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的演化课件_第1页
地球的演化课件_第2页
地球的演化课件_第3页
地球的演化课件_第4页
地球的演化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一节地球的概况

地球,是个庞大而复杂的星体,历史长达50亿年,在这漫长的历史中,地球始终处于永恒不断的运动中。我们现在的地球只是它全部发展过程中的一个阶段。地球具有明显的圈层结构,地球圈层分为内圈和外圈两大部分。

大气圈成分:以氮、氧为主分布:没有明确上界,主要集中在离地面10km高度的对流层内水圈由地球上的海水、地表水和地下水构成的一个连续但不规则的圈层。生物圈地球上存在着生命活动的区域,包括岩石圈的上部、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全部。地内圈层地壳莫霍面以上。由较轻的固体岩石组成。陆壳33km,洋壳6km地幔莫霍面与古登堡面之间,即地下15~2900km。由较重的岩石构成。地壳及上地幔顶部构成岩石圈。地核古登堡面以下,即地下2900km~地心。由铁、镍等较重的金属元素组成。外核呈液态,内核呈固态。地球内圈层构造图岩石圈包括地壳和上地幔顶部,由坚硬的岩石组成,构成固体地球的刚性外壳。软流层岩石圈50km250km地球的形状和大小地球的形状和大小对地球形状的表述——大地水准面与静止海面重合并延伸到大陆以下的水准面。

大地水准面

参考扁球体SN大地水准面的形状参考扁球体与大地水准面最为接近的扁球体

赤道半径a=6378km极半径b=6357km扁率f=1/230

大地水准面的形状北半球较细长N+10m南半球较粗短S-30m6378km6357km+10m-30m地球是一个不规则的扁球体表现:经圈并不是严格的椭圆南北半球也不对称原因:地球内物质分布不均物质密集区,重力大,地面高度相应较低,物质稀疏区,重力小,地面高度相应较高。重力概念及分布GG=F+P随纬度的升高而增大

地心引力与自转惯性离心力的合力

地表重力分布:

FFFmaxFmin地球的温度地内温度外热层:在地壳表层,由于太阳辐射热的影响,其温度常有昼夜变化、季节变化和年周期变化。深度达20—30m常温层:在外热层的下界处,温度常年保持不变,等于或略高于年平均气温,深度达20—40m

内热层:在常温层以下,由于受地球内部热源的影响,温度开始随深度逐渐增高。地球的磁性地球磁场地磁要素第二节地质年代和地层单位什么是地质年代、地质年代单位和年代地层单位?二者相对应的名称是什么?绝对地质年代也称放射测定年代,或称同位素年龄,它是根据岩层中放射性同位素蜕变产物的含量加以测定的,是指岩石生成距今的年数,即岩石的年龄。相对地质年代主要是依据古生物学的方法加以划分的,是指岩石相对的新老关系形成的顺序。

地质年代是地壳上不同年代的岩石在形成过程中的时间和顺序。地质年代可分为绝对地质年代和相对地质年代。

地质年代单位,也称地质时间单位、地质时代单位,简称时间单位。它主要是根据生物演化的顺序阶段,对地质时期中的时期所划分的单位,即各个地层单位所代表的时间,称为地质年代单位,按时间单位的级别,从大到小分为宙、代、纪、世、期、时。如宙是最大的地质年代单位,而隐生宙和显生宙则是地质年代名称。年代地层单位,又称时间地层单位,或地层单位。它主要依据古生物化石、地层形成的地质年代、顺序,和穿过地层的地震波波速等,而把地层划分为不同类型、不同级别的单位。年代地层单位分为宇、界、系、统、阶、时带。为什么要弄两个系统,它们到底有什么不同?

在一个“纪”时间范围内形成的地层称为一个“系”,比如侏罗纪形成的地层就叫侏罗系地层。一个用来说一段时间范围就是地质时代单位宙代纪世期另外用来说一段时间内形成的地层就是时间地层单位宇界系统阶二者是对应的但不是相同的不可混用。第三节地质作用地质作用:在地质历史发展过程中,由自然动力引起地壳物质组成、内部结构及地表形态变化和发展的自然作用。

分类:根据能量的来源的不同,可分为内动力地质作用和外动力地质作用两大类。内力地质作用:由地球的旋转能和地球中放射性物质在衰减过程中释放出的热能所引起的地质作用一、内力地质作用分类:地壳运动、岩浆作用、变质作用、地震地壳运动:由地球内力所引起的地壳岩石发生变形、变位(如弯曲、错断等)的机械运动,也叫构造运动。岩浆作用:地壳内部的岩浆,在地壳运动的影响下,向外部压力减小的方向移动,上升侵入地壳或喷出地面,冷却凝固成岩石的全过程。变质作用:岩石在风化带以下,受温度、压力和流体物质的影响,在固态下转变成新的岩石的作用。地震:是由于地壳运动引起地球内部能量长期积累,达到一定的限度而突然释放时,导致地壳一定范围的快速颤动。二、外力地质作用外力地质作用:是大气、水和生物在太阳能、重力能的影响下产生的动力对地球表层所进行的各种作用的统称。分类:风化作用、剥蚀作用、沉积作用、负荷地质作用、固结成岩作用风化作用:在外因作用下,岩石发生机械崩解或化学分解,变成松散的碎屑或土壤。剥蚀作用:风或流水、冰川湖海中的水在运动的状态下对地表岩石、矿物产生的破坏并将它们剥离原地的作用。搬运作用:风化、剥蚀的产物被搬运到它处。沉积作用:搬运物在搬运介质动能减小或物理、化学条件发生改变及生物的作用时在条件适宜的地方发生沉积。负荷地质作用:松散的堆积物、岩块等由于自身的重量并在其他动力地质作用下崩落或眼斜坡滑动的过程。固结成岩作用:松散沉积物转变为坚硬岩石的过程,称固结成岩作用。三、内外力作用对地球的改造内力地质作用和外力地质作用在促使地球演化过程中,是相互联系又是互相矛盾的。内力作用对地球演化起着主导作用,通过岩浆作用、变质作用和地壳运动等不断地改造地壳,并使地表产生大陆、海洋、山脉、平原等巨型地形起伏。外力作用则是进一步加工塑造,起着削高补低的作用。

内力地质作用

地质作用

外力地质作用能量来源:地球自转动能和放射性元素蜕变产生热能

表现形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