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Z∕T 97031-2014 织领机行业标准_第1页
FZ∕T 97031-2014 织领机行业标准_第2页
FZ∕T 97031-2014 织领机行业标准_第3页
FZ∕T 97031-2014 织领机行业标准_第4页
FZ∕T 97031-2014 织领机行业标准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华人民共和国纺织行业标准2014-07-09发布2014-11-01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1本标准适用于公称宽度为91cm/36~280cm/110、机号为E1.5~E18用电脑控制的编织衣领、门襟等服装针织辅件的横机。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T191包装储运图示标志GB755旋转电机定额和性能GB5226.1—2008机械电气安全机械电气设备第1部分:通用技术条件GB/T7111.1纺织机械噪声测试规范第1部分:通用要求GB/T7111.6纺织机械噪声测试规范第6部分:织造机械FZ/T90001纺织机械产品包装FZ/T90074纺织机械产品涂装FZ/T90089.1纺织机械铭牌型式、尺寸及技术要求FZ/T90089.3纺织机械铭牌针织机械铭牌内容FZ/T97005.3针织用舌针横机针FZ/T97017针织横机针床通用技术条件FZ/T97026针织横机三角通用技术条件3参数及主要技术特性参数见表1。公称宽度91cm/36、97cm/38、102cm/40、106cm/42、1141.5、2、2.5、3、3.5、4、5、6、7、8、9、10、11、12、14、16、18注1:公称宽度表示为“公称宽度数值/代号”。斜线上方为厘米表示的公称宽度数值,斜线下方为用英寸表示的公称宽度代号。注2:机号E是指每25.4mm间的织针数。23.2主要技术特性3.2.1编织速度:空载最高速度不小于1.4m/s。3.2.2导纱器数:不少于6个。3.2.4速度选择:应具备手动控制及程序控制速度选择。3.2.5选针系统:机械式或电子式。3.2.8控制系统:可直接在机器上编辑程序,控制各执行机构正常运行,具有编织程序修改、自动检测等功能。3.2.10花型存储或传输方式:可移动存储器、网络传输数据等。4要求4.1织物质量4.1.1单面平针织物和双面四平织物应密度均匀、线圈清晰、无明显松紧现象。4.1.3同一横列无明显密度松紧现象。4.1.4满针编织单面平针或双面四平织物,在每1000mm织物宽度范围内,上下边缘长度误差均不大于0.6%。4.2.2织领机的涂装应符合FZ/T90074的规定。4.3针床4.3.1针床头口部位(脱圈部位)垂直于织针运动方向的直线度为0.05/1000。4.3.2针床横移重复定位允差应不大于0.08mm。4.3.3针床头口部分及栅状齿两侧应光滑,不挂纤维。4.3.4针床其余要求按FZ/T97017的规定。4.4.1表面硬度为62HRC~66HRC。4.4.2走针面粗糙度Ra0.80μm。4.4.3三角其余要求按FZ/T97026的规定。4.5三角结合件4.5.1导向三角与弯纱三角配合间隙导向三角与弯纱三角配合间隙应不大于0.06mm。注1:导向三角又称限位三角、人字三角。注2:弯纱三角又称密度三角、压纱三角。34.5.2各镶配三角与三角底板型腔配合间隙各镶配三角与三角底板型腔配合间隙在70%范围内应不大于0.08mm。4.5.3各镶配三角配合面间隙4.5.3.1E1.5~E3.5应不大于0.15mm。4.5.3.3E8~E12应不大于0.08m4.5.3.4E14~E18应不大于0.05mm。4.6编织系统4.6.1针床与针床座装配间隙应不大于0.08mm。4.6.2三角平面与针床平面间隙0.10mm~0.30mm,在全程范围内间隙差异应不大于0.15mm。4.6.3密度调节机构动作应正确可靠。4.6.4换纱控制装置动作应正确可靠。4.6.5各三角控制机构动作应正确可靠。4.7机头4.7.1机头不带针往复横移中,各处拉力波动应不大于15N。4.7.2机头运行平稳、无异常声响及抖动,机头在两侧换向平稳无阻滞。4.8传动系统各传动件之间运转灵活,无冲击及异常声响。4.9电气及安全防护4.9.1所有布线应规范整齐,各接头及接插件接触良好,结合牢固无松动。4.9.3安全保护装置和警示标识应齐全、可靠;安全警示标识醒目。4.9.4电气部分保护接地电路的连续性应符合GB5226.1—2008中18.2.2的规定。4.9.5电气部分的绝缘性能应符合GB5226.1—2008中18.3的规定。4.9.6电气部分的耐压性能应符合GB5226.1—2008中18.4的规定。4.9.7电机的安全性能应符合GB755的规定。4.10噪声整机发射声压级噪声应不大于80dB(A)。4.11功率消耗整机功率消耗应不大于1.5kW。4.12织针织针应满足正常编织生产的要求,其尺寸公差应符合FZ/T97005.3的规定。45试验方法5.1检测方法5.1.1满针编织单面平针或双面四平织物(4.1.4)用钢直尺或卷尺检测。5.1.2织领机的涂装(4.2.2)按FZ/T90074的规定检测。5.1.3针床头口直线度(4.3.1)用平板和直尺及百分表检测。5.1.4针床横移重复定位允差(4.3.2)用百分表检测。5.1.5针床头口部分及栅状齿两侧(4.3.3)用纤维丝擦摩检测。5.1.6针床其余要求(4.3.4)按FZ/T97017的规定检测。5.1.7三角表面硬度(4.4.1)用硬度计检测。5.1.8三角表面粗糙度(4.4.2)用粗糙度仪或粗糙度样块比对检测。5.1.9三角其余要求(4.4.3)按FZ/T97026的规定检测。5.1.11密度调节机构动作(4.6.3)按指令要求连续测试30次,不应有失误。5.1.12换纱控制装置(4.6.4)按指令要求连续测试20次,不应有失误。5.1.13各三角控制机构动作(4.6.5)按指令要求连续测试20次,不应有失误。5.1.14机头往复横移拉力波动(4.7.1)用测力计检测。5.1.15电气部分保护接地电路的连续性(4.9.4)用接地电阻测试仪检测。5.1.16电气部分的绝缘性能(4.9.5)用兆欧表检测。5.1.17电气部分的耐压性能(4.9.6)用耐压试验仪检测。5.1.18电动机的安全性能(4.9.7)按照GB755的规定检测。5.1.19噪声(4.10)按GB/T7111.1、GB/T7111.6的规定检测。5.1.20功率消耗(4.11)用功率表检测。5.1.21织针(4.12)按FZ/T97005.3规定检测。5.2空车运转试验5.2.1.1环境:温度5℃~35℃,相对湿度30%~80%。5.2.1.4试验时间:织领机经跑合后,连续运转不少于2h。5.3工作负荷试验5.3.1.2空车运转试验合格后进行,并按基本织物的工艺要求进行编织。5.3.1.3满针编织最高速度:平针组织不小于1.1m/s、花纹组织不小于0.9m/s、集圈组织不小5试验合格后,每台织领机应随机留挂校车坯布一块,长度不小于500mm,其中平针组织、花纹组织、集圈组织长度均不小于150mm。6检验规则6.1组批及抽样方法由相同生产条件下生产的同一规格(型号)的产品组成一批。在每批中随机按2%比例抽样,如抽样不足一台时则每批中至少抽取一台。在出厂检验合格的产品中随机抽取一台。6.2出厂检验和型式检验6.2.1.2产品应经制造厂质检部门进行出厂检验合格后方可出厂,并附有制造厂质检部门开具的产品合格证。6.2.2.1型式检验项目为第4章规定的全部内容。6.2.2.2在下列情况之一时,应进行型式检验:a)新产品或老产品转厂生产的试制定型鉴定;c)出厂检验结果与上次型式检验有较大差异时;d)产品停产一年以上,恢复生产时;e)国家有关部门提出进行型式检验要求时。6.3判定规则每台样品检验结果如有一项及一项以上指标不符合本标准要求时,判定该样品不合格。如两台样6品检验结果均不合格,判定整批产品不合格;两台样品检验结果均合格,判定整批产品合格;两台样品检验结果一台合格,一台不合格,允许重新抽取两台进行检验;如重新检验的两台样品检验结果均合格,判定整批产品合格,如仍有一台或两台检验不合格,则判定整批产品不合格。检验结果如有一项及一项以上指标不符合本标准要求时,则判定产品为不合格。使用厂在安装调试机器过程中发现不符合本标准时,由制造厂会同使用厂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