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440新闻与传播专业基础》专业硕士历年考研真题_第1页
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440新闻与传播专业基础》专业硕士历年考研真题_第2页
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440新闻与传播专业基础》专业硕士历年考研真题_第3页
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440新闻与传播专业基础》专业硕士历年考研真题_第4页
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440新闻与传播专业基础》专业硕士历年考研真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5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目录

2011年中国人民大学440新闻与传播

专业基础[专业硕士]考研真题及详解

2012年中国人民大学440新闻与传播

专业基础[专业硕士]考研真题及详解

2013年中国人民大学440新闻与传播

专业基础[专业硕士]考研真题及详解

[视频讲解]

2014年中国人民大学440新闻与传播

专业基础[专业硕士]考研真题及详解

[视频讲解]

2015年中国人民大学440新闻与传播

专业基础[专业硕士]考研真题及详解

[视频讲解]

2016年中国人民大学440新闻与传播

专业基础[专业硕士]考研真题及详解

2017年中国人民大学440新闻与传播

专业基础[专业硕士]考研真题及详解

2018年中国人民大学440新闻与传播

专业基础[专业硕士]考研真题及详解

2011年中国人民大学440新闻与传播专业基础[专业硕士]考研真题及

详解

中国人民大学2011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

考试科目:440新闻与传播专业基础

一、名词解释(每题8分,共40分)

1公共领域

2新闻传播职业规范

3史量才之死

4读卖新闻

5整合营销传播

二、简答题(每题15分,共60分)

1简述新闻客观性。

2简述1956年人民日报改版基本情况与影响。

3简述预估受众、实测受众、实际受众的含义。

4简述网络意见领袖的特征。

三、论述题(每题25分,共50分)

1论述虚假新闻表现形式及治理新闻失实的有效手段。

2结合新媒介技术的发展分析“媒介是人的延伸”。

参考答案:

中国人民大学2011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

考试科目:440新闻与传播专业基础

一、名词解释(每题8分,共40分)

1公共领域

答:公共领域是一种概念上的、存在于社会中的“空间”,这种空间位

于私人生活领域以及倡导自身目标的机构与组织之外。在这个空间

中,存在导致民意形成的公共联系和公共辩论,这些又可以导致政治

运动和政党的形成,以监督私人利益。德国哲学家和社会学家哈贝马

斯对这一概念进行系统的研究,并出版《公共领域的结构转型》一

书。哈贝马斯理论的重点不是这个理想的公共领域本身,而是研究这

样一个理想的公共领域是如何在资本主义制度成熟后蜕变为一个由政

治经济精英和商业化的现代大众媒体所控制和管制的领域,即公共领

域的结构转型。现在,媒介可能是公共领域的主要机构,而公共领域

的品质则有赖于媒介的品质而定。就极端方面而言,特定的媒介结构

倾向,包括集中、商业化与全球化,都会对公共领域产生危害。

2新闻传播职业规范

答:新闻传播职业规范,是指新闻工作者在长期的职业实践中形成的

调整和处理新闻机构内外相互关系的行为规范或准则。一般以“记者守

则”“新闻道德规约”“记者信条”等形式规定新闻从业人员应有的品

格、思想与作风,以调整和处理新闻机构内外的各种复杂关系。其内

容大致有社会责任、指导思想、品德修养、立场态度、工作作风、社

会公德等,包括职业理念,职业态度,职业纪律,职业责任四个基本

方面。

3史量才之死

答:史量才之死是指中国报业的先驱者之一史量才因为所办的《申

报》在九一八事变后敢于直言,招致国民党当局的不满,1934年11

月13日在由杭州返回上海的途中被谋杀的事件。史量才从1912年接

办《申报》后,苦心经营,使《申报》成为国内著名的资产阶级大

报。九一八事变后,民族危亡的严酷事实和救亡运动的爱国激情,使

他认清蒋介石对日妥协和“攘外必先安内”政策的危害,毅然赞同团结

抗日的主张。史量才和《申报》作出一些果断举动,《申报》的改革

及其对国民党政府的公开批评,遭到国民党的嫉恨,蒋介石亲自下

令,派特务枪杀史量才。1934年11月13日下午,史量才偕夫人、儿

子由杭州乘自备汽车回上海,行至海宁县翁家埠附近时遭特务枪击,

史量才当场身亡。

4读卖新闻

答:《读卖新闻》是日本也是世界上发行量最大的一份报纸。1874

年创刊于东京,创办人子安峻、本野盛享、柴田昌吉,该报初为隔日

刊,只发行200份,半年后改为日刊,发行量猛增至一万份,居东京

各报发行份数之首。以市民和中小企业主为读者对象,大量刊登文学

作品,使该报以“文学报”的特质身价倍增。1950年起实行股份公司

制,国内设有四个分社,国外有三个总局,有早晚刊,在纽约发行卫

星版。1991年7月8日,读卖新闻社长渡边恒雄提出“贩卖第一主

义”。他认为,纵使报纸办得再好,如果仅重视编采、轻视售卖流通,

报馆的基盘迟早会土崩瓦解。1994年元旦,渡边恒雄主张以“自由主

义”“国际主义”和“人间主义”(人本思想),取代1946年提出的不偏

不倚的“真实、公平、友爱”理念。2002年7月1日,成立“读卖集

团”包括《中央公论》杂志、巨人棒球队和日本电视放送网等。

5整合营销传播

答:整合营销传播是指统筹运用各种传播方式并加以最佳组合,以特

定的目标群体为传播对象,传送基本一致的营销信息,促进联系和沟

通的系统传播活动。整合营销传播理论20世纪90年代初首先在美国

提出。整合营销传播理论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的整合营销传播,

是指把它作为协调和管理广告、公共关系、人员推销、直接营销等营

销工具,保持企业信息一致的一种途径和方法。广义的整合营销传

播,是指建立关系,借助各种媒体或接触方式,与员工、顾客、利益

相关者以及普通公众建立建设性的关系,建立和加强他们之间的互利

关系。

二、简答题(每题15分,共60分)

1简述新闻客观性。

答:(1)新闻客观性的概念

新闻的客观性是新闻最重要的专业概念之一。西方国家把客观性原则

作为新闻媒介遵循的重要信条之一,它不仅是新闻工作的一种专业规

范,也是主要的新闻专业理念。新闻客观性具有以下两层意思:

①内容必须真实,即新闻报道所描述的对象必须具有客观实在性,不

能无中生有、凭空捏造。

②表述必须客观,报道者一般不宜直接在新闻中站出来发言,而主要

是“用事实说话”,即寓情寓理于事实的筛选、内容的编排、版面的处

理之中。客观性不是客观主义,它对于新闻事实的见解,主要通过客

观的叙述形式,凭借事实本身的逻辑表现出来。

(2)新闻客观性的内涵和要求

①新闻传播的客观性不仅仅指向主体对客观事实的符合,还意味着新

闻传播主体的理性互动,即超越对事实的单面符合和个体理性能力的

片面限制而达到“综合理性”。新闻客观性包含着动态地呈现客观事实

的理性过程,除准确、公正、多面地报道之外,还深入事实,通过理

性的解说道出真相。

②就内容而言,新闻传播的事实,必须是客观存在或客观上正在发生

与发展的事实。这种事实是一种实在物,是经过变动后出现的相对稳

定的产物,或是正在变动过程中的事物,以及变化中呈现的各种状

态,还可以是即将要出现变动的事物。在新闻传播实践中,为了显示

所报道事实的客观性,常常采用交代新闻来源、说明陈述事实的出

处、忠实地叙述事实发生演变的经过、详尽地描述相关事件的细节、

不厌其烦地引证大量资料、提供多种第一手材料等方法。

③就形式而言,新闻的客观性要求通过新闻事实的客观叙述等手段,

运用事实的自身逻辑力量显现新闻传播的倾向性,即作者的立场观点

不是通过作者自己的直接讲话,而是依靠事实的客观陈述表达出来。

报道者应善于寓褒贬于客观叙述之中,而不随意加以主观的解释。在

新闻实践中,客观性的形式上的要求,常令报道者置身事实的背后,

隐匿自己的观点,更不直接出面讲话,而是通过对能够表明自己看法

的事实的精心选择,让事实自己“诉说”观点与见解,间接表达报道者

的倾向性。

(3)新闻客观性的意义

①客观性是新闻传播真理的基本方式,因为真理都是客观的。新闻报

道的客观性和主观倾向绝然对立,怀疑或反对客观性必然导致对事实

的歪曲。

②人们获取正确认识的源泉是客观世界,新闻的客观性是受众认识生

活的最有效的途径。新闻的表达虽然具有主观色彩,但它的内容来自

客观,客观报道能够促进人们对客观事实的正确认识。报道是对客观

事实的反映,媒体能坚持新闻的客观性,就基本能够反映客观世界的

面貌。

③新闻的客观性能够保证新闻的真实性,是新闻真理性的基本标志。

客观性是新闻报道做到真实、全面、准确的前提条件,只有客观,才

能接近事实,只有不断接近并揭示事实,才能得到真实。在这个过程

中,全面和准确才得以存在,新闻的价值和意义才得以体现。

2简述1956年人民日报改版基本情况与影响。

答:(1)1956年人民日报改版的基本情况

①《人民日报》改版的背景。

1956年,新中国三大改造基本完成,“双百”方针提出,刘少奇对新

闻工作做重要讲话,强调新闻报道要从教条主义、党八股中解脱出

来,不盲从迷信,要独立思考。由此为即将到来的社会主义新闻改革

确定了指导方针。1956年4月后,一场以改版为中心的新闻工作改革

运动在人民日报社内兴起。

②改版发扬“全党办报”的传统。

《人民日报》改革首先取得党中央的领导,由胡乔木直接负责,而后

进一步发动广大读者参与。1956年4月,《人民日报》编辑部召开新

闻工作改革动员大会,中共中央书记处书记胡乔木在会上传达中央意

图,《人民日报》的改版工作开始起步。报社发动全体人员检查工

作,并采用派专人进行个别访问、召开小型座谈会、个别写信和发公

开信等方式,向各省委、市委、中央有关部门、县以上的报纸编辑部

和各界读者征求意见与建议。5月15日,《人民日报》向中央报送了

改版报告,5月17日中央负责同志批复“同意”《人民日报》实行改

版。

③编辑部全体人员开展报纸工作讨论,解放思想,落实措施。

经过讨论,提出改进新闻、社论、理论宣传、版面编排、美术作品等

各个环节的具体意见方案。报社制定改版准备工作计划,建立“七人小

组”具体负责实施改版。七人小组确定八个专门小组,分别从八个方

面,即改进文章、改进新闻、改进版面、加强文字加工和加速稿件处

理、消灭错误、提高报纸印刷和制版质量、总结国内报纸经验、总结

国外报纸经验,提出改进方案。6月20日,《人民日报》将制定好的

改版方案上报中共中央。

④发表改版社论,公开改版意见,改版工作全面展开。

7月1日,《人民日报》发表改版社论《致读者》,正式宣告改版。社

论提出三个方面的改进意见:①扩大报道范围,尽量满足读者多方面

的要求。②开展自由讨论。社论指出,报纸是社会的言论机关,有许

多问题需要在群众性的讨论中逐渐得到答案。希望读者注意,报纸上

的文章并不一定都代表编辑部的意见,这种情形是正常的。③改进文

风,报纸上的文章力求言之有物,言之成理,言之成章。

⑤《人民日报》的具体改版措施。

改版后,由4个版增加到8个版,版面安排也相应做调整,第1版仍为

要闻版,第2、3版为国内经济版,第4版为国内政治版,第5、6版为

国际版,第7版是学术文化版,第8版上、下半部分分别为副刊和广告

版。报纸新闻量增多,经济新闻占据主要地位。新闻报道的题材变得

广泛,开始提倡报道社会生活中的新闻,探讨解决生活中的问题,更

加关心和贴近读者的生活。言论明显改进。副刊与通联工作进一步加

强。创办文学性副刊,编发群众来信。版面处理也十分生动活泼,将

新闻、言论、图片有机组合,还不时推出组合式新闻等各种报道形

式。

(2)1956年人民日报改版的影响

①1956年兴起的以《人民日报》为典型的我国新闻工作的改革,是建

国以来新闻界的一件大事。这次改革历时一年多,从中国的实际情况

出发,注重满足人民群众的需求,为办好我国社会主义新闻事业开辟

了新的道路,具有深远的意义和影响。

②广大新闻工作者的新闻观念得到了更新和解放。

这次改革冲破教条主义思想的束缚,破除盲从迷信之风,使新闻工作

者认识到对于苏联新闻工作经验要有分析地加以借鉴,择其善者而从

之,其不善者则不盲从。对于国内外资产阶级的一些办报经验,不能

够简单地全盘否定,可以批判地接受其有用的成分,取其精华,弃其

糟粕。

③广大新闻工作者明确要办好我国社会主义新闻事业,必须从中国的

实际情况出发。

认真进行研究总结,继承中国新闻事业的优良传统与经验,并在此基

础上进一步创新改革,使新闻事业的社会主义内容与中国的民族形式

相结合。

④全国各级党报也引以为榜样,相继进行探索与改革。

其他非党的人民报纸也对此进行有益的探索与尝试。《文汇报》《光

明日报》《新民报》《大公报》等大报也在如何办成一张社会主义中

国报纸的大方向下,各自肯定和发挥其独具的传统优势,办出自身应

有的特色。各家报纸竞相变革,形成竞赛,从而呈现出一派百花齐放

的盛景。

⑤这次改革受到了广大读者的欢迎与支持。

读者对于报纸改革的欢迎与支持,带来报纸发行量、特别是自费订阅

部分的大幅度增加。从1956年10月1日开始,机关、团体等单位中私

人需要的报刊实行自费订阅之后,报刊的发行量不但没有减少,反而

有所增加。

3简述预估受众、实测受众、实际受众的含义。

答:媒介受众可分为:预估受众、实测受众和实际受众。

(1)预估受众

预估受众,又称预期受众,是指传播者凭经验、直觉及粗疏的评估而

预期的受众。它在传播者的意识或潜意识里“作为假想读者的肖像”出

现,影响或参与信息的编码和播报。辨识预估受众或根据经验,或采

用个别访谈和召开座谈会的方法,操作简单,成本较低。预估受众由

于受传播者认知基模和主观感情等的影响,其与实际传播受众的差距

最大。同现实受众相比,预期受众最先参与信息作品的预构、即构与

创造,提前在想象和虚设的国度里完成同传播者的对话、争辩与交

流,并同原始素材一起融入信息作品的复杂构成之中。

(2)实测受众

实测受众是指研究者靠自身或委托专业调查机构遵照科学的调查研究

程序测量出来的受众。一般而言,实测受众小于或等于实际受众。辨

识实测受众成本较高,但由于科学方法的采用,实测受众与实际受众

的差距大为缩小。如果将受众抽样调查变为普查,并尽可能降低受众

在调查中提供虚假信息的可能,如采用更便捷地监测被调查者收视情

况的设备,实测受众会逼近实际受众。总体来看,实测受众的信息对

媒体经营者和研究者而言,尽管非最优选择,但其成果却最能满足其

调研的需求。

(3)实际受众

实际受众,又称现实受众,是指现实环境中真正消费媒介产品或服务

的受众。现实受众很少直接介入信息作品的预构、即构和初期编码。

当媒介产品通过传播渠道呈献给受众后,实际受众会参与对作品的传

播与扩散,参与同传播者的后续对话和沟通,参与对符号意义的挖掘

和创造。完整测量与调查实际受众可能性为零。因此,在研究中只能

利用科学的调查方法,通过实测受众来代表实际受众的情况,从而对

传播者的传播行为进行指导。

4简述网络意见领袖的特征。

答:(1)意见领袖的概念

意见领袖是拉扎斯菲尔德等人在两级传播论中提出的一个重要概念,

它是指人群中那些首先或较多接触大众传播信息,并将经过自己再加

工后的信息传播给其他人的人。意见领袖介入传播过程,加快了信息

传播进程并扩大了传播信息的影响。其特点具体如下:

①与被影响者一般处于平等关系而非上下级关系。

②并不集中于特定的群体或阶层,而是均匀地分布于社会上任何群体

和阶层中。

③其影响力一般分为“单一型”和“综合型”。

④社交范围广,拥有较多的信息渠道,对大众传播的接触频度高、接

触量大。

(2)网络意见领袖的特征

根植于互联网络虚拟平台的意见领袖,既具有传统社会意见领袖的本

质特征,即选择性地传播有利于自己观点的信息,通过提供建议和观

点影响他人,又因为其不同于现实社会的特殊生存环境,而具有一些

不同的特点。

①网络意见领袖与受其影响者处于同一群体并拥有共同的兴趣爱好。

与传统社会意见领袖一样,网络意见领袖与受其影响者处于同一群体

并拥有共同的兴趣爱好。不同的是,他们所属的同一群体是存在于网

络社会的虚拟群体,这些群体是基于共同兴趣而建立。共同兴趣是意

见领袖与受其影响者之间产生联系的基础,也是意见领袖发挥个人影

响力的前提。而同一群体的身份使意见领袖的意见和观点更具说服

力,更易获得群体成员的信赖和尊重。

②网络意见领袖与受其影响者之间的关系缺乏稳定性。

网络意见领袖与受影响者之间的关系建立则是依靠双方持续对某一共

同内容的关注以及受影响者对自己所推崇的意见领袖及其言论的关

注。受影响者对意见领袖的尊重和认可完全源自意见领袖在互联网平

台的真知灼见,对其现实社会的身份和背景却所知甚少,缺乏对意见

领袖的全方位的认识和印象。而另一方面,意见领袖对其支持者的具

体情况也不十分清楚。交往环境的虚拟性使意见领袖与受影响者之间

的关系具有某些虚拟成分。加之虚拟群体成员与现实社会群体相比往

往具有更高的流动性,因此与传统社会相比,受影响者对意见领袖的

认可程度和忠诚度会受到许多因素的影响,网络意见领袖与受影响者

之间的关系缺乏稳定性。

③网络意见领袖的行为表现非常活跃。

积极的网络参与行为是网民成为意见领袖的前提条件,通过积极的参

与行为,网民才能扩大个人的社交范围,提高自己的曝光度。网络意

见领袖都是积极的信息传播者,只是不同类型意见领袖的活跃范围有

所区别。事件型意见领袖只在某个特定事件中行为活跃,而群体型意

见领袖则是所属群体一段时间内的活跃分子。以网络论坛这一虚拟平

台来说,成员的发帖数量和论坛级别等信息在某种意义上反映其参与

行为的积极程度。发帖数量会累积成该成员的积分,积分越多意味着

成员的上网时间越长,参与度越高,代表着成员网络经验的丰富,这

种资历因素在某种程度上会提高参与者在群体中的信任度。

④网络意见领袖都具有出色的表达能力。

计算机交流消除了诸如面部表情、目光接触、肢体语言、语音语调等

许多面对面交流中的必要因素,这些是确定交流者个人特征及社会地

位的重要因素。网络虚拟空间中的人际交流是一种基于文本的计算机

中介交流,在交流的过程中,人们无法根据年龄、性别、教育程度、

收入、职业等社会线索来确定社会身份,意见领袖在网络中的个人形

象主要依靠文本等符号来塑造,个性化的文字表达成为意见领袖脱颖

而出的必备条件。

⑤网络意见领袖都具有某种专长。

互联网的平权性尽管为每位参与者提供平等传播信息和发表意见的权

利,但只有那些在某一方面拥有知识和专长,并在此基础上具备独到

的话题分析能力,能够提供真知灼见的人才可能成为网络意见领袖。

这里的专长或是在某一专业领域拥有丰富的知识和经验,或是在某一

特殊事件中具备独特和深刻的分析能力。在网络群体中能够引导别人

的意见领袖,大多不是比其他人更多地接近信源,而是能够给予其他

人更多的思想和观点,帮助人们在凌乱的信息中抓住重点,在复杂的

事件中挖掘本质。

三、论述题(每题25分,共50分)

1论述虚假新闻表现形式及治理新闻失实的有效手段。

答:(1)虚假新闻的表现形式

①无中生有,凭空捏造。

新闻失实最突出的表现是凭空捏造。每年各大媒体都会评选出年度

《十大假新闻》,例如《2011年十大假新闻》《2010年十大假新

闻》中的“新闻”几乎都是无中生有、凭空捏造的。其中有“金庸去

世”“玉溪将发生8.6级大地震”“中国作协作家团入住总统套房”“李娜

怀孕”等匪夷所思的假新闻。其中,特别是在对体育界、娱乐圈的球

星、歌星、影星的报道中,往往是第一天报道,第二天辟谣或更正,

第三天吵吵嚷嚷要诉诸法律,真假难辨。

②添枝加叶,层层拔高。

这类失实,大量表现在追忆杰出人物、先进典型的报道里。

③要件残缺,隐瞒事实。

有些作者采取“减”法,在一个完整的事件中抽去部分事实,给读者造

成假象。作者通过巧妙地“取”“舍”,使坏事变成大受表扬的“好事”,

歪曲事物的本来面貌。作者在写新闻时,需要对事实进行必要的取

舍,但取舍的标准是真实地反映事物的本来面目,而不是按作者的想

象去塑造事物的面目。

④偷梁换柱,移花接木。

在新闻中,把过去发生的事情,写成现在出现。把众人共同努力的成

果说成是一个人的成绩。把别人做的事说成是某个人做的事。在电

视、广播中,这方面的失实比较突出,有些电视台在拍摄专题经济新

闻时,让一些长得漂亮的文工团员代替工人装模作样操作机器,代替

农民来拍“喜摘丰收棉”,用合并畜群的办法来表示“牛羊成群”,用其

他场合掌声的录音来表示“热烈欢迎”的气氛。

⑤因果不符。

新闻指出的事件所发生的原因不符合实际情况,或把事件发生的多种

原因说成只有一个原因,或者风马牛不相及。

⑥作风漂浮,采访不深入,核查不严格。思想方法片面,相关知识缺

乏。

⑦“合理想象”,为抢时效,牺牲真实。

借助主观推理、想象和虚构,从已知事实推测记者没有采访到而可能

发生的“事实”,并将推测作为事实报道。

(2)治理新闻失实的有效手段

①从思想上认识新闻失实的危害性和严重性,懂得真实是新闻生命的

意义,把新闻失实现象提到重要位置加以重视和切实克服。

全面形成治理虚假新闻的舆论压力。新闻行业要形成广大从业者认同

的伦理规范,并将其内化为发自内心深处的道德律令。

②从制度建设入手,建立健全严格的防止失实报道出笼和严惩造假的

规章制度。

充分发挥新闻发言人的作用,及时澄清有关事实真相。新闻报道总是

随着事件的暴露、发展、变化、结果而同步进行的,事件发展,报道

也就随之变动,只有从有关事件的全部新闻报道中才能得出对事件的

完整认识。一旦出现虚假新闻,所涉及的当事人,无论是个人还是组

织机构,特别是权威部门,就应当通过新闻发言人及时发布真实信

息,澄清事实真相,消除不实传闻,纠正视听偏差,保障社会舆论始

终在健康的轨道上运行。

③做好新闻报道队伍的组织整顿工作,把品质不良、弄虚作假者从中

清除出去。

切实加强新闻行业的职业伦理建设,在职业伦理建设的内涵上要大力

加强新闻专业主义理念的培育与养成。促使新闻从业者恪守真实、客

观、公正等新闻专业准则,逐步加强新闻职业道德准则制定与修正过

程的共同协商机制,让新闻从业者更加自觉地参与并认同新闻伦理准

则。虚假新闻问题主要属于新闻职业伦理的范畴,主要依靠道德伦理

来规范。除非虚假新闻触犯法律,在此意义上,治理虚假新闻的约束

机制主要还是要靠新闻单位的自律与新闻行业的自律,特别是新闻行

业的自律。

④推动新闻立法,运用法律武器,同通过假新闻谋私的不良现象做斗

争,制裁造假者。

建立健全治理虚假新闻的约束机制。约束机制是指为规范组织成员行

为而经法定程序制定和颁布执行的具有规范性要求、标准的规章制度

和手段的总称。尽快建构起制度化的来自传媒外部的新闻监管体系,

包括主管机关的行政监督、新闻行业协会的行业监督、新闻评议会等

对新闻媒体的社会监督。

⑤整顿党风,淳化民风,领导机关和主要领导人带头,提倡真实新

闻,反对虚假报道。

开展媒介批评,对虚假新闻进行公开的批评。媒介批评是对媒介产

品、媒介行为、媒介现象乃至媒介体制、媒介文化的是非、善恶、美

丑、得失的分析评判,抨击虚假新闻是媒介批评义不容辞的使命。通

过对虚假新闻的曝光与批评,可以充分发挥媒介批评惩恶扬善、祛邪

扶正的作用,让新闻界对虚假新闻始终保持警醒,防微杜渐,自觉地

抵制虚假新闻。

2结合新媒介技术的发展分析“媒介是人的延伸”。

答:(1)“媒介是人的延伸”理论

①麦克卢汉在《理解媒介——论人的延伸》里,提出“媒介即人的延

伸”的论断。在麦克卢汉看来,任何媒介都不外乎人的感觉和感官的扩

展或延伸:文字和印刷媒介是人的视觉能力的延伸,广播是人的听觉

能力的延伸,电视则是视觉、听觉能力的综合延伸。麦克卢汉的“媒介

即人的延伸”的观点具有重要的启发意义,但它并不是严密的科学考察

的结论,而是建立在“洞察”基础上的一种思辨性的推论。

②麦克卢汉的这个观点是为了说明传播媒介对人类感觉中枢的影响。

媒介和社会的发展史同时也是人的感官能力由“统合”→“分化”→“再统

合”的历史。即麦克卢汉认为,史前人的听觉文化在感觉上具有统合

性,在这个时代,虽然感觉主要由耳朵来把握,但同时却牵动着全部

感觉的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

③从口语转向文字和印刷,实际上扩张的只是从人类感觉的集束中分

离出的一种感觉。麦克卢汉认为,这种由感觉领域的分割造成的感觉

分离,使人类对环境具有巨大的能动作用,因为它可以推动人们对事

物的抽象的、深层的认识。现代电子媒介尤其是电视正在改变文明人

受视觉支配的状况,电视扩张人类的视觉和听觉,现代人正在找回长

期失落的“感觉总体”,重新回到一种感觉平衡状态。

(2)“媒介是人的延伸”在新媒介技术下的发展

新兴媒介对于受众的感觉和感官延伸更加深入、更加强大。

①互动机制的延伸

互联网的出现带来互动机制的延伸。互联网可以完全复制电视的影音

功能,而且对人类的感知模式也产生影响。人类之所以能感知,除了

拥有中枢神经、感官系统,还因为人类有一套感知机制。互动就是其

中的机制之一。没有反馈,感知变得没有意义。互联网带给人们的一

大体验就是极强的互动性,人们通过电子邮件、聊天软件等即时通讯

工具,通过摄像、话筒等辅助,受众可以体会到面对面交谈的感觉。

网络新媒介是人整体感觉的延伸,是来自人类中枢神经系统的延伸。

通过互联网,人们更可以将自己内心的真实想法自由表达出来,在网

络上,人们可以无所顾忌地任自己的思想流露,包括在博客、微博、

社交网站与人的交流,更多的是对自身思想的一种表达,对内心的一

种展示,人们在网络上的交流更多的是从自身出发。互联网和通信技

术使得人类即时互动和交流变得非常便捷,因此属于人类互动感知机

制的良好延伸。

②移动机制的延伸和感官重构

互联网实现一个“完整的人”,通过它,人类能听、能看、能互动交

流,利用互联网传输气味在技术上已经可以实现,电子味觉技术也已

经得到突破,3D技术作为一种新媒介对个人整体感知的延伸赋予的全

新意义。网络融合文字、图像、声音、视频等多种传播手段于一体,

人们在进行网络游戏、网络聊天等活动时,中枢神经高度涉入,网络

成为人的嘴巴、眼睛、耳朵与中枢神经系统的综合延伸。在全媒体时

代,笔记本电脑、手机等媒体的广泛使用突破位置的限制,众多新媒

体与新的传播手段的出现与媒介间的融合,使人们置身各种媒介的包

围之中,立体化的媒介环境使得置身其中的人可以从各种的媒介渠道

获得讯息,感知外部世界的过程具有立体感,眼睛、耳朵和中枢神经

等感觉器官同时深度调用。这时,人作为一个整体,全身各种感官以

及中枢神经都得到延伸。这些新的媒介技术将促进人类移动机制的延

伸和感官重构。

③新媒介技术对人的延伸带来的问题

新媒介技术对人类全面感知的延伸也带来精神沉迷的问题。互联网带

来的最大问题就是它的虚幻现实特征,根据麦克卢汉理论其他媒介是

人体个别器官的延伸,而网络新媒介是人们整体感觉的延伸,另外多

媒介、多媒介组合为它提供全面的感觉创造条件。随着科技和人类提

供感觉体验能力的逐步增强,人们将把更多的注意力投入到网络而且

参与进去,将自己的精神世界停留在网上,混淆现实与虚幻。

2012年中国人民大学440新闻与传播专业基础[专业硕士]考研真题及

详解

中国人民大学2012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

考试科目:440新闻与传播专业基础

一、名词解释(每题8分,共40分)

1路透通讯社

2延安《解放日报》

3媒体“二次伤害”

4议程设置论

5云计算

二、简答题(每题15分,共60分)

1美国的主要广播电视公司有哪些,基本情况如何?

2实现新闻报道的具体真实的要求有哪些?

3简述当代信息社会“对物的消费集中于物的符号意义”的内涵。

4简述谣言和恐慌在社交网络中是怎样传播和扩散的?

三、论述题(每题25分,共50分)

1论述“新闻价值”和“宣传价值”的联系与区别。

2论述微博的传播特征——从“网络围观”的效应角度。

参考答案:

中国人民大学2012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

考试科目:440新闻与传播专业基础

一、名词解释(每题8分,共40分)

1路透通讯社

答:路透社是世界四大通讯社之一,也是英国创办最早的通讯社。

1851年由保罗·朱利叶斯·路透创办于伦敦。路透社的主要业务分为两

大类:①向报社、电台提供时事新闻;②向世界各地银行、经纪人和

工商企业提供经济信息。至今,路透社对于自己的定位仍首先是“商业

和专业信息的信息源”。路透社素以快速的新闻报道被世界各地报刊广

为采用而闻名于世。另外,它的经济和体育新闻在世界占有重要地

位。

2延安《解放日报》

答:《解放日报》于1941年5月16日在延安创刊,由原中共中央机关

报《新中华报》和《今日新闻》合并而成,是中国革命根据地出版的

第一个大型的、每日出版的中共中央机关报,是抗日战争时期及解放

战争初期革命根据地贡献最大、影响最大的革命报纸。1947年中共

中央撤离延安后停刊。该报创刊初期曾以大量篇幅报道、评论苏德战

争的爆发,对国际形势作出了科学的分析,但同时也出现了脱离根据

地群众和工作实际的倾向。在中共中央的指导下,《解放日报》于

1942年进行改版,内容改以报道抗日民主根据地新闻为主,加强了

党性、群众性、战斗性、组织性,突出宣传中国共产党的路线和根据

地、八路军的情况。该报还发表了许多阐述新闻工作的社论和文章,

奠定了中国无产阶级新闻理论的基础。毛泽东为该报撰写、修改了大

量社论、评论和消息,他的重要著作《改造我们的学习》《整顿党的

作风》《反对党八股》《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都是首先在该

报发表的。

3媒体“二次伤害”

答:媒体“二次伤害”是指媒体对采访对象的“揭疤式采访”,具体表现

为:①缺乏人文关怀,把新闻价值凌驾于生命之上;②“强盗式”采

访,唤起当事人的黑色回忆。对已经受到创伤的受害人进行相关事件

的再次采访。新闻媒体承担着传播信息,报道新闻事实的职责。但如

果用错了地方,揭露个人隐私等,又会对社会或采访对象造成巨大伤

害。避免媒体“二次伤害”的出现,要求媒体做到:①尊重和保护未成

年人、少数民族、女性、残疾人等特殊人群;②保护消息来源的权

益;③舍弃可能会伤害报道对象名誉的无关紧要的细节;④舍弃可能

会煽动暴力或冲突的有关仇恨的内容;⑤舍弃可能会引起公众心理伤

害或不适的无关紧要的内容;⑥尚未被法院判罪的犯罪嫌疑人应被认

为是无罪的,不在报道中对其进行有罪断定。

4议程设置论

答:议程设置理论最早由美国传播学家M.E.麦库姆斯和D.L.肖于

1972年在《舆论季刊》上发表的一篇论文,即《大众传媒的议程设

置功能》中提出。他们认为大众传播具有一种为公众设置“议事日

程”的功能,传媒的新闻报道和信息传达活动以赋予各种“议题”不同

程度的显著性的方式,影响着人们对周围世界的“大事”及其重要性的

判断。该效果理论将注意力放在了大众媒体对受众认知的影响上,它

研究的是人们“想什么”而不是“怎么想”;它关注的是整个信息环境对

公众的影响,而不是某条信息的微观影响;议程设置研究提出,大众

传播对于公众的环境认知具有强大的影响,这对占据主导地位的有限

效果理论是一个重要的修正;它形象地说明了大众媒体、公众意见和

政治过程之间的关系。

5云计算

答:云计算,从技术角度来讲,一般认为是传统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

术发展融合的产物,其核心思想是将大量用网络连接的计算资源统一

进行管理和调度,构成一个计算资源池来向用户按需服务。“云”就是

提供资源的网络,用户无需将这些资源信息存放在终端,而是通过网

络到“云”中去获取所需的信息。目前传媒产业对云计算技术的讨论依

然是在探索之中,研究者们主要探讨云计算技术的优势,其在报纸、

广播、电视、新媒体等的构想和运用,以及如何利用云技术实现数字

化生存和全媒体转型。从目前状况来看,云技术的一些应用,比如“云

报纸”仍具有试验性质,在技术上和受众使用的角度上都存在一定的局

限性。

二、简答题(每题15分,共60分)

1美国的主要广播电视公司有哪些,基本情况如何?

答:美国广播电视目前影响力最大的是四大无线广播公司。这些广播

电视公司的所有者在不断的兼并中常有变更,但节目的运行基本不受

影响。美国现在有四大广播电视公司,分别是哥伦比亚广播公司、美

国广播公司、全国广播公司和福克斯广播公司。

(1)哥伦比亚广播公司(CBS)

1927年2月创办,美国三大商业广播电视公司之一,经费来自广播广

告收入。节目以新闻和娱乐性节目为主。

CBS,1955年第一次超过NBC成为美国第一大广播公司,在后来的

大多数时间里,它一直占据市场份额的首位。1999年,CBS被维亚

康姆公司收购。它拥有14家直属电视台,附属电视台近200家。

2006年,CBS公司与华纳兄弟公司合作创办了美国第五大电视网

——CW。

(2)美国广播公司(ABC)

1943年10月,爱德华·诺布尔买下全国广播公司的蓝色广播网;

1945年6月正式使用美国广播公司的名称。美国三大商业广播电视公

司之一,经费来自广播广告。

ABC现在属于迪斯尼公司,拥有8家直属电视台,附属电视台近200

家。ABC是三大广播公司中起步最晚,也是实力相对弱的。1995年

与迪斯尼联手后,它的优势主要体现在娱乐领域。

(3)全国广播公司(NBC)

NBC是四大广播公司中资格最老的,1942年开始电视播出,1986年

被通用电气公司收购。NBC拥有10家直属电视台和近200家附属电视

台(附属台是指签订合同入网的台),在美国18~34岁的观众群

中,收视率一直稳居首位。1996年NBC与微软合资建立有线电视新

闻网MSN-BC,2002年收购两个西班牙语电视网。2004年5月,

NBC同法国维旺迪环球集团娱乐公司合并组成NBC环球公司。2009

年,通用与美国有线电视运营商康卡斯特达成收购协议,目前康卡斯

特公司控股51%。

(4)福克斯广播公司(FOX)

建立于1987年的FOX广播公司,其新闻频道在2003年第二次伊拉克

战争的报道中独占鳌头,名声从国内扩展到国际,开始被视为美国第

四大广播公司。目前,FOX广播公司有25家直属台和175家附属台。

2实现新闻报道的具体真实的要求有哪些?

答:新闻传播的真实性,是指新闻报道与所反映的客观现实的相符程

度。对于真实性科学含义的理解,大致上有三个层次,事实真实,又

称具体真实或细节真实,是第一个层次的真实。要求做到事实真实,

即每一个具体的新闻报道中的事实,都做到完全准确无误,持之有

据,这其中又包括:

(1)新闻报道中相关的新闻事件的主要新闻要素,即新闻写作中所

说的“五个W”,诸如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缘故,都要引之有

据,确凿可靠。

(2)不仅新闻事实的要素完全真实,而且对这些要素的细节描绘,

也要有根有据,不允许有丝毫“合理想象”或“笔下生花”。比如写到人

物,关于这个人物的姓名、性别、年龄、外貌、职业、语言、动作、

内心世界的活动等等,都必须持有相关素材,令人信服。

(3)新闻报道中引用的一切资料,也要求有可靠的来源,如信件、

日记、笔录、作品、录音、传真、电子邮件等必要时要有明确的交

代。

事实真实是最起码、最基本的要求,这种真实要求遍及新闻传播的全

部事实,事实的一切层面,每个层面的所有细节。因此,事实真实,

也可称之为“细节真实”,这是确保新闻传播完全真实的基础。这一层

次都做不到的话,就遑论下面层次的要求了。

3简述当代信息社会“对物的消费集中于物的符号意义”的内涵。

答:(1)鲍德里亚认为现代社会的消费实际上已经超出实际需求的

满足,变成符号化的物品、符号化的服务中所蕴含的“意义”的消费。

(2)购买商品或服务主要不是为它的实用价值,而是为寻找某种“感

觉”体验某种“意境”,追求某种“意义”。消费传播体现出“差异化”特

点,追求个性和与众不同,“风格传播”突出。流行性越来越强,流行

周期越来越短。大众传播不断创造出新的流行语和流行话题,各种广

告、公关和营销活动不断策划出新的符号和新的意义,把提供新的“概

念”(消费意境)作为打开商品市场的主要手段。消费的符号化和象征

化成为这个时代的一大特色。

(3)消费的符号化和象征化出现的原因,具体表现在以下方面:

文化的象征化并不仅局限于消费领域,现代社会的政治领域、经济领

域以及生活与娱乐领域也都充满了新的象征符以及新的象征意义。产

生这种现象的原因包括以下两个方面:

①追求新事物、新意义是人类的一种基本价值。“新”意味着“创造

性”“时代性”和“个性化”,而这些永远是人们追求的价值和目标。

②现代传播媒介和信息技术的普及为众多的人参与象征符创造和传播

提供了条件和手段。

(4)对消费的符号化和象征化的评价。象征符的不断创造和更新体

现了社会的进步与活力,但另一方面人们也应该意识到,象征符过滥

也会造成意义、价值和规范的流动化和无序化,使社会成员的认知、

判断和行动产生混乱。

4简述谣言和恐慌在社交网络中是怎样传播和扩散的?

答:(1)网络谣言的成因与对策

谣言是指没有事实根据的消息。社会谣言则是指围绕社会的某个公共

事务所产生的谣言。谣言是利用各种渠道传播的对公众感兴趣的事

物、事件或问题的未经证实的阐述或诠释。谣言没有真假之分,因为

是未经证实的信息,所以无法确定谣言的真假。谣言在人们的生活中

一直存在,在新媒体诞生之后,谣言的数量更多,传播的范围更广。

因此主要分析谣言在网络社区中传播和扩散的成因和对策。

①网络谣言的成因

a.互联网自身属性因素

互联网自身具有匿名、开放、公平、传播迅速等特性,造谣者只需找

到合适的“作案地点”——人气较旺的社区、网站,即可利用它在短时

间内广泛散布谣言。

b.数量众多的“易感人群”

谣言之所以能够迅速传播开去,很大一部分原因在于造谣者抓住了部

分网民猎奇心理、仇官情绪乃至低级趣味,投其所好,制造敏感话

题。网民受其蛊惑,不自觉地成了谣言的传载者。

c.别有用心的谣言制造者

利用网络传播谣言,违法成本低。谣言制造者为达到泻一己之私愤、

牟取不正当利益等目的,在互联网上恶意散播谣言,挑起网民公愤、

扰乱社会治安、引发民众恐慌。

d.部分互联网企业责任缺失

网络媒体作为开放的传播系统,信息流动性更大、更快,为追求时效

性,往往忽略传统媒体层层把关、严格管控的审查流程。部分网站监

管不力,不经查证即引用、转载谣言信息;部分网站为利益驱动,一

心赚取点击率,明知谣言是陷阱仍肆意转载;部分网站编辑职业素养

缺失,审查不力,把关不严,无形之间充当了网络谣言的幕后推手。

e.传统媒体的不当判断

当前,网络媒体迅速发展挤占了传统媒体的生存空间,甚至出现传统

媒体被网络谣言牵着鼻子走的情况。网络谣言传播期,大众媒体(尤

其是知名媒体)的介入使得谣言变得具有公信力,一些不接触网络的

受众也因此接收到谣言,一些原本对网络谣言持有疑虑的受众也可能

因为传统媒体的介入而放松警惕。

f.监管部门的相关法律法规不够完善

互联网发展日新月异,监管部门对于互联网的规范总是滞后的。监管

部门管理上存在漏洞,就会给不法分子以可乘之机。

②网络谣言的对策

网络谣言的传播需具备三要素,即谣言源头、传播途径和受众。因

此,打击网络谣言仅凭一方努力是不够的,需网民、网站、监管部门

等多方共同努力,为互联网健康发展做出贡献,推动互联网走上健康

发展的道路。

a.网络谣言、全球应对

互联网及其新应用的飞速发展为人们生活带来极大的便捷,并越来越

成为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的重要驱动力。对此,各国或出台相关法

律、或采取多重措施,全力打击网络谣言这一全球“公害”。

b.理性和守法是网络言论的底线

作为提供平台服务的网站,也不能轻忽自身的管理责任。这不仅是出

于社会责任感,也是追逐自身商业利益的必由之路。网站不能纯粹为

了一时的人气和点击量,而放任蛊惑人心的谣言散布。网民如水,能

载舟也能覆舟,如果不能善加利用,最终会让网站辛苦搭建的平台毁

于一旦。

(2)网络恐慌的成因与对策

恐慌是人们的一种正常心理,产生的原因是对于突发事件或者未知事

件的不确定。恐慌心理的存在是非常正常的,因为个人生活常常会伴

有困境和危机。个体恐慌对社会造成的影响是局部的,甚至可以忽

略。而群体恐慌心理则会严重影响群体行为,对社会、政治、经济、

文化造成损害。

①群体恐慌的传播和扩散

a.大众传播的透明与否影响群体恐慌

群体恐慌在正常传播渠道不畅通或者大众传播信息不透明的情况下传

播尤其迅速。这种情况下个体很容易受到群体的感染,恐慌蔓延。

b.流言会加速恐慌心理的形成

流言在传播活动中完成,这是指传路不明、传无根据的言论。在有关

某一重要事物信息缺乏的情况下,人们急于了解真相,得出结论,处

于一种恍惚不定、紧张焦虑的情绪状态之中,更加容易恐慌。

c.群体压力也会加速恐慌心理的形成

个体在群体中常常会不知不觉地受到群体的压力,而在知觉、判断、

信仰以及行为上,表现出与群体中多数人一致的行为倾向。因此,当

群体集体传递着恐慌传闻时,人会自然而然地产生恐慌。

三、论述题(每题25分,共50分)

1论述“新闻价值”和“宣传价值”的联系与区别。

答:(1)“新闻价值”和“宣传价值”的含义

①新闻价值

新闻价值是指对新近发生的事实(包括观点事实)的一种价值判断。

事实是客观的,但是人们对新近发生的事实的价值判断是主观的。不

同的人,在不同的情境下,对同一事实的新闻价值判断会有所不同。

但是在重大问题上,在共同不知的情况下,人们对相当多的事实具有

较为相同的价值判断。由于有这样的共同判断的基础,所以便存在一

些新闻传播从业人员认同的、比较一致的新闻价值标准。这种对新闻

的共同认识,是新闻价值理念得以成立的基础。

②宣传价值

宣传价值即新闻事实本身所包含的有利于传播者,并且能够体现传播

者的主观意图(思想、观点、主张)的素质。包括与媒介所持政治主

张和价值标准的一致性、典型性、普遍性、针对性、时宜性这五个因

素,合称宣传“五性”。

新闻宣传价值是新闻选择标准之一。新闻宣传是事实本身所包含的有

利于传播者的,能够证明或说明传播者主张的素质。

(2)“新闻价值”和“宣传价值”的联系与区别

①新闻价值和宣传价值相互区别、相互联系

事件或报道,会出现四种可能:

a.有新闻价值而没有宣传价值;

b.有宣传价值而没有新闻价值;

c.既有新闻价值又有宣传价值;

d.既没有新闻价值又没有宣传价值。

②“新闻价值”和“宣传价值”的区别

a.传播的内容不同。新闻所传播的是新近发生的事实的信息,这是

一种如实反映客观事物的信息;宣传所传播的是思想观念,是宣传者

对客观世界的观点、态度和主张。

b.传播的出发点不同。新闻价值的目的在于满足受众;而宣传价值

的目的在于满足媒体。

c.传播的归宿不同。新闻价值的归宿在于作出判断;而宣传价值的

归宿在于产生影响。

d.传播的方式不同。新闻价值的实现一般只需要一次传播;而宣传

价值的实现则需要多次传播。

2论述微博的传播特征——从“网络围观”的效应角度。

答:(1)网络围观的含义

①网络围观是建立在互联网物质架构和网络化逻辑的基础之上,以延

伸的视觉形成的虚拟围观现象,围观者在网络空间对被围观者进行话

语评判。有时围观者的行为会延伸至现实世界,从而对被围观者产生

直接影响。

②网络以其快捷、开放、交互的特性改变着人们的思想行为。在网

上,人们可以随时随地找到自己关注的事件、表达自己的观点看法。

人们不再是袖手旁观的看客,而是心怀公平正义之心表示自己的立场

主张。

③有人认为“网络围观就是不明真相群众的一种猎奇和世俗化的行

为”,甚至指出“是一种典型的网络暴力”,这一说法遭到了广大民众

的批判。从这两年的网络围观事件中可以明显看出,通过网络这一平

台,公众的参与意识大大增强,很多时候,公众的网络围观发挥着着

舆论监督的作用。

(2)“网络围观”效应中微博的传播特性

网络围观并不是现实围观在互联网上的简单重现,而是伴随着网络的

出现和发展而产生的网络社会景观。从“天价香烟”事件到“我爸是李

刚”一事再到“郭美美”事件,这些网络事件冲击着网络和现实社会,

引发了人们多维度的思考。这些事件的曝光无一例外都是首先在微博

中曝光出来。综合分析近年来所发生的网络围观现象,可以看出“网络

围观”的主要“战场”是微博,在“网络微观”效应中微博的传播特性包

括以下几个特点:

①虚拟性

这是网络围观和现实围观的最大区别。网络围观是发生在以互联网为

基础条件的虚拟的网络场景之中。围观者并没有亲临现场直接参与事

件,而是坐在电脑前通过网络对事件给予关注,发表观点、表明立

场。比如最常见的跟帖、网易的“盖楼”、微博转发等,公众只需要轻

点鼠标键盘,即可以轻易参与到事件中来。

②自发性

网络的匿名性提供了自由真实表达的背景和平台,身份的不确定性使

人们摆脱束缚,自由地发表意见。网络赋予人们的自由使得在网络围

观的过程中形成一个个以网络为平台的无组织群体聚合,他们本是互

相孤立的,但会因为某个事件聚拢在一起。比如郭美美事件,因为郭

美美在微博上炫富,引起越来越多的网民围观,抱着仇富的心理,网

民将郭美美的身份被彻底曝光,郭美美瞬间成为公众批判的焦点人

物。

③持续性

现实中,人们往往出于好奇去围观,时间常常很短。而在网络围观

中,因为关注时间有差、关注人数众多,围观随着事件发展往往会持

续相当长的一段时间。有时,随着事件的发展还会牵扯出相关的其他

事情,使得围观的时间越发延长。

④网络围观会与现实围观相结合

有时,网络围观会与现实围观结合起来,互相促进。网络围观队伍的

壮大会吸引越来越多的公众关注并加入到事件中来,距离事发地点近

的公众可能会亲临现场加入现实围观的队伍中;另一种情况是现实的

围观通过网络得到了传播,形成了一定规模的网络围观,那么网络围

观很有可能聚拢成一股强大的力量推进事件的进一步发展。

⑤网络围观涉及的事件范围广

围观是个中性词,网络的自由使网络围观所涉及的事件范围广阔。既

有“天价香烟”“局长开房”等一列负面事件,又有“天宫一号发射”“怀

念乔布斯”等正面事件。

(3)网络围观的作用

①较之传统媒体而言,信息更加丰富的网络媒体已经成为网民了解社

会的重要窗口,一些无法在传统媒体上被关注的内容可以在网络中出

现,使人们更客观、全面地了解真实的社会。不仅如此,围观中许多

民间精英的评论充满智慧和才气,在“真理”与“谬误”的论战中彰显了

理性的力量。

②网络围观是公民意识兴起的表现。民众以围观的方式影响公共话

题,推进公共事务的发展。网络围观很容易聚集起每一个参与者的思

想,从而形成强大的民意而对现实社会产生不可估量的影响力。所以

网络围观是一支不容忽视的社会舆论力量,代表着社会舆论的发展方

向。

③同时,也应看到网络围观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例如一些好事者会趁

机发布一些耸人听闻的虚假消息吸引网民;被围观者的隐私往往会无

情地遭到暴露,还必须承受网络泄愤性的话语带来的压力;我们在看

到网络围观积极的作用的同时,也要意识到其可能带来的消极影响。

在保障公众正当行使权利的前提下,加强监管,进行正确的舆论引

导。

2013年中国人民大学440新闻与传播专业基础[专业硕士]考研真题及

详解[视频讲解]

中国人民大学2013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

考试科目:440新闻与传播专业基础

一、名词解释(每题8分,共40分)

1戈公振

2德国图片报

3新闻体制

4威尔伯·施拉姆

5受众的“极化”

二、简答题(每题15分,共60分)

1美国1996年新电信法及其影响。

2我国当前民生新闻的特征。

3根据给出的依附模式图,解释人与人交往出现四类心理状态的原

因。

4政府对媒介的干预有哪些手段?

三、论述题(每题25分,共50分)

1论述造成当前社会造谣者成本低、辟谣者成本高的原因及改变这一

现状的要点?

2参照《群氓的行为》中对交谈与宣泄这两个概念的分析,以及提供

的反日示威游行的材料,从学理角度评价9月15日我国各地爆发的反

日示威游行活动。

参考答案及视频讲解:

中国人民大学2013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

考试科目:440新闻与传播专业基础

试题分析

一、参考教材(8本)

1《传播学教程》(郭庆光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传播学纲要》(陈力丹、闫伊默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3《新闻理论十讲》(陈力丹著,复旦大学出版社)

4《中国新闻传播史》(方汉奇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5《外国新闻传播史纲要》(陈力丹、王辰瑶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

社)

6《世界新闻传播史》(陈力丹著,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

7《传媒经济学教程》(喻国明等编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8《传媒变革力——传媒转型的行动路线图》(喻国明著,南方日报

出版社)

9《解析中国新闻传播学2014》(陈力丹著,人民日报出版社)

10《大众传播理论:范式与流派》(刘海龙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

社)

论文

喻国明、陈力丹、蔡雯等老师近两年的论文

博客(陈力丹)、微博(喻国明)、微信公共账号(人民大学新闻传

播史论)、论坛(考研论坛)

二、试题特点

1题型及分值分布

主要题型分为:名词解释、简答题、论述题。

(1)名词解释(共5题,每题8分,共40分)

(2)简答题(共4题,每题15分,共60分)

(3)论述题(共2题,每题25分,共50分)

2考试内容

2013年人大专硕的专业基础与往年的题型、考查内容相比变化不

大,但考查难度高,很多考生反映“考查内容太细”“偏离以往风格”

“很难”。专硕题目作为改革的试验田,每年都有变化,2013年呈现

出重视基础、考查细碎、前沿热点多、考查内容偏离大众传播的特

点。粗看难度较大,但细分析仍是重视理论、强调基础和前沿,吃透

基础的话难度一般。

考查内容方面,以新闻学理论、传播学理论、中新史、外新史、传媒

经济学为主,基本可以覆盖所有的题型。

三、本试题与其他相关试题比较

1本试题与其他年份试题简单比较:题型、考试范围、难易程度等。

(1)考查风格的延续:强调理论、重视基础。

如戈公振、新闻体制、受众极化,均是基础知识,难度有限。

(2)重视前沿热点,如9.15的抗日游行示威活动。

(3)大众传播的理论大幅度缩减,考查重点放在人际传播、群体传

播上,分值高,难度大(65分),如果备考时着重复习大众传播,会

手足无措。因此备考要全面排查,不要有侥幸心理。

2本试题与其他学校相同专业题目比较:题型、考试内容、难易程度

等。

相比于考查内容广、考题风格多变、内容无奇不有的清华,题型改革

力度大、既重视基础又强调前沿的北大和灵活多变、强调记忆和理解

的中传来说,人大的新闻专硕名气大、考查题型稳定、拨开迷雾看重

视基础,因此即使2013年难度大,但总体而言性价比较高。

真题详解

一、名词解释(每题8分,共40分)

1戈公振

【分析】

中国新闻史考查范围,著名人物,难度较小。

回答思路:人物生平介绍、新闻专著、新闻思想、贡献。

难点:关键时间、特有名称要精准。

重要人物要着重把握。

答:戈公振(1890.11.27-1935.10.22),名绍发,字春霆,江苏

省东台市人,中国现代著名新闻学家,20世纪30年代著名的新闻记

者,中国新闻史学的拓荒者。1913年进入上海《时报》馆工作,由

校对、助理编辑、编辑升至总编辑,前后达15年之久。1920年创办

《图画时报》,为第一个报纸画刊。1925年至1931年间,先后兼任

上海国民大学、南方大学、大夏大学和复旦大学等校新闻学教授;曾

参与组织上海报学社,从事新闻学研究。1927年,赴国外考查新闻

事业,并应国际联盟邀请,参加在瑞士日内瓦举行的国际新闻专家会

议。九一八事变后,积极参加抗日救亡运动,学习马列著作。1932

年以记者身份随国际联盟李顿调查团赴东北地区调查日本侵略中国真

相,后又随调查团赴日内瓦参加国际联盟举办的日本侵略中国的特别

大会。1933年以“中央通讯社”特派记者身份赴莫斯科采访,写了不

少通讯。他的专著有《中国报学史》《新闻学》《从东北到庶联》

等,还有译作及多篇论文。其中,《中国报学史》最早论述了中国新

闻史,是中国最早的一部泛论新闻学著作,开创全面系统的研究中国

新闻发展史的先河,成为研究中国思想文化史的一个重要文献。他对

中国新闻事业的最大贡献是第一次确立了报学史的研究是一门学问

2德国图片报

【分析】

外国新闻史的考查内容,德国著名的报纸,难度较小。

备考:新闻史要抓重点(看真题、看参考教材篇幅)

回答思路:如何介绍一份报纸?

总体介绍、发行量、评价

创办时间、人物、地点

版面特色、报纸风格

政治立场

答:德国图片报是德国非常著名的图片类报纸媒体,是德国和欧洲发

行量最大的日报,也是德国最早的通俗画报,是一份以零售为主的大

众报纸,对舆论的形成具有很大的影响力。1952年7月24日由阿克塞

尔·施普林格在汉堡创办。图片报以图画和社会新闻为主,每天十几个

版,大城市另加地方版,第9到13版是《图片报》的王牌版块,即体

育。标题醒目,文章简短,读者广泛,几乎覆盖所有人员。在政治立

场上,该报较为保守。

3新闻体制

【分析】

属于新闻理论考查范围,难度一般。

难点:要有宏观把握,很多人知道报刊的四种理论,但并不知道这就

是新闻体制。

如何形成知识框架?自己列框架图。

回答思路:是什么?如何形成?包括什么类型?结合中国简要谈谈。

答:新闻体制是指新闻传播业的所有制性质、决策机构的构成、新闻

传播业的结构和国家社会对新闻传播业的制约机制等,不同的新闻体

制是由不同的政治、经济体制决定的。施拉姆等人合著的《报刊的四

种理论》一书指出当时世界上存在的四种新闻理论,即“极权主义理

论”“自由主义理论”“社会责任论”和“共产主义理论”。在我国,一般

采用党委领导下的社长、总编辑负责制;在国外,大多采用董事会监

督下的社长、总编负责制。

4威尔伯·施拉姆

【分析】

传播学史上最著名的人物,传播学的创始人,难度很小。

回答思路:类似中新史的人物回答方法。总体评价,重大贡献,人物

生平,学术著作。外国人物如果与中国有联系,可以简要谈谈该人物

在中国。

答:威尔伯·施拉姆(1907-1987),是人类历史上第一位传播学

家,传播学学科的集大成者和创始人,人称“传播鼻祖”“传播学之

父”。他把美国新闻学与社会学、心理学、政治学等其它学科综合起来

进行研究,在前人研究基础上进行归纳总结与修正,使之系统化、结

构化,并创立了传播学,这是其最大的功绩。1949年施拉姆的权威

性著作《大众传播学》出版,是第一本传播学教科书,标志着传播学

的创立。他建立了第一个大学的传播学研究机构,授予第一个传播学

博士学位,是世界上第一个具有传播学教授头衔的人。施拉姆曾任衣

阿华大学新闻学院院长,并先后创办四个传播学研究机构。他大力推

进传播学教育,扩大传播学在教育界及学术界的影响,培养了众多知

名学者,形成“施拉姆学派”。他曾于20世纪70年代末和80年代初数

次访华,是最早向中国介绍传播学的外国学者之一。

5受众的“极化”

【分析】

传媒经济学考查范围,受众新变化研究的基本概念,难度很小。

难点:受众极化、碎化是新媒体环境下受众研究的口头禅,人人皆

知,但了解不深入,比如,谁提出的?有什么指标?

重点内容需深入研究。

回答思路:是什么?谁提出的?影响因素是什么?衡量指标是什么?

答:受众的极化是指受众的极端分化,其主要表现为受众分化为忠诚

者和不接触媒体的两个极端部分的倾向。此观点由美国学者韦伯斯特

提出,他认为,受众在接触媒介后会对其做出是否继续接触的反应,

这种反应会在之后的表现中进一步加强。媒介新环境表现出的两个特

征——内容与频道的相关性和家庭收视频道的不同组合——有助于受

众极化。反映受众极化的指标有入户率、周累计收视率、周收视时长

在累计收视时间中的比重,周均接触时长。

二、简答题(每题15分,共60分)

1美国1996年新电信法及其影响。

【分析】

外国新闻史上非常重要的新闻法案,是当前新闻业兼并、垄断的开

端,难度较小。

难点:新电信法的主要内容要全面;影响要辩证分析。

回答思路:

问什么,答什么,要破题,分层次,列标题。

答:《1996年电信法案》是指美国的电信法,修订了《1934年通讯

法案》而来,是在将近26年中对美国电信法作的首次大的调整。该法

案取消了之前阻碍电信运营商平等竞争的障碍,总的目的是减少国家

的干预并提升电信市场的竞争。

(1)美国1996年的新电信法的主要内容

①关于电视台的所有权。废除最多只能拥有12家电视台的规定,将一

家电视台在全国的家庭覆盖率最多只能25%提高到35%;保留了各台

之间原有的地方合同,但改变了原来一个市场上不能同时拥有广播电

台和电视台的规定;允许同时拥有无线电视网和有线电视系统;允许

在已经拥有一家电视网的情况下新建一个电视网,但不允许购买另一

个现成的电视网。

②关于广播电台的所有权。废除对全国范围内的所有权的限制,放松

对地区范围的所有权的限制。

③关于广播电台执照期限。原来规定电视台期限为五年,电台为七

年,一律改为八年,并简化更新执照的手续。

④关于电话公司和有线电视台互相收购。原则上禁止电话公司收购有

线电视台,反之亦然。

⑤关于电话公司进入有线电视业。撤销禁止电话公司在其服务范围内

提供图像服务的规定。

⑥关于有线电视进入电话业。取消禁止有线电视业向其他人提供地方

性电话服务的规定。

(2)美国1996年新电信法的影响

①这部法案的核心是“解除管制”,它打破了以往媒体之间的经营壁

垒,使跨媒体的并购合法化,从而引发一浪高过一浪的大兼并、大聚

合,最终导致媒介所有权的高度集中。

②美国最有影响的新闻、评论和提供日常娱乐的机构被6家大型跨国公

司控制,其中2家是外国公司。即使考虑到互联网和其他新公司的进

入,这屈指可数的几家美国和外国公司在规模和传播能力上已经超过

世界上曾有的和现存的任何组织和机构。他们在全球建立起来的错综

复杂的关系网已经使他们成为国际性的卡特尔。

③在新一轮超大规模的媒体聚合过程中,除传统意义上的大鱼吃小

鱼,还出现快鱼吃慢鱼的情况。特别是世纪之交的一系列轰动世界的

“并购案”,更使媒体领域成为硝烟密布、战火纷飞的鏖战场所。

2我国当前民生新闻的特征。

【分析】

新闻学、广播电视新闻学的考查内容,参考教材介绍较少,但作为众

所周知的新闻内容,难度一般。

回答思路:

破题——是什么;

特征——分类型(选材、视角、价值观念、报道方式等),即使之前

没有深入研究,有高度的层次分法也可以得到高分。

答:民生新闻,是关注人民生计、关心市民生活的新闻,从广义上看

它属于社会新闻,但在内容上主要关注的是普通老百姓的生存状态与

生存空间。民生新闻是以民本思想为基点,以平民视角和人文叙事手

法关注和表现普通百姓的生命、生存、生活、生计等内容的一种新闻

表现形式。平民视角、民生内容、人文叙事是其根本和核心。因此,

其关注内容包括与民众生活密切相联系的医疗卫生、工作就业、住房

条件、居住环境等。

(1)题材选择:民生内容

“民生”无小事,新华社播发的《12道民生考题待解》,总结了民生新

闻的12大主要内容,基本上能涵盖百姓生活的主要方面,它们包括:

劳动就业、社会保障、医疗卫生、教育收费、食品安全、安全生产、

司法公正、收入分配、企业改制、环境保护、城市拆迁、土地征用。

还有的学者把民生内容归纳为10个字:“衣食住行用、安教医乐理”。

这些内容的一个共同特点就是可以以小见大,从老百姓身边小事与国

家大政方针的结合点上做民生新闻。

(2)报道立场:平民视角

用老百姓的语言来报道新闻,用老百姓的眼光来观察新闻。站在百姓

的立场,想百姓之所想,急百姓之所急。民生新闻摒弃了传统新闻那

种“高高在上,俯视苍生,冰冷生硬,千人一面”的报道方式,转而采

用“平视”的角度来报道新闻,把政治色彩降到最低点。

(3)价值取向:民本意识

区别于传统的新闻的报道的主体通常是政府官员、知名人士、社会精

英等,民生新闻的报道理念由官本位转向民本位,注重百姓的实际需

求。

(4)报道方式:民众话语

新闻媒体不再完全是宣传说教的工具,而是给普通民众留出一定的话

语空间。如电视台惯用的“讲述老百姓的故事”是最好的证明。民生新

闻这种从以传者为中心到以受众为中心的转向,实现了民众在报道方

式上的话语权。民生新闻中强调让老百姓来说话,让老百姓通过对社

会事务发表意见最终形成公共意见的做法,是“民众话语”的集中体

现。

3根据给出的依附模式图,解释人与人交往出现四类心理状态的原

因。

【分析】

约哈瑞窗是《传播学纲要》中人际传播部分的重点内容,难度一般。

回答时既要阐述清楚模式图,也要分析清楚原因。

答:“约哈瑞窗”(JohariWindow)是由美国社会心理学者约瑟夫·勒

夫(JosephLuft)和哈里·英格拉姆(HarryIn-gram)提出的一种

关于人际信息交流的过程管理工具,也称“自我意识的发现—反馈模

型”。

(1)根据其理论,人的内心世界分为四个“象限”:公开区、盲目区、隐

秘区和未知区,每个区包含的信息性质导致了人出现不同的心理状

态。

①第一个方格为公开区,指双方都知道、均认为可以公开的内容。

②第二个方格为盲目区,指传播双方的“我”不知道的别人的评价,这

些内容自己不知道,而别人很清楚。

③第三个方格为未知区,该区内容为传播双方都不知道的、待开发的

信息和潜能。遇到新情况时这些内容会生成和表现出来,得到开发。

④第四个方格为隐秘区,包括自己知道而别人不知道的信息,如隐私、

弱点等。

(2)人际传播中,真正有效的沟通只存在于公开区。在盲目区和隐

秘区,由于信息掌握不对称、潜在心理因素制约等,难以完全“知己”

“知彼”,沟通效果也就可想而知了。“约哈瑞窗”理论同时指出,如果“开

诚布公的公开区”扩大,相应封闭的私人区就会缩小。因此,为了获得

理想的沟通效果,就要不断扩大公开区、缩小盲目区和隐秘区、揭明

未知区。

(3)人际传播是人人相互依赖的传播过程,每个人都会获得部分盲

区的信息,也会暴露部分封闭区的信息,同时从未知区获得新信息,

人人有四种心理状态,人际传播就是这样处于永恒的流动中,人们总

希望获得更多的对方信息,但总是无法完全达到目的。

4政府对媒介的干预有哪些手段?

【分析】

政府控制是新闻学中的重要内容,难度一般,但教材中专门的论述比

较分散,要自己学会整合归纳。

回答技巧:有条理地分类、全面涵盖各个层次。

答:政府对媒介的干预手段有:

(1)政治控制

政治控制是指政治势力利用拥有的政治权力对新闻传播活动进行的控

制,人类进入信息时代之后,新闻传播更是成为各种政治势力优先控

制的对象。

①法律控制

通过法律手段对新闻传播施行的控制。控制新闻传播活动的法律通常

包括宪法、专门的新闻法,以及其他适用于新闻传播的相关法律。最

直接的法规有《新闻法》《出版法》《著作权法》等。法律控制是政

府控制新闻传播最主要的也是最基本的方式。

②政策控制

政府一般都会制定长期的或临时的新闻政策。长期政策主要是对新闻

传播业的总体发展战略、新闻传播的总体方针和原则以及新闻传播行

为的准则或规范等作出规定;临时政策则主要根据国家当前面临的特

殊情况,对新闻传播的原则、方针甚至方式方法等作出规定。政策控

制的重点是法律力量无法达到的方面。

③行政控制

行政控制指政府对新闻传播业的行政管理,包括制度的控制、人事的

控制。

a.制度的控制,是通过制定相关制度或建立相关机构,管理、检

查、领导新闻传播业。如对新办新闻媒体的审批、媒体违规行为的惩

治等;利用行政权力,控制有关新闻信息的传播;召开新闻发布会;

通过有关行政机构制定新闻职业道德规范等。

b.人事的控制,是指通过法律确定新闻事业的所有制形式和管理方

式,确保新闻事业掌握在统治阶级手中。

(2)经济控制

经济控制是指各种经济势力对新闻传播的控制。

①国家财政直接控制媒介。如国有新闻媒体,如新华社、中央电视

台,或者属于半官方性质的媒体。

②通过新闻业外的经济力量达到控制的目的。通常包括以下两种:

a.广告控制,这是最典型的经济控制方式,一些经济集团或一般企

业通过广告投放手段来控制一些新闻媒体的经济命脉,从而控制媒体

的一些内容选择和刊播方式,甚至可能左右媒体的新闻编辑方针。

b.赞助性控制,这也是比较常见的、相对隐蔽的一种经济控制方

式,即一些经济集团或企业通过向媒体提供赞助的方式,换取媒体对

其进行宣传或其他形式的服务。

③介于媒体外经济控制与媒体内经济控制之间,即进行一定投资或持

有股份等方式的经济控制。

a.能够左右新闻传播媒体决策行为的股东或投资者被看作是媒体资

产的准所有者,从而将其划归到媒体内经济控制方式中。

b.尽管拥有一定媒体资产股份,但不具有左右媒体决策行为的股东

或投资者,被看作是媒体外的经济力量,因而将其对媒体的经济控制

划归到媒体外的经济控制中。

三、论述题(每题25分,共50分)

1论述造成当前社会造谣者成本低、辟谣者成本高的原因及改变这一

现状的要点。

【分析】

谣言是传播学的重点内容,也是陈力丹老师关注的重点,但教材中仅

简单提及,并未结合当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