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南通市五年级数学下学期期中考试真题重组卷_第1页
江苏省南通市五年级数学下学期期中考试真题重组卷_第2页
江苏省南通市五年级数学下学期期中考试真题重组卷_第3页
江苏省南通市五年级数学下学期期中考试真题重组卷_第4页
江苏省南通市五年级数学下学期期中考试真题重组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江苏省南通市五年级数学下学期期中考试真题重组卷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填空题1.(22-23五年级下·江苏南通·期中)研究发现,蟋蟀每分钟大约叫的次数与当地气温有如下关系:h=t÷7+3(h表示当地气温,t表示蟋蟀每分钟大约叫的次数)。如果测得某地气温是23℃,那么此时蟋蟀每分钟大约叫()次;某地蟋蟀每分钟大约叫203次,该地气温是()℃。2.(22-23五年级下·江苏南通·期中)一个数的最小的倍数是36,这个数是(),150以内它的倍数有(),把这个数分解质因数是()。3.(22-23五年级下·江苏南通·期中)60的因数有()个,这些因数中有()个合数,()个质数,()个偶数,()个奇数,3的倍数有()个。4.(22-23五年级下·江苏南通·期中)13和91的最大公因数是(),最小公倍数是()。5.(22-23五年级下·江苏南通·期中)20以内既是质数又是偶数的数是(),既是奇数又是合数的数是()。既是60的因数,又是5的倍数,这个数可能是()。6.(19-20五年级下·江苏·期中)若a、b都是大于0的自然数,a÷b=2,则,a和b的最大公因数是(),a和b的最小公倍数是();b是非0自然数,若a=b+1,则a、b的最小公倍数是()。7.(22-23五年级下·江苏南通·期中)王叔叔家两个儿子都在城里工作,哥哥6天回家一次,弟弟8天回家一次。兄弟两人同时在4月26日回家,下一次两人同时回家在()月()日。8.(22-23五年级下·江苏南通·期中)已知方程12+mx=18的解是x=4,那么m=()。9.(22-23五年级下·江苏南通·期中)在分数中,当x=时,分数值等于1;当x=时,分数值正好是它的分数单位;当x=时,分数值等于0。10.(22-23五年级下·江苏南通·期中)一本书有60页,笑笑已经看了28页。用最简分数表示已看的页数占总页数的(),剩下的页数占总页数的()。11.(22-23五年级下·江苏南通·期中)在括号里填最简分数。60平方分米=()平方米

8厘米=()米100分=()时

30公顷=()平方千米12.(22-23五年级下·江苏南通·期中)华氏温度和摄氏温度的换算公式:华氏温度(℉)=摄氏温度(℃)×1.8+32。如果A城市某天的最高温度是80.6℉,相当于()℃;B城市这天的最高气温是15℃,相当于()℉。二、选择题1.(22-23五年级下·江苏南通·期中)食堂买来3000千克煤,用了4天,还剩下1000千克。平均每天用煤多少千克?解:设平均每天用煤x千克,下列方程正确的是(

)。A. B.C. D.2.(22-23五年级下·江苏南通·期中)下列不是方程的是(

)。A. B. C. D.3.(22-23五年级下·江苏南通·期中)12和8的公因数一共有(

)个。A.2 B.4 C.3 D.54.(22-23五年级下·江苏南通·期中)成为互质数的两个数(

)。A.没有公因数 B.两个数都是质数 C.都是质因数 D.只有公因数15.(22-23五年级下·江苏南通·期中)方程x÷0.3=1的解是(

)。A.x=3 B.x=0.3 C.x=3.3 D.x=106.(22-23五年级下·江苏南通·期中)如果n是奇数,那么在下面几个数中,(

)是奇数。A.2n B.n+1 C.n+2 D.n-17.(22-23五年级下·江苏南通·期中)一辆货车5分钟行驶8千米。行驶1千米要用(

)分钟。A. B. C. D.8.(22-23五年级下·江苏南通·期中)把一根木料截成两段,第一段长米,第二段占全长的,那么这两段相比较(

)。A.第一段长 B.第二段长 C.一样长 D.无法确定9.(22-23五年级下·江苏南通·期中)毛毛家客厅长6米,宽4.2米,用边长(

)分米的方砖铺地不需要切割。A.5 B.6 C.7 D.810.(22-23五年级下·江苏南通·期中)著名的“哥德巴赫猜想”被誉为“数学皇冠上的明珠”,猜想认为:任何大于2的偶数都可以写成两个质数之和。下面算式中,符合这个猜想的是(

)。A.4=1+3 B.13=2+11 C.20=9+11 D.36=17+1911.(22-23五年级下·江苏南通·期中)已知5x=8y,根据等式的性质,下面的等式不成立的是(

)。A.25x=40y B.5x+7y=15y C.2x=8y-3x D.8x=5y12.(22-23五年级下·江苏南通·期中)两个质数的积一定是(

)。A.质数 B.合数 C.奇数 D.偶数13.(22-23五年级下·江苏南通·期中)书架有上下两层,上层有m本书,下层有n本书。如果从上层拿9本书放入下层,那么两层书架的书的本数就相等。下面各式中(

)不符合题意。A.m-n=9 B.m-9=n+9 C.m-n=9×2 D.n+9×2=m14.(22-23五年级下·江苏南通·期中)一个两位数,个位上与十位上的数字都是质数,它们的和是10,积是21,这样的数有(

)个。A.1 B.2 C.3 D.415.(22-23五年级下·江苏南通·期中)一张长24厘米,宽18厘米的长方形纸,要分成大小相等的小正方形,且没有剩余,最少可以分成(

)个。A.6 B.7 C.12 D.13三、计算题1.(22-23五年级下·江苏南通·期中)用分数表示下面各题的商,是假分数的化作整数或带分数。11÷7=

5÷12=

81÷3=2.(22-23五年级下·江苏南通·期中)解方程,带★的题要求检验。x÷0.04=25

24x+38x=310★0.07x=9.8

2.5x-0.5×8=623.8-0.4x=11.4

(x+64)×2.5=4003.(22-23五年级下·江苏南通·期中)看图列方程并解答。三角形面积是0.39平方米。4.(22-23五年级下·江苏南通·期中)看图列方程并解答。四、作图题(22-23五年级下·江苏南通·期中)在直线上用点表示,0.8和。

五、解答题1.(22-23五年级下·江苏南通·期中)列方程解决问题。一根竹竿插入池塘,入泥部分长0.4米,水中部分的长度是入泥部分的3倍,水中部分的长度比露出水面部分的3倍少0.12米。竹竿露出水面部分长多少米?(22-23五年级下·江苏南通·期中)五年级准备举办六一儿童节联欢会,李老师买了奶糖和水果糖各8千克,一共花去336元,已知水果糖每千克的价钱是奶糖每千克的一半,水果糖和奶糖每千克各多少元?(列方程解答)(22-23五年级下·江苏南通·期中)一辆客车和一辆货车同时从甲地出发,沿同一条公路开往乙地,客车每小时行驶92千米,1.5小时后客车领先货车24千米,货车每小时行驶多少千米?(列方程解答)4.(22-23五年级下·江苏南通·期中)把45厘米、60厘米的两根彩带剪成长度一样的短彩带且没有剩余。每根短彩带最长是多少厘米?一共可以剪成多少段?5.(22-23五年级下·江苏南通·期中)幼儿园买来5箱饼干,每箱18千克,平均分给6个班。(1)每个班分得这些饼干的几分之几?(2)每个班分到多少千克?每个班分到几分之几箱?6.(22-23五年级下·江苏南通·期中)少先队员在果园里帮忙摘苹果,上午摘了18筐苹果,下午摘了22筐苹果。上午比下午少摘了100千克,平均每筐苹果重多少千克?(用方程解)7.(22-23五年级下·江苏南通·期中)书店原有甲、乙、丙三类书各120本。现在甲还剩,乙还剩,丙还剩。如果书店要进货,这三类书哪类书要多进一些?8.(22-23五年级下·江苏南通·期中)他们俩各有多少枚邮票?(列方程解答)(22-23五年级下·江苏南通·期中)端午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人们有吃粽子的习俗。今年端午节,小红家包了许多粽子,妈妈先把30个肉粽平均分给几家邻居,接着又把18个蜜枣粽平均分给了这几家,都正好分完。这些粽子最多分给了几家邻居?10.(22-23五年级下·江苏南通·期中)一个网站举办“2019年春晚我最喜欢的节目”调查活动,其中喜欢小品和歌舞的观众共有9600万人,喜欢小品的观众人数是喜欢歌舞的3倍。喜欢歌舞的观众有多少万人?(列方程解答)11.(22-23五年级下·江苏南通·期中)一张长75厘米、宽60厘米的长方形纸,要把它裁成同样大小的正方形,边长为整厘米数,且没有剩余,裁成的正方形边长最大是多少?至少可以裁成多少个这样的正方形?参考答案:一、1.14032【分析】根据关系式:h=t÷7+3,可得t=(h-3)×7,把h=23代入式子中,计算出它的值,即是蟋蟀每分钟大约叫的次数;根据关系式:h=t÷7+3,把t=203代入式子中,计算出h的值,即是当地的气温。【详解】h=23时t=(23-3)×7=20×7=140(次)当t=203时h=203÷7+3=29+3=32(℃)研究发现,蟋蟀每分钟大约叫的次数与当地气温有如下关系:h=t÷7+3(h表示当地气温,t表示蟋蟀每分钟大约叫的次数)。如果测得某地气温是23℃,那么此时蟋蟀每分钟大约叫140次;某地蟋蟀每分钟大约叫203次,该地气温是32℃。【点睛】本题考查含有字母式子的求值,把未知数的值代入式子中,求出得数。2.3636、72、108、14436=2×2×3×3【分析】根据“一个数的最大约数和最小倍数都是它本身”,得出这个数是36,150以内它的倍数,可以用36分别乘1、2、3…,乘积不大于150即可,再把36写成几个质数相乘的形式即为分解质因数。【详解】一个数的最大约数和最小倍数都是它本身,所以这个数是36;150以内它的倍数有:36×1=3636×2=7236×3=10836×4=144把这个数分解质因数是36=2×2×3×3。综上所述:一个数的最小的倍数是36,这个数是36,150以内它的倍数有36、72、108、144,把这个数分解质因数是36=2×2×3×3。【点睛】此题主要考查约数与倍数的意义及分解质因数的方法,明确一个数的最大约数和最小倍数都是它本身是解题的关键。3.12/十二8/八3/三8/八4/四6/六【分析】先根据找一个数因数的方法,找出60的所有因数,然后根据质数和合数的意义,奇数和偶数的意义进行分类,再根据3的倍数特征找到3的倍数即可求解。质数:一个数只有1和它本身两个因数,这个数叫作质数(素数);合数:除了1和它本身之外还有其它因数的数叫合数;1既不是质数也不是合数;偶数:是2的倍数的数叫做偶数;奇数:不是2的倍数的数叫做奇数;先根据能被5整除的数的特征,能判断出个位数是0或者5,进而根据能被3整除的数的特征,各位上的数的和是3的倍数;据此解答。【详解】60的因数有1、2、3、4、5、6、10、12、15、20、30、60,一共12个;在这些因数中,合数有4、6、10、12、15、20、30、60,一共8个;质数有2、3、5,一共3个;偶数有2、4、6、10、12、20、30、60,一共8个;奇数有1、3、5、15,一共4个;3的倍数有3,6,12,15,30,60,一共6个。【点睛】熟练掌握找一个数因数的方法,以及正确地对自然数进行分类是解决本题的关键。4.1391【分析】先把要求的两个数分别分解质因数,然后把它们公有的质因数连乘起来,所得的积就是它们的最大公因数,把它们公有的质因数和独有的质因数连乘起来,所得的积就是它们的最小公倍数;两个数为倍数关系,则最大公因数是较小的数,最小公倍数为较大的数。【详解】91是13的7倍,所以13和91的最大公因数是13,最小公倍数是91。【点睛】熟练掌握求两个数最大公因数和最小公倍数的方法是解题的关键。5.29、155、10、15、20、30、60【分析】因数只有1和本身的数是质数,除了1和本身还有别的因数的数是合数。2的倍数是偶数,不是2的倍数的数是奇数。据此找出20以内的质数,再从中找出偶数,填出第一空;找出20以内的合数,再从中找出奇数,填出第二空。先找出60的因数,再从中找出5的倍数,填出第三空。【详解】20以内的质数:2、3、5、7、11、13、17、19,其中2是偶数;20以内的合数:4、6、8、9、10、12、14、15、16、18,其中9、15是奇数;60的因数:1、2、3、4、5、6、10、12、15、20、30、60,其中5、10、15、20、30、60是5的倍数;所以,20以内既是质数又是偶数的数是2,既是奇数又是合数的数是9、15。既是60的因数,又是5的倍数,这个数可能是5、10、15、20、30、60。【点睛】本题考查了质数和合数、奇数和偶数、因数和倍数,掌握相关概念是解题关键。6.baab【分析】当两个数是倍数关系时,较小的数是它们的最大公因数,较大的数是它们的最小公倍数;两个连续自然数互质,互质的两个数的最大公约数是1,最小公倍数是它们的乘积,由此得解。【详解】因为a÷b=2,即a、b是倍数关系,所以a和b的最大公因数是b,最小公倍数是a;由b是非0自然数,a=b+1,可知a、b互质,所以a、b的最小公倍数是ab。【点睛】本题考查最大公因数和最小公倍数的求法,理解并掌握倍数关系和互质的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和最小公倍数的求法是解题关键。7.520【分析】已知哥哥6天回家一次,弟弟8天回家一次。兄弟两人同时在4月26日回家,要求下一次几天后回家,也就是求6和8的最小公倍数,求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先将这两个数分别分解质因数,最小公倍数是两个数公有的质因数和各自独有的质因数的乘积。然后用4月26日加上最小公倍数推算出下次回家的日子。【详解】6=2×38=2×2×22×2×2×3=244月有30天,30-26=4(天)24-4=20(天)下一次两人同时回家在5月20日。【点睛】本题考查了求最小公倍数的方法和应用。8.1.5【分析】先把x=4代入12+mx=18,则方程变为12+4m=18,然后根据等式的性质1和2,将方程左右两边同时减去12,再同时除以4即可求出m的值。【详解】当x=4时,方程变为12+4m=18,12+4m=18解:12+4m-12=18-124m=64m÷4=6÷4m=1.5已知方程12+mx=18的解是x=4,那么m=1.5。【点睛】本题考查了方程的解以及根据等式的性质1和2解方程。9.244.5【分析】根据分数的意义,分子与分母相同,则值为1,所以在分数中,当9-2x=5时值为1,根据分数单位的意义可知,分母为5的分数的分单位是,所以当9-2x=1时,分数值正好是它的分数单位;又一个分数的分子为0,则分数值为0,所以当9-2x=0时,分数值为零。据此分别解方程求出x值即可。【详解】在分数中,当9-2x=5时值为1,9-2x=52x=4x=2即当x=2时,分数值为1。当9-2x=1时,分数值正好是它的分数单位,9-2x=12x=8x=4即当x=4时,分数值正好是它的分数单位。当9-2x=0时,分数值为零,9-2x=02x=9x=4.5当x=4.5时,分数值为0。【点睛】首先根据已知条件列出等量关系式,求出x的值是完成本题的关键。10.【分析】第一个空,用已看页数÷总页数,结果用分数表示,约分即可;第二个空,先求出剩下的页数,用剩下页数÷总页数,结果用分数表示,约分即可。【详解】28÷60==(60-28)÷60=32÷60==【点睛】分数的分子相当于被除数,分母相当于除数。11.【分析】把60平方分米化成平方米,用60除以进率100;把8厘米化成米,用8除以进率100;把100分化成时,用100除以进率60;把30公顷化成平方千米,用30除以进率100;所有结果用最简分数表示,即可得解。【详解】60平方分米=平方米=平方米

8厘米=米=米100分=时=时

30公顷=平方千米=平方千米故答案为:;;;【点睛】把高级单位换算成低级单位,就乘单位间的进率,把低级单位换算成高级单位,就除以单位间进率。12.2759【分析】可以设A城市的摄氏温度是x,那么x×1.8+32=80.6,根据等式的性质解方程即可;B城市的最高气温是15,把15代入等式里面,即15×1.8+32,据此即可求解。【详解】解:设A城市的摄氏温度是x℃。x×1.8+32=80.61.8x+32=80.61.8x+32-32=80.6-321.8x=48.61.8x÷1.8=48.6÷1.8x=271.8×15+32=27+32=59(℉)如果A城市某天的最高温度是80.6℉,相当于27℃;B城市这天的最高气温是15℃,相当于59℉。【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列方程解决问题,灵活运用题中所给的等量关系。二、1.C【分析】由于每天用的量×4+剩下的量=总共买来的量,据此即可列方程,之后再进行选择。【详解】由分析可知:可列方程为:4x+1000=3000或者3000-4x=1000或者4x=3000-1000故答案为:C【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列简易方程,关键是找准等量关系是解题的关键。2.C【分析】根据方程的意义: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叫做方程,据此逐项分析,进行解答。【详解】A.65+4x=480,含有未知数,是等式,是方程,不符合题意;B.4x=480-65,含有未知数,是等式,是方程,不符合题意;C.65+75=560÷4,不含未知数,是等式,不是方程,符合题意;D.4x=5y,含义未知数,是等式,是方程,不符合题意。下列不是方程的是65+75=560÷4。故答案为:C【点睛】方程必须具备两个条件:(1)含有未知数,(2)是等式。3.C【分析】根据找一个数因数的方法,先把12和8的因数找出,再找出公有的因数即可。【详解】12的因数:1、2、3、4、6、128的因数:1、2、4、812和8的公因数有:1、2、4;一共有3个。故答案为:C【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公因数的含义,熟练掌握公因数的找法是解题的关键。4.D【分析】根据互质数的意义,公因数只有1的两个数叫做互质数,成为互质数的两个数不是没用公因数,而是公因数只有1,据此解答。【详解】根据分析可知,成为互质数的两个数只有公因数1。故答案为:D【点睛】熟练掌握互质数的意义是解答本题的关键。5.B【分析】根据等式的性质2,将方程左右两边同时乘0.3即可求出x的值。【详解】x÷0.3=1解:x÷0.3×0.3=1×0.3x=0.3方程x÷0.3=1的解是x=0.3。故答案为:B【点睛】本题考查了根据等式的性质2解方程。6.C【分析】不是2的倍数的数是奇数,奇数的个位是1、3、5、7、9。据此,可将n假设为1,求出2n、n+1、n+2以及n-1的值,从而找出哪个算式的结果是奇数。【详解】令n=1,A.2n=2×1=2,2是偶数;B.n+1=1+1=2,2是偶数;C.n+2=1+2=3,3是奇数;D.n-1=1-1=0,0是偶数;故答案为:C【点睛】本题考查了奇数,掌握奇数的概念是解题的关键。7.C【分析】求行驶1千米要用多少分钟,用5分钟除以8千米,即可求出行驶1千米要用多少分钟。据此解答。【详解】5÷8=(分钟)行驶1千米要用分钟。故答案为:C【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分数和除法的关系的应用。解决此题关键是弄清求的是“分率”还是“具体的数量”,求分率:平均分的是单位“1”;求具体的数量:平均分的是具体的数量,要注意:分率不能带单位名称,而具体的数量要带单位名称。8.B【分析】把这根木料的全长看作单位“1”,第二段占全长的,那么第一段占全长的(1-),比较这两个分率的大小,得出结论。【详解】第一段占全长的:1-=<,第二段长;故答案为:B【点睛】区分“米”和“”的不同,前者是具体的数量,要带单位名称;后者是分率,不带单位名称。9.B【分析】根据题意可知,方砖的边长是60分米和42分米的公因数,据此先求出两数的最大公因数,从而解题。【详解】6米=60分米,4.2米=42分米60=2×3×2×542=2×3×72×3=6所以,60和42的最大公因数是6,那么用边长6分米的方砖铺地不需要切割。故答案为:B【点睛】本题考查了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掌握最大公因数的求法是解题的关键。10.D【分析】因数只有1和本身的数是质数,2的倍数是偶数。据此,一一分析各个选项中的算式是否符合猜想,从而解题。【详解】A.“4=1+3”中1既不是质数,也不是合数,不符合猜想;B.“13=2+11”中13是奇数,不是偶数,不符合猜想;C.“20=9+11”中9是合数,不是质数,不符合猜想;D.“36=17+19”中36是偶数,17和19是质数,符合猜想。故答案为:D【点睛】本题考查了质数和偶数,掌握质数和偶数的概念是解题的关键。11.D【分析】根据等式的性质1,等式两边同时加上或减去同一个数,所得结果还是等式;根据等式的性质2,等式两边同时乘或除以同一个不为0的数,所得结果还是等式,据此解答。【详解】A.根据等式的性质2,5x=8y两边同时乘5,可得到25x=40y;等式成立,不符合题意;B.根据等式的性质1,5x=8y两边同时加上7y,可得到5x+7y=15y;等式成立,不符合题意;C.根据等式的性质1,5x=8y边同时减去3x,可得到2x=8y-3x;等式成立,不符合题意;D.根据等式的性质1,5x+3x=8y+3x无法得到8x=5y,等式不成立,符合题意。已知5x=8y,根据等式的性质,下面的等式不成立的是8x=5y。故答案为:D【点睛】熟练掌握等式的性质1和性质2是解答本题的关键。12.B【分析】在自然数中,是2的倍数的数叫做偶数,不是2的倍数的数叫做奇数;一个数只有1和它本身两个因数,这个数叫做质数。一个数除了1和它本身两个因数,还有其他的因数,这个数叫做合数。据此可知,两个质数的积一定是合数。【详解】两个质数的积一定是合数,可能是奇数或偶数。例如:2×3=63×5=156是偶数,15是奇数,但都是合数。故答案为:B【点睛】本题考查了奇数、偶数、质数、合数的定义和辨别。13.A【分析】根据题意可知,上层的本数减去9本等于下层的本数加上9本,上层的本数与下层的本数相差2个9本,据此解答即可。【详解】m-9=n+9、m-n=9×2、n+9×2=m,都能表示题中的关系。故答案为:A【点睛】本题考查用字母表示数的应用。理解题意,找出数量关系,列式即可。14.B【分析】自然数中,除了1和它本身外,没有别的因数的数为质数,据此解答即可。【详解】3+7=103×7=21这个两位数是37或73;有2个。一个两位数,个位上与十位上的数字都是质数,它们的和是10,积是21,这样的数有2个。故答案为:B【点睛】熟练掌握质数的意义是解答本题的关键。15.C【分析】要分成大小相等的小正方形,且没有剩余,就是小正方形的边长是24和18的公因数,要求分的最少就是求24和18的最大公因数为小正方形的边长,然后用长方形纸的长和宽分别除以小正方形的边长,就是长方形纸的长边最少可以分几个,宽边最少可以分几个,最后把它们乘起来即可。【详解】24=2×2×2×318=2×3×3所以24和18的最大公因数是;2×3=6小正方形的边长是6厘米。(24÷6)×(18÷6)=4×3=12(个)一张长24厘米,宽18厘米的长方形纸,要分成大小相等的小正方形,且没有剩余,最少可以分成12个。【点睛】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是两个数的公有质因数的连乘积。三、1.1;;27【分析】根据分数与除法的关系被除数相当于分子,除数相当于分母,即可把各算式的商用分数表示;假分数化成整数或带分数,用假分数的分子除以分母,如果分子是分母的倍数,所得的商就是整数;如果分子不是分母的倍数,所得的商就是带分数的整数部分,分母不变,余数作分数部分的分子。【详解】11÷7==1

5÷12=

81÷3==272.x=1;x=5;x=140;x=4;x=31;x=96【分析】根据等式的性质,方程两边同时乘0.04即可;将方程左边24x+38x先化简,然后根据等式的性质,方程两边同时除以62求解;根据等式的性质,方程两边同时除以0.07求解,然后把未知数的值代入原方程,如果能使方程的左右两边相等,就是方程的解;先化简求出0.5×8的值,然后根据等式的性质,方程两边同时加上4,然后再同时除以2.5求解;根据等式的性质,方程两边同时加上0.4x,然后再同时减去11.4,最后同时除以0.4求解;根据等式的性质,方程两边同时除以2.5,然后再同时减去64求解。【详解】x÷0.04=25解:x÷0.04×0.04=25×0.04x=124x+38x=310解:62x=31062x÷62=310÷62x=5★0.07x=9.8解:0.07x÷0.07=9.8÷0.07x=140把x=140代入等式,即原式:0.07×140=9.8左边=右边所以x=140是方程0.07x=9.8的解;2.5x-0.5×8=6解:2.5x-4=62.5x-4+4=6+42.5x=102.5x÷2.5=10÷2.5x=423.8-0.4x=11.4解:23.8-0.4x+0.4x=11.4+0.4x11.4+0.4x=23.811.4+0.4x-11.4=23.8-11.40.4x=12.40.4x÷0.4=12.4÷0.4x=31(x+64)×2.5=400解:(x+64)×2.5÷2.5=400÷2.5x+64=160x+64-64=160-64x=963.0.6米【分析】通过观察图形可知:三角形的底是1.3米,高是x米,求三角形的高。三角形面积是0.39平方米。先根据三角形的面积=底×高÷2列出方程;再根据等式的性质2解方程即可求出三角形的高。【详解】1.3x÷2=0.39解:1.3x÷2×2=0.39×21.3x=0.781.3x÷1.3=0.78÷1.3x=0.64.x=0.6【分析】根据图可知,3支铅笔+一个文具盒=19.8元,由于一支铅笔x元,据此即可列方程,再根据等式的性质解方程即可。【详解】3x+18=19.8解:3x+18-18=19.8-183x=1.83x÷3=1.8÷3x=0.6四、见详解【分析】数轴是规定了原点(0点)、方向和单位长度的一条直线,右边是正数,从原点向右每个单位长度分别是1、2、3…,把第一个单位长度平均分成10份,每份是,用小数表示是0.1,据此解答即可。【详解】==0.6=1.5

【点睛】本题考查了数轴的认识,结合题意分析解答即可。五、1.0.44米【分析】设竹竿露出水面部分长x米,根据等量关系:露出水面部分的长度×3倍-0.12米=入泥部分的长度×3倍,列方程解答即可。【详解】解:设竹竿露出水面部分长x米,根据题意列方程可得:3x-0.12=0.4×33x-0.12=1.23x-0.12+0.12=1.2+0.123x=1.323x÷3=1.32÷3x=0.44答:竹竿露出水面部分长0.44米。【点睛】本题是一道有关用方程解决问题的题目,关键是找等量关系,再根据方程的性质求解即可。2.水果糖:14元;奶糖:28元【分析】设奶糖每千克x元,则水果糖每千克(x÷2)元,根据等量关系:水果糖每千克的价钱×水果糖的重量+奶糖每千克的价钱×奶糖的重量=336元,列方程解答即可。【详解】解:设奶糖每千克x元,则水果糖每千克(x÷2)元。8x+(x÷2)×8=3368x+4x=33612x=33612x÷12=336÷12x=2828÷2=14(元)答:水果糖每千克14元,奶糖每千克28元。【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列方程解应用题,关键是找等量关系。3.76千米【分析】设货车每小时行驶x千米,根据等量关系:客车每小时行驶的92千米×1.5小时-货车每小时行驶的千米数×1.5小时=24千米,列方程解答即可。【详解】解:设货车每小时行驶x千米92×1.5-1.5x=24138-1.5x=24138-1.5x+1.5x=24+1.5x24+1.5x=13824+1.5x-24=138-241.5x=1141.5x÷1.5=114÷1.5x=114÷1.5x=76答:货车每小时行驶76千米。【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列方程解应用题,关键是找等量关系。4.(1)15厘米(2)7段【分析】要把两根彩带剪成长度一样的短彩带且没有剩余,求每根彩带最长是多少厘米,就是求45、60的最大公因数,求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也就是这两个数的公有质因数的连乘积,可以先分别把这两个数分解质因数,再把这两个数的公有质因数相乘,最后用两条彩带的总厘米数除以每段长度求剪成的段数,由此解决问题即可。【详解】45=3×3×560=2×2×3×5所以45和60的最大公因数是:3×5=15(45+60)÷15,=105÷15,=7(段)答:每根彩带最长是15厘米,一共能剪成这样长的短彩带7段。【点睛】此题主要考查应用求最大公因数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注意求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也就是这两个数的公有质因数的连乘积。5.(1);(2)15千克;(3)箱。【分析】(1)把饼干的总数看成单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