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孟浩然的水行诗_第1页
论孟浩然的水行诗_第2页
论孟浩然的水行诗_第3页
论孟浩然的水行诗_第4页
论孟浩然的水行诗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摘要在群星璀璨的盛唐诗坛,孟浩然这颗诗坛闪耀的巨星有许多诗作流传于世,他一生都未曾入仕,而浪迹于山水之间,隐名于繁华盛世之下,给世人呈现一个“骨貌淑清,风神散朗”[1]的隐逸形象。他的山水田园诗与王维齐名,因而世人将两人并称为“王孟”。但他却又另辟蹊径,在漫游之时将广阔的山水和行旅生活引入诗中,融入自己独特的美学观点,创作出记录其行迹及心境的水行诗,真实生动地抒写日常生活与感情点滴。他将理想志向寄托在碧水行舟之中,在诗中生动地描绘出一幅幅淡雅清新的山河胜景。本文通过对孟浩然的水行诗的搜集和解读分析,从中一探诗作传达出的思想内容以及水行诗主要意象“水”的符号意义,进一步发掘其传达的深层含义与精神境界。关键词:孟浩然;水行诗;水意象AbstractInthebrilliantpoetryworldoftheTangDynasty,MengHaoranspenthiswholelifeinclothclothes,wasnotpaidinthegeneration,wasinthemountainsandrivers,andwashiddenundertheprosperousandprosperoustimes,presentingtheworldwithareclusiveimageof"thespiritofwindisscatteredandstrong".HislandscapepastoralpoetryisasfamousasWangWei,knownas"WangMeng".However,healsofoundanewway.Whenroaming,heintroducedthevastlandscapeandtravellifeintothepoem,integratedhisuniqueaestheticpointofview,createdawaterlinepoemrecordinghisD-lineandmood,andtrulyexpressedhislifeandthoughtsandfeelings.Inhispoems,hevividlydepictsabeautifullandscapeofmountainsandriverswithelegantandfreshfeatures.Throughthecollection,interpretationandanalysisofMengHaoran'swaterpoems,thispaperexplorestheideologicalcontentconveyedbythepoemsandthesymbolicmeaningofthemainimage"water"inthepoems,andfurtherexploresthedeepmeaningandspiritualrealmconveyedbythepoems.Keywords:MengHaoranShuiXingPoetryWaterimage目录引言 1一、孟浩然水行诗概述 1(一)孟浩然水行诗的数量与创作时间分布 2(二)水行诗的体裁分布与代表作品 3二、孟浩然水行诗的情感内容 4(一)纵情山水之乐 5(二)羁旅行役之苦 5(三)因景抒情之意 6(四)自如言志之作 7三、孟浩然水行诗中的水意象 8(一)溪泉意象之幽静 8(二)江河意象之壮阔 9四、结语 10参考文献 10致谢 11论孟浩然的水行诗李白《赠孟浩然》有云:“吾爱孟夫子,风流天下闻。红颜弃轩冕,白首卧松云。在李白的笔下,孟浩然以一种超尘脱俗的隐士形象呈现在我们眼前。出世与入世之间,在他的身上我们不仅可以看到一位隐士般超然出尘的洒脱之人,更多时候他是一位纵情山水之间的旅行家。作为盛唐山水诗的开创者和代表人物之一,“他把诗从初唐风行的咏物、应制等狭窄题材中解放出来,多方面地抒写自己的生活境遇和精神境界。”[2]孟浩然最为人称道的便是其描写隐居田园及行旅生活的诗作,这些诗作具有独特的艺术特色。其水行诗则是其创作的记录山水行旅诗篇中的一个大类,水行诗不仅记录了诗人行旅漫游的足迹,也真实地抒发了其内心情感,一定程度上表现了当时部分与他有相同遭遇的下层士人的精神风貌,呼喊出被压抑的心声。现进一步探究其水行诗的思想内容以及诗歌中“水”意象大量使用所表达的符号意义,理解孟浩然水行诗传达的精神意义与情感。一、孟浩然水行诗概述孟浩然,字浩然,襄州(今湖北襄樊市)人,生于武则天永昌元年(公元689年),卒于唐玄宗开元二十八年(公元740年),年52岁。孟浩然并不漫长的一生过得十分不顺遂,终生未仕的他一生中许多时间都在隐居田园与行旅漫游中度过。孟浩然的诗绵密中见雄阔,冲淡中见壮逸,闲散中见激越,朴素中见绮丽。它具有盛唐诗歌的共同特点,剧透盛唐的时代特征,即所谓的“昌明”的盛唐气象。[3]生活在这样一个被后世称颂的“开元盛世”,知识分子都热衷于考取功名实现自己的政治抱负,这也深深地影响了孟浩然的一生。孟浩然的故乡襄阳是古代有名的隐居之地,有许多逸人、僧人在此隐居。孟浩然早年在襄阳鹿门隐居时就十分仰慕从前隐居在此的庞德公,有诗云:“鹿门月照开烟树,忽到庞公栖隐处。岩扉松径长寂寥,惟有幽人夜来去”(《夜归鹿门歌》)。在这样的环境下熏陶成长的孟浩然向来对简单朴素的隐逸生活有莫大的向往,即使在长久的漫游生活中,他也时常拜访一些名寺古刹,他的内心世界在很多时候都是与所处的自然山水统一的,在行旅中水的情致也让他对人生、对自然有了更加多深层的思考,也使他能从中感受到更多的隐逸之趣。行走在绿水青山之中,俯仰之间皆是轻快明逸的游赏乐趣。(一)孟浩然水行诗的数量与创作时间分布孟浩然的漫游经历,长时间的行旅,特别是舟行生活,让他身心都得到了莫大的欢愉,也为他提供了丰富的创作灵感,他一边沉醉在游山玩水的无边乐趣中,肆意地欣赏着风光名胜,所做之诗流露出自在得意的情感。如《经七里滩》“挥手弄潺潺,从兹洗尘虑”,他的水行诗是他游历行旅的真实写照,也是他内心精神世界的直观体现。在孟浩然病逝后,天宝四年夏,王士源便四处搜寻其诗作,编录成诗集三卷,共计218首,同时收录了其未完成的诗及他人酬谢之作,后世留存的版本多数依照其诗集编汇。为了便于分析研究,现根据徐鹏先生校注的《孟浩然诗选集》对其中可系年的163首诗歌数量及年份进行列表统计。统计结果如下表:年号/公元纪年年龄水行诗数量诗歌数量唐武后永昌元年/689100唐玄宗先天元年/7122401唐玄宗开元元年/7132502开元六年/7183001开元八年/7203205开元十三年/7253706开元十四年/7263869开元十五年/72739614开元十六年/72840420开元十七年/72941711开元十八年/730421417开元十九年/7314368开元二十年/7324435开元二十一年/733451019开元二十二年/73446210开元二十三年/7354729开元二十四年/7364879开元二十五年/7374929开元二十六年/7385002开元二十七年/7395105开元二十八年/7405201总计69163结合上表,我们可以看出,在其短短52年的人生中,水行诗在其诗歌的创作上都占据了很大一部分,创作高峰期从开元十四年到二十五年之间,这一时期诗人的水行诗创作数量达到69首。这足以说明孟浩然虽然在政治上不得意,但也不会就此归隐田园,闭门不出,而是一个寄情于山水热衷四处漫游的诗人,除了在家乡襄阳隐居外,喜爱漫游的他曾东至于海,西至巴蜀,南至吴越。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他都将自己的心灵寄托于行舟绿水之间,借以涤荡因人生不如意而产生的哀怨之意,在山水胜景中寻得一片属于自己灵魂的世外桃源。(二)水行诗的体裁分布与代表作品除上表可供考证的系年诗以外,加之不可考证年份的诗作,统计出孟浩然的水行诗有五言古诗23首,七言古诗2首,五言绝句5首,七言绝句2首,五言排律诗8首,五言律诗32首。由此可以看出孟浩然的五言诗尤为突出,可谓是匠心独具,五言诗的数量约占其诗作的近九成,五言诗这一体裁能够恰如其分地表达孟浩然诗中的内容,尤其是五言短古和五言律诗在描写水意象的时候更是精妙,细细品味便可以感受到孟浩然五言诗语言的韵律之美,感受到水带给诗人在创作中所蕴含的灵性,如“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宿建德江》)这首作于舟中的小诗吟读两句便让人真切地体会到孟浩然所描绘的暮色四合之景,对仗精巧工整,为孟浩然五言诗中广为流传的一句。王士源《孟浩然诗集序》评孟浩然“五言诗天下称其尽善”。“孟浩然之诗,讽咏之久,有金石宫商之声。”[4]诚然,绮丽清旷是浩然之诗与谢灵运诗歌语言风格最为相似之处,在学习前人的诗风时孟浩然也巧妙地避开其中辞藻华丽的应制诗风格,在水行诗中融入了自己渴望追求隐逸和对自身命运前途迷茫的真情实感,因而毫无造作扭捏的繁复之感,语言上清新巧丽,引人回味,达到了一种真实没有过多人工修饰的自然感觉,呈现出“文彩丰茸,经纬绵密,半遵雅调,全削凡体”。[5]孟浩然描绘山水的诗歌中,描写水的诗歌要比描写山的诗歌格调要高出许多,许多被后人广泛称颂的诗歌中也以水行诗居多,因而水行诗在他的山水诗中具有独特的艺术成就,有“韵高”之名,这是孟浩然水行诗中表现出来的一个重要特色。其中又以《耶溪泛舟》、《望洞庭湖赠张丞相》、《万山潭作》、《宿建德江》这几首最能代表孟浩然水行诗的艺术成就。当中描绘得水意象极为有灵性,仿佛与诗人心意相通一般,水可以描绘幽静的景物,也可以表现灵动的情感,景与物在水这一意象的串联下,给作品营造出一个清新悠远的境界,从而使得孟浩然的水行诗自带一种清旷之感。诗人也借这蕴含丰富情感的水来记录行旅踪迹与表达自己内心的情感,水这一载体在孟浩然的一生的中亦处处可寻。二、孟浩然水行诗的情感内容水在孟浩然的生命中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这也与作者的生活经历是密不可分的,“我家南渡头,惯习野人渡。”(《送张祥之房陵》),自幼生长在水畔,孟浩然的心性是“泓澄爱水物”(《耶溪泛舟》)的。水意象作为孟浩然水行诗的中心意象,孟浩然笔下的水以丰富的形态展现在我们眼前,有壮阔的大江大河,流水潺潺山间小溪,还有湍急险恶的林间飞瀑。赏玩胜景之时的情感也是丰富多变的,行旅带给他不同的感受也一一体现在他的诗作中。其中既有愉悦的玩赏乐趣,行旅舟行身心劳累的苦闷,也有触景生情的绵绵深意和抒发自己内心志向的快意。孟浩然现存两百多首诗作中,水行诗所占的比例也比其他类别的诸如襄阳诗或登山诗要多出许多,可见凭舟漫游也是浩然活动的主要方式。伴随着他的行迹留下了大量诗风清新壮逸和描绘山河风貌的诗作,“孟诗淡而不幽,时杂流丽;闲而匪远,颇觉轻扬。可取者,一味自然。”[6]现就水行诗的思想内容加以分析,通过举例分类了解不同水行诗传达的情感,深入了解水行诗的意象指征以及传达的情感内容。(一)纵情山水之乐置身于山河美景中,赏景戏水垂钓的心情是无比快乐的。在(《北涧泛舟》)中就有“沿洄自有趣,何必五湖中。”诗人将泛舟所见美景融入自己的情感之中,一幅人与大自然和谐相融的小图景便在眼前徐徐展开来。也有“垂钓坐盘石,水清心亦闲。”(《万山潭作》,“轻舟恣来往,探玩无厌足。”(《初春汉中漾舟》)春日里泛舟垂钓的悠闲乐趣,诗人将身心交付于碧水青山,垂钓之乐与诗人安静闲适的心情十分相配,舟船往来之间,碧波荡漾,诗中没有提及一个“乐”字,但一字一句无不透露出诗人乐在其中的享受心情,诗歌读来都带有一种清爽怡人的气息。正是由于这泛舟漫游的乐趣,孟浩然“频作泛舟行”(《经七里滩》)。而在《鹦鹉洲送王九游江左》:“洲势逶迤绕碧流,鸳鸯鸂鶒满沙头。”诗人在诗中选取的清新活泼的意象群组合一起,水意象“碧流”的运用使创设的情景也独具特色。诗人的漫游以舟楫居多,舟行所见的景色与一般的行旅诗在陆上以车马代步有所不同,水景可婉丽可壮阔,蕴含的意味也更为丰富。当行舟漫游看到美妙的山形水景,不论是独自泛舟,抑或是与朋友在舟中畅怀饮酒赋诗,诗人的心情自然是欣悦舒畅的,甚至欢欣鼓舞的,诗人与朋友们把酒言欢,觥筹交错之际共叙同游的欢乐。水行诗中描绘这类游赏玩乐的诗也是比较多的,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孟浩然的性格是旷达高远且淡泊清逸的,对于美好的事物能够十分沉醉并且乐在其中,冲淡的诗风中融入自身的真情实感,勾勒人在其中的与景物相融的场景,使得他的水行诗多有一种贴近生活的亲切感。(二)羁旅行役之苦孟浩然的经历虽简单但思想较为复杂,儒释道三家的思想在他身上都有体现。然而,对他的一生产生决定性影响的却是儒家思想。此时的孟浩然,因现实失意而自放山水,但山水胜景并没有冲淡他对政治的向往。长久的行舟漫游,也并非处处都是风和日丽的景致,也有“岩潭多屈曲,舟楫屡回转。”(《登鹿门山怀古》),“千山叠成嶂,万水泻为溪。石浅流难溯,藤长险易跻。”(《浙江西上留别裴刘二少府》)逆水行舟的艰险阻绝。漫游所见也多“壁立千峯峻,潈流万壑奔。”(《入峡寄弟》),“赣石三百里,沿洄千嶂间。沸声常活活,荐势亦潺潺。跳沫鱼龙沸,垂藤猿狖攀。榜人苦奔峭,而我忘险难。”(《下赣石》)。此时的诗人多了几分抑制心中苦闷强作平和的情感。同样地,在《久滞越中赠谢南池会稽贺少府》和《自浔阳泛舟经明海》两首诗中诗人也直言“未能忘魏阙,空此滞秦稽”,“魏阙心常在,金门诏不忘”。水行漫游之时所遇到的困苦也让诗人愈发感到内心惆怅难以排解,究其原因也不过是现实中仕途的不得意而已,这对孟浩然而言是身心双重的困境,山水之险恶终究可以克服,但心中的不如意却是难以平复的。可以说,他即使漫游也是无奈之举,若是能够在京洛得以发展自己的仕途,他的漫游估计就会更多地带有一种豪迈洒脱之气。(三)因景抒情之意孟浩然水行漫游的诗作中,诗人将自己的思想情绪也与水联系在一起,水意象也被大量用在孟浩然水行诗的送别情景中,大抵送别怀远多与水相关。例如“水国无边际,舟行共使风。羡君从此去,朝夕见乡中。予亦离家久,南归恨不同。音书若有问,江上会相逢。”(《洛中送奚三还扬州》),两人所到之处一人走水路,一人走陆路,于是诗人与友人就此分别,恨离别亦恨归不同途。当诗人与兄弟别离时“疾风吹征帆,倏而向空没。”(《送从弟邕下第后寻会稽》),手足情深,分别之际让人顿感失落。而在(《送辛大之鄂渚不及》):“送君不相见,日暮独愁绪。江上空裴回,天边迷处所。郡邑经樊邓,山河入嵩汝。蒲轮去渐遥,石径徒延伫。”就有送别友人不及的场景,若说送别是让人觉得难受的,那送别不及更是让人肝肠寸断了。舟行漫游也难免身心疲惫,此时孤身一人更是对远方的亲友思念万分。孟浩然也在他的水行诗中运用水意象来展现自己身在异乡的点点客愁,如《宿建德江》:“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暮色四合,望见天色渐晚,惆怅便涌上心头。《宿桐庐江寄广陵旧游》:“山暝闻猿愁,沧江急夜流。风鸣两岸叶,月照一孤舟。建德非吾土,维扬忆旧游。还将两行泪,遥寄海西头。”水路漫漫,眼前无边的水如同诗人溢出的思念一般,将他淹没在沉沉的夜色当中。渐浓的客愁让初游时的乐趣消散了,独在异乡孤身一人的客愁与失意的仕途政治相互交织,惆怅因失意而起,惆怅也因失意更为浓烈。(四)自如言志之快怀才不遇的失意一直萦绕在孟浩然的心中,在江海浮沉之际的小舟也如他自身在宦海浮沉一样。在孟浩然的水行诗中,水意象也被用来表现内心的失落无助。在《将适天台留别临安李主簿》中他这样写道:“泛泛随波澜,行行任枻。……羽人在丹丘,吾亦从此逝。”,无论世人再如何称颂孟浩然的隐逸清高,他始终无法跳出怀才不遇这一桎梏。“沿溯非便习,风波厌苦辛。……桃源何处是,游子正迷津。”《南还舟中寄袁祝》,时光飞逝,却功业无成,面对浩瀚的世间,他无法再掩饰自己的痛苦与失落,即使人生充满了不如意,只觉此身如同飘零的舟,随波漂流,仿徨无依,但却从未舍弃对山水的热爱。虽感叹“世途皆自媚,流俗寡相知。”(《晚春卧病寄张八》),在隐居田园之时,他自放山水,呼喊出心中的快意,忘却尘世的烦恼。人生不只一面,孟浩然在仕途上有失意困惑的一面,更多的是正面奋力疾呼抒发自己内心志向的快意。《洞庭湖寄阎九》:“迟尔为舟楫,相将济巨川。”孟浩然在此诗中将自己内心的志向表达得十分直接,有旁人不可及的胸怀和气魄。再如《望洞庭湖寄张丞相》:“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这首诗中的“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一同与杜甫的《登岳阳楼》中“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成为千古名句,方回在《瀛奎律髓》中评价此诗“足敌孟杜岳阳之作。”[2]前面四句描写洞庭湖烟波浩渺的气势,水天相接的洞庭湖被诗人勾勒得十分清晰,洞庭湖的壮阔和声势壮大令人为之惊叹;后四句诗人毫不掩饰自己内心对于仕途的向往,抒发了自己想要出仕建功立业,无奈欲渡“洞庭”却无舟楫相济的苦闷。然而摧眉折腰趋附权贵为孟浩然所厌恶,即使想要博得仕进,他也不愿委曲求全,孟浩然高洁傲岸的情操,让他敢于向张九龄自荐,只为求博得一个仕进的机会。三、孟浩然水行诗中的水意象水意象凝聚了孟浩然真挚淳朴的情感,没有过多的外界因素。这就使得孟浩然的水行诗中带有一种清淡自然的意味。殷璠《河岳英灵集》中这样评价浩然的诗作“文采丰茸,经纬绵密,半尊雅调,全削凡近。”。如:“台岭践磴石,耶溪溯林湍。舍舟入香界,登阁憩旃檀。”(《题云门山》),“江静棹歌歇,溪深樵语闻。归途未忍去,携手恋清芬。”(《同王九题就师山房》),“天边树若荠,江畔舟如月。”(《秋登兰山寄张五》)。水意象的频繁使用,使得孟浩然的诗句中待有一种天然去雕饰的清旷淡然之感。“诗歌的意象带有强烈的个性特点,最能见出诗人的风格。”[7]没有刻意堆砌组合各种意象,就把自己的情感凝练在寥寥数字之中,诗中的水意象初看并无新意可言,读来惊觉这是精妙的自然之法,质朴纯真而又富有生活气息,这是孟浩然诗歌的一大特色。“一如舟行于水的载沉载浮与诗人周旋于仕隐的既济未济的两难的比况”[9],水意象也成为孟浩然寄托心中那丰富细腻的精神情感的极佳载体。同时孟浩然的水意象融于“兴寄”而并非刻意堆砌组合。他的水行诗多有比兴的运用,不论在古体诗或是近体诗中都有体现。皮日休称其“遇景入咏,不拘奇抉异,令龌龊束人口者,涵涵然有干霄之兴,若公输氏当巧而不巧者也”(《郢州孟亭记》)。可见孟浩然在游历山水之时,所见所写皆是遵循内心兴致而发,情感的流露自然真挚,诗句淡而读来味浓。如《九日龙沙寄刘大昚虚》中“龙沙豫章北,九日挂帆过。风俗因时见,湖山发兴多。客中谁送酒,棹里自成歌。歌竟乘流去,滔滔任夕波。”行旅途中的景色使诗人陶醉,驻足欣赏之时信手拈来的字句让诗歌透露出洒脱轻快。再如“清晓因兴来,乘流越江岘。”(《登鹿门山》)诗人乘兴而往,意犹未尽而归。“兴”在孟浩然的水行诗中可谓是不胜枚举了,水成为了诗人行旅的桥梁,有兴致的水意象也显得生动,自然洒脱的感觉也应运而生。那种不过分冲动的感情,和浑然而就的淡淡诗笔正好吻合,韵味悠长。(一)溪泉意象之幽静溪泉涓涓流露内心明净。唐朝佛教盛行,当时的文人学子也受到佛教思想的影响,当时的诗歌中也有许多包含着禅宗佛理作品。孟浩然年轻时向往归隐,佛家禅理亦有领悟,而孟浩然的水行诗中也有佛理,却没有过度的谈玄说理,因而不能简单地就将其划分为禅宗一派,但是这一点与王维的山水诗仍是有共通之处的。溪泉是水意象的变体,孟浩然与王维都有用到这两个水意象,如:“松泉多逸响,苔壁饶古意。”(《寻香山湛上人》)“松月生夜凉,风泉满清听”(《宿业师山房期丁大不至》)。“水回青嶂合,云度绿溪阴。”(《武陵泛舟》)“落景馀清辉,轻桡弄溪渚。”(《耶溪泛舟》)由水而生的意蕴贯穿在诗歌当中,水成为营造诗歌意境的一个载体。然而这种素淡的意蕴却并非刻意彰显的,而是冲淡在全诗之中,正如闻一多在《唐诗杂论》中说他的诗“不是将诗紧紧地筑在一联或一句里,而是将它冲淡了,平均地分散在全篇之中,淡到看不见诗了。”[8]溪泉这个水意象,让孟浩然的诗歌在谈禅说理中带有一种清逸远旷的自然之感。这种“清”也是孟浩然水行诗中最为高妙的意境,让全篇诗歌既灵动自然又带有清明澄澈气息。这样的情感在描写溪泉意象的水行诗中俯拾皆是,这与孟浩然在游赏时的情感态度是密不可分的,诗人的主体感受表现出来的景物也是诗人情感的表达。孟浩然笔下的水都是充满生机与活力的,他都赋予水无穷无尽的深层情感。这是人与自然的观照,没有用绮丽的字句,也没有浮华的描绘手法,仅仅使用最纯粹自然的水意象,就把自身的情感与自然胜景联结在一起。而在细微处不经意流露出来的情感也恰到好处,轻快灵动的溪泉意象具有鲜明的特点,并不是一味地只有浅层的意义,而是融入了全诗中,与诗中其他动静的景物一同组成一幅精巧的山水小景,凸显了孟浩然隐逸高旷的思想境界以及内心的澄澈空明,使得诗人在物我之间能够调和统一,仿若自由跨越两者的境界,丰富多变的水意象也成为孟浩然情感与精神寄存的承载。(二)江河意象之壮阔江河浩浩抒发心中壮志。孟浩然另一个使用比较频繁的水意象变体就是江河意象,面对浩浩汤汤的江河奔涌而过,诗人心中定是感慨万千的。此时内心的情感如同眼前汹涌的波涛一样上下翻滚,正如曹操面对大海发出豪迈的感慨一样。豪情壮志、万千思绪都被彻底地激发。如孟浩然在《彭蠡湖中望庐山》描写大江边的庐山一样“太虚生月晕,舟子知天风。挂席候明发,眇漫平湖中。中流见匡阜,势压九江雄。黤黕凝黛色,峥嵘当晓空。香炉初上日,瀑布喷成虹。”江河激烈地奔腾着,庐山安然矗立,一幅开阔雄丽的江山图景在眼前展开。再如“百里闻雷震,鸣弦暂辍弹。府中连骑出,江上待潮观。照日秋云迥,浮天渤澥宽。惊涛来似雪,一坐凛生寒。”(《与颜钱塘登障亭望潮作》)用浮天与秋云来衬托大潮即将到来时一望无际的景象,在广阔的天地中涛涛而来的潮水激烈地拍打着,层层惊涛如同雪花一样飞溅,一派气势磅礴。“樯出江中树,波连海上山。风帆明日远,何处更追攀。”(《广陵别薛八》)这番描写都把江河的气势描写得极为雄浑且意境阔大,他的《临洞庭湖赠张丞相》的“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更是与杜甫的《登岳阳楼》中“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成为千古名句。这类以雄壮为特点的江河意象,在孟浩然的水行诗中以正面描写的角度出现,江河意象在诗人的笔下被赋予力量与气魄,他直接把特江河的雄奇壮阔特点,加之以山与天空等意象,共同描绘一幅气势壮大的山水盛景图。哪怕是仕途上的失落始终萦绕在孟浩然的心中挥之不去,但他似乎也未曾就此怀疑过自己的才华与本领,也没有放弃对美好前途的追逐。如此也显现出孟浩然内心强烈的求仕欲望,面对浩荡的江河奔流不息,此时的他犹如待飞的雄鹰一般,借浩浩汤汤的江河山川呼喊出自己内心未酬的志向,想要一展抱负。四、结语一个如隐士般的孟浩然一生虽不如同时期的王维或好友张子容等人一样在政治上有建树,但是他曾泛舟所到之处,皆有打动人心的诗作流传下来。如此一位热爱旅行的诗人隐士,水行之时的仰天大笑或低头不语都是诗人遇景而发的真情流露。他的水行诗中蕴含的清逸素淡之感,富有天然的情趣,最是为世人称道,既有与自己的人格思想统一的一面,因而李白称赞其人格高洁;也有因无法排解内心矛盾带来的愁绪,在出世与入世之间摇摆不定的苦闷,导致其思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