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李清照词风的变化_第1页
论李清照词风的变化_第2页
论李清照词风的变化_第3页
论李清照词风的变化_第4页
论李清照词风的变化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摘要李清照是我国宋代词坛一颗璀璨的明珠,她善写词且工于诗,十六岁以一首《如梦令》传遍整个汴京城,名声大噪,时人誉之为才女,代表作有《漱玉词》、《词论》等。在苏轼提出“诗词一体,自是一家”后,李清照在《词论》中提出“词别是一家”,明确了词的独立地位,这是一个大胆的创新,同时又因其词作在婉约派居于翘楚,因此被人们视做“婉约之宗”。自宋代至今,人们对于李清照的研究热度不减,研究方向主要是:一、集中于意象的研究。二、聚焦于一种词风的探析。三、生平词作分界的探讨。虽然大家对李清照的很多方面进行了论述,但是关于她每个时期词作的风格论述甚少,因此我采用文献研究法,对比研读法,广泛收集相关著作,学术论文等资料,对比各位大家对于李清照词作的探析,结合李清照身世背景,将其词分为前、中、后三期,并通过社会时代背景,文学自觉,人生经历来论述其词风变化的原因,让大家从深一层面看到李清照的创作为何会有这么大的突破,明白她对自然的无限热爱、儿女情长的缠绵和国破家亡的愁肠寸断,让大家能够看到一个多具风格的“一代女词人”。由于人生经历的复杂性,李清照的创作也随之多变,深邃的思想内容,变幻多端的词风、独具特色的写词技法,让李清照成为宋代词坛中为数不多的,有才华,有个性的一位女词人。关键词:李清照生平词风变化原因

目录引言 论李清照词风的变化李清照在宋代以词名世,善于以浅俗之语,发清新之思,以旧为新,以俗为雅,被历代名家论者称之为“婉约之宗”[1]6。她的词不似温庭筠般秾艳,不似柳永般俚俗,而是集各家所长,自成一家,形成自己风格的词作。李清照从少女安康的生活,逐渐的经历与丈夫赵明诚的离愁之苦,一直到靖康之难,国家危机重重,丈夫病亡,自己也深陷囹圄,漂泊无依,这些生活、社会的变化引起了她内心情感的变化,由之而引发她的无论是从词的内容形式、艺术风格还是意象的撷取抑或情感的表达,都有着很明显的变化。一、知人论世之李清照研究李清照的词风,首先要了解李清照的家庭背景,人生经历等方面的内容,下面本文从两个方面来介绍李清照的身世背景。(一)书香门第贵千金李清照(1084~约1155),号易安居士。“易安”系取义于陶潜“审容膝之易安”意谓住处简陋而心情安适,[2]3为婚后与丈夫屛居乡里十年间所定。清照生于山东明水,父亲李格非,字文叔,“苏门后四学士”之一,是当时有名的文人与清官。《宋史·文苑传》有传,有《洛阳名园记》等著作传世。母王氏,元丰宰相王珪之长女,早卒。弟迒,当系清照继母所生之“弱(小)弟”,后任敕局删定官。[2]133李清照的一生可谓此起彼伏,而正是这不平静的生活才造就了她的不与平凡的词作。李清照的外祖父是宋神宗元丰宰相王珪,母亲也算是世家千金了,后来父亲续弦王氏,虽然王氏是继母,但品行良好,悉心照料清照,这对年幼就丧母的小清照来说是一个小小的安慰。李格非早年在汴京担任官职,但是并没有自己的府邸,所以李清照小时是在老家明水度过的。明水的青山绿水,湖波倩影给李清照留下了深刻影响,以至写下了《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双调忆王孙》(湖上风来波浩渺)描写大自然这样的好词。李清照出身世家门第,出入有鸿儒,虽然现在家里没有以前外祖父那样的风光,但是父亲李格非作为宋代知名的文人和清流官员,他不仅给李清照物质上的满足,而且在精神上,更是赋予李清照取之不尽的源泉,李清照年少聪慧,离不开李格非的教导,就连正直的性格,或多或少来源于父亲。(二)命运多舛女词人李清照十八岁左右适与赵明诚。赵明诚早年游于太学,曾任鸿胪少卿、江宁知府等官职,后复任湖州知府途中因中暑而死。其父赵挺之,曾任尚书右丞。传言有一次,赵明诚晚上做梦,早上醒来只记得三句话“言与思和,安上已脱,芝芙草拔。”这让他百思不得其解,于是请求父亲为他解答,赵挺之在听完赵明诚的梦后,若有所思的说:“乃四字,词女之夫”。当时李清照就是名遍汴京城的女性词人,由此可见,赵明诚是非常仰慕李清照的才华的。夫妇两人结婚后,半个月才能见面一次,虽说聚少离多,但小别胜新婚,又由于有共同的兴趣爱好,他们成为了彼此的知音。此时李清照有词《减字木兰花》,表现出了一个新人妇婚姻甜蜜的生活描写。但好景不长,李清照父亲李格非便被定为元祐奸党,不久被贬到广西象郡,清照为救父亲,写了一首诗给她的公公,里面有一句道“何况人间父子情”,但是李格非和赵挺之是两个不同党派,出于政治考虑并没有出手帮助。不久,宋徽宗下诏,不管有无官职,凡党人子弟,不得擅到阙下。[2]134因此,李清照不得不离开汴京,回到原籍明水,忍受相思之苦,此时作下了一些关于离情愁怨之作。后来天子大赦天下,清照才有机会回到赵明诚的身边,原以为两人还能像新婚之时恩爱如故,却没想赵明诚竟有蓄妾或章台之举[2]5,这对李清照来说是一次很大的打击。此后不到一年时间,灾难接连而至,先是赵挺之被罢相五日后去世了,再三日后,家里人全都被捕入狱,七月出狱,后来明诚的母亲郭氏带领全家人回到青州生活,这对于李清照而言,是不幸中的大幸。在这屛居青州的十年里,两人过着踏雪寻梅,风花雪月,斗茶作诗的生活,也算是弥补了李清照新婚不久就与丈夫分离的缺憾。后来,赵明诚被任命为莱州知府,但是他没有带上李清照赴任,李清照担心他有“天台之遇”,便作下《凤凰台上忆吹箫》送给赵明诚,暗示他莫忘了独居青州自己。在明诚到任不久后,李清照独自一人来莱州寻赵明诚,但赵明诚只是安排她居住在一个冷清到没有任何摆设的小屋里,而且还蓄养了官妓,这时李清照作了一首《感怀》诗表达自己的悲戚之情。后来赵明诚任江宁知府时,王亦夜里叛乱,赵明诚却缒城夜逃,这对于正直的李清照来说简直是人生大辱,后赵明诚被罢官。北宋王朝灭亡后,两人想返回青州安度今后的生活,但是赵明诚又被任为湖州知府,不幸的是在去往建康朝见高宗时因中暑而死,这对于李清照来说无疑是一个非常大的打击。在丈夫死后,李清照又陷于种种困境如“兵乱、‘玉壶颁金’之诬、再嫁匪人、离异、系狱……”[2]6《声声慢》、《武陵春》(风住尘香花已尽)、《永遇乐》(落日熔金)都是此时的佳作。二、李清照词的风格无素材无以成词,无词无以表达。宋神宗元丰七年(1084)至宋哲宗元符元年(1098),为李清照十八岁之前的时期,期间一直生活在老家山东明水,大自然赋予了李清照以清新脱俗的气息,并且也成为李清照早期的创作的题材,如《双调忆王孙》;宋徽宗建中靖国元年(1101)至靖康四月(1127),李清照适与赵明诚,甜蜜的婚姻生活,成为她的创作主题,但是由于新旧党之争,两人不得不分离,而后赵明诚又有“天台之遇”,这让她的词增添了一股愁味;宋高宗建炎五月(1127)至绍兴二十六年(1156),北宋朝廷灭亡,南朝建立,赵明诚病死,李清照自己也飘零无依,面对国家“居安江左”,李清照感到非常的悲愤,所以,此时李清照词又显现出忧郁愤懑的风格。下面,我们用具体的词来分析她在这三个时期创作的词的风格。(一)前期:活泼灵动,纤细娇媚作为婉约之宗,李清照的词显现出不一样的特色。李清照早期居住在老家明水,山与水赋予了她一颗清明,灵秀的心,这段时期虽然父母不在身边,但有一群闺中好友陪着,童年的哀愁也逐渐消退很多,李清照就是在这样无忧无虑的生活中度过的,她尽情徜徉于山水湖泊之中,感受着大自然的魅力。李清照来到了汴京之后,不仅感受到了家里开明的氛围,加上继母对她也是照顾有加,所以她很少受到“女子无才便是德”的困扰,从此李清照便在家中博览群书,写下了几首著名的词作。在生活中,她也并不把自己局限于闺阁绣楼之中,而是与家人到处游玩,尽兴于自然风光中。李清照少女时期的词都比较自然清新,婉约灵秀的特点,其题材一般以自然景物和闺阁生活作为抒情的意象:“尝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如梦令•尝记溪亭日暮》[2]36一个“尝”字,我们可以见得此词非当时当地之作。这首词是李清照刚到汴京创作的,在理学氛围浓厚的宋代,李清照作为一名女性,不能随便到外面走动,因此闲时无聊,便记起在老家这么一件趣事。诗人当时面对风景尚好,浅泛轻舟的悠闲时光里,在风景的陶醉和微微的酒精作用下,流连于荷花当中,忘记了回家的时间,直到发现天色已晚,才赶忙跟友人划船而归,但无奈人已醉,怎么划也找不到归路,误入藕花深处,惊起一滩正休憩的水鸟。一句“争渡,争渡,误入藕花深处”,把女子朝气蓬勃的动人气息显现出来,婉约之中见真性情。此词景象开阔,情辞酣畅,颇具豪迈之气,后来被人概括为“易安倜傥,有丈夫气,乃闺阁中之苏、辛,非秦、柳也“。[3]32当然,当时李清照也正处于碧玉年华,免不了有杜丽娘面对满园春色,感慨时光流逝,却无人与共的忧愁,例如《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2]38屋外下着稀疏的小雨,但是风却刮得很大,女主人公被屋外的声音吵得睡不着,于是就借酒入睡,可是越喝越感到烦躁,所以等到早晨醒来还“残酒不消”。女子早上醉眼惺忪,迷迷糊糊的醒来时,她还挂念着屋外的海棠花,正好婢女走进来撩起帘子,便问她,“外面的海棠花还好吗?”婢女说还是跟以前一样,女子却想着大概新绿增多,而红花已经被昨夜的风雨摧残得所剩无几了。细细品味,我们可以看出是女子把这红花比喻自己,暗示自己的青春时光,就像外面的海棠花一样,只能任风雨拍打却无能为力。一句“绿肥红瘦”,以平常事物来遣词造句,使事物更具人化,却又化俗为雅,更显得清新脱俗。少女时期的李清照有一首著名的词:“蹴罢秋千,起来慵整纤纤手。露浓花瘦,薄汗轻衣透。见客入来。袜划金钗溜,和羞走,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点绛唇•蹴罢秋千》[2]42和其他婉约词人不同,李清照以己身来描写女性,免去了男性描写女性的俗艳,倒多添了一份细腻。这首词以清新的风格描写了一个天真烂漫的少女形象。女主人公早早地就到花园玩秋千,正当晶莹的汗珠挂在额头,轻衫微湿的时候,斜眼看到似乎有客人来了,连鞋子都来不及穿,就害羞得直往屋里跑,这时头发乱了,金钗也掉了,但女主人公又怕是自己想见的人,只好假装“倚门回首”,想看一下是不是自己的心上人,借“嗅青梅”来掩饰一下自己的“失态”[4]1168,婉约之中见大胆。从这首词里,我们可以从少女慵懒纤手-惊讶-害羞-好奇一系列动作描写和心理描写,看到一个情窦初开,可爱却不失羞涩的娇柔女子形象。虽然有人认为“倚门回首”乃青楼女子风骚之姿,不应当是李清照这样的大家闺秀会写的,因此不认同是李清照的词作,但陈祖美在注解中写道,“倚门回首”作为形容妓女之意是在元代和清代,所以,此词应当还是清照作品。[2]43-44(二)中期:缠绵悱恻,愁苦哀婉在一个“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封建时代,女子和男子是不能在私底下见面,更不能私相授受,所以在当时重礼教的宋代,李清照能找到一个与她心意相通,志趣相投的如意夫君是很幸运的。少女时代虽然已经过去,但美满的婚姻带给李清照无限的甜蜜,因此作下了不少的佳作,例如《减字木兰花》[3]53“卖花担上,买得一枝春欲放。泪染轻均,犹带彤霞晓露痕。怕郎猜到,奴面不如花面好,云鬓斜簪,徒要郎比并看。”词中虽没有直接道出人美还是花美,但是通过花与人的虚实相称,互相烘托,花中有人,人中有花,引发读者的遐想,这时候李清照词作的风格较为柔情,语言缠绵。然而小夫妻这样甜蜜的生活却因新旧党的纷争而暂时结束,心中的忧愁只能做词以自抒,如《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衫,独上兰舟。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2]50-51已到了荷花凋残的秋天了,女主人公“轻解罗衫”,正准备休息,忽然听见窗外一声雁声,这声音在寂寥的夜空中叫得人好像要断肠一般,于是女子不自觉的联想起自己的思念之人,什么时候才能寄来一份锦书以安抚自己的相思之情。屋外的花独自飘零,而水也自个流淌,孤独之情油然而生。“一种相思,两处闲愁”,一对相思的人,在不同的两处互相思念着,这时女主人公一想到自己的思念的人也在思念自己,刚要开心一下,转而又想到两个人无法相聚,这愁苦之情又油然而生。此词最妙的就是用最平白的语言来表达深刻的情绪,“才下眉头,却上心头”用一种转瞬即逝的方式更添女子的相思之情。作者融情入景,浓浓的愁思跃然纸上。此词情真景真,让人看了不免动容。[3]65赵明诚的父亲被罢相后,李清照陪赵明诚在山东老家“屛居十年”,过着“斗茶饮酒,玩赏文物”的恩爱日子,十年后,赵明诚被派往莱州当县令,但赵明诚却不带上李清照赴任,因此,怕赵明诚有“天台之遇”的李清照作下《凤凰台上忆吹箫》送给丈夫。“香冷金猊,被翻红浪,起来慵自梳头。任宝奁尘满,日上帘钩。生怕离怀别苦,多少事、欲说还休。新来瘦,非干病酒,不是悲秋。休休,这回去也,千万遍《阳关》,也则难留。念武陵人远,烟锁秦楼。惟有楼前流水,应念我、终日凝眸。凝眸处,从今又添,一段新愁。”[2]62一夜的沉香已经燃尽,被子也懒得整理,就连桌上的装饰盒已经积满了灰层,女主人公坐在镜子前,却无心打理发髻,对着镜子,顾影自怜,“慵、满、离、苦”写出女子的生活状态,一句“新来瘦”道出女子的身体状况,这瘦,不是病了,不是因为喝太多酒了,也不是悲秋,而是满怀的心事却无法倾诉。女主人公把《阳关曲》对着丈夫唱了又唱,只望丈夫切莫像“武陵人”一样一去不回,留她一人空守着冷清的秦楼。整天哀容愁面地凝望楼外,盼望着丈夫归来,却一直望不见影子,这样的举动只是白白为女主人公增添了一份浓愁。“女为悦己者容”,这心爱的人都不在了,哪里还有心情梳妆打扮呢!诗人的离愁已是达到了高潮,无奈一腔哀怨,却无法在丈夫面前尽情倾诉,一个“瘦”字,将诗人心中的苦一展无遗。此“瘦”非病酒,非悲秋,而是思人所致。“凝眸处,从今又添,一段新愁。念武陵人,叹人去楼空,梦锁秦楼。”“秦楼”是萧史和弄玉的居所,词人以此为典,是希望能够感化丈夫,但丈夫如“武陵人”一般,已去而不返,自己的情思也已随丈夫而去,有说不出,道不完的哀思,无奈在心头又续上一段新愁,可谓情意缠绵,愁味难断。[3]97(三)后期:凄清低沉,忧郁愤懑金兵南下,北宋部分地区已经沦陷,李清照与赵明诚不得已随朝廷一起往南方迁移,后来赵明诚在赶往建康复职时病亡。丈夫去世、文物丢失、国家破败、民生凋敝,这些不幸的遭遇改变了李清照的词风,她在每一首词中都无不倾诉她心中的愁,心中的痛。这时赵明诚已经病亡了,李清照在颠沛流离的过程中感受到“雨打浮萍”的飘零之感,当她再一次目睹菊花的飘落时,不禁想起过去与赵明诚的甜蜜生活,可这次的回忆却带满了梧桐细雨般的伤痛,如《声声慢》[2]66:“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晓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词一开头便连用十四个叠字,把词人的思想感情表达的淋漓尽致,这是李清照“愁”的一次升华,这一句也被词家所称奇。词中女子到处在寻找,似乎要找出什么,可无奈只抓住一把寂寞的清秋,这时词人心中的忧郁情感好像要喷涌而出,但也不知道要怎么做才好,忽又想喝几杯小酒,可惜的是心中的愁好像不仅没有放下,而且还增加了几分。看着满地的菊花,不觉想起当时与故人品茗赏菊的情景,可叹花残人老,斯人已逝,门外的雨水打滴在梧桐叶上,尤若空灵的声音敲击在人的心上,不免又多添了几份凄凉。“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这句隐含了词人些许愤懑与无奈,这份愁正如李后主的“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愁一样,滔滔不绝的流倘于心底,此词曲折的映射了李清照南渡后孤苦的生活和寂寞的内心世界。再如《诉衷情》[2]75“:酒醒熏被春睡,梦远不成归。”想在梦里与郎相会,却被不提防被春风吹来的梅香惊醒了好梦,心中的无奈或许就如“惊起黄莺儿”般无奈吧。细细想来,这不难看出当时李清照“飘渺孤鸿影”的处境。此时的李清照已是一位苍老的妇人了,在经历许多次逃难后,暂时找到了浙江这个可以栖息的地方。这时,她听人说金华双溪的春色很好,便也打算去瞧一瞧,但一想到双溪那边必定会有一对对游人在嬉戏玩闹,怕引起对过去美好的回忆,就打消了念头并作此词以寄这心酸之情。“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武陵春•春晚》[2]89这是词人在国破家亡之后所作,既表达对亡人的想念,又有对国家衰亡的愁苦。全词一唱三叹,语境深长,其言有尽而意无穷。以第一人称的口吻,词间含蓄,塑造了一个孤苦无依的才女形象。这时词人历经坎坷,处境凄凉,内心更是万般悲痛[5]119-121,物依旧是物,人却已不是旧时人,国也非当日国了,此时词人想倾吐自己的愁情,但还未开口,泪水就已经先流出来了。李清照将心中的“愁”,化无形为有形,让人不禁想象,怎样的船才能撑起这份承载着沉甸甸的非人与非国的“愁”!李清照把自己沉痛的生命体验深深植入她的词中,让词富于感染力,所以此词即使到了今天,还是被人啧啧称赞。再如《永遇乐》[2]99-100“……如今憔悴,风鬟霜鬓,怕夜间出去,不如向帘儿底下,听人笑语。”此时的宋朝已与金人议和,社会出现短暂的太平景象,然而在这充满欢乐的元宵节,友人乘着香车宝马来相邀,女子却婉然拒绝了,因为她正身处于国家衰亡之际和寄思怀人之中,她无法真正的在这看似太平的现象中去“寻欢作乐”,可她又想听一听节日里所带来的欢声笑语,于是“俯倚帘下听人语”,可孰知词人听到这笑语心里是多么的心酸。面对宋朝由盛转衰的局面,词人心中承受着巨大的亡国恨和眷恋旧国的情怀。象这样的爱国词在李清照后期创作当中也较为多见,《念奴娇》[2]64“征鸿已过,万千心事难寄。”《菩萨蛮》[2]77“故乡何处是,忘了除非醉。”当然,李清照有一些词作也表达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如《渔家傲·记梦》[3]147:“天接云涛连晓雾,星河欲转千帆舞。仿佛梦魂归帝所,闻天语,殷勤问我归何处。我报路长嗟日暮,学诗漫有惊人句。九万里风鹏正举。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这首词是李清照的豪放之作,首句以“天、云、雾”营造一种意境开阔,画面朦胧的景象,不仅暗示作者内心的感受,同时给人腾云驾雾的感觉。“学诗漫有惊人句”,体现了词人的自信,“风鹏、三山”借用典故,来表现一种博大的心胸。整首词运用夸张,想象,典故等手法,意境开阔,梦幻与现实对照,颇有李白浪漫主义手法的“神”。词人以豪迈入墨,没有了以往的消沉之气。词人借梦游仙境来寄托自己的人生态度,即使当时辗转多地都没能把文物上交高宗,心中焦急,但仍然积极面对生活的态度。词人面对朝廷的昏聩,她也表现出她的不满,并通过词来遣怀这亡国之痛。在后期中,词人对词的艺术特色和内容都有很大的突破,更善于将无形之物化有形,感情抒发也由个人愁苦走向对国家命运的感慨和幽愤。三、李清照词风格变化原因上文已经介绍了李清照三个时期的词风,下面我们就其产生变化的原因,作进一步的分析。(一)社会时代背景在历史的长河当中,每个时代都有自己独特的文学标志,这是由于所处的社会条件不同,文人所受影响的差异,造成了每个时代有不同的文学,例如:先秦散文、汉大赋、唐诗、宋词、元曲、清小说;即使在同个时代,也会由于社会的巨大变动,而产生不同的文学样式和风格,例如唐朝,自“安史之乱”后,文人创作风格由浪漫、飘逸、壮阔向沉郁、奇崛转变。刘勰《文心雕龙·时序》:“时运交易,质文代变。古今情理,如可言乎。”时代在变化,每个朝代的文风也不断在更迭。先秦诸子文风质朴,汉魏建安风骨慷慨,盛唐浪漫俊逸,宋时分两派系,婉约柔美和豪放沉雄,其文风之多变,与社会,国家的动荡、变换不无干系。李清照处两宋交替的大变动之时,朝堂上,时而新党变法,时而旧党重用,作为旧党李格非的女儿,李清照与丈夫忍受着离别之苦,这使得她词作由早期的婉约清秀之作转为浓情愁苦的词风;接着“靖康之变”(1126年),北宋朝廷灭亡,高宗在南京即位,改称南宋,面对朝廷苟安政策,残喘求存,正直的她写下了两副对联;“南渡衣冠少王导,北来消息欠王昆。南来上怯吴江冷,北狩应悲易水寒。”[3]123类似这样慷慨的作品,我们在后面《渔家傲·记梦》当中也可窥见其似苏轼般的豪迈气质。随着金人的步步紧逼,南宋王朝不断南迁,李清照也是到处逃难,此时的她不仅忍受着失去丈夫之痛,国破之悲,而且每天都要面对着朝不保夕的恐惧,以及欲渐老去的身体带来的病痛,所以,在后期中,李清照的词风转向悲痛愤概,例如《永遇乐·元宵》[2]99-100,面对金粉软语的临安,词人也没有像朋友一样,开心的融入这欢乐的场景,而是时时念及国家安危,同时她也在词中暗含对沉湎声色的当权者表示了自己的不满。正是时局的动荡,当权者的懦弱,生活的突变,让李清照从过去的个人忧愁转向了家国之思。(二)文学内部自觉文学自觉也就是当一种文学发展到一定程度时,它会自觉的转向另一个方面发展,其中包括人的自觉和文的自觉。在本文中,主要从诗词方面探讨。中国文学的第一次自觉是魏晋时期,首先是注重诗的抒情作用,由过去的五言诗的言志转向了诗言情;其次是出现了文学批评专注《典论·论文》,曹丕将文学划分出来,提出“诗赋欲丽”,成为文学自觉的标志;最后是四声的发现,规范了诗歌的创作。在魏晋时期,建安风骨以其特有的慷慨之风,建功立业的热枕深受人们的称赞。随着魏晋文学的发展,人们为了寻找文体的新出路,探索了多种文体,直至齐梁宫体诗,由于宫体诗内容贫乏,浓艳绮丽,为人们所诟病,初唐开始,文人们又开始寻找新的出路,例如“初唐四杰”的探索,律诗体式的定型,为盛唐诗歌的高度发展做了准备,到开元、天宝年间,出现了浪漫主义诗人李白,山水田园诗人王维、孟浩然、边塞诗人高适、还有现实主义诗人杜甫等等,诗人自觉探索新体式,追求新风格,带来了唐朝诗歌的高峰,这是文学的第二次觉醒。诗的高度发展,也带来了词的兴起,同时也带来了中国文学的第三次觉醒。由于社会生活内容的丰富,人们为了迎合社会娱乐的需要,发现诗这种体式无法容纳丰富多彩的生活画面,于是,词应运而生。词自五代便被视为“淫词艳曲”,市井之语,难登大雅之堂,后来在欧阳修、柳永、苏轼等人的不断开拓,创新之中走向新境界。欧阳修开拓了词的题材,丰富的词的内容,引领了古文运动;柳永开创慢词,新制词调,在词中使用铺叙和俚语,雅俗共赏,深受民间和士大夫传诵,后出现了以苏轼为代表的豪放派和以李清照为代表的婉约派两种不同风格的词派,其中,李清照写下《词论》,对诗词进行区分,提出“词别是一家”的主张,并创制了“易安体”,后人多仿效。李清照的创作并不局限于一种风格,随着人生经历的起起伏伏,她的创作风格也有很大的变化,因此,在她人生的三个重要时期,分别体现出不一样的词作风格,成就她一代“女词人”的声誉。后期,词在辛弃疾、姜夔等人的探索中,不断的开拓新的境界,由此词成为宋代文学高峰的标志。(三)身心颠沛流离“诗人不幸,诗家幸”,这在词界里也是如此。词人们在不幸的遭遇之后,词的意象选择,境界内涵都会有所扩大,词人越是被生活,命运折磨,越是能锻炼词人的敲字啄句,越是能写出作者内心细腻的情思,越是能使词的格调变高、意境扩大。李清照一生可谓命运坎坷,颠沛流离,而她的晚年更是凄惨。李清照幼年丧母,后来新婚不到两年,因为党派之争而受到牵连,不仅父亲被贬到广西,自己也不得不返回原籍,与丈夫忍受相思之苦,即使有十年屛居青州的相守,但之后却又遭遇婚姻的变动。建炎八月,赵明诚病逝,这对于四十六岁的李清照来说是痛苦万分的,即使后来悼念丈夫时,仍可见其悲痛和对往事的深深怀念,例《南哥子》[3]141“旧时天气旧时衣,只有情怀、不似旧家时。”一句之中“旧”字出现三次,往复诵读,更能感受其对“旧物”的怀念。再如《清平乐》[3]142“年年雪里,常插梅花醉。挼尽梅花无好意,赢得满衣清泪。今年海角天涯,萧萧两鬓生华。看取晚来风势,故应难看梅花。”这首词不仅有对往事的回忆,也包含着对国家危亡的隐隐担忧。“风势”与“梅花”有一语双关的作用,既指梅花在狂风的摧残下难以生存,也暗指在金兵围困下的南宋朝廷难以存活,这也可以看出李清照晚年生活之“艰难”。赵明诚去世以后,李清照也生了一场大病,在牛蚁不分的情况下适于张汝州,但张汝州只是一个贪财卑劣,骗取官职的小人,他不仅让李清照交出所剩无几的文物,还时常殴打李清照,这无疑给李清照一个更为沉重的打击,到后来甚至冒着牢狱之灾也要与张汝州离婚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