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军事理论与军事科技深度融合_第1页
推进军事理论与军事科技深度融合_第2页
推进军事理论与军事科技深度融合_第3页
推进军事理论与军事科技深度融合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推进军事理论与军事科技深度融合古人言,“道器无异体”。道以明向,器以成事。从战争形态演变的历史进程来看,冷兵器时代的“兵马阵”、机械化时代的“火力阵”、信息化时代的“网络阵”,都是军事理论之“道”和军事科技之“器”融合发展的产物。当今世界,军事理论与军事科技呈现快速性突破、爆发性增长、群体性涌现的态势,“道”与“器”结合的范围更广、程度更深。近些年,外军提出的“多域战”“联合全域指挥控制”“穿透性制空”“敏捷战斗部署”等新型作战概念,无不是集理论创新与科技创新于一体。“科技+军事”催生出众多超乎想象的新型武器装备、军事行动样式,令战争攻防作战机理和战场制胜权重的影响因素空前复杂,要求我们在战争法则和科技创新的辩证统一中探寻理技融合的“双向奔赴”,触发体系聚优的“涌现效应”。以“理”为“纲”,由“技”生“需”,从源头起点上推动理技融合。以“理”为“纲”,即贯彻国家总体政略战略、立足制衡强敌、坚持问题导向,以军事理论创新和作战概念开发为基础,统筹科技创新体系总体布局,牵引核心技术权衡遴选,预先设计技术转化应用路径,把准军事科技创新方向和重点,增强其为战指向和实用价值,防止技术转化“落地即落伍”。当前,高超声速、人工智能等颠覆性技术,对国家和军队实现跨越发展具有重大战略意义,这些技术为个别国家掌握时,才具备技术突袭和制衡威慑效果,因而被军事强国列入优先发展技术清单。由“技”生“需”。恩格斯指出,在长久的和平时期,兵器由于工业的发展改进了多少,作战方法就落后了多少。理论研究创新须培养前瞻思维和超前眼光,及早发现技术转化潜力,特别是颠覆性技术可能对战争产生的影响,前移发展重心,不能坐等技术成熟而导致理论滞后;还要发挥科技创造需求的作用,据此研究战争、设计战争、部署战争,不断提高新兴科技对现代战争和军事体系的塑造力和支撑力,才能在今日投资未来战场,在当下打赢未来战争。例如,随着技术层面上武器精度、射程、效能的日益提高,作战力量在空间上愈发分散,但彼此联系却愈发紧密,“分布式作战”理论由此诞生。未来,当人工智能、量子、6G等技术进一步发展,我们应大胆预测、敏锐捕捉并及时赋予“联合”作战理论新的时代内涵。“理”促“技”聚合涌现,“技”助“理”精确可靠,在研究过程中推动理技融合。一是由理向技融。不同于传统技术,自主控制、数据孪生、生物科学等新兴技术可塑性强、演进周期短,运用前沿军事理论引领技术在研究过程中有效聚合,有望实现“1+1>2”的技术群效能涌现,从而深刻影响战争形态变革。以计算机网络技术为例,该技术诞生之初仅仅是为了服务军事,而“网络中心战”理论则促进了网络泛在互联、信息实时交互、无线通信网络等技术群的发展和应用。二是由技向理融。军事理论创新需要相应技术支撑的军事实践环境。在复杂、强对抗、高不确定性的战场环境下,先进军事理论和作战概念的设计,越来越依赖运用技术手段实现精确计算、运筹分析、仿真推演和验证,以强化作战数据支撑,细化作战规则描述,确保理论问题落到技术环节不变形、不缩水,实现从思想到行动、从认知到实践的转变。以数智技术为例,通过将各类作战单元和作战要素在网络空间互联,可塑造现实场景和虚拟场景互动的全新实践环境,为军事理论的创新创造有利条件。超前部署牵引理论落地,配套方案挖掘最优效能,在转化应用上突出理技融合。新技术及其物化的武器装备一旦用于作战,就将在战役战术层面改变具体作战方法,推动作战理论向前发展。为解决军事理论研用脱节问题,应超前部署原型样机、原型系统等,把新技术、新概念试验验证作为重要演训课题,实现理论与技术的同频共振,缩短理论创新到作战能力生成的路径,加快成果转化效率。此外,武器装备既是先进科学技术的物化,也是军事理论的结晶。在体系对抗的背景下,高精尖“杀手锏”武器最优效能的发挥必须通过指挥链、杀伤链、保障链等科学设计和构建,同理论研究紧密结合,形成相应的新型作战概念。近年,外军为检验“20秒杀伤链”“海上分布式作战”等作战概念,通过高新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