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初三历史复习资料_第1页
苏教版初三历史复习资料_第2页
苏教版初三历史复习资料_第3页
苏教版初三历史复习资料_第4页
苏教版初三历史复习资料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PAGE4初三历史考试复习资料一、文艺复兴——“人的发现”*时间及地点:①14世纪前后,开始于意大利;②15至16世纪,扩展到欧洲其他地方。*根本原因:意大利资本主义经济萌芽的产生和发展(经济基础)。*实质:资产阶级思想解放运动(新兴的资产阶级文化)。*特点:借古典文化宣传。*指导思想:人文主义(要求以人为中心,而不是以神为中心;提倡发扬人的个性,追求人在现实生活中的幸福)。*代表人物及其作品:①文艺复兴的先驱——但丁(意大利),代表作:长诗《神曲》;②文艺复兴的艺术家——达•芬奇(意大利),代表作:《蒙娜丽莎》《最后的晚餐》;③文艺复兴的文学巨匠——莎士比亚(英国),代表作:《罗密欧和朱丽叶》《哈姆雷特》。*意义:文艺复兴摧毁了欧洲中世纪教会的精神独裁,推动了欧洲文化思想领域的繁荣,为欧洲资本主义社会的产生奠定了思想文化基础,有力地推动了西欧社会由封建制度向资本主义制度的过渡。二、新航路的开辟(始于15世纪)——“地理大发现”“世界的发现”*原因:①根本原因:资本主义经济萌芽,商品经济活跃,要求扩大市场;②其它原因:《马可•波罗行纪》、造船技术进步、地圆学说流行、指南针得到广泛应用、某些欧洲人想发财。*过程:①迪亚士:葡萄牙资助,1487~1488年,绕过非洲最南端,并发现好望角,开辟了从欧洲到达印度洋的航路;②哥伦布:西班牙资助,1492年,到达美洲的古巴、海地等地,开辟了通往美洲的航路;③达•伽马:葡萄牙资助,1497~1498年,到达印度,开辟了欧洲从海上直通印度大陆的新航路;④麦哲伦:西班牙资助,1519~1522年,完成了穿越大西洋、太平洋、印度洋,再返回欧洲的环球航行。*影响:①从欧洲到亚洲、美洲和非洲等地的交通往来日益密切,世界开始连成一个整体;②欧洲大西洋沿岸工商业经济繁荣起来,促进了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③为殖民掠夺开辟道路,进行原始资本积累,建立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给亚、非、拉各洲带去灾难。第11课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共和——独裁——复辟——妥协)(标志着世界近代史的开端)一、“君权神授”下的英国——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时间:1640年~1688年)*根本原因:斯图亚特王朝的专制统治严重阻碍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导火线:苏格兰人民起义(1640年)。*开始的标志:长期关闭的议会重新开会(1640年)。*领导阶级:资产阶级、新贵族。*领导人物:克伦威尔。*任务:推翻封建专制统治,发展资本主义。*重要战役:纳西比战役(1645年6月)。*特点:曲折性,不彻底性。*结果:建立起君主立宪制的资产阶级专政。二、查理一世命丧断头台——1649年,查理一世被送上断头台,英国成立共和国,克伦威尔担任“护国主”三、《权利法案》的颁布(英国议会)*查理二世复辟(1660年),进行了疯狂的反攻倒算。*1688年,资产阶级和新贵族发动宫廷政变(“光荣革命”),推翻了专制统治,另立新的国王。*①时间:1689年;②目的:为了限制国王的权利;③内容:规定不经议会的批准,国王不能征税(财政权),也不能在和平时期维持常备军(军权);同时,还规定国王既不能随意废除法律,也不能停止法律的执行(立法权)。*意义:⑴以法律形式对国王的权利进行了明确的制约;⑵君主立宪制的资产阶级统治开始确立起来。四、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意义:英国资产阶级通过革命推翻了封建君主专制,确立了自己的统治地位,为发展资本主义扫清了道路,推动了世界历史进程。第12课美国的诞生一、英属北美殖民地的发展*北美13个殖民地的居民:美洲土著印第安人、英国及欧洲其他国家的移民、非洲黑人奴隶。*北部:资本主义工商业(如造船业);中部:盛产粮食(如小麦、玉米);南部:种植园盛行(如稻米、烟草、棉花)。二、美国独立战争(时间:1775年~1783年)(既是民族解放运动,又是资产阶级革命)*美国独立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英国的殖民统治严重阻碍了北美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任务:脱离英国独立,发展资本主义。*领导阶级:资产阶级和种植园主阶级。*导火线:1773年,波士顿倾茶事件。*开始:1775年4月,来克星顿枪声。*建军(大陆会议):1775年5月,华盛顿被任命为大陆军总司令。*建国:1776年7月4日,《独立宣言》的发表。*转折:1777年,萨拉托加战役。*胜利:1781年,约克镇英军投降。*胜利原因:战争的正义性,人民群众积极参战,有利的国际缓助,大陆军的顽强作战,华盛顿的英明指导。*和约:1783年,英、美签订《巴黎和约》,英国承认美国独立。*结果:建立了联邦制的资产阶级共和国(联邦政府)。三、《独立宣言》的发表及美国1787年宪法*独立宣言的发表(时间:1776年7月4日,大陆会议)意义:①宣言痛斥了英国国王对殖民地的暴政,宣布一切人生而平等,人们有生存、自由和追求幸福等不可转让的权利;②宣言同时宣告北美13个殖民地脱离英国独立,美利坚合众国——美国诞生了。*1787年宪法的制定——联邦政府成立:1787年,美国制定了宪法。宪法确立美国是一个联邦制国家,规定总统既是国家元首,又是政府首脑,享有行政权;国会和最高法院分别掌握国家的立法和司法大权。四、美国独立战争的意义:美国独立战争结束了英国的殖民统治,实现了国家的独立,确立了比较民主的资产阶级政治体制,有利于美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对以后欧洲和拉丁美洲的革命也起了推动作用。第13课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帝国一、法国大革命(时间:1789年~1794年)*根本原因:波旁王朝的封建专制统治严重阻碍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任务:推翻封建专制统治,发展资本主义。*领导阶级:资产阶级。*代表人物:罗伯斯庇尔。一、英国的宪章运动(时间:1836年~1848年)*背景:随着工业革命的发展,资产阶级越来越富有,工人待遇却很差。广大工人为改善劳动和生活条件、提高政治地位积极进行斗争。*政治纲领:《人民宪章》。*中心内容:工人们要求取得普选权,以便有机会参与国家的管理。*性质:是世界上第一次群众性的、政治性的无产阶级革命运动。*结果:失败(缺乏科学理论的指导)。*历史意义:为马克思主义的诞生提供了实践经验。二、马克思主义的诞生*产生条件:①国际工人运动、无产阶级的发展为社会主义的诞生提供了政治基础;②马克思、恩格斯结合工人运动实践,不断总结经验;③汲取前人的精华(德国的古典哲学,英国的政治经济学,法国的空想社会主义)。*马克思主义的主要内容: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共产党宣言》(1848年)(第一部较为完整而系统地阐述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理的伟大著作)①内容:《共产党宣言》分析了阶级斗争在阶级社会历史发展中的作用,揭示了资本主义必然要被社会主义代替的客观规律,号召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为获得自己的解放而斗争。②影响:1848年《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从此,在科学理论的指导下,国际工人运动进入一个新的历史时期。三、巴黎公社(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政权)*背景:1870年,法国同普鲁士发生战争。法国战败,普军兵临巴黎城下。资产阶级政府对外屈膝投降,对内准备镇压人民。*经过:①1871年3月,政府军队同巴黎市民武装——国民自卫军发生冲突,导致巴黎工人起义爆发;②不久,人民选举产生了自己的政权——巴黎公社;③5月21日至28日,公社战士同攻入巴黎城内的敌人展开了激烈的巷战,这就是著名的“五月流血周”。*意义:巴黎公社是无产阶级建立政权的第一次伟大尝试,公社战士在强大敌人面前表现出的大无畏精神永远激励着后人。*《国际歌》(作词:欧仁•鲍狄埃;作曲:狄盖特)(为了纪念公社、鼓励无产阶级的斗争)第18课美国南北战争(1861年4月~1865年4月)——美国历史上第二次资产阶级革命一、战争的爆发(时间:1861年4月)*根本原因:南(种植园经济)北(资本主义工业)两种经济制度不可调和。*矛盾的表现:①关税问题;②劳动力不足;③在西部新增的土地上是否实行奴隶制。*矛盾焦点:奴隶制的废存。*导火线:1861年3月,林肯当选美国第十六任总统。二、北方的胜利*战争经过:①1861年3月,南方十一个州脱离联邦,组成“南部联盟”;②1861年4月,南方军队挑起内战;③1862年9月,林肯颁布《解放黑人奴隶宣言》(规定从1863年元旦起,废除叛乱各州的奴隶制,并允许奴隶作为自由人参加北方军队),之前还颁布了《宅地法》,战争出现重大转折;④1865年4月,北方军队攻占“南部联盟”的“首都”里士满,取得战争的胜利。*南北战争结束后不久,林肯在剧院被拥护奴隶制的狂热分子刺杀。三、战争初期南方取得胜利的原因答:①南方对战争已准备很久;②南方有强大的后盾——英国支持;③南方将领具有较强的军事指挥能力,有作战经验;军队在装备上和组织上都比较好。四、在美国南北战争中,北方能够最终获胜的原因答:①北方实力雄厚,在经济方面、军队人数方面、军事力量方面、交通运输方面占优势;②美国政府颁布了《解放黑人奴隶宣言》和《宅地法》。五、美国内战的意义:南北战争是美国历史上的第二次资产阶级革命。经过这场战争,美国废除了奴隶制度,扫清了资本主义发展的又一大障碍,为以后经济的迅速发展创造了条件。第19课俄国、日本的历史转折(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一、俄国废除农奴制——1861年改革(农奴制改革)*根本原因:农奴制严重阻碍了俄国资本主义工业的发展。*目的:为了挽救统治危机,巩固贵族统治。*前提:不损害地主的利益。*过程:1861年,沙皇亚历山大二世进行废除奴隶制的改革,签署废除农奴制的法令。*内容:法令规定,农奴在法律上是“自由人”;地主再也不许买卖农奴和干涉他们的生活;农奴在获得“解放”时,可以得到一块份地,但他们必须出钱赎买这块份地。(“解放”农奴;收取份地赎金)(维护地主阶级利益)*意义:1861年改革,是沙皇自上而下实行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有利于资本主义的发展。这次改革虽然留下了大量封建残余,但加快了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是俄国近代史上的重大转折点。二、日本明治维新(时间:1868年)(此时中国正在进行洋务运动)(与此性质相同的还有中国的戊戌变法)*背景:①闭关锁国、落后的封建国家,天皇大权旁落,幕府将军掌握实权;②1853年西方势力入侵,激化了国内矛盾;③一部分中下级武士开始接受西方先进技术和思想,主张以武力推翻幕府的统治,并取得成功。(或:①内:闭关锁国、落后的封建国家;②外:美国叩关(“黑船”事件,1853年)。)*倒幕运动(时间:1868年)主力军:中下级武士。*内容:政治方面,“废藩置县”,加强中央集权;经济方面,允许土地买卖,引进西方技术,鼓励发展近代工业;社会生活方面,提倡“文明开化”,即向欧美学习,努力发展教育。*性质: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