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无锡市锡山区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4月期中语文试题_第1页
江苏省无锡市锡山区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4月期中语文试题_第2页
江苏省无锡市锡山区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4月期中语文试题_第3页
江苏省无锡市锡山区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4月期中语文试题_第4页
江苏省无锡市锡山区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4月期中语文试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江苏省无锡市锡山区2024春学期期中考试初二语文2024.4分值:120分时间:120分钟一、积累与运用(25分)1.古诗文默写。(8分)古诗文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瑰宝,滋润我们干涸的心灵,点缀我们生命的星空。我们从“蒹葭萋萋,①▲”(《蒹葭》)中感受到一种朦胧、清新又神秘的意境;从“②▲,君子好逑”(《关雎》)中品读到古人歌咏美好爱情的华章;从“③▲,悠悠我思”(《诗经。郑风》)中体味到女主人公思念心中所恋的失落与惆怅;从“④▲,胡为乎泥中”(《诗经·邶风》)中感受到劳役者的满腔愤懑。古人常在诗文中表达心志,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的“⑤▲,▲”道出真挚的友情可以克服空间的阻隔,消除孤独苦闷之感;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中的“⑥▲,▲”,巧设比喻,委婉表达希望得到张丞相举荐,以在太平盛世闲居为耻而渴求从政的心愿。2.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作答。(6分)春晚之所以成为陪伴几代人的新民俗的原因,是因为春晚凝结着无数百姓的过年记忆。春晚,聚焦人民的梦想,心系人民的幸福;呈现出更加饱满的中华民族文化之魂,《碇步桥》将江南水乡女子的日常搬上舞台,极富生活情趣,那旧时清凉的风,那天边的jiǎo(①)洁的月,那溪畔的倩影,那淡淡的芬芳,在碇步桥上形成了一道永恒的风景,恬(②)静,清新,淳朴,自然。创意节目《满庭芳·国色》演绎出何谓“中国绝色”的绝唱。我们祖先从自然万物、天地四时中发现了各种色彩:从秋日成熟的朱柿中发现【丙】,从雨过天晴云破处采得【丙】,从群山的剪影采得【丙】,从清晨的天光寻得【丙】,还有舞台展现的桃红、凝脂、缃叶、群青、沉香……(1)文中①处根据拼音写汉字,文中②处根据汉字写拼音。(2分)①jiǎo▲洁②恬▲静(2)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请写出修改后的句子。(2分)(3)下列四个词语依次填入文中【丙】处,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①清雅的蓝②吉庆的红③远山如黛④东方既白A.②①③④B.②③①④C.①③②④D.①②③④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3分)A.晚会上残疾人表演的千手观音令人叹为观止。B.从燕子呢喃到荷花盛开,从鸣蝉噤声到大地沉寂,大自然年年如是,周而复始,生生不息。C.2008年5月12号那天,近9万条生命在汶川大地震中戛然而止。D、他自信这一席话委婉得体,尤其最后一段接得天衣无缝。4.下列文学常识的相关信息表述不正确的一项(▲)(3分)A.《社戏》体裁是小说,选自《呐喊》。作者是鲁迅,原名周树人。社戏就是社中每年所演的“年规戏”。B.《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又称《诗三百》,是现实主义文学的开端。按照乐曲性质分为“赋”“比”“兴”三个部分。C.《桃花源记》作者陶渊明,又名潜,字元亮,世称靖节先生,东晋著名诗人。文中“黄发”指老人,“垂髫”指三四岁至八九岁的儿童。D.《回延安》这首诗用陕北民歌“信天游”的形式写成,一个“回”字,饱含诗人的喜悦和对延安的眷恋之情。5.我校八年级开展“古诗苑漫步”综合性实践活动,请你参与。(5分)(1)根据“青青子衿,悠悠我心”这两句诗的内容和意境,请从下列选项中选择最为恰当的一项为其配乐吟诵(▲)(2分).A.《平沙落雁》——宁静抒怀B.《十面埋伏》——壮丽雄伟C.《胡笳十八拍》——委婉幽怨D.《高山流水》---清新明快(2)得意之时,用“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展现神采飞扬;悲伤之时,用“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凸显愁情……初二下期,学业压力骤增,你的好朋友李明一次次考差,萎靡不振,请你对他说一段话,并在其中引用诗歌来鼓励他。(要求:引用诗歌应为上下两句,且符合情境)(3分)二、阅读与赏析(45分)(一)名著阅读(6分)6.按要求完成题目。(1)《经典常谈序》中说:要读懂这些书,特别是经、子,得懂“小学”。这里的“小学”指的是()(2分)A.小的学问B.简易的文化知识C.文字学D.入门的学问(2)学校读书节活动正如火如荼地举行,校园小记者在八年级活动区域内进行随机采访,请你接受访问并回答问题。(4分)小记者:这位同学,你好!相信你应该读过朱自清的《经典常谈》,对经典有着自己的研读和理解。请问你最喜欢里面提到的哪部经典?请说说你的理由。同学:①▲小记者:如果是选择性阅读,你的兴趣点在哪一方面,又会选择哪些篇目来读?同学:②诗歌鉴赏(6分)怀嵩楼新开南轩与郡僚小饮①欧阳修绕郭云烟匝几重。昔人曾此感怀嵩。霜林落后山争出,野菊开时酒正浓。解带西风飘画角②,倚栏斜日照青松。会须乘兴携佳客,踏雪来看群玉峰。【注释】①此诗写于欧阳修被贬滁州期间。怀嵩楼为唐代名相李德裕被贬滁州时所建。②画角:乐器名,发声高亢。7.(1)“霜林落后山争出”中的“争”字,有何妙处?请简要分析。(3分)(2)请从虚实角度对全诗作简要赏析。(3分)(三)文言文阅读(共10分)阅读文言文选段,完成下面小题。【甲】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珮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同游者:吴武陵,龚古,余弟宗玄。隶而从者,崔氏二小生,曰怒己,曰奉壹。(选自柳宗元《小石潭记》)【乙】子瞻迁于齐安①,庐于江止。齐安无名山,而江之南武昌诸山,陂陁②蔓延,涧谷深密,每风止日出,江水伏息,子瞻杖策载酒,乘渔舟,乱流而南。以此居齐安三年,不知其久也。然将适西山,行于松柏之间,羊肠九曲,而获小平,游者至此必息。旁瞩溪谷,风云变化,林麓向背,皆效于左右。有废亭焉其遗址甚狭不足以席众客。其旁古木数十,其大皆百围千尺,不可加以斤斧。子瞻每至其下,辄睥睨终日,一旦大风雷雨,拔去其一,斥其所据,亭得以广。子瞻与客入山视之,笑曰:“兹欲以成吾亭邪?”遂相与营之。亭成,而西山之胜始具。子瞻于是最乐。昔余少年,从子瞻游。有山可登,有水可浮,子瞻未始不褰裳③先之。有得至,为之怅然移日。至其翩然独往,逍遥泉石之上,撷林卉,拾涧实,酌水而饮之,见者以为仙也。盖天下之乐无穷,而以适意为悦。方其得意,万物无以易之。及其既厌,未有不洒然自笑者也。夫孰知得失之所在?惟其无愧于中,无贵于外,而姑寓焉。此子瞻之所以有乐于是也。(选自苏辙《柴城集》,有删改)注:①齐安:黄州。当时苏轼谪黄州,苏檄谪筠州。②陂(bēi)陁(tuó):山冈。③赛裳:提起衣服。8.给画线句子断句,请你用“/”标出来。(限两处)(2分)有废亭焉其遗址甚狭不足以席众客。9.下列句中有一项加点字的意义和用法相同,你的判断是(▲)(2分)A、①不可久居②以此居齐安三年B、①怡然不动②然将适西山C.①寻向所志②林麓向背D.①及郡下②及其既厌10.请你把下面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1)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2)子瞻杖策载酒,乘渔舟,乱流而南。11.小语向你提了一个问题;【甲】【乙】两文分别是柳宗元和苏轼被贬后所作,【甲】文“心乐之”的“乐”与【乙】文“有乐于是”的“乐”,有什么不同?请你结合文章内容谈谈自己的思考。(2分)(四)阅读短文,完成后面题目。(6分)精准预测天气有多难闫志刚①人们渴望能够掌握天气变化,真正做到“未雨绸缪”,但“天有不测风云”,精准预测天气确实不是一件容易的事。②影响天气预报准确率的基本原因是大气运动自身具有随机性。大气变化是一个复杂的运动过程,充满了各种各样的可能性。对此,美国气象学家爱德华·洛伦兹有个生动的比喻:“巴西丛林的蝴蝶扇动一下翅膀,可以引起美国得克萨斯州的飓风。”这就是大家熟知的“蝴蝶效应”。在随机性的多重影响下,任何一种预测结果,都是要担风险的。人们对天气形成初始状态的观测,总是会有某些误差,而哪怕是很小的误差,也会使预测的结果大相径庭。③各种复杂地形也会给大气运动带来影响。如青藏高原地势较高,受到太阳辐射后温度上升,尤其是夏天,它便成为高空大气环流的一个热力源;当气流经过时,要么从上面越过去,并被加热,要么从旁边绕流过去,从而形成天气系统,比如西南涡等:这些使得整个大气环流形势变得十分复杂。可见错综复杂的地形地貌,也是个爱添乱的“捣蛋鬼”。④何况,不同的天气类型,预报准确率差异很大。像高温、寒潮、梅雨这些空间范围较大、时间尺度较长的天气,预报准确率就比较高。全国24小时晴雨预报和最高、最低温度预报,能够做到“八九不离十”。但有些天气发生得突然,具有很强的局部地域性特征,例如强对流天气,也就是短时间内发生的冰雹、强降雨、强霭电、龙卷风等,预报准确率就非常低。⑤在多种因素的影响下,预报的难度自然就增大了。这就如同玩拼图:如果只有8个板块,儿童也能拼出来;如果是800块,成人可以拼出来;但如果是8000万块,甚至更多,那谁也无法拼出来了。⑥不过,随着计算机的普及和数值预报手段的改进,天气预报准确率正在不断提高。英国气象局正在开发一种新的计算机模型,气象人员可以利用它发布面积仅为1平方千米地区的天气预报。不久的将来,人们可以即时获取更小区域内精确的天气信息。届时,气象学家发布温布尔登网球赛天气预报时,将不会像现在这样,只能预报温布尔登所在的伦敦西南部的天气,而可以把精确度定在比赛场地500米的范围内。(选自《人民周刊》,有删改)12.分析第③段中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2分)可见错综复杂的地形地貌,也是个爱添乱的“捣蛋鬼”。13.下列诗句描写了不同的天气,预测这两种天气类型有难有易,请运用文中相关知识分析。(4分)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苏轼《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赵师秀《约客》)阅读下面这篇文章,完成各题。(17分)仙堂戏院林清玄①仙堂戏院建成有三十多年了,它的传统还没有被忘记。那就是每场电影散戏的前十五分钟,看门的小姐会打开两扇木头大门,让那些原本只能在戏院门口探头探脑的小鬼一拥而入,看一部电影的结局。②有时候回乡,我会情不自禁地散步到仙堂戏院那一带去。戏院外等着捡戏尾的小学生,【A】他们或坐或站,聆听戏院深处传来的响声,等待那看门的小姐推开咿呀作响的老旧木门,然后就像麻雀飞入稻米成熟的田中,那么急切而聒噪。③那时,我已经是仙堂戏院的常客,天天去捡戏尾。有时贪看电影,还会在戏院前拉拉陌生,人的衣角,央求着:“阿伯,拜托带我进场。”④那时戏院不卖儿童票,小孩只要有大人带着就可以免费入场。【B】碰到凶巴巴的大人难免让我自尊心受损,但我身经百战,锲而不舍,要看的电影往往没有看不成的。偶尔运气特别坏,碰不到一个和善的大人,就向看门的小姐撒娇,“阿姨”“婢婢”不绝于口,有时也能达到目的。如今,我想起来,也不知道自己为什么当时脸皮那么厚,如果有人带我看电影,叫我唤他一串“阿公”也是情愿的。⑤那时的我爱看电影,到了如醉如痴的地步,时常到仙堂戏院门口去偷撕海报。有时月黑风高,也能偷到几张剧照。后来看特吕弗的自传电影,知道他小时候也有偷海报、偷剧照的癖好,长大后成为世界一流的大导演。想想当年和我一起偷海报的好友,如今能偶尔看看电影已经不错,不禁大有沧海桑田之叹。⑥好景总是不常,有一阵子不知电影为何没落,仙堂戏院开始“绑”给戏班子演歌仔戏和布袋戏。这些戏班一绑就是一个月,遇到好戏也有连演三个月的,一直演到大家看腻为止。但我是不挑戏的,不管是歌仔戏、布袋戏,或是新兴的剧,我仍然日日报到,从不缺席。我还常常逃课前往,最惨的一次是学校的月考我也没有参加,屁股被打得肿到一星期在椅子上都坐不住,但我还是每天站在最后一排看。歌仔戏、布袋戏虽好,然而仙堂戏院不再放电影总是美中不足的事,世界因此单调了不少。⑦上初中的时候,是仙堂戏院最没落的时期,这时有了彩色电视机,而且颇有家家买电视机的趋势。乡人要看的歌仔戏、布袋戏,电视里都有。要看的电影还不如连续剧吸引人,何况电视节目还是免费的——这一点对勤俭的乡下人最重要。为此,仙堂戏院失去了它的观众,戏院的售票小姐常闲得拍苍蝇打发时间,老板只好另谋出路。⑧到我离开小镇的时候,仙堂戏院一直经历着惨淡的时光。幸而几年以后,观众发现,电视中的节目千篇一律,其实也和歌舞团差不多,又纷纷回到仙堂戏院的座位上看“奥斯卡金像奖”或“金马奖”的获奖电影----对仙堂戏院来说,也算是天无绝人之路。到这时,捡戏尾的小学生才有机会重进戏院。⑨三十几年过去了,仙堂戏院的外貌变了,竹子做的长条凳被沙发椅取代,铁皮屋顶成了用钢筋混凝土筑成的天花板,铁铸的大门代替咿呀作响的木门。它的许多历史痕迹都被抹去了。最好的两个传统被留了下来:一是容许小孩子去捡戏尾,二是失窃海报、剧照不予追究。三十年过去了,人情味还留着芬芳。⑩我至今爱看电影、爱看戏,总希望每部戏都有圆满的结局,可以说是从仙堂戏院开始的。而且我相信这种传统一直保留下来,总有一天,吾乡说不定也会出现一个特吕弗,那时即使丢掉万张海报的代价也都有了回报——这也是我对仙堂戏院一个乐观期待。14.跟随作者的记忆,追寻戏院变迁史,完成思维导图。(3分)15.文章的语言充满趣味,请与比照材料进行对比,说说原句好在哪里。(4分)典型原句比照材料我的看法【A】他们或坐或站,聆听戏院深处传来的响声,等待那看门的小姐推开咿呀作响的老旧木门,然后就像麻雀飞入稻米成熟的田中,那么急切而聒噪。他们或坐或站,聆听戏院深处传来的响声,等待那看门的小姐推开老旧木门,进入戏院。①______▲【B】碰到凶巴巴的大人难兔让我自尊心受损,但我身经百战,锲而不舍,要看的电影往往没有看不成的。碰到凶巴巴的大人难免让我自尊心受损,但我不放弃,要看的电影往往没有看不成的。②______▲16.小包与小场研读本文时产生了一些争议,请你补全对话。(4分)小包:本文以电影为主线,第⑥段写歌仔戏和布袋戏纯属多余,应删去。你觉得呢?小场:我觉得不能删,因为(1)▲小包:哦,我明白了,难怪作者会有“沧海桑田之叹”,我觉得作者是在叹(2)17.结合选文和选自《社戏》的链接材料,谈谈两文在情感上的异同。(6分)【链接材料】真的,一直到现在,我实在再没有吃到那夜似的好豆,----也不再看到那夜似的好戏了。三、作文(50分)18.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作文。鲁迅先生在《社戏》结尾写道;“真的,一直到现在,我实在再没有吃到那夜似的好豆,——也不再看到那夜似的好戏了。”时光的流逝,世事的变迁,让我们的生活里有太多的“再也没有”。“再也没有”,也许是一份不再拥有的遗憾,也许更是一种成长中的美好,“再也没有”里,有对往事的追念;有对现实的感怀,也有对未来的期盼……请以“再也没有”为题,写一篇文章。要求:①除诗歌外,文体不限。不少于600字。②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参考答案1.(8分)略2.(6分)(1)(2分)皎tián(2)(2分)春晚之所以成为陪伴几代人的新民俗,是因为春晚凝结着无数百姓的过年记忆。(3)(2分)A3.(3分)C4.(3分)B5.(1)(2分)C(2)(3分)示例:李明同学,你的考试成绩不理想,我能理解你的伤心与不甘。你知道霍金的故事吗?小时候他也是默默无闻的,可是他最终成为了物理界大师。其实最重要的是要调整好自己的心态,要乐观自信,坚信“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我看好你!6.(2分)(1)C(2)①示例:小记者,你好!我最喜欢的经典是《诗经》,里面的诗歌内容丰富,反映了劳动与爱情、战争与徭役等古时的社会风貌,让我了解到古代人们的生活,也更激发了我学习诗歌的兴趣。我最喜欢的经典是《论语》,书中记录的关于教育、文学、哲学以及立身处世等的道理等语句给我极大的启发和教育,引导我成为一个有坚定志向、努力学习、善于自省的人。(2分)②示例:我喜欢汉字文化,选择《说文解字》篇。(我喜欢古典诗歌,选择《诗经》篇、《辞赋》篇、《诗》篇)(我喜欢历史,选会择《春秋》篇、《战国策》、《史记》和《汉书》。(2分)7.(1)示例一:“争”,运用拟人手法,赋予群山以人的情态,生动描绘出深秋霜林木落、景象萧疏,而群山仿佛争先恐后出现的画面,表现了诗人昂扬向上、傲岸不屈的精神。示例二:“争”,化静为动,把静止的群山写活了,生动描绘出深秋霜林木落、景象萧疏,而群山仿佛争先恐后出现的画面,表现了诗人昂扬向上、傲岸不屈的精神。(3分)(2)前三联是实写,最后一联是虚写。实写轩中与郡僚小饮之事和眼前深秋景物,虚写来日携客踏雪看群峰的场景。表达了诗人从容面对政治风雨的潇洒和从容。(3分)8.有废亭焉/其遗址甚狭/不足以席众客。(2分)9.D(2分)10.(1)溪岸的形状像狗的牙齿那样交错不齐,不知道它的源头在哪里。(2分)(2)子瞻就拄着拐杖,带着美酒,乘坐渔船,横渡长江,直奔南山而来。(2分)11.【甲】文先写游小石潭记的欢乐,但是环境的静使得作者心中的凄凉无处安放,形成了从“乐”到“忧”的变化。【乙】文中苏轼的乐,是在被贬之后,寄情于山水的豁达与开朗心境。(2分)12.用“捣蛋鬼”作比,生动形象地说明了错综复杂的地形地貌使大气环流形势变得十分复杂,给准确预报天气增大了难度。(2分)13.苏轼的诗句描写的是暴雨天气,因为暴雨发生得突然,具有很强的局部地域性特征,所以预测较困难。赵师秀的诗句描写的是梅雨天气,因为梅雨天气空间范围较大、时间尺度较长,所以预测较容易。(4分)

14.A:兴盛期/旺盛期/繁荣期B:喜悦、庆幸C:戏院大变样,传统被保留(3分)15.①原句使用拟声词“咿呀”作响突出了木门年代之久之旧,并用比喻的手法生动写出孩子们进入戏院的急切和聒噪之态,体现对电影的痴迷。(2分)②原句活用成语,“身经百战”“锲而不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