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金卷05(试卷含解析)-【赢在高考·黄金8卷】备战2024年高考语文模拟卷(新高考七省专用)_第1页
黄金卷05(试卷含解析)-【赢在高考·黄金8卷】备战2024年高考语文模拟卷(新高考七省专用)_第2页
黄金卷05(试卷含解析)-【赢在高考·黄金8卷】备战2024年高考语文模拟卷(新高考七省专用)_第3页
黄金卷05(试卷含解析)-【赢在高考·黄金8卷】备战2024年高考语文模拟卷(新高考七省专用)_第4页
黄金卷05(试卷含解析)-【赢在高考·黄金8卷】备战2024年高考语文模拟卷(新高考七省专用)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考试时间:150分钟试卷满分:150分)一、现代文阅读Ⅰ(19分)(22·23下·广州·模拟预测)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战国时期,“鸿沟”便跻入中原版图。公元前361年,魏惠王自安邑迁都到大梁(今河南开封第二年就开凿以大梁为中心沟通黄河与颍水的“大沟”,即“鸿沟”的前身。到魏襄王时期便有了“鸿沟”的说法。事实上,鸿沟的修建经历了几个阶段,几番修整才最终成型。鸿沟以黄河为水源,呈西北—东南流向,包括涡水、涣水、睢水、汳水等分支,整体上引黄河水南下,经大梁西面的圃田泽(今河南省中牟县西)将水引至都城大梁,后又向东延伸,经大梁北郭到城东,再折而南下,汇入淮水的支流颍水。鸿沟成为最早沟通黄河和淮河两大流域的大规模人工运河。自大梁南折入淮河后,鸿沟还联通起济、濮、睢、汝、泗等支流,使各水系与淮河有了交集,在原本“各行其道”的河、淮流域之间织起一张奇妙的水网,与早已成型的淮河邗沟水网相连相通,进而在黄淮平原上形成完整的“鸿沟”水系。鸿沟在改善交通的同时,还以一己之力,承担起灌溉大任,大大促进了魏国的农业发展,河水流淌过诸多富庶地区,也将实打实的财富带入魏国,“南有鸿沟”更成了战略家苏秦对魏国实力的慨叹。国都大梁,从原先的普通小城摇身一变,成了“诸侯四通,条达辐辕”的富饶之地,鸿沟流域更成了当时最为重要的粮食产区。位于鸿沟水系的定陶、淮阳、寿县等城市也因水而兴,远近闻名。更难能可贵的是,原本民情有别、风俗各异的南北方也随着水上交通的发展,有了难得的交流机会,许多北方的文化风俗悄然走进南方民众的生活。被鸿沟水系哺育滋润的中原地区,也在航运的加持下日渐富饶,逐渐成为全国的经济中心。魏国也因此富国强军,成为战国七雄之一。令人唏嘘的是,鸿沟的加持并没有如料想般为魏国带来绵长的国祚,反而提前给魏国“热好盒饭”。公元前228年,强势东出的大秦势如破竹,兵指魏国,一计黄河淹城,很快便让大梁不攻自破,使魏国沉寂于历史的车轮之下。其实,秦国很早便盯上了“鸿沟”航运带来的“香饽饽”。公元前249年,秦将蒙骜伐韩,先后取成皋、荥阳,秦国随后在荥阳东北的教山上建立粮仓,用于屯兵储粮,取名“敖仓”。秦灭六国、实现一统后,敖仓成为河、渭漕运的中转粮仓,储粮甚丰。毗邻鸿沟,享航运之便,依傍敖仓,据天下之粮,多重光环下,荥阳也成为秦时的军事重镇,更成为后来楚汉的必争之地。也正是一场楚汉争霸,让鸿沟有了真正“名垂青史”的机会。楚汉相争,汉军接连失去敖仓、甬道,屡战屡败之下,刘邦渐失信心,试图放弃夺回荥阳、成皋,退守巩、洛。谋士郦食其认为此时正是收复荥阳、重据敖仓的最好时机。一番筹谋,“复取成皋,军广武,就敖仓食”,原本极为不利的形势便发生了逆转。于是,刘邦与项羽“讲和”,“汉四年,项羽与汉王约,中分天下,割鸿沟以西为汉,东为楚”。自此,原本一心载船运粮的“鸿沟”,因着卓越的经济贡献,逢着一场机缘,在狼烟四起的乱世,化身二分天下的界线,作为明确的政治疆界,成为名副其实的政治符号。“鸿沟”的意义中被添上一笔——两物之界线,不可逾越。就在项羽领兵东去途中,刘邦单方面撕毁条约,大力追击楚军,其后项羽乌江自刎,刘邦建汉。如今,象棋的棋盘上都赫然画着一道“楚河汉界”;前往汉王城遗址的路途中,名为“鸿沟”的石碑悄然屹立。它们都不会说话,却见证着千百年前的那场烽火狼烟,记忆着属于中华大地的一段过往。严格来算,“鸿沟”不算长寿。西汉末年,黄河大肆泛滥,甚至平均20年就发生一次决溢。由此,开封东南的广大地区饱受水淹之苦,鸿沟也因大量河水的浸灌而淤塞。眼见苍生遭难,“鸿沟”受害,人们没有坐以待毙。永平十二年,东汉王景奉命治水,对鸿沟的支流汴渠进行疏浚。整整一年缠斗,大量人力投入,百亿钱财消耗,终于换回汴渠正常通航。可惜的是,鸿沟水系中的其他河流或断流,或因淤塞与鸿沟分离,或再不见记载,完整的“鸿沟”水系就此与世人告别。但某种意义上说,“鸿沟”又从未远去。隋大业元年,通济渠开通,鸿沟水系得到再一次修整。唐开元十年,玄宗在河南郑州开河口、设置水闸,以此通淮、泗。北宋建立后,汴河一直被作为主要的漕运干线,时常得到修整完善,年运六百万石粮食,被统治者作为“建国之本”置于心头。如今,河南淮阳县以东的蔡河、老蔡河都满载着鸿沟的痕迹,流淌于今时今日。当今的河南省西华县,以前叫作鸿沟县。而“鸿沟”的生命,在其他地方得到焕新与延续。翻开成语词典我们能找到“判若鸿沟”的词条,小朋友们还会学习什么叫做“不可逾越的鸿沟”。古今穿梭间,“鸿沟”不再是硬邦邦的界线,反而创造着我们与世界对话的可能与途径。1983年,美国哲学家莱文在论文中提出一种观点,认为外在的科学视角与内在的经验视角之间存在一条无法弥补的沟壑。1999年,美国国家远程通信和信息管理局在一份报告中阐释了一种现象,即信息富有者和信息贫困者之间存在差距。在我们的话语里,前一种现象,叫作“解释鸿沟”,后一种差距,意为“数字鸿沟”。或许在未来,“鸿沟”还会有新的打开方式,新的内涵意指。“鸿沟”作为一种文化符号,穿越时光,完成了一场又一场奇妙的旅行。(改编自念缓《鸿沟为什么是古代重要的地理分界线?》)1.下列对材料中加点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各行其道”在文中是指没有开凿鸿沟时,黄河和淮河两大流域互不沟通。B.“热好盒饭”在文中是指秦国很快就要灭掉魏国,使之彻底退出历史舞台。C.“香饽饽”在文中是指“鸿沟”水系便利的航运条件给魏国带来的丰足粮食。D.“解释鸿沟”在文中是指外在科学视角与内在经验视角之间的巨大差距。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鸿沟是由魏国经历几个阶段、经过几番修整建成的大规模人工运河,它最早沟通了黄河和淮河两大流域。B.鸿沟在给魏国带来富庶的同时,也给魏国带来了灭顶之灾,秦国一计黄河淹城,让大梁不攻自破,魏国灭亡。C.鸿沟水系在楚汉争霸的历史进程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扭转了对刘邦极为不利的形势,成功化身为政治符号。D.完整的鸿沟水系在历史上只存在了一段时间,战国时期形成,东汉时期便不复存在,但有些支流直到宋代仍在发挥作用。3.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3分)A.战国时期,鸿沟水系不仅改善了中原地区的交通状况,而且增进了南北方的相互交流,促进了鸿沟流域的经济、文化发展。B.凭借鸿沟水系带来的优势,魏国成为战国七雄之一,强大起来的魏国变得富饶,带动整个中原地区使之成为全国经济中心。C.黄河泛滥,鸿沟因大量河水浸灌而淤塞,其支流或断流,或因淤塞与鸿沟分离,历代统治者均为了通航而修整鸿沟支流。D.如今,虽然“鸿沟”水系已经消失,但“鸿沟”又焕发了新生,正如河南的蔡河、老蔡河等支流依然流淌于今时今日。4.请结合材料分条概括“鸿沟”在历史变迁中的丰富内涵。(4分)5.本文源自《国家人文历史》杂志,兼具学术性与通俗性,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6分)二、现代文阅读Ⅱ(16分)(22·23下·六安·模拟预测)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豫让行刺叶敬之赵襄子乘着马车,带着一群随从,浩浩荡荡地出了城门。在阳光的照射下,他的脸上发出红扑扑的油光。他的身体随着马车的颠簸,左右摇晃着。城外不远,矗立着层层叠叠的山岭。山下河道弯曲,河上一座木桥,被垂柳挡住了半边。开路的随从过了桥,车夫鞭子一甩,催马过桥。谁料,马却“咯噔”一下停往了。马头乱摇乱晃,马蹄也往后倒退,马屁股碰到了后面的车头。赵襄子疑虑重重。自从杀了智伯,把智伯的人头做成了饮具之后,他整天疑神疑鬼的;而智伯的臣子豫让刺杀自己未遂,更让他提高了警惕。如今,看到马匹徘徊不前,他又起了疑心。他拍了拍参乘青荓的肩膀,指着桥下说道:“你去看看什么情况。”青荓下了马,正了正头上的帽子,扶了扶腰间的佩剑,往桥下走去。赵襄子等候着。不知过了多久,青荓没有回来,而桥下也静悄悄的。赵襄子不耐烦了,又叫了一个随从过去察看。眼见得那个随从下了桥,忽然听得一声尖利的叫喊:“主公,不好了!青荓死了!ℽ赵襄子脑子“嗡”的一下,急忙下了马,扶着腰间的佩剑,三步并两步走近桥头,拐弯下桥。不用他吩咐,他的随从们也纷纷下马,拔出佩剑,跟着赵襄子下桥。刚到桥底,赵襄子吓了一跳,不由得往后退了几步。他没有看见青荓,却看见了他的仇家——豫让!豫让垂着头,握着佩剑,脸上的疤痕绷得紧紧的,使他看上去更加丑陋不堪。而豫让的脚下,就躺着青荓。鲜血浸进了青荓的衣服,往河边汩汩流淌。赵襄子怒火中烧,他拔出剑来,挥舞着,怒斥豫让道:“我原先以为,你不惜牺牲性命替主子报仇,是个义士,所以放了你。谁料,青荓与你是好友,你连他也杀掉,看来你不是义士!且吃我一剑!ℽ豫让并不举剑,抬起头来,脸上竟有晶莹的泪珠。赵襄子的手抖了一下,剑锋低了下去。他催促豫让道:“你有什么话赶快说,说了好受死!ℽ豫让因为吞了炭火,噪音嘶哑。他艰难地发出声音来:“青荓发现我,欲放我走,则对不起主子;欲将我杀了,又对不起老友,所以自裁身亡。”豫让说完,扔了佩剑,往地上一跪,抚着青荓尸体,大哭起来。声音微弱如蚊虫之鸣,粗粝似老树之皮,似凄风掠过。在场的人,无不低头垂泪。赵襄子提剑的手,也扑地垂了下去。豫让忽然爬起来,抹了一把眼泪,浑浊的眼光投向赵襄子:“我有一事有劳于君。”赵襄子目睹刚才的一幕,敌意已然消失,就允诺道:“你说。”豫让道:“从今以后,再想刺君,已无可能。何况多年好友,为我而死。只是在主公智伯坟前的许诺未能兑现。能否请君脱下外衣,让我刺上三剑,以报主公?ℽ赵襄子听了,没有言语,把剑交给一个随从,脱下外衣。两个随从上来,接过外衣,各拉一条袖子,来到豫让面前。豫让举剑,跳跃呼喊,连刺三剑,三个洞口,边缘皆染血,赫然出现在衣上。赵襄子见了,不免心惊。豫让停下剑来,拱手施礼,大呼道:“我已报答主公!ℽ说罢举剑,剑光一闪,头颅落地,滚了几滚。目光最后瞥一眼赵襄子,嘴唇略动了动;“谢,谢……”豫让的尸体依然直立,不知过了多久,才轰然倒地。赵襄子为豫让修了一座坟墓。那墓就在河边,桥侧。后人称坟墓为豫让墓,称桥为豫让桥。河水流淌两千年,粼粼清波,至今倒映着墓和桥。河水不枯,墓桥永恒。(选自《小小说月刊》2021年第5期)文本二:当“恩”与“义”发生冲突时,刺客们会如何选择呢?从豫让刺杀赵襄子的事迹中可以看出。豫让第一次刺杀赵襄子失败,赵襄子感动其贤,释放了他。于豫让而言,赵襄子有救命之恩。但豫让与智伯的君臣之义让他不可能“怀二心”而事赵襄子,更不可能放弃为智伯复仇。智伯的“国士遇之”的恩情与二人之间的君臣之义大于赵襄子的救命之恩,“臣闻明主不掩人之美,而忠臣有死名之义”。因此,豫让最终仍然选择了再次刺杀赵襄子。由此可以看出,当“恩”与“义”发生冲突时,刺客豫让选择了“死名之义”,三击赵襄子衣而后自杀。(摘编自高婕《<史记·刺客列传>中的“恩义”关系》)6.下列对文本一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正确的一项是(3分)A.面对赵襄子的拔剑相向,豫让不躲避不反抗,竟然流下眼泪,说明他对青荓之死深感愧疚,也因失去老友黯然神伤。B.豫让的复仇之路坎坷,充满艰辛;他三击赵襄子外衣之后的大呼,既是对智伯之灵的告慰,也是对自我扬名的体现。C.豫让自杀后,其直立的尸体过了许久才轰然倒地,这一超现实的手法,表现了豫让不甘失败、生命顽强的精神品质。D.小说的最后一段“河水不枯,墓桥永恒”具有象征意义,它意味着豫让对赵襄子的仇恨永远无法消解。7.关于青荓这一人物,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青荓许久未归且桥下静悄悄的,反常的现象增添了现场的紧张氛围。B.青荓在杀死与放走豫让的两难之中选择自杀,体现了他的忠义精神。C.青荓的出现,推动了小说故事情节的发展,衬托了豫让的形象。D.作者通过正面描写的手法塑造了青荓形象,生动传神,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8.豫让为智伯复仇,最终不得不以剑三击赵襄子衣服而后自杀,结合文本一、二,谈谈你对豫让价值追求9.小说结尾叙写了豫让死后的事情,这样安排有什么用意?请结合文本内容简要分析。(6分)三、文言文阅读(20分)(22·23下·长春·模拟预测)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管仲相桓公,霸诸侯,攘夷狄,终其身,齐国富强,诸侯不叛。管仲死,竖刁、易牙、开方用,桓公薨于乱,五公子争立,其祸蔓延,齐无宁岁。夫功之成,非成于成之日,盖必有所由起;祸之作,不作于作之日,亦必有所由兆。故齐之治也,吾不曰管仲,而曰鲍叔。及其乱也,吾不曰竖刁、易牙、开方,而曰管仲。何则?竖刁、易牙、开方三子,彼固乱人国者,顾其用之者桓公也。彼桓公何人也?顾其使桓公得用三子者,管仲也。仲之疾也,公问之相。当是时也,吾以仲且举天下之贤者以对,而其言乃不过曰“竖刁、易牙、开方三子,非人情,不可近”呜呼!仲以为桓公果能不用三子矣乎?桓公声不绝于耳,色不绝于目,而非三子者,则无以遂其欲。彼其初之所以不用者,徒以有仲焉耳,一日无仲,则三子者,可以弹冠而相庆矣。仲以为将死之言,可以絷桓公之手足耶?夫齐国不患有三子,而患无仲。有仲,则三子者三匹夫耳。不然,天下岂少三子之徒哉?虽桓公幸而听仲诛此三人而其余者仲能悉数而去之耶?呜呼!仲可谓不知本者矣!因桓公之问,举天下之贤者以自代,则仲虽死,而齐国未为无仲也,夫何患三子者?不言可也。五霸莫盛于桓、文。文公之才,不过桓公,其臣又皆不及仲。文公死,诸侯不敢叛晋。晋袭文公之余威,得为诸侯之盟主者,百有余年。何者?其君虽不肖,而尚有老成人焉。桓公之薨也,一败涂地,无惑也,彼独恃一管仲,而仲则死矣。夫天下未尝无贤者,盖有有臣而无君者矣。桓公在焉,而曰天下不复有管仲者,吾不信也。仲之书,有记其将死,论鲍叔、宾胥无之为人,且各疏其短,不足信也。萧何且死,举曹参以自代,大臣之用心,固宜如此也。夫国以一人兴,以一人亡。贤者不悲其身之死,而忧其国之衰,故必复有贤者,而后可以死。彼管仲者,何以死哉!10.文中画波浪线部分有三处需加句读,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3分)虽A桓B公C幸D而E听F仲G诛H此I三J人K而L其M余N者O仲P能Q悉R数S而T去U之V耶?11.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薨”,周朝称诸侯死亡。《礼记》记载“天子死曰崩,大夫曰卒,士人曰殇,庶人曰死”。B.“五霸”,春秋时期的五个诸侯盟主,通常指齐桓公、晋文公、秦穆公、宋襄公、楚庄王。C.“管仲相桓公”与“初七及下九,嬉戏莫相忘”(《孔雀东南飞》)中的“相”字含义不同。D.“且各疏其短”与“王怒而疏屈平”(《屈原列传》)两句中的“疏”字含义不同。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齐桓公死于内乱之后,他的五个儿子为了王位而争斗不休。B.管仲死后,桓公重用竖刁等三人,为后者的作乱提供了机会。C.晋文公死后诸侯不敢背叛晋国,是由于诸侯国的国君不贤明。D.作者认为推荐贤者对保证国家长期安定强盛有着重要的作用。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1)桓公声不绝于耳,色不绝于目,而非三子者,则无以遂其欲。(2)萧何且死,举曹参以自代,大臣之用心,固宜如此也。14.文中第二段写到“及其乱也,吾不曰竖刁、易牙、开方,而曰管仲”,请简要概括作者这样说的理由。(3四、古代诗歌阅读(9分)(22·23下·太原·二模)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下面小题。忆菊【注】怅望西风抱闷思,蓼红苇白断肠时。空篱旧圃秋无迹,瘦月清霜梦有知。念念心随归雁远,寥寥坐听晚砧痴。谁怜我为黄花病,慰语重阳会有期。咏菊无赖诗魔昏晓侵,绕篱欹石自沉音。毫端蕴秀临霜写,口齿噙香对月吟。满纸自怜题素怨,片言谁解诉秋心?一从陶今平章后,千古高风说到今。【注】《红楼梦》第三十八回,“海棠诗社”举行了第二次活动,由史湘云和薛宝钗拟定十二道题目,宝玉、黛玉、宝钗、湘云、探春等五人自由选题作诗。这两首诗分别出自宝钗和黛玉。15.下列对这两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忆菊》颈联营造出壮阔辽远的意境,表现出思妇对远方亲人的思念之情。B.《咏菊》首联“昏晓侵”“自沉音”把为诗情所困、急需表达的形象刻画得淋漓尽致。C.《忆菊》尾联言诗人思念菊花成疾,只好自我安慰:来年重阳节,再次与菊相逢。D.《咏菊》颈联对仗工整,“自怜”“谁解”抒发了诗人自我怜惜、不被理解的愁绪。16.两首诗虽然都写菊花,但表现出的诗人形象却不相同,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6分)五、名句名篇默写(6分)1723·24上·绍兴·模拟预测)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大凡君子与君子以同道为朋,小人与小人以同利为朋,此自然之理也”的思想在《〈论语〉十二章》中(2)杜甫盛情招待崔明府,频频劝饮,但是“,ℽ,因力不从心,酒菜欠丰,而不免歉疚。我们仿佛听到那实在而又亲切的家常话,字里行间充满了融洽气氛。(3)秦统治者对珍宝搜刮净尽却糟蹋浪费的行为,杜牧在《阿房宫赋》中通过“,ℽ两句进行了质问。六、语言文字运用(20分)(19·20·全国·高考真题)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灵魂。五千年的中华文化体现的中华民族的精神追求,已成为中华民族区别于其他民族的精神标识。而其基本价值已积淀为中华民族的文化基因,成为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中华文化与中华民族,中国人之所以为中国人的特性,不是生理的,而且是文化的、精神的因素;没有中华文化,中国人就不成其为中国人,中华民族就不成其为中华民族。中华文化的精神品格与价值追求,支撑了几千年来中华民族的繁衍生息和,今天仍然是而且未来必将还是我们发展壮大的强大精神力量。中华文化的精神特质就是我们今天要大力弘扬的“中国精神”,而弘扬中国精神,是凝聚中国力量、走稳中国道路的关键。没有中华文化的,就没有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放到世界文明史中看,中华民族创造的的中华文化具有独特的文化传统,独特的价值体系,独特的民族色彩,独特的历史进程,其长期的演化过程造就了我们的文化认同,赋予我们生命力和创造力,也决定了我们独特的发展路径。18.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A.传承中华文化就是维系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B.传承中华文化必须维系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C.维系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就是传承中华文化D.维系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就能传承中华文化19.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3分)A.一脉相承B.互为一体C.互为一体D.一脉相承薪火相传前赴后继薪火相传前赴后继博大精深博大精深繁荣昌盛繁荣昌盛源远流长卓尔不群源远流长卓尔不群20.文中画横线的部分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A.不是生理的因素,而是文化的、精神的B.不是生理的,而是文化的、精神的C.不仅是生理的,而是文化的、精神的D.不仅是生理的因素,而是文化的、精神的(22·23下·济宁·三模)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玉米自明朝传入我国,历经几百年的发展,①。人们难免好奇,作为“餐桌主力”的玉米,究竟 ②?从植物学角度来说,玉米等作物的颗粒常被称为果实;但在农业上,玉米籽粒又往往被叫作种 ③,其实跟玉米籽粒本身特殊的构造有关。在植物学分类中,玉米籽粒属于颖果,只含一粒种子,成熟时果皮与种皮合在一起不能分离,呈闭合状态。而在平时,我们还是习惯性地称玉米籽粒为种子。试想下,“玉米播种”是不是比“玉米播果”更符合我们传统农业生产的习惯?说购买“杂交玉米果实”是不是会让人一头雾水?21.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2个22.请概括材料的主要内容。要求使用包含因果和转折关系的句子,表达简洁流畅,不超过50个字。(5七、作文(60分)2322·23下·福州·模拟预测)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有人认为应知无不言,言无不尽;有人则认为言多必失,所以沉默是金。老子云:“善者不辩,辩者不善。”孔子曰:“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孟子却宣称自己的特长是“知言”。关于说话,人们各有见解。请写一篇文章,谈谈你对此的感悟和思考。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考试时间:150分钟试卷满分:150分)一、现代文阅读Ⅰ(19分)13分)C23分)C33分)A44分)①鸿沟在战国和秦汉时代是一条连通黄河水系与淮河水系的水运河道,后来曾作为项羽楚国与刘邦汉国的分界线;②现在“鸿沟”只剩下少数干涸的河道,“鸿沟”这个词代表着隔阂和差距。(每点2分)56分)①文章系统介绍了鸿沟的历史发展和变化,还介绍了鸿沟的概念,具有学术性;②大量笔墨介绍楚汉相争的故事,语言生动形象,具有通俗性。(每点3分)二、现代文阅读Ⅱ(16分)63分)A73分)D84分)①秉持为人之道,豫让一诺千金,践行诺言,坦然赴死;②坚守君臣之义,豫让完成了为智伯复仇的职责,以死报君;③报答知遇之恩,面对智伯的礼遇、赵襄子的赏识,豫让以死回报;④重视朋友之谊,豫让与青荓惺惺相惜,青荓为成全豫让而自杀,豫让便以命相报。(每点1分)96分)①情节上,写死后赵襄子为他修建坟墓等事件,使情节更加丰富完整;②形象上,以赵襄子的敬佩和人们的纪念,从侧面表现了豫让的崇高形象;③主题上,豫让为义而死感动了仇家,让后人铭记,引起读者思考,深化了小说的主题。(每点2分)三、文言文阅读(20分)103分)GKO(每处1分)113分)A123分)C1314分)齐桓公是个音乐不停歇于耳,美色不离开眼的人,如果不是这三个人,就无法满足他的欲望。(“而”,如果;“无以”,没有用来……,无法;“遂”,实现,满足。每处1分,外加句意1分。)(24分)萧何临死的时候,推荐曹参代替自己,大臣的用心,本来应该这样。(“且”,将要;“自代”,代替自己,宾语前置;“固”,本来。每处1分,外加句意1分。)143分)①没有处理刁竖等三人,只说不可亲近。②没有明确地推举贤者。③没有重视桓公好声色的弱四、古代诗歌阅读(9分)153分)A166分)①“薛诗”刻画了诗人孤寂惆怅的形象。诗人独守空篱旧圃、盼望菊花盛开而不得,最后只能自我安慰,希冀来年重阳能见到菊花。②“林诗”刻画了诗人高洁自怜的形象。诗人为菊着魔、月下颂菊,爱菊赞菊中寄托着自己高洁孤傲的品格;“题素怨”“诉秋心”中又体现出无人理解只能自我怜惜的形象。(每点3五、名句名篇默写(6分)17每空1分)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盘飧市远无兼味樽酒家贫只旧醅奈何取之尽锱铢用之如泥沙六、语言文字运用(20分)183分)A193分)C203分)B216分)①已经成为“餐桌主力”②是果实还是种子呢③有这样不同的称呼(每句2分)225分)玉米籽粒本身构造特殊,所以既可以称为果实也可以称为种子,但平时人们更习惯称它为种子。(每小句内容各1分,因果和转折关系各1分)七、作文(60分)23.例文:“说”的艺术有人说“知无不言,言无不尽”和也有人说“言多必失,所以沉默是金”,关于“说”与“不说”的讨论,从古至今,从未间断。人是社会的动物,在生活和工作中难免会面临开口还是保持沉默的抉择。从说的目的来看,说话是为了沟通,表达自己的观点。沟通是人际交往的基础,通过语言交流,我们可以传递信息、分享经验、解决问题。然而,如果我们只是为了炫耀自己雄辩的能力而去说。便只是满足了我们的虚荣心,“说”已经失去了它真正的价值与意义了。正如老子所说“善者不辩,辩者不善”,善良德行完好的人通常不善于争辩,能言善辩的人往往不够善良。老子认为“善者”是通过平和理智的方式去传递和理解信息的。同样,孔子也提出了“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他强调实际行动胜过空谈辩论。这些前贤都在告诉我们,说话的目的应该是为了有效地沟通,而不仅仅是为了显示自己的能力。从说的时机来看,说话要讲究场合,且关注听众的心理和周围的气氛环境是否适合去说。我们需要关注周围的气氛和环境是否适合开口。鲁迅先生在《立论》中讲了这样一个故事,一家人新添男丁,满月办酒宴请宾客,大家都说着吉祥话,却有一人说“这孩子将来是要死的”,他于是得到一顿痛打。在孩子的满月喜宴,如此说话,挨打也是正常的。此外,我们也应该关注听众的心理状态,选择合适的时机,增加他们理解和接受的可能。不恰当的时机可能导致误解与冲突。三国时,魏明帝最疼爱的女儿去世了。他非常悲痛,决定厚葬女儿,并想亲自送丧。这时,大臣杨阜劝说魏明帝此事与礼法不合。杨阜说得有道理,但此时魏明帝悲痛至极,并没有接受杨阜的建议。于是,杨阜就反反复复、唠唠叨叨地说个不停。结果,杨阜被气愤的魏明帝赶出了朝堂,这是他说话不关注听众心理,不看时机的结果。从说的方式方法来看,说话要注意方式方法,既然沟通是目的,那说的时候一定要经过深思熟虑,避免信口开河。说话时,我们需要采取适当的方式,使逻辑严谨、语句通畅、重点突出。清晰、简明的表达能够更好地传达我们的意思,避免产生歧义和误解。从说的后果来看,“说”是为了沟通,那么如果说出的话是有利于沟通,有利于关系的改善,有利于事情的进展,那么就应该说。而如果说出的话,会激化矛盾,那就选择“不说”。沉默并不意味着逃避,而是在某些时候选择不说,以避免进一步加剧矛盾和破坏关系。通过“不说”,我们可以给自己和他人一些空间和时间,还能进一步思考如何更好的去“说”。另外,孟子说自己的特长是“知言”,即分析别人的言辞。通过分析别人的言辞去决定自己是“说”还是“不说”,怎么去说,是一种智慧。而有时候“不说”,也是一种智慧的宽容与尊重。综上所述,在不同情境下,我们根据需要做出不同的选择。平衡语言的影响力与责任,关注说的目的、后果、时机和方式方法,坚持尊重和倾听他人。只有在认真思考并权衡利弊之后,我们才能做出明智的决策,选择何时“说”,何时“不说”。(考试时间:150分钟试卷满分:150分)一、现代文阅读Ⅰ(19分)(22·23下·广州·模拟预测)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战国时期,“鸿沟”便跻入中原版图。公元前361年,魏惠王自安邑迁都到大梁(今河南开封第二年就开凿以大梁为中心沟通黄河与颍水的“大沟”,即“鸿沟”的前身。到魏襄王时期便有了“鸿沟”的说法。事实上,鸿沟的修建经历了几个阶段,几番修整才最终成型。鸿沟以黄河为水源,呈西北—东南流向,包括涡水、涣水、睢水、汳水等分支,整体上引黄河水南下,经大梁西面的圃田泽(今河南省中牟县西)将水引至都城大梁,后又向东延伸,经大梁北郭到城东,再折而南下,汇入淮水的支流颍水。鸿沟成为最早沟通黄河和淮河两大流域的大规模人工运河。自大梁南折入淮河后,鸿沟还联通起济、濮、睢、汝、泗等支流,使各水系与淮河有了交集,在原本“各行其道”的河、淮流域之间织起一张奇妙的水网,与早已成型的淮河邗沟水网相连相通,进而在黄淮平原上形成完整的“鸿沟”水系。鸿沟在改善交通的同时,还以一己之力,承担起灌溉大任,大大促进了魏国的农业发展,河水流淌过诸多富庶地区,也将实打实的财富带入魏国,“南有鸿沟”更成了战略家苏秦对魏国实力的慨叹。国都大梁,从原先的普通小城摇身一变,成了“诸侯四通,条达辐辕”的富饶之地,鸿沟流域更成了当时最为重要的粮食产区。位于鸿沟水系的定陶、淮阳、寿县等城市也因水而兴,远近闻名。更难能可贵的是,原本民情有别、风俗各异的南北方也随着水上交通的发展,有了难得的交流机会,许多北方的文化风俗悄然走进南方民众的生活。被鸿沟水系哺育滋润的中原地区,也在航运的加持下日渐富饶,逐渐成为全国的经济中心。魏国也因此富国强军,成为战国七雄之一。令人唏嘘的是,鸿沟的加持并没有如料想般为魏国带来绵长的国祚,反而提前给魏国“热好盒饭”。公元前228年,强势东出的大秦势如破竹,兵指魏国,一计黄河淹城,很快便让大梁不攻自破,使魏国沉寂于历史的车轮之下。其实,秦国很早便盯上了“鸿沟”航运带来的“香饽饽”。公元前249年,秦将蒙骜伐韩,先后取成皋、荥阳,秦国随后在荥阳东北的教山上建立粮仓,用于屯兵储粮,取名“敖仓”。秦灭六国、实现一统后,敖仓成为河、渭漕运的中转粮仓,储粮甚丰。毗邻鸿沟,享航运之便,依傍敖仓,据天下之粮,多重光环下,荥阳也成为秦时的军事重镇,更成为后来楚汉的必争之地。也正是一场楚汉争霸,让鸿沟有了真正“名垂青史”的机会。楚汉相争,汉军接连失去敖仓、甬道,屡战屡败之下,刘邦渐失信心,试图放弃夺回荥阳、成皋,退守巩、洛。谋士郦食其认为此时正是收复荥阳、重据敖仓的最好时机。一番筹谋,“复取成皋,军广武,就敖仓食”,原本极为不利的形势便发生了逆转。于是,刘邦与项羽“讲和”,“汉四年,项羽与汉王约,中分天下,割鸿沟以西为汉,东为楚”。自此,原本一心载船运粮的“鸿沟”,因着卓越的经济贡献,逢着一场机缘,在狼烟四起的乱世,化身二分天下的界线,作为明确的政治疆界,成为名副其实的政治符号。“鸿沟”的意义中被添上一笔——两物之界线,不可逾越。就在项羽领兵东去途中,刘邦单方面撕毁条约,大力追击楚军,其后项羽乌江自刎,刘邦建汉。如今,象棋的棋盘上都赫然画着一道“楚河汉界”;前往汉王城遗址的路途中,名为“鸿沟”的石碑悄然屹立。它们都不会说话,却见证着千百年前的那场烽火狼烟,记忆着属于中华大地的一段过往。严格来算,“鸿沟”不算长寿。西汉末年,黄河大肆泛滥,甚至平均20年就发生一次决溢。由此,开封东南的广大地区饱受水淹之苦,鸿沟也因大量河水的浸灌而淤塞。眼见苍生遭难,“鸿沟”受害,人们没有坐以待毙。永平十二年,东汉王景奉命治水,对鸿沟的支流汴渠进行疏浚。整整一年缠斗,大量人力投入,百亿钱财消耗,终于换回汴渠正常通航。可惜的是,鸿沟水系中的其他河流或断流,或因淤塞与鸿沟分离,或再不见记载,完整的“鸿沟”水系就此与世人告别。但某种意义上说,“鸿沟”又从未远去。隋大业元年,通济渠开通,鸿沟水系得到再一次修整。唐开元十年,玄宗在河南郑州开河口、设置水闸,以此通淮、泗。北宋建立后,汴河一直被作为主要的漕运干线,时常得到修整完善,年运六百万石粮食,被统治者作为“建国之本”置于心头。如今,河南淮阳县以东的蔡河、老蔡河都满载着鸿沟的痕迹,流淌于今时今日。当今的河南省西华县,以前叫作鸿沟县。而“鸿沟”的生命,在其他地方得到焕新与延续。翻开成语词典我们能找到“判若鸿沟”的词条,小朋友们还会学习什么叫做“不可逾越的鸿沟”。古今穿梭间,“鸿沟”不再是硬邦邦的界线,反而创造着我们与世界对话的可能与途径。1983年,美国哲学家莱文在论文中提出一种观点,认为外在的科学视角与内在的经验视角之间存在一条无法弥补的沟壑。1999年,美国国家远程通信和信息管理局在一份报告中阐释了一种现象,即信息富有者和信息贫困者之间存在差距。在我们的话语里,前一种现象,叫作“解释鸿沟”,后一种差距,意为“数字鸿沟”。或许在未来,“鸿沟”还会有新的打开方式,新的内涵意指。“鸿沟”作为一种文化符号,穿越时光,完成了一场又一场奇妙的旅行。(改编自念缓《鸿沟为什么是古代重要的地理分界线?》)1.下列对材料中加点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各行其道”在文中是指没有开凿鸿沟时,黄河和淮河两大流域互不沟通。B.“热好盒饭”在文中是指秦国很快就要灭掉魏国,使之彻底退出历史舞台。C.“香饽饽”在文中是指“鸿沟”水系便利的航运条件给魏国带来的丰足粮食。D.“解释鸿沟”在文中是指外在科学视角与内在经验视角之间的巨大差距。【答案】【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C.“给魏国带来的丰足粮食”错,原文“秦国随后在荥阳东北的教山上建立粮仓,用于屯兵储粮,取名‘敖仓’。秦灭六国、实现一统后,敖仓成为河、渭漕运的中转粮仓储粮甚丰”“香饽饽”指秦国屯兵储粮。故选C。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鸿沟是由魏国经历几个阶段、经过几番修整建成的大规模人工运河,它最早沟通了黄河和淮河两大流域。B.鸿沟在给魏国带来富庶的同时,也给魏国带来了灭顶之灾,秦国一计黄河淹城,让大梁不攻自破,魏国灭亡。C.鸿沟水系在楚汉争霸的历史进程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扭转了对刘邦极为不利的形势,成功化身为政治符号。D.完整的鸿沟水系在历史上只存在了一段时间,战国时期形成,东汉时期便不复存在,但有些支流直到宋代仍在发挥作用。【答案】【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的能力。C.“扭转了对刘邦极为不利的形势”错,原文“一番筹谋,‘复取成皋,军广武,就敖仓食’,原本极为不利的形势便发生了逆转”“原本一心载船运粮的‘鸿沟’,因着卓越的经济贡献,逢着一场机缘,在狼烟四起的乱世,化身二分天下的界线,作为明确的政治疆界,成为名副其实的政治符号”是说“鸿沟”的政治意义,扭转了对刘邦极为不利的形势的是一番筹谋。故选C。3.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3分)A.战国时期,鸿沟水系不仅改善了中原地区的交通状况,而且增进了南北方的相互交流,促进了鸿沟流域的经济、文化发展。B.凭借鸿沟水系带来的优势,魏国成为战国七雄之一,强大起来的魏国变得富饶,带动整个中原地区使之成为全国经济中心。C.黄河泛滥,鸿沟因大量河水浸灌而淤塞,其支流或断流,或因淤塞与鸿沟分离,历代统治者均为了通航而修整鸿沟支流。D.如今,虽然“鸿沟”水系已经消失,但“鸿沟”又焕发了新生,正如河南的蔡河、老蔡河等支流依然流淌于今时今日。【答案】【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学生根据文本内容进行判断推理的能力。B.“强大起来的魏国变得富饶,带动整个中原地区使之成为全国经济中心”错,原文“被鸿沟水系哺育滋润的中原地区,也在航运的加持下日渐富饶,逐渐成为全国的经济中心”,不是魏国带动的结果。C.“历代统治者均为了通航而修整鸿沟支流”于文无据,原文只提到“东汉王景奉命治水”“隋大业元年,通济渠开通”“唐开元十年,玄宗在河南郑州开河口、设置水闸”“北宋建立后,汴河一直被作为主要的漕运干线,时常得到修整完善”。D.“‘鸿沟’又焕发了新生,正如河南的蔡河、老蔡河等支流依然流淌于今时今日”错,原文“河南淮阳县以东的蔡河、老蔡河都满载着鸿沟的痕迹,流淌于今时今日。当今的河南省西华县,以前叫作鸿沟县。而‘鸿沟’的生命,在其他地方得到焕新与延续”,河南的蔡河、老蔡河等支流只剩下干涸的河道,不是“鸿沟”焕发了新生的体现;“鸿沟”的生命,在其他地方得到焕新与延续,指的是新时代“鸿沟”内涵的变化。故选故选A。4.请结合材料分条概括“鸿沟”在历史变迁中的丰富内涵。(4分)【答案】①鸿沟在战国和秦汉时代是一条连通黄河水系与淮河水系的水运河道,后来曾作【答案】①鸿沟在战国和秦汉时代是一条连通黄河水系与淮河水系的水运河道,后来曾作为项羽楚国与刘邦汉国的分界线;②现在“鸿沟”只剩下少数干涸的河道,“鸿沟”这个词代表着隔阂和差距。(每点2分)【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信息的整合和对内容的理解、概括能力。结合“战国时期,‘鸿沟‘便跻入中原版图”“鸿沟成为最早沟通黄河和淮河两大流域的大规模人工运河”可知,鸿沟在战国和秦汉时代是一条连通黄河水系与淮河水系的水运河道,“汉四年,项羽与汉王约,中分天下,割鸿沟以西为汉,东为楚”后来曾作为项羽楚国与刘邦汉国的分界线;结合“如今,河南淮阳县以东的蔡河、老蔡河都满载着鸿沟的痕迹,流淌于今时今日”可知,“鸿沟”只剩下少数干涸的河道;结合“翻开成语词典我们能找到‘判若鸿沟’的词条,小朋友们还会学习什么叫做‘不可逾越的鸿沟’”可知,“鸿沟”这个词代表着隔阂和差距。55.本文源自《国家人文历史》杂志,兼具学术性与通俗性,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6分)【答案】①文章系统介绍了鸿沟的历史发展和变化,还介绍了鸿沟的概念,具有学术性;②大量笔墨介绍楚汉相争的故事,语言生动形象,具有通俗性。(每点3分)【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信息的整合和对内容的理解、概括能力。学术性:“战国时期,‘鸿沟’便跻入中原版图”“公元前228年,强势东出的大秦势如破竹,兵指魏国,一计黄河淹城”“汉四年,项羽与汉王约,中分天下,割鸿沟以西为汉,东为楚”“西汉末年,黄河大肆泛滥,甚至平均20年就发生一次决溢”“如今,河南淮阳县以东的蔡河、老蔡河都满载着鸿沟的痕迹,流淌于今时今日”,材料以时间为轴,向读者纵向介绍了鸿沟的历史发展和变化,丰富了读者的历史知识,具有学术性;通俗性:“楚汉相争,汉军接连失去敖仓、甬道,屡战屡败之下,刘邦渐失信心,试图放弃夺回荥阳、成皋,退守巩、洛。谋士郦食其认为此时正是收复荥阳、重据敖仓的最好时机。一番筹谋,……原本极为不利的形势便发生了逆转。于是,刘邦与项羽‘讲和’‘汉四年,项羽与汉王约,中分天下,割鸿沟以西为汉,东为楚’”材料夹叙夹议,叙述楚汉相争故事,吸引读者阅读;“反而提前给魏国‘热好盒饭’”“香饽饽”多处使用比喻手法,语言生动形象,具有通俗性。二、现代文阅读Ⅱ(16分)(22·23下·六安·模拟预测)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豫让行刺叶敬之赵襄子乘着马车,带着一群随从,浩浩荡荡地出了城门。在阳光的照射下,他的脸上发出红扑扑的油光。他的身体随着马车的颠簸,左右摇晃着。城外不远,矗立着层层叠叠的山岭。山下河道弯曲,河上一座木桥,被垂柳挡住了半边。开路的随从过了桥,车夫鞭子一甩,催马过桥。谁料,马却“咯噔”一下停往了。马头乱摇乱晃,马蹄也往后倒退,马屁股碰到了后面的车头。赵襄子疑虑重重。自从杀了智伯,把智伯的人头做成了饮具之后,他整天疑神疑鬼的;而智伯的臣子豫让刺杀自己未遂,更让他提高了警惕。如今,看到马匹徘徊不前,他又起了疑心。他拍了拍参乘青荓的肩膀,指着桥下说道:“你去看看什么情况。”青荓下了马,正了正头上的帽子,扶了扶腰间的佩剑,往桥下走去。赵襄子等候着。不知过了多久,青荓没有回来,而桥下也静悄悄的。赵襄子不耐烦了,又叫了一个随从过去察看。眼见得那个随从下了桥,忽然听得一声尖利的叫喊:“主公,不好了!青荓死了!ℽ赵襄子脑子“嗡”的一下,急忙下了马,扶着腰间的佩剑,三步并两步走近桥头,拐弯下桥。不用他吩咐,他的随从们也纷纷下马,拔出佩剑,跟着赵襄子下桥。刚到桥底,赵襄子吓了一跳,不由得往后退了几步。他没有看见青荓,却看见了他的仇家——豫让!豫让垂着头,握着佩剑,脸上的疤痕绷得紧紧的,使他看上去更加丑陋不堪。而豫让的脚下,就躺着青荓。鲜血浸进了青荓的衣服,往河边汩汩流淌。赵襄子怒火中烧,他拔出剑来,挥舞着,怒斥豫让道:“我原先以为,你不惜牺牲性命替主子报仇,是个义士,所以放了你。谁料,青荓与你是好友,你连他也杀掉,看来你不是义士!且吃我一剑!ℽ豫让并不举剑,抬起头来,脸上竟有晶莹的泪珠。赵襄子的手抖了一下,剑锋低了下去。他催促豫让道:“你有什么话赶快说,说了好受死!ℽ豫让因为吞了炭火,噪音嘶哑。他艰难地发出声音来:“青荓发现我,欲放我走,则对不起主子;欲将我杀了,又对不起老友,所以自裁身亡。”豫让说完,扔了佩剑,往地上一跪,抚着青荓尸体,大哭起来。声音微弱如蚊虫之鸣,粗粝似老树之皮,似凄风掠过。在场的人,无不低头垂泪。赵襄子提剑的手,也扑地垂了下去。豫让忽然爬起来,抹了一把眼泪,浑浊的眼光投向赵襄子:“我有一事有劳于君。”赵襄子目睹刚才的一幕,敌意已然消失,就允诺道:“你说。”豫让道:“从今以后,再想刺君,已无可能。何况多年好友,为我而死。只是在主公智伯坟前的许诺未能兑现。能否请君脱下外衣,让我刺上三剑,以报主公?ℽ赵襄子听了,没有言语,把剑交给一个随从,脱下外衣。两个随从上来,接过外衣,各拉一条袖子,来到豫让面前。豫让举剑,跳跃呼喊,连刺三剑,三个洞口,边缘皆染血,赫然出现在衣上。赵襄子见了,不免心惊。豫让停下剑来,拱手施礼,大呼道:“我已报答主公!ℽ说罢举剑,剑光一闪,头颅落地,滚了几滚。目光最后瞥一眼赵襄子,嘴唇略动了动;“谢,谢……”豫让的尸体依然直立,不知过了多久,才轰然倒地。赵襄子为豫让修了一座坟墓。那墓就在河边,桥侧。后人称坟墓为豫让墓,称桥为豫让桥。河水流淌两千年,粼粼清波,至今倒映着墓和桥。河水不枯,墓桥永恒。(选自《小小说月刊》2021年第5期)文本二:当“恩”与“义”发生冲突时,刺客们会如何选择呢?从豫让刺杀赵襄子的事迹中可以看出。豫让第一次刺杀赵襄子失败,赵襄子感动其贤,释放了他。于豫让而言,赵襄子有救命之恩。但豫让与智伯的君臣之义让他不可能“怀二心”而事赵襄子,更不可能放弃为智伯复仇。智伯的“国士遇之”的恩情与二人之间的君臣之义大于赵襄子的救命之恩,“臣闻明主不掩人之美,而忠臣有死名之义”。因此,豫让最终仍然选择了再次刺杀赵襄子。由此可以看出,当“恩”与“义”发生冲突时,刺客豫让选择了“死名之义”,三击赵襄子衣而后自杀。(摘编自高婕《<史记·刺客列传>中的“恩义”关系》)6.下列对文本一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正确的一项是(3分)A.面对赵襄子的拔剑相向,豫让不躲避不反抗,竟然流下眼泪,说明他对青荓之死深感愧疚,也因失去老友黯然神伤。B.豫让的复仇之路坎坷,充满艰辛;他三击赵襄子外衣之后的大呼,既是对智伯之灵的告慰,也是对自我扬名的体现。C.豫让自杀后,其直立的尸体过了许久才轰然倒地,这一超现实的手法,表现了豫让不甘失败、生命顽强的精神品质。D.小说的最后一段“河水不枯,墓桥永恒”具有象征意义,它意味着豫让对赵襄子的仇恨永远无法消解。【答案】【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综合赏析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和艺术手法的能力。B.“自我扬名”错,也是对自我心灵的宽慰。C.“生命顽强”错,这一超现实的手法,是对豫让忠义精神的赞美。D.“意味着豫让对赵襄子的仇恨永远无法消解”错。它意味着豫让的可贵精神千百年以来世代流传,永不磨灭。故选A。7.关于青荓这一人物,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青荓许久未归且桥下静悄悄的,反常的现象增添了现场的紧张氛围。B.青荓在杀死与放走豫让的两难之中选择自杀,体现了他的忠义精神。C.青荓的出现,推动了小说故事情节的发展,衬托了豫让的形象。D.作者通过正面描写的手法塑造了青荓形象,生动传神,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答案】【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学生鉴赏作品的人物形象的能力。D.“正面描写”错。青荓形象地塑造主要通过豫让的交代来完成,采用了侧面描写手法。故选D。8.豫让为智伯复仇,最终不得不以剑三击赵襄子衣服而后自杀,结合文本一、二,谈谈你对豫让价值追求【答案】①秉持为人之道,豫让一诺千金,践行诺言,坦然赴死;②坚守君臣之义,豫让【答案】①秉持为人之道,豫让一诺千金,践行诺言,坦然赴死;②坚守君臣之义,豫让完成了为智伯复仇的职责,以死报君;③报答知遇之恩,面对智伯的礼遇、赵襄子的赏识,豫让以死回报;④重视朋友之谊,豫让与青荓惺惺相惜,青荓为成全豫让而自杀,豫让便以命相报。(每点1分)【解析】本题考查学生鉴赏人物形象、评价作者表现出的价值判断和审美取向的能力。结合“在主公智伯坟前的许诺未能兑现”“说丢举剑,剑光一闪,头颅落地”可知,豫让秉持为人之道,践行刺杀赵襄子的诺言,三击赵襄子衣而后自杀;结合“只是在主公智伯坟前的许诺未能兑现。能否请君脱下外衣,让我刺上三剑,以报主公?”“说丢举剑,剑光一闪,头颅落地”可知,豫让选择了“死名之义”,三击赵襄子衣而后自杀,坚守君臣之义,最终仍然选择了再次刺杀赵襄子,豫让完成了为智伯复仇的职责,以死报君;结合文本一“我已报答主公!”“目光最后瞥一眼赵襄子,嘴唇略动了动:‘谢,谢……’”文本二“于豫让而言,赵襄子有救命之恩”“智伯的‘国士遇之’的恩情”可知,赵襄子对他赏识,有救命之恩,智伯对他有知遇之恩,为了报答知遇之恩,面对赵襄子的赏识,豫让以死回报;结合“多年好友,为我而死”“头颅落地”可知,重视朋友之谊,豫让与青荓惺惺相惜,青荓为成全豫让而自杀,豫让最后自杀,以命相报。99.小说结尾叙写了豫让死后的事情,这样安排有什么用意?请结合文本内容简要分析。(6分)【答案】①情节上,写死后赵襄子为他修建坟墓等事件,使情节更加丰富完整;②形象上,以赵襄子的敬佩和人们的纪念,从侧面表现了豫让的崇高形象;③主题上,豫让为义而死感动了仇家,让后人铭记,引起读者思考,深化了小说的主题。(每点2分)【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重要情节的作用的能力。①情节上,“赵襄子为豫让修了一座坟墓。那墓就在河边,桥侧。后人称坟墓为豫让墓,称桥为豫让桥”写死后赵襄子为他修建坟墓等事件,使情节更加丰富完整;后赵襄子为他修建坟墓等事件,使情节更加丰富完整;②形象上,“赵襄子为豫让修了一座坟墓”赵襄子为豫让死后修建坟墓,体现赵襄子对豫让的敬佩之情;“后人称坟墓为豫让墓,称桥为豫让桥”写豫让死后人们对他的纪念,从侧面表现了豫让的崇高形象;③主题上,“豫让的尸体依然直立,不知过了多久,才轰然倒地”“河水不枯,墓桥永恒”结尾以浪漫主义手法写豫让精神的影响力,说明豫让为义而死感动了仇家,让后人铭记,引起读者思考,深化了小说的主题。三、文言文阅读(20分)(22·23下·长春·模拟预测)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管仲相桓公,霸诸侯,攘夷狄,终其身,齐国富强,诸侯不叛。管仲死,竖刁、易牙、开方用,桓公薨于乱,五公子争立,其祸蔓延,齐无宁岁。夫功之成,非成于成之日,盖必有所由起;祸之作,不作于作之日,亦必有所由兆。故齐之治也,吾不曰管仲,而曰鲍叔。及其乱也,吾不曰竖刁、易牙、开方,而曰管仲。何则?竖刁、易牙、开方三子,彼固乱人国者,顾其用之者桓公也。彼桓公何人也?顾其使桓公得用三子者,管仲也。仲之疾也,公问之相。当是时也,吾以仲且举天下之贤者以对,而其言乃不过曰“竖刁、易牙、开方三子,非人情,不可近”呜呼!仲以为桓公果能不用三子矣乎?桓公声不绝于耳,色不绝于目,而非三子者,则无以遂其欲。彼其初之所以不用者,徒以有仲焉耳,一日无仲,则三子者,可以弹冠而相庆矣。仲以为将死之言,可以絷桓公之手足耶?夫齐国不患有三子,而患无仲。有仲,则三子者三匹夫耳。不然,天下岂少三子之徒哉?虽桓公幸而听仲诛此三人而其余者仲能悉数而去之耶?呜呼!仲可谓不知本者矣!因桓公之问,举天下之贤者以自代,则仲虽死,而齐国未为无仲也,夫何患三子者?不言可也。五霸莫盛于桓、文。文公之才,不过桓公,其臣又皆不及仲。文公死,诸侯不敢叛晋。晋袭文公之余威,得为诸侯之盟主者,百有余年。何者?其君虽不肖,而尚有老成人焉。桓公之薨也,一败涂地,无惑也,彼独恃一管仲,而仲则死矣。夫天下未尝无贤者,盖有有臣而无君者矣。桓公在焉,而曰天下不复有管仲者,吾不信也。仲之书,有记其将死,论鲍叔、宾胥无之为人,且各疏其短,不足信也。萧何且死,举曹参以自代,大臣之用心,固宜如此也。夫国以一人兴,以一人亡。贤者不悲其身之死,而忧其国之衰,故必复有贤者,而后可以死。彼管仲者,何以死哉!10.文中画波浪线部分有三处需加句读,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3分)虽A桓B公C幸D而E听F仲G诛H此I三J人K而L其M余N者O仲P能Q悉R数S而T去U之V耶?【答案】【答案】GKO(每处1分)【解析】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句意:即使齐桓公侥幸听了管仲的话,杀了这三个人,但是其余的这类人,管仲能全部列举出来把它们除掉吗?“虽桓公幸而听仲”中,“桓公”是主语,“幸而听仲”“诛此三人”是两个谓语,谓语之间要断开;“诛此三人”主语省略,“而”表转折,用于句首,“而”前断开;“其余者”作主语,“仲能悉数而去之耶”主谓短语作谓语,主语后断开。故在GKO处加句读。11.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薨”,周朝称诸侯死亡。《礼记》记载“天子死曰崩,大夫曰卒,士人曰殇,庶人曰死”。B.“五霸”,春秋时期的五个诸侯盟主,通常指齐桓公、晋文公、秦穆公、宋襄公、楚庄王。C.“管仲相桓公”与“初七及下九,嬉戏莫相忘”(《孔雀东南飞》)中的“相”字含义不同。D.“且各疏其短”与“王怒而疏屈平”(《屈原列传》)两句中的“疏”字含义不同。【答案】【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学生掌握文化常识、对一词多义现象的理解能力。A.“士人曰殇”错,士死曰“不禄”。B.正确。C.正确。“管仲相桓公”是“辅佐、辅助”之意,“初七及下九,嬉戏莫相忘”是“表示偏指一方,可译为‘我’”。句意:D.正确。“且各疏其短”中“疏”是“列出”之意,“王怒而疏屈平”中“疏”是“疏远”之意。句意:故选A。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齐桓公死于内乱之后,他的五个儿子为了王位而争斗不休。B.管仲死后,桓公重用竖刁等三人,为后者的作乱提供了机会。C.晋文公死后诸侯不敢背叛晋国,是由于诸侯国的国君不贤明。D.作者认为推荐贤者对保证国家长期安定强盛有着重要的作用。【答案】【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C.“是由于诸侯国的国君不贤明”错误,由“尚有老成人焉”可知,应是由于“尚且有阅历多办事稳重的大臣在”。故选故选C。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1)桓公声不绝于耳,色不绝于目,而非三子者,则无以遂其欲。(2)萧何且死,举曹参以自代,大臣之用心,固宜如此也。【答案】(【答案】(1)齐桓公是个音乐不停歇于耳,美色不离开眼的人,如果不是这三个人,就无法满足他的欲望。(2)萧何临死的时候,推荐曹参代替自己,大臣的用心,本来应该这样。【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1)“而”,如果;“无以”,没有用来……,无法;“遂”,实现,满足。(每处1分,外加句意1分)(2)“且”,将要;“自代”,代替自己,宾语前置;“固”,本来。(每处1分,外加句意1分)14.文中第二段写到“及其乱也,吾不曰竖刁、易牙、开方,而曰管仲”,请简要概括作者这样说的理由。(3【答案】①没有处理刁竖等三人,只说不可亲近。②没有明确地推举贤者。③没有重视桓公好声色的弱点。【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结合“当是时也,吾以仲且举天下之贤者以对,而其言乃不过曰‘竖刁、易牙、开方三子,非人情,不可近’而已”可知,没有处理刁竖等三人,只说不可亲近;没有明确地推举贤者。结合“桓公声不绝于耳,色不绝于目,而非三子者,则无以遂其欲”可知,没有重视桓公好声色的弱点。参考译文:管仲辅佐桓公,使桓公能够称霸诸侯,抵御夷、狄的侵扰,一直到他死,齐国都很富强,诸侯不敢背叛。管仲死后,竖刁、易牙、开方被重用,齐桓公在内乱中死去,五个儿子为王位互相争斗,这场灾祸蔓延不断,齐国没有安宁的日子。功业的完成,不是完成在成功之日,而是一定有它成功的缘由;祸乱的发生,不是发生在发生之日,也一定有它发生的征兆。所以齐国的安定强盛,我不说是由于管仲,而说是由于鲍叔。至于齐国的祸乱,我不说是由于竖刁、易牙、开方,而说是由于管仲。为什么呢?竖刁、易牙、开方三人固然是扰乱国家的人,但重用他们的人却是齐桓公。那齐桓公是什么样的人呢?回头看来,使齐桓公重用这三个人的,却是管仲。管仲病危的时候,齐桓公询问丞相的人选,在这个时候,我想管仲将推荐天下贤能的人来作答,可是他在谈话中只是说道“竖刁、易牙、开方这三个人的所作所为不合人情,不可以亲近他们”罢了。唉!管仲以为齐桓公果真能不用这三个人吗?齐桓公是个音乐不停歇于耳,美色不离开眼的人,如果不是这三个人,就无法满足他的欲望。这三个人当初不被重用,只是由于有管仲在。一旦没有管仲了,那么这三个人,就可以弹冠相庆了。管仲以为他临死时说的话,就可以束缚住齐桓公的手脚吗?齐国不怕有这三个人,而是怕没有管仲;有管仲在,那这三个人只是普通人罢了。如果不是这样,天下还缺少跟这三这三个人,而是怕没有管仲;有管仲在,那这三个人只是普通人罢了。如果不是这样,天下还缺少跟这三个人一样的人吗?即使齐桓公侥幸听了管仲的话,杀了这三个人,但是其余的这类人,管仲能全部列举出来把它们除掉吗?唉!管仲真可以说是一个不知道根本的人啊。(假如他)趁着齐桓公的询问,推荐天下贤能的人来代替自己,那么管仲即使死,齐国也不算是没有管仲,这三个人有什么可怕的?不说也是可以的。五霸中没有哪一个能胜过齐桓公、晋文公。晋文公的才干,不如齐桓公,他的大臣也都不如管仲。可是晋文公死后,诸侯不敢背叛晋国。晋国承袭晋文公的余威,还能做诸侯的盟主百余年之久。为什么呢?因为晋国的君主虽然不贤明,尚且有阅历多办事稳重的大臣在。齐桓公死后,齐国一败涂地,这没有什么不好理解的,他只依靠一个管仲,而管仲却死了。天下并非没有贤能的人,往往是有贤能的大臣,而没有圣明的君主。齐桓公在世时,说天下再没有像管仲那样的人才,我不相信。在管仲的书里,记载着他将死时,论及鲍叔牙、宾胥无为人的话,并列举出他们各自的短处。这是由于他心中认为这几个人都不能托以国家重任。萧何临死的时候,推荐曹参代替自己。大臣的用心,本来应该这样。国家往往由于一个人而兴盛,由于一个人而衰亡。贤能的人不对自己的死亡感到悲伤,而忧虑国家的衰败,所以他们一定要再找到贤能的人,然后才可以放心死去。那管仲,凭什么可以死掉呢?四、古代诗歌阅读(9分)(22·23下·太原·二模)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下面小题。忆菊【注】怅望西风抱闷思,蓼红苇白断肠时。空篱旧圃秋无迹,瘦月清霜梦有知。念念心随归雁远,寥寥坐听晚砧痴。谁怜我为黄花病,慰语重阳会有期。咏菊无赖诗魔昏晓侵,绕篱欹石自沉音。毫端蕴秀临霜写,口齿噙香对月吟。满纸自怜题素怨,片言谁解诉秋心?一从陶今平章后,千古高风说到今。【注】《红楼梦》第三十八回,“海棠诗社”举行了第二次活动,由史湘云和薛宝钗拟定十二道题目,宝玉、黛玉、宝钗、湘云、探春等五人自由选题作诗。这两首诗分别出自宝钗和黛玉。15.下列对这两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忆菊》颈联营造出壮阔辽远的意境,表现出思妇对远方亲人的思念之情。B.《咏菊》首联“昏晓侵”“自沉音”把为诗情所困、急需表达的形象刻画得淋漓尽致。C.《忆菊》尾联言诗人思念菊花成疾,只好自我安慰:来年重阳节,再次与菊相逢。D.《咏菊》颈联对仗工整,“自怜”“谁解”抒发了诗人自我怜惜、不被理解的愁绪。【答案】【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诗歌内容的能力。A.“壮阔辽远的意境”错,应为空旷寂寥的意境。故选A。16.两首诗虽然都写菊花,但表现出的诗人形象却不相同,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6分)【答案】①【答案】①“薛诗”刻画了诗人孤寂惆怅的形象。诗人独守空篱旧圃、盼望菊花盛开而不得,最后只能自我安慰,希冀来年重阳能见到菊花。②“林诗”刻画了诗人高洁自怜的形象。诗人为菊着魔、月下颂菊,爱菊赞菊中寄托着自己高洁孤傲的品格;“题素怨”“诉秋心”中又体现出无人理解只能自我怜惜的形象。(每点3分)【解析】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人物形象的能力。①“薛诗”刻画了诗人孤寂惆怅的形象。诗题既然为“忆”,则内容便围绕着回忆思念的主题展开。全诗抒写了女主人公在长期的忆念中所忍受的苦痛,预示她以后的不幸境遇。前两联,在西风中我惆帐遥望心头多么郁闷,正值这水蓼开红花芦苇扬白絮的断肠之时。去年的花圃里空有篱笆而秋花已无踪无迹,只有在寂冷清寒的霜月之夜你才进入梦中。写诗人独守空篱旧圃、盼望菊花盛开而不得。最后“谁怜我为黄花病,慰语重阳会有期”只能自我安慰,希冀来年重阳能见到菊花。②“林诗”刻画了诗人高洁自怜的形象。“无赖诗魔昏晓侵”“口齿噙香对月吟”诗人为菊着魔、月下颂菊,爱菊赞菊中寄托着自己高洁孤傲的品格。“满纸自怜题素怨,片言谁解诉秋心?”诗中所题写的都是平素的哀怨,有谁能理解这感伤的心情呢?这分明是借“咏菊”在抒发诗人自己的情怀,“题素怨”“诉秋心”中又体现出无人理解只能自我怜惜的形象。五、名句名篇默写(6分)1723·24上·绍兴·模拟预测)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大凡君子与君子以同道为朋,小人与小人以同利为朋,此自然之理也”的思想在《〈论语〉十二章》中(2)杜甫盛情招待崔明府,频频劝饮,但是“,ℽ,因力不从心,酒菜欠丰,而不免歉疚。我们仿佛听到那实在而又亲切的家常话,字里行间充满了融洽气氛。(3)秦统治者对珍宝搜刮净尽却糟蹋浪费的行为,杜牧在《阿房宫赋》中通过“,ℽ两句进行了质问。【答案】(每空【答案】(每空1分)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盘飧市远无兼味樽酒家贫只旧醅奈何取之尽锱铢用之如泥沙【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注意以下字词的书写:喻、飧、樽、醅、锱铢。六、语言文字运用(20分)(19·20·全国·高考真题)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灵魂。五千年的中华文化体现的中华民族的精神追求,已成为中华民族区别于其他民族的精神标识。而其基本价值已积淀为中华民族的文化基因,成为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中华文化与中华民族,中国人之所以为中国人的特性,不是生理的,而且是文化的、精神的因素;没有中华文化,中国人就不成其为中国人,中华民族就不成其为中华民族。中华文化的精神品格与价值追求,支撑了几千年来中华民族的繁衍生息和,今天仍然是而且未来必将还是我们发展壮大的强大精神力量。中华文化的精神特质就是我们今天要大力弘扬的“中国精神”,而弘扬中国精神,是凝聚中国力量、走稳中国道路的关键。没有中华文化的,就没有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放到世界文明史中看,中华民族创造的的中华文化具有独特的文化传统,独特的价值体系,独特的民族色彩,独特的历史进程,其长期的演化过程造就了我们的文化认同,赋予我们生命力和创造力,也决定了我们独特的发展路径。18.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A.传承中华文化就是维系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B.传承中华文化必须维系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C.维系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就是传承中华文化D.维系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就能传承中华文化【答案】【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简明、连贯、得体的能力。填写衔接句主要从陈述对象的一致、虚词的运用、句式选用、情感基调、前后的逻辑顺序和音韵和谐的角度选择。文段论述中华文化和中华民族的关系,根据后文“中华文化与中华民族”可知,文化在前,民族在后,据此排除CD;再根据后文“中华文化与中华民族互为一体”,说明二者是对等关系,即“传承中华文化就是维系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排除B。故选A。19.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3分)A.一脉相承B.互为一体C.互为一体D.一脉相承薪火相传前赴后继薪火相传前赴后继博大精深博大精深繁荣昌盛繁荣昌盛源远流长卓尔不群源远流长卓尔不群【答案】【答案】C【解析】此题考查考生正确辨析和使用成语的能力。此类题一般从三个方面综合考虑分析即成语的基本义、感情色彩和语境。需要注意色彩不明,断词取义,对象误用,谦敬错位,功能混乱,不合语境,望文生义等错误使用类型。一脉相承:意思是从同一血统、派别世代相承流传下来。比喻某种思想、行为或学说之间有继承关系。互为一体:互相融合,成为一体。语境强调二者的相互交融,本是一个整体,因此选“互为一体。”排除AD。薪火相传:比喻学问和技艺代代相传。前赴后继:形容奋勇前进,连续不断。此处强调中华文化代代相传,故选“薪火相传”。排除B。博大精深:形容思想和学术广博高深。多用于形容理论、学识、思想、作品等广博丰富,深奥精微。繁荣昌盛:指国家兴旺发达,欣欣向荣。此处强调中华文化的兴旺发达,从而使中华民族得以伟大复兴,故选“繁荣昌盛”。源远流长:比喻历史悠久,根底深厚。卓尔不群:指才德超出寻常,与众不同。语境是中华文化,不是人,选“源远流长”。故选C。20.文中画横线的部分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A.不是生理的因素,而是文化的、精神的B.不是生理的,而是文化的、精神的C.不仅是生理的,而是文化的、精神的D.不仅是生理的因素,而是文化的、精神的【答案】【答案】B【解析】此题考核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注意明确病句的类型,以及典型的错例,答题时从结构和内容的角度分析句子,对照错例,找到错误。原句关联词搭配不当,应为“不是……而是”,“不仅……而且”,据此排除CD;文段强调中华文化是中国人的精神命脉,因此,应为“不是生理的,而是文化的、精神的”,A项“因素”赘余,排除A。故选B。(22·23下·济宁·三模)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玉米自明朝传入我国,历经几百年的发展,①。人们难免好奇,作为“餐桌主力”的玉米,究竟 ②?从植物学角度来说,玉米等作物的颗粒常被称为果实;但在农业上,玉米籽粒又往往被叫作种 ③,其实跟玉米籽粒本身特殊的构造有关。在植物学分类中,玉米籽粒属于颖果,只含一粒种子,成熟时果皮与种皮合在一起不能分离,呈闭合状态。而在平时,我们还是习惯性地称玉米籽粒为种子。试想下,“玉米播种”是不是比“玉米播果”更符合我们传统农业生产的习惯?说购买“杂交玉米果实”是不是会让人一头雾水?21.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2个【答案】①已经成为【答案】①已经成为“餐桌主力”②是果实还是种子呢③有这样不同的称呼(每句2分)【解析】本题考查学生情境补写的能力。第一空,根据后文“人们难免好奇,作为‘餐桌主力’的玉米”,可看出此处是说玉米的重要地位,可利用“餐桌主力”一词,再结合“玉米自明朝传入我国,历经几百年的发展”,故可填“已经成为‘餐桌主力’”。第二空,根据后文“从植物学角度来说,玉米等作物的颗粒常被称为果实;但在农业上,玉米籽粒又往往被叫作种子”,可看出是说对玉米的称呼不同,再结合语境“人们难免好奇,作为‘餐桌主力’的玉米,究竟 ?ℽ,此处是一个问句,故可填“是果实还是种子呢”。第三空,根据前文看出介绍的是关于玉米称呼的问题,再结合后文“其实跟玉米籽粒本身特殊的构造有关”,可推断此处填“有这样不同的称呼”。22.请概括材料的主要内容。要求使用包含因果和转折关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