和记录等。本文件适用于机插优良食味粳稻的生产。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NY/T391绿色食品产地环境质量NY/T393绿色食品农药使用准则NY/T394绿色食品肥料使用准则NY/T593食用稻品种品质NY/T1752—2009稻米生产良好农业规范NY/T2148—2012高标准农田建设标准3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优良食味粳稻Japonicaricewithgoodtaste品质达到NY/T593中二级及以上或直链淀粉含量2%~13%的粳稻。生态种植ecologicalcultivation在保证水稻丰产优质的基础上,运用生态学原理和方法进行调控管理的种植方式。安全排水期safetydischargetime稻田施肥及施用农药后不宜排水的间隔天数。安全间隔期safetyinterval最后一次施药到水稻收获时允许的间隔天数。4基本要求4.1选用通过国家或省级农作物品种审定、适宜本区域种植、综合性状强的优良食味粳稻品种。4.2产地土壤和灌溉水环境质量应符合NY/T391的规定,田面平整度应符合NY/T2148—2012附录2DB32/T4735—2024E中稻作淹灌农田的要求。4.3肥料选择应符合NY/T394的规定,不应使用未经国家或省级农业农村部门登记的化学肥料或重金属含量超标的有机肥料,肥料使用安全排水期7d。4.4在病虫草害精确测报的基础上,科学合理选用绿色防控技术,农药选择应符合NY/T393的规定,各类农药安全间隔期按NY/T1752—2009中附录A执行,施药安全排水期5d~7d。4.5目标稻谷产量水平达到每667m2600kg以上。5肥料管理5.1施肥原则优良食味水稻生产应在精确定量施肥的基础上注重施用有机肥,增施中微量元素肥料硅肥和锌肥,后期少施氮肥。5.2施肥量与运筹在栽插密度2万穴/667m2、基本苗8万/667m2~10万/667m2的前提下,氮肥总施用量应控制在每667m2中N15kg~18kg,其中基肥占40%~50%,分蘖肥占20%~30%,穗肥占20%~30%;磷肥总施用量为每667m2中P2O55kg~6kg,全部基施;钾肥总施用量为每667m2中K2O6kg~8kg,其中基肥占50%~60%,穗肥占40%~50%。5.3施肥方法基肥于耕整地前施用,每667m2施用商品有机肥(N+P2O5+K2O总养分量4%)300kg(可视农田地1.5kg和K2O0kg~1.8kg。分蘖肥每667m2施用化学氮肥3.0kg~5.4kg,分两次施用。第一次施用在移栽后5d~7d,施用1.2kg~3.6kg;第二次施用在移栽后12d~15d,施用1.8kg。穗肥于倒4叶期看苗诊断施用,每667m2施用化学氮钾硅肥,施用量分别为:N3.0kg~5.4kg;K2O2.4kg~4.0kg;硅肥SiO22kg。结合抽穗期用药,每667m2叶面喷施锌肥1kgZnCl2。6水浆管理薄水栽插,返青期保持浅水层,分蘖期湿润灌溉。当总茎蘖数达到预期穗数80%~90%时,采用多次轻搁田,以达到全田土壤沉实不陷脚,田面有小裂缝,叶色明显褪淡为度。孕穗扬花期浅水勤灌,水层深度保持3cm~5cm,自然落干后上水。灌浆结实期间歇灌溉、干湿交替,收获前7d左右断水。7病虫草害防治7.1病害防治7.1.1防治原则病害防治以喷施药剂方法为主,优先选用生物农药。3DB32/T4735—20247.1.2防治对象主要防治对象为稻瘟病、纹枯病、稻曲病等。7.1.3防治方法防治方法如下。a)稻瘟病:当田间出现发病中心或急性病斑时,应及时进行药剂防治。叶瘟防治在分蘖末期进行,穗瘟防治在破口期施药,在适温高湿期,间隔7d第2次施药。选用春雷霉素、三环唑、稻瘟酰胺等单剂及其复配剂。b)纹枯病:当水稻分蘖期病丛发病率达5%、孕穗期病丛发病率达10%时,应进行药剂防治。宜选用井冈霉素A、枯草芽孢杆菌、噻呋酰胺等单剂及其复配剂。c)稻曲病:水稻破口前7d~10d(10%水稻剑叶叶枕与倒二叶叶枕齐平时)第1次施药,如遇多雨天气,7d后第2次施药。宜选用解淀粉芽孢杆菌、申嗪霉素、氟环唑等单剂及其复配剂。7.2虫害防治7.2.1防治原则虫害防治采用以生物多样性控害、昆虫性信息素诱控、人工释放赤眼蜂和生物农药防治相结合的方式为主。在上述方法防控效果不佳的情况下,可结合高效低风险的化学药剂进行适期防治。7.2.2防治对象主要防治对象为稻纵卷叶螟、稻飞虱、螟虫。7.2.3防治方法7.2.3.1生物多样性控害。采用生态工程技术,田埂、路边沟边、机耕道旁种植芝麻、大豆、波斯菊、硫华菊、紫花苜蓿等显花植物,涵养和保护寄生蜂、蜘蛛等天敌,提高稻田生物多样性,增强天敌自然控害能力;种植香根草等诱集植物,丛距3m~5m,降低螟虫种群基数。有条件区域可采用植物组合方式。7.2.3.2昆虫性信息素诱控。越冬代二化螟、大螟和主害代稻纵卷叶螟始蛾期,集中连片设置性信息素,群集诱杀或干扰交配。群集诱杀采用持效期3个月以上的挥散芯(诱芯)和干式飞蛾诱捕器,每667m2放置1套,田间均匀放置,高度以诱捕器底端距地面50cm~80cm为宜,并随植株生长调整高度。交配干扰采用高剂量信息素智能喷施装置,每2000m2设置1套,傍晚至日出每隔10min喷施1次。3次,间隔3d~5d,放蜂量8000头/667m2~10000头/667m2,每667m2均匀放置5点~8点。蜂卡放置高度以分蘖期高于植株顶端5cm~20cm、穗期低于植株顶端5cm~10cm为宜;可降解释放球可直接抛入田中。高温季节宜在傍晚放蜂。7.2.3.4生物药剂防治。螟虫在低龄若虫期进行防治,选用苏云金杆菌、金龟子绿僵菌、印楝素等生物农药。稻飞虱重点防治褐飞虱和白背飞虱,防治指标为孕穗期百丛虫量1000头、穗期百丛虫量1500头,选用金龟子绿僵菌、球孢白僵菌、苦参碱等生物农药。稻纵卷叶螟在卵孵化始盛期至低龄幼虫高峰期施药,防治指标为分蘖期百丛水稻束叶尖150个、孕穗后百丛水稻束叶尖60个,选用苏云金杆菌、金龟子绿僵菌、短稳杆菌、甘蓝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球孢白僵菌、稻纵卷叶螟颗粒体病毒等微生物农药。4DB32/T4735—20247.3草害防治7.3.1防治原则草害防治采用机械或人工除草、捞除杂草种子、种养结合除草相结合的方法。7.3.2防治对象主要防治对象为稗草、千金子、鸭舌草等。7.3.3防治方法7.3.3.1机械或人工除草。耕地前7d泡田,促进草籽萌发。移栽后15d用中耕除草机或人工进行除草。生育后期人工拔除大草。7.3.3.2捞除杂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