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长沙一中教育集团联考2017届九年级(上)期中历史试卷(解析版)_第1页
湖南省长沙一中教育集团联考2017届九年级(上)期中历史试卷(解析版)_第2页
湖南省长沙一中教育集团联考2017届九年级(上)期中历史试卷(解析版)_第3页
湖南省长沙一中教育集团联考2017届九年级(上)期中历史试卷(解析版)_第4页
湖南省长沙一中教育集团联考2017届九年级(上)期中历史试卷(解析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6-2017学年湖南省长沙一中教育集团联考九年级(上)期中历史试卷一、选择题(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意的.本大题18小题,每小题2分,共36分)1.某历史活动课场景:同学们激烈讨论,畅所欲言,内容涉及采邑分封制、丕平献土、城市自治.这堂课正在探究的是()A.亚非奴隶制文明 B.欧洲奴隶制文明C.亚洲封建国家 D.欧洲封建国家2.2015年1月7日,法国讽刺漫画杂志《查理周刊》位于巴黎的总部遭到武装恐怖分子的袭击,造成了12人死亡,原因可能是《查理周刊》2014年圣诞节期间刊登的亵渎伊斯兰教先知的漫画。下列关于这位“先知”的史实不正确的是()A.7世纪初,在阿拉伯半岛的麦加创立伊斯兰教B.622年在麦地那建立政教合一的国家C.“先知”是阿拉伯国家的政治、军事和宗教首领,掌握一切权力D.把耶路撒冷定为伊斯兰教的圣地3.15世纪西方学者、艺术家、政治家甚至普通民众流行写自传,这一时期自传的数量比公元500年至1400年之间千年写的自传总和还要多。这主要因为()A.教会垄断文化的局面被打破B.人文主义的价值观念渐入人心C.地理大发现改变了人们的观念D.印刷术的传播促进了文化的发展4.法国史学家托克维尔经常把法国与美国、英国的历史进行对比,特别指出它们之间的区别:美国没有封建制度这个强大的敌人;英国贵族并未因革命丧失权力,他们与资产阶级实行联合统治。而法国革命面对的“强大敌人”是()A.天主教教会 B.英国殖民统治 C.法国人民 D.封建专制统治5.1857﹣1859年印度民族大起义的领导者是()A.移民后代 B.农民阶级 C.封建王公 D.各地妇女6.三角贸易的起点和终点分别是()A.欧洲和美洲 B.欧洲和欧洲 C.非洲和欧洲 D.美洲和非洲7.在美国内战中,美国黑人宣告:“如果我们不参加战斗,就是背叛了上帝,背叛了祖国,背叛了种族,背叛了我们自己”,美国黑人发表上述宣告的历史背景是()A.《独立宣言》的发表B.林肯就任美国总统C.林肯政府颁布《解放黑人奴隶宣言》D.林肯遇刺8.19世纪中晚期,日本著名思想家福泽谕吉提出“我国不可犹疑,与其坐待邻国之进步而与之共同复兴东亚,不如脱其行伍,而与西洋各文明国家共进退”。对福泽谕吉观点的理解,最准确的是()A.日本应该与邻国一起共同复兴东亚B.日本已经与西方国家并驾齐驱C.日本应该学习西方国家的先进文明D.日本已经走上对外侵略扩张的军国主义的道路9.托洛斯基出生于俄国农奴家庭,他的经历中可能出现的是()A.在法律上成为“自由人” B.无偿得到一块份地C.参加十月革命 D.参加斯大林格勒保卫战10.中国新首富、阿里巴巴执行主席马云说:“我年轻时候曾经想,梦幻般的生活就是早上在香港吃早餐,中午在巴黎喝咖啡,晚上在纽约和人共进晚餐……”马云梦想的实现离不开发达的交通。两次工业革命中,在交通领域内都有重大发明的国家是()A.英国 B.德国 C.美国 D.法国11.梁启超认为近代历史学与传统史学的区别之一在于“求得其历史事实因果关系”,下列事件之间的关系不符合这一要求的是()A.《马关条约》签订与公车上书B.工业革命与19世纪中后期资产阶级统治的巩固与确立C.第二次工业革命与洋务运动D.启蒙运动与法国大革命12.这次运动有一个政治纲领,它提出的六条要求中有五条后来都逐一实现了,列宁评价这次运动是“世界上第一次广泛的、真正群众性的、政治性的无产阶级革命运动”.这次运动是指()A.巴黎公社成立 B.英国宪章运动 C.美国南北战争 D.俄国十月革命13.《西方文明史》载:大约在1660﹣1789年,西欧智力和文化的历史经历了中世纪以来最重大的变化.其“重大的变化”主要包括()①文艺复兴运动兴起②近代科学的诞生和发展③启蒙运动兴起④工业文明在欧美普遍建立.A.①③ B.②④ C.②③ D.③④14.如图是一战之前反映欧洲军备竞赛的漫画“项庄舞剑,意在沛公”,其中沛公和项庄分别是()A.德国与法国 B.德国与英国 C.俄国与奥国 D.英国与德国15.法国作家巴比斯的《战火》中有这样一段描述:“(战场上)到处散布着破碎弹片,折断了的武器以及成堆的尸体…其中有些人被抛到十五英尺高,断腿残肢挂在那些幸存的树枝上.”该场面应发生在100年前的()A.凡尔登战役 B.莫斯科保卫战C.斯大林格勒保卫战 D.诺曼底登陆战16.有人说,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只是刚刚撕开了套在人类身上的“笼子”;启蒙运动在进一步撕裂套在人类身上“笼子”的同时,把统治者关进了“笼子”。据此可知,启蒙运动的进一步发展主要体现在()A.批判封建神学B.强调以人为中心,而不是以神为中心C.提出民主制度的构想D.促进人们的思想解放17.17世纪晚期,一位英国科学家解释自己的天文学理论时说:“月亮既不会掉下来,也不会离去,那是因为它的运动正好抵消了地球的引力.”这位科学家是()A.牛顿 B.达尔文 C.爱因斯坦 D.伏尔泰18.贝多芬创作的《英雄交响曲》,在扉页上写有“题献给拿破仑,可当他得知拿破仑称帝时,愤然将题字改为“为纪念一个伟大的人物而作”,此举充分体现了贝多芬的()A.爱国主义精神 B.英雄主义精神 C.民主主义精神 D.浪漫主义精神二、判断题(判断下列说法或行为是否正确,其中正确的填涂〔T〕,错误的填涂〔F〕.每小题2分,共10分)19.世界上的人类分三大主要人种,即我们通常所说的黄种、白种和黑种人。(判断对错)20.巴黎公社失败后不久,公社的领导人之一狄盖特创作了《国际歌》的歌词。(判断对错)21.发明大王爱迪生在1879年研制成功了耐用的钨丝灯泡,为世界带来了光明。(判断对错)22.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规模空前,战场由最初的亚洲扩大到欧洲、非洲和太平洋地区,先后有三十多个国家和地区卷入战争。(判断对错)23.荷兰的梵高是一位有世界影响的画家,《向日葵》是他的代表作之一。(判断对错)三、材料分析题(第24小题10分,25题15分,26题15分.)24.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人是一件多么了不起的杰作!多么高贵的理性!多么伟大的力量!多么优美的仪表!多么文雅的举动!在行为上多么像一个天使!在智慧上多么像一个天神!宇宙的精华!万物的灵长!﹣﹣莎士比亚《哈姆雷特》中主人公哈姆雷特的一段独白材料二当立法权和行政权集中在同一个人或同一个机关之手,自由便不复存在了;因为人们将要害怕这个国王或议会制定暴虐的法律,并暴虐地执行这些法律。如果司法权不同立法权和行政权分立,自由也就不存在了……如果司法权同行政权合而为一,法官便将握有压迫者的力量。﹣﹣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请回答:(1)材料一中文学作品的问世反映出该思想解放运动扩展到了哪个国家?请举一位该思想解放运动发源国的文学家及其作品。(2)根据材料二分析,作者认为国家权力不能“集中在同一个人或同一个机关之手”、国家权力应“分立”的原因是什么?材料二中所展现的政治原则后来在哪一国家最先实现?除此之外,该思想家还倡导什么学说?(3)材料一、二所涉及的这两场思想解放运动从经济上对欧洲有何共同作用?25.19世纪中后期,资本主义制度在全世界范围逐步确立起来,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如果总的看一看1861年俄国国家全部结构的改变,那就会承认这种改变是封建君主制向资产阶级君主制转变道路上的一步,这不仅从经济观点来看是正确的,而且从政治观点来看也是正确的。﹣﹣列宁《关于纪念日》材料二1871年10月16日,日本派出使团,任务是:一、借政体更新,为笃友亲善而修聘门礼。二、借修改条约,向各国政府阐明并洽商我国政府之目的与期望。三、实地考察欧美各国最开化、昌盛之体制……以求行之于我国国民之略…….一日本使员记载:此次出使欧美,就其实地,察其形势,……深深悟出,欲宇内建立不羁之国,必富国强兵自不待言,而欲富国强兵,务从殖产兴业入手,切实谋求进步发展。材料三正因为北方拥有经济优势,所以南方不得不更加顽固地依赖其政治力量,……不得不强调州的自治权可以不听中央政府指挥…….北方处于能够统一全国的有利地位,南方则不然,南方摆出进攻好斗的姿态,但它真正的意图是放弃斗争,脱离联邦。﹣﹣霍布斯鲍姆《资本的年代》(1)材料一反映的是列宁对哪一历史事件的评论?根据所学知识分析为什么列宁说这一事件“从经济观点来看是正确的”?(2)根据材料二指出日本派出使团的主要目的有哪些?(答2点,不许摘抄原文)根据所学知识指出除“殖产兴业”外,为“谋求进步发展”日本政府在经济上还采取了什么举措?(3)根据所学知识分析导致美国内战发生的根本原因是什么?根据材料指出南方奴隶主联合对抗北方的手段和目的分别是什么?请从政治角度分析这场战争对美国产生的影响。(4)综上所述,请归纳19世纪中后期资本主义制度确立与巩固的方式。26.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19世纪中后期无产阶级斗争历程示意图材料二共产党人不屑于隐瞒自己的观点和意图。他们公开宣布:他们的目的只有用暴力推翻全部现存的社会制度才能达到。无产阶级将利用自己的政治统治,一步一步地夺取资产阶级的全部资本,把一切生产工具集中在国家即组织成为统治阶级的无产阶级手里,并且尽可能快地增加生产力的总量。无产者在这个革命中失去的只是锁链。他们获得的将是整个世界。全世界的无产者,联合起来!﹣﹣以上内容摘自《共产党宣言》材料三1917年11月8日,中国驻俄国的记者发回电文说:“广义派联合兵、工反抗政府,经新组之革命军事会下令,凡政府命令非经该会核准,不得施行。昨已起事,夺国库,占车站……现城内各机关尽归革命党掌握,民间尚无骚扰情事。”(1)根据所学知识回答,材料一中革命理论的创立者是谁?工业革命与工人运动有着怎样的内在联系?(2)《共产党宣言》发表于何时?(它的发表有何直接影响?根据材料二分析《共产党宣言》最主要的内容是什么?(3)材料三反映的是哪国的哪一历史事件?此事件的发生和材料一、二中的革命理论有何关系?(4)结合以上无产阶级理论的产生以及革命斗争的实践,谈谈你的认识。四、探究题27.工业革命就是科技革命,人类从18世纪后半期至20世纪初先后经历了两次工业革命。结合这两次工业革命的相关知识,完成下列问题的探究。(1)根据所学知识回答英国首先开展工业革命的资金来源有哪些?《全球通史》作者认为“蒸汽机的历史意义,无论怎样夸大也不为过”。请用交通运输方面的具体事例来说明该观点。(2)19世纪70年代开始,改良型的蒸汽机被新的动力机械所取代,这一动力机械领域的革命主要源于哪些伟大的发明?并请分别写出与这些发明相应的新的能源。(3)某位历史学家曾说“到17、18世纪之交,经济繁荣所滋生的享乐主义,使无论国教徒或清教徒都无法维持社会的伦理秩序,甚至宗教信仰本身也被怀疑。工人的处境最糟糕,工业中心曼彻斯特浓烟滚滚,污水横流,在不到100万人口的伦敦,有小偷1万人,白天乞丐成群,晚上则明火执仗的抢劫。”根据以上内容归纳工业革命带来的影响?(任答2点)除此以外科技还有哪些负面影响?(请以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具体史实来说明)(4)综上所述,请你从人类社会发展的角度谈谈对科技发展的认识。(任答两点)(注意:此题答案请写在答卷的格子中,超出格子不计分)

2016-2017学年湖南省长沙一中教育集团联考九年级(上)期中历史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意的.本大题18小题,每小题2分,共36分)1.某历史活动课场景:同学们激烈讨论,畅所欲言,内容涉及采邑分封制、丕平献土、城市自治.这堂课正在探究的是()A.亚非奴隶制文明 B.欧洲奴隶制文明C.亚洲封建国家 D.欧洲封建国家【考点】査理马特改革与西欧封建制度的确立.【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欧洲封建国家有关史实的认识.【解答】注意抓住题干中的关键信息采邑分封制、丕平献土、城市自治.学生见到分封制,可能会错选C,本题答案选D,关键词应该是丕平献土,丕平两次出兵意大利打败伦巴第人,将夺得的拉文那到罗马之间的“五城区”赠给教皇.此事件就是被基督教世界称颂了千余年的“丕平献土”,从此在意大利的中部,一个政教合一的教皇国存在了1100多年.故选D.2.2015年1月7日,法国讽刺漫画杂志《查理周刊》位于巴黎的总部遭到武装恐怖分子的袭击,造成了12人死亡,原因可能是《查理周刊》2014年圣诞节期间刊登的亵渎伊斯兰教先知的漫画。下列关于这位“先知”的史实不正确的是()A.7世纪初,在阿拉伯半岛的麦加创立伊斯兰教B.622年在麦地那建立政教合一的国家C.“先知”是阿拉伯国家的政治、军事和宗教首领,掌握一切权力D.把耶路撒冷定为伊斯兰教的圣地【考点】伊斯兰教的的创立和阿拉伯国家的建立.【分析】本题考查伊斯兰教的相关知识.【解答】穆罕默德创立了伊斯兰教;穆罕默德最初在麦加传教,麦加贵族担心会损害自己的政治和经济利益,迫害穆罕默德的信徒;622年,穆罕默德带领少数信徒离开麦加,在麦地那建立起政教合一的国家;伊斯兰教把622年定为伊斯兰教历元年.630年,穆罕默德征服麦加,迫使麦加贵族接受伊斯兰教,承认他在政治和宗教领袖地位,麦加从此成为伊斯兰教圣地.把耶路撒冷定为伊斯兰教的圣地说法错误.故选D.3.15世纪西方学者、艺术家、政治家甚至普通民众流行写自传,这一时期自传的数量比公元500年至1400年之间千年写的自传总和还要多。这主要因为()A.教会垄断文化的局面被打破B.人文主义的价值观念渐入人心C.地理大发现改变了人们的观念D.印刷术的传播促进了文化的发展【考点】文艺复兴运动.【分析】本题考查文艺复兴.【解答】据题干“15世纪西方学者、艺术家、政治家甚至普通民众流行写自传,这一时期自传的数量比公元500年至1400年之间千年写的自传总和还要多.”可知是对文艺复兴的描述.15世纪是文艺复兴运动在欧洲深入开展时期,欧洲人流行写自传体现了人们对自我价值的重视,体现了人文主义精神.故选B.4.法国史学家托克维尔经常把法国与美国、英国的历史进行对比,特别指出它们之间的区别:美国没有封建制度这个强大的敌人;英国贵族并未因革命丧失权力,他们与资产阶级实行联合统治。而法国革命面对的“强大敌人”是()A.天主教教会 B.英国殖民统治 C.法国人民 D.封建专制统治【考点】法国大革命.【分析】本题考查了法国大革命.【解答】由材料“美国没有封建制度这个强大的敌人;英国贵族并未因革命丧失权力,他们与资产阶级实行联合统治”并结合所学知,法国资产阶级革命面对的强大敌人是封建专制制度,结合所学知识,波旁王朝的专制统治,严重阻碍了法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故选D.5.1857﹣1859年印度民族大起义的领导者是()A.移民后代 B.农民阶级 C.封建王公 D.各地妇女【考点】印度民族大起义.【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印度民族大起义的知识点.【解答】1857﹣﹣1859年,为反抗英国的殖民统治,印度人民掀起了反英民族大起义,在这次起义中,以章西女王为代表的封建王公成为起义的领导者.故选C.6.三角贸易的起点和终点分别是()A.欧洲和美洲 B.欧洲和欧洲 C.非洲和欧洲 D.美洲和非洲【考点】三角贸易.【分析】本题考查了“三角贸易”.【解答】因欧洲殖民者大肆屠杀印第安人,导致美洲种植园缺乏大量劳动力,欧洲殖民者发现贩卖黑人奴隶有利可图,纷纷加入罪恶的黑奴贸易行列.奴隶贩子带着廉价的工业品从欧洲出发,到非洲购买、换取甚至直接猎取黑人,用船运到美洲,卖给种植园主充当奴隶,然后带着满船的黄金、白银和欧洲需要的经济作物返回欧洲.故选B.7.在美国内战中,美国黑人宣告:“如果我们不参加战斗,就是背叛了上帝,背叛了祖国,背叛了种族,背叛了我们自己”,美国黑人发表上述宣告的历史背景是()A.《独立宣言》的发表B.林肯就任美国总统C.林肯政府颁布《解放黑人奴隶宣言》D.林肯遇刺【考点】《解放黑人奴隶宣言》.【分析】本题考查《解放黑人奴隶宣言》的相关知识.【解答】据所学知,在美国南北战争时期,林肯于1862年颁布了《解放黑人奴隶宣言》,主张所有美利坚联邦叛乱下的领土之黑奴应享有自由,《解放黑人奴隶宣言》促使大批黑人加入反抗南方叛军的行列,战争局势倾向北方,所以出现了材料中美国黑人宣言的现象.故选C.8.19世纪中晚期,日本著名思想家福泽谕吉提出“我国不可犹疑,与其坐待邻国之进步而与之共同复兴东亚,不如脱其行伍,而与西洋各文明国家共进退”。对福泽谕吉观点的理解,最准确的是()A.日本应该与邻国一起共同复兴东亚B.日本已经与西方国家并驾齐驱C.日本应该学习西方国家的先进文明D.日本已经走上对外侵略扩张的军国主义的道路【考点】日本明治维新.【分析】本题考查日本明治维新.【解答】19世纪中晚期,日本著名思想家福泽谕吉提出“我国不可犹疑,与其坐待邻国之进步而与之共同复兴东亚,不如脱其行伍,而与西洋各文明国家共进退”.话语中的关键是“不如脱其行伍,而与西洋各文明国家共进退”,可见,对福泽谕吉观点的理解,最准确的是日本应该学习西方国家的先进文明.故选C.9.托洛斯基出生于俄国农奴家庭,他的经历中可能出现的是()A.在法律上成为“自由人” B.无偿得到一块份地C.参加十月革命 D.参加斯大林格勒保卫战【考点】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分析】本题考查俄国1861年改革,应重点考查其内容和知识迁移能力.【解答】题文给出俄国农奴出身的托洛斯基生活的时间是1842年﹣1889年,在此期间,俄国于1861进行农奴制改革,规定农奴在法律上成为“自由人”,农奴在获得解放的同时,可以得到一块份地,但他们必须出钱赎买这块份地,并非无偿得到份地,十月革命发生于1917年,斯大林格勒战役发生于1942年,因此托洛斯基不可能参加这两次活动.故选A.10.中国新首富、阿里巴巴执行主席马云说:“我年轻时候曾经想,梦幻般的生活就是早上在香港吃早餐,中午在巴黎喝咖啡,晚上在纽约和人共进晚餐……”马云梦想的实现离不开发达的交通。两次工业革命中,在交通领域内都有重大发明的国家是()A.英国 B.德国 C.美国 D.法国【考点】第一次工业革命;第二次工业革命的主要成就.【分析】本题主要考查美国在两次工业革命中在交通领域内的重大发明.【解答】在第一次工业革命中,美国人富尔顿在1807年制造出世界上第一艘利用蒸汽作动力的船“克莱蒙号”.由于用蒸汽作动力,人们称之为“汽船”.1903年美国莱特兄弟制成飞机并试飞成功,开始把人类的飞行梦想变成现实.故两次工业革命中,在交通领域内都有重大发明的国家是美国.故选C.11.梁启超认为近代历史学与传统史学的区别之一在于“求得其历史事实因果关系”,下列事件之间的关系不符合这一要求的是()A.《马关条约》签订与公车上书B.工业革命与19世纪中后期资产阶级统治的巩固与确立C.第二次工业革命与洋务运动D.启蒙运动与法国大革命【考点】启蒙运动;法国大革命.【分析】本题考查启蒙运动的影响.【解答】第二次工业革命发生在19世纪70年代,洋务运动开始于19世纪60年代,二者没有因果关系.C符合题意.故选C.12.这次运动有一个政治纲领,它提出的六条要求中有五条后来都逐一实现了,列宁评价这次运动是“世界上第一次广泛的、真正群众性的、政治性的无产阶级革命运动”.这次运动是指()A.巴黎公社成立 B.英国宪章运动 C.美国南北战争 D.俄国十月革命【考点】英国宪章运动.【分析】本题考查英国宪章运动.【解答】结合所学可知,1837年,英国工人提出一个《人民宪章》,要求获得选举权,参与国际管理.英国的宪章运动是欧洲规模最大、时间最长的一次早期工人运动,沉重打击了资产阶级的统治.列宁评价这次运动是“世界上第一次广泛的、真正群众性的、政治性的无产阶级革命运动”.故选B.13.《西方文明史》载:大约在1660﹣1789年,西欧智力和文化的历史经历了中世纪以来最重大的变化.其“重大的变化”主要包括()①文艺复兴运动兴起②近代科学的诞生和发展③启蒙运动兴起④工业文明在欧美普遍建立.A.①③ B.②④ C.②③ D.③④【考点】近代科学家;启蒙运动.【分析】本题主要考查近代科学与启蒙运动的相关史实.【解答】解题时注意时间范围是“大约在1660﹣1789年”,内容“西欧智力和文化发生的重大变”.回顾已学知识可知1660﹣1789年正是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期近代科学的诞生和发展,西欧还兴起了启蒙运动,启蒙运动所宣传的天赋人权、三权分立、自由、平等、民主和法制的思想,推动了资产阶级的革命和改革,据此分析可知②③符合题意.故选C.14.如图是一战之前反映欧洲军备竞赛的漫画“项庄舞剑,意在沛公”,其中沛公和项庄分别是()A.德国与法国 B.德国与英国 C.俄国与奥国 D.英国与德国【考点】三国同盟和三国协约.【分析】本题考查三国同盟和三国协约,【解答】19世纪后期至20世纪初期,在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推动下,资本主义国家的生产力获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十分尖锐,后起的帝国主义国家如德国等要求重新分割世界,而老牌的帝国主义国家如英国不愿放弃既得利益,反对重新分割世界,英德矛盾成为欧洲大国之间的主要矛盾,并形成了分别以它们为核心的三国协约和三国同盟两大对立的军事集团.故其中的项庄和沛公分别是德国与英国.故选D.15.法国作家巴比斯的《战火》中有这样一段描述:“(战场上)到处散布着破碎弹片,折断了的武器以及成堆的尸体…其中有些人被抛到十五英尺高,断腿残肢挂在那些幸存的树枝上.”该场面应发生在100年前的()A.凡尔登战役 B.莫斯科保卫战C.斯大林格勒保卫战 D.诺曼底登陆战【考点】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过程与著名战役.【分析】本题考查凡尔登战役.【解答】题干中的关键信息是“发生在100年前”.可知时间是20世纪初期,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916年2月开始的凡尔登战役,历时十个月,造成同盟国和协约国交战双方共七十多万人的伤亡,战争异常残酷,被称为“凡尔登绞肉机”,是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最为残酷的一场战役.题干材料的描述就是这一战役的惨景.故选A.16.有人说,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只是刚刚撕开了套在人类身上的“笼子”;启蒙运动在进一步撕裂套在人类身上“笼子”的同时,把统治者关进了“笼子”。据此可知,启蒙运动的进一步发展主要体现在()A.批判封建神学B.强调以人为中心,而不是以神为中心C.提出民主制度的构想D.促进人们的思想解放【考点】启蒙运动.【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启蒙运动.【解答】根据“启蒙运动在进一步撕裂套在人类身上‘笼子’的同时,把统治者关进了‘笼子’”可知,A不属于启蒙运动的内容;B、D是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和启蒙运动的共同内容.启蒙运动提出民主、平等的内容,提出民主制度的构想.C符合题意.故选C.17.17世纪晚期,一位英国科学家解释自己的天文学理论时说:“月亮既不会掉下来,也不会离去,那是因为它的运动正好抵消了地球的引力.”这位科学家是()A.牛顿 B.达尔文 C.爱因斯坦 D.伏尔泰【考点】近代科学家.【分析】由题干中“英国科学家”“天文学理论”“月亮既不会掉下来,也不会离去,那是因为它的运动正好抵消了地球的引力.”可知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牛顿的万有引力定律.【解答】材料中“月亮既不会掉下来,也不会离去,那是因为它的运动正好抵消了地球的引力.”强调的是月亮和地球运动中引力规律问题,即万有引力规律,这一规律是由牛顿揭示的.故选A.18.贝多芬创作的《英雄交响曲》,在扉页上写有“题献给拿破仑,可当他得知拿破仑称帝时,愤然将题字改为“为纪念一个伟大的人物而作”,此举充分体现了贝多芬的()A.爱国主义精神 B.英雄主义精神 C.民主主义精神 D.浪漫主义精神【考点】近代艺术.【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了贝多芬的有关内容.【解答】依据所学知识可知,《英雄交响曲》为贝多芬作品,原稿上的标题是《拿破仑•波拿巴大交响曲》,是应法国驻维也纳大使的邀请为拿破仑写的,当贝多芬创作此曲时,拿破仑是他理想中的民族领袖和杰出革命家,但当时贝多芬听到拿破仑称帝的消息时,愤然撕去标题页,改成了《英雄》的曲名,这体现了贝多芬追求民主的精神.故选C.二、判断题(判断下列说法或行为是否正确,其中正确的填涂〔T〕,错误的填涂〔F〕.每小题2分,共10分)19.世界上的人类分三大主要人种,即我们通常所说的黄种、白种和黑种人。√(判断对错)【考点】世界三大人种.【分析】本题考查了世界三大人种.【解答】晚期智人出现的同时,现代人种的差异也显现出来.根据人的体貌特征,世界上人类分为黄种、白种和黑种人.人种的差异是不同自然环境等众多因素长期影响的结果,没有高低贵贱之分.故答案为:√.20.巴黎公社失败后不久,公社的领导人之一狄盖特创作了《国际歌》的歌词。×(判断对错)【考点】巴黎公社.【分析】本题考查《国际歌》的相关知识.【解答】据所学知,巴黎公社失败后不久,为了纪念巴黎公社运动,公社的领导人之一的欧仁•鲍狄埃创作了《国际歌》的歌词,后经作曲家狄盖特谱曲后,在全世界广泛传唱开来.故答案为:×.21.发明大王爱迪生在1879年研制成功了耐用的钨丝灯泡,为世界带来了光明。×(判断对错)【考点】第二次工业革命的主要成就.【分析】本题考查爱迪生的相关知识.【解答】据所学知,发明大王爱迪生在1879年研制成功了耐用的碳丝灯泡,而不是钨丝灯泡,为世界带来了光明.故答案为:×.22.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规模空前,战场由最初的亚洲扩大到欧洲、非洲和太平洋地区,先后有三十多个国家和地区卷入战争。√(判断对错)【考点】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了一战的有关内容.【解答】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第一次世界大战从1914年﹣﹣1918年,一战的规模空前,战场由最初的亚洲扩大到欧洲、非洲和太平洋地区,先后有三十多个国家和地区卷入战争.故答案为:√.23.荷兰的梵高是一位有世界影响的画家,《向日葵》是他的代表作之一。√(判断对错)【考点】近代艺术.【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梵高的有关内容.【解答】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梵高是荷兰著名画家,《向日葵》是他的代表作之一,作者通过此作品表达了他对生活的热爱.故答案为:√.三、材料分析题(第24小题10分,25题15分,26题15分.)24.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人是一件多么了不起的杰作!多么高贵的理性!多么伟大的力量!多么优美的仪表!多么文雅的举动!在行为上多么像一个天使!在智慧上多么像一个天神!宇宙的精华!万物的灵长!﹣﹣莎士比亚《哈姆雷特》中主人公哈姆雷特的一段独白材料二当立法权和行政权集中在同一个人或同一个机关之手,自由便不复存在了;因为人们将要害怕这个国王或议会制定暴虐的法律,并暴虐地执行这些法律。如果司法权不同立法权和行政权分立,自由也就不存在了……如果司法权同行政权合而为一,法官便将握有压迫者的力量。﹣﹣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请回答:(1)材料一中文学作品的问世反映出该思想解放运动扩展到了哪个国家?请举一位该思想解放运动发源国的文学家及其作品。(2)根据材料二分析,作者认为国家权力不能“集中在同一个人或同一个机关之手”、国家权力应“分立”的原因是什么?材料二中所展现的政治原则后来在哪一国家最先实现?除此之外,该思想家还倡导什么学说?(3)材料一、二所涉及的这两场思想解放运动从经济上对欧洲有何共同作用?【考点】文艺复兴运动;美国1787年宪法;启蒙运动.【分析】(1)本题考查文艺复兴.(2)本题考查启蒙运动.(3)本题考查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的作用.【解答】(1)据材料一“人是一件多么了不起的杰作!多么高贵的理性!多么伟大的力量!多么优美的仪表!多么文雅的举动!在行为上多么像一个天使!在智慧上多么像一个天神!宇宙的精华!万物的灵长”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一中文学作品的问世反映文艺复兴扩展到了英国;文艺复兴的代表人物是意大利的但丁,其代表作是《神曲》.(2)据材料二“当立法权和行政权集中在同一个人或同一个机关之手,自由便不复存在了;因为人们将要害怕这个国王或议会制定暴虐的法律,并暴虐地执行这些法律.如果司法权不同立法权和行政权分立,自由也就不存在了…如果司法权同行政权合而为一,法官便将握有压迫者的力量”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作者认为国家权力不能“集中在同一个人或同一个机关之手”、国家权力应“分立”的原因是自由不复存在,会导致暴政;材料二中所展现的政治原则是三权分立,后来在美国最先实现;孟德斯鸠还倡导天赋人权学说.(3)材料一涉及的思想解放运动是文艺复兴,文艺复兴为欧洲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奠定了思想基础,材料二涉及的思想解放运动是启蒙运动,启蒙运动为资产阶级革命提供了锐利的思想武器,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的共同作用是都促进了欧洲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故答案为:(1)英国;但丁、《神曲》.(2)自由不复存在,会导致暴政;美国;天赋人权.(3)促进了欧洲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25.19世纪中后期,资本主义制度在全世界范围逐步确立起来,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如果总的看一看1861年俄国国家全部结构的改变,那就会承认这种改变是封建君主制向资产阶级君主制转变道路上的一步,这不仅从经济观点来看是正确的,而且从政治观点来看也是正确的。﹣﹣列宁《关于纪念日》材料二1871年10月16日,日本派出使团,任务是:一、借政体更新,为笃友亲善而修聘门礼。二、借修改条约,向各国政府阐明并洽商我国政府之目的与期望。三、实地考察欧美各国最开化、昌盛之体制……以求行之于我国国民之略…….一日本使员记载:此次出使欧美,就其实地,察其形势,……深深悟出,欲宇内建立不羁之国,必富国强兵自不待言,而欲富国强兵,务从殖产兴业入手,切实谋求进步发展。材料三正因为北方拥有经济优势,所以南方不得不更加顽固地依赖其政治力量,……不得不强调州的自治权可以不听中央政府指挥…….北方处于能够统一全国的有利地位,南方则不然,南方摆出进攻好斗的姿态,但它真正的意图是放弃斗争,脱离联邦。﹣﹣霍布斯鲍姆《资本的年代》(1)材料一反映的是列宁对哪一历史事件的评论?根据所学知识分析为什么列宁说这一事件“从经济观点来看是正确的”?(2)根据材料二指出日本派出使团的主要目的有哪些?(答2点,不许摘抄原文)根据所学知识指出除“殖产兴业”外,为“谋求进步发展”日本政府在经济上还采取了什么举措?(3)根据所学知识分析导致美国内战发生的根本原因是什么?根据材料指出南方奴隶主联合对抗北方的手段和目的分别是什么?请从政治角度分析这场战争对美国产生的影响。(4)综上所述,请归纳19世纪中后期资本主义制度确立与巩固的方式。【考点】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美国南北战争的爆发;日本明治维新.【分析】(1)本题考查俄国1861年改革的相关知识.(2)本题考查日本派出使团的主要目的及日本明治维新在经济方面的措施.(3)本题考查美国南北战争的相关知识.(4)本题考查19世纪中后期资本主义制度确立与巩固的方式.【解答】(1)由材料一“如果总的看一看1861年俄国国家全部结构的改变,那就会承认这种改变是封建君主制向资产阶级君主制转变道路上的一步…”可知,这反映的是列宁对俄国1861年改革的评论.据所学知,1861年改革使俄国走上资本主义发展道路,所以列宁说这一事件“从经济观点来看是正确的”.(2)由材料二“1871年10月16日,日本派出使团,任务是:一、借政体更新,为笃友亲善而修聘门礼.二、借修改条约,向各国政府阐明并洽商我国政府之目的与期望.三、实地考察欧美各国最开化、昌盛之体制…以求行之于我国国民之略…一日本使员记载:此次出使欧美,就其实地,察其形势,…深深悟出,欲宇内建立不羁之国,必富国强兵自不待言,而欲富国强兵,务从殖产兴业入手,切实谋求进步发展.”可知,日本派出使团的主要目的是修改不平等条约,建立平等关系;学习欧美先进制度;学习外国先进技术;殖产兴业、富国强兵.据所学知,除“殖产兴业”外,为“谋求进步发展”日本政府在经济上还采取了承认土地私有,允许土地自由买卖.(3)据所学知,美国内战发生的根本原因是南北两种经济制度的矛盾.由材料三“正因为北方拥有经济优势,所以南方不得不更加顽固地依赖其政治力量,…不得不强调州的自治权可以不听中央政府指挥….北方处于能够统一全国的有利地位,南方则不然,南方摆出进攻好斗的姿态,但它真正的意图是放弃斗争,脱离联邦”可知,南方奴隶主联合对抗北方的手段是依赖政治力量,强调州的自治权.目的是放弃斗争,脱离联邦.南北战争维护了美国的统一,为美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扫清了障碍.(4)由上述材料可知,19世纪中后期俄国和日本通过改革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而美国则通过革命巩固了资本主义制度.故答案为:(1)俄国1861年改革或俄国废除农奴制改革;让俄国走上资本主义发展道路.(2)目的:修改不平等条约,建立平等关系;学习欧美先进制度;学习外国先进技术;殖产兴业、富国强兵.举措:承认土地私有,允许土地自由买卖.(3)南北两种经济制度的矛盾;手段:依赖政治力量,强调州的自治权;目的:放弃斗争,脱离联邦;维护了美国的统一.(4)革命、改革.26.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19世纪中后期无产阶级斗争历程示意图材料二共产党人不屑于隐瞒自己的观点和意图。他们公开宣布:他们的目的只有用暴力推翻全部现存的社会制度才能达到。无产阶级将利用自己的政治统治,一步一步地夺取资产阶级的全部资本,把一切生产工具集中在国家即组织成为统治阶级的无产阶级手里,并且尽可能快地增加生产力的总量。无产者在这个革命中失去的只是锁链。他们获得的将是整个世界。全世界的无产者,联合起来!﹣﹣以上内容摘自《共产党宣言》材料三1917年11月8日,中国驻俄国的记者发回电文说:“广义派联合兵、工反抗政府,经新组之革命军事会下令,凡政府命令非经该会核准,不得施行。昨已起事,夺国库,占车站……现城内各机关尽归革命党掌握,民间尚无骚扰情事。”(1)根据所学知识回答,材料一中革命理论的创立者是谁?工业革命与工人运动有着怎样的内在联系?(2)《共产党宣言》发表于何时?(它的发表有何直接影响?根据材料二分析《共产党宣言》最主要的内容是什么?(3)材料三反映的是哪国的哪一历史事件?此事件的发生和材料一、二中的革命理论有何关系?(4)结合以上无产阶级理论的产生以及革命斗争的实践,谈谈你的认识。【考点】马克思、恩格斯的革命活动;《共产党宣言》;俄国十月革命;历史开放性问题.【分析】(1)本题考查科学社会主义革命理论的创立以及工业革命与工人运动的关系.(2)本题考查马克思主义的诞生.(3)本题考查十月革命.(4)本题考查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解答】(1)根据所学知识并结合材料一“19世纪中后期无产阶级斗争历程示意图”可知,革命理论的创立者是马克思和恩格斯;由图示并结合知识可知,工业革命与工人运动有着内在联系,工业革命的进行使工人阶级队伍不断壮大,国际工人运动兴起.(2)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共产党宣言》发表于1848年;它的发表直接影响了无产阶级夺取资产阶级政权;据材料二“无产者在这个革命中失去的只是锁链.他们获得的将是整个世界.全世界的无产者,联合起来”可知,《共产党宣言》最主要的内容是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