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北京十二中初二(下)期中数学试卷及答案_第1页
2023年北京十二中初二(下)期中数学试卷及答案_第2页
2023年北京十二中初二(下)期中数学试卷及答案_第3页
2023年北京十二中初二(下)期中数学试卷及答案_第4页
2023年北京十二中初二(下)期中数学试卷及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1页/共1页2023北京十二中初二(下)期中数学一、选择题(共24分,每题2分)第1-12题均有4个选项,符合题意的选项只有一个.1.下列根式中属最简二次根式的是()A. B. C. D.2.下列计算正确的是()A. B. C. D.3.下列各曲线中,不表示y是x的函数的是()A. B. C. D.4.如图,▱ABCD中,AB=3,BC=5,AE平分∠BAD交BC于点E,则CE的长为()A.1 B.2 C.3 D.45.如图,在矩形ABCD中,对角线AC、BD交于点O.若∠BOC=120°,AB=4,则AD的长为()A.8 B. C. D.46.在△ABC中,∠A,∠B,∠C的对边分别是a,b,c,下列条件中,不能判定△ABC是直角三角形的是()A.∠A:∠B:∠C=1:2:3 B.∠A+∠B=90° C.a:b:c=2:3:4 D.b2=a2﹣c27.一次函数y=2x﹣1的图象不会经过的象限是()A.第一象限 B.第二象限 C.第三象限 D.第四象限8.如图所示,实数a,b在数轴上的位置,那么化简﹣|b﹣a|的结果是()A.a+2b B.a C.﹣a D.a﹣2b9.如图,直线l上有三个正方形a,b,c,若a,c的面积分别为3和5,则b的面积为()A.6 B.7 C.8 D.910.如图,在4×4的正方形网格中,每个小正方形的边长均为1,点A,B,C都在格点上,AD⊥BC于点D,则AD的长为()A. B.2 C. D.311.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如图,四边形ABCD是菱形,∠DAB=60°,点P是边CD的中点,如果菱形的周长为16,那么点P的坐标是()A.(4,4) B.(2,2) C.(2,1) D.(,1)12.在平行四边形ABCD中,对角线AC,BD交于点O,E是边AB上的一个动点(不与A,B重合).连接EO并延长,交CD于点F,连接AF,CE.下列四个结论中:①四边形AECF始终是平行四边形;②若∠ABC>90°,则存在点E,使得四边形AECF是矩形;③若AB>AD,则存在点E,使得四边形AECF是菱形;④若∠BAC=45°,则存在点E,使得四边形AECF是正方形.正确结论的个数为()A.1 B.2 C.3 D.4二、填空题(共20分,每题2分)13.若在实数范围内有意义,则实数x的取值范围是.14.比较大小:4.15.一个正比例函数的图象经过点(2,﹣4),则这个正比例函数的表达式是.16.若,则xy的值为.17.若正方形的对角线是6,则此正方形的面积是.18.如果一次函数的图象经过(0,2),且随x的增大而减小,那么这个一次函数的表达式可以是.(写出一个即可)19.如图,为估计池塘两岸边A,B两点间的距离,在池塘的一侧选取点O,分别去OA、OB的中点M,N,测的MN=32m,则A,B两点间的距离是m.20.矩形纸片ABCD中,AD=4cm,AB=10cm,按如图方式折叠,使点B与点D重合,折痕为EF,则DE=cm.21.我国南宋数学家秦九韶在《数书九章》中记述了利用三角形的三边求面积的公式,此公式与古希腊几何学家海伦提出的公式如出一辙,即三角形的三边长分别是a,b,c,记,则其面积.这便是著名的海伦﹣秦九韶公式.若已知三角形的三边长分别为5,6,7,这个三角形的面积为.22.如图,正方形ABCD的边长为4,点E在CD边上,CE=3,若点F在正方形的某一边上,满足CF=BE,且CF与BE的交点为M,则CM=.三、解答题(共56分,第23题,每小题4分,第24-25题,每题5分,第26题4分,第27-30题,每题5分,第31-32题,每题7分)23.计算:(1);(2).24.(5分)如图,E、F是平行四边形ABCD的对角线AC上的点,AE=CF.求证:BE=DF.25.(5分)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已知一次函数y=kx+b(k≠0)的图象过点(1,﹣1),(﹣2,5).(1)求一次函数的解析式;(2)该一次函数图象与y轴交于点A,若点P为该一次函数图象上的一点,满足△OAP的面积为1,请直接写出点P的坐标.26.下面是小明设计的“作菱形ABCD”的尺规作图过程.求作:菱形ABCD.作法:①作线段AC;②作线段AC的垂直平分线l,交AC于点O;③在直线l上取点B,以O为圆心,OB长为半径画弧,交直线l于点D(点B与点D不重合);④连接AB、BC、CD、DA.所以四边形ABCD为所求作的菱形.根据小明设计的尺规作图过程,(1)使用直尺和圆规,补全图形;(保留作图痕迹,用2B铅笔作图!)(2)完成下面的证明.证明:∵OA=OC,OB=OD,∴四边形ABCD是.(填推理的依据).∵AC⊥BD,∴四边形ABCD为菱形(填推理的依据).27.(5分)如图,菱形ABCD的对角线交于O点,BE∥AC,CE∥DB.(1)求证:四边形OBEC是矩形;(2)若AB=5,BD=6,求四边形OBEC的面积.28.(5分)有这样一个问题:探究函数y=|x﹣2|的图象与性质.小玉根据学习函数的经验,对该函数的图象与性质进行了探究.下面是小玉的探究过程,请补充完整:(1)函数y=|x﹣2|的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是.(2)如表是y与x的几组对应值.x…﹣2﹣10123456…y…432101m34…写出表中m的值为.(3)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描出以上表中各组对应值为坐标的点,根据描出的点,画出该函数的图象;(4)根据画出的函数图象,写出该函数的一条性质.29.(5分)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一次函数y=kx+b(k≠0)的图象由函数的图象向上平移1个单位长度得到.(1)求这个一次函数的解析式;(2)当x>﹣1时,对于x的每一个值,函数y=x+n的值大于一次函数y=kx+b(k≠0)的值,直接写出n的取值范围.30.(5分)小丽根据学习“数与式”积累的经验,想通过“由特殊到一般”的方法探究下面二次根式的运算规律.下面是小丽的探究过程,请补充完整:(1)具体运算,发现规律,特例1:特例2:特例3:=特例4:.(填写一个符合上述运算特征的例子);(2)观察、归纳,得出猜想.如果n为正整数,用含n的式子表示上述的运算规律为:;(3)证明你的猜想;(4)应用运算规律化简:×=.31.(7分)在Rt△ABC中,∠C=90°,令∠B=α(0°<α<30°),线段BC的垂直平分线分别交边AB,BC于点D,E.(1)如图1,用等式表示线段DE与AC的数量关系,并证明.(2)将射线AC绕着点A逆时针旋转2α交线段DE于点F.①依题意补全图形2;②用等式表示线段AF,DF,AC之间的数量关系,并证明.32.(7分)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若矩形ABCD的对角线AC与y轴垂直,且对角线BD在直线y=kx(k>0)上,则称矩形ABCD为“k率矩形”.如图为“k率矩形”ABCD的示意图.(1)已知“k率矩形”ABCD,且B(1,5),求k的值;(2)已知A(t,2t﹣4),①若矩形ABCD为“2率矩形”,且直线y=3x﹣2平分该矩形ABCD的面积.求t的值;②若矩形ABCD为“1率矩形”,且矩形ABCD的面积不小于,直接写出t的取值范围.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共24分,每题2分)第1-12题均有4个选项,符合题意的选项只有一个.1.【分析】直接利用二次根式的性质分别化简求出答案.【解答】解:A、=,故此选项错误;B、=,故此选项错误;C、是最简二次根式,故此选项正确;D、=2,故此选项错误;故选:C.2.【分析】根据二次根式的运算法则直接计算判断对错即可.【解答】解:A、,故本选项错误;B、,故本选项错误;C、,故本选项错误;D、,故本选项正确;故选:D.3.【分析】设在一个变化过程中有两个变量x与y,对于x的每一个确定的值,y都有唯一的值与其对应,那么就说y是x的函数,x是自变量.根据函数的意义即可求出答案.【解答】解:显然A、B、D选项中,对于自变量x的任何值,y都有唯一的值与之相对应,y是x的函数;C选项对于x取值时,y都有2个值与之相对应,则y不是x的函数;故选:C.4.【分析】由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得出BC=AD=5,AD∥BC,得出∠DAE=∠BEA,证出∠BEA=∠BAE,得出BE=AB,即可得出CE的长.【解答】解:∵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AD=BC=5,AD∥BC,∴∠DAE=∠BEA,∵AE平分∠BAD,∴∠BAE=∠DAE,∴∠BEA=∠BAE,∴BE=AB=3,∴CE=BC﹣BE=5﹣3=2,故选:B.5.【分析】先证明△ABO是等边三角形,然后根据60°的直角三角形三边关系直接求解即可.【解答】解:∵∠BOC=120°,∴∠BOA=60°,在矩形ABCD中,对角线AC、BD交于点O,∴AO=BO=OD=OC,∴△ABO是等边三角形,∴∠ABD=60°,∵AB=4,∴BO=OD=4,∴BD=8,∴Rt△ABD中,.故选:B.6.【分析】根据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可判断A、B是否是直角三角形;根据勾股定理逆定理可判断C、D是否是直角三角形.【解答】解:A、∵∠A:∠B:∠C=1:2:3,∴∠A+∠B=∠C,∵∠A+∠B+∠C=180°,∴∠C=90°,∴△ABC是直角三角形,不符合题意;B、∵∠A+∠B=90°,∴∠C=180°﹣90°=90°,∴△ABC是直角三角形,不符合题意;C、设a=2x,b=3x,c=4x,∵a2+b2=4x2+9x2=13x2,c2=16x2,a2+b2≠c2,∴△ABC不是直角三角形,符合题意;D、∵b2+c2=a2符合勾股定理逆定理,∴△ABC是直角三角形,不符合题意.故选:C.7.【分析】根据一次函数的性质即可判断.【解答】解:在一次函数y=2x﹣1中,k=2>0,b=﹣1<0,∴一次函数y=2x﹣1的图象经过一、三、四象限,∴图象一定不经过第二象限.故选:B.8.【分析】根据a,b在数轴上的位置可得b<0,b﹣a<0,再根据绝对值和二次根式的性质化简即可.【解答】解:原式=﹣b﹣(a﹣b),=﹣b﹣a+b,=﹣a,故选:C.9.【分析】利用AAS证明△ABC≌△CDE,得BC=DE,再由勾股定理得,AB2+BC2=AC2,则Sa+Sc=Sb,可得b的面积.【解答】解:∵a,b,c是正方形,∴∠ABC=∠EDC=∠ACE=90°,AC=CE,∴∠ACB+∠ECD=∠ACB+∠BAC=90°,∴∠BAC=∠ECD,在△ABC和△CDE中,,∴△ABC≌△CDE(AAS),∴BC=DE,∵∠ABC=90°,∴AB2+BC2=AC2,∴则Sa+Sc=Sb,∴b的面积为3+5=8,故选:C.10.【分析】首先由勾股定理得AB,AC,BC的三边长,从而有AB2+AC2=BC2,得∠BAC=90°,再根据S△ABC=,代入计算即可.【解答】解:由勾股定理得:AB=,AC=,BC=,∵AB2+AC2=25,BC2=25,∴AB2+AC2=BC2,∴∠BAC=90°,∴S△ABC=,∴,∴AD=2,故选:B.11.【分析】根据菱形的性质得出AD=DC=4,进而利用等边三角形的性质和坐标解答即可.【解答】解:∵四边形ABCD是菱形,菱形的周长为16,∴AD=AB=DC=BC=4,∵∠DAB=60°,∴△ADB是等边三角形,∴DB=4,∵点P是边CD的中点,D(0,2),C(2,0)∴点P的坐标为(,1),故选:D.12.【分析】由于EF经过平行四边形ABCD的中心O,故四边形AECF一定也是平行四边形,这可以通过证明BE与CF相等来说明.然后只要让平行四边形AECF再满足适当的特殊条件就可以变成对应的特殊平行四边形.【解答】解:①如图1,∵四边形ABCD为平行四边形,对角线AC与BD交于点O,∴AB∥DC,AB=DC,OA=OC,OB=OD,∴∠OAE=∠OCF,∵∠AOE=∠COF,∴△AOE≌△COF(ASA),∴AE=CF,又∵AE∥CF,∴四边形AECF为平行四边形,即E在AB上任意位置(不与A、B重合)时,四边形AECF恒为平行四边形,故①正确;②如图2,当∠ABC>90°时,∵∠AEC>∠ABC,∴∠AEC>90°,∴四边形AECF不可能是矩形,故②错误.③如图3,若AB>AD,当EF⊥AC时,四边形AECF为菱形,故③正确.④如图4,当∠BAC=45°时,如果AB<AD,就不存在点E在边AB上,使得四边形AECF为正方形,故④错误.综上分析可知,正确的有2个,故B正确.故选:B.二、填空题(共20分,每题2分)13.【分析】根据二次根式有意义的条件,可得:x﹣8≥0,据此求出实数x的取值范围即可.【解答】解:∵在实数范围内有意义,∴x﹣8≥0,解得:x≥8.故答案为:x≥8.14.【分析】求出3=,4=,再进行比较即可.【解答】解:3==,4=,∵>,∴3>4.故答案为:>.15.【分析】设该正比例函数的解析式为y=kx(k≠0),再把点(2,﹣4)代入求出k的值即可.【解答】解:设该正比例函数的解析式为y=kx(k≠0),∵正比例函数的图象经过点(2,﹣4),∴﹣4=2k,解得k=﹣2,∴这个正比例函数的表达式是y=﹣2x.故答案为:y=﹣2x.16.【分析】根据平方的非负性和二次根式的非负性,得x﹣3=0,y+2=0,再解方程求出x,y的值,然后求积即可.【解答】解:由题意得:x﹣3=0,y+2=0,解得:x=3,y=﹣2,∴xy=3×(﹣2)=﹣6,故答案为:﹣6.17.【分析】根据正方形的面积是对角线乘积的一半即可得.【解答】解:∵四边形为正方形,∴正方形的面积=×6×6=18,故答案为:18.18.【分析】根据一次函数的性质,y随x的增大而减小,则是k<0,不妨令k=﹣1,把经过的点(0,2)代入求出b的值即可.【解答】解:∵一次函数y随x的增大而减小,∴k<0,不妨设k=﹣1,则y=﹣x+b,把(0,2)代入得,y=﹣x+b,得:b=2,所以,y=﹣x+2.故答案为:y=﹣x+2(答案不唯一).19.【分析】根据M、N是OA、OB的中点,即MN是△OAB的中位线,根据三角形的中位线定理:三角形的中位线平行于第三边且等于第三边的一半,从而可得答案.【解答】解:∵M、N是OA、OB的中点,∴MN是△OAB的中位线,∴AB=2MN=2×32=64(m).故答案为:64.20.【分析】根据翻折不变性可知,EB=ED.设DE为x,则得到EB为x,于是可知AE=10﹣x;在△AED中,利用勾股定理即可求出DE的长.【解答】解:由翻折不变性可知,EB=ED;设DE为xcm,则EB=xcm,∵AB=10,∴AE=AB﹣x=10﹣x,又∵AD=4cm,∴在Rt△ADE中,AD2+AE2=DE2,∴42+(10﹣x)2=x2,∴16+100+x2﹣20x=x2,解得x=5.8故答案为5.8.21.【分析】先计算出p的值,然后将三角形三边长的值代入海伦公式即可得出结论.【解答】解:∵三角形的三边长分别为5,6,7,∴p==9,∴这个三角形的面积为=6.故答案为:6.22.【分析】分两种情况进行讨论,点F在AD上或点F在AB上,依据全等三角形的性质以及矩形的性质,即可得到CM的长.【解答】解:分两种情况:①如图1所示,当点F在AD上时,由CF=BE,CD=BC,∠BCE=∠CDF=90°可得,Rt△BCE≌Rt△CDF(HL),∴∠DCF=∠CBE,又∵∠BCF+∠DCF=90°,∴∠BCF+∠CBE=90°,∴∠BMC=90°,即CF⊥BE,∵BC=4,CE=3,∠BCE=90°,∴BE=5,∴CM==;②如图2所示,当点F在AB上时,同理可得,Rt△BCF≌Rt△CBE(HL),∴BF=CE,又∵BF∥CE,∴四边形BCEF是平行四边形,又∵∠BCE=90°,∴四边形BCEF是矩形,∴CM=BE=×5=.故答案为:或.三、解答题(共56分,第23题,每小题4分,第24-25题,每题5分,第26题4分,第27-30题,每题5分,第31-32题,每题7分)23.【分析】(1)根据二次根式混合运算法则进行计算即可;(2)根据完全平方公式,二次根式混合运算法则进行计算即可.【解答】解:(1)===;(2)==.24.【分析】将结论涉及的线段BE和DF放到△AEB和△CFD中,证明这两个三角形全等,即可得出结论.【解答】证明:∵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AB∥DC,AB=DC.∴∠BAE=∠DCF.在△AEB和△CFD中,,∴△AEB≌△CFD(SAS).∴BE=DF.25.【分析】(1)将点(1,﹣1),(﹣2,5)代入y=kx+b中求解即可;(2)先求出A点坐标,设P点横坐标为m,根据三角形面积公式求解即可.【解答】解:(1)将点(1,﹣1),(﹣2,5)代入y=kx+b,得,解得,∴一次函数的解析式为y=﹣2x+1;(2)P(2,﹣3)或P(﹣2,5),理由:令x=0得y=1,∴A(0,1),设P点横坐标为m,则=1,解得m=±2,当x=2时,y=﹣3,当x=﹣2时,y=5,∴P(2,﹣3)或P(﹣2,5).26.【分析】(1)根据作图过程补全图形即可.(2)根据平行四边形和菱形的判定定理可得出答案.【解答】(1)解:补全图形如图.(2)证明:∵OA=OC,OB=OD,∴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对角线互相平分的四边形为平行四边形)∵AC⊥BD,∴四边形ABCD为菱形.(对角线互相垂直的平行四边形为菱形)故答案为:平行四边形;对角线互相平分的四边形为平行四边形;对角线互相垂直的平行四边形为菱形.27.【分析】(1)先证四边形OBEC是平行四边形,再由菱形的性质得∠BOC=90°,然后由矩形的判定即可得出结论;(2)由菱形的性质和勾股定理得OC=4,再由矩形的面积公式求解即可.【解答】(1)证明:∵BE∥AC,CE∥DB,∴四边形OBEC是平行四边形,又∵菱形ABCD的对角线交于O点,∴AC⊥BD,∴∠BOC=90°,∴平行四边形OBEC是矩形.(2)解:∵四边形ABCD是菱形,AB=5,BD=6,∴BC=AB=5,OB=OD=3,∵∠BOC=90°,∴OC===4,由(1)可知,四边形OBEC是矩形,∴S矩形OBEC=OB•OC=3×4=12.28.【分析】(1)根据题意可知,自变量的取值范围为全体实数;(2)把x=4代入y=|x﹣2|中求出y的值即可得到答案;(3)先描点,再连线即可得到答案;(4)根据所画的函数图象写出其对应的性质即可.【解答】解:(1)根据题意可知,自变量的取值范围为全体实数;故答案为:全体实数;(2)在y=|x﹣2|中,当x=4时,y=|x﹣2|=|4﹣2|=2,∴m=2;故答案为:2;(3)如图所示,即为所求;(4)由函数图象可知,当x≥2时,y随x增大而增大(答案不唯一).29.【分析】(1)根据一次函数平移的性质分析,即可得到答案;(2)根据一次函数图象的性质分析,即可得到答案.【解答】解:(1)∵一次函数y=kx+b(k≠0)的图象由函数的图象向上平移1个单位长度得到,∴,b=1,∴这个一次函数的解析式为;(2),理由如下:把x=﹣1代入中得,把代入y=x+n中得,如图:∵当x>﹣1时,对于x的每一个值,函数y=x+n的值大于一次函数的值,∴n的取值范围是.30.【分析】(1)根据所给的特例的形式进行求解即可;(2)分析所给的等式的形式进行总结即可;(3)对(2)的等式的左边进行整理,即可求证;(4)利用(2)中的规律进行求解即可.【解答】解:(1)由题意得:,故答案为:;(2)∵例1:特例2:特例3:=...∴用含n的式子表示为:,故答案为:;(3)等式左边===(n+1)=右边,故猜想成立;(4)×=2023×=2023.故答案为:2023.31.【分析】(1)根据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得出DE⊥BC,点E是线段BC的中点,再根据平行公理,得出AC∥DE,进而得出DE是△ABC的中位线,再根据中位线的性质,即可得出答案;(2)①以点B为圆心,以任意长为半径画弧,交线段BC于点M,交线段BA于点N,再以点A为圆心,以相等长为半径画弧,交线段AC于点P,再以点P为圆心,以MN的长度为半径画弧,两弧交于一点Q,再以点Q为圆心,以MN的长度为半径画弧,两弧交于一点K,连接AK,并延长交DE于点F;②设AC旋转后点C的对应点在AF上为点C′,连接CC′,根据等边对等角和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得出∠ACC′=∠AC′C=90°﹣α,再根据角之间的数量关系,得出∠C′CB=α,连接CD,根据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得出DC=DB,再根据等边对等角,得出∠DCB=∠B=α,再根据角相等,得出∠DCB=∠C′CB,进而得出点C、C′、D三点共线,根据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得出∠ACC′=∠C′DF,进而得出∠ACC′=∠AC′C=∠DC′F=∠C′DF,再根据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和等量替换即可求解.【解答】解:(1),证明如下:∵DE是线段BC的垂直平分线,∴DE⊥BC,点E是线段BC的中点,又∵∠C=90°,∴AC⊥BC,∴AC∥DE,∴△BDE∽△BAC,∴,∴DE是△ABC的中位线,∴;(2)①如图,即为所求;②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