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9b-平法钢筋课件_第1页
S9b-平法钢筋课件_第2页
S9b-平法钢筋课件_第3页
S9b-平法钢筋课件_第4页
S9b-平法钢筋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6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S9b-梁的平法钢筋计算2013-08-15钢筋计算原理梁钢筋的标注方法集中标注:

1、梁编号、梁截面

2、箍筋——钢筋级别、直径、加密区及非加密区、肢数

3、梁上下通长筋和架立筋,

4、梁侧面纵筋——构造腰筋及抗扭腰筋

5、梁顶面标高高差原位标注:

1、梁支座上、下部纵筋

2、吊筋、附加箍筋集中标注表示:框架梁KL1,3跨,一端有悬挑,截面为300*600;箍筋为I级钢筋,直径8,加密区间距为100,非加密区间距为200,均为两肢箍;上部通长筋为2根直径22的二级钢;原位标注表示:支座1上部纵筋为4根直径22的二级钢,支座2两边上部纵筋为6根直径22的二级钢分两排,上一排为4根,下一排为2根;第一跨跨距3600,下部纵筋为3根直径18的二级钢,全部伸入支座,;第二跨跨距5800,下部纵筋为4根直径18的二级钢,全部伸入支座;以后类推。返回梁配筋图如下:说明:1.Lae:纵向受拉钢筋抗震锚固长度(任何情况下不得小于250mm)Ln:梁净跨;Hc:柱截面沿框架方向的高度2.一级抗震加密区>=2Hb,二至四级>=1.5Hb返回分析在平法中出现的钢筋类型识图1、梁上部贯通钢筋2、梁支座负筋3、梁中间支座负筋4、梁下部钢筋5、腰筋

6、拉筋7、箍筋8、吊筋9、架立钢筋10、梁下部通长筋上部贯通钢筋梁上部通筋长度=总净跨长+左支座锚固+右支座锚固

+搭接长度*搭接个数P15计算效果:支座负筋端支座负筋梁上部边支座负筋(第一排)=1/3净跨长+左支座锚固

梁上部边支座负筋(第二排)=1/4净跨长+左支座锚固

上部边支座负筋(第三排)=1/5净跨长+左支座锚固

跨中支座负筋计算公式:(Ln净跨长)上排长度=Ln/3+支座宽度+净跨长度+支座宽度+Ln/3下排长度=Ln/4+支座宽度+净跨长度+支座宽度+Ln/4P50计算效果:下部钢筋计算公式:(Ln净跨长注:下部钢筋不分上下排)框架梁下部钢筋=净跨长度+2*锚固(或0.5Hc+5D)下部钢筋梁下部通筋长度=总净跨长+左支座锚固+右支座锚固

+搭接长度*搭接个数梁边跨下部筋长度=本身净跨+左锚固+右锚固梁中间跨下部筋长度=本身净跨+左锚固+右锚固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30,抗震等级为2级计算效果:下部不伸入支座钢筋计算公式:不伸入支座钢筋=净跨长度-2*0.1Ln请注意标注方式侧面构造钢筋计算公式:(Ln净跨长)长度=净跨长度+2*锚固当为构造钢筋时,锚固=15*D当为抗扭钢筋时,锚固=Lae梁侧构造钢筋计算公式=净长+两端锚固

=7000-600+2*15*14=6820拉筋计算公式拉筋长度=梁宽-2*保护层+2*11.9d+2*d吊筋和次梁加筋计算公式:吊筋长度=2*锚固+2*斜段长度+次梁宽度+2*50框梁高度>800mma=60度

<=800mma=45度次梁加筋按根数计算;长度同箍筋长度箍筋计算公式:箍筋长度根数计算=2*【(加密区长度-50)/加密间距+1】+(非加密区长度/非加密间距-1)梁箍筋长度计算同前箍筋根数计算一级抗震加密区根数=((2*梁高-50)/加密间距+1

非=(净跨长-左加密区-右加密区)/非加密间距-1总根数=加密*2+非加密梁箍筋长度计算同前箍筋根数计算二-四级抗震加密区根数=((1.5*梁高-50)/加密间距+1

非=(净跨长-左加密区-右加密区)/非加密间距-1总根数=加密*2+非加密P58配筋分析:配筋分析:架立钢筋配筋分析:吊筋柱柱框架柱列表注写方式03G101-1P10柱1屋面15.870412.2703.638.6703.624.4704.21-0.0304.5-1-4.5304.5层号标高(m)层高框架柱截面注写方式03G101-1P11柱1柱编号

表2.2.2xxQZ剪力墙上柱xxLZ梁上柱xxXZ芯柱xxKZZ框支柱xxKZ框架柱序号代号柱类型柱103G101-1P7保护层的规定KZ1集中标注:750*700:表示柱的截面尺寸26Ф25:表示全部纵筋为26根25的二级钢Ф10·100/200:表示箍筋为10的一级钢和间距柱要计算哪些钢筋量基础插筋中间层纵筋顶层纵筋变截面纵筋中柱情况边柱情况角柱情况斜通上层当前层锚固箍筋拉筋纵筋柱纵筋手工如何计算?纵筋长度=?基础插筋中间层柱顶层柱底层柱不同的部位柱纵筋的构造不一样柱的配筋分析柱配筋重点分析1、柱的纵筋2、箍筋3、接头柱基础插筋长度计算基础插筋长度=弯折长度a+竖直长度h1+非连接区Hn/3+搭接长度LlE柱的纵筋分析柱的基础插筋:插筋的长度=基础高度-保护层+伸出楼地面的高度+搭接注:伸出楼地面的高度等于:Hn/3-1层柱子主筋长度纵筋长度=-1层层高—1层非连接区Hn/3+1层非连接区Hn/3+搭接长度LlE

如果出现多层地下室,只有基础层顶面和首层顶面是1/3净高其余均为(1/6净高、500、柱截面长边)取大值1层柱子主筋长度纵筋长度=首层层高-首层非连接区Hn/3+max(Hn/6,hc,500)+搭接长度LlE

中间层柱子主筋长度纵筋长度=中间层层高-当前层非连接区+(当前层+1)非连接区+搭接长度LlE

非连接区=max(1/6Hn、500、Hc)顶层中柱主筋长度中柱纵筋长度=顶层层高-顶层非连接区-梁高+(梁高-保护层)+12d非连接区=max(1/6Hn、500、Hc)顶层柱中、边、角柱判断方法,角柱:(两边有非延伸梁)边柱:(三边有非延伸梁)中柱:(四边有非延伸梁)顶层柱纵筋构造角柱中柱黑色纵筋锚固长度是从梁底开始1.5lae/la灰色标识纵筋锚固为12d边柱顶层边柱纵筋长度1号纵筋长度=顶层层高-顶层非连接区-梁高+1.5锚固长度(65%)2号纵筋长度=顶层层高-顶层非连接区-梁高+锚固长度(梁高-保护层+柱宽-2*保护层+8d

)2号纵筋长度1号纵筋长度3号纵筋长度4号纵筋长度5号纵筋长度顶层边柱纵筋长度计算=顶层层高-顶层非连接区-梁高+1.5LaE=顶层层高-顶层非连接区-梁高+(梁高-保护层+柱宽-2*保护层+8d

)=顶层层高-顶层非连接区-梁高+(梁高-保护层+柱宽-2*保护层)=顶层层高-顶层非连接区-梁高+(梁高-保护层+12d

)=顶层层高-顶层非连接区-梁高+LaE顶层角柱纵筋长度计算顶层角柱纵筋的计算方法和边柱一样,只是外侧是两个面,外侧纵筋总根数为两个外侧总根数之和顶层中柱纵筋计算12d≥0.5LaE情况A直锚长度<LaE纵筋长度=顶层层高-顶层非连接区长度-梁高+(梁高-保护层)+12d情况B12d≥0.5LaE纵筋长度=顶层层高-顶层非连接区长度-梁高+(梁高-保护层)+12d直锚长度<LaE,且顶层为现浇板,其强度等级≥C20,板厚≥80mm顶层中柱纵筋计算顶层中柱纵筋计算≥LaE情况C直锚长度≥

LaE纵筋长度=顶层层高-顶层非连接区长度-梁高+锚固长度LaE受拉钢筋的抗震锚固65柱箍筋的拆分03G101-1P46柱11、钢筋局部重叠不超过两层2、箍筋在箍住主筋的时候应按照隔一拉一,拆分也是如此3、箍筋长度的计算?基础箍筋根数计算根数=(基础高度-基础保护层)/间距-1

-1层箍筋根数计算按绑扎计算箍筋根数1层箍筋根数计算根部根数=(加密区长度-50)/加密间距+1按焊接计算梁下根数=加密区长度/加密间距+1梁高范围根数=梁高/加密间距非加密区根数=非加密区长度/非加密间距-1中间层箍筋根数计算根部根数=(加密区长度-50)/加密间距+1按焊接计算梁下根数=加密区长度/加密间距+1梁高范围根数=梁高/加密间距非加密区根数=非加密区长度/非加密间距-1顶层箍筋根数计算根部根数=(加密区长度-50)/加密间距+1按焊接计算梁下根数=加密区长度/加密间距+1梁高范围根数=梁高/加密间距非加密区根数=非加密区长度/非加密间距-1-1层箍筋根数计算-1层箍筋根数计算1层箍筋根数计算1层箍筋根数计算2层箍筋根数计算2层箍筋根数计算3层箍筋根数计算3层箍筋根数计算4层箍筋根数计算4层箍筋根数计算5层箍筋根数计算5层箍筋根数计算板钢筋计算4、板内钢筋类型板内钢筋受力筋底筋面筋负筋边支座负筋中间支座负筋负筋分布筋温度筋其他:马凳筋、洞口加筋、放射筋板中的钢筋种类

板的钢筋:1.

受力筋(单向或双向,单层或双层)2.

支座负筋3.

分布筋4.

附加钢筋(角部附加放射筋、洞口附加钢筋)5.

撑脚钢筋(双层钢筋时支撑上下层)板单向板中钢筋板负筋示意图板负筋中的分布筋板受力筋计算板底钢筋的长度计算长度=净跨+伸进长度*2+弯勾2*6.25*d板受力筋计算板底钢筋的支座-伸进长度伸进长度=max(支座宽/2,5d)伸进长度=max(支座宽/2,5d)伸进长度=max(支座宽/2,5d)伸进长度=max(板厚,120)(04G101-4P25)板5板负筋计算中间支座负筋长度计算长度=水平长度+弯折长度*2板负筋计算端支座板负筋长度的计算长度=锚入长度+弯勾+板内净尺寸+弯折长度板负筋计算板负筋的根数计算起步距离=第一根钢筋距梁或墙边50mm根数=ceil((净跨-2*起步距离)/间距)+1板分布筋板分布筋计算负筋的分布筋长度计算方式一:分布筋和负筋搭接150mm长度=轴线长度-负筋标注长度*2+参差长度*2板分布筋计算端支座负筋的分布筋根数计算根数=负筋板内净长/间距(取整)+1施工中这1根不会布置板分布筋计算中间支座负筋的分布筋的根数计算根数=布筋范围1/间距(取整)+布筋范围2/间距(取整)+1板温度筋什么是板温度筋?在温度、收缩应力较大的现浇板区域内,应在板的末配筋表面布置温度收缩钢筋在板未配筋表面形成钢筋网板温度筋计算温度筋长度计算长度=轴线长度-负筋标注长度*2+参差长度*2板温度筋计算温度筋根数计算根数=(净跨长度-负筋伸入板内的净长)/温度筋间距-1马凳筋∏型计算马凳筋∏型长度计算长度=L1+L2*2+L3*2马凳筋∏型计算马凳筋∏型根数计算双层双向板马凳筋根数=板净面积/(间距*间距)+1负筋马凳筋根数=排数*负筋布筋长度/间距+1马凳筋一字型板板的平法标注集中标注内容:1号楼板,板厚120MM,板下部配置的贯通筋X为Φ10@150,Y向为Φ10

@100,板上部未配置贯通纵筋。2号钢筋直径为8间距为150MM,(2)表示连续布置的跨数为两跨,900、1000表示自梁支座中线向跨内延伸的长度,两边对称延伸时,另一侧可不标注。板底筋长度钢筋长度=净跨+伸进长度*2伸进长度=按上图计算板钢筋长度=净跨+伸进长度*2+弯钩伸进长度=按上图计算板底筋根数底板钢筋根数=布筋范围÷板筋间距+1布筋范围=净跨-50*2

板底筋根数底板钢筋根数=布筋范围÷板筋间距+1布筋范围=净跨-50*2

布筋范围=净跨+保护层×2+左梁角筋1/2直径+右梁角筋1/2直径-板筋间距温度筋长度温度筋长度=轴线长度-负筋标注长度×2+参差长度×2+弯勾×2

温度筋根数温度筋根数=(轴线长-负筋标注长)÷温度筋间距-1

板中负筋负筋长度=水平长度+弯折长度×2

板面筋长度负筋长度=锚入长度+板内净尺寸+弯折长度

锚固长度La+弯勾

板厚-保护层*2

(板厚-保护层)按标注计算按标注计算

板中负筋分布筋根数=布筋范围1÷间距(向上取整)+布筋范围2÷间距(向上取整)

分布筋长度计算同前3、分布筋长度=布筋范围长度+弯勾×2

1号支座负筋筋计算:长度公式=平直段长度+两端弯折=2*1200+2*(120-15*2)=2580

根数:公式=(布置范围净长-两端起步距离)/间距+1起步距离=1/2钢筋间距=(3000-300-2*50)/100+1-27根1号钢筋分布筋计算:长度(3000-300+12.5*6=

根数(1200-150)/200+1=6*2=12根1、剪力墙钢筋计算纯剪力墙配筋平面图配筋立面4-2-24-2-3水平筋4-2-44-2-54-2-174-2-184-2-224-3-64-3-114-3-17下面就以一个实例来计算墙的配筋:返回

剪力墙身表达形式为Qxx(x排),括号内为墙身所配置的水平钢筋与竖向钢筋的排数(排数的规定见平法03G101-1第13页)。剪力墙身共有三种钢筋,水平钢筋、竖向钢筋和拉筋。端柱、小墙肢的竖向钢筋构造与框架柱相同,水平钢筋的计算比较简单,拉筋尺寸及根数要依据具体设计来进行计算。说明:1.剪力墙Q1,三级抗震,C25砼,保护层为15,各层楼板厚度均为1002.Lae,Lle取值按03G101-1规定返回手工计算结果如下:基础部分纵筋:b12L=基础内弯折+基础内高度+搭接长度Lle=240+(1200-100)+1.6*Lae=240+(1200-100)+1.6*35*12=240+1772根数:N=排数*[Round(墙净长-50*2/间距)+1]=2*[Round(5200-50*2/200)+1]=2*27=541772240返回一层:L=层高+上面搭接长度Lle=3200+1.6*Lae=3200+1.6*35*12=3872根数:N=排数*[Round(墙净长-50*2/间距)+1]=2*[Round(5200-50*2/200)+1]=2*27=54竖向钢筋:3872中间层:返回一层:L=左端柱长度-保护层+墙净长+左端柱长度-保护层+2*弯折

=(400-15)+5200+(400-15)+2*15d=5970+2*15*12=5970+180+180根数:N=排数*(墙净高/间距+1)

=2*[(3200-100)/200+1)]=2*17=34水平钢筋:5970180180返回一层:L=墙厚-2*保护层厚度+2*直径

=300-2*15+2*6=282根数:N=墙高/间距*墙净长/间距

=(3200-100)/200*(5200/200)

=416拉筋:二层同一层282返回顶层:L=层高-保护层+(Lae-板厚+保护层)

=3200-15+(35*12-100+15)

=3185+335根数同中间层:N=54竖向钢筋:水平筋和拉筋同中间层3185335返回05年试题分析O5年试题四、钢筋工程编制预算时,钢筋工程量可暂按构件体积(或水平投影面积、外围面积、延长米)×钢筋含量计算,详见附录一。结算时按设计要求,无设计按下列规则计算:

一、一般规则:

1、钢筋工程应区别现浇构件、预制构件、加工厂预制构件、预应力构件、点焊网片等以及不同规格分别按设计展开长度(展开长度、保护层、搭接长度应符合规范规定)乘理论重量以吨计算。

2、计算钢筋工程量时,搭接长度按规范规定计算。当梁、板(包括整板基础)Φ8以上的通筋未设计搭接位置时,预算书暂按8m一个双面电焊接头考虑,结算时应按钢筋实际定尺长度调整搭接个数,搭接方式按已审定的施工组织设计确定。

3、先张法预应力构件中的预应力和非预应力钢筋工程量应合并按设计长度计算,按预应力钢筋定额(梁、大型屋面板、F板执行Φ5外的定额,其余均执行Φ5内定额)执行。后张法预应力钢筋与非预应力钢筋分别计算,预应力钢筋按设计图规定的预应力钢筋预留孔道长度,区别不同锚具类型分别按下列规定计算:

(1)低合金钢筋两端采用螺杆锚具时,预应力钢筋按预留孔道长度减350mm,螺杆另行计算。

(2)低合金钢筋一端采用墩头插片,另一端螺杆锚具时,预应力钢筋长度按预留孔道长度计算。

(3)低合金钢筋一端采用墩头插片,另一端采用帮条锚具时,预应力钢筋增加150mm,两端均用帮条锚具时,预应力钢筋共增加300mm计算。

(4)低合金钢筋采用后张砼自锚时,预应力钢筋长度增加350mm计算。

建筑安装工程定额原理与概预算第四章建筑工程施工图预算下4、电渣压力焊、锥螺纹、套管挤压等接头以“个”计算。预算书中,底板、梁暂按8m长一个接头的50%计算;柱按自然层每根钢筋1个接头计算。结算时应按钢筋实际接头个数计算。

5、桩顶部破碎砼后主筋与底板钢筋焊接分别分为灌注桩、方桩(离心管桩按方桩)以桩的根数计算。每根桩端焊接钢筋根数不调整。

6、在加工厂制作的铁件(包括半成品铁件)、已弯曲成型钢筋的场外运输按吨计算。各种砌体内的钢筋加固分绑扎、不绑扎按吨计算。

7、砼柱中埋设的钢柱,其制作、安装应按相应的钢结构制作、安装定额执行。

建筑安装工程定额原理与概预算第四章建筑工程施工图预算下8、基础中钢支架、预埋铁件的计算:

(1)基础中,多层钢筋的型钢支架、垫铁、撑筋、马凳等按已审定的施工组织设计合并用量计算,执行金属结构的钢托架制、安定额执行(并扣除定额中的油漆材料费51.49元)。现浇楼板中设置的撑筋按已审定的施工组织设计用量与现浇构件钢筋用量合并计算。

(2)预埋铁件、螺栓按设计图纸以吨计算,执行铁件制安定额。(3)预制柱上钢牛腿按铁件以吨计算。

建筑安装工程定额原理与概预算第四章建筑工程施工图预算下9、后张法预应力钢丝束、钢绞线束按设计图纸预应力筋的结构长度(即孔道长度)加操作长度之和乘钢材理论重量计算(无粘结钢绞线封油包塑的重量不计算),其操作长度按下列规定计算:

(1)钢丝束采用镦头锚具时,不论一端张拉或两端张拉均不增加操作长度(即:结构长度等于计算长度)。

(2)钢丝束采用锥形锚具时,一端张拉为1.0m,两端张拉为1.6m。

(3)有粘结钢绞线采用多根夹片锚具时,一端张拉为0.9m,两端张拉为1.5m。

(4)无粘结预应力钢绞线采用单根夹片锚具时,一端张拉为0.6米,两端张拉为0.8米。

(5)用转角器张拉及特殊张拉的预应力筋,其操作长度应按实计算。建筑安装工程定额原理与概预算第四章建筑工程施工图预算下二、钢筋直(弯)、弯钩、圆柱、柱螺旋箍筋及其他长度的计算:

1、梁、板为简支,钢筋为Ⅱ、Ⅲ级钢时,可按下列规定计算:

(1)直钢筋净长=L-2c

(2)弯起钢筋净长=L-2c+2×0.414H'

当θ为30°时,公式内0.414H'改为0.268H'

当θ为60°时,公式内0.414H'改为0.577H'

建筑安装工程定额原理与概预算第四章建筑工程施工图预算下

(3)弯起钢筋两端带直钩净长=L-2c+2H''+2×0.414H'

当θ为30°时,公式内0.414H'改为0.268H'

当θ为60°时,公式内0.414H'改为0.577H'

(4)末端需作90°、135°弯折时,其弯起部分长度按设计尺寸计算。

(1)(2)(3)当采用Ⅰ级钢时,除按上述计算长度外,在钢筋末端应设弯钩,每只弯钩增加6.25d。建筑安装工程定额原理与概预算第四章建筑工程施工图预算下2、箍筋末端应作135°弯钩,弯钩平直部分的长度e,一般不应小于箍筋直径的5倍;对有抗震要求的结构不应小于箍筋直径的10倍。

当平直部分为5d时,箍筋长度(外包尺寸)L=(a-2c+2d)×2+(b-2c+2d)×2+14d;[(a-2c)+(b-2c)]+22d

当平直部分为10d时,箍筋长度L=(a-2c+2d)×2+(b-2c+2d)×2+24d。

[(a-2c)+(b-2c)]+32d建筑安装工程定额原理与概预算第四章建筑工程施工图预算下3、弯起钢筋终弯点外应留有锚固长度,在受拉区不应小于20d;在受压区不应小于10d。弯起钢筋斜长按下表系数计算。建筑安装工程定额原理与概预算第四章建筑工程施工图预算下4、箍筋、板筋排列根数n=(L-(50+50)mm/设计间距)+1,但在加密区的根数按设计另增。

上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