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施架豆生产技术规程_第1页
设施架豆生产技术规程_第2页
设施架豆生产技术规程_第3页
设施架豆生产技术规程_第4页
设施架豆生产技术规程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DBXX/XXXXX—XXXX设施架豆生产技术规程本文件规定了设施架豆生产的产地环境、品种选择与种子处理、播种方法、定植前准备、移栽定植、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采收和生产档案。本文件适用于晋北地区设施架豆的生产。2规范性引用文件本文件中引用的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按照GB/T1.1-2020起草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T8321(所有部分)农药合理使用准则GB/T19165日光温室和塑料大棚结构与性能要求NY/T1276农药安全使用规范总则NY2619瓜菜作物种子豆类(菜豆、长豇豆、豌豆)NY/T5010无公害农产品种植业产地环境条件3产地环境选择生态条件好、大气清新、无工业污染、土壤肥沃、排灌便利、设施完整的地块,产地环境符合NY/T5010的规定。4品种选择与种子处理选择优质、高产、抗逆性强、适合晋北设施栽培、适应市场需求的品种。种子质量指标应达到:纯度≥97%、净度≥98%、发芽率≥95%,水分≤12%。选择有光泽、籽粒饱满、无病虫、无破损、无霉变的种子,播种前晒种1d~2d,以提高发芽率和发芽势。5播种方法可采用直播法或育苗移栽。秋冬茬宜采用直播法,冬春茬、春早熟栽培宜采用育苗移栽。5.1直播按预定穴、行距,挖穴直接播种,用种量60kg/hm2~90kg/hm2。做成宽1.4m~1.5m的畦,每畦播种2行,行距60cm,穴距,40cm左右,密度为4.17万穴/hm2左右,每穴播3粒~4粒种子,留苗3株。播种前种子用高巧(30%吡啉悬浮种衣剂,兑水50ml~100ml)包衣,防止地下害虫为害。播种后畦面镇压。春播2DBXX/XXXXX—XXXX应在5cm地温稳定在12℃以上时播种,最好提前覆盖地膜,以增温保墒。高温季节播种为增加出苗率,播种后可在畦面撒一层碎草起保温、保墒作用。5.2育苗5.2.1营养土选择pH6.5~7.5,有机质3%~5%,有效磷P2O580mg/kg~120mg/kg,速效钾K2O130mg/kg~150mg/kg,碱解氮120mg/kg~150mg/kg,养分全面。营养土中不得有生粪,必须充分腐熟。孔隙度约50%~60%,土壤疏松,容重0.9~1.0。保水保肥能力强。均匀铺于播种床上10cm厚。5.2.2穴盘育苗根据栽培季节不同,选用日光温室、大棚进行穴盘育苗,秋冬茬8月中旬至9月上旬播种,冬春茬1月中旬至2月上旬播种,春早熟3月上旬至3月中旬播种。用种量37.5kg/hm2~45.0kg/hm2。将种子放入25℃~30℃温水中,浸泡2h,捞出后置于20℃~25℃条件下催芽,期间用水淋种子2次~3次,防止烂种,约3d出芽。采用营养盘育苗,营养盘规格为55cm×28cm×6cm,每盘32穴。芽长1cm左右时播种,每穴播3粒~4粒种子,播后盖湿润细土2cm厚。5.2.3苗床管理苗床白天温度控制在20℃~25℃,夜间15℃~18℃。若发现幼苗徒长,应降低床温,并控制浇水。播种后约20d~25d,幼苗长出第2片复叶时定植。6定植前准备6.1设施消毒每亩棚室用硫磺粉2kg~3kg,加80%敌敌畏乳油0.25kg拌上锯末,分堆点燃,然后密闭棚室一昼夜,经放风,无味时再定植。6.2整地施肥定植前清除田间植株残体,深翻晾晒。要施足基肥,实行平衡施肥,有机肥应充分腐熟达到无害化后方可使用,一般施用腐熟有机肥45t/hm2~60t/hm2,配合施用氮、磷、钾复合肥525kg/hm2~750kg/hm2。将肥料撒匀,深翻地30cm,耙细整平后作畦。6.3铺设滴灌设施实行节水栽培以达到在冬春季节有效提高地温、有效控制病虫害。每畦中间铺设1根滴灌支管,前底角设干线管带。7移栽定植定植前做畦,畦宽1.0m~1.1m,每畦栽2行,行距60cm,穴距50cm左右,每穴留苗3株,栽植密度为10万株/hm2左右。秋冬茬9月中旬至10月上旬定植,冬春茬2月中旬至3月上旬定植,春早熟4月上旬至4月中旬定植。8田间管理3DBXX/XXXXX—XXXX8.1基本要求采用吊蔓或搭架栽培方式,要中耕锄草促进地温提高,要及时摘除病、老、黄叶和病秧,拔除病株。在保护地内利用放风技术有效调节温度和湿度。冬春尽量提高地温;12月~3月,气温控制在适宜温度的低限。4月~6月,气温控制在适宜温度的高限以内。夏秋尽量降低地温和气温;可配合地面地膜、稻草覆盖来调节。防止高温和低温。进入5月份更要注意防止高温,加大放风量,大棚的围裙卷起,夜间也要放风。中小棚进入5月中旬,外温升高,逐渐加大量,于5月下旬在早晨或晚上拆掉拱棚。8.2幼苗期管理直播架豆播种到出苗保持畦面湿润、不板结,幼苗长到2片~3片真叶时定苗。苗期应及时中耕除草。幼苗长到3片~4片真叶时,可结合土壤含水量,适量浇水施尿素225kg/hm2,促进茎叶生长。白天控制在8.3抽蔓期管理秧苗从4片~5片叶展平产生旋蔓到开花,应及时搭架或用吊绳进行吊蔓,并在开花座荚前适当控水。白天控制在20℃~25℃,夜间18℃~12℃。8.4开花结荚期管理接近开花时应控制浇水,做到浇荚不浇花。结荚后开始浇水,保持土壤湿润。当嫩荚坐住后,结合浇攻荚水,冲施尿素150kg/hm2~225kg/hm2。此后每采收1次,追1次速效肥,追磷酸二铵或氮、磷、钾复合肥300kg/hm2,每次追肥后随即浇水。结荚后期,植株进入衰老时期,要及时摘除病、老、枯、残叶片,以改善通风透光条件。并加强肥水管理。整个田间管理期间,畦内不可积水。白天控制在25℃左右,夜间不低于15℃。9病虫害防治9.1防治原则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对架豆病虫害联防联治,达到生产安全、优质架豆的目9.2农业防治选用抗病虫良种,轮作倒茬,适时适量施用化肥,加强合理的肥水管理,创造利于作物生长而不利于病虫发生的农田环境,控制病虫害发生。9.3物理防治利用杀虫板、性诱剂杀灭害虫。9.4生物防治保护利用天敌,发挥其对有害生物的自然控制作用。9.5化学防治严格按安全间隔期用药,必须按要求控制用药量,注意交替用药和合理混用,避免害虫产生抗药性。主要病虫害防治见下表。4DBXX/XXXXX—XXXX20g/667m2~80g/667m2喷雾25ml/667m2~30ml/667m2喷雾25ml/667m2~37ml/667m2喷雾30g/667m2~50g/66720g/667m2~30g/667m2喷雾20g/667m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