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马鞍山二中2024年高三六校第一次联考物理试卷含解析_第1页
安徽省马鞍山二中2024年高三六校第一次联考物理试卷含解析_第2页
安徽省马鞍山二中2024年高三六校第一次联考物理试卷含解析_第3页
安徽省马鞍山二中2024年高三六校第一次联考物理试卷含解析_第4页
安徽省马鞍山二中2024年高三六校第一次联考物理试卷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安徽省马鞍山二中2024年高三六校第一次联考物理试卷请考生注意:1.请用2B铅笔将选择题答案涂填在答题纸相应位置上,请用0.5毫米及以上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主观题的答案写在答题纸相应的答题区内。写在试题卷、草稿纸上均无效。2.答题前,认真阅读答题纸上的《注意事项》,按规定答题。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6小题,每小题4分,共2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某一小车从静止开始在水平方向上做直线运动,其运动过程中的加速度随时间变化关系如图所示,则关于小车的运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小车做先加速后减速,再加速再减速的单向直线运动B.小车做往复直线运动,速度反向时刻为1s、3s末C.小车做往复直线运动,且可以运动到出发点的另一侧D.小车运动过程中的最大速度为2.5m/s2、双星系统中两个星球A、B的质量都是m,相距L,它们正围绕两者连线上某一点做匀速圆周运动。实际观测该系统的周期T要小于按照力学理论计算出的周期理论值T0,且,于是有一人猜测这可能是受到了一颗未发现的星球C的影响,并认为C位于A、B的连线正中间,相对A、B静止,则A、B组成的双星系统周期理论值T0及C的质量分别为()A., B.,C., D.,3、如图甲所示,用传感器和计算机可以方便地描出平抛运动物体的轨迹。它的设计原理如图乙所示。物体A在做平抛运功,它能够在竖直平面内向各个方向同时发射超声波脉冲和红外线脉冲,在它运动的平面内安放着超声波-红外接收装置,B盒装有B1、B2两个超声波-红外接收器,并与计算机相连,B1、B2各自测出收到超声脉冲和红外脉冲的时间差,并由此算出它们各自与物体A的距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该实验中应用了波的干涉规律B.该实验中应用了波的反射规律C.该实验中应用了波的直线传播规律D.该实验中所用超声波信号和红外线脉冲信号均属于无线电波4、甲、乙两质点在同一条直线上运动,质点甲做匀变速直线运动,质点乙做匀速直线运动,其中图线甲为抛物线的左半支且顶点在15s处,图线乙为一条过原点的倾斜直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t=5s时乙车的速度为2m/s,甲车的速率为2m/sB.t=0时刻甲、乙两车之间的距离为25mC.t=0时刻甲车的速度大小为4m/sD.甲车的加速度大为0.1m/s25、一列简谐横波沿x轴传播,a、b为x轴上的两质点,平衡位置分别为,。a点的振动规律如图所示。已知波速为v=1m/s,t=1s时b的位移为0.05m,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从t=0时刻起的2s内,a质点随波迁移了2mB.t=0.5s时,质点a的位移为0.05mC.若波沿x轴正向传播,则可能xb=0.5mD.若波沿x轴负向传播,则可能xb=2.5m6、某弹簧振子沿x轴的简谐运动图象如图所示,下列描述正确的是()A.t=1s时,振子的速度为零,加速度为负的最大值B.t=2s时,振子的速度为负,加速度为正的最大值C.t=3s时,振子的速度为负的最大值,加速度为零D.t=4s时,振子的速度为正,加速度为负的最大值二、多项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多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全部选对的得5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7、如图所示,正方形abcd区域内存在垂直纸面向里的匀强磁场,甲、乙两带电粒子从a点沿与ab成30°角的方向垂直射入磁场.甲粒子垂直于bc边离开磁场,乙粒子从ad边的中点离开磁场.已知甲、乙两a带电粒子的电荷量之比为1:2,质量之比为1:2,不计粒子重力.以下判断正确的是A.甲粒子带负电,乙粒子带正电B.甲粒子的动能是乙粒子动能的16倍C.甲粒子所受洛伦兹力是乙粒子所受洛伦兹力的2倍D.甲粒子在磁场中的运动时间是乙粒子在磁场中运动时间的倍8、图(a)为一交流发电机示意图,线圈abcd在匀强磁场中绕固定轴OO'沿顺时针方向匀速转动,图(b)是该发电机的电动势已随时间t按余弦规律变化的图像。已知线圈电阻为2.5Ω,定值电阻R=10Ω,电表均为理想交流电表。由此可以判定()A.电流表读数为0.8AB.电压表读数为10VC.t=0.1s时刻,穿过线圈的磁通量为零D.0~0.05s内,通过电阻R的电荷量为0.04C9、下列说法正确的有()A.研究表明,一般物体的电磁辐射仅与温度有关B.电子的衍射图样证实了电子的波动性C.α粒子散射实验是估测原子核半径最简单的方法D.结合能越大的原子核,核子的平均质量越大10、如图所示,一充电后与电源断开的平行板电容器的两极板水平放置,板长为L,板间距离为d,距板右端L处有一竖直屏M。一带电荷量为q、质量为m的质点以初速度v0沿中线射入两板间,最后垂直打在M上,已知重力加速度为g,下列结论正确的是()A.两极板间电场强度大小为B.两极板间电压为C.整个过程中质点的重力势能增加D.若仅增大两极板间距,该质点仍能垂直打在M上三、实验题:本题共2小题,共18分。把答案写在答题卡中指定的答题处,不要求写出演算过程。11.(6分)图甲是简易多用电表的电路原理图,图中E是电源,R1、R2、R3、R4、R5是定值电阻,R6是可变电阻,表头G的满偏电流为200μA。内阻为600Ω,其表盘如图乙所示。图甲中虚线方框内为换挡开关,A端和B端分别与两表笔相连,该多用电表有5个挡位,分别为:直流电流1A挡和500μA挡,欧姆×1kΩ挡,直流电压2.5V挡和10V挡。(1)若用欧姆×1kΩ挡测二极管的反向电阻,则A端与二极管的_________(选填“正”或“负”)极相接触,测得的示数如图乙中a所示,则该二极管的反向电阻为_______kΩ。(2)某次测量时该多用电表指针位置如图乙中b所示,若此时B端是与“1”相连的,则多用电表的示数为______________;若此时B端是与“4”相连的则多用电表的示数为______________。(3)根据题中所给的条件可得R1、R2的阻值之和为_____________Ω。12.(12分)某同学要测定一电源的电动势E和内阻r,实验器材有:一只DIS电流传感器(可视为理想电流表,测得的电流用I表示),一只电阻箱(阻值用R表示),一只开关和导线若干。该同学设计了如图甲所示的电路进行实验和采集数据。(1)该同学设计实验的原理表达式是E=________(用r、I、R表示)。(2)该同学在闭合开关之前,应先将电阻箱调到________(选填“最大值”“最小值”或“任意值”),实验过程中,将电阻箱调至如图乙所示位置,则此时电阻箱接入电路的阻值为________Ω。(3)该同学根据实验采集到的数据作出如图丙所示的-R图象,则由图象可求得,该电源的电动势E=______V,内阻r=________Ω。(结果均保留两位有效数字)四、计算题:本题共2小题,共26分。把答案写在答题卡中指定的答题处,要求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演算步骤。13.(10分)如图所示,AB是半径R=0.80m的光滑圆弧轨道,半径OB竖直,光滑水平地面上紧靠B点静置一长为1.5m的小车,其上表面与B点等高。现将一质量m=1.0kg的小滑块从A点由静止释放,经B点滑上小车,小滑块恰好未滑离小车。已知滑块与小车之间的动摩擦因数=0.40。重力加速度g取10m/s2。求:(1)滑块刚滑至B点时,圆弧对滑块的支持力大小;(2)小车的质量。14.(16分)如图所示,水平光滑轨道AB与半径为R的竖直光滑半圆形轨道BC相切于B点.质量为2m和m的a、b两个小滑块(可视为质点)原来静止于水平轨道上,其中小滑块a与一轻弹簧相连.某一瞬间给小滑块a一冲量使其获得的初速度向右冲向小滑块b,与b碰撞后弹簧不与b相粘连,且小滑块b在到达B点之前已经和弹簧分离,不计一切摩擦,求:(1)a和b在碰撞过程中弹簧获得的最大弹性势能;(2)小滑块b与弹簧分离时的速度;(3)试通过计算说明小滑块b能否到达圆形轨道的最高点C.若能,求出到达C点的速度;若不能,求出滑块离开圆轨道的位置和圆心的连线与水平方向的夹角.(求出角的任意三角函数值即可).15.(12分)如图所示一足够长的斜面倾角为370,斜面BC与水平面AB圆滑连接质量m=2kg的物体静止于水平面上的M点,M点距B点之间的距离L=9m,物体与水平面和斜面间的动摩擦因素均为μ=0.5现使物体受到一水平向右的恒力F=14N作用,运动至B点时撤去该力(sin370=0.6,cos370=0.8,取g=10m/s2)则:(1)物体在恒力作用下运动时的加速度是多大?(2)物体到达B点时的速度是多大?(3)物体沿斜面向上滑行的最远距离是多少?

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6小题,每小题4分,共2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D【解析】

ABC.由加速度时间图线可判断,0~1s内,小车沿正向做加速度增大的加速运动,1s~2s内小车沿正向做加速度减小的减速运动,由对称性知2s末小车速度恰好减到零,2s~3s内小车沿负向做加速度增大的加速度运动,3s~4s内小车沿负向做加速度减小的减速运动,4s末小车速度恰好减到零。由于速度的变化也是对称的,所以正向位移和负向位移相等,即4s末小车回到初始位置,故ABC错误;D.小车在1s末或3s末速度达到最大,图线与时间轴所围面积表示速度的变化,所以最大速度为故D正确。故选D。2、D【解析】

两星的角速度相同,根据万有引力充当向心力知:可得r1=r2①两星绕连线的中点转动,则有:②所以③由于C的存在,双星的向心力由两个力的合力提供,则④又⑤解③④⑤式得可知D正确,ABC错误。故选D。3、C【解析】

ABC.物体A向B盒同时发射一个红外线脉冲和一个超声波脉冲,B盒收到红外线脉冲时开始计时,收到超声波脉冲时停止计时,根据超声波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v(红外线传播时间极短,可忽略),可计算出A和B之间的距离,故该实验利用了超声波频率高,易于定向传播,即直线传播原理,AB错误C正确;D.超声波是一种机械波,而电磁波谱按照波长从大到小的顺序依次是无线电波、红外线、可见光、紫外线、X射线和γ射线,故红外线脉冲不是无线电波,D错误。故选C。4、A【解析】

AD.乙车做匀速直线运动,速度为甲车做匀变速直线运动,其图线在15s时与横轴相切,则t=15s时甲车的速度为零,利用逆向思维将甲车看成反向初速度为0的匀加速直线运动,据位移时间公式,结合图象有解得a=0.2m/s2所以t=5s时甲车的速率故A项正确,D项错误;B.t=15s时甲车的速度为零,利用逆向思维将甲车看成反向初速度为0的匀加速直线运动,据,根据图象有则t=0时刻甲、乙两车之间的距离为22.5m,故B项错误;C.t=15s时甲车的速度为零,利用逆向思维将甲车看成反向初速度为0的匀加速直线运动,则0时刻甲车的速度大小为故C项错误。5、D【解析】

根据图象可知该波的周期为2s,振幅为0.05m。

A.在波传播过程中,各质点在自己的平衡位置附近振动,并不随波传播。故A错误;

B.由图可知,t=0.5s时,质点a的位移为-0.05m。故B错误;

C.已知波速为v=1m/s,则波长:λ=vT=1×2=2m;由图可知,在t=1s时刻a位于平衡位置而且振动的方向向上,而在t=1s时b的位移为0.05m,位于正的最大位移处,可知若波沿x轴正向传播,则b与a之间的距离为:(n=0,1,2,3…),可能为:xb=1.5m,3.5m。不可能为0.5m。故C错误;

D.结合C的分析可知,若波沿x轴负向传播,则b与a之间的距离为:xb=(n+)λ(n=0,1,2,3…)可能为:xb=0.5m,2.5m。故D正确。

故选D。6、A【解析】

根据振动图象判断质点振动方向的方法:沿着时间轴看去,“上坡”段质点向上振动,“下坡”段质点向下振动.【详解】AC.在t=1s和t=3s时,振子偏离平衡位置最远,速度为零,回复力最大,加速度最大,方向指向平衡位置,A正确,C错误;BD.在t=2s和t=4s时,振子位于平衡位置,速度最大,回复力和加速度均为零,BD错误.二、多项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多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全部选对的得5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7、CD【解析】

根据粒子运动轨迹,应用左手定则可以判断出粒子的电性;粒子在磁场中做匀速圆周运动,洛伦兹力提供向心力,根据题意求出粒子轨道半径关系,然后应用牛顿第二定律求出粒子的速度然后分析答题;根据粒子做圆周运动的周期公式与粒子转过的圆心角求出粒子的运动时间.【详解】由甲粒子垂直于bc边离开磁场可知,甲粒子向上偏转,所以甲粒子带正电,由粒子从ad边的中点离开磁场可知,乙粒子向下偏转,所以乙粒子带负电,故A错误;由几何关系可知,R甲=2L,乙粒子在磁场中偏转的弦切角为60°,弦长为,所以:=2R乙sin60°,解得:R乙=L,由牛顿第二定律得:qvB=m,动能:EK=mv2=,所以甲粒子的动能是乙粒子动能的24倍,故B错误;由牛顿第二定律得:qvB=m,解得:,洛伦兹力:f=qvB=,即,故C正确;由几何关系可知,甲粒子的圆心角为300,由B分析可得,乙粒子的圆心角为120°,粒子在磁场中的运动时间:t=T,粒子做圆周运动的周期:可知,甲粒子在磁场中的运动时间是乙粒子在磁场中运动时间的1/4倍,故D正确..【点睛】题考查带电粒子在匀强磁场中的运动,要掌握住半径公式、周期公式,画出粒子的运动轨迹后,利用洛伦兹力提供向心力,结合几何关系进行求解;运用粒子在磁场中转过的圆心角,结合周期公式,求解粒子在磁场中运动的时间.8、AC【解析】

AB.电动势有效值为电流表的读数电压表读数选项A正确,B错误;C.t=0.1s时刻,感应电动势最大,此时穿过线圈的磁通量为零,选项C正确;D.0~0.05s内,通过电阻R的电荷量为则选项D错误。故选AC。9、BC【解析】

A.实际物体辐射电磁波情况与温度、表面情况、材料都有关;黑体辐射电磁波的情况只与温度有关,是实际物体的理想化模型,故A错误;B.电子的衍射图样证实了实物粒子的波动性,故B正确;C.卢瑟福通过α粒子散射实验建立了原子核式结构模型:原子中心有一个很小的核,内部集中所有正电荷及几乎全部质量,所以α粒子散射实验是估算原子核半径最简单的方法之一,故C正确;D.根据核子平均质量曲线与比结合能曲线可知比结合能越大,原子核越稳定,核子平均质量越小,故D错误。故选BC。10、BD【解析】

AB.据题分析可知,小球在平行金属板间轨迹应向上偏转,做类平抛运动,飞出电场后,小球的轨迹向下偏转,才能最后垂直打在M屏上,前后过程质点的运动轨迹有对称性,如图可见两次偏转的加速度大小相等,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qE-mg=mg得到:由U=Ed可知板间电压为:故A错误,B正确;C.小球在电场中向上偏转的距离为:y=at2而a==g,t=解得:y=故小球打在屏上的位置与P点的距离为:S=2y=重力势能的增加量为:EP=mgs=故C错误。D.仅增大两板间的距离,因两板上电量不变,根据E==而C=,解得:E=可知,板间场强不变,小球在电场中受力情况不变,则运动情况不变,故仍垂直打在屏上,故D正确。故选BD。三、实验题:本题共2小题,共18分。把答案写在答题卡中指定的答题处,不要求写出演算过程。11、负7.00.30A0.75V400【解析】

(1)[1][2]若测二极管的反向电阻,则电流从二极管的负极流入;又欧姆表的电流从A端流出,故A端与二极管的负极相接触;根据刻度盘,得出示数为7.0,又选用了×1kΩ挡,故二极管的反向电阻为7.0kΩ。

(2)[3]若此时B端是与“1”相连的,则此时是大量程电流表,为直流1A档,故此时每小格表示0.02A,读数为0.30A;

[4]若此时B端是与“4”相连的,则此时为小量程的电压表,为直流电压2.5V档,故此时每小格表示0.05V,读数为0.75V。(3)[5]由电路特点,由题意知(500-200)×10-6×(R1+R2)=200×10-6×600整理得R1+R2=400Ω12、I(R+r)最大值216.3(6.1~6.4)2.5(2.4~2.6)【解析】

(1)[1]根据闭合电路欧姆定律,该同学设计实验的原理表达式是E=I(R+r)(2)[2]根据实验的安全性原则,在闭合开关之前,应先将电阻箱调到最大值[3]根据电阻箱读数规则,电阻箱接入电路的阻值为2×10Ω+1×1Ω=21Ω(3)[4][5]由E=I(R+r)可得图像斜率等于得由于误差(6.1~6.4)V均正确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