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免疫学》问答题题库_第1页
《医学免疫学》问答题题库_第2页
《医学免疫学》问答题题库_第3页
《医学免疫学》问答题题库_第4页
《医学免疫学》问答题题库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医学免疫学》问答题题库请问T细胞、B细胞的活化条件分别是?T细胞的活化条件:(1)活化信号1(抗原识别信号):双识别:TCR识别抗原APC(抗原提呈细胞)提呈的抗原肽。TCR识别提呈抗原肽的MHC分子。共受体:CD8-MHCI类分子、CD4-MHCII类分子都通过CD3(跨膜蛋白)传递特异性抗原识别信号。(2) 活化信号2(协同刺激信号):如B7-CD28等黏附分子的结合。(3) 细胞因子(如IL-1、IL-2等)。B细胞的活化条件:(1)活化信号1(抗原识别信号)。双识别:BCR直接识别抗原的B细胞表位,由Iga和IgB将识别信号转入到细胞内。CD19/CD21/CD81:组成B细胞活化的共受体复合物。(2)活化信号2(协同刺激信号):B细胞将抗原摄取加工提成给Th细胞,使其活化表达CD40L,作用于B细胞表面的CD40提供活化的第二信号。(3)T细胞分泌的细胞因子(IL-21、IL-4)参与B细胞活化(“第三信号”)。请问CD4+T细胞、CD8+T细胞在免疫反应中的作用分别是?CD4细胞(辅助性T细胞):增强免疫应答,活化细胞,增强其吞噬或杀伤功能。CD8细胞:(杀伤性T细胞/CTL)特异性直接杀伤靶细胞,和细胞免疫有关。请问抗体产生的一般规律及临床意义分别是?一般规律:(一) 初次免疫应答特定抗原首次刺激机体,需经一定的潜伏期才能在血液中出现抗体,且产量低,维持时间短,很快下降,产生抗体以IgM类为主,亲和力较低,特异性也较低。(二) 再次免疫应答(回忆应答)初次应答后,再次给予相同抗原刺激,则抗体出现的潜伏期明显缩短,抗体产量高,维持时间长,产生抗体以IgG类为主,亲和力高,特异性高。临床意义:*疫苗接种或制备免疫血清,应采用再次免疫或多次免疫。*我们可以通过检测特异性IgM作为病原微生物早期感染的诊断指标。*在疾病早期和恢复期进行抗体定量检测,当其滴度增长达4倍以上时可以辅助诊断疾病。请问细胞免疫应答和体液免疫应答的主要区别是?请问抗体的生物学活性是?特异性识别、结合抗原。激活补体。3、和细胞表面的FC受体相结合:1调理作用:指抗体(IgG、IgA)、补体促进吞噬细胞吞噬细菌等颗粒性抗原的作用。2ADCC:即抗体依赖的细胞介导的细胞毒作用。指表达FcR的细胞通过识别抗体的Fc段直接杀伤被抗体包被的靶细胞。3介导I型超敏反应。4穿过胎盘。参与黏膜免疫。请问抗原免疫原型的决定性因素是?异物性:抗原和机体的亲缘关系越远,其免疫原性越强。抗原分子的理化性状:如分子量、化学性质、结构、分子构象、物理状态等。抗原进入机体的方式:剂量、次数以及免疫佐剂的使用等。请问我们应该如何制备高效抗体?改善动物的遗产背景、年龄、健康状态、抗原的剂量、免疫的途径、次数等,必要时应加一定量的免疫佐剂。请问在初次免疫应答和再次免疫应答中产生的抗体特点分别是?请问三条补体激活途径的分别是?项目经典途径MBL途径旁路途径激活物抗原抗体复合物(IgG和IgM)微生物表面甘露糖残基IgA、IgE,IgG的聚合物细菌的细胞壁成分参与的补体成分C1—C9MBLC2-C9C3B、D、P因子C5-C9C3转化酶C4b2aC4b2aC3bBbC5转化酶C4b2a3bC4b2a3bC3bnBb作用效应抗体特异性非特异性非特异性请问经典途径的过程是?1、 识别阶段:抗原和抗体结合形成免疫复合物,激活ci。C1是由Clq、Clr、Cis组成的多聚体复合物。当两个以上的C1q头部被抗体结合固定后,C1q的构型发生改变,可激活Cir和Cis,并裂解为大小片段。2、 活化阶段:Cis依次酶解C4、C2形成C4b2b复合物为C3转化酶,进一步酶解形成C4b2b3b为C5转化酶。3、攻膜阶段:C5在C4b2b3b的作用下裂解为C5a和C5b,C5b和细胞膜和C6、C7结合形成C5b67复合物,进而和C8、C9分子联结成C5b6789复合体,即为攻膜复合体,造成细胞膜溶解。请问I型超敏反应(例如青霉素过敏)和III型超敏反应的特点和发生机制分别是?I型超敏反应是指已致敏的机体再次接触相同抗原后在数分钟内所发生的超敏反应。其主要特点是:①由IgE抗体介导,补体不参与。反应发生快、消退快。以生理功能紊乱为主。具有明显的遗传背景和个体差异I型超敏反应的机制:i、致敏阶段:变应原初次进入机体,B细胞产生特异性IgE、IgEFc段和肥大细胞,嗜碱粒细胞表面FceRI结合,机体处于致敏状态2、发敏阶段:相同变应原再次进入机体,和致敏细胞表面两个以上相邻的IgE交叉结合,使FceRI交联肥大细胞、嗜碱粒细胞脱颗粒并释放生物活性介质,引起效应。III型超敏反应的特点:i、Ag多为可溶性。2、抗体多为IgG、IgM。3、形成中等大小的可溶性IC沉淀。4、能激活补体,且主要是中性粒细胞参与反应。III型超敏反应的机制:i、形成中等大小的免疫复合物。2、形成中等大小的免疫复合物沉淀。3、免疫复合物沉淀后引起组织损伤。请问I型超敏反应的防治措施是?确定变应原,避免接触(最有效)。特异性脱敏疗法:使用小剂量、短间隔、连续多次注射的脱敏疗法。减敏疗法:使用小剂量、长间隔、连续多次注射的脱敏疗法。药物防治:♦使用抑制生物活性介质合成和释放的药物。♦使用生物活性介质拮抗剂。♦使用改善效应器官反应性的药物。请问内源性抗原和外源性抗原的提呈过程分别是?内源性抗原降解部位:在蛋白酶体降解为小分子抗原肽结合分子:和MHC-I类分子结合,形成抗原肽/MHC-I类分子复合物提呈对象:CD8+T细胞。外源性抗原降解部位:溶酶体。结合分子:和MHC-II类分子形成抗原肽/MHC-II类分子复合物,提呈对象:CD4+T细胞。请问细胞因子的概念、作用方式和共同特点分别是?细胞因子(cytokine,CK)概念:是由多种细胞,特别是活化的免疫细胞分泌的、具有多种生物学功能的小分子多肽(8-80kDa)物质的统称。作用方式:通过和靶细胞表面受体结合产生作用。共同特点:1、CK作用的高效性。2、CK作用的短暂性。3、CK作用的局部性。4.CK作用的复杂性:①多样性。②重叠性。③双向性。④网络性。请问阴阳性选择的意义是?阴性选择的意义:一般不对自身抗原产生应用及机体T细胞对自身抗原耐受性。阳性选择的意义:具有MHC限制性识别能力。请问免疫学的检测技术及其特点分别是?基本检测技术——抗原抗体反应O1凝集反应:直接凝集(颗粒性抗原和相应抗体在电解质的参与可和相应抗体直接凝集)、间接凝集(先将可溶性抗原或抗体吸附在适当大小的颗粒性载体的表面,然后在和相应抗体或抗原产生特异性凝集反应)、间接凝集抑制试验(可溶性抗原致敏的乳胶颗粒,和相应抗体发生的凝集反应)。沉淀反应(可溶性抗原和相应抗体结合,在适当比例并有电解质存在时会出现肉眼可见的沉淀物或沉淀线)、双向免疫扩散、免疫电泳、免疫比浊。补体参与的反应。免疫标记技术:免疫荧光法,酶免疫测定(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放射免疫测定法)。抗原抗体反应的特点(原理):特异性:抗原表位和抗体可变区之间的空间构象互补。可见性:抗原抗体比例。可逆性:非共价可逆性结合。抗原抗体反应的影响因素:电解质、酸碱度、温度。请问补体的概念和生物学活性分别是?概念:补体是一组存在于人和动物体液中及细胞表面,经活化后具有生物学活性,可介导免疫和炎症反应的蛋白质,包括30余种可溶性蛋白和膜结合蛋白,又称补体系统。生物学活性:①细胞毒作用:明显增强抗体对病毒的中和作用。调理作用:血清调理素如C3b、C4b等可和细菌等颗粒性物质结合促进吞噬细胞吞噬作用。炎症介质作用:是表面具有相应受体的肥大细胞和嗜酸性粒细胞等脱颗粒,释放组胺等活性物质,引起血管扩张,通透性增强,平滑肌收缩和支气管痉挛等作用。清除免疫复合物:清除免疫复合物的作用,清除凋亡细胞。请问人工主动免疫和人工被动免疫的区别分别是?请问细胞免疫应答的过程(外源性抗原)和四型超敏反应机制分别是?TCR摄取抗原并将其加工处理成抗原肽,抗原肽和MHCII类分子相结合并共同表达在APC表面供CD4+T细胞识别。T细胞可直接识别APC提呈的抗原肽和提呈抗原肽的MHC分子作为其活化的第一信号,由CD3将识别的信号转入到细胞内。共刺激分子(如CD28和B7)相互作用提供T细胞活化的第二信号,而某些细胞因子则提供T细胞活化的第三信号。最终,T细胞活化成能够分泌细胞因子的效应T细胞,从而使多种免疫细胞和细胞因子发生共同作用并清除体内的异物或诱导免疫耐受。请问体液免疫应答的过程是?B淋巴细胞直接识别游离的表位或识别由TCR摄取加工处理抗原肽作为B淋巴细胞活化的第一信号。APC将B淋巴细胞识别的抗原肽提呈给T淋巴细胞,T细胞可直接识别APC提呈的抗原肽和提呈抗原肽的MHC分子作为其活化的第一信号,由CD3将识别的信号转入到细胞内。共刺激分子(如CD28和B7)相互作用提供T细胞活化的第二信号,而某些细胞因子则提供T细胞活化的第三信号。T细胞活化成效应T细胞并高表达CD40L,使其同B淋巴细胞表面的CD40相结合进而提供B细胞活化的第二信号。活化的T淋巴细胞和APC可分泌多种细胞因子作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