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疫科考试题库及答案(二)_第1页
免疫科考试题库及答案(二)_第2页
免疫科考试题库及答案(二)_第3页
免疫科考试题库及答案(二)_第4页
免疫科考试题库及答案(二)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免疫科考试题库及答案400.有关交叉反应的描述,正确的是()A.为非特异性抗原抗体反应B.由于不同抗原分子上存在相同抗原表位所致C.对免疫学诊断结果判断没影响D.利用交叉反应进行诊断典型例子是肥达试验E.交叉反应的存在对免疫检验有害无益答案:B401.病原体感染后,血清中出现最早的特异性Ig是()A.IgGB.IgAC.IgMD.IgDE.IgE答案:C402.巯基乙醇是强还原剂,可将带有二巯键的IgM由19S降到7S的IgM,因而会减少()A.与Fc受体结合的能力B.结合补体的能力C.通过胎盘的能力D.凝集红细胞的能力E.结合抗原的能力答案:D403.关于自身红细胞凝集试验,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反应中的红细胞是未经致敏的受检者红细胞B.试剂为抗人O型红细胞单克隆抗体C.只用于检测标本中的抗体D.受检标本为全血,不需分离血清E.出现凝集者为阳性答案:C404.特异性抗体高分泌细胞的筛选方法是()A.E花环形成试验B.淋巴细胞转化试验C.酶联免疫吸附试验D.直接凝集试验E.间接凝集试验答案:C405.抗体库应用哪项除外()A.抗感染B.抗肿瘤C.标记技术D.沉淀反应E.抗原内影象答案:D406.双价抗体分子的应用哪项除外()A.免疫诊断B.肿瘤放射显像C.介导药物杀伤D.介导细胞杀伤E.介导补体的生物学活性答案:E407.关于免疫浊度测定法的描述,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透射比浊法是以抗原抗体结合形成免疫复合物引起浊度变化来推算待测标本抗原B.速率散射比浊法是以抗原和相应抗体反应形成免疫复合物的速率峰值来推算待测标本抗原的含量待测标本抗原的含量C.终点散射比浊法是以抗原和相应抗体反应一定时间,达到平衡后测定散射光值来推算的含量D.免疫浊度测定法中抗原与相应抗体反应是呈一条非直线关系E.免疫浊度测定法中抗原与相应抗体反应是呈一条直线关系答案:E408.关于特异性抗原皮肤试验,下列哪项说法不正确()A.常用的为结核菌素试验B.24~48h局部出现红肿硬结,以硬结直径大于0.5cm者为阳性反应C.若受试者从未接触过该抗原,则不会出现阳性反应D.若受试者阴性表明细胞免疫功能低下E.通常需用两种以上抗原进行皮试,综合判断结果答案:D409.Percoll分层液的主要成分是()A.聚蔗糖B.聚乙烯吡咯烷酮C.经聚乙烯吡咯烷酮处理的硅胶颗粒D.泛影葡胺E.聚乙二醇答案:C410.关于抗补体试验检测非抗原特异性CIC的描述,下列错误的是()A.原理类似于补体结合试验B.受检血清应进行56℃30分钟灭活补体C.外加豚鼠血清是定量加入外源性补体D.指示系统致敏羊红细胞溶血,表明待测血清CIC存在E.观察50%溶血终点来计算IC含量答案:D411.人-鼠嵌合抗体,正确的说法是()A.人IgGC区与鼠IgV区连接B.人IgGC区与鼠IgC区连接C.人IgGV区与鼠IgV区连接D.人IgGV区与鼠IgC区连接E.人IgAC区与鼠IgV区连接答案:A412.用兔抗人Ig抗体包被塑料平皿或细胞培养板,则吸附于亲和层析板上的细胞是()A.淋巴细胞B.T细胞C.B细胞D.NK细胞E.吞噬细胞答案:C413.既能用于标记蛋白质氨基,又能标记蛋白质醛基的活化生物素是()A.HZB.BCHZC.MPBD.BNHSE.BCNHS答案:B414.最理想的离子交换剂是()A.QAE纤维素B.DEAE纤维素C.SPAD.Sepharose4BE.QAE-Sephadex答案:E415.介导免疫抑制作用的IgFc受体是()A.FcεRⅠB.FcγRⅢC.FcγRⅡ-AD.FcγRⅡ-BE.FcγRⅠ答案:D416.纯化特异性抗体时,可采用下列哪种方法除去杂抗体()A.盐析法B.凝胶过滤法C.离子交换层析法D.免疫亲和层析法E.免疫电泳法答案:D417.超速离心法不适合用于分离纯化()A.IgGB.IgMC.C1qD.APOAE.TG答案:A418.在放射免疫测定中,已知抗体和同位素标记抗原的量一定,如果未标记的待测抗原量增多,则出现下列哪种现象()A.标记的游离抗原增加,标记的免疫复合物减少,未标记的免疫复合物增加B.标记的游离抗原增加,标记的免疫复合物减少,未标记的免疫复合物减少C.标记的游离抗原增加,标记的免疫复合物增加,未标记的免疫复合物增加D.标记的游离抗原减少,标记的免疫复合物增加,未标记的免疫复合物增加E.标记的游离抗原减少,标记的免疫复合物增加,未标记的免疫复合物减少答案:A419.既作用于T细胞又作用B细胞的特异性刺激物是()A.肿瘤抗原B.PPDC.同种异体细胞D.可溶性SPAE.EBV答案:A420.下列属免疫分子的是()A.免疫球蛋白及补体B.细胞粘附分子C.人类白细胞分化抗原D.细胞因子E.以上均是答案:E421.Ficoll分层液法离心后外周血细胞分布由上至下依次为()A.单个核细胞、血小板和血浆、粒细胞、红细胞B.血小板和血浆、粒细胞、单个核细胞、红细胞C.血小板和血浆、红细胞、单个核细胞、粒细胞D.血小板和血浆、单个核细胞、红细胞、粒细胞E.血小板和血浆、单个核细胞、分层液、粒细胞、红细胞答案:E422.3H-TdR掺入法属于()A.免疫学定性B.免疫学定量C.生物学检测D.原位杂交E.斑点杂交答案:C423.T细胞和B细胞定居的部位是()A.中枢免疫器官B.外周免疫器官C.血循环中D.骨髓E.腔上囊答案:B424.下列关于PEG比浊法的描述,错误的是()A.PEG用于沉淀蛋白质具有可逆性,对蛋白质生物活性无影响B.在pH、离子强度等条件固定时,蛋白质分子量越大,用以沉淀的PEG的浓度越小C.PEG比浊法特异性强D.不能反映小分子循环免疫复合物的情况E.受温度变化影响大,重复性差答案:C425.在抗感染过程中,补体发挥作用依次出现的途径是()A.经典途径→MBL途径→旁路途径B.旁路途径→经典途径→MBL途径C.旁路途径→MBL途径→经典途径D.经典途径→旁路途径→MBL途径E.MBL途径→经典途径→旁路途径答案:C426.能与IL-2竞争结合IL-2Rγ链的细胞因子是()A.IL-4B.IL-6C.IL-8D.IL-10E.IL-12答案:A427.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Ig以哪型增高为主()A.IgGB.IgAC.IgMD.IgEE.IgD答案:C428.下列哪一种细胞因子是以单体的形式存在()A.M-CSFB.IL-10C.IL-12D.IL-8E.TNF-β答案:D429.提呈抗原能力最强的细胞是()A.巨噬细胞B.朗格汉斯细胞C.树突状细胞D.T细胞E.B细胞答案:C430.在细胞表面粘附分子的测定中,荧光免疫方法与酶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最大区别的是()A.测定的基本原理B.标记物的不同C.基本操作步骤D.测定敏感性和特异性E.标本的处理答案:B431.关于凝集反应,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参与反应的抗原可以是红细胞、细菌或致敏颗粒B.溶液中负离子强度愈大,抗原颗粒表面Z电位愈大C.降低溶液的粘滞度可促使凝集现象出现D.增加电解质可促使凝集现象出现E.IgM类抗体出现的凝集比IgG类抗体强答案:C432.Ig恒定区的特点是()A.机体内Ig恒定区的氨基酸种类与排列顺序是相同的B.同一种属动物中,同一类别Ig分子其C区氨基酸组成及排列顺序比较恒定C.同一种属动物的H链氨基酸种类及排列顺序比较恒定D.同一种属动物的L链氨基酸种类及排列顺序比较恒定E.以上都不是答案:B433.对于血清中数种蛋白质抗原成分的分析,常可采用()A.单向扩散试验B.双向扩散试验C.免疫电泳法D.对流免疫电泳E.火箭免疫电泳答案:C434.巨噬细胞溶酶体酶的测定采用的方法是()A.硝酸铅法B.偶氮法C.溶菌酶测定D.溶菌法E.NBT还原法答案:C435.要使半抗原与载体结合具有免疫原性、半抗原分子的数目数至少要达到()A.10个以上B.15个以上C.20个以上D.50个以上E.100个以上答案:C436.在RIA检测中,结合率用B/B+F表示,其意义是()A.结合态的标记抗原与总的标记抗原之比B.结合态的标记抗原与游离的标记抗原之比C.总标记抗原与抗原抗体复合物之比D.结合态的抗原与总的抗体之比E.结合态的抗原与总的抗原之比答案:A437.制备单克隆细胞最理想的方法是()A.在一个孔里多个细胞融合再克隆B.在一个孔里多个细胞融合,筛选再克隆C.机体内免疫,筛选再克隆D.在一个孔一个瘤细胞和一个目的细胞融合,筛选再克隆E.在一个孔里一个瘤细胞加一个正常B细胞融合,再用目的抗原致敏,筛选克隆答案:B438.ABC法中的桥是指()A.生物素B.亲和素C.生物素化的抗体D.与生物素结合的酶E.三抗答案:B439.T细胞杂交瘤,可提高融合率的是()A.激活的T细胞中含有少量中性粒细胞B.激活的T细胞中含有少量B淋巴细胞C.激活的T细胞中含有少量单核细胞D.激活的T细胞中含有少量嗜酸性粒细胞E.激活的T细胞中含有少量嗜碱性粒细胞答案:C440.正常人巨噬细胞吞噬百分率为()A.15%左右B.45%左右C.63%左右D.80%左右E.85%左右答案:C441.被称为“生物导弹”的是()A.人源化抗体B.Fab段C.嵌合受体D.ScFv与某些毒素的融合蛋白E.双特异性抗体答案:D442.间接凝集试验,关于红细胞载体叙述错误的是()A.新鲜红细胞能吸多糖类抗原,吸附蛋白质能力差B.经醛化的红细胞易溶血,不可反复冻融C.红细胞醛化后吸附蛋白质能力增强D.醛化红细胞-20℃可保存1年以上E.

答案:B

443.马血清抗毒素经胃蛋白酶水解后,其免疫原性降低是因为()

A.F(ab′)2段具有双价抗体活性

B.pF′c段不能激活补体

C.pF′c段无任何生物学活性

D.pFc′不能结合FcR

E.pFc′不能通过胎盘

答案:C

444.在细胞表面粘附分子测定中,酶免疫显色测定与酶免疫化学发光测定不同的是()

A.原理不同

B.测定模式不同

C.测定步骤不同

D.酶作用的底物不同

E.上述二者均不相同

答案:D

445.正常情况下,细胞因子在血液中的含量()

A.极低

B.中等浓度

C.较高

D.有时高有时低

E.很高

答案:A

446.不受位阻效应影响,更易发挥生物素活性作用的是()

A.BCNHS

B.BCHZ

C.BHZ

D.光生物素

E.生物素脱氧核苷三磷酸

答案:A

447.亲和素-生物素化碱性磷酸酶复合物的制备是将亲和素溶液与生物素化AP按多少浓度比反应后制得()

A.1:1

B.2:1

C.3:1

D.4:1

E.5:1

答案:D

448.与免疫固定电泳最类似的沉淀试验是()

A.对流电泳

B.火箭电泳

C.免疫电泳

D.交叉免疫电泳

E.放射免疫自显影技术

答案:C

449.下列哪个不是小分子抗体()

A.Fab

B.Fv

C.ScFv

D.CH

E.VH

答案:D

450.E花环分离法是用于分离()

A.单核细胞和淋巴细胞

B.T细胞和B细胞

C.单个核细胞

D.红细胞

E.白细胞

答案:B

451.下列哪项不是细胞因子的共同特点()

A.分子量大多为10~60kD

B.多数以双体形式存在

C.具有多源性

D.化学本质一般是多肽或糖蛋白

E.具有高效性、多效性

答案:B

452.下列哪种物质表达过量与肿瘤的发展和扩散有关()

A.CD4分子

B.CD8分子

C.CD4分子变异体

D.CD8分子变异体

E.CD44分子变异体

答案:E

453.外周成熟的休止B细胞分为几个亚群()

A.CD4阴性细胞

B.CD4阳性细胞

C.B1细胞和B2细胞

D.CD8阴性细胞

E.B0细胞

答案:C

454.与放射免疫分析相比,免疫放射分析最显著特点是()

A.使用单克隆抗体

B.采用固相分离法

C.反应属于非竞争性结合

D.可以测定大分子和小分子抗原

E.灵敏度较高

答案:C

455.下列有关放射免疫分析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以放射性核素作为标记物

B.是一种定量检测技术

C.主要用于检测抗原

D.最后形成的免疫复合物中的放射性强度与标本中的待测抗原量呈正比

E.定量分析时需同时作标准管

答案:D

456.免疫电泳不能用于()

A.抗原或抗体的成分分析

B.无丙种球蛋白血症患者体液中蛋白质分析

C.多发性骨髓瘤患者体液中蛋白质分析

D.抗原蛋白定量

E.多发性骨髓瘤血清M蛋白检测和鉴定

答案:D

457.关于载体的选择,正确的是()

A.醋酸纤维膜吸附蛋白的能力强于塑料板,但对微量样品的吸附不完全

B.高分子微颗粒载体含有的基团易与抗体蛋白形成化学偶联,且结合容量大

C.塑料制品吸附蛋白分子的稳定性和均一性好

D.固相微颗粒因体积小,不易与磁性材料组合使用

E.膜载体吸附抗体蛋白一般是采用化学偶联法

答案:B

458.细胞粘附分子基因的多态性测定的验证方法是()

A.PCR-SSCP

B.PCR-RFLP

C.实时荧光PCR方法

D.PCR-直接测序法

E.时间分辨荧光免疫测定法

答案:D

459.与放射免疫分析的灵敏度成正比的是()

A.标记抗原浓度

B.未标记抗原浓度

C.标记抗原的比放射性

D.标记抗体的浓度

E.放射性核素的半衰期

答案:C

460.测定细胞内细胞因子的方法是()

A.ELISA

B.ELISPOT

C.免疫荧光法

D.Northern印迹法

E.Southern印迹法

答案:B

461.双特异性抗体的特点,说法错误的是()

A.只能同时结合两个同种抗原

B.是通过化学交联在体外构建的双价抗体分子

C.是通过对小分子抗体基因的改造修饰,使细胞直接表达的双抗体分子

D.与抗原结合敏感性高,亲和力大

E.能同时结合两种不同的抗原

答案:A

462.γδ+T细胞的特点是()

A.占T细胞的大部分

B.全部位于表皮及粘膜下

C.执行特异性免疫功能

D.可直接识别抗原分子

E.以上都不正确

答案:D

463.标记蛋白质醛基的活化生物素是()

A.BHZ

B.MPB

C.BNHS

D.生物素脱氧核苷三磷酸

E.光生物素

答案:A

464.化学发光测定法检测中性粒细胞杀菌功能的原理是()

A.中性粒细胞在吞噬经调理的金黄色葡萄球菌过程中,出现呼吸爆发,产生大量活性氧自由基,同时产生微弱的发光现象

B.中性粒细胞在吞噬经调理的抗体物质过程中,出现呼吸爆发,产生大量活性氧自由基,同时产生微弱的发光现象

C.中性粒细胞在吞噬经调理的补体物质过程中,出现呼吸爆发,产生大量活性氧自由基,同时产生微弱的发光现象

D.巨噬细胞在吞噬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