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王小波《沉默的大多数》中的人文关怀_第1页
论王小波《沉默的大多数》中的人文关怀_第2页
论王小波《沉默的大多数》中的人文关怀_第3页
论王小波《沉默的大多数》中的人文关怀_第4页
论王小波《沉默的大多数》中的人文关怀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摘要王小波的作品《沉默的大多数》体现了作者对人的境遇的关注与担忧,寄予了他对“沉默的大多数”的深切同情,他从人文关怀的角度去分析身边复杂的形势和现状,用反讽和诙谐的方法去直面生活本身,他对现实社会现象的分析是很深刻到位的。作品想要表达的思想很深刻,但是语言却很通俗易懂,书写的是作者在特殊的历史背景下以个体“我”的眼光来看待社会“群象”,文章以“现实”为切入点剖析了社会中人的种种境遇,关注人的境遇,关注人文生存环境。王小波用文字折射出特定时代整体的人文精神,也表达了自己对社会发展前景的审视与忧虑。关键词:王小波《沉默的大多数》人文关怀表现价值

AbstractWangxiaobo'sworkthesilentmajorityreflectstheauthor'sconcernandconcernaboutthehumancondition,Withhisdeepsympathyforthesilentmajority,Fromtheperspectiveofhumanisticcare,heanalyzedthecomplicatedsituationandcurrentsituationaroundhim,Toconfrontlifeitselfwithironyandhumor,Hisanalysisofrealsocialphenomenaisveryprofoundandaccurate.Theideaisprofound,Butthelanguageiseasytounderstand,Whatiswrittenisthattheauthorviewsthesocial"group"fromtheperspectiveofindividual"I"underthespecialhistoricalbackground,Thearticletakes"reality"asthestartingpointtoanalyzethevariousconditionsofpeopleinthesociety,Payattentiontopeople'ssituation,payattentiontothehumanitieslivingenvironment.Wangxiaobousedwordstoreflecttheoverallhumanisticspiritofaspecificera,andalsoexpressedhisownviewsandworriesabouttheprospectofsocialdevelopment.Keywords:wangxiaobo;"silentmajority";humanistic;careperformance;value目录TOC\o"1-2"\h\u引言 1一、《沉默的大多数》中人文关怀的表现 页论王小波《沉默的大多数》中的人文关怀王小波是中国现代著名的作家、学者,是具有很强创造能力的作家之一,王小波的成长经历和环境是曲折多变的,这些经历促使他的精神境界和文学品味的养成。王小波的文字朴质而充满哲理,他关注这个时代,同时也关注现实,他文字里往往表达出的感情是真诚的、感动人心的。在杂文作品《沉默的大多数》中,“他坚信“沉默能教给我们一些东西”,这是时代倡议我们要讲话、讲时代想要听到的话。在这样的情况下,他表示想“沉默”需要勇气、需要去辨别,更加需要人的关怀来支撑”[1]。人文关怀就是对人的生存境况的关注、对人的尊严与人所需要的生活条件的肯定,对人性的解放与对自由的追求。总而言之,人文关怀就是要求对人的生存与发展的体恤,它是人类文明进步的标志,是人类自主意识提高的反映。胡锦涛曾指出:“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并强调要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发挥人民首创精神,保障人民各项权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以人为本的精神在当今时代是特别需要关注的。而我所理解的人文关怀是,我们不可否认集体的作用,但集体也是由一个个的个体所组成的,个体的需求、主体性需要我们去捍卫。另外人文关怀不仅仅是一种文学视角,更是一种人生态度。人和人的身份地位或许是不平等的,但是所有人在人格上是平等的,人都有自尊心,每个人都希望被人尊重,即使在社会上还是存在尊卑有序,但我们对于不善发声的弱势群体,对于“沉默”的大多数,我们也应该要给予关怀和尊重。一、《沉默的大多数》中人文关怀的表现所谓人文关怀,体现在国家与社会对人所处的境遇和生存环境的关注,能够以人的情怀去温暖和体恤身边的人与弱势群体,对他们伸出援助之手。同时,也要把每一个人当作独立个体去对待,能够尊重、理解个人,表现出对个人与社会的关爱,这是《沉默的大多数》中认为的负责任的人文关怀的表现。(一)关注人的境遇,关注人文生存环境中国知识分子的生存状态和困境让作者感到痛心。王小波表示,对人类来说,更大的噩梦是人所处的社会环境或更准确地说是人文生存的环境使人身心遭受严重的迫害。他在《思维的乐趣》里说起他父亲的遭遇,他父亲的一生都生活在紧张和恐慌之中,这是那个特殊历史时代的趋势所然,当时的社会是压印的,人们没有太多的去关注人的思想乐趣和精神上的满足,但这也是情有可原的,毕竟那个年代温饱都尚且是个问题,所以人们很少会去关注人的精神需求到底是什么。王小波的父亲从事学术研究,虽然表面上是个体面人,但是却始终找不准自己的定位。当时的人们觉得做学术,研究思想是可笑的、愚昧的,父亲的工作得不到人们的理解和认可,得不到理解的探索似乎是没有什么意义的,孤军奋战的感觉是可怜的,所以王小波的父亲收获的只有恐慌,这对于一名知识分子而言是很残忍的,他想救人们于水火之中,可是却找不到出路。那是一个悲伤而缺乏人文关怀的时代,很少有人会觉得思想是灵动和有乐趣的,多数人只会感受到思想上的郁闷,对很多事情和前途感到忧心忡忡,整天生活在担忧之中,又无法自救。王小波对人的境遇的关注是很深入的,基于这样的经历,作者在书中含蓄地呼吁时代对人的人文生存环境的关注,要关注人的境遇。王小波在书中对自己的亲身经历有这样一番描述,自己就像“行货”一样,他忽然被装上火车,经长途运输运往云南,被运往边疆锻炼的知青经历是让人深恶痛绝的,但凡有自尊的人都会想:“人人生而平等,我也是一个人,凭什么被当成货物。作为一个独立的有思想的个体,当时的年轻人,没有办法选择自己的人生,自己的事业”[2],自己的未来,在一波又一波运动浪潮和各种虚无缥缈的口号中,王小波开始反思,他对当时生活中人们倡导的毫不利己专门为人、“甘愿做螺丝钉”、“不惜牺牲生命去打捞集体的电杆”等等的“虚伪的崇高”和不人道的现象予以了辛辣的嘲讽和抨击,抨击了这种表面看似为集体,实则是无谓牺牲的传统观念。在《沉默的大多数》中,王小波认为“人该是自己生活的主宰,不是别人手里的行货”,这样的“行货感”让人感到无趣,让人陷入绝望,长此以往,人会身处在无以改变的绝境中,面对受虐狂般无趣的处境,人会失去自我,犹如行尸走肉般活着。在作品里,他对那些没有能力,或者没有机会说话的“沉默的大多数”群体,比如民工、同性恋群体给予了深切的同情和关注。在《打工经历》里,王小波写到自己在美国留学时跟老曹去打零工,给上海来的老板装修中国餐馆,但老板吝啬的很,要求王小波和老曹什么都要按他的方法去做,什么材料都舍不得用,一些没用的工具也要留着,这给工人干活造成了很大的影响,导致完成不了工作,后来王小波和老曹实在忍受不了,就辞工不干了。这是很多打工者都经历过的事,但他们没有机会去发表自己的意见,干活不能依照自己的能力和想法去做,这导致什么都完成不了。民工群体,他们不应该是别人的附属品,也该有自己的主宰,作者在这里想真正地为民工发声,换位思考,以自己的亲身经历来对他们表示自己的关注和同情。在《与同性恋有关的伦理问题》里,王小波对于同性恋群体是持客观态度的,他认为同性恋群体跟正常人一样,只是性取向不同,与个人道德好坏完全扯不上关系。王小波态度鲜明地表示,他对同性恋者的处境是同情的,因此他要为他们说话。“从王小波的作品中能强烈感受到他传递的信息,那就是人要选择勇敢地存在下去、活下去。活着的勇气也许是为了寻找解脱或者是解放的理由,而又或许,寻找本身就己经是存在的理由了”[3]。(二)站在“人”的角度体恤弱势群体在《艺术与关怀弱势群体》一文中,王小波对于艺术与弱势群体进行了诉说。他认为艺术应该超越先前的表现,艺术应该是不断进步的,艺术不应该只为弱势群体服务,但又可以换一种说法,艺术应该站在人的角度上去体恤与关怀弱势群体。譬如作者在杂文中提到北大教授盛赞林白的《一个人的战争》,教授认为这本书写得很好,但有人问他是否会让自己的女儿去读这本书时,他的回答是不会让自己女儿去阅读,这似乎自相矛盾,但总的来说他的初衷没变,那就是他认为艺术不仅仅是只表现弱势群体的,不应该因为是弱势群体就为其服务,艺术应该更进一步的去表现真正值得去表现的东西,同时也应当去表现强势群体。比如王小波对影视剧的担忧也是不无道理的,那些编剧和导演不能只以弱势群体为基础,一味迁就他们的审美习惯和接受能力,拍摄出很弱智、无任何意义的情节,因为观众的接受能力是参差不齐的,不能总是以最低的标准去衡量观众的欣赏水平,这样设置情节只会拉低艺术的价值,真正的艺术应该是把一件作品做到极致,艺术应该有自己存在的价值。又如有一些作家提出新的看法,艺术应该站在前人的肩膀上去创新、去推翻,这样才能真正促进艺术的进步,真正的去关怀弱势群体,使他们能够得到进步,这样才是真正的站在人的角度去思考怎样体恤和帮助弱势群体。针对这种种看法,王小波始终有自己坚定的见解,那就是人是独立存在的,弱势群体中的人急需真正的关注,但关注不等同于怜悯。弱势有些是相对而言的,只有真正界定弱势群体的界限,才能对症下药,而不是随便定义。弱势群体不应该成为艺术的附庸,不应该为宣传艺术而去宣扬弱势群体,只有站在人的角度和高度,站在人的立场上去考虑、去关怀,才能真正体恤并帮助到弱势群体。现实社会中存在着这样一个群体,他们很少发声,因此被称作“弱势群体”。在《沉默的大多数》中,这个“弱势群体”有些话想说却始终没有说出来。没有说出来是有很多原因的,比如在一个叫嚣的话语环境下,会有大多数人宁可保持沉默也不说话,因为他们觉得没有他们说话的份,说出来也不会有人愿意倾听,这些话便始终没有说出来,所以别人便以为他们根本不存在。即使说话了,别人也不会去听,因为别人觉得这和他们没有多大的关系。他们选择沉默的另一个原因是认为自己知之甚少,不善言谈,人微言轻,从讲话中能得到的很少,弄不好还会祸从口出,从沉默中却能得到更多,比如沉默可以让他们避免受到二次伤害,如果一个人发表自己的观点而被扭曲,遭人迫害,那还不如用沉默去对待,在沉默中学会冷静和思考,用沉默的方式来表达自己对一件难以说明白的事情的看法。这里的沉默不是懦弱,只是一种生活方式,既然在这个社会丧失了话语权,那就用沉默去代替。当话语没有什么用处时,一时的沉默还是有用的,举个例子,当一个人在表达了自己的想法之后,没有得到回应,相反,还可能因为自己说了一些不合时宜的话遭人诟病,这就得不偿失了,还不如一直保持沉默。假如还想继续独善其身,那就要继续不做声。然而,王小波认为自己也属于“从古到今的一个弱势群体,也就是沉默的大多数。从这可以看出,“王小波他自己开口说话实际上是要证明自己的存在的这样一种意味在里面”[4]。王小波是正义的,他要替沉默的大多数去发声,替沉默的大多数中的弱势群体发声,以此来证明弱势群体的真实存在,为了避免被忽略,真正的站在弱势群体的角度去考虑、去发声、去关怀他们。其实书中也写到,王小波刚开始是保持沉默的,但后来他又开始说话了,这是因为他意识到自己有了另一种责任感。这种责任感是来源于他在研究所感悟到的,他参加了一些社会学的研究,接触了一些“弱势群体”,这些人大多是没有能力去发声,也没有机会去表达自己想说的和有些隐情不便去说的话。因此,王小波即便对话语的世界感到无奈与厌恶,但他还是选择站出来讲述自己的所见所闻,尽自己的一份能力为这些“弱势群体”发声。他不再选择在沉默中保留自己的人性,而是选择站出来用手中的笔让民众警醒。这体现了王小波对弱势群体的关注,对人有极强的人文关怀情感。(三)保持清醒,对个人和社会负责在《我为什么要写作》一文里,作者把登山与写作联系在一起,登山者明知道会有危险,但是还是去做了,只是因为自己想去登山罢了,而作者为什么要写作,这在当时并不是一种潮流,也不是一种趋势,恰恰相反的是,王小波却执意去做,他没有迷失在潮流中,而是依然保持着清醒的态度。他知道写作挣不了多少钱,还会混不出多大名堂,但是作者仍然选择了这一减熵的过程,他立志写作只因有他自己执着的信念与价值,就如他说“父亲希望我们每个人都学一种外行人并不懂而又是有功世道的专业”[5],他在这里已经说出了自己内心的真实想法,写作是一条别人不理解的道路,但是他所蕴含的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却是巨大的,用文字做矛、做盾,既可以直击人心,也可以保护个人与社会,这便是一件有价值、有意义的事情,他可以用文字去暗指某些不良作风与现象,只有把它写下来,才能以卸心头的愤。作者十分看不惯那些有损个人与社会利益的行为,后来王小波也用调侃的话说了,他相信自己有文学才能可以去做这件事情,他认为他应该为个人和社会做些实事、贡献,保持对周边事物的清醒认识。王小波在表达观点的时候,不会以事外者的角度去批判,他会让自己置身事件以内,发自内心地去说话,去批判各种社会现象,当然也包括王小波自己在内。他认为自己也有做得不好的地方,这点他没有去否定,而是先承认自己也有做的不好的地方,然后再幽默、调侃地去说出他自己的意见、观点。这是让人乐于接受的,言外之意就是:“我与你们一样,都是个俗人,我做出的选择与你们并没有什么不同,但我仍然要讲出它不好的地方。这就是了,其实我与你们一样,同样处在彷徨之中。”在《文明与反讽》一文中,写到有一位传教士被火烤时,他没有想着逃避或是把自己置身事外,而是以平和的态度去面对这一事件,王小波借此想表达的是对文明社会存在的现实问题的反讽,当时的社会风气多少还是会有污秽的,但传教士没有逃离,自己也不会逃离,而是选择把他发现的问题说出来。既然不能劝说另一方放弃火考传教士,那就从传教士身上入手,从他的角度去考虑问题。王小波表达自己的思想往往是把自己置身于这个社会当中的,他始终没有脱离现实,不把自己作为一个旁观者,所以他敢于为民众发声,肩上背负着清醒而沉重的责任感。二、《沉默的大多数》中人文关怀书写的特点《沉默的大多数》收录的杂文中有很多体现人文关怀的文章,让我们能够感受到作者的情怀,作者的书写形式和语言表达均很有个人特点。王小波喜欢用通俗的语言,用常见的例子来表现生活本身,或明或暗地传达出作者的情感,大量使用第一人称“我”字来构造文章,用幽默和反讽的手法直面生活。(一)“我”字的大量运用,体现以人为本的精神在王小波《沉默的大多数》的杂文中,有很多“我以为”、“我个人认为”、“据我所知”之类的句子。“在他的杂文集里,有很多篇文章的开头的第一个字是“我”字,大量段落第一句话中有“我”字出现。由此可见,“我”字开头的句式在王小波杂文中是有很深的意义的,有他赋予的含义”[6]。有些学者认为,这种频繁的“我”的出现,其实是叙述者身份的独立性、个性的表现,他要表达自己,想说自己真正想说的话。王小波在《沉默的大多数》原文结尾部分这样说:“在这个世界的一切人之中,我最希望予以提升的一个,就是我自己。这话很卑鄙,很自私,也很诚实”[7]。这是对“我”字的最好的诠释,王小波这个“我”是特意的降低了他说话交谈的高度,他站在了和大家同样的位置上,然后用一种开玩笑的腔调,幽默的方式,来告诉大家他所要讲述的内容,这种情感是没有了“大我”的那种立场,这是一种独立个体的表达方式。王小波就是通过这种自娱自乐的方式,来让读者对他自己表达内容的欣然接受。其实置身于当时的时代背景下,正是文革时期,样板戏的流行,文化教育的沦落,使得个人意识被埋没,推崇集体意识,在宏大的集体意识埋没了个人意志的社会中,很少能看到有突出作为独立个体的“我”的个人尊严。而“我”字的使用,恰恰就体现出要呼唤个人意识尊严的回归。王小波在文章中强调我们必须首先提升自己,然后再关心别人,认为“给予我们一种感觉就是要尊重我们个人的想法,只有先重视自己,我们才能去考虑别人,“尽管生活社会会给我们带来不平等,但善恶还是可以自明”[8]。在那个不提倡个人主义的时代,王小波的思想难能可贵。在《个人尊严》里,他认为个人应当是有尊严的,人应当受到尊重,每个人都有自身的价值意义存在。王小波在杂文中举了几个例子来说明个人尊严的问题。如在古代,皇上对大臣的惩罚,大臣不认为那是一种羞辱,相反觉得那是一种光荣;又如在春运时,火车很挤,政府和社会更关注的是国家、安全之类的问题,而不是农民工回家过年时回家的需要,当农民工在火车上挤在一起时,政府不应该忽略由于火车过度拥挤给个人带来的问题,这有区别对待的意味含在里面,这时就没有考虑到农民工的个人尊严了。个人尊严很难得到重视和一视同仁,从中可以发现,王小波对个人主义的理解很明显地烙上了后启蒙的印迹,即更崇尚个人尊严和人本主义。在中国的传统文化里过于强调的是“道德伦理”观念和规则,对生命的存在、人的价值、人的尊严的思考几乎是没有的。在王小波看来,人是否有尊严,判断的依据,是把他当成一个人、一个个体来看,而不是把人当成一个东西、一件物品来对待。人应该是自己生活的主宰,不是别人,人应该是一种物质生命的存在,是有感情和思想的存在。从这些字里行间能感受到王小波对人的深切关怀,人首先是作为一个个体而存在的。《沉默的大多数》中有很多篇章都体现出王小波对个体生命的尊重,如作者提到个体生命的价值、尊严、个性、选择等问题。在《思维的乐趣》第四章中,他觉得“我们的民族,总会去找很多原因封闭住知识,禁锢人们的思想,灌注无谓的善良,因此有多有才之士会丧失很多学习,交流,建功的机会,没有得到思想的乐趣就死掉了”[9]。这种现象在文革里十分的普遍,比如:傅雷夫妇的自缢、老舍的自沉,大量知识分子的非正常死亡,一件件触目惊心、让人心痛的事相继发生。作者对于文革的这场灾难,并不仅仅停留在对伤痕的揭露上,他要追根求源,他努力地去探究其内在原因。从文章的林林总总的叙述中,我们可以认为对于个体生命的不尊重,是很大的一部分原因。王小波为个体生命发声,首先体现在他对于一部分传统文化的批判上,因为不少文化都是在打着国学的旗号虚假地宣扬着自己的价值观,实则对人欲强烈压制、禁锢人的追求思想。另一方面,在于他对个人正常欲望的肯定,人是有七情六欲的,苦就是苦,乐就是乐,这是人生来就有的感觉。面对痛苦,我们不应该选择逃避,而是要直面人生、直面困难,发挥人的创造性,把苦一点一点熬过去,终会苦尽甘来、终会守得云开见月明。以上的两方面是王小波从正反两面对个体予以的重视,这体现了他的人文关怀,和对于人民的感情。尽管以一种黑色幽默又略带嘲讽的语气说出来。在我看来,王小波文学中对人的关注,体现了现代知识分子的觉醒。我们应该清醒认识到,社会的发展要以人的发展为基础,发展的目标还是为了人民,任何人都不应该以为了集体这种借口剥夺人的正常权力,否则必将导致多数人的暴政。唯有弘扬主旋律,提倡多样化,尊重个人,尊重个体的价值,社会才能稳定而又充满活力的发展。王小波《沉默的大多数》中蕴含的“以人为本”的精神对于当今的生活、人们的价值观念具有很强的引导意义。一个群体中的个人,是我们要坚持关注的点,“以人为本”中的人包括个体的意义存在,这就要求我们要以个人的生活价值、道德意义为现实依据,这对于我们现实的引导具有很重要的作用。无论何时何地都要把集体放在第一位是那个特殊历史时代的一贯做法,所以往往也会忽略人的存在。比如,“集体第一、个人第二作为道德标准是没错的,但也不能一直去扩大它、崇拜它,甚至发展到忽略了个人的存在”[10]。作为个体的人更应该要受到尊重。人的权利,其蕴含的内容是个体应该享有的权利。当面对强权时,个人的力量是微弱的。个人的权利更容易被剥夺。而面对这样的情况,集体的人往往都不敢出声,而那些敢于打抱不平起来反抗的人,则主要是个体中的人。所以虽然不能说“以人为本”就是“以个人为本”,但必须要看到个体的存在;要反对极端的个人主义,也要反对个体的虚无主义和历史主义。因此王小波强烈的个人意识和以人为本的精神渗透在其文章当中,对认识人本主义具有一定的指导现实意义。用反讽和幽默的手法直面生活王小波的杂文里,书写人文关怀时,很多时候都是用幽默的话语和反讽的手法去描写他身边听到、看到的事。如在《驴和人的新寓言》一文中,作者就借用了我们以前读到过的驴和人的寓言,但在杂文中作者又赋予了驴和人新的寓意,作者从驴的角度去讲述,驴有四条腿,本来就是走路的,这是驴的本分。这时作者就举了自己为例,作者是个自由撰稿人,写文章是作者的本分,但是发表的作品没有写上自己的名字,这时作者说自己跟驴一样傻,不会去反抗,而只是想做好自己的本分,这是作者对老寓言的重新解读。后面提到寓言中那对父子总受旁人的话干扰,不管怎么做都会被人说,骑着驴也不对,不骑驴也不对,那作者就干脆编出了一个新寓意“闭上你的臭嘴,让别人走路”。作者提出自己不愿当驴,让人嘀咕,而要做嘀咕驴的人,但往往这种人会做出损人不利己的事来,这是狠毒的人做的事,作者并不赞同这种做法,所以作者列举了这样一个寓言来反讽。这也可以看出王小波的写作手法颇为创新,与众不同,他是在调侃人们之前一贯的做法,杂文虽然短小,但对于一些古今故事它可以信手拈来,赋予新的含义,他用幽默又具有讽刺意味的语言来表现生活的真相,读来使人感到轻松。又如在《一只特立独行的猪》里,王小波写到自己插队时看到的那只猪是与众不同的,它不会一直在猪圈里呆着,总是想到外面去,向往自由的生活,那只猪总是很麻烦,总是闹事,这在别人看来是一大麻烦,但作者却特别怀念这只猪。作者把猪与人进行对比,他们对待生活的态度是不一样的,对于生活的种种设置,如设置动物,也设置人自己本身。被安排设置了的生活是限制了人的思维自由的,王小波幽默地借猪的特立独行来讽刺被设置了的生活,这只猪被作者赋予了拟人化,这只猪不愿屈服于他人,不向命运低头,没有失去独立的灵魂,这也正是作者看到这只猪的独特之处。作者把一个严肃的话题用幽默睿智的方式去表现出来,即不屈服于被设置了的生活,而是会用自己的方式去反抗,去追求向往的生活,这样的写作手法可以直面现实生活本身,使人易于接受。此外在《积极地结论》里,王小波说到北京城原是一个很安全的地方,但经过学生努力后,在郊区竟出现了大片的枪炮交战地带,这时北京就变成了危险地带。原文中的“努力”这个词就用了反语,带有很强的讽刺意味。原本一个安全的地方经过努力后却变成危险区,这也讽刺了文革时期的生活状态,这样的话读起来很幽默,但细细读来就会让人感到其实话里是充满批判与讽刺的。还有《救世情结与白日梦》中,王小波提到有一种说法正兴起,那就是中华文明将拯救世界,这很豪言壮志,就如同要解放天下受苦之人,解放全人类一样,这是自嘲的话,有很深的夸大意味在里面,这篇杂文讲述的是文革时期的浮夸风现象。有救世情结是件好事,但不能无限夸大,不依据现实。这表现了作者对这样的豪言壮语是不认同的,因为这很难实现,完全脱离了生活实际,这也正反映出文革期间的荒诞风气。王小波杂文中还有很多类似的、运用这样的反讽和幽默手法进行的创作,借此去表现这个荒诞不经的世界。三、王小波创作中人文关怀的存在价值和意义王小波的杂文中体现出来的人文关怀具有很强的时代指导价值,他对社会的发展前景是充满忧虑和审视的,他试图通过自己的文字去反映这个时代的人文精神,给予社会和人类自身一点温存的希望,他希望这个社会能够不断进步,他希望通过文字去创造一个美好的社会。(一)用文字折射出特定时代整体的人文精神王小波创作《沉默的大多数》,他希望用文字来反映特定时代所蕴含的人文精神,文字只是一种工具,文字的背后往往能够探讨出具有深层含义的内容,那是一种更深层面的内涵。从作者的文字中我们能够读出他对自由、独立的理解,从而得到个人精神层面的解放,再进一步反映出特定时代整体上的精神面貌。那是一个人人向往的具有人文情怀的时代,很多作家都在用文字创造这样的一个时代,王小波也不例外,他希望寄寓创作,用文字去记录,去折射,去创造。王小波在《沉默的大多数》中,用文字书写了很多不同方面的内容,生活的琐事、自己的所见所闻、生活中的酸甜苦辣全包含其中。作者的心思是细腻的,他文字所反映的东西更侧重于精神方面。王小波的文字折射出了社会的苦难与荒谬,他通过古今中外的故事、寓言去反映人们整体的精神风貌。他在作品里书写了很多奇异的事件,例如,在《皇帝做习题》里,他列举了明末清初时传教士是怎么给中国皇帝讲西方的几何知识的,讲过课后还留了习题,但不知皇帝究竟会不会去做这习题,这样看来,这位皇帝还是颇为好学的,因为他主动请人来讲知识,在这一点上就能够让人有亲近的感觉,但最后还是不知皇帝有没有去做过习题,就算做过也不知是否认真去思考怎么解题的,作者讲这个例子似乎在表扬这种行为,但仔细看来却在暗讽当时社会的荒谬行为,一个国家如果没有思考怎么去统筹管理,只是随便应付,那就会导致人民的苦难,同样的现象放到当下,归根结底是国家没有从深处去关怀人本身,如果不能解决实际问题,只做表面功夫是远远不够的,这也折射出了特定时代是亟需人文关怀的真谛。从中我们也能够感受到作者是具有悲悯情怀的,他用悲悯情怀去关注世界、关注生命。王小波杂文中描写了很多关于平凡人的事迹,大多是日常生活琐事,情绪情感等问题,也会对社会状况进行批判,总的来说,“他所要传达的是独立、有意义的精神与思想,他是站在人的角度去思考这些问题的,主要是表达他所关注的人文精神”[11]。在《我的精神家园》里首先说到了王小波小时候对于读书,他总会与哥哥去他们爸爸的书柜里偷书来看,也总会挨打。但他不后悔自己的这一行为,这是对于精神方面的满足,那也是一个小孩的精神家园,它反映出了那个时代人们对于精神方面的需求。王小波在后面又举出了那些作家对于人文事业的做法,他觉得不是靠背宗谱就能得到精神的满足的,王小波不认同那些深奥的道理,如果要建立精神家园,也一定要走正常的道路,秉着公正的原则。王小波在述说这段话的时候,语言具有很强的逻辑顺序,充满一层一层向前推进的力量,使人读来很是激动人心。他的每一篇杂文,都用这样的方式搭起一个支架,让读者自己去判断和思考,从这样的角度去理解,可以看出文字背后的科学与理想的精神。由此可看出,王小波具有开阔的精神视野与人文关怀,这对于我们在这个时代所缺乏的人文精神具有很强的警示作用。(二)表达作者对社会发展前景的审视与忧虑王小波具有很强的社会责任感,在读他的文章时,会让人感到很舒适,他文章里有时会讲述一些非常沉重的话题,但经过他的文字表述出来,初看会使人忍俊不禁,看似喜剧,当笑过之后会发现自己沉浸其中,陷入审视和忧虑。忧虑这个社会的混乱状况,对政治权利的无可奈何,对人民陷于苦难的同情,而这种忧虑是对社会,对人生的感叹,感叹个人和国家的前途命运。同时作者也在审视这个社会的现实,现实是残酷的;作者在审视人性,人性扭曲了,人们分不清是非对错,没有正义而言,这是真实的人性,但人性往往是隐藏在病态后面的,人性的堕落是很可怕的。在《沉默的大多数》第二章中,在红黑两派中,红的是欺负人的一伙,黑的是被人欺负的一伙,红派在公众之下欺负人,这太过分了,他们只怪黑的一伙出生不好。当时作者自认为自己是属于中立的一群人,他反感这样的分类,认为善恶是可以自明的,当时人与人不平等,尊卑有序似乎就是真理,社会的现实就是这么残酷,社会是混乱的一种状态。另外,在《沉默的大多数》第三章中提到的咬耳朵事件,一群人打架,其中一名同学耳朵被咬掉了,后来那位咬人的同学感觉嘴里有东西,吐出来竟是一只耳朵,这是一种癔症,是兽性的行为,有种同类相食的无知涵义在里面。这两个事件反映出的是人性的扭曲,没有温情的存在,使人变得冷漠,这也恰恰体现了文革期间的残酷社会风气。而这部作品所反映的残酷现实就是生活本身,这也正体现出作者的社会责任感,他审视和忧虑这个社会的残酷和人性的扭曲,所以他的作品很多都呼唤了人文关怀的回归,这也恰恰是人文精神的体现。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引导下,为了更好地适应以人为本的时代要求。在社会的不断进步和时代的发展下,人们的思想、价值标准、知识文化水平等都发生了重大变化,尤其是在当下,我国在加快深化改革开放的重大转折时期,人们的思想变化呈现出复杂性。人们不满足于仅仅享受丰富的物质生活,对精神文化的需求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迫切需要精神方面的关怀。而社会转型期也导致一部分人出现了“价值失落”和“信仰缺失”的现象。如何重建我们失落的精神家园,值得我们去思考,这需要我们适应时代,跟进时代发展的潮流,不断地与时俱进。尊重人特有的情感、尊严、个性、需求,注重发挥其主体性、创造性、能动性,把重点投向对人的人文关怀上来,人文关怀理论也要紧跟时代发展和社会进步的脚步,必须要不断地充实完善和发展进步,才能真正发挥其道德的提升、思想的进步、人格的完善、能力的培养的重要作用。这有利于增强人文精神的实效性,完善人的精神境界,提升人的思想道德素质,高度重视人的物质和精神需求,最终促进人的全面和谐发展并不断推动社会的发展。而杂文《沉默的大多数》中的文章,在阐明道理时往往透露出对人的关怀,透过文字能体会到作者对当时的社会和人充满关切。王小波他经历过建国后最混乱的时代,他去过中国很多地方,如云南、山东等,他下乡、插队,他对社会问题是有自己很深刻的理解的。他的杂文也多体现了他了解到的社会问题,他对于所处时代和未来发展是有担忧的,所以他希望透过文字去唤醒和创造美好的时代,这也正跟我们这个新时代主题相符合,复兴中国,我们期盼着台湾的回归,希望香港澳门能够没有那么多暴乱,人心能够向国、爱国。从古至今,中国都是一个包容、关怀的国家形象。对国人更要做到关注人内心最真实的需要,用温情去感动、关注平凡人的喜怒哀乐、生存状态和情感需要。一个国家不仅要有实力、经济基础,更要有温度,让人感受到国家、社会的温度,这需要把人视为主体,肯定人的价值、尊严,这也是人文关怀的最高境界。四、结语王小波的杂文集《沉默的大多数》通过一个个例子、故事来阐述道理,从而深刻地透露出对人的关怀,作者关注人的境遇,关注人文生存环境,对现实中“沉默的大多数”给予了深切的同情和关注,想要为沉默的大多数中的弱势群体发声,充分体现了人文主义精神。文如其人,王小波清醒地看待着周边的人和事,认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